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 回滬

一線黎明的曙光照在水面,混濁的海水又抹上了一道濃豔的粉紅色。小島漸漸地出現在地平線上,然後,平坦的三角洲,岸邊的樹木和建築,越來越清晰地進入了視線。

天色越來越亮,爲了防止與其它船隻在昏暗中相撞,水手用鎯頭敲擊鐵板的聲音停了下來。河面上駛向外海的船隻一艘艘從旁邊駛過,很多帆船的船頭畫了一隻圓圓的眼睛,似乎警惕着水裡會冒出什麼鬼怪。兩邊的水手相互招手致意,陳文強也情不自禁地揮動手臂 ” 。

在過去的幾個小時裡,他那被禁錮的思路縱橫馳騁,浮想聯翩,如同託着他在蘇州河上浮游的船一樣自由漂流。每逢靠近碼頭,陳文強總看到貧苦的百姓,辛苦勞作的苦力,他們推的推,扛的扛,但又無聲無息地被遺忘。

這就是中國,這就是他的同胞。在貧困單調的生活中,他們似乎毫無目的地活着。但若干世紀以來,他們又有多少值得榮耀的業績。他們能吃苦,善於自得其樂,充滿仁愛,然而卻忍受了外族的入侵和統治,現在又受到列強和官府的雙重壓迫。他們沒有財富,連民族自信心也喪失殆盡。

他們就象那些被牽着、趕着的牲口一樣邁着沉重的步子,大包、麻袋、米簍壓彎了他們的腰。可他們都是有力氣的硬漢子,棕黑的皮膚、粗礪的雙腳,看他們的眼睛,陳文強就覺得如果讓這些人當兵,準是好樣兒的。而凡是看到諸般情景的人又怎能不下決心爲他們能過上好日子而努力?

所有人都是一個更大的命運中的組成部分,在這個發展變化的命運裡,所有的人最終都將在陰間找到他們的歸宿,無論是尊貴,還是卑微。這個統爲一體的想法使陳文強更加充滿活力和激情,他清楚這不僅是他現在的需要,也知道這個夢想給他展現了一個更加光明的前景。而這不僅是他的未來,還可能是中國的未來,或者還可能是大千世界燦爛的明天。

小火輪噴着煤煙和火星把船拖到拋錨的地方,陳文強和其他乘客坐着拖船朝岸上駛去,駛向喧囂熱鬧、令人眼花繚亂的大上海。

…………

1882年,公共租界工部局在南京路、二擺渡路口,造起電光公司,開始向租界發電。一天之間,各條馬路上的路燈,都由煤氣燈改爲電燈。到了晚上,一盞盞閃亮的路燈,一顆顆晶瑩的明珠,組成一長條發射銀光的巨龍。電燈不但給上海引來了不熄的光明,也使這都市鍍上繁華的光芒。多少人圍着一柱柱路燈,叫着“賽月亮!賽月亮”,拍手歡笑。可也有人說這好象是雷雨前的閃光,誰在下面經過,會遭到雷殛!就拉了幼童,恐惶逃避。

爲了破除這迷信的謠傳,各大洋行和銀行,率先在巨廈內開亮電燈。沙遜、怡

和以及旗昌的那些洋大班們,在透亮的明燈下,有的督促下屬積極工作,有的舉家喝酒取樂。於是各家商店以及住戶,也紛紛以炫目的電燈代替幽暗的油燈,使上海租界逐漸變成一座不夜城!

現在,盧家灣也亮起了“賽月亮”,強卓實驗室、辦公樓、高檔別墅區,以及一些主要道路上的路燈,都閃爍起光芒,綻放出光明。而這還只是發電廠的第一期工程,滬西的化工廠則另有供電廠,生產效率將大爲提升。

闊別數月,陳文強本來想加班加點,儘快熟悉掌握復興會最新的發展情況,但事與願違,他只能犧牲一天的時間與期盼已久的各位國內的大佬聞人彙報南洋之行的收穫。到了晚上,他又參加了歡迎宴會,不僅僅是歡迎他,還有要投資入股的南洋富商所派來的代理人。而這些代理人不僅深得信任,更有幾個是南洋富商的親眷子侄,他們的態度決定了最後的投資意向和數目。

電燈、別墅、工廠……這在南洋也是罕見的景象,各種中西美食、美酒,樂隊演奏的悠揚曲子,宴會無疑是成功的。

但陳文強應酬一番之後,便獨自來到了陽臺上,默默佇立,向着遠處呆望。手中的酒杯轉了半天,也沒見他喝過一滴。電燈閃亮,彷彿讓他看到了前途的光明,但時勢變化,又讓他覺得任重而道遠。

日俄戰爭已經在東北爆發,滿清宣佈在這場於本國國土上爆發的戰爭處於可恥的中立。虎狼相拼,對於中國來說,不僅是對領土和主權的粗暴踐踏,而且使中國東北人民在戰爭中遭受了巨大的損失和人身傷亡。

可惜陳文強嘆息一聲,將杯中酒一飲而盡。

“文強,你怎麼一個人?”金三爺紅光滿面地走了過來,穿着打扮已經完全與江湖人物沾不上邊。

“只是想一個人靜一靜。”陳文強伸手示意,請金三爺坐下,笑着說道:“聽說師兄已經捐了縣官,哪天穿上官服讓兄弟看看?”

“不值一提,不值一提。”金三爺擺手說着,但臉上卻掩不住得意,“要是兄弟你想要,朝廷會白給你的,而且比哥哥的大很多呢!”

“哦,哪裡聽來的消息?”陳文強好奇地問道。

“張老狀元和祝議董那裡。”金三爺壓低了聲音,故作隱秘地說道:“盧家灣電廠建成供電,標誌着國人打破了洋人供電廠商的壟斷,若能在名城重鎮建廠供電,要是上報朝廷,肯定是龍顏大悅,鳳頤甚喜,那賞賜還不是理所當然。”

陳文強眨了眨眼睛,猜測着問道:“名城重鎮?不知道指的是哪裡?”

“蘇州啊!”金三爺一拍大腿,眉飛色舞地說道:“江南名城,江蘇省省會蘇州府,巡撫、布政使、按察使和提督駐地,若在那裡供電,自然不是小小的盧家灣所能比的。”

陳文強沉吟了一下,淡淡笑道:“投資很大啊!這需要從長計議。”

“祝議董(祝蘭舫,上海商會議董,相當於常委)答應投資,只要兄弟你提供幫助便可。”金三爺笑得暢快,“到上報朝廷的時候,還請把老哥哥帶上,說不定能有入京面聖的機會呢!”

……

第184章 不可留,倒逼清廷第264章 利用的價值第172章 援越之議第51章 無題第90章 廣州第63章 問題和展望第78章 拒法拒俄第80章 徐錫麟的見聞第281章 載譽而歸,海南建設第201章 驚雷,風起雲涌第57章 辣手摧磨第243章 革命根基穩固第18章 候選,華人的稱呼第134章 專訪,閉塞的改變第80章 理論班子第一人第207章 大戰第59章 檳城立足第268章 收手,談判第187章 試探溝通,刺陳第64章 生日邀約第239章 編練新軍,惠州清鄉第259章 戰端開第17章 吃講茶第183章 開闢滇南,首個突破第264章 挑拔,發動聲勢第215章 領袖的鼓舞,倒孫後果第126章 新武器第181章 半年之期第259章 計議不定第249章 迅猛的抵日運動第50章 建廠立基,醜惡近在身邊第2章 博覽會之感第73章 佈局,人販第146章 遇舊識,痛飲?第101章 馬上見分曉第9章 接客,賣唱第81章 合譯出書,搶先出藥第225章 不和諧的聲音,陳袁再會第162章 四下忽悠,爭取很必要第41章 鼠有鼠道,家中有變第11章 出頭解圍,同坐?第215章 領袖的鼓舞,倒孫後果第238章 滇西拓展,革命聯合第203章 黨派之爭,交涉第194章 建設與革命,籌錢第34章 猶太人第192章 歸途雜想,不可避免的革命第216章 南返,政潮第182章 同盟會的孤注一擲第51章 商團,試槍第262章 澳葡驚慌第177章 生不逢時,西南劇變第284章 大敵——日本第175章 實力,跋扈第245章 忽悠第38章 爭論妥協第75章 僞裝立憲派的好處第222章 聯合陣線,兵痞鬧事第230章 舊督新督第192章 各處的準備第83章 人生轉折,操練第139章 行難,綜合考慮第158章 縱橫捭闔,新的革命基地第181章 半年之期第195章 戰略轉變,重回廣州第200章 輕取武昌第73章 佈局,人販第12章 麻皮的忿怒第72章 南洋,軍火第151章 大家來跳舞,新藥第150章 瑣事,歡樂夜第169章 戰略戰術的改變第31章 信任?第166章 緊鑼密鼓,提前發動第178章 主場設想,地方自保第203章 形勢難測,別號“光漢子”第73章 佈局,人販第35章 酒宴第9章 外謙內毒第196章 積聚的實力,總體良好第221章 逼宮,中英會談第160章 起事推後,初識黎元洪第112章 輕取萬寧第282章 提前準備的中日戰事第20章 搭救第266章 談判,拖延第79章 朋友?第88章 提前避禍第196章 政壇地震,發動在即第99章 刮目相看的“一盤散沙”第166章 緊鑼密鼓,提前發動第78章 賞罰分明的堂規第222章 最後一擊第220章 大權在握,雷厲風行第176章 越人急躁,撤退的條件第16章 廣東路濟羅生第27章 酒席,歌女第165章 國內社會的感觸,起事佈置第290章 陰你一把,戰爭爆發第242章 攫取海軍,西南形勢之變
第184章 不可留,倒逼清廷第264章 利用的價值第172章 援越之議第51章 無題第90章 廣州第63章 問題和展望第78章 拒法拒俄第80章 徐錫麟的見聞第281章 載譽而歸,海南建設第201章 驚雷,風起雲涌第57章 辣手摧磨第243章 革命根基穩固第18章 候選,華人的稱呼第134章 專訪,閉塞的改變第80章 理論班子第一人第207章 大戰第59章 檳城立足第268章 收手,談判第187章 試探溝通,刺陳第64章 生日邀約第239章 編練新軍,惠州清鄉第259章 戰端開第17章 吃講茶第183章 開闢滇南,首個突破第264章 挑拔,發動聲勢第215章 領袖的鼓舞,倒孫後果第126章 新武器第181章 半年之期第259章 計議不定第249章 迅猛的抵日運動第50章 建廠立基,醜惡近在身邊第2章 博覽會之感第73章 佈局,人販第146章 遇舊識,痛飲?第101章 馬上見分曉第9章 接客,賣唱第81章 合譯出書,搶先出藥第225章 不和諧的聲音,陳袁再會第162章 四下忽悠,爭取很必要第41章 鼠有鼠道,家中有變第11章 出頭解圍,同坐?第215章 領袖的鼓舞,倒孫後果第238章 滇西拓展,革命聯合第203章 黨派之爭,交涉第194章 建設與革命,籌錢第34章 猶太人第192章 歸途雜想,不可避免的革命第216章 南返,政潮第182章 同盟會的孤注一擲第51章 商團,試槍第262章 澳葡驚慌第177章 生不逢時,西南劇變第284章 大敵——日本第175章 實力,跋扈第245章 忽悠第38章 爭論妥協第75章 僞裝立憲派的好處第222章 聯合陣線,兵痞鬧事第230章 舊督新督第192章 各處的準備第83章 人生轉折,操練第139章 行難,綜合考慮第158章 縱橫捭闔,新的革命基地第181章 半年之期第195章 戰略轉變,重回廣州第200章 輕取武昌第73章 佈局,人販第12章 麻皮的忿怒第72章 南洋,軍火第151章 大家來跳舞,新藥第150章 瑣事,歡樂夜第169章 戰略戰術的改變第31章 信任?第166章 緊鑼密鼓,提前發動第178章 主場設想,地方自保第203章 形勢難測,別號“光漢子”第73章 佈局,人販第35章 酒宴第9章 外謙內毒第196章 積聚的實力,總體良好第221章 逼宮,中英會談第160章 起事推後,初識黎元洪第112章 輕取萬寧第282章 提前準備的中日戰事第20章 搭救第266章 談判,拖延第79章 朋友?第88章 提前避禍第196章 政壇地震,發動在即第99章 刮目相看的“一盤散沙”第166章 緊鑼密鼓,提前發動第78章 賞罰分明的堂規第222章 最後一擊第220章 大權在握,雷厲風行第176章 越人急躁,撤退的條件第16章 廣東路濟羅生第27章 酒席,歌女第165章 國內社會的感觸,起事佈置第290章 陰你一把,戰爭爆發第242章 攫取海軍,西南形勢之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