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8章 各懷鬼胎

白震山先去了玉仙宮,曾國藩原配夫人早就已過世,後雖娶了一房小妾,但那妾室尚未從湖南接來,故這龍城中暫由那玉妃掌管後宮。

此時那梅妃也來到這玉仙宮,與那玉妃閒拉些家常,二人聽聞白震山求見,不由對視一眼,那玉妃道:“這滿朝文武中,也沒聽說過有個叫白震山的人,名都沒聽說過,哀家不見。”

侍婢正要出去回絕,梅妃忙是攔下,道:“姐姐你好生疏忽呀,這個白震山雖然不是什麼重臣,但比那些個重臣還得罪不起。”

玉妃一奇,問道:“妹妹似乎知道此人來歷?”

梅妃向那侍婢一揮手:“快請白大人進來吧。”接着又向玉妃道:“姐姐你有所不知,這個白震山正是吳王府中的親衛隊統領,你想啊,一般這種人必是吳王的親信,你若不見他,豈不得罪了吳王麼。”

玉妃卻有些不以爲然,道:“就算是吳王的衛隊長又怎樣,前日湘王還親自來拜見咱們姐妹,吳王他卻只派了個小小的衛隊長來,未免有點不把咱們當一回事呀。”

梅妃笑了笑,道:“依妹妹看,那吳王纔是真的看重咱們。你想呀,自古以來,後宮最忌諱的就是與朝臣來往,何況是他們這些個王爺。湘王雖然是親自來看咱們,表面上看起來是給足了咱們面子,可姐姐有沒有沒想過,若是傳到了皇上那裡,他心裡只怕不會太高興吧。”

梅妃分析的頭頭是道,“可是吳王呢,他卻派了自己最親信的人來,雖然那人官職不大,但這誠意卻也不差,而且還爲咱們姐妹避了不少的嫌,我倒覺得。這吳王辦事比那湘王高明許多呢。”

玉妃嘖嘖道:“妹妹你可越說越玄乎了,我看你是想得太多了,不過既然人家來送禮了,咱們就見一見吧。”

她二人對話間,白震山已入宮中,行過跪拜之禮,玉妃道:“免禮吧,白統領。你不是在吳王府當差麼,怎麼有空來哀家這玉仙宮坐客。”

白震山吩咐隨從將那兩個大箱子擡起來。邊揭箱蓋邊道:“吳王殿下有些許心意要孝敬兩位娘娘,請兩位娘娘笑納。”

那蓋子揭開。二妃頓時眼睛一亮。箱中除卻珠寶首飾之外。還有許多稀奇古怪地西洋玩意兒。二妃忙不迭地拿起來把玩。她二人位尊處優。討好孝敬地人自不少。什麼古玩珍寶也見過不少。但曾紀澤送地這些東西。都是從上海租界裡特意採購來地。獨此一份。是她二人生平聞所未聞。見所未見。一時間頗覺新奇有趣。

白震山道:“吳王深知兩位娘娘深處宮中。難免有時會有些憋悶。故特從洋人那裡買來這些東西。娘娘煩悶之時。或許可從中尋些樂趣。”

玉妃甚是喜歡曾紀澤禮物。便將手中地西洋鏡放下。笑道:“你家王爺還真是有心。這些禮物哀家就和妹妹收下了。煩勞白大人替我姐妹向吳王道一聲謝。”

白震山道:“兩位娘娘客氣。吳王說過。孝敬兩位娘娘是應該地。今後若是兩位娘娘想要什麼西洋地好玩意兒。儘管和王爺說便是了。”

他完成了曾紀澤交待地任務。便拜跪告退。玉妃也不多挽留。那梅妃卻是將他暫住。叫下人取了一錠金元寶賜給白震山。和氣說道:“有勞白大人走這麼趟。小小意思。白大人就收下吧。”

白震山一怔。忙道:“王爺他軍紀極嚴。多番訓導我等不得私受財禮。娘娘地恩德下官心領了。這銀子下官卻實不敢收。”

梅妃以爲白震山只是假裝客氣,便再三要賞,白震山卻是堅辭不授,這令梅妃頗覺意外。

梅妃十五歲時便入洪秀全後宮,從幼時的清國官吏,到太平天國的官吏,再到如今大明的官,所見的官吏們不計其數,在她印象之中,就沒有不貪財地,在她的眼中,這整個天下,都是一個銅臭瀰漫地死水坑,所有人的信念都只有一個:能用錢解決的問題就不叫問題。而現在,這個薪俸並不管高的小官,面對一錠黃燦燦地金元寶,竟然會無動於衷,要知道,這一錠金子,可能是他整整一年的俸祿啊。

梅妃便不再強人所難,讓白震山空手而去。望着那個漢子的背影,梅妃忽然對吳王產生了一種莫名的敬仰,當日吳王在衆人面前,擁戴曾國藩登基的畫面,再一次浮現過她的眼前,那俊朗的面容,那雷厲風行的神采,無一不讓人仰慕之至。

漸漸地,她心中涌起一種莫名地失落,手中把玩的洋玩意兒也沒了興趣,玉妃見她情緒忽然低落,便道:“妹妹,你剛纔還對這些東西喜歡得緊,怎麼這麼快就不喜歡了。”

梅妃幽幽嘆道:“這個吳王可真是非同一般地人,你瞧他培養出的手下,竟然能不貪財,這樣地官咱們有多少年沒看見了,真是難得呀。”

玉妃卻是一哼,不屑道:“這世上哪裡有不貪財的官呀,不然他們絞盡腦汁往上爬是爲了什麼,妹妹你可別跟我說,是爲了救世濟民,澤被天下啊。”

“那可未必,所謂物極必反,也許世道淪落到不可復加地地步,反而就出現了轉機,我瞧這吳王就是這樣的人物。”梅妃爲曾紀澤維護。

“哼,他要是個清官,又哪裡來的這許多珍寶送給咱們姐妹,我看他跟那湘王不過是一路人,只不過人家湘王是明着搶錢,他吳王是暗地裡斂財,這樣一比,那湘王還算是個敢做敢當的真漢子。”玉妃的話充滿了對這個世道的諷刺,也是她見慣了世態炎涼,物慾橫流,早已不信這世上還有什麼清官。

梅妃見說不動玉妃,便也不再多言,漫不經心的把弄着手中的西洋玩器,心中卻只是一個勁的感嘆。

無極殿,曾皇在此設宴慶賀吳王凱旋而歸,奉旨陪宴的大臣雖區指可數,卻都是大明朝的實力派人物,曾國荃、彭玉麟、鮑超、楊嶽斌、劉坤一悉數到場。

很顯然,曾皇將這些人召集在一起,八成是有要事相商。果然,酒過三巡邏,曾皇向衆人道:“我大明雖然在近期取得了一系列輝煌的戰果,但天下還遠未平定,北方滿清雖然剛遭大敗,但仍據有黃河兩岸大部分省份,實力不容小覷。江南之地,左宗棠尚未歸附,雲貴、兩廣、四川等省也未曾明確表示歸順大明。而我大明所據之地,髮匪方平,民生凋蔽,內患重重,而外亦有洋人列強虎視眈眈,可謂是困難重重,對於我大明下一步的方略如何,衆愛卿有何高見,可暢所欲言。”

砰!曾國荃將手中酒杯猛放在桌上,叫道:“咱們連發匪都能滅了,這些個困難就算得了什麼,依臣弟之見,就一個字---打!誰不服就打誰,直到打服爲止。”

彭玉麟乾咳了一聲,道:“湘王這話就錯了,咱們是把江南的髮匪給打沒了,但髮匪卻並沒有滅。據臣所知,那李秀成已經攜了小洪賊逃往江北,時下正糾集殘部,積極的與捻匪會合,試圖在中原一帶重振旗鼓。”

曾國荃不屑道:“他百萬人馬時咱都沒怕過,還怕他現在那熊樣麼,只要皇上下旨,臣弟立刻可以率大軍過江,將李秀成和那小洪賊的人頭砍下來獻給皇上。”

鮑超這時也開口道:“湘王,你可別忘了江北是我北軍的防區,即使要打李秀成,那也應該由我北軍來,怎敢勞動你的西軍呢。”

曾國藩分東、南、西、北軍時,基本是按着各軍原先控制的區域劃分,其中曾國荃防區爲湖北、湖南、安徽江南部分、江西大部,並領湖廣總督,實力可謂最盛。

曾紀澤防區爲江蘇全省,浙江北部、安徽、江西各一部分,領江蘇巡撫,實力居次。至於左宗棠的南軍,名義上他的防區爲浙江、福建、廣東,但因其未明確表示歸順大明,所以所謂“南軍”也只是徒有其名而已。

至於彭玉麟,因其統帥水師,情況特殊,可以說沒有任何地盤,也可以說整個長江流域都是他的防區,又因彭玉麟身兼軍機大臣,並領江西巡撫,其地位與實力在大明亦是重量級。

而鮑超一直以來都爲曾國荃輔軍,大明定鼎之後,曾皇爲表其功,卻又不肯割他九弟的地盤,故只好將湖北、安徽江北這一片地方劃爲鮑超的防區,雖還令其兼任安徽巡撫,但因安徽大部分地方爲曾國荃轄區,他這個巡撫其實是大打折扣的。

數位開國功臣之中,以鮑超的轄區最窄,他自然一心想向北拓展,以擴張自己的轄區,既要攻打太平軍殘部與捻軍,鮑超當然不會坐看曾國荃跟他搶地盤。

曾國荃現下是仗着自己湘王之尊,更加的飛揚跋扈,目中無人,便跟鮑超爭道:“本王只不過是怕宋國公兵微將薄,打不過人家。既然宋國公也要北征,那本王就由湖北出兵,宋國公由安徽出兵,看咱們誰先攻佔中原。”

鮑超不服氣,也道:“好,那咱們就看誰的兵更強了,我倒想與湘王比上一比。”

看着爭吵各不相讓的二人,曾紀澤心頭陰霾,他忽然覺得大明的前途,也像他的心情一樣,陰雲漸布。

第42章 政策調整第161章 曾胡會第158章 幼天王第86章 夫妻情調第165章 紅頂商人第244章 反目第93章 北方重鎮第109章 鼎之輕重第84章 教科書第88章 家庭晚餐第73章 劉銘傳第93章 北方重鎮第93章 北方重鎮第222章 日子都不好過第41章 上海,擴軍第190章 總統的恩人第297章 攻其不備第216章 不同的騎兵第51章 李秀成的反攻第89章 阿斯本艦隊第163章 新的變數第292章 德意志第156章 侍王第294章 致命武力第264章 謝幕前的演出第96章 會面第148章 各懷鬼胎第141章 心腹之患第216章 不同的騎兵第243章 黎明第一百二十六章第114章 土改與舉借外債第139章 逆天者亡第224章 技術難題第64章 淮揚水師第156章 侍王第298章 獵鷹第64章 淮揚水師第88章 家庭晚餐第278章 民以食爲天第105章 大勢已去第207章 新的敵人第47章 容閎第280章 升級第34章 悲壯的熱血第286章 一夫當關第99章 土地之重第315章 憲法第95章 招降納叛第84章 教科書第181章 一生爲奴第128章 巷戰第235章 奇怪的任務第216章 不同的騎兵第10章 大刀手第14章 洋教習第273章 天罰第154章 左宗棠的抉擇第179章 “女人之罪”第205章 坐享其成的“富二代”第20章 以利換技第117章 天兆第200章 關門打狗第28章 手術第161章 曾胡會第92章 機槍車間第213章 立場第100章 耕者有其田第255章 箭在弦上第182章 “虧本的買賣”第183章 重複的歷史第243章 黎明第150章 另類的美國第139章 逆天者亡第12章 籌款第142章 思想境界第83章 復旦第33章 屠殺第66章 程學啓第291章 雙飛第304章 求情第48章 變夷爲夏第194章 人,狗第130章 料事如神第95章 招降納叛第1章 湘江北去第308章 徵地風波第91章 大殺器第308章 徵地風波第28章 手術第240章 反戈第125章 黎明前的黑暗第109章 鼎之輕重第119章 紫禁 穢第66章 程學啓第211章 數千年未有之人物第73章 劉銘傳第111章 “狼狽爲奸”第75章 特雷格醫生
第42章 政策調整第161章 曾胡會第158章 幼天王第86章 夫妻情調第165章 紅頂商人第244章 反目第93章 北方重鎮第109章 鼎之輕重第84章 教科書第88章 家庭晚餐第73章 劉銘傳第93章 北方重鎮第93章 北方重鎮第222章 日子都不好過第41章 上海,擴軍第190章 總統的恩人第297章 攻其不備第216章 不同的騎兵第51章 李秀成的反攻第89章 阿斯本艦隊第163章 新的變數第292章 德意志第156章 侍王第294章 致命武力第264章 謝幕前的演出第96章 會面第148章 各懷鬼胎第141章 心腹之患第216章 不同的騎兵第243章 黎明第一百二十六章第114章 土改與舉借外債第139章 逆天者亡第224章 技術難題第64章 淮揚水師第156章 侍王第298章 獵鷹第64章 淮揚水師第88章 家庭晚餐第278章 民以食爲天第105章 大勢已去第207章 新的敵人第47章 容閎第280章 升級第34章 悲壯的熱血第286章 一夫當關第99章 土地之重第315章 憲法第95章 招降納叛第84章 教科書第181章 一生爲奴第128章 巷戰第235章 奇怪的任務第216章 不同的騎兵第10章 大刀手第14章 洋教習第273章 天罰第154章 左宗棠的抉擇第179章 “女人之罪”第205章 坐享其成的“富二代”第20章 以利換技第117章 天兆第200章 關門打狗第28章 手術第161章 曾胡會第92章 機槍車間第213章 立場第100章 耕者有其田第255章 箭在弦上第182章 “虧本的買賣”第183章 重複的歷史第243章 黎明第150章 另類的美國第139章 逆天者亡第12章 籌款第142章 思想境界第83章 復旦第33章 屠殺第66章 程學啓第291章 雙飛第304章 求情第48章 變夷爲夏第194章 人,狗第130章 料事如神第95章 招降納叛第1章 湘江北去第308章 徵地風波第91章 大殺器第308章 徵地風波第28章 手術第240章 反戈第125章 黎明前的黑暗第109章 鼎之輕重第119章 紫禁 穢第66章 程學啓第211章 數千年未有之人物第73章 劉銘傳第111章 “狼狽爲奸”第75章 特雷格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