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9章 大動脈

在大明這趟變革的列車開始加速運行時,在大明的島國日本卻正處於歷史的十字路口。

1853年,美國海軍率領艦隊進入江戶灣,要求與德川幕府談判,在武力的脅迫下,次年,日本被迫與美簽訂了神奈川《日美親善條約》,同意向美國開放除長崎外另外兩個港口,並給予美國最惠國待遇等。

日本從此被迫開國,接踵而來的便是一系列的不平等條約,德川幕府再度成爲日本社會討伐的目標。同時,日本封建陣營出現分化,中下級武士中要求改革的分子形成革新勢力,號召尊王攘夷。在此口號下,他們展開了要求改革幕政、抵禦外侮的鬥爭,進而發展爲武裝倒幕。

在英法列強的幕後支持下,倒幕派與幕府間進行了長達數年的戰爭,在1866年的第二次長州蕃戰爭中,幕府軍遭到慘敗,形勢開始向倒幕派有利的方向發展。

1867年,日本孝明天皇死,明治天皇繼位,旋即下達討幕密,雙方同年1月在京都附近展開激烈的戰鬥,德川慶喜敗走江戶。天皇軍遂大舉東征,兵臨江戶,德川幕府已經走到了滅亡的邊緣。

歷史上,明治政將在這一年完成日本事實與形式上的統一,重奪大權,並於次年頒佈山寨版的《五條誓約》,拉開傳說中的“明治維新”大幕。

這一場政治革命,無論對日本歷史,還是世界歷史,都有着深遠的影響。

當然受到影最大的自然就是中國自己。

明治維新使得日本國力迅速上,僅僅在維新的六年之後,日本即開始蓄謀向亞洲鄰國進行侵略擴張。

1874年出兵侵略臺灣、1875年裝入侵朝鮮、1879年併吞琉球……至80年代末侵略中國和朝鮮爲主要目標的大陸政策基本形成,乃至其後的甲午戰爭,獲得空前的成功。

日本實乃中國近代以來外地根源。

當然。曾紀澤已經改變了歷史。他當然會允許這樣地悲劇發生。

他不會坐看日本維新成功國力劇增。然後雙方來一場決戰。再以勝利者地姿態。逼迫日本割地賠款。這除了能獲得滅紅警電腦人地快感之外實是很愚蠢地作法。

與其放任敵人崛起。倒不如將威脅扼殺在搖籃裡。

所以。早在一年之前。曾紀澤就派使者前往日本。秘密地與幕府首領德川慶喜進行談判。表示大明願出兵幫助幕府掃滅倒幕派爲交換條件。大明將仿照美國日本簽訂一個《明日親善條約》。

當時地幕府實力仍然強大。德川慶喜自以爲有法國人地支持平定倒派幕那幫子泥腿子。

但日本乃彈丸小國,當時的列強也沒怎麼把它當回事國人所謂的支持,無非是走私點軍火,派軍官幫他們訓練下軍隊,僅此而已。

何況,倒幕派後面也有英國人的支持,且受到全國大部分中下層人士的擁護,所以在短短一年的時間內,幕府軍一敗再敗,德川慶喜只能龜縮回江戶,巴巴的等着討幕的大軍前來抄他的老窩。

這個時候,大明本着友好的態度,舊事重提,德川慶喜別無選擇,只好同意與大明合作,於是,雙方經過短暫的談判,以最快的速度在江戶簽訂了《明日親善條約》。

1868年5月中旬,一支由五千人明軍組成的“志願軍”,在打着商船旗號的北海艦隊護送下,由海參崴起航,幾天之後登陸日本江戶。

明軍正規軍的參戰,徹底改變了日本內戰雙方的實力對比,這支武裝着最先進槍炮,經過西式訓練和明俄戰爭錘鍊的軍隊,戰鬥力豈是日本這些還在用舊式火槍作戰的泥腿子們可比的。

更何況,倒幕派總兵力也不過一萬七千人,明軍與幕府軍總合起來也有一萬三千多人,在兵力上也不佔優勢的情況下,倒幕軍的失敗是可想而知的。

果不其然,5月十七日的江戶東郊大戰中,連戰連捷的倒幕軍突然遭遇到明軍,只片刻之間,他們便被明軍強大的火力和詭異的作戰方式給打蒙了。

二十分鐘後,倒幕軍全線潰退,明軍在幕府軍的配合下全線出擊,倒幕軍大敗而歸,死傷達一萬之衆。

江戶大戰之後,幕府重振聲勢,德川慶喜在明軍的協助下,轉守爲攻,相繼奪回了數座重鎮,並在7月初,開始向天皇所在的京都採取戰略包圍。

對日本的干涉只是曾紀澤對外擴張的一個小小試探,只要打斷了日本維新的腳步,使這個國家在相當長的時間內仍處在幕府的腐朽統治之下,以爲大明爭取到更多的崛起時

麼,這個小小的島國便不會對大明構成實質性威脅。

而在出兵日本的同時,曾紀澤的關注的重點首先還是國內的發展。

68年7月,經皇帝批准,國務院正式成立一個新的部屬,名爲“鐵路規劃部”,宣告曾紀澤大建鐵路的決心。

伴隨着鐵路規劃部的成立,一系列促進鐵路發展的法案也相繼出臺,國家徹底放開修建鐵路的限制,允許私人投資鐵路,採用“私人投資、政府援助”的方式構建國家鐵路體系。

在國家政策的鼓勵下,全國各地許多的富豪商人們都從中看到了商機,他們或獨自出資,或聯合集資,大大小小的鐵路公司如雨後春筍般出現在全國各地,尤以沿海沿江等省的商人們最爲積極。

不久之後,鐵路劃局公佈了國家鼓勵建造的幾條主幹線。

正在建設中的京滬線,即北京,南及上海,途經天津、濟南、徐州、南京等地。

京武線,起於京,終於武昌,途經安慶、九江等長江中下游城市。

同武線、起於大同,終於武昌,途經原、鄭州等地。

滬廣線,起於上海,終廣州,途經杭州、金華、溫州、福州、廈門、頭等東南沿海城市。

京廣線,起於南京,終於廣州,經蕪湖、安慶、九江等長江下游城市,再經南昌、株洲等市。

京海線、起於北京,終於海參崴、途經錦、瀋陽,哈爾爾濱等地。

全國的鐵路規劃,大體上在南方是以廣州、上海等經濟發達城市爲中心,建立起南北、東西、沿海相貫穿的三角形主幹鐵路線。

而在北方,則以北京作爲鐵路樞紐,重點着眼於加強對東北的控制。中部則以武昌爲樞紐,以加強北方與南方,以及中東部的連接。

至於西部等省,由於地理位置的複雜,對鐵路修建的難度要求很高,故暫時未能納入第一期的鐵路網構建中。

這幾條大的主幹鐵路建設工程,政府將對中標的公司給予各方面的支持,對於沿途所經過的土地,屬於國家所有的土地,政府將無償的轉讓。需要徵用的土地,政府將補貼所支出的徵地補償金。

同時,國家將發行鐵路債,以國家的名義做擔保,籌集公共資金,對於資金不足的公司,適情況給予百分之二十到百分之三十的政府投資,但在鐵路建成之後,鐵路公司仍將擁有鐵路的所有權,政府的投資將以股份的形式,返還給債擁有者,使之可以從鐵路公司的盈利中得到分紅。

在公佈建設主幹線路的同時,鐵道規劃部也表明,凡私人的鐵路公司,無論想在任何一地修建鐵路,國家都將在給予寬鬆的審批,這使得更多的小規模公司參與到二三線城市的支線鐵路建設中來。

而那些願意在規劃部倡導的線路上投資的公司,政府還將給予更多資金以及政策上的幫助。

經過多年開化教育,尤其是以報紙的宣傳之下,大明的子民們眼界已比幾年之前有了飛躍,稍有點見識的人便知道,修鐵路將會帶來巨大的利潤,所以鐵路計劃一出,民間投資的熱情是空前的高漲。

但各家鐵路公司不缺修鐵路的資金,缺的卻是修鐵路的技術與人才,儘管在修建京滬線的這兩年間培養了不少本人才,但要進行如此規模宏大的鐵路網建設,光憑這些人才是遠遠不夠的。

在這個時候,大明只有將目光投向國外。在政府的牽線搭橋下,各鐵路公司都開始向全世界招標,邀請外國的工程隊參與進來。

大明要修鐵路的消息傳出,歐美國家都想從中獲利,他們曾數度請求與明方組成合資公司,共同修建鐵路,並參與到建成後的運營管理中來,但卻被曾紀澤堅決的拒絕了。

作爲國家的將來的生命大動脈,曾紀澤是絕不會允許外國人掌握控制權的,所以他寧肯大明自己勒緊腰帶湊錢修,也不稀罕國外的資本。

不過,外國人投資不允許,參與修建卻是大大的歡迎,其中巨大的利益,誘使許多國家的鐵路工程公司前來競標。

英國人對大明政府施加了不少壓力,而爲了感謝當初明俄戰爭時英國人的支持,曾紀澤只好將三分之一以上的項目招標份額給了英商。剩下的則爲美、德瓜分,而爲了報復法國人對臺灣的支持,法商連一點殘渣都沒有分到。

1869年初,繼京滬鐵路之後,滬廣線動工,2月,京海線動工,大明鐵路建設的大幕正式拉開。

第277章 安內第58章 北極熊第168章 望洋興嘆第264章 謝幕前的演出第217章 曖昧第303章 司法公正第116章 絕對控制第260章 五條誓約第58章 北極熊第124章 人慾第137章 國號第51章 李秀成的反攻第240章 反戈第248章 絕育第309章 沒有最好第73章 劉銘傳第305章 放權第66章 程學啓第68章 同濟第23章 官督商辦第125章 黎明前的黑暗第141章 心腹之患第291章 雙飛第138章 豬尾巴第212章 廢物第56章 軍校第46章 淮軍初戰第110章 邪惡之師第247章 儲君第133章 山雨欲來第26章 肩部之傷第302章 積弊第45章 戈登第265章 試驗品第167章 列強的矛盾第14章 洋教習第309章 沒有最好第53章 聲名雀起第253章 龍顏大怒第300章 憶往昔第234章 父子同心第312章 對話第38章 咸豐第226章 三個女人一臺戲第202章 罪有應得第131章 父子二心第154章 左宗棠的抉擇第171章 修好第269章 強硬第144章 北征第24章 彭玉麟第93章 北方重鎮第13章 打砸搶燒第148章 各懷鬼胎第316章 信第67章 暗藏的隱患第275章 開源第284章 口袋陣第72章 烽火漫金陵第279章 大動脈第280章 升級第33章 屠殺第226章 三個女人一臺戲第85章 第一面第123章 炮第33章 屠殺第一百二十六章第298章 獵鷹第296章 屈服第108章 洪神經第56章 軍校第239章 懦夫第176章 忠?愚?第290章 三國進獻第69章 整風第233章 刺客第115章 聯姻第9章 殺手第251章 謠言第12章 籌款第155章 驕軍必敗第12章 籌款第284章 口袋陣第279章 大動脈第269章 強硬第313章 牌坊第247章 儲君第16章 出征第30章 假老爸第289章 經略越南第138章 豬尾巴第177章 伐清大計第133章 山雨欲來第275章 開源第293章 示威第一百二十六章第140章 視死第20章 以利換技第226章 三個女人一臺戲第181章 一生爲奴
第277章 安內第58章 北極熊第168章 望洋興嘆第264章 謝幕前的演出第217章 曖昧第303章 司法公正第116章 絕對控制第260章 五條誓約第58章 北極熊第124章 人慾第137章 國號第51章 李秀成的反攻第240章 反戈第248章 絕育第309章 沒有最好第73章 劉銘傳第305章 放權第66章 程學啓第68章 同濟第23章 官督商辦第125章 黎明前的黑暗第141章 心腹之患第291章 雙飛第138章 豬尾巴第212章 廢物第56章 軍校第46章 淮軍初戰第110章 邪惡之師第247章 儲君第133章 山雨欲來第26章 肩部之傷第302章 積弊第45章 戈登第265章 試驗品第167章 列強的矛盾第14章 洋教習第309章 沒有最好第53章 聲名雀起第253章 龍顏大怒第300章 憶往昔第234章 父子同心第312章 對話第38章 咸豐第226章 三個女人一臺戲第202章 罪有應得第131章 父子二心第154章 左宗棠的抉擇第171章 修好第269章 強硬第144章 北征第24章 彭玉麟第93章 北方重鎮第13章 打砸搶燒第148章 各懷鬼胎第316章 信第67章 暗藏的隱患第275章 開源第284章 口袋陣第72章 烽火漫金陵第279章 大動脈第280章 升級第33章 屠殺第226章 三個女人一臺戲第85章 第一面第123章 炮第33章 屠殺第一百二十六章第298章 獵鷹第296章 屈服第108章 洪神經第56章 軍校第239章 懦夫第176章 忠?愚?第290章 三國進獻第69章 整風第233章 刺客第115章 聯姻第9章 殺手第251章 謠言第12章 籌款第155章 驕軍必敗第12章 籌款第284章 口袋陣第279章 大動脈第269章 強硬第313章 牌坊第247章 儲君第16章 出征第30章 假老爸第289章 經略越南第138章 豬尾巴第177章 伐清大計第133章 山雨欲來第275章 開源第293章 示威第一百二十六章第140章 視死第20章 以利換技第226章 三個女人一臺戲第181章 一生爲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