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章 無間道設想

玩無間道多數要從底層做起,但這要看環境和條件。既然能買官兒,如果再能運作到實缺,那豈不是掌握地方的一條捷徑?

大縣、大城暫且不用考慮,一個邊遠的小縣,嗯,如果靠着海、交通方便的話,也會成爲安全的落腳點,或者經營得當,成爲秘密的物資囤積點吧?

這個想法一浮現在陳文強的腦海中,便再也甩脫不掉,越想越覺得大有可爲。索性買了好幾份地圖,閒時便觀察琢磨。漸漸的,海南島進入了陳文強的視線,開始蒐集有關資料,海南島由此成爲了他的研究重點。

“鄒容老弟去日本了?”上海耶酥教拒俄集會在慕爾堂舉行,陳文強礙於面子,前去捧場,卻被查理宋問到了鄒容,然後便是預料中的埋怨,“怎麼不通知我一聲,竟未去相送。”

“走得倉促,也不想過於張揚,鄒容老弟讓我代他向查理兄表示歉意。”陳文強幹笑了兩聲,敷衍着。

“你總是神神秘秘的,不知在搞什麼。”查理宋無奈地搖了搖頭。

“呵呵,今日見面,順便知會一聲,我也要去日本一趟,日後可莫要說我沒通知你啊!”陳文強摸了摸下巴,隨意地問道:“這個基督教青年會,有沒有瓊州籍人士?”

查理宋不解地望着陳文強,問道:“瓊州,你想知道哪方面的情況?”

“你知道?”陳文強不以爲意地一笑。

“我是文昌人,當然知道很多瓊州的事。”查理宋翻了翻眼睛。

這回輪到陳文強怔愣了,文昌啊,不錯不錯,是個好地方,是自己看好的地方之一。

文昌縣象一顆珍珠,鑲嵌在海南島東北角的最前沿。它背靠黎山,瀕臨大海,出了清瀾港,就是浩瀚無垠的太平洋。

文昌歷史悠久,古稱紫貝縣,爾後三易其名。在公元627年,才改爲文昌縣,意爲“偃武修文”。它地方不大,人口不多,是地地道道的僻壤。但是由於獨特的地理位置,是海上絲綢之路的必經之地。

千百年來,商船在闖過印度洋和南太平洋的險風惡浪進入太平洋之前,或在穿過風濤兇猛的臺灣海峽後,往往要駛入文昌港,藉以歇息、休整,補充淡水、果蔬或其它食物,小小的文昌也因此短暫地繁榮起來。

然而,隨着遠航能力大增的輪船出現在海洋之上,已經不象帆船時代需要在這裡中歇,文昌也漸漸蕭條冷落下來。

“灼熱的陽光,腥鹹的海風,甜糯的粥米,獨特的海味,清香的椰汁……還是海瑞大人的故鄉呢!”說到家鄉,查理宋感到萬分的自豪,口若懸河。

陳文強對海瑞不感興趣,而是對文昌的地理位置、人文民族等情況十分熱衷。但查理宋說得不少,卻都是幾年前的情形,有此過時陳舊了。

查理宋以商人的精明也很快看出了陳文強的意興索然,不禁停下述說,疑惑地問道:“文強,你到底有何想法?是想去瓊州創業嗎?”

“嗯,倒是這樣想過。”陳文強並沒有說實話,呵呵一笑,說道:“所以想知道一些關於瓊州官府,以及社會治安方面的情況。”

“有五六年沒回去了,若你想知道,我就幫你打聽打聽。”查理宋提到久別的家鄉,神情有些悵然。

“那就多謝查理兄了。”陳文強拱了拱手,笑道:“我後天便登船,查理兄可有什麼要在日本辦的事情?”

查理宋看了陳文強一會兒,點了點頭,說道:“那就幫我帶封書信,還有一筆款子,幫我轉交給朋友。”

“沒問題,舉手之勞。我還有事,這就告辭了。”陳文強也沒有多想,與查理宋握了握手,便上車而去。

…………

“捐官比較容易,但要獲實缺的話,價碼就要翻番了。”趙海鎮早就捐了個知縣,聽到陳文強打聽這事,很快就拿出了大概的行情表,並給陳文強做了簡單的解釋,“畢竟得了實缺的話,如果心夠黑夠狠,在任上是能夠撈到很多的。”

陳文強翻看着行情表,不禁暗自鄙夷,賣官鬻爵到了這般程度,只有王朝末日纔會出現吧?滿清這具散發着腐臭氣息的殭屍,不亡是真沒有天理了。不過這倒有趣,明碼標價,童叟無欺。

京官雖然品級高,但卻不比地方長官有實權,價格也相對較低。而地方官中,道員四千八百二十三兩,知府三千八百三十兩,同知一千四百七十四兩,知縣九百九十九兩,縣丞二百一十兩。

“這零頭是怎麼回事,都精確到個位了?”陳文強難掩笑意,說道:“還有這知縣的價格,九九九的,搞促銷嗎?”

趙海鎮苦笑道:“想是從中分薄的人衆多,品級不一,所以纔有整有零。其實這也只是個參考,所走門路不同,這價格可能還有所變化。”

“若要補實缺的話,根據地方貧富不同,想必價格也是不同。”陳文強沉吟了一下,說道:“現在國內的情況,鎮公想必也瞭解,關卡重重,運輸費用很高。在我的設想中,最好是就近建廠,降低成本,以便與洋商洋貨競爭。正在興建的煤焦化工廠,還有鹽化工廠,只是打下基礎,掌握技術,培養技術工人。等到擴大經營的時候,便要按照設想來選址建廠了。”

趙海鎮點了點頭,說道:“你說的很有道理,國內各地的治安着實令人憂慮。交通阻隔,業者長途運輸,風險很大。而路途上關卡重重,橫徵暴斂,竟無已時。就近建廠呢,風險小,成本低,確實是一個好辦法。煤的話,似以山西爲好;鹽呢,沿海有鹽場的地方應該是個不錯的選擇。”

“有鹽場是其一,地方官府的態度也很重要。”陳文強把趙海鎮引上了自己的思路,便開始透露出更多的心思,“這捐官獲實缺,似乎不失爲一個解決辦法。當然,運作起來可能不容易。”

“要朝中有人,或是打通地方大員,才能既獲實缺,又能挑選所任地方。”趙海鎮苦笑着搖了搖頭,“不容易,真的不容易。”

“事在人爲嘛!”陳文強當然知道困難很多,但多方設法,也不是絕無可能成功,“麻煩鎮公多留意,這事不急,我也只是先作設想罷了。”

“我盡力而爲。”趙海鎮看着陳文強,思索着說道:“你也是有名聲的,多結交些官府中的洋務派高官,也許會有更大的收穫。”

陳文強想了想,搖頭道:“現在還爲時尚早,我那點名聲根本不夠。嗯,再等段時間吧!”

……

第65章 理工人才,整合幫派第71章 龍興堂初立第264章 挑拔,發動聲勢第63章 問題和展望第16章 人才儲備,聲名鵲起第222章 聯合陣線,兵痞鬧事第24章 制服金三爺第239章 編練新軍,惠州清鄉第12章 麻皮的忿怒第60章 施惠羅登,陳家屈服第42章 陰謀論第23章 禮字輩大佬第43章 意外,混血兒第76章 黑名單的威懾第210章 手段多樣,海外華僑第50章 建廠立基,醜惡近在身邊第48章 壯師和矮師第222章 最後一擊第4章 過苛,面具第205章 清廷應對,排兵佈陣第91章 官屠接見,投其所好第246章 北京,強行籌款第242章 威脅、末落之勢難挽第160章 起事推後,初識黎元洪第260章 奇襲勝利第252章 避責巡海第149章 長遠結交,舞會?第38章 立威,鴉*片第119章 退出的安排第28章 無題第130章 一攬子合作,緊跟和猛追第131章 感觸光榮,一槍狙殺第266章 有備而來第67章 革命黨?第19章 心死,追人第199章 陳袁會第23章 禮字輩大佬第46章 味素問世第217章 最後的全力支撐第55章 攤牌(二)第180章 大舉南下,密商對策第264章 利用的價值第140章 巧舌如簧,遊說第264章 利用的價值第284章 大敵——日本第13章 心有感,剪辮第243章 兵變,坑爹第152章 先機,北辰的設想第224章 錢,都緊張第240章 東北初定第122章 謀劃設想,迴歸第50章 財動人心,合盤托出第216章 北辰歸來,同盟會決議第206章 你拿我沒轍,軍火販子第162章 四下忽悠,爭取很必要第26章 第一桶金第223章 退位第240章 東北初定第176章 越人急躁,撤退的條件第286章 戰前大借款第88章 革命的具體和細節第264章 利用的價值第36章 道德的坍塌第145章 低估,再加條件第198章 天津會袁第192章 歸途雜想,不可避免的革命第186章 同盟會內訌,龍濟光復出第185章 先下手爲強,互動第175章 實力,跋扈第12章 麻皮的忿怒第80章 徐錫麟的見聞第65章 海上第87章 堅強決心,蘇報第195章 戰略轉變,重回廣州第136章 招安,青島之行第31章 沉重的傳統第293章 狼羣戰術,反攻第176章 越人急躁,撤退的條件第250章 返粵佈置第175章 實力,跋扈第116章 排水救人論第134章 專訪,閉塞的改變第236章 重擊,敗得不冤第84章 黑吃黑的序幕第268章 重創,英法的態度第73章 佈局,人販第63章 問題和展望第16章 廣東路濟羅生第101章 馬上見分曉第244章 大勢所在第33章 遠方客商第23章 禮字輩大佬第115章 冰冷現實,感觸第66章 碰壁的革命苦行僧第64章 各有不同兩女子第262章 澳葡驚慌第154章 艾米麗的請求,合作的前景第260章 奇襲勝利第269章 暫時的結束,出訪第119章 退出的安排
第65章 理工人才,整合幫派第71章 龍興堂初立第264章 挑拔,發動聲勢第63章 問題和展望第16章 人才儲備,聲名鵲起第222章 聯合陣線,兵痞鬧事第24章 制服金三爺第239章 編練新軍,惠州清鄉第12章 麻皮的忿怒第60章 施惠羅登,陳家屈服第42章 陰謀論第23章 禮字輩大佬第43章 意外,混血兒第76章 黑名單的威懾第210章 手段多樣,海外華僑第50章 建廠立基,醜惡近在身邊第48章 壯師和矮師第222章 最後一擊第4章 過苛,面具第205章 清廷應對,排兵佈陣第91章 官屠接見,投其所好第246章 北京,強行籌款第242章 威脅、末落之勢難挽第160章 起事推後,初識黎元洪第260章 奇襲勝利第252章 避責巡海第149章 長遠結交,舞會?第38章 立威,鴉*片第119章 退出的安排第28章 無題第130章 一攬子合作,緊跟和猛追第131章 感觸光榮,一槍狙殺第266章 有備而來第67章 革命黨?第19章 心死,追人第199章 陳袁會第23章 禮字輩大佬第46章 味素問世第217章 最後的全力支撐第55章 攤牌(二)第180章 大舉南下,密商對策第264章 利用的價值第140章 巧舌如簧,遊說第264章 利用的價值第284章 大敵——日本第13章 心有感,剪辮第243章 兵變,坑爹第152章 先機,北辰的設想第224章 錢,都緊張第240章 東北初定第122章 謀劃設想,迴歸第50章 財動人心,合盤托出第216章 北辰歸來,同盟會決議第206章 你拿我沒轍,軍火販子第162章 四下忽悠,爭取很必要第26章 第一桶金第223章 退位第240章 東北初定第176章 越人急躁,撤退的條件第286章 戰前大借款第88章 革命的具體和細節第264章 利用的價值第36章 道德的坍塌第145章 低估,再加條件第198章 天津會袁第192章 歸途雜想,不可避免的革命第186章 同盟會內訌,龍濟光復出第185章 先下手爲強,互動第175章 實力,跋扈第12章 麻皮的忿怒第80章 徐錫麟的見聞第65章 海上第87章 堅強決心,蘇報第195章 戰略轉變,重回廣州第136章 招安,青島之行第31章 沉重的傳統第293章 狼羣戰術,反攻第176章 越人急躁,撤退的條件第250章 返粵佈置第175章 實力,跋扈第116章 排水救人論第134章 專訪,閉塞的改變第236章 重擊,敗得不冤第84章 黑吃黑的序幕第268章 重創,英法的態度第73章 佈局,人販第63章 問題和展望第16章 廣東路濟羅生第101章 馬上見分曉第244章 大勢所在第33章 遠方客商第23章 禮字輩大佬第115章 冰冷現實,感觸第66章 碰壁的革命苦行僧第64章 各有不同兩女子第262章 澳葡驚慌第154章 艾米麗的請求,合作的前景第260章 奇襲勝利第269章 暫時的結束,出訪第119章 退出的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