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8章 北京新面貌

“載灃先生,我今日只帶這麼些人進來,並提前請隆裕女士和溥儀小朋友暫住貴府,便是不想弄得大家都不好看。▲∴頂▲∴點▲∴小▲∴說,x.”陳文強轉向滿臉沮喪加悲哀的載灃,放緩了語氣說道:“請你相信政府,好好配合我們工作。”

載灃嘆了口氣,伸手喚過醇親王府的總管,低聲交待了幾句,然後擡起頭。

陳文強微微一笑,以目示意,趙秉鈞和幾名警衛隨着載灃向深宮內院中走去。

“紫禁城如此之大,藏物必定成千上萬,清理鑑別恐不是短時間能完成的。”早已回國並將擔任文化教育部長的蔡元培望着巍峨的宮殿,有些擔憂地說道。

“逐步清理,逐步開放。”陳文強笑道:“可以先開設一個小型的古物陳列所,爲以後大型國立博物院的建立,既創造輿情,又積累經驗。反正這以後就是你們的事情了,我只負責把人清出去,不讓國寶流失。其實,我最關心的是,能從這裡刮出多少金銀財寶,以作國家建設之用。”

“說到錢,我們教育部的預算馬上就做出來了,你可要手下留情啊!”蔡元培笑着說道。

“好說,好說。”陳文強滿口答應着,臉上卻苦了下來,嘆了口氣說道:“將整個民族和國家的命運寄託於一人一家一姓身上,真是悲哀。把國家弄得如此貧困,建設起來舉步維艱,想起人人追屁股要債的情景,我就頭痛。”

“是呀!”蔡元培點頭贊同,卻又笑着說道:“誰讓你那麼會賺錢呢,入京到現在,你已經弄到了上千萬兩吧?交通銀行的儲備湊夠了,馬上就重新開業。換了別人。也沒你那麼多辦法呀!

“可我也背上了刻薄的名聲啊!”陳文強叫屈道:“其實這活讓別人來幹更合適,棍子、皮鞭、夾棍一頓猛揍,掏出上億兩也不足爲奇。將隆裕和溥儀趕出宮院,也很招人非議。”

“那不行,咱們崇尚法治,如此大事刑拘。豈不砸了自己的招牌,也招惹國際指責。”蔡元培搖頭道:“現在這樣很好,錢到手了,各方也都照顧到了。說你刻薄,不過是些滿清餘孽,你又何必在意。將他們趕出皇宮,也是政府的決議,與你何干?”

陳文強微微擡頭,宮殿上黃色的琉璃瓦在陽光下閃耀着燦爛的光彩。只有趕走宮院中的皇帝太后。開放宮城,纔會讓民衆徹底意識到一個新時代的到來。對封建意識和那些遺老遺少更是一個沉重的打擊,在號稱共和國體的土地上,絕不能容許一個儼然的封建的存在。這不是刻薄,沒有同情心的問題,而是關係到國家的穩定,民衆的心態。而且,這些作威作福的滿清權貴。得到這樣的結果,已經是相當不錯的了。

“太監下面是什麼樣的?”陳文強突然若有所思地自言自語道:“抓個看看?真是很好奇呢?”

蔡元培還以爲陳文強神遊物外。是在思考什麼國家大事,突然聽到此語,不禁翻了翻眼睛,轉過頭,直接裝沒聽見。

遠遠的,一羣太監和宮女帶着隨身物品走了過來。打頭的是醇親王府的總管太監。

來到近前,總管太監衝着陳文強打了個千,謙恭地說道:“回總司令大人,這些是隨太后和皇上出宮的執事,隨身物品奴才已經檢查過了。要是——”

陳文強擺了擺手,這黑壓壓的一大羣,要挨個搜身檢查看來是不太可能,而且諒他們也帶不出什麼重要物件,還是給這末代皇家留些體面吧。

“留在宮中的主事帶來了嗎?”陳文強開口說道:“我說過有事情要交待的。”

總管太監連忙衝隊伍中招了招手,一個胖太監戰戰兢兢地走了出來,撲通跪在陳文強等人面前,倒讓陳文強愣了一下。

“起來吧!”陳文強溫言說道:“不要害怕。按你們的說法,現在改朝換代了,不會亂殺人了。”

“是,是,共,共和了,奴才知道。”胖太監頭也不敢擡,結結巴巴地說道。

“對,共和了,自由了。”陳文強展顏一笑,繼續說道:“這紫禁城歸政府了,你們呢,政府也有安置辦法。想出去的,政府發遣散費;無親無靠的,政府也會給你們找生活的出路。香山知道嗎,那裡有座慈幼院,政府正在重修和擴建,你們年紀大的,可以到那裡養老。至於年紀輕的,這座紫禁城要對外開放,也需要一些清掃人員。宮女呢,年紀大的,無處可去的,也可以到慈幼院;年紀輕的,可以去政府的培訓班,學一技之長用以謀生。我的話,你聽明白了嗎?”

“明白,奴才明白了。”胖太監連忙答道。

“明白了就去召集宮女太監,把政府的意思告訴他們。”陳文強說道:“將他們的姓名、年齡和去向做個統計,我給你安排個幫手,三天之內,把事情給我辦好。”

“是,是,奴才一定辦好。”胖太監把頭點得比搗蒜還快。

陳文強招手叫過兩個政府工作人員,給他們配備了兩男兩女四名持槍警衛,跟着胖太監走了。

陳文強眯了眯眼睛,背過手去,似笑非笑地看着這廣闊的紫禁城。

夕陽西下,紫禁城仿若人間仙境般更加美麗。

…………..

紫禁城還是那樣高高聳立,但沒有了皇帝,封建王權的代表,它的威嚴形象在老百姓心中開始坍塌。

北京的街頭的新氣象越來越濃,街道清掃整潔,排水溝清淘,連公共廁所都新建起來一大批。路牌街牌開始出現在路口,進城的畜力車也不再敢讓牲口亂拉亂尿。懸掛新國旗和彩燈的店鋪和人家越來越多,連很多王公貴族的府邸門前也有,似乎不掛就不安心似的。

街上的士兵在不斷減少,代之維持治安的是身裝全黑制服的警察。這些警察也變得和氣起來,不再象滿清時那樣橫眉立目。吆五喝六。城內的煙館一夜間就被全部封停,於是,街上便能看到不少人呵欠連天,涕淚交流的樣子。

……

一個麪館已經開門營業,照例,門前分擔區已掃得乾乾淨淨。幾個拉車的扯着袖頭正擦鼻涕,揉眼睛。

一羣麻雀飛來覓食,沒有人去管他們,而這些麻雀,膽子也特大,蹦着蹦着,就蹦到了幾個跳繩的小孩前,晃動着腦袋在看小孩跳繩。幾個孩子邊跳邊唱道:“共和國,大總統;民主自由加平等。爭自由,要平等,官員百姓一秤平。”

人們似乎都沒有聽見孩子的兒歌,孩子們也自顧自的隨着繩圈的節奏而反覆地唱着。

“聽說沒,咱老百姓也快能逛紫禁城了。”一位拉車的說道。

“嘿嘿,那可是皇家的地方,沒想到咱也能進去瞧瞧。”另一位笑了兩聲,擦了擦鼻涕。

“瞧你那埋汰樣。”又一位車伕撇了撇嘴。嘲笑道:“我可聽那學生念過章程,裡面不能亂扔垃圾。隨地吐痰,甩鼻涕。”

突然,人們的目光都集中到一個人身上,店前匆匆走過一個穿軍裝的年輕女孩。船形軍帽下是齊耳的短髮,皮帶將纖細的腰肢更加顯現出來。

一羣人的目光中有驚訝,更有羨慕。看着女兵消失在巷口。

“是烏蘇家的吧?沒想到這旗人家出了個兵,又緩過來了。”一個拉車的咧着嘴說道。

“嘿嘿,旗人天足,倒是佔了便宜。”另一個人心有不甘地說道:“當初,可是差點被賣進窯子的。”

“小聲點。沒見人家門上這軍屬牌牌一掛,烏蘇家大小子就被安排進了環衛局,連警察進門都客客氣氣的。”有人提醒道。

“等我那二小子當上了兵,我也能神氣起來。”有人嘴裡嘖嘖有聲地說道:“那軍裝穿着叫一個漂亮,叫一個精神。我那二小子一瞅眼都直了,他那身體,今兒招兵肯定跑不了。”

“嘿,看哪!”隨着有人提醒,衆人的目光立刻轉移。

令人們感到驚異的是,店前居然走過一位拖着長辮子,身上穿着舊官服的人。

“嘿,皇帝都沒了,這滿人咋又神氣了。”

“神氣什麼,革黨有的是招兒對付他們。沒看肅親王府被圍得鐵桶一般,原來還讓幾個人出入,現在連蒼蠅都不放了。”

“這些滿人瞎忙活,連禁衛軍都乖乖聽調,他們還能蹦躂到哪兒去?”

“甭管是不是瞎忙活,只要不亂就好,可千萬別再亂了!”

這句話,大家都贊同,於是都陷入了沉默。

亂,是亂不起來了,幾隻蒼蠅嗡嗡叫,已經擾亂不了大局。

曹琨殺了一批兵變劫掠的官兵,領了個不輕不重的處分,率領第六鎮一部軍隊前往張家口駐防;禁衛軍則被遣散了一批,剩下的混合了一部毅軍與革命軍張醁村的部隊合編爲河北駐軍第一師,駐通州;其餘的毅軍併入徐紹禎的部隊,編成兩個師,同屬北京軍區,一駐廊坊,一駐唐山。而禁衛軍和毅軍中的馬隊被合編爲一個騎兵團,調往內蒙古包頭駐防。

分化是成功了,瓦解還需要時間。但可以肯定的是,新政府暫時已經消除了不穩定因素,剩下的就看政治工作的威力了。

爲了節省資金,陳文強在發電徵求了臨時政府的意見後,最終將中南海作爲新政府的辦公所在地,而且宋教仁明確表示,不要鋪張浪費,更不要在京設單獨的總統府。

時間很緊,再有十幾天,新政府便將全部遷至北京。陳文強只好因陋就簡,將位於中南海西北角,還未完全竣工的攝政王府作爲各大部辦公地,豐澤園劃作總統辦公休息之所,紫光閣作爲國事活動場所,西花廳作爲辦公地,勤政殿作爲參議院辦公地……並在中南海內修建衛戍部隊營房及辦公人員宿舍。

由於表現積極,奕劻的兒子載振被任命爲副局長,奕劻也獲得人身自由。

有了奕劻帶頭,其他心存疑慮的滿清親貴紛紛向政府提出請求,並信誓旦旦地表示以後安分守己,絕不與新政府爲敵。封一時,封不了一世,在寫下保證書後,陳文強終於逐步解除了人身限制。一些親貴離京,去天津、或上海作寓公,他們的府邸都變成了股票,爲了照顧他們的情緒,表示政府的信用,陳文強還特意將今年的股息提前進行了發放。

作爲首都,日後中國的政治、文化中心,還可能是經濟中心,只要政局穩定,那房地產的升值絕對是可以預期的。對此,陳文強還是非常有信心的,再說,又沒用現金,怎麼算都不虧。

而肅親王善耆卻一直享受着特殊待遇,形同拘禁,而且是全家拘禁。當然,新政府是講究人道主義的,每天府裡拿出錢來,將要購買的物品列好清單送出來,自然會有人替你完成,而且連剩下的錢都分文不少地還回去。

消息隔絕,坐井觀天,度日如年,這種滋味讓肅親王善耆感到快發瘋了。

什麼救出皇帝,什麼先圖滿蒙,再一步步地恢復大清天下,種種美好的設想因爲足不能出府而顯得遙遠。

他在花廳裡象熱鍋螞蟻似的走來走去,心煩意亂,可又毫無辦法。

匆匆的腳步聲響起,他的兒子憲德走了進來,善耆急切地問道:“如何?革黨可曾答應解除看管?”

憲德苦着臉說道:“革黨對肅王府捐銀助餉倒是來者不拒,可依舊不肯解除監禁,並且在王府門口築起沙袋工事,架起了機關槍。”

“他們可說出緣由?”善耆一跺腳,恨恨地說道。

“他們說了,陳專員有話兒帶給您,坦白從寬,抗拒從嚴。”憲德有些遲疑地看了看父親,低聲說道:“什麼時間想清楚了,寫好悔罪書,再談撤除監禁的事情。否則——”

“否則什麼?他們還要滅我滿門不成。”善耆咬牙切齒地說道。

憲德嚥了口唾沫,苦着臉說道:“否則他們要監禁個百八十年,他們還讓咱們省着點花錢,免得以後沒錢買糧,要餓肚皮。”

善耆眼睛瞪得溜圓,盯着憲德呼呼直喘氣,半晌一屁股坐在椅子上,無力地閉上了眼睛。(。)

第228章 和談策略的調整第126章 新武器第110章 奸細,後援第181章 無題第180章 大舉南下,密商對策第260章 奇襲勝利第71章 互動,造勢第36章 禮物,不知所措第263章 洞悉其虛第260章 奇襲勝利第267章 大軍發動,借外安內第212章 軍心之勝,暗殺影響第171章 煙幕,三路清軍第207章 大戰第67章 志向道不合第211章 猛烈攻擊第37章 悠閒,幫派無處不在第72章 準備第219章 外交折衝,專訪第73章 佈局,人販第7章 上海大江湖第163章 威壓,賑濟第23章 禮字輩大佬第42章 家事第209章 災荒,賑災,袁氏復起第74章 回滬第49章 銷售網點,一炮打響第12章 夜市第189章 縱橫桂省,襲擾戰第284章 大敵——日本第102章 一槍第184章 德皇接見第130章 一攬子合作,緊跟和猛追第3章 把人當人看第223章 血腥震懾,籌謀深遠第276章 訪德成功,抵美晉見第188章 滇省震動第286章 戰前大借款第251章 招商引資,軍人責任第48章 狂殺亂砍第240章 革命的兩條戰線第90章 廣州第74章 讀心,工廠第42章 陰謀論第185章 對憲政派的引導第147章 教誨,搶別人的成功第268章 收手,談判第174章 炮兵編制第27章 身跨青紅第31章 沉重的傳統第12章 麻皮的忿怒第216章 北辰歸來,同盟會決議第212章 國際同情,政府令第257章 招攬,變化第129章 身處其境的改變,籌款競爭第285章 飛機、坦克、青黴素第81章 秘密會議第223章 退位第120章 狙殺,施恩惠民第67章 志向道不合第152章 先機,北辰的設想第215章 密信扒底第83章 伯蓀來訪第207章 大戰第35章 意見,三點會第229章 戰局逆轉,戰略轉向第212章 國際同情,政府令第169章 戰略戰術的改變第175章 激勵的目標,在人不在槍第138章 遲來的拜見第66章 慶生第46章 味素問世第241章 狠辣絕決,袁氏之難第264章 利用的價值第152章 先機,北辰的設想第128章 天馬行空的聯繫,入門難第175章 激勵的目標,在人不在槍第203章 黨派之爭,交涉第214章 粵漢鐵路攻堅,革命大不易第219章 外交折衝,專訪第192章 各處的準備第85章 熟人再遇第34章 轉變,查理宋求助第266章 有備而來第50章 財動人心,合盤托出第259章 計議不定第161章 不撈好處誰幹哪?第131章 感觸光榮,一槍狙殺第124章 全在演技第6章 新藥,說和第251章 無題第203章 黨派之爭,交涉第26章 只要一個第45章 革命起航第245章 敲打,入京第168章 長期方略,爆發第40章 中華革命復興會第169章 革命領袖的選擇,反攻在即第289章 中德密商第40章 中華革命復興會
第228章 和談策略的調整第126章 新武器第110章 奸細,後援第181章 無題第180章 大舉南下,密商對策第260章 奇襲勝利第71章 互動,造勢第36章 禮物,不知所措第263章 洞悉其虛第260章 奇襲勝利第267章 大軍發動,借外安內第212章 軍心之勝,暗殺影響第171章 煙幕,三路清軍第207章 大戰第67章 志向道不合第211章 猛烈攻擊第37章 悠閒,幫派無處不在第72章 準備第219章 外交折衝,專訪第73章 佈局,人販第7章 上海大江湖第163章 威壓,賑濟第23章 禮字輩大佬第42章 家事第209章 災荒,賑災,袁氏復起第74章 回滬第49章 銷售網點,一炮打響第12章 夜市第189章 縱橫桂省,襲擾戰第284章 大敵——日本第102章 一槍第184章 德皇接見第130章 一攬子合作,緊跟和猛追第3章 把人當人看第223章 血腥震懾,籌謀深遠第276章 訪德成功,抵美晉見第188章 滇省震動第286章 戰前大借款第251章 招商引資,軍人責任第48章 狂殺亂砍第240章 革命的兩條戰線第90章 廣州第74章 讀心,工廠第42章 陰謀論第185章 對憲政派的引導第147章 教誨,搶別人的成功第268章 收手,談判第174章 炮兵編制第27章 身跨青紅第31章 沉重的傳統第12章 麻皮的忿怒第216章 北辰歸來,同盟會決議第212章 國際同情,政府令第257章 招攬,變化第129章 身處其境的改變,籌款競爭第285章 飛機、坦克、青黴素第81章 秘密會議第223章 退位第120章 狙殺,施恩惠民第67章 志向道不合第152章 先機,北辰的設想第215章 密信扒底第83章 伯蓀來訪第207章 大戰第35章 意見,三點會第229章 戰局逆轉,戰略轉向第212章 國際同情,政府令第169章 戰略戰術的改變第175章 激勵的目標,在人不在槍第138章 遲來的拜見第66章 慶生第46章 味素問世第241章 狠辣絕決,袁氏之難第264章 利用的價值第152章 先機,北辰的設想第128章 天馬行空的聯繫,入門難第175章 激勵的目標,在人不在槍第203章 黨派之爭,交涉第214章 粵漢鐵路攻堅,革命大不易第219章 外交折衝,專訪第192章 各處的準備第85章 熟人再遇第34章 轉變,查理宋求助第266章 有備而來第50章 財動人心,合盤托出第259章 計議不定第161章 不撈好處誰幹哪?第131章 感觸光榮,一槍狙殺第124章 全在演技第6章 新藥,說和第251章 無題第203章 黨派之爭,交涉第26章 只要一個第45章 革命起航第245章 敲打,入京第168章 長期方略,爆發第40章 中華革命復興會第169章 革命領袖的選擇,反攻在即第289章 中德密商第40章 中華革命復興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