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1章 一生爲奴

5946;大驚失色,一躍而起,指着寶鑑叫道:“好你也那些逆賊嗎,這種大逆不道的話你也敢說,你就不怕本王斬了你的項上人頭嗎。”

寶鑑也騰的跳將起來,面無所懼,慷慨道:“我寶鑑忠的是大清的江山,忠的是愛新覺羅氏的社稷,而非是哪一個荒淫的太后。而今國家到了這般地步,除了王爺身登大寶,執掌天下之外,寶鑑實在不出還有什麼法子能救大清於危亡!王爺若要定寶鑑的罪話,那就請便吧。”

寶鑑既爲軍機大臣,又是他恭親王的親信,他爲恭王設也是無可厚非,況且這奪位之說,當初奕?爲攝政王之時,寶鑑就曾起。那時恭王剛剛統攝朝政,處置朝政之事時,西太后都很配合,不似今日這般處處制約,所以奕?還算比較滿意,也就沒動過別的念頭。

但到了這個時候,寶鑑再一次把這話出來時,奕?已是歷經頗多,此時的他,心中未嘗就沒有動過這個念頭。

奕?嘆了一聲,又一次無力的坐下,他手指敲擊着桌案,無奈道:“你的一番忠心,本王當然解,但你這可是把本王往火堆上架呀。”

這時,祥卻道:“王爺,寶鑑大人說的對,這個時候,正是奪位的最佳時機。以往那西太后將兵權把的緊緊的,但她對練新軍之事不熟,卻不得不交給王爺。現下王爺掌握着一萬多精銳的新軍,城中有幾支人馬也屬王爺統轄,只要王爺願意,便可暗調新軍入京,趁着西太后辦壽之時,裡應外合,一舉奪權!”

奕?斜坐在那裡,他陷入了沉思。過往種種,如電光一般從眼前閃過。

那時他爲皇子,才華出衆,見識不凡,原以爲儲君之位必歸自己,到時身登大寶,便可施展一腔的抱負,讓這個衰落的國家重新煥生機。而結果卻是,父皇選擇了日只假惺惺的裝孝順,裝仁慈,然而卻庸碌無能的咸豐。

之後,身爲恭王的自己,又爲皇帝與肅順所排擠,一身的才能無處揮,卻只能閒坐府中釣魚寫字。

再然後,北京事變,一夜之間成爲了軍機大臣之,攝政王,威望之盛,權位之隆,可謂盛極一時。然而,事事卻又爲宮中那個愛弄權術的女人所制,一身的權力,一點點被剝奪,朝中羣小漸起,國家日益凋。

難道,自己的一生,註定是一個悲劇嗎?

不。不。我奕?才華絕豔。上天賜我中興大清地使命。列祖列宗都在九泉之下注視着我。我。我絕不能眼睜睜地看着大清滅亡。絕不能!

可是。我又焉能做那等違逆之事。百年之後。我怎能身背一個篡權奸臣地名頭。

奕?陷入了進退兩難境地。他一揮手。制止了衆人地繼續勸進。他拿起了那張《討清檄》大步走出軍機處。徑直望儲秀宮而去。

奕?前去求見西太后慈禧。但侍候在外地太監總管安德海卻將他攔下。安德海笑眯眯道:“聖母皇太后正在睡午覺。王爺有什麼事還是改天再來面見吧。”

奕?道:“本王有軍機大事要立刻見太后。煩勞公公進入通傳一下吧。”

安德海一臉地爲難。道:“王爺有什麼急奏。不如先擱奴才這裡吧。只要太后一睡醒。奴才立馬呈給她老人家。”

奕?有些不耐煩了,高聲道:“南國的叛賊就要打到京城來了,本王一刻也等不了,必須立刻面見太后,你快給本王去通傳。”

安德海被奕?的話給嚇了一跳,便知這事確實很重要,但仍是不敢進去擾了太后清夢,他將奕?往邊上扯了扯,低聲道:“不瞞王爺,太后其實剛剛就睡醒了,只不過內務府大臣榮祿大人剛有要事求見,太后說要與榮大人密談,任何人也不得打擾,所以……嘿,這個還請王爺多擔待點了。”

慈禧與榮祿宮闈,這等醜事宮內外不少人都道。奕?在宮中也安插有眼目,多多少少也聽到一些風言,只是自古寡居的太后寂寞難耐,多有後宮之舉,這也是帝王家的尋常事,奕?也就睜一隻睜閉一隻眼。

但今天他是一肚子的火氣,有天塌下來的大事要急着見慈禧,而這個女人竟在這時候還有心思,奕?頓時怒火中燒,推開安德海就要往內宮中而去,口中叫道:“還有什麼事比大清的社稷安危更要緊的,本王現在就要見太后!”

安德海嚇得不輕,緊追上下,撲嗵就跪在了奕?腳下,死命的抱住他的雙腿,哭求道:“王爺呀,你可不能進去呀,你要是闖進去,太后她老人家怪罪下來,奴才這顆人頭就要落地了呀。”

怒=開,本王現在就要了你的狗命。”

“王爺就算殺了奴才,奴才也不敢放王爺進去呀。”安德海死硬着頭皮,無論奕?如何拳打腳踢,就是不肯鬆手。他是料定奕?是在說些氣話,在這內廷之中,他又焉敢下殺手呢。

宮外的噪鬧聲驚動了宮中之人,不多久,內宮的門大打,榮祿一臉火氣的衝出來,口中嚷嚷道:“是哪個狗奴才在喧譁呀,本官要了他的狗——”話到嘴邊,榮祿認出了是恭王,下面的髒詞硬是嚥了下去,臉上頓時換上一副笑容,拱手道:“原來是恭王,恭王這麼大的脾氣,卻是爲了哪般呀。”

安德海見榮祿出來了,纔敢放手,奕?也沒搭榮祿,冷哼了一聲,徑直走入了內宮之中,只將那榮祿晾在身後,與安德海面面相覷,頗爲的尷尬。

內中,慈禧尚在匆匆的着衣服,但見奕?風一樣闖進來時,慌忙停了手,擺出端坐的姿勢,衝着奕?怒斥道:“六爺,哀家的寢宮也是你進就進的麼,你也太不把哀家這個聖母皇太后放在眼裡了!”

奕?的情緒稍有平復,他也不行跪拜之禮,只微微將身子一躬,雙手將那檄奉上,道:“臣有十萬火急這事向聖母皇太后呈報,失禮這處,還望聖母皇太后恕罪。”

慈禧一時暫壓怒火,將那份檄接過粗粗一看,便是丟在了桌上,不以爲然道:“逆賊也就在江南還能猖狂一下,過江北犯,他們純粹是來找死,哀家看他們是不記得當年太平天國那幫北伐的傢伙是怎麼滅亡的了。”

奕?道:“臣已準備令新軍南下入山東,阻擋叛賊之進犯。”

慈禧擺了擺手,道:“六爺看着合適就辦得了,六爺一向說洋槍洋炮厲害,哀家就看看裝備了這些洋玩意兒的新軍,能比咱們的八旗綠營多了些什麼本事。”

奕?也不拐彎抹角,道:“臣當時和太后商量過,太后也準了由戶部撥足夠的銀子買五萬條槍,可戶部說這筆錢被扣了下來,只爲了給太后操辦壽禮。臣不知是真是假,所以來向太后問個清楚。”

奕?這話一出,慈禧頓感不悅,道:“哀家身爲帝母,撥些銀子辦個壽禮又怎麼了,難道六爺認爲哀家不值得這個壽禮嗎。”

奕?道:“臣不是這個意思。臣只是認爲現下國家危急,萬事當以練軍平叛爲重,太后壽禮之事固然重要,但比起練軍,臣以爲還應該有個先後緩急之分。”

奕?之言,分明就是在暗諷慈禧貪圖享樂,置國家危亡於不顧,她頓時勃然大怒,斥道:“恭王,你別以爲就你一個人爲大清着,哀家身爲太后,比誰都更爲咱大清上心。哀家花錢辦這個壽禮,你以爲是爲了哀家自己嗎?錯,你是大錯特錯,哀家是藉着辦壽禮這個事兒,一來可以安定京城內外的人心,二來也可向逆賊們展示咱們大清朝廷可是穩如泰山,哀家一番爲國的苦心,恭親王你怎麼就體不到呢!實在太讓哀家傷心了。”

慈禧這一番話把個貪淫享樂的事兒,說成了是爲國爲民,其顛倒黑白之能,實在是無人能及,當場還委屈得不得了,就差抹眼淚了。

奕?聽着是頗爲無奈,只得到:“太后誤了,給太后辦壽,那是所應當之事。只是太后也看到了,逆賊北侵的響角已經吹響,大清現下迫切的需要一支龐大的新軍來應付迫在眉睫的危機,臣只太后能不能將辦壽的銀子稍微縮減一切,用來購買洋槍洋炮,以解燃眉之急呢。”

“罷了,罷了,六爺你也是爲國事而已,哀家也就不怪你了。”慈禧又擺出一副大度的姿態,微微琢磨了一,不情願的說道:“這樣吧,哀家就從辦壽的款子中間兒撥出五萬兩來,六爺你儘管拿去買洋槍洋炮就是了。

五萬兩,哼哼,杯水車薪而已,只怕連半個營的洋槍都買不到!

慈禧這話,徹底的讓奕?灰心喪氣了。他還待再進言,慈禧卻擺了擺手,道:“哀家乏了,六爺你退下吧。”

奕?只好黯然離開了儲秀宮,他走在那空曠的廣場上時,天空悄然下起了雨,雨勢愈急,片刻間已成瓢潑之勢。

奕?駐立在大雨之中,一動不動,雨雖寒,他的心中卻似有滾滾焰火在噴涌。目光,

陡然間變得凶神無比。

他緊咬牙關,喃喃道:“葉赫那拉,是你逼我走這一步的。你不仁,就別怪本王不義了。”

網站地圖:

??

第177章 伐清大計第84章 教科書第309章 沒有最好第88章 家庭晚餐第224章 技術難題第139章 逆天者亡第218章 有壓迫就有反抗第40章 狂歡與告別第32章 太平軍的投降第290章 三國進獻第210章 發明家第113章 帷幕漸開第60章 壽州第119章 紫禁 穢第49章 除夕,雪夜第289章 國土第128章 巷戰第187章 輪迴第34章 悲壯的熱血第215章 天才第258章 大權在握第226章 三個女人一臺戲第168章 望洋興嘆第16章 出征第226章 三個女人一臺戲第63章 常熟第289章 國土第245章 郡主第132章 所謂忠臣第157章 白話文第184章 誓師第289章 國土第35章 再度交手第82章 同文第206章 特色弟妹第249章 寶刀不老第262章 賣國成性第211章 數千年未有之人物第68章 同濟第274章 戰與和第268章 血洗第52章 料事如神第20章 以利換技第124章 人慾第273章 天罰第293章 示威第200章 關門打狗第307章 法官第243章 黎明第26章 肩部之傷第137章 國號第287章 揚眉吐氣第49章 除夕,雪夜第122章 獻策第65章 海襲第288章 南京條約第251章 謠言第308章 徵地風波第157章 白話文第59章 掌控財稅第172章 海權第248章 絕育第195章 伺候營第222章 日子都不好過第124章 人慾第174章 起點號第137章 國號第36章 信仰第158章 幼天王第294章 致命武力第308章 徵地風波第198章 大沽口第211章 數千年未有之人物第151章 辦報第73章 劉銘傳第26章 肩部之傷第254章 先手第107章 官與私的爭論第117章 天兆第17章 堅守黃州第146章 派系第24章 彭玉麟第175章 志向,玩物第54章 潘鼎新的感慨第244章 反目第257章 誰入地獄第92章 機槍車間第242章 肉第4章 英國醫生第149章 英國的態度第140章 視死第142章 思想境界第12章 籌款第127章 血戰第170章 衝突第242章 肉第76章 留學計劃第94章 親信第136章 至尊第85章 第一面
第177章 伐清大計第84章 教科書第309章 沒有最好第88章 家庭晚餐第224章 技術難題第139章 逆天者亡第218章 有壓迫就有反抗第40章 狂歡與告別第32章 太平軍的投降第290章 三國進獻第210章 發明家第113章 帷幕漸開第60章 壽州第119章 紫禁 穢第49章 除夕,雪夜第289章 國土第128章 巷戰第187章 輪迴第34章 悲壯的熱血第215章 天才第258章 大權在握第226章 三個女人一臺戲第168章 望洋興嘆第16章 出征第226章 三個女人一臺戲第63章 常熟第289章 國土第245章 郡主第132章 所謂忠臣第157章 白話文第184章 誓師第289章 國土第35章 再度交手第82章 同文第206章 特色弟妹第249章 寶刀不老第262章 賣國成性第211章 數千年未有之人物第68章 同濟第274章 戰與和第268章 血洗第52章 料事如神第20章 以利換技第124章 人慾第273章 天罰第293章 示威第200章 關門打狗第307章 法官第243章 黎明第26章 肩部之傷第137章 國號第287章 揚眉吐氣第49章 除夕,雪夜第122章 獻策第65章 海襲第288章 南京條約第251章 謠言第308章 徵地風波第157章 白話文第59章 掌控財稅第172章 海權第248章 絕育第195章 伺候營第222章 日子都不好過第124章 人慾第174章 起點號第137章 國號第36章 信仰第158章 幼天王第294章 致命武力第308章 徵地風波第198章 大沽口第211章 數千年未有之人物第151章 辦報第73章 劉銘傳第26章 肩部之傷第254章 先手第107章 官與私的爭論第117章 天兆第17章 堅守黃州第146章 派系第24章 彭玉麟第175章 志向,玩物第54章 潘鼎新的感慨第244章 反目第257章 誰入地獄第92章 機槍車間第242章 肉第4章 英國醫生第149章 英國的態度第140章 視死第142章 思想境界第12章 籌款第127章 血戰第170章 衝突第242章 肉第76章 留學計劃第94章 親信第136章 至尊第85章 第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