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料事如神

李秀成擁有先發之利,曾紀澤卻有後發之計。他派錢鼎銘向上海城的英軍方面聯絡,臨時租借了數艘炮艦,運送五團及直屬炮營由海路奇襲太倉。

曾紀澤連夜趕到了吳淞碼頭,在那裡,潘鼎新已經在催促他的士兵登船。這是曾紀澤第二次見到他的這位得力之將,上一次見面還是年前潘鼎新初來上海,向他報道之時。

那次,潘鼎新給曾紀澤的印象極深,這位三河人初來乍道就向曾紀澤委請戰,請他立刻派五團前去攻剿太平軍。曾紀澤當然果斷拒絕,並說明了淮軍目前的主要責任,但潘鼎新給他的印象卻是性如烈火,是一員敢打敢拼的猛將。這也是曾紀澤在這場攻城之戰中,選中了五團的主要原團。

人馬悉數登船完畢,炮艦起錨駛出碼頭,不多久即進入長江口,溯江而上,望上游疾馳而去。

這是五團的淮勇們第二次搭乘蒸汽輪船,顯然,他們對洋人的這種“怪玩意兒”充滿了好好奇與些許恐懼。潘鼎新雖然是團長,但洋人的東西他照樣沒見過多少,面對蒸汽船,他一樣顯得驚奇不已。

曾紀澤走到了身邊,笑着問道:“琴軒,覺得洋人這船怎麼樣?”

潘鼎新心繫在炮艦上,竟沒注意到曾紀澤過來,猛的怔了一下,回頭一見是曾紀澤,忙是行禮,而後又憨憨的笑了笑,答道:“洋鬼子這玩意兒實在是神奇,也不見帆也不見槳,就在船中間樹那麼一根大煙囪就能駛得跟風一樣快。真是了不得啊,大人,啥時候咱們淮軍也能裝備幾艘咱自己的這種船,那到時候行軍打仗可比兩條腿快多了,正應了兵法裡那句‘兵貴神速’了。”

曾紀澤所見過的似潘鼎新級別的將領多的去了,那些人也多有見識過洋人的艦船之利,但提出擁有大清自己的蒸汽機炮艦的,潘鼎新還是第一個。看來,此人的思想是屬於比較開明的那一類。

曾紀澤敲了敲那門艦炮,似乎寓意的說道:“放心吧,這一天不會很遠的。”

潘鼎新盯着眼前這位年輕的淮軍統帥,他跟隨曾紀澤不久,並沒有親眼目睹過這位與衆不經的曾大公子與衆不同之舉,但關於他的種種讚譽稱道的傳說卻聽過不少,早已心嚮往之。

而今,潘鼎新成爲了他的部下,終於能夠近距離的接觸到這位充滿傳奇色彩的人物,在他的身上,潘鼎新感受到的是一種不可言語的睿智,以及非常人一般的氣質。而正是這種不同尋常的氣質與智慧,使他擁有了一種強大的人格魅力,令跟隨着他的將士們有一種爲之赴湯蹈火的強烈意志。

也許曾紀澤並不清楚自己得天獨厚的一些特點,會對他身旁的人產生怎樣大的影響力,但事實就是如此,連李鴻章這樣不世傲才都能傾心折服於他,更何況是潘鼎新這樣的武夫。

不出一個時辰,炮艦駛到了離太倉較近的江面,曾紀澤和他的淮軍在太倉以東的劉河鎮登陸,三千多淮軍趁着天色朦朦亮時,直撲太倉東門而去。

太倉屬長江三角洲沖積平原的一部分,全境地勢平坦,但自東北向西南略呈傾斜,東部爲沿江平原,西部爲低窪圩地區。曾紀澤選擇從東門進攻,稍佔了一點居高臨下的優勢。

很顯然,太平軍並未料到淮軍會進攻遠離上海的太倉城,城東七裡的要地板橋只有不足百人守衛。淮軍輕鬆的擊潰了這夥守軍,佔領了該要地。緊接着,大隊人馬迅速通過此處,直奔太倉。

直到此時,太倉的守將錢壽仁方纔從逃兵口中得知了有敵來襲的消息,不由大吃一驚,急令一千太平軍立即登城,倉促應戰。

從戰術難度來講,守城的難度遠高於攻城,即使城中只有一千太平軍,即使曾紀澤的淮軍武器先進,他也不敢貿然發動強攻。何況,他此戰的目的只是要吸引李秀成主力回援,並不需要非攻下太倉不可。

於是,曾紀澤令潘鼎新部步兵團沿東門搭建掩體工事,做持久戰之狀,並命直屬炮營一百餘門野戰炮齊射,猛轟太倉東門。

炮聲隆隆,曾紀澤再一次讓太平軍見識到了火炮的威力,錢壽仁精心建構的外圍防禦工事很快被炸得慘不忍睹。在死傷兩百餘人的情況下,他不得不下令太平軍急撤入城中,憑藉城牆之險堅守。

只可惜,太平軍面對的不是湘軍的鳥槍和擡炮,而是連歐美軍隊都沒有大規模裝備的先進野戰炮。更可怕的是,他們遭受的不是一門兩門炮的打擊,而一百餘門,這樣可怕的火炮數量,只有在普法戰爭時纔開始出現。

曾紀澤下令炮營調整射程,改轟東門城牆。炮彈如雨點般傾瀉而下,銷煙與烈火覆蓋了半個太倉城,在隆隆的炮聲之中,磚土堆砌的東城牆轟然倒塌,將近裂開一道十米多寬的口子。

無論槍炮多麼的先進,最終還需要步兵上前收拾殘局。五團的淮勇們在淮軍炮火的震奮之下,個個熱血沸騰,躍躍欲試。潘鼎心眼看着炮營大耍威風,心癢難耐不已,忍不住向曾紀澤請戰:“大人,該讓我的五團上了吧,再轟下去長髮都給炮營的兄弟炸光了,我連個骨頭都撈不着啦。”

部下奮勇,曾紀澤怎能不高興,眼下時機成熟,也該是上五團的弟兄們嚐嚐鮮血是什麼味道了。

“潘鼎新聽令,全團上刺刀,準備衝鋒。”曾紀澤下達了預備令。潘鼎新興奮的脖子都漲得通紅,霍的抽出大刀,揮舞着向手下們吼道:“弟兄們,都給我上刺刀,準備殺長毛子啦!”

曾紀澤正準備下令炮營停止炮擊,忽然腦海裡閃過了一絲歷史的片段,似乎他想起了什麼關於史上太倉之戰的記載。

潘鼎新催道:“大人,是時候了,下令吧,我保證把那些長毛鬼子殺得乾乾淨淨。”

曾紀澤眉頭微皺,猛然間有所省悟,問道:“你可知道城中的長毛守將叫什麼名字?”

潘鼎新一怔,他不明白他這位統帥是怎麼了,戰事如此緊張的情況下,他纔想起問敵軍守將是誰。他撓了撓後腦勺,答道:“好像是叫什麼錢壽仁來着。管他是誰呢,就算是李秀成那個狗賊,我也一併割下他的人頭”

曾紀澤心下不屑,你也太自不量力,李秀成是何許人也,憑你也敢跟他叫板麼。曾紀澤微點了點頭:“先等等吧,也許這個錢壽仁很快會投降,不戰而屈人之兵是爲上策。”

潘鼎新就鬱悶了,心說這位曾大公子到底會不是會帶兵呀,哪有佔盡優勢不趁勢進攻,卻把得勝的希望寄託在敵人的投降上,這也太託大了。不過統帥就是統帥,潘鼎新雖百般不解,卻還得惟命是從,只得讓他的五團弟兄繼續待命。

炮擊又進行了十多分鐘,太倉城大火熊熊,卻仍不見有什麼動靜。潘鼎心又急了,又向曾紀澤勸道:“大人,髮匪賊心不死,估計這會早從旁門逃了。咱們還是衝吧,殺一個是一個啊。”

潘鼎新口氣有點窩火,曾紀澤微皺的眉頭卻鬆開了,他得意一笑,擡手搖指太倉城頭,“你看那是什麼。”

潘鼎新回望城頭,不由大吃一驚。只見殘亂的城頭上,赫然樹起了一面白旗。

第274章 戰與和第308章 徵地風波第61章 楚軍第210章 發明家第302章 積弊第142章 思想境界第83章 復旦第161章 曾胡會第88章 家庭晚餐第289章 國土第245章 郡主第26章 肩部之傷第290章 三國進獻第7章 治病求醫第167章 列強的矛盾第73章 劉銘傳第101章 知府,船廠第284章 口袋陣第14章 洋教習第145章 血流成河第201章 “聖母皇太后”第302章 積弊第140章 視死第214章 小喜兒第185章 大難臨頭各自飛第284章 口袋陣第196章 海軍陸戰隊第244章 反目第106章 背信第296章 屈服第248章 絕育第192章 夜論第287章 揚眉吐氣第161章 曾胡會第282章 先發制人第106章 背信第73章 劉銘傳第235章 奇怪的任務第210章 發明家第88章 家庭晚餐第99章 土地之重第115章 聯姻第133章 山雨欲來第119章 紫禁 穢第32章 太平軍的投降第284章 口袋陣第202章 罪有應得第59章 掌控財稅第241章 狂歡第8章 胡林翼第40章 狂歡與告別第141章 心腹之患第132章 所謂忠臣第99章 土地之重第293章 示威第287章 揚眉吐氣第170章 衝突第149章 英國的態度第251章 謠言第119章 紫禁 穢第314章 犧牲第87章 徐州第299章 統一問題第143章 滅亡的號角第176章 忠?愚?第143章 滅亡的號角第231章 作戰的動力第236章 空襲第197章 和平方式第3章 初顯不凡第93章 北方重鎮第53章 聲名雀起第72章 烽火漫金陵第171章 修好第287章 揚眉吐氣第224章 技術難題第70章 三路進兵第85章 第一面第53章 聲名雀起第37章 夜襲第104 江南製造局第261章 改革大幕第147章 籠絡人心第256章 天策門第228章 骨肉第77章 天國信仰第112章 野心 鐵血 柔情第85章 第一面第196章 海軍陸戰隊第218章 有壓迫就有反抗第45章 戈登第170章 衝突第158章 幼天王第12章 籌款第309章 沒有最好第9章 殺手第7章 治病求醫第226章 三個女人一臺戲第193章 死是大清鬼第83章 復旦
第274章 戰與和第308章 徵地風波第61章 楚軍第210章 發明家第302章 積弊第142章 思想境界第83章 復旦第161章 曾胡會第88章 家庭晚餐第289章 國土第245章 郡主第26章 肩部之傷第290章 三國進獻第7章 治病求醫第167章 列強的矛盾第73章 劉銘傳第101章 知府,船廠第284章 口袋陣第14章 洋教習第145章 血流成河第201章 “聖母皇太后”第302章 積弊第140章 視死第214章 小喜兒第185章 大難臨頭各自飛第284章 口袋陣第196章 海軍陸戰隊第244章 反目第106章 背信第296章 屈服第248章 絕育第192章 夜論第287章 揚眉吐氣第161章 曾胡會第282章 先發制人第106章 背信第73章 劉銘傳第235章 奇怪的任務第210章 發明家第88章 家庭晚餐第99章 土地之重第115章 聯姻第133章 山雨欲來第119章 紫禁 穢第32章 太平軍的投降第284章 口袋陣第202章 罪有應得第59章 掌控財稅第241章 狂歡第8章 胡林翼第40章 狂歡與告別第141章 心腹之患第132章 所謂忠臣第99章 土地之重第293章 示威第287章 揚眉吐氣第170章 衝突第149章 英國的態度第251章 謠言第119章 紫禁 穢第314章 犧牲第87章 徐州第299章 統一問題第143章 滅亡的號角第176章 忠?愚?第143章 滅亡的號角第231章 作戰的動力第236章 空襲第197章 和平方式第3章 初顯不凡第93章 北方重鎮第53章 聲名雀起第72章 烽火漫金陵第171章 修好第287章 揚眉吐氣第224章 技術難題第70章 三路進兵第85章 第一面第53章 聲名雀起第37章 夜襲第104 江南製造局第261章 改革大幕第147章 籠絡人心第256章 天策門第228章 骨肉第77章 天國信仰第112章 野心 鐵血 柔情第85章 第一面第196章 海軍陸戰隊第218章 有壓迫就有反抗第45章 戈登第170章 衝突第158章 幼天王第12章 籌款第309章 沒有最好第9章 殺手第7章 治病求醫第226章 三個女人一臺戲第193章 死是大清鬼第83章 復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