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章 打秋風、拔羊毛

在碼頭上,穿着隨便的陳文強迎上了一身官服的李準,且毫不在意地拱手打招呼,這令李準感到有些無奈。

陳文強亦官亦商,既是實業家,又是享譽國內外的發明家,不僅光環圍繞,而且順應潮流。不說其名聲,只說順應潮流,那就是立憲和改革,便使其如魚得水,左右逢源。

當時在國內,立憲、改革已經形成風潮,就連扼殺戊戌變法的慈禧,也沒有頑固也阻擾過改革,甚至可以說,只要能救朝廷,她是絕對支持改革的。而朝廷官員的政爭和黨爭所圍繞的,其實是誰來主導改革,以及在立憲上的緩立和急立之爭。

而黨爭是官員的事情,可謂“在朝”,“在野”的名士富紳那可是都要爭取的助力。比如老狀元張謇,袁世凱既與其聯絡,岑春煊也出資幫助其設立憲團體。陳文強呢,作爲立憲派的青壯力量,也有了相似的待遇。岑春煊想借他的成績提高自己在工商界的聲望,以便壓政敵袁世凱一頭;繼任的兩廣總督張人駿,也想結好陳文強,爲自己的兒女親家袁世凱吶喊助威。

“天氣酷熱,李大人亦宜節勞啊!”陳文強拱了拱手,樣子很是隨意。

“本官爲朝廷辦事,難比陳大人清閒自在啊!”李準還禮,打了個哈哈。

陳文強淡淡一笑,做了個請的手勢,說道:“爲廣東水師添艦買炮一事,陳某既已答應,就不會食言。只是還需些時日,李大人切莫心急。”

李準與陳文強走了個並肩,輕輕搖頭道:“我自是知道非短時可成,此次前來倒也不爲催促。嗯。既然陳大人說起,本官便多問一句,那馬尾造船廠的接手工作可還順利?”

具有二三千人規模的馬尾造船廠於一八六六年崛起在馬江之畔,佔地六百畝,設備齊全,規模宏大。當時在遠東地區首屈一指。此後的三十多年裡,馬尾船廠爲清王朝造出了四十多艘艦船,佔當時國內總量的70,組建了第一支海軍艦隊——福建海軍,併爲北洋、南洋兩支水師配備了大量艦船和將領。

但隨着中法馬江海戰和中日甲午海戰的兩次失敗,滿清不僅敗給教自己造船建軍的法國老師,還敗給同樣剛剛起步的日本海軍,馬尾船廠也進入了慘淡經營的階段。今年年中,清政府飭令船政局停止造船。馬尾船廠從此衰落,最破敗時“三五匠徒,蓬頭垢面,菜色淒涼”,而且再沒有復興。

“我已經不準備接手馬尾造船廠了。”陳文強的回答有婿乎李準的意料,他停住了腳步,不解地望着陳文強。

馬尾船廠之所以復興無望,在後世是因爲臺灣問題。由於福建成爲對臺一線。所以不適合建造大型軍工企業。陳文強的顧慮也差不多,臺灣現在爲日本所侵佔。他接手經營馬尾船廠,實在不是一個長遠之計。

“我最需要的不是馬尾船廠,而是馬尾船廠那些熟練的技術工人,以及他們積累的造船圖紙、心得、經驗。”陳文強很坦然地做出瞭解釋,“我已經與德國伏爾鏗造船廠達成了合作協議,並已向總督大人上呈公文。出資收購併重建原黃浦造船廠。如總督大人不批,那就多費些錢財,多費些時間,我再擇地建廠。”

位於長州島的黃埔造船廠由英人約翰?柯拜首先建立,其後逐漸蕭條。於1873年歇業,1876年,將其塢廠設備售給廣東官府,改名爲黃埔船局,成爲繼福建船政後的第二家官辦專業船局。。

幾十年下來,歷經幾任地方長官,黃埔船局同樣是衰落之勢難改,一三年裁撤,一九零一年再恢復,到現在爲止,船塢官員再加上匠役只剩下了七十多名,與黃埔水、魚雷局和廣東水師學堂共同歸黃埔總辦管理。

李準對黃埔船局的情況還是比較清楚的。上海開埠以後,廣州對外貿易中心的歷史地位被上海所代替,來穗的輪船大量減少;另一方面,隨着輪船尺度和噸位的增大,黃埔船塢已不能滿足需要。而香港已發展成爲國際港口,增加了船塢設備,尤其是英國人佔領九龍半島之後,在九龍地區建造大型船塢並獲得淡水供應,黃埔的修造船業,自此蕭條。

“總督大人那裡,本官可以進言。”李準謹慎地說道:“能甩掉一個財政負擔,總督大人也應該贊成批准。只是廣州將軍誠勳大人那裡,恐怕會有麻煩。”

“什麼麻煩?”陳文強微皺眉頭。

“主要是長洲這個地方,實爲虎門內第二重門戶,委之外人,似爲不妥。”李準斟酌着字眼,緩緩說道:“若只用華工,則無此顧慮。”

陳文強盯着李準半晌,莞爾一笑,說道:“誠勳那個草包會想到這個嗎?況且,他不是快調任了嗎,哪裡還會管事?李兄啊,爲人要實在,你我之間就不必搞什麼彎彎繞兒了。”

李準眨着眼睛,然後無奈地一翻,訕笑道:“陳兄這話說得,嘿嘿。誠勳大人是朝廷幹吏,這其中利害,可能會有所覺察,也可能會有疏漏,本官也只是提醒一下而已。”

“黃埔造船廠能得便得,得不到我就重起爐竈,爲廣東水師添船的事情也就只能向後拖了。”陳文強一副無所謂的樣子,“德國人嚴謹認真,相比於英、法、日、俄又是威脅最小的,我與他們的合作是不會改變的。至於你巡弋南海的困難,我會盡力幫忙。前面說好的,從航運公司調一艘遠洋輪作爲補給船,加入巡戈艦隊,這沒有問題。至於資金——”他伸手一指遠處的海濱別墅區,“我剛賣了兩座房子,獲利一萬多,就全給你了。”

“陳兄真是豪氣,爽快。”李準笑着一伸大拇指,又恭維道:“外面都傳陳兄能點石成金,光看那宣傳手冊,便知所言非虛。那房子蓋得,那風景選得,令人心動啊!”

後世的宣傳、包裝、促銷等手段,陳文強信手拈來,全不費力。單說這崖州,本是荒僻之地,經他一番建設,再配上照片說明,儼然成了風景勝地、渡假首選,吸引了不少富豪商賈來此。

“最重要的是治安。”陳文強着重強調道:“若不能保證這一點,誰來這裡?海外的華僑、廣州城的豪富,他們選擇這裡,除了環境好,安定也是重要原因。”

李準輕輕點頭,猶豫了半晌,開口說道:“說到治安,光靠商團恐怕不夠,也於朝廷法制不合。瓊崖兵備道已經呈文總督,準備派駐巡防營至崖州和萬寧,維護治安。”

陳文強微微冷笑,這是看到崖州建設得有了眉目,前來分一杯羹的。不用說,起碼巡防營的軍餉開銷便要崖州這邊出了。

見陳文強面露不悅,李準又解釋道:“據瓊崖兵備道所言,萬寧會黨異動,恐有暴亂髮生,是以要調兵瓊南,防患於未然。這從長遠來看,對陳兄在崖州的經營還是有好處的。”

有個屁好處!陳文強呵呵一笑,不置可否,心中卻是暗罵。這幫三點會的傢伙,折騰什麼呢,還未起事就被官府探知,真當官府裡都是死人哪?

“還有一件事。”李準苦笑了一下,說道:“陳兄也知道廣東財政緊張,總督大人迫於無奈,想提前徵收移瓊之民的賦稅——”見陳文強驀然轉頭盯着他,李準只好繼續解釋道:“減免兩年賦稅的事情不是取消,只是要拖後兩年再實施,這樣算下來,還是一樣的。”

陳文強氣極反笑,用力一揮手,大聲說道:“總督官兒大嗓子粗,他說什麼就是什麼。可我醜話說在前頭,很多移民就是衝着兩年免賦稅來的,官府出爾反爾,我捱罵倒無所謂,可要激起民變,這責任我可承擔不起。還有,巡弋南海的遠洋輪船沒了,錢也沒了,一分一毫也沒有,我得拿這些錢去安撫移民,讓他們少罵我幾聲騙子。”說完,他轉身大步就走,聲音飄入李準的耳朵,“李大人自便,下官告辭了。”

唉,李準伸出手停在半空,目瞪口呆,然後快步追去,“陳大人,陳兄,文強,有話好說嘛,何必如此?”

……

“他孃的,在中國乾點事兒真難!”陳文強將巴拿馬式草帽摔在桌上,一屁股坐進藤椅中,鼻子不是鼻子,臉不是臉的直翻眼睛。

萬福華從書案上擡起頭,看了看陳文強,又低下頭處理公務,嘴裡不緊不慢地問道:“聽人報李準來了,我還準備去接待一下呢,被你給打發走了?”

“滾蛋了。”陳文強鼻子哼了哼,“用幾十條破槍換了一萬多元錢,答應了成立廣州商團,還白拉了一船煤。”

“沒白拿,那就是給你面子了。”萬福華頭也不擡,繼續問道:“官府就這德性,羊還沒養肥,就想着拔毛吃肉。崖州越來越有起色,要是不伸手還真奇怪了。”

陳文強不屑地咧了咧嘴,說道:“瓊崖兵備道要向崖州和萬寧派駐巡防營,張人駿要提前徵收移民的賦稅,說是把兩年減免延到以後施行。”

萬福華擡起頭,皺起了眉,“這可都是計劃外的花費。而且移民工作剛剛有了好勢頭,如此一來豈不——”

第5章 刮目相看第68章 同樣的迷惘者第198章 兵貴神速,不戰而勝第243章 兵變,坑爹第240章 革命的兩條戰線第127章 大革命家閃亮登場第115章 冰冷現實,感觸第140章 巧舌如簧,遊說第6章 安頓託付第13章 心有感,剪辮第204章 獨立,獨立……第103章 震懾,談說同盟會第106章 連鎖計劃第274章 中德會談一第80章 徐錫麟的見聞第245章 敲打,入京第213章 國際形勢第69章 工會設想第225章 標本兼治,明暗結合第69章 東京秘行第27章 身跨青紅第203章 形勢難測,別號“光漢子”第248章 北京新面貌第64章 生日邀約第92章 天涯海角第153章 領先的革命,買古玩第35章 意見,三點會第219章 撒手不管,討價還價第31章 沉重的傳統第224章 錢,都緊張第162章 四下忽悠,爭取很必要第25章 勒索投資,強買強賣第263章 宴會外交第260章 奇襲勝利第9章 外謙內毒第126章 新武器第155章 抵英,接手鐵路公司第16章 人才儲備,聲名鵲起第294章 大反攻之勝第262章 戰事擴大第68章 謹慎應對,取巧之法第257章 招攬,變化第263章 洞悉其虛第51章 商團,試槍第226章 探悉其心,嬉笑怒罵第229章 以戰促和第43章 意外,混血兒第207章 憲政會第188章 赴鄂,貪官第97章 同性*愛,抵美風潮第261章 強硬背後第60章 施惠羅登,陳家屈服第57章 辣手摧磨第78章 賞罰分明的堂規第284章 大敵——日本第190章 硬碰硬第84章 辯論還是解釋第113章 兵匪,伏擊第68章 謹慎應對,取巧之法第227章 南澳海盜,轉守爲攻第193章 這樣打似乎不對第73章 南洋之行的收穫第200章 印象,國路第23章 禮字輩大佬第200章 輕取武昌第233章 倚仗實力的反擊第129章 身處其境的改變,籌款競爭第279章 制海權和炮艦外交第93章 包裝革命導師,汽車第13章 心有感,剪辮第110章 奸細,後援第215章 密信扒底第8章 遭罪,青樓第37章 悠閒,幫派無處不在第286章 戰前大借款第250章 總統入京,國會多數第25章 綁架第284章 大敵——日本第184章 不可留,倒逼清廷第225章 不和諧的聲音,陳袁再會第245章 忽悠第289章 中德密商第61章 任務第236章 高調歸羊城第179章 深謀,革命成功的第一條件第103章 震懾,談說同盟會第93章 包裝革命導師,汽車第97章 同性*愛,抵美風潮第76章 黑名單的威懾第229章 以戰促和第237章 定遼東第274章 中德會談一第21章 現實,人脈第123章 大革命家,刺殺,伏擊第49章 銷售網點,一炮打響第33章 遠方客商第224章 錢,都緊張第56章 無情殺戮第184章 德皇接見第52章 保障?名聲,入學
第5章 刮目相看第68章 同樣的迷惘者第198章 兵貴神速,不戰而勝第243章 兵變,坑爹第240章 革命的兩條戰線第127章 大革命家閃亮登場第115章 冰冷現實,感觸第140章 巧舌如簧,遊說第6章 安頓託付第13章 心有感,剪辮第204章 獨立,獨立……第103章 震懾,談說同盟會第106章 連鎖計劃第274章 中德會談一第80章 徐錫麟的見聞第245章 敲打,入京第213章 國際形勢第69章 工會設想第225章 標本兼治,明暗結合第69章 東京秘行第27章 身跨青紅第203章 形勢難測,別號“光漢子”第248章 北京新面貌第64章 生日邀約第92章 天涯海角第153章 領先的革命,買古玩第35章 意見,三點會第219章 撒手不管,討價還價第31章 沉重的傳統第224章 錢,都緊張第162章 四下忽悠,爭取很必要第25章 勒索投資,強買強賣第263章 宴會外交第260章 奇襲勝利第9章 外謙內毒第126章 新武器第155章 抵英,接手鐵路公司第16章 人才儲備,聲名鵲起第294章 大反攻之勝第262章 戰事擴大第68章 謹慎應對,取巧之法第257章 招攬,變化第263章 洞悉其虛第51章 商團,試槍第226章 探悉其心,嬉笑怒罵第229章 以戰促和第43章 意外,混血兒第207章 憲政會第188章 赴鄂,貪官第97章 同性*愛,抵美風潮第261章 強硬背後第60章 施惠羅登,陳家屈服第57章 辣手摧磨第78章 賞罰分明的堂規第284章 大敵——日本第190章 硬碰硬第84章 辯論還是解釋第113章 兵匪,伏擊第68章 謹慎應對,取巧之法第227章 南澳海盜,轉守爲攻第193章 這樣打似乎不對第73章 南洋之行的收穫第200章 印象,國路第23章 禮字輩大佬第200章 輕取武昌第233章 倚仗實力的反擊第129章 身處其境的改變,籌款競爭第279章 制海權和炮艦外交第93章 包裝革命導師,汽車第13章 心有感,剪辮第110章 奸細,後援第215章 密信扒底第8章 遭罪,青樓第37章 悠閒,幫派無處不在第286章 戰前大借款第250章 總統入京,國會多數第25章 綁架第284章 大敵——日本第184章 不可留,倒逼清廷第225章 不和諧的聲音,陳袁再會第245章 忽悠第289章 中德密商第61章 任務第236章 高調歸羊城第179章 深謀,革命成功的第一條件第103章 震懾,談說同盟會第93章 包裝革命導師,汽車第97章 同性*愛,抵美風潮第76章 黑名單的威懾第229章 以戰促和第237章 定遼東第274章 中德會談一第21章 現實,人脈第123章 大革命家,刺殺,伏擊第49章 銷售網點,一炮打響第33章 遠方客商第224章 錢,都緊張第56章 無情殺戮第184章 德皇接見第52章 保障?名聲,入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