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劉銘傳

劉銘傳擡頭瞅了一眼北門,太平軍正自擔土擡磚的搶修破口,便想如果錯過了這大好機會,待敵四方援軍趕到,則攻克江陰加不易也。

劉銘傳一咬牙,揮刀叫道:“撤什麼撤,咱們有槍有炮,髮匪縱然來了百萬又有何懼!”接着他便下令,一營馮國秉部、二營吉宣化部分別抵擋東南、西南方包抄而來的太平軍。又請吳長慶派一營人馬阻擊正南而來之敵。其餘淮軍三營人馬,全力強攻北門。

劉銘傳這是要破釜沉舟,背水一戰,吳長慶心下卻沒有多少把握,勸道:“省三兄,敵衆我寡,咱們這麼硬拼可不是明智之舉呀,依我看還是暫退回大營從長計議才妥當。”

劉銘傳乃淮軍梟將,善打狠仗硬仗,卻又不逞匹夫之勇,他之所以敢這麼打,仗着就是淮軍先進的槍炮。吳長慶則不同,自加入淮軍以來,他的這一團並未參加過幾次硬仗,是以他還沒有領教過武器優勢的重要性,故面對此等內外夾擊的危勢,顯得頗沒有自信。

劉銘傳是那種說一不二的人,既然決定決死一戰,又豈會輕易撤退,便衝着吳長慶嚷道:“你要想撤就撤吧,我劉省三今天誓要拿下這江陰城。”

吳長慶這下沒轍了,曾紀澤新頒佈的《淮軍紀律典章》中說的很明白,棄友軍於危地而不救者,當以軍法處置。即使他認爲這場逞能之仗必輸無疑,他卻不敢拋下劉銘傳團,帶着本部人馬單獨撤離戰場。

到了這個份上,吳長慶也只有拿出男兒血性,他奮然拔出刀來,高聲道:“好吧,事到如今,大不了我吳長慶就把命留在這江陰城下。”

吳長慶遂命一營胡宗炎部前往阻擋正南敵軍,又命炮連集中火力轟擊北門缺口,其餘人馬全部上刺刀,跟隨着劉銘傳部向北門發起衝鋒。

在炮火的掩護下,淮軍將士直衝向北門,以門板稻草填堵壕溝而過,成百上千的人馬蜂涌向塌倒破口處。北門太平軍爲淮軍強大的火力殺傷無數,勢單力薄的他們根本無法阻擋瘋狂進攻的淮軍。在負出了兩百多人的代價之後,淮軍衝入了江陰城。

守城廣王李凱順聞知北門勢危,迅速的親率三千生力軍趕來,正與衝入城中的淮軍迎頭撞上,雙方在北門一帶展開了激烈的爭奪戰。近身的搏戰,淮軍無法發揮火力的優勢,而人數上又少與太平軍,總體而言,淮軍是zhan有劣勢的。但仗着正在頂峰的軍心士氣,還有劉銘傳出色的指軍,李愷順一度被髮了瘋似的淮軍逼得步步後退。

劉銘傳站在城頭,揮舞着大刀指揮淮軍,居高臨下看到城中各處的太平軍都在往北門這邊聚集,便叫道:“把大炮給老子擡上城頭來,轟死這些該死的發……啊——”他話未言罷,一粒子彈不知從何射來,正中他的大腿。

劉銘傳站立不穩,斜倚在了城牆上,吳長慶見他中彈,急奔了過來。子彈射穿了他的大腿皮肉,所幸並未傷到骨頭,不過創口處依然血流如柱,吳長慶一面招呼人來爲他包紮,一面問道:“省三,你怎樣了?”

劉銘傳痛得臉直抽筋,口氣卻還硬得很,“我不要緊,再叫弟兄們加把勁,髮匪馬上就快抵不住了。”

事實上,面對着太平軍越來越多的援軍,攻城的淮軍已經是強弩之末,形勢正在向越來越不利他們的方向發展。

劉銘傳是被這一槍給打得有點暈了,吳長慶可不糊塗,他正色道:“省三,眼前的戰況你我都清楚,再一意孤行的強打下去,咱們這幾千人馬就要都死在這城頭了,現在撤還來得及。”

“媽了個巴子的,老子要撤也得把打我這一槍的狗賊頭給砍了再撤。”劉銘傳總算清醒了點,話中之意明顯也是有了撤的念想。

“省三,這個時候我可不能再由着你性來亂來,恕我無禮了。”吳長慶狠下了一心,向着劉銘傳一拱手,便招呼道:“來人呀,把劉大人擡下城去。全軍向大營撤退。”

幾名吳長慶的親兵急上前將受傷的劉銘傳攙住,強行往城下擡,劉銘傳吃了一驚,惱火的嚷嚷着:“你們幹什麼,你們這是幹什麼,放開老子——”

人家劉銘傳畢竟是團長之尊,這幾名兵蛋子自然不好得罪,紛紛回頭望向自家團長,吳長慶也不搭理劉銘傳的怒吼,眼神只那麼一甩,示意他們繼續。

親兵長吳永平會意,衝着劉銘傳嘻嘻笑道:“劉大人,城上風大,咱們就先擡您下去涼快涼快了。”說着便也不顧不管,指揮着親兵們擁簇着劉銘傳下了城。

劉銘傳其實也有撤退之意,但他這人性如烈火,偏生就好面子,故而嘴上嚷嚷的厲害,動作上卻相當的聽話,也沒怎麼亂掙,任由着他將自己擡走。

吳長慶指揮攻入城中的淮軍有條不紊的撤退,城中太平軍妄圖趁勢追擊,卻爲淮軍的優勢火力所阻,不敢追出城來。

與此同時,馮國璋、吉宣化等三營也奮勇擊退了陳坤書等太平軍援軍,這也就避免了吳長慶的主力部隊腹背受敵。待到天黑之時,各營全部安全退入了營壘,吳長慶命令各營繼續加固營壕,防止太平軍趁夜偷襲。

此戰淮軍戰死五百餘人,劉銘傳團損失最大,一營幾乎死傷過半。但同時太平軍方面死傷也更加慘重,傷亡人數達到三千之衆。客觀而言,此戰算是打了個平手。

江陰方面的戰報很快傳到了上海的曾紀澤手裡,他拿着手裡的奏報,眉頭不由皺了起來。淮軍自成軍以來,一直zhan有武器方面的巨大的優勢,士兵的戰損率一般都極低,而這一戰劉銘傳兩團竟損失五百多人,可謂淮軍開戰以來陣亡人數之最。

王凱泰接過奏報瞧了一遍,憂心忡忡的說道:“髮匪各路援軍皆至,江陰城下,敵我比例懸殊,大人,是否考慮讓這兩個團暫時撤回楊庫呢?”

曾紀澤望向李鴻章:“少荃,你以爲呢?”

李鴻章道:“髮匪雖衆,但別忘了咱們淮軍可是有着絕對的武器優勢,此時那兩個團攻城可能有些吃力,便要劃地自守卻易如反掌。我以爲當令他們堅守營壘,而後我們急調援軍趕往江陰,內外夾擊,先擊潰髮匪援軍,而後再聯手攻城,江陰城必克。”

李鴻章的話正合曾紀澤心意,在他看來,儘管經過了一定程度的西式軍事思想的薰陶,但淮軍上下對於先進武器在戰爭中所發揮的作用,抱有相當大的懷疑。他們的軍事思想很大程度上,還停留在冷兵器作戰那種人數上所謂的“敵衆我寡”,而忽視了一支軍隊真正的強大與否,武器的優劣在很大程度上已經佔了決定性的因素。

曾紀澤就是想讓劉銘傳他們來一場“敵衆我寡”的堅守戰,讓淮軍上下都能從中儘快的改變他們陳舊的軍事理念。於是,曾紀澤便急調鎮守太倉的向望海團兩個營,鎮守常熟的周盛波一個營,許厚才的直屬炮營趕赴江陰。

就在淮軍增兵同時,太平軍的人馬也在源源不斷的趕往江陰,護王、潮王、武王、齊王、區王從常州、蘇州、丹陽、無錫、溧陽五路協援江陰,兵力達三萬之衆,對劉銘傳、吳長慶兩團五千餘人馬形成了強大的包圍之勢。

第132章 所謂忠臣第304章 求情第215章 天才第187章 輪迴第160章 殖產興業第159章 易主第148章 各懷鬼胎第261章 改革大幕第133章 山雨欲來第77章 天國信仰第230章 困境第75章 特雷格醫生第59章 掌控財稅第45章 戈登第144章 北征第63章 常熟第51章 李秀成的反攻第189章 世界的轉折點第58章 北極熊第147章 籠絡人心第207章 新的敵人第173章 絕境中的變革第231章 作戰的動力第295章 四面開花第144章 北征第111章 “狼狽爲奸”第116章 絕對控制第262章 賣國成性第182章 “虧本的買賣”第232章 有驚無險第301章 反英運動第102章 技術方向第308章 徵地風波第246章 削兵第203章 北京第263章 烽火再起第43章 美國領事第148章 各懷鬼胎第38章 咸豐第145章 血流成河第236章 空襲第309章 沒有最好第211章 數千年未有之人物第81章 染病第19章 美國局勢第290章 三國進獻第246章 削兵第45章 戈登第269章 強硬第149章 英國的態度第151章 辦報第251章 謠言第199章 最後的騎兵第261章 改革大幕第17章 堅守黃州第282章 先發制人第78章 瘟疫第245章 郡主第74章 紀澤式第157章 白話文第46章 淮軍初戰第255章 箭在弦上第1章 湘江北去第53章 聲名雀起第233章 刺客第97章 立威第170章 衝突第5章 湖北巡撫第16章 出征第248章 絕育第290章 三國進獻第274章 戰與和第12章 籌款第76章 留學計劃第263章 烽火再起第152章 滅滿第153章 強國之本第206章 特色弟妹第122章 獻策第一百二十六章第195章 伺候營第225章 實驗室第33章 屠殺第52章 料事如神第125章 黎明前的黑暗第81章 染病第316章 信第30章 假老爸第14章 洋教習第21章 談判第220章 空軍第302章 積弊第133章 山雨欲來第250章 暗戰第192章 夜論第94章 親信第108章 洪神經第231章 作戰的動力第191章 四川
第132章 所謂忠臣第304章 求情第215章 天才第187章 輪迴第160章 殖產興業第159章 易主第148章 各懷鬼胎第261章 改革大幕第133章 山雨欲來第77章 天國信仰第230章 困境第75章 特雷格醫生第59章 掌控財稅第45章 戈登第144章 北征第63章 常熟第51章 李秀成的反攻第189章 世界的轉折點第58章 北極熊第147章 籠絡人心第207章 新的敵人第173章 絕境中的變革第231章 作戰的動力第295章 四面開花第144章 北征第111章 “狼狽爲奸”第116章 絕對控制第262章 賣國成性第182章 “虧本的買賣”第232章 有驚無險第301章 反英運動第102章 技術方向第308章 徵地風波第246章 削兵第203章 北京第263章 烽火再起第43章 美國領事第148章 各懷鬼胎第38章 咸豐第145章 血流成河第236章 空襲第309章 沒有最好第211章 數千年未有之人物第81章 染病第19章 美國局勢第290章 三國進獻第246章 削兵第45章 戈登第269章 強硬第149章 英國的態度第151章 辦報第251章 謠言第199章 最後的騎兵第261章 改革大幕第17章 堅守黃州第282章 先發制人第78章 瘟疫第245章 郡主第74章 紀澤式第157章 白話文第46章 淮軍初戰第255章 箭在弦上第1章 湘江北去第53章 聲名雀起第233章 刺客第97章 立威第170章 衝突第5章 湖北巡撫第16章 出征第248章 絕育第290章 三國進獻第274章 戰與和第12章 籌款第76章 留學計劃第263章 烽火再起第152章 滅滿第153章 強國之本第206章 特色弟妹第122章 獻策第一百二十六章第195章 伺候營第225章 實驗室第33章 屠殺第52章 料事如神第125章 黎明前的黑暗第81章 染病第316章 信第30章 假老爸第14章 洋教習第21章 談判第220章 空軍第302章 積弊第133章 山雨欲來第250章 暗戰第192章 夜論第94章 親信第108章 洪神經第231章 作戰的動力第191章 四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