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聲名雀起

潘鼎新的表情很清楚的體現了他現在的心情,驚駭、難以置信、不可思議、敬佩、信服……總之把所有帶感嘆號的詞集中起來,怕也難以表達此刻他的心情。

“大……大人,你是料世如神啊!”潘鼎新五雷轟頂般恍惚了許久,才從牙縫中艱難的擠出幾個字。

被別人驚羨佩服的感覺總是很受用的,曾紀澤此刻心情無比愉悅和得意。其實他也不是什麼料事如神,只是依稀記得歷史上的爭奪太倉之戰中,太平軍因爲守城之將臨陣叛變才敗北。

曾紀澤並不敢確認這個錢壽仁就是那個叛變的太平軍守將,他只是帶着一點僥倖心理而已,其實如果再過十幾分鍾錢壽仁還不投降的話,他還是會下令潘鼎新發動進攻。很顯然,他是賭對了,這個錢壽仁看來是早有叛變之心,連逃都不逃,乾脆掛白旗投降。

在部下面前表現出料事如神,自然是樹立威信的一種方法,很顯然,曾紀澤在這一點上做的很好。

投降的太平軍大約有七百餘人,曾紀澤新將這些降兵武器沒收,暫時分數批關押監管在城中。又命淮軍迅速佔領太倉全城,修復城牆,挖掘戰壕,構建新的防禦工事。

根據原先的作戰計劃,攻打太倉的目的只是吸引李秀成回援,減輕上海方面的防守壓力而已。曾紀澤並沒想到進攻回這麼順利,只在一個時辰不到的時間內就拿下了這座重鎮,對他而言,可以算得上意外收穫。

太倉東面瀕臨長江,西面緊臨蘇州,南面通往上海,淮軍佔領了這個戰略要地,便與上海形成了犄角之勢。不但可以有效的協防上海,更可以近在咫尺的蘇州構成巨大的威脅,太倉的失守,立刻使本來佔據攻勢的李秀成兵團陷入了被動的局面。

果不其然,剛剛逼近青浦的李秀成聽聞太倉失守的消息,大爲驚駭,作爲一名優秀的將領,他果斷的放棄了進攻上海的策略,率一萬精兵迅速北上,企圖奪回太倉。

曾紀澤當然不可能李秀成眼中的這顆眼中釘拱手讓出,既然zhan有了太倉,就要堅決守住。爲此,曾紀澤給潘鼎新和許厚才下了死命令,命他二人無論如何也要守住太倉,否則定以軍法處置。而他自己則搭乘炮艦返回了上海,面對新的變數,他需要就下步的作戰部署與李鴻章等人商議。

太倉大捷的消息早已傳編了上海,它給這座仍然處於春節氣氛中的都市平添了幾份喜慶。曾紀澤抵達吳淞碼頭,剛剛下船就被早已等待在那裡的上海各界人士包圍。

“巡撫大人英明。”

“曾大人是上海的救星。”

“上海百姓感謝曾大人。”

……

碼頭極爲火爆,衆人儼然迎接英雄一般迎接曾紀澤的歸來,這是他所未能料到的。不過,這種衆心捧月的感覺,着實令人陶醉。

曾紀澤坦然的向衆人招手致意,白震山指揮着大刀隊分開一條道路來,護送曾紀澤離開了碼頭。馬車往巡撫府駛去,一直駛出了很遠的地方,身後的呼喊聲依然清晰。曾紀澤現在真正的意識到,權力可以是篡奪來的,金錢可以是騙來的,但只有聲名威望,必須得靠實力拼出來。接二連三的勝利讓他感覺到,自己已經開始在上海這塊寶地站穩了腳跟。

曾紀澤回到巡撫府時,李鴻章和剛剛加入曾紀澤幕府的張凱泰聞訊出迎,中間曾紀澤簡單卻又完整的將太倉之戰講了一遍,李鴻章他們當然不免一番贊服之詞。不過,那王凱泰的表情卻表明他有點言不由衷,這逃不過曾紀澤細膩的觀察。

果不其然,待李鴻章聽過李鴻章的讚詞之後,那王凱泰道:“曾大人,恕我直言,太倉之戰大人指揮的固然出色,但我覺得大人身爲三軍統帥,最應該做的是坐鎮上海,指揮全局,而不是親臨戰場去打打殺殺。倘若稍有一閃,那就不是一戰的勝負得失,而是關係到我淮軍的興衰,乃至整個上海的安危啊。”

王凱泰的直言勸諫不無道理,曾紀澤當初做出親赴太倉的決定時,雖然有對潘鼎新不放心的原因在內,但也因爲自己還沒能及時的轉變角色,從常勝軍的營官轉變爲淮軍統帥。事後他也覺得自己的決策稍有草率,也幸虧這一仗是勝了,要不然真如王凱泰所言出了差池,到時還真不知該如何收場。

王凱泰的口氣是直了一點,但出發點卻完全是爲了大局着想,這下點正是曾紀澤所看重的,看來他沒選錯人。

“幼軒提醒的是,這次我是稍有點輕率,今後我若再有這等決定時,還請幼軒一定要及時勸止纔是。”曾紀澤坦然承認過失,同時不忘鼓勵王凱泰。

王凱泰見曾紀澤態度甚是誠懇,全無獨斷專行之性,心中自然是高興,慶幸自己能遇上這樣善於納諫的上級,於是他頗爲嚴肅的臉上現出了幾分笑容,“大人能這麼想就好了,我王凱泰一定盡我所能,爲大人,爲淮軍效犬馬之勞。”

曾紀澤與二人商量下一步的作戰該當如何進行,王凱泰似乎早已進行過周密的思考分析,他認爲太倉爲蘇州屏壁,李秀成不可能不去爭奪,如今既已揮軍北去,必然是拼盡了全力也要奪回的。

潘鼎新的五團雖然勝了一仗,但那也是因錢壽仁投降在前,五團畢竟沒有嚴格意義上經歷過一場硬仗。而現在,他們既將面對的可是太平天國最優秀的名將,率領着目前最粗銳的一支太平軍,能否守得住太倉,實未可知也。

所以,王凱泰建議曾紀澤趁得勝之勢,撤回五團和炮營,並抓緊時間修築上海周圍要地以固守。

王凱泰的分析不無道理,李鴻章卻表示反對,他說:“幼軒此言差矣,保衛上海並非咱們淮軍唯一的目的,克復蘇杭剿滅粵匪纔是最終的目標。太倉就好比插入蘇州的一根刺,李賊一日不下,他苦心經營的蘇州就一日不安,這麼重要的一個地方,怎麼能輕易放棄。”

李鴻章的目光顯然更爲長遠,更得曾紀澤之心,他便問:“那少荃以爲下步該當如何。”

李鴻章一臉的胸有成竹,道:“潘鼎新的五團雖然訓練未久,但裝備的都是最厲害的美國進口槍炮,野戰未必擅長,守城卻是綽綽有餘的。李秀成部雖然精銳,但卻未必攻得下太倉。”

武器的優勢在防守戰中更容易發揮威力,這一點曾紀澤深有體會,他自己親自指揮的幾場勝仗,無不是在防守中憑着火力的優勢,以少勝多。

“所以我以爲,大人應該命潘鼎新部堅守太倉,同時調四團吳長慶部北進,兩面夾擊李秀成兵團。這一戰我們若能獲勝,必可一舉解除上海之困。”

第12章 籌款第130章 料事如神第180章 風雨飄搖第280章 升級第269章 強硬第133章 山雨欲來第37章 夜襲第243章 黎明第193章 死是大清鬼第79章 夫人第218章 有壓迫就有反抗第207章 新的敵人第87章 徐州第208章 “禽獸”第53章 聲名雀起第219章 “貴賓”第159章 易主第223章 秘密武器第95章 招降納叛第204章 山海第210章 發明家第176章 忠?愚?第196章 海軍陸戰隊第234章 父子同心第50章 幕府第209章 校長姐姐第268章 血洗第237章 宿命第280章 升級第12章 籌款第298章 獵鷹第222章 日子都不好過第156章 侍王第238章 自作孽第156章 侍王第47章 容閎第104 江南製造局第109章 鼎之輕重第116章 絕對控制第307章 法官第36章 信仰第144章 北征第54章 潘鼎新的感慨第264章 謝幕前的演出第264章 謝幕前的演出第308章 徵地風波第302章 積弊第5章 湖北巡撫第56章 軍校第117章 天兆第18章 武器優勢第50章 幕府第277章 安內第198章 大沽口第135章 左擁右抱第277章 安內第258章 大權在握第5章 湖北巡撫第278章 民以食爲天第11章 洋槍營第190章 總統的恩人第92章 機槍車間第205章 坐享其成的“富二代”第25章 江上縱論第129章 黃梁一夢第301章 反英運動第170章 衝突第119章 紫禁 穢第295章 四面開花第256章 天策門第241章 狂歡第88章 家庭晚餐第180章 風雨飄搖第273章 天罰第214章 小喜兒第239章 懦夫第127章 血戰第220章 空軍第181章 一生爲奴第212章 廢物第47章 容閎第1章 湘江北去第79章 夫人第281章 烽煙再起第99章 土地之重第66章 程學啓第235章 奇怪的任務第99章 土地之重第111章 “狼狽爲奸”第262章 賣國成性第164章 無恥的干涉第113章 帷幕漸開第255章 箭在弦上第153章 強國之本第6章 舢板與火輪第212章 廢物第252章 自作聰明第177章 伐清大計第112章 野心 鐵血 柔情第305章 放權
第12章 籌款第130章 料事如神第180章 風雨飄搖第280章 升級第269章 強硬第133章 山雨欲來第37章 夜襲第243章 黎明第193章 死是大清鬼第79章 夫人第218章 有壓迫就有反抗第207章 新的敵人第87章 徐州第208章 “禽獸”第53章 聲名雀起第219章 “貴賓”第159章 易主第223章 秘密武器第95章 招降納叛第204章 山海第210章 發明家第176章 忠?愚?第196章 海軍陸戰隊第234章 父子同心第50章 幕府第209章 校長姐姐第268章 血洗第237章 宿命第280章 升級第12章 籌款第298章 獵鷹第222章 日子都不好過第156章 侍王第238章 自作孽第156章 侍王第47章 容閎第104 江南製造局第109章 鼎之輕重第116章 絕對控制第307章 法官第36章 信仰第144章 北征第54章 潘鼎新的感慨第264章 謝幕前的演出第264章 謝幕前的演出第308章 徵地風波第302章 積弊第5章 湖北巡撫第56章 軍校第117章 天兆第18章 武器優勢第50章 幕府第277章 安內第198章 大沽口第135章 左擁右抱第277章 安內第258章 大權在握第5章 湖北巡撫第278章 民以食爲天第11章 洋槍營第190章 總統的恩人第92章 機槍車間第205章 坐享其成的“富二代”第25章 江上縱論第129章 黃梁一夢第301章 反英運動第170章 衝突第119章 紫禁 穢第295章 四面開花第256章 天策門第241章 狂歡第88章 家庭晚餐第180章 風雨飄搖第273章 天罰第214章 小喜兒第239章 懦夫第127章 血戰第220章 空軍第181章 一生爲奴第212章 廢物第47章 容閎第1章 湘江北去第79章 夫人第281章 烽煙再起第99章 土地之重第66章 程學啓第235章 奇怪的任務第99章 土地之重第111章 “狼狽爲奸”第262章 賣國成性第164章 無恥的干涉第113章 帷幕漸開第255章 箭在弦上第153章 強國之本第6章 舢板與火輪第212章 廢物第252章 自作聰明第177章 伐清大計第112章 野心 鐵血 柔情第305章 放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