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碰壁的革命苦行僧

一堆堆深灰色的迷雲,低低地壓着大地。無情的秋天剝下了樹木美麗的衣裳,它們只能光禿、陰鬱地站着。

秋雨不斷打在陶成章的臉上,他卻不曾放慢腳步。腰束麻繩,足穿芒鞋,在他身上和臉上卻沒有顯出絲毫的頹廢和喪氣。

陶成章,曾用名漢思、起東、志革、巽言,紹興會稽陶堰西上塘人。幼時雖家境貧寒,然隱天資聰穎,過目成誦,曾受到良好的舊學教育。六歲入本村陶氏義塾讀書,十五歲便在家鄉設館任塾師,著有《中國民族權力消長史》和《浙案記略》等書。

1900年的義和團運動激發了他挽救民族危亡的愛國意識,與“推翻君主體制,建立民主共和”的民主主義思想逐漸合拍,他漸萌革命思想,欲改革封建專制。父陶品三懼禍,多次告誡之,然其志不變。

而早在中日甲午戰爭爆發後,陶成章憂心如焚,即定下從戎之心。義和團運動爆發後,他曾兩次赴京擬刺殺慈禧未果。其後,陶赴奉天、蒙古等地察看地勢,以爲進行之計。歸途中,道經徐州,經費缺乏,步行七晝夜,幾至餓斃。

一九零年,陶再次北上謀刺,亦未果。八月,得蔡元培之助,東渡日本,入清華學校,數月後轉入成城學校,在陸軍班中勤奮砥礪,成績優異。留學生監督探知其有反清之志,遂於一九零三年設法誑其歸國,取消其留日學籍,然其革命之志愈堅,經常以麻繩束腰,腳穿芒鞋,奔走於浙江各地“每日步行一百一十里,不辭勞苦,四至杭州老家而不歸”,積極聯絡各地會黨,以謀起事反清。

儘管現在的陶成章認爲“革命就是造反……改朝換代,恢復漢室,建立漢人統治的政權”,但在他身上,有着當時許多革命者的縮影,他們寧肯放棄舒適的生活,離開溫暖的家庭,拋卻個人的幸福,而選擇了一條困苦艱險荊棘叢生的革命之路。

革命在於力行及實施,這也是陶成章的主張。從他的經歷和行爲來看,可以稱之爲革命的清教徒和苦行僧而無愧。

……

悅客來茶館,生意很冷清,可江湖人都知道,這個茶館乃是幫會中人用來聯絡接頭,或是外來人前來掛牌的所在。江湖中人,初到一陌生地界,不瞭解當地幫會情況,更不知該碼頭老大是何人,如何探尋同幫呢?在一般情況下,是不宜公開暴露幫會成員身分的,當然,也不便四處打聽。要聯絡接頭,就得先到碼頭茶館掛牌。掛牌,就是在茶館內,出示幫規的動作,講出幫規的語言。

陶成章風塵僕僕,走進了茶館,落坐之後,招呼道:“堂倌,泡蓋碗清茶。”

茶館堂倌愣了一下,看了看櫃檯後的掌櫃,得到其點頭示意後,馬上送上一蓋碗泡好的綠茶,仔細注意着陶成章的舉止和話語。

陶成章輕輕將碗蓋取下,放在茶碗左邊,茶碗蓋頂朝外,蓋底朝裡。堂倌面無表情,伸手遞上來一雙筷子,豎放在茶碗右鍘,陶成章立即將筷子橫擺在茶碗前面。

掌櫃的慢慢從櫃檯後走了出來,一抱拳,對陶成章說道:“敢問,你是何方老大?”

陶成章恭敬地起立,回答道:“不敢,只是沾祖師爺的風光罷了!”

掌櫃的繼續問道:“貴前人是哪一位?貴幫是什麼幫?”

陶成章回答道:“在家子不敢言父,出外徒不敢言師,敝家姓陳名叫上江下山,是江淮四幫。”

雙方這樣對答之後,便知道大家都是幫中人,但彼此之間的問答,卻還沒有結束。掌櫃的要知道更詳細的資料,便問道:“老大頂哪個字?”

陶成章答道:“頭頂二十世,身背二十一世,腳踏二十二世。”

掌櫃的點了點頭,在陶成章對面坐下,開口說道:“不知老大是途經敝地,還是要另開碼頭?”

“在下久仰和義堂趙山主威名,特來拜見。”陶成章如實答道。

掌櫃的聞聽此言,臉色凝重起來,上下仔細打量着陶成章,半晌纔不冷不熱地說道:“此地已非和義堂所管,老大請先吃飯,詳情呆會兒再說。”說完,他招呼堂倌按照規矩招待陶成章,自己轉身而去。

…………

此時正是晌午,太陽雖不比夏天,但也驅走了不少深秋的冷意……陶成章洗了把臉,蹲在牆邊的陰影處,端起飯碗,大口吃起飯來。

工地提供的伙食相當不錯,雜糧面饅頭,有油星的菜湯,這對前來幹活的工人來說,實在是難得的美味。唯一不好的地方,就是工期要求十分嚴格,完不成就要扣工錢。

今天是禮拜天,很多愛國學社的學生都來勤工儉學,推砂子,搬磚頭,聽說只幹這些零活,一天掙的錢也比真正的工人多。而自從蔡元培加入復興會之後,愛國學社便退租了房子,搬到了這盧家灣。

“這些學生娃去吃飯嘍!”一個工人望着學生們的背影,萬分不捨地將湯碗裡的一小塊肥肉夾進嘴裡,細細咀嚼。

“掙的比咱們多,吃的也比咱們好。”另一個工人輕搖着頭羨慕地說道:“我見過,一個鐵盤子裡有白米飯,還有好幾個菜呢!”

“還是讀書好啊!”不知是誰發出了由衷的感嘆。

一個監工走了過來,衝着陶成章招了招手,陶成章趕緊放下飯碗,跑了過去。

“陶哥,咱們現在就去見龍頭,記住,可千萬別說是我帶你來的。”監工囑咐道。

陶成章在江浙四處奔走,聯絡會黨,反抗清朝。其他地方還算順利,卻在茶館裡碰了一鼻子灰。也怪他選的時間不好,趙鏡湖在獄中“畏罪自殺”,和義堂在打壓下已成瓦解之勢,對他這個突然到來的外人自然警惕萬分拿了點路費就把他給打發了。

遭到挫折後,陶成章又抱着一線希望來找興義堂,卻意外得知興義堂山主金三爺基本不管事情,而香長李亞溥下海開公司,弟兄們大多去當工人,這下子弄得陶成章丈二和尚摸不着頭腦。

就在他徬徨之際,正好碰上了這個洪門出身的同鄉,央求之下,這個同鄉才無奈地答應幫他與金三爺見上一面。

在這個同鄉的引領下,陶成章很順利地來到了金三爺在盧家灣的住處,一所綠樹掩映下的二層小樓。

“就是這裡了。”小同鄉指了指,低聲說道:“我得走了,你也別耽擱太久。”

陶成章點了點頭,看小同鄉走遠,方纔上前叫門。

……

第239章 編練新軍,惠州清鄉第248章 突發的“二辰丸”事件第8章 遭罪,青樓第220章 大權在握,雷厲風行第70章 長期攻略第120章 狙殺,施恩惠民第254章 公路發展,溫存第260章 詐降?真降!第61章 陷阱,等待第89章 羅登困惑,赴瓊州第122章 謀劃設想,迴歸第221章 多管齊下,西南第288章 萬一?前提?第228章 和談策略的調整第251章 招商引資,軍人責任第156章 拉打結合第284章 大敵——日本第44章 豁然開朗,缺助手第19章 心死,追人第115章 冰冷現實,感觸第250章 總統入京,國會多數第266章 有備而來第168章 長期方略,爆發第277章 巧舌如簧第49章 銷售網點,一炮打響第251章 無題第242章 攫取海軍,西南形勢之變第221章 多管齊下,西南第196章 政壇地震,發動在即第31章 沉重的傳統第94章 瓊州之基第46章 味素問世第211章 紛繁複雜,各自籌謀第229章 戰局逆轉,戰略轉向第266章 談判,拖延第114章 無題第33章 遠方客商第176章 強硬不退,踏足上海第248章 北京新面貌第30章 捱打緣由,經歷第58章 安排託付第215章 領袖的鼓舞,倒孫後果第119章 退出的安排第182章 海上,領獎,抵德第210章 手段多樣,海外華僑第112章 輕取萬寧第23章 禮字輩大佬第18章 候選,華人的稱呼第185章 先下手爲強,互動第252章 分化拉攏第238章 滇西拓展,革命聯合第173章 被逼無奈的反正第248章 突發的“二辰丸”事件第192章 歸途雜想,不可避免的革命第58章 行前瑣事第142章 再回上海,見妹,會友第48章 壯師和矮師第287章 海軍準備,德國代表團第220章 大權在握,雷厲風行第17章 吃講茶第113章 兵匪,伏擊第263章 洞悉其虛第88章 提前避禍第115章 冰冷現實,感觸第8章 遭罪,青樓第20章 紅頭阿三,阿貓跟蹤第105章 打秋風、拔羊毛第105章 打秋風、拔羊毛第23章 破紅袖閣第202章 無題第107章 競賽選拔,弟兄第65章 海上第79章 點評《革命軍》第193章 謀劃深遠第17章 吃講茶第260章 奇襲勝利第219章 外交折衝,專訪第207章 憲政會第42章 家事第174章 炮兵編制第253章 挑拔,靈活第182章 同盟會的孤注一擲第56章 急切,原則第123章 大革命家,刺殺,伏擊第244章 大勢所在第117章 義軍第19章 心死,追人第52章 保障?名聲,入學第45章 求知少年第47章 混血兒——雜種第64章 生日邀約第181章 半年之期第180章 離去,秘會第130章 一攬子合作,緊跟和猛追第233章 倚仗實力的反擊第26章 第一桶金第276章 訪德成功,抵美晉見第72章 南洋,軍火第212章 國際同情,政府令第70章 雙花洪棍
第239章 編練新軍,惠州清鄉第248章 突發的“二辰丸”事件第8章 遭罪,青樓第220章 大權在握,雷厲風行第70章 長期攻略第120章 狙殺,施恩惠民第254章 公路發展,溫存第260章 詐降?真降!第61章 陷阱,等待第89章 羅登困惑,赴瓊州第122章 謀劃設想,迴歸第221章 多管齊下,西南第288章 萬一?前提?第228章 和談策略的調整第251章 招商引資,軍人責任第156章 拉打結合第284章 大敵——日本第44章 豁然開朗,缺助手第19章 心死,追人第115章 冰冷現實,感觸第250章 總統入京,國會多數第266章 有備而來第168章 長期方略,爆發第277章 巧舌如簧第49章 銷售網點,一炮打響第251章 無題第242章 攫取海軍,西南形勢之變第221章 多管齊下,西南第196章 政壇地震,發動在即第31章 沉重的傳統第94章 瓊州之基第46章 味素問世第211章 紛繁複雜,各自籌謀第229章 戰局逆轉,戰略轉向第266章 談判,拖延第114章 無題第33章 遠方客商第176章 強硬不退,踏足上海第248章 北京新面貌第30章 捱打緣由,經歷第58章 安排託付第215章 領袖的鼓舞,倒孫後果第119章 退出的安排第182章 海上,領獎,抵德第210章 手段多樣,海外華僑第112章 輕取萬寧第23章 禮字輩大佬第18章 候選,華人的稱呼第185章 先下手爲強,互動第252章 分化拉攏第238章 滇西拓展,革命聯合第173章 被逼無奈的反正第248章 突發的“二辰丸”事件第192章 歸途雜想,不可避免的革命第58章 行前瑣事第142章 再回上海,見妹,會友第48章 壯師和矮師第287章 海軍準備,德國代表團第220章 大權在握,雷厲風行第17章 吃講茶第113章 兵匪,伏擊第263章 洞悉其虛第88章 提前避禍第115章 冰冷現實,感觸第8章 遭罪,青樓第20章 紅頭阿三,阿貓跟蹤第105章 打秋風、拔羊毛第105章 打秋風、拔羊毛第23章 破紅袖閣第202章 無題第107章 競賽選拔,弟兄第65章 海上第79章 點評《革命軍》第193章 謀劃深遠第17章 吃講茶第260章 奇襲勝利第219章 外交折衝,專訪第207章 憲政會第42章 家事第174章 炮兵編制第253章 挑拔,靈活第182章 同盟會的孤注一擲第56章 急切,原則第123章 大革命家,刺殺,伏擊第244章 大勢所在第117章 義軍第19章 心死,追人第52章 保障?名聲,入學第45章 求知少年第47章 混血兒——雜種第64章 生日邀約第181章 半年之期第180章 離去,秘會第130章 一攬子合作,緊跟和猛追第233章 倚仗實力的反擊第26章 第一桶金第276章 訪德成功,抵美晉見第72章 南洋,軍火第212章 國際同情,政府令第70章 雙花洪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