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3章 革命根基穩固

西南戰局呈現的似乎是一種微妙的平衡對峙,但這只是表面現象。

因爲舊軍的戰力低下,新軍又太少,清軍便只能以數量優勢來維持目前的狀況。而接連遭到失敗的清軍,無論是湖北的一標新軍,還是衆多的巡防營,都產生了畏懼心理,沒有主動進攻的。

而革命軍在滇西、滇西北的拓展和勝利,不僅僅是擊敗了虛弱的巡防營守軍,在某種程度上已經打破了清軍的圍困。滇西北重鎮大理被革命軍光復之後,便成爲了前出基地,可向北攻取洱源、劍川、鶴慶、麗江,然後渡過金沙江,進入川藏地區。

這就意味着清廷又要調動兵馬,阻遏革命軍的北進之路。而戰事擴展到更大的範圍,則需要更長的戰線,更多的軍隊、物資,清廷將更加不堪其負。

雖然如此,革命軍依然稟持着穩步發展的策略。邊佔領,邊穩固,邊治理,邊消化,而自力更生、以戰養戰的設想基本上算是實現了。賦稅、錢糧,西南革命軍政府終於可以象一個政權那樣,向治下的百姓進行收取,也可以象一個政府那樣委派地方官吏,建立行政部門,並推出各種政策措施。

而云南歷史悠久的滇鹽,則給革命軍政府提供了一個很大的財源。以滇南爲主的大批鹽井,年產量可達三千多萬斤,爲革命軍政府所接管後,也效仿陳文強的鹽票制:即“不論商民,皆許購票販鹽;運鹽不拘何井,銷鹽不拘何地。”

在一般人的印象中,雲南地處邊陲,經濟不發達,歷史上甚至有蠻夷的稱呼。但邊民貿易的發展。還是出現了很多繁盛的商貿中心。比如蠻莫、江頭城,還有盛產寶石的勐密,可謂是“一天一行,五天一大市”的繁榮景象。而在這些商貿城鎮,食鹽是不可或缺的最大宗商品,“夷方日用鹹皆出於此”。

改革清廷鹽政之弊端。擴大各鹽井的生產,革命軍政府以銷量趣,把厘金和鹽稅一次性加入到食鹽的價格當中,可謂是官府、商家、民衆皆得利。

而除了食鹽外,普洱茶、藥材、山貨等,也是雲南的大宗交易商品。特別是邊民互市,從明至清,東南亞、南亞地區的國家都是雲南的主要貿易對象,滇鹽、普洱茶。以及內地運來的絲綢、瓷器則是主要出口商品。

同時,革命軍政府又對厘金制度進行了改革。如在光復區內販運商品,則出發地領通行證,並交一半厘金,沿途不再收取,到達目的地後再繳證交納另一半。

衆多的釐卡被撤除,收取厘金的程序簡化,數額也大大降低。這些措施無疑加速了光復區的商品流通,在商民的贊聲中。軍政府的收入也大大增加。

穩固政權,建立行政管理,發展經濟,促進貿易……顯然,這些在革命之初並沒有重視的工作,現在正在成爲革命軍發展壯大的基石和動力。而且。這些工作也培養出各種各樣的行政人才,對於日後革命成功的建設有着極爲重大的意義。

“一省供養一鎮一兵,現在看來是完全能夠實現的,除了武器彈藥以外。”宋復華翻閱着報表資料,笑得很是欣慰。“當然,目前還問題不大。說起來,我在半年前還象井底之蛙,對革命是個複雜的工程還理解不全面呢!”

“鈍初,你要這麼說,那我們豈不是連井底之蛙都不如?”黃x苦笑了一下,說道:“若是以前還對貴會的實力估摸不透,那現在,恐怕就無人敢置疑,無人有爭勝之心了。”

“爭勝之心倒也無妨,只要不礙團結。”宋復華沉吟了一下,說道:“革命勝利之後,若是分歧難彌,自可獨樹一幟,以近現代政黨相爭的手段正當進行。”

“宋先生這話說得在理。”陶成章對此表示贊同,“革命目的大同小異,皆是推翻滿清,功高者王這樣的封建觀念自不會有,同室操戈更不必顧慮。以後呢,或組聯合政黨,或以本黨名義參與國家政治,就更不會有動武殺戮之事。”

“煥卿心實坦直,我與諸同志皆敬佩你艱忍不拔,奔走革命不遺餘力之精神。”宋復華笑着點頭,然後又鄭重說道:“我一直認爲,清廷若亡,必亡於貪腐。今軍政府已具規模,光復地方已近一大省,未雨綢繆、預先防範並不算是忋人憂天之舉。二位怎麼看?”

“鈍初要建立監察機制?”黃x試探着問道:“這倒也可行,只是不知具體章程如何?”

“是啊,宋先生還須說得詳細,我等纔好發表意見。”陶成章對此也沒有什麼反對意見。

“我的想法是建立兩套監察機構,一在軍隊,一在行政,意在軍政分開。”宋復華從抽屜中拿出草稿,作着詳細的解釋,“克強與煥卿皆是廉能忠直之士,我有意請二位分別擔任軍隊與行政的監察官,這樣也使外人無法詬病,言說本會中人監督本會,或有循私放縱之嫌。”

“呵呵,鈍初有些多慮了。”黃x笑着說道:“貴會的諸項章程嚴密周詳,人員精幹,即使有人詬病,也是不瞭解其中究竟。”

“不管是否瞭解,由二位擔任此職,最是合適。”宋復華堅持着,又望着二人說道:“難道二位是嫌官卑職小,不肯屈就?”

陶成章連連苦笑,說道:“宋先生如此說,倒讓成章無法推脫了。”

“那就只好勉爲其難了。”黃x答應着,又補充道:“但日後若有合適人選,我二人便退位讓賢,可不幹這得罪人的差使。”

“這話說得,好象是我不懷好意,要把二位放在火上烤一樣。”宋復華笑得躊,說道:“那咱們就好好商議一番,把這監察機構和章程都確定下來。”

革命聯合陣線雖然把革命力量團結了起來,但卻沒有徹底結束各行其是的弊端。分佈於各地的革命團體成員還是向着各自的首領進行彙報。聽取着各自首領的指示和命令。

委派黃x和陶成章擔任監察官員,還要賦予特別的權力,這一方面表示了復興會的大公無私,另一方面也是把他們所屬團體的成員的指揮大權集中起來,以便統一指揮。

黃x和陶成章未必便不明白復興會的用意,但這事情即使擺在明面上。也是說得過去的理由。而宋復華以委婉的方式加以解決,倒也無可厚非。

…………

隨着根據地的初具規模和相對穩定,錢糧便使軍隊的擴充計劃可以落到了實處。相對而言,革命軍的招募比之清軍,則更具有吸引力。

金龍鎮十字路口的牆壁上,貼上了一張醒目的佈告:“……各民族百姓,皆爲中華子民,革命軍政府皆以善政待之,皆使之不受欺辱貧苦……今革命軍欲解萬民於滿清暴政。東征西討,所向勢如破竹。且紀律十分嚴明,不動百姓一絲一粟;公平買賣,價錢交付十足。凡良善百姓,切莫懷疑畏縮,踊躍參軍入伍,推翻滿清,驅除暴政。以共享安樂生活。希望努力宣傳,將此廣播流傳。西南革命軍政府滇省軍區宣!”

幾個不同民族的革命軍士兵站在佈告下。輪流用不同的語言大聲宣講,吸引了越來越多的百姓。

佈告是軍政府所定的統一模式,比較通俗,沒有了那些之乎者也。本來就是給老百姓聽的,弄得文縐縐的,讀起來費勁。聽起來不懂,跟沒有差不多。

人羣中有漢人、苗人等民族,還有赤着雙腳,披着羊毛織成的斗篷的彝人。

“驅除暴政,革命萬歲。”幾個士兵終於唸完了佈告。振臂高呼,但下面的聽衆卻沒有應和,眼光裡充滿了惶惑和好奇。

“只要會喊這兩句,便有一兩鹽巴可拿。有參軍入伍的,每家發鹽巴五斤,分田十畝。”革命軍士兵不以爲意,這種情形已經遇到了多次,到最後還不是多有改變。

聽到鹽巴兩字,人羣中起了陣騷動,雖然不多,可關鍵是白拿啊!就如同賣東西搞贈送一樣,不管是什麼,不拿白不拿。當兵入伍,更是有五斤鹽巴,十畝田地呢!

“驅除暴政,推翻滿清,革命萬歲,革命軍萬歲。”幾個士兵再次高呼,然後再次鼓動,指點着,不遠處早已經支起了竹棚,一車車的鹽巴堆積,一排士兵已經做好了發放的準備。

人羣中飛快跑出兩個衣衫破爛的年輕人,來到棚下,裝模作樣地詢問一番,高喊了口號,然後各自捧着一小包鹽巴,喜滋滋地嘀咕片刻,又跑向招兵處。

這麼簡單哪,在榜樣的力量下,還在猶豫的人們紛紛奔了過去,立時便響起了南腔北調的喊叫聲,“驅除暴政,推翻滿清,革命萬歲,革命軍萬歲”。

五斤鹽、十畝地,充抵軍餉,這是一個非常誘人的條件,對於貧困的百姓來說,那便是一人當兵,全家不餓。滇、桂、黔交界的地區,少數民族衆多,亦是貧困地區,到了近代猶未改變。

當然,想得到這些好處也不是那麼容易的。當了兵,便要奮勇作戰,若是畏怯逃跑,則家屬也要受到處罰。革命軍政府的意圖也很明確,給你土地好好生活,同時也將你的利益綁到了土地上,將你的家眷親人與你在軍中的表現聯繫起來。

先分滿清官員家田,再分官田,不夠再用其他方式補償。

再加上已經施行的《革命軍兵役法》、《革命軍傷殘撫卹法》、《革命軍家屬優待法》等,基本上解除了士兵的後顧之憂。

“俄耶要當賓。”一個彝人擠上來,怪腔怪調地說道。

這個彝人身材又高又大,頭上黑布纏頭,打着赤膊,光着雙足,只圍着一塊麻布,膚色黝黑,站在那裡,就象半截鐵塔似的,樣子十分慻悍威武。

一個彝族士兵立刻走上來,充當翻譯,一問一答,然後再轉述給旁邊的書記官。

依布,男,二十二歲,彝族,身高六尺一,家有一妻二子一女……書記官刷刷記錄着,卻被一陣喧譁聲打斷。

招兵點旁邊放着幾根五十餘斤的大鐵棍,算是體檢的器具,只要能舉起來三次,便算是合格,簡單而快速。一個壯漢不僅舉了起來,而且還能揮舞自如,引起了旁觀者的歡呼。

依布見書記官移目觀看,不由得眉頭一皺,不滿地哼了一聲,大步而去,抓起一根鐵棍,也舞動起來,比那個壯漢更加自如。舞了一陣,方纔扶棍立定,臉不紅、氣不喘,立時引起了更大的叫好。

“身體健壯,力大無比……”書記官呵呵一笑,提筆寫完,拿起塊號牌向依布招了招。

依布將鐵棍一扔,快步過來,接過號牌,連比劃帶說,“田呢,十畝,害有,鹽巴,吳緊。”

書記官被這怪腔調逗樂了,叫過彝族士兵給這個莽漢解釋清楚,又招手叫過下一個。

另一邊,以鹽換糧的棚子前也人頭攢動,甚至還有頭上蒙着侗錦挑着擔兒的侗族婦女,挑起擔兒顫悠悠地走得象流水一般。

儘管家裡窮,但吃糠咽菜也能對付過去,可這以鹽換糧的好事卻不是什麼時候都能趕上的。所以,很多百姓都打着這樣的主意,把家裡的糧食儘量多地拿出來一些,換取便宜廉價的鹽巴。

“民衆的要求並不高,如不能使其滿意,那便是政府和官員的責任了。”秋j在遠處望着,不無感慨地說道:“滇省軍區一個鎮的指標,我覺得很快便能完成。”

“這還要看地方官員的能力啊!”楊文愷沉吟着,不無顧慮地說道:“政策能否落實,關係到徵兵的進度和百姓參軍的熱情。以前呢,咱們是想得簡單了。”

秋j比較贊同,笑道:“還有一點你沒說出來,那就是勝利的鼓舞。地方政務咱們管不着,可這打勝仗,可是責無旁貸吧!”

“還是你看得全面。”楊文愷伸手指了指,說道:“有女的來報名參軍了呢,這真是少見。”

“以後就常見了。”秋j笑得躊,整了整衣服,大步走了過去。

……

第180章 離去,秘會第219章 外交折衝,專訪第150章 瑣事,歡樂夜第50章 建廠立基,醜惡近在身邊第285章 飛機、坦克、青黴素第73章 佈局,人販第142章 再回上海,見妹,會友第271章 自強,抵英第92章 天涯海角第116章 排水救人論第80章 徐錫麟的見聞第96章 戰士的理想,三駕馬車第34章 轉變,查理宋求助第242章 攫取海軍,西南形勢之變第16章 人才儲備,聲名鵲起第257章 政黨轉型,挑釁的想法第69章 東京秘行第189章 縱橫桂省,襲擾戰第197章 集結號,風起第164章 越南基地,考察歸國第170章 內線外線,摧枯拉朽第19章 心死,追人第172章 首鼠兩端第272章 加冕校閱第77章 勢力擴張,搶發明第291章 交還青島,無理挑戰第11章 強卓實驗室第123章 大革命家,刺殺,伏擊第54章 一切順遂第45章 求知少年第179章 展望:既艱苦又樂觀第253章 日美濫觴第28章 壓抑,渲泄第71章 互動,造勢第12章 麻皮的忿怒第33章 遠方客商第216章 南返,政潮第93章 包裝革命導師,汽車第238章 滇西拓展,革命聯合第178章 將以有爲?當頭棒喝第9章 外謙內毒第50章 財動人心,合盤托出第69章 工會設想第140章 巧舌如簧,遊說第269章 暫時的結束,出訪第105章 打秋風、拔羊毛第59章 檳城立足第8章 遭罪,青樓第269章 暫時的結束,出訪第256章 革命吸引,領先意識第41章 親熱第194章 財政困難是關鍵第28章 壓抑,渲泄第218章 誘惑,朱爾典的困難第81章 合譯出書,搶先出藥第120章 狙殺,施恩惠民第170章 內線外線,摧枯拉朽第271章 自強,抵英第45章 求知少年第81章 秘密會議第208章 臨時政府,篷勃生氣第268章 收手,談判第200章 輕取武昌第15章 隨走有感第30章 捱打緣由,經歷第224章 開誠佈公,雷霆清鄉第173章 被逼無奈的反正第33章 遠方客商第216章 北辰歸來,同盟會決議第74章 回滬第159章 無題第90章 無間道設想第282章 提前準備的中日戰事第21章 現實,人脈第157章 殺伐果決,栽贓陷害第257章 招攬,變化第178章 主場設想,地方自保第225章 標本兼治,明暗結合第199章 陳袁會第9章 外謙內毒第51章 商團,試槍第45章 革命起航第192章 歸途雜想,不可避免的革命第252章 避責巡海第17章 吃講茶第34章 轉變,查理宋求助第36章 道德的坍塌第41章 親熱第115章 冰冷現實,感觸第240章 東北初定第123章 大革命家,刺殺,伏擊第185章 先下手爲強,互動第7章 上海大江湖第210章 手段多樣,海外華僑第53章 查理宋,神聖價值第190章 硬碰硬第226章 狂風暴雨的清鄉第4章 破家、苦日子第240章 東北初定第172章 首鼠兩端
第180章 離去,秘會第219章 外交折衝,專訪第150章 瑣事,歡樂夜第50章 建廠立基,醜惡近在身邊第285章 飛機、坦克、青黴素第73章 佈局,人販第142章 再回上海,見妹,會友第271章 自強,抵英第92章 天涯海角第116章 排水救人論第80章 徐錫麟的見聞第96章 戰士的理想,三駕馬車第34章 轉變,查理宋求助第242章 攫取海軍,西南形勢之變第16章 人才儲備,聲名鵲起第257章 政黨轉型,挑釁的想法第69章 東京秘行第189章 縱橫桂省,襲擾戰第197章 集結號,風起第164章 越南基地,考察歸國第170章 內線外線,摧枯拉朽第19章 心死,追人第172章 首鼠兩端第272章 加冕校閱第77章 勢力擴張,搶發明第291章 交還青島,無理挑戰第11章 強卓實驗室第123章 大革命家,刺殺,伏擊第54章 一切順遂第45章 求知少年第179章 展望:既艱苦又樂觀第253章 日美濫觴第28章 壓抑,渲泄第71章 互動,造勢第12章 麻皮的忿怒第33章 遠方客商第216章 南返,政潮第93章 包裝革命導師,汽車第238章 滇西拓展,革命聯合第178章 將以有爲?當頭棒喝第9章 外謙內毒第50章 財動人心,合盤托出第69章 工會設想第140章 巧舌如簧,遊說第269章 暫時的結束,出訪第105章 打秋風、拔羊毛第59章 檳城立足第8章 遭罪,青樓第269章 暫時的結束,出訪第256章 革命吸引,領先意識第41章 親熱第194章 財政困難是關鍵第28章 壓抑,渲泄第218章 誘惑,朱爾典的困難第81章 合譯出書,搶先出藥第120章 狙殺,施恩惠民第170章 內線外線,摧枯拉朽第271章 自強,抵英第45章 求知少年第81章 秘密會議第208章 臨時政府,篷勃生氣第268章 收手,談判第200章 輕取武昌第15章 隨走有感第30章 捱打緣由,經歷第224章 開誠佈公,雷霆清鄉第173章 被逼無奈的反正第33章 遠方客商第216章 北辰歸來,同盟會決議第74章 回滬第159章 無題第90章 無間道設想第282章 提前準備的中日戰事第21章 現實,人脈第157章 殺伐果決,栽贓陷害第257章 招攬,變化第178章 主場設想,地方自保第225章 標本兼治,明暗結合第199章 陳袁會第9章 外謙內毒第51章 商團,試槍第45章 革命起航第192章 歸途雜想,不可避免的革命第252章 避責巡海第17章 吃講茶第34章 轉變,查理宋求助第36章 道德的坍塌第41章 親熱第115章 冰冷現實,感觸第240章 東北初定第123章 大革命家,刺殺,伏擊第185章 先下手爲強,互動第7章 上海大江湖第210章 手段多樣,海外華僑第53章 查理宋,神聖價值第190章 硬碰硬第226章 狂風暴雨的清鄉第4章 破家、苦日子第240章 東北初定第172章 首鼠兩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