第733章 戰爭前夕的軍備競賽

ps:對上一章的伏羲級輕型戰列艦進行技術調整,航速從31節提高到33節!

關時傑海軍上將所提出的四萬五千噸裝甲航母的建造經費高達兩個億,而這個錢足夠海軍造兩艘陳紹寬提出的兩萬七千噸航空母艦了,而兩艘兩萬七千噸的航空母艦有着兩百架的載機,對一艘四萬多噸的大型裝甲航空母艦上的一百二十架艦載機來說,佔據絕對優勢。

所以儘管關時傑的方案有着很有的誘『惑』力,但是海軍內部出於各種考慮依舊是放棄了這一方案,而是選擇了陳紹寬提出的兩萬七千噸方案,但是方案送到了陳敬雲這裡來的時候,卻是被陳敬雲否決了並退回海軍讓他們再議,這裡頭的意思非常明顯了,那就是希望海軍重視裝甲型航空母艦。

如此情況下,海軍的第八期發展計劃中再一次做出了調整,建造數量依舊是兩艘,但是一艘是兩萬七千噸的航空母艦,而另外一艘則是關時傑所主張的大型裝甲航空母艦。

現在中國並沒有處於戰爭時期,而且兩三年內也不太可能爆發戰爭,所以能夠用的軍費也比較有限,要不然按照海軍的『性』子是一種來兩艘了。

定下來了建造計劃後,詳細的設計被迅速確定下來,而這兩艘航空母艦也是預定在1937年相繼開工,27000噸的航空母艦被命名爲青山號,而預計45000噸裝甲航空母艦被命名爲天山號。

海軍爲了開展如此龐大規模的造艦計劃,僅僅在1937年的軍費預算中,就獲得了高達十二個億的預算,而且明年,後年還會獲得更多的軍費預算。而三軍總軍費加起來達到了三十八億,摺合美元爲十九億美元,僅次於蘇俄和德國,位居世界第三。

同一年,不但中國提高了軍費支出,世界各國都是相繼提高了軍費支出,日本方面達到了六億美元,英國和意大利的軍費支出都是達到了十二億美元,美國的軍費預算也是超過了十億美元,要知道美國的陸軍也就是那麼十來萬,連中蘇的零頭都比不上,這十億美元主要還是花費海軍上面的。

1937年,基本上世界各國都進行了大規模的海軍軍備發展,美國人開始動工兩艘新式高速戰列艦,日`本動工了兩艘高速戰列艦的同時,還動工了兩艘艦隊航空母艦,而中國方面則是一口氣動工了三艘的輕型戰列艦,然後還有兩艘大型航母,至於各國海軍的輔助艦則是動工的更多了。比如中國的自安級驅逐艦,第一批就是下了十二艘的訂單,然後1937年7月份又是追加了第二批十二艘的訂單。

這一年裡各國不但進行了海軍軍備的發展,陸軍方面同樣是發展迅速,最爲明顯的就是德國和蘇俄,他們由於海軍弱小,投入的大量軍費基本都是用在了陸軍方面,實力基本上是天天一個臺階。

爲了面對蘇俄陸軍的擴張以及爲了面對不久後即將到來的世界大戰,中國陸軍的發展規模同樣不小,前幾年的陸軍整編計劃已經是相繼完成,讓中國的裝甲部隊力量進一步提高,而對此中國陸軍並不滿足。

1937年,陸軍提出了進一步擴大裝甲部隊的計劃,提出繼續擴大獨立裝甲團的編制,把現有的十個獨立裝甲團中的三個提升到裝甲旅的規模,而身下的七個則是擴編爲機械化步兵師的規模。

也就是說,今後將不會設置獨立裝甲團這一編制,這一計劃陳敬雲也是直接批准了,反正部隊這幾年都是要擴編的,早一點計劃實施也就早一天能夠做好準備。

其實相對於海陸軍的發展來說,實際上中國空軍的發展速度是最快的,這兩年裡多種新一代的戰機相繼服役,包括空軍戰鬥機f4,空軍戰略轟炸機b11,新一代雙發戰術轟炸機b12,這些機種都是1936年到1937之間相繼服役,而這些飛機的『性』能依舊領先於世界各國的現役飛機,使得中國空軍在技術上持續保持領先。

中國空軍的快速發展,讓海軍航空兵也是沾光不少,空軍那邊的f4戰鬥機剛服役沒有多久,其艦載型f4b就是進入了海軍中服役,另外海軍獨立出資研發的b9魚雷轟炸機,b10俯衝轟炸機也是相繼接替中國海軍中老舊的b5魚雷轟炸機和b6俯衝轟炸機。

陸海空三軍這幾年的發展已經讓中國的軍事力量得到了跨越式發展,而這種發展是建立在中國的工業經濟在三十年代時期高速發展的前提下,中國的工業經濟發展不但讓軍事裝備的技術『性』得到了來源保證,更重要的是得到了充足的經費。

這近乎二十年的發展中,中國的經濟增長主要是來源於工業發展,而工業發展對於財政的貢獻是非常大的,進入三十年代後中國的中央財政收入幾乎是一年一個臺階,比國民收入總值的增長速度要快的多,增加幅度也大得多,以1934年和1933年的對比就可以看得出來,1933年中央財政收入不過五十多億,但是1934年的時候猛增到了近七十億,到了1937年的今天,中國的中央財政收入已經達到了一百一十億之巨,而今年的國民收入總值達到了八百三十億元,摺合美元爲四百一十五億,和同時期美國的一半,和德國不下上下。

工業經濟的發展從中央財政提供了充足的保證,而中央財政收入的增加也是保證了大量軍費的來源,而有了軍費才能夠進行軍備上的擴編。

不過從1936年開始,中國爆炸『性』增長的軍費也是讓政務院裡的一大羣官員們擔心不已,他們認爲現在正是發展經濟的大好時機,只要把這種發展勢頭保持下去,登上世界頭等強國甚至都不用二十年代的時間,的確現在中國的經濟發展速度幾乎是用着驚人的速度增長着,每年15%以上的增長速度幾乎就是一個奇蹟。

但是這個奇蹟是建立在多個方面的,有着戰爭的推動,有着國家經濟調控的推動,而這些因素的影響註定是不可能持久的,幾年內如果沒有外部因素的影響,增長速度降低幾乎是肯定的,只不過很多人都不願意承認而已。

南京總統府內,馬寅初一臉憂『色』:“總統,現在的軍費比例已經是了一個很危險的地步了,今年的軍費支出佔據了我們中央財政收入的34.5%,如果說明年還要持續保持這個比例甚至更高的話,這些比例數據也就是在以前的幾年戰爭時期有過,但是現在和平時期達到這麼高的話,會對國內經濟的發展造成重大的影響啊!”

聽到馬寅初如此說,陳敬雲也是不知道該怎麼跟他解釋,難道直接跟他說現在增加那麼多的軍服是爲了應對世界大戰嘛,這說出去也沒人信啊,畢竟現在各國的關係雖然緊張了些,但是也沒有說很明顯的戰爭跡象,不像一戰前的那幾年,基本上是個人都能夠看出來戰爭快要到了。

但是現在卻是沒有這個跡象,以中國爲例子,1936年和日`本簽訂了互不侵犯條約,建立了亞洲經濟聯合組織,在經濟上和日`本、泰國、朝鮮、俄羅斯方面的密切合作,這極大的促進了亞洲地區的和平,至少中日兩國打起來的可能『性』是非常小了。

而歐洲那邊戰時也看不到戰爭的跡象,西班牙內戰只不過是小打小鬧,各國也沒在意多少。畢竟英法兩國還不知道希特勒正準備着吞併奧地利和進攻波蘭。

所以從現在來說,各國是沒有爆發戰爭的跡象在,而這種情況下,中國突然大幅度的提升軍費比例就讓很多人無法理解了。

陳敬雲也不打算向馬寅初解釋什麼,也解釋不清楚,而是轉而道:“財政收入這兩年提高了很多,現在只是把多出來的這一部分投入軍隊裡,也不會對『政府』原定的各項經濟發展計劃造成影響!”

聽到陳敬雲這麼無賴的解釋,馬寅初就是知道,自己是無法勸說陳敬雲要在1938年度的財政預算中加大對軍費的投入了。

“就按照我說的計劃來,明年至少要保證五十億以上的軍費分配,不然是無法滿足我軍的發展需求的!”陳敬雲如此說着。

馬寅初那邊嘆了口氣,儘管知道無法勸說陳敬雲,但是他依舊有責任向陳敬雲解釋這麼做的危險『性』:“按照我們的財政收入預算,明年預計會有一百三十億的收入,如果軍費要達到五十億的話,那麼比例就會達到百分之三十八,將會創下自1923年以來的最高紀錄!而且軍費過多的話,一定程度上會影響國民經濟的發展,我們預計明年1938年度的國民收入總值也不過一千億元的規模,軍費五十億的話,這軍費佔據國民收入的比例就會達到百分之五,而這是一個極其危險的臨界點了!”

馬寅初這個玩經濟的張口就是一大堆的經濟數據,陳敬雲對這些數據自然也是知道的,不過他決心已經定下,爲了準備戰爭,再多的錢也是得花的,現在都還算少的,等戰爭一旦爆發,國家轉入戰時經濟的話,那裡還會考慮什麼影不影響經濟發展啊,到時候都是集合整個國家的力量用於戰爭。

陳敬雲有着如此大的決心,而且效果也是非常巨大的,這幾年裡各國雖然也都加大了軍費的投入,但是增長的幅度還是中國最快。

有了工業技術,有了工業規模,也有了大量的軍費投入,這種情況下大量的先進軍事裝備開始進入部隊服役,1937年的10月份,第一艘自安級驅逐艦竣工,1937年的12月,空軍的b11重型轟炸機數量達到了三百架,到了1938年的時候,中國空軍的f4戰鬥機已經全面代替f3戰鬥機在一線部隊服役,而f3戰鬥機則是退役的退役,轉入二線的轉入二線,改裝的改裝。

就在中國投入衆多軍費整軍備戰的時候,德國已經是率先完成了戰爭的準備並且開始向周圍的國家『露』出了獠牙,1938年初,德國對奧地利提出了要求合併的最後通牒,緊接着就是進軍奧地利,奧地利接受合併。

經歷了西班牙內戰、德奧合併之後,世界大戰的陰影已經是正式籠罩在了歐洲各國的上空!

第29章 購軍械(二)第358章 蔡家崗第781章 蘇德戰爭(二)第964章 紐約外的蘑菇雲(二)第652章 雷達計劃第850章 巔峰時代的墜落第6章 孫府逸事第607章 二十個軍第146章 輿論控制第393章 保存實力第438章 馬鞍山鐵礦開發合約第266章 東南宣撫使(二)第983章 地中海我們來了(二)第201章 沈綱計劃(二)第22章 明爭暗鬥第863章 魂斷大和(二)第234章 曹錕的猶豫第961章 低估(二)第378章 國會和政府第1009章 破碎的水晶(四)第61章 蘇浙局勢(四)第513章 第一屆內閣信任危機第1045章 電子對抗第49章 建寧和邵武第31章 財政困境第585章 旅順攻略第623章 財團壟斷第8章 暴風雨前夕第1054章 戰損(二)第490章 戰爭再起第559章 航彈和火海第129章 夏日情第551章 華盛頓海軍條約第169章 局勢緊張第631章 大興土木第456章 北巡(一)第853章 奄美海戰(二)第648章 夜幕中的炮聲(二)第361章 利益代表第59章 蘇浙局勢(二)第343章 騎兵對決第1031章 公開軍售第173章 陸榮廷的雄心第1015章 第七空中騎兵營第417章 戰後整編第968章 劇烈反應第863章 魂斷大和(二)第535章 華太級重型巡洋艦第5 百四十一章 特遣裝甲團第754章 中美海軍競賽第347章 巢湖激戰(四)第836章 登陸澳大利亞第112章 半截煙(一)第122章 五月二十三號第289章 戰略選擇第819章 戈壁灘上的蘑菇雲第961章 低估(二)第368章 懲處撤換第239章 軍事會議(一)第336章 總攻命令第901章 東京空戰(一)第173章 陸榮廷的雄心第89章 政治聚會第543章 蔡凝有了第892章 新加坡戰役(一)第156章 航空聯隊第422章 我要做你女人第100章 蔣朱之爭第653章 潛艇破交戰(一)第1037章 突如起來的空戰第31章 財政困境第315章 B3轟炸機第409章 程子賢的進攻第842章 太平洋作戰方案(二)第239章 軍事會議(一)第212章 大戰(二)第671章 山下源太郎的戰爭(一)第81章 國民軍第一師第894章 新加坡戰役(三)第641章 目標佐世保第376章 態度和退路第657章 裝甲洪流(一)第792章 中蘇協議(一)第286章 爲了中國第92章 定都之爭第932章 唐津登陸(三)第681章 新的戰略理論第405章 商務代表團第80章 福州兵工廠(四)第606章 巡視之火炮坦克第1042章 克查赫衝突(二)第303章 唐繼堯的站隊第867章 第二輪大戰起第995章 譭譽參半的勝利第972章 菲律賓問題(二)第1章 被革命的對象第488章 鎮壓蒙古叛軍第450章 進軍北京第966章 橄欖枝一號(一)第359章 宣傳處(一)
第29章 購軍械(二)第358章 蔡家崗第781章 蘇德戰爭(二)第964章 紐約外的蘑菇雲(二)第652章 雷達計劃第850章 巔峰時代的墜落第6章 孫府逸事第607章 二十個軍第146章 輿論控制第393章 保存實力第438章 馬鞍山鐵礦開發合約第266章 東南宣撫使(二)第983章 地中海我們來了(二)第201章 沈綱計劃(二)第22章 明爭暗鬥第863章 魂斷大和(二)第234章 曹錕的猶豫第961章 低估(二)第378章 國會和政府第1009章 破碎的水晶(四)第61章 蘇浙局勢(四)第513章 第一屆內閣信任危機第1045章 電子對抗第49章 建寧和邵武第31章 財政困境第585章 旅順攻略第623章 財團壟斷第8章 暴風雨前夕第1054章 戰損(二)第490章 戰爭再起第559章 航彈和火海第129章 夏日情第551章 華盛頓海軍條約第169章 局勢緊張第631章 大興土木第456章 北巡(一)第853章 奄美海戰(二)第648章 夜幕中的炮聲(二)第361章 利益代表第59章 蘇浙局勢(二)第343章 騎兵對決第1031章 公開軍售第173章 陸榮廷的雄心第1015章 第七空中騎兵營第417章 戰後整編第968章 劇烈反應第863章 魂斷大和(二)第535章 華太級重型巡洋艦第5 百四十一章 特遣裝甲團第754章 中美海軍競賽第347章 巢湖激戰(四)第836章 登陸澳大利亞第112章 半截煙(一)第122章 五月二十三號第289章 戰略選擇第819章 戈壁灘上的蘑菇雲第961章 低估(二)第368章 懲處撤換第239章 軍事會議(一)第336章 總攻命令第901章 東京空戰(一)第173章 陸榮廷的雄心第89章 政治聚會第543章 蔡凝有了第892章 新加坡戰役(一)第156章 航空聯隊第422章 我要做你女人第100章 蔣朱之爭第653章 潛艇破交戰(一)第1037章 突如起來的空戰第31章 財政困境第315章 B3轟炸機第409章 程子賢的進攻第842章 太平洋作戰方案(二)第239章 軍事會議(一)第212章 大戰(二)第671章 山下源太郎的戰爭(一)第81章 國民軍第一師第894章 新加坡戰役(三)第641章 目標佐世保第376章 態度和退路第657章 裝甲洪流(一)第792章 中蘇協議(一)第286章 爲了中國第92章 定都之爭第932章 唐津登陸(三)第681章 新的戰略理論第405章 商務代表團第80章 福州兵工廠(四)第606章 巡視之火炮坦克第1042章 克查赫衝突(二)第303章 唐繼堯的站隊第867章 第二輪大戰起第995章 譭譽參半的勝利第972章 菲律賓問題(二)第1章 被革命的對象第488章 鎮壓蒙古叛軍第450章 進軍北京第966章 橄欖枝一號(一)第359章 宣傳處(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