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章 招降納叛

參加蘇州會戰的淮軍有吳長慶團、潘鼎新團、劉銘傳團、張樹聲團、周盛波團、胡雪參團、程學啓團七個團,外加直屬炮營,淮揚水師,總兵力達到了三萬五千餘人。而蘇州城中將近有四萬太平軍人馬,除卻老弱病殘之外,能戰者不過三萬,這是淮軍在蘇鬆戰場上,第一次在總兵力上也超過了太平軍。

曾紀澤在總攻開始前一夜趕到了前線,並召開了一次臨戰前的軍事會議,各部高級軍官悉數到場。隨同曾紀澤趕到前線的有李鴻章、王凱泰等高參,甚至黃浦軍官學堂的總教習戈登也跟隨而來,他的目的是親臨戰爭現場,爲他的教學工作提供實踐範例。

“明天的仗該怎麼打,各位可以各述己見,暢所欲言。”曾紀澤環視衆人,以輕鬆的心態說道。

劉銘傳一擺手,頗爲自負的說道:“李秀成帶着髮匪主力去了金陵,城裡不過幾萬殘兵,咱們淮軍要人有人,要槍有槍,還用考慮該怎麼打麼,我覺得就一句話‘往死裡打’。”

劉銘傳話雖然糙,但分析的卻十分的到位,衆將紛紛表示贊同。

曾紀澤自然知道淮軍佔盡優勢,蘇州城攻克只是時間的問題,但蘇州城防堅固,淮軍若想強攻,勢必付出相當規模的傷亡,這是曾紀澤所不願看到的,他的每一名士兵,在不久的將來都將有更大的用處,死在與太平軍的交戰中確實有點不值。

“少荃,你以爲如何?”曾紀澤習慣性的詢問李鴻章,他對戰場形勢的洞察力總是那麼深刻,每每能提出最優的作戰方案。

“省三的看法當然是不無道理,若依他的法子,自然也能攻下蘇州城。”李鴻章言語老道,在提出反對意見時向來是對別人先肯定,後否定。果不其然,他話鋒一轉,接着道:“不過蘇州不比江陰,它可是髮匪東南的老巢,城防之堅固,可比金陵。李秀成雖然不在了,譚紹光也非等閒之輩,何況他手裡起碼還有三萬能戰之兵,兵法上講,攻守雙方的兵力比例,至少是十比一纔有勝算,咱們雖然有武器優勢,但髮匪有守城之利,兩者相抵,其實咱們的優勢並不明顯。”

李鴻章的眼光不可謂不犀利,聽他這麼一分析,衆將又覺得頗有道理,劉銘傳道:“那你說該怎麼打,不強攻的話,難不成等着髮匪開門投降啊。”

李鴻章笑了一笑,似是胸中藏有天機,反問道:“省三你忘了太倉、常熟咱們是怎麼拿下的嗎?再堅固的保壘,從內部也很容易摧毀。”

招降納叛的手段淮軍也不止耍了一次兩次,每一次都十分的受用,曾紀澤一聽就知道他又有了招降的想法,而這想法,其實與自己心下的預計正是不謀而合。

“少荃有何良策,不妨直說。”曾紀澤道。

李鴻章目光投向了對面的程學啓:“是何良策,就由方忠來向大家解釋。”

程學啓行事果決,也不等曾紀澤發問,便是起身道:“現下蘇州城中的髮匪,除了僞慕王譚紹光之外,其餘僞納王、僞比王、僞康王等均無守城之志。我與那僞康王汪安鈞本是同鄉,前不久他派人秘密聯繫過我,說是願與僞納王等人獻城投降,我想我們可以利用這個大好機會,兵不血刃的拿下蘇州。”

衆人一陣的吃驚,潘鼎新哇哇叫道:“老程,有這等事你怎麼今才說呀?”

程學啓道:“汪安鈞到底是真降還是假降,我當時也不好分辨,在未確認之前,當然不敢擅自向曾大人稟報,更不好跟你們說了,未免陷露消息。不過前一段時間,那汪安鈞冒險出城與我會面,表示一定會投降,若有必要有話,還會獻出譚紹光的人頭。我估計他是真的走投無路,確實想歸降了。”

在原先的歷史之中,蘇州城確實是因太平軍投降,淮軍不戰而得蘇州。後來因爲李鴻章違約斬殺了太平軍六降將,還直接導致了從中作和的戈登與之反臉,甚至提着槍要與李鴻章決鬥。

不戰而屈人之兵一向的曾紀澤的作風,蘇州之戰,他本就想以這樣的手段結束,但考慮到如果自己全無來由的提出這樣一個方案,未免太不合情理,所以才借李鴻章程學啓之手道出。

曾紀澤點頭道:“既然汪安鈞等人願意歸降,那我們當然是歡迎的,我看就先暫時推遲總攻日期,待方忠你和他們聯繫好歸降獻情的具體事宜再作商議。”

曾紀澤這意思明顯是不打算強攻蘇州了,這讓劉銘傳這等急着攻城立功的將領們頓感鬱悶。

程學啓猶豫了一下,道:“上次我與汪安鈞會面時,他雖然投降之心很真誠,但開價卻也很高,他想讓大人上奏朝廷,任命他們那六個僞王都爲道臺,所受俸祿也不可比投降前低,我是覺得他這要求比較過分,還請大人定奪。”

劉銘傳頓時來了勁頭,一躍而起叫道:“髮匪也太囂張了,他們算什麼東西呀,無恥的投降還敢要這要那,他們還有沒有臉呀。依我看就不用管他們,咱們憑真刀真槍打進去,到時砍了那個傢伙的狗頭,看他們還敢囂張不。”

劉銘傳一激動,口無遮攔的,竟忽視了程學啓這個太平軍降將的存在,口口聲聲叫着“無恥的投降”。程學啓聽着頓時臉黑,悶頭哼着粗氣。

程學啓默不做聲,他的結義兄弟潘鼎新沉不氣了,冷咳了幾聲,說道:“省三呀,咱們就事論事,就別亂扣帽子了。

劉銘傳這才意識到自己得罪了人,表情馬上緩和了下來,嘿嘿笑了笑:“方忠兄,你別介事呀,我其實不是在說你,你跟他們不同,他們那才叫真無恥……”

程學啓越聽越不爽,心想你不會說話就別說行不行,這不是成心的讓老子難堪嗎!

曾紀澤對這種淮軍內部歧視性的爭論向來是深惡痛絕,他一揮手打斷了劉銘傳彆扭的道歉,沉聲道:“沒用的話就少說。招降的總方針就這麼定了,具體事宜由方忠繼續和他們談判,不過他們所開的條件,我是肯定不能答應。”

程學啓道:“那要是他們堅持該怎麼辦?”

曾紀澤冷笑一聲:“那就讓他們沒有堅持的資本。我命令各團從明日起,不分晝夜的對蘇州城進行炮擊,同時切斷任何通往蘇州的道路,我不容許有一粒米能運進城中去。不給他們一點顏色瞧瞧,他們還真以爲咱們淮軍離了他們就攻不下蘇州了。”

;

第90章 保存實力第266章 借道第66章 程學啓第54章 潘鼎新的感慨第261章 改革大幕第208章 “禽獸”第76章 留學計劃第282章 先發制人第47章 容閎第138章 豬尾巴第221章 第一人第29章 李鴻章第51章 李秀成的反攻第264章 謝幕前的演出第101章 知府,船廠第217章 曖昧第260章 五條誓約第282章 先發制人第23章 官督商辦第105章 大勢已去第一百二十六章第29章 李鴻章第308章 徵地風波第232章 有驚無險第250章 暗戰第120章 對峙第314章 犧牲第314章 犧牲第一百二十六章第120章 對峙第22章 大冶建廠第44章 辛酉第152章 滅滿第183章 重複的歷史第216章 不同的騎兵第238章 自作孽第177章 伐清大計第127章 血戰第119章 紫禁 穢第215章 天才第137章 國號第41章 上海,擴軍第172章 海權第177章 伐清大計第17章 堅守黃州第92章 機槍車間第114章 土改與舉借外債第184章 誓師第281章 烽煙再起第268章 血洗第165章 紅頂商人第28章 手術第109章 鼎之輕重第211章 數千年未有之人物第157章 白話文第4章 英國醫生第65章 海襲第224章 技術難題第169章 被開明第166章 政治投資第183章 重複的歷史第81章 染病第236章 空襲第15章 創建炮連第144章 北征第308章 徵地風波第212章 廢物第180章 風雨飄搖第105章 大勢已去第199章 最後的騎兵第88章 家庭晚餐第280章 升級第144章 北征第109章 鼎之輕重第9章 殺手第88章 家庭晚餐第66章 程學啓第162章 大辯論第161章 曾胡會第241章 狂歡第189章 世界的轉折點第49章 除夕,雪夜第283章 邊境第11章 洋槍營第125章 黎明前的黑暗第45章 戈登第79章 夫人第35章 再度交手第188章 四面開花第315章 憲法第96章 會面第86章 夫妻情調第92章 機槍車間第280章 升級第270章 緩兵之計第16章 出征第25章 江上縱論第70章 三路進兵第120章 對峙第89章 阿斯本艦隊
第90章 保存實力第266章 借道第66章 程學啓第54章 潘鼎新的感慨第261章 改革大幕第208章 “禽獸”第76章 留學計劃第282章 先發制人第47章 容閎第138章 豬尾巴第221章 第一人第29章 李鴻章第51章 李秀成的反攻第264章 謝幕前的演出第101章 知府,船廠第217章 曖昧第260章 五條誓約第282章 先發制人第23章 官督商辦第105章 大勢已去第一百二十六章第29章 李鴻章第308章 徵地風波第232章 有驚無險第250章 暗戰第120章 對峙第314章 犧牲第314章 犧牲第一百二十六章第120章 對峙第22章 大冶建廠第44章 辛酉第152章 滅滿第183章 重複的歷史第216章 不同的騎兵第238章 自作孽第177章 伐清大計第127章 血戰第119章 紫禁 穢第215章 天才第137章 國號第41章 上海,擴軍第172章 海權第177章 伐清大計第17章 堅守黃州第92章 機槍車間第114章 土改與舉借外債第184章 誓師第281章 烽煙再起第268章 血洗第165章 紅頂商人第28章 手術第109章 鼎之輕重第211章 數千年未有之人物第157章 白話文第4章 英國醫生第65章 海襲第224章 技術難題第169章 被開明第166章 政治投資第183章 重複的歷史第81章 染病第236章 空襲第15章 創建炮連第144章 北征第308章 徵地風波第212章 廢物第180章 風雨飄搖第105章 大勢已去第199章 最後的騎兵第88章 家庭晚餐第280章 升級第144章 北征第109章 鼎之輕重第9章 殺手第88章 家庭晚餐第66章 程學啓第162章 大辯論第161章 曾胡會第241章 狂歡第189章 世界的轉折點第49章 除夕,雪夜第283章 邊境第11章 洋槍營第125章 黎明前的黑暗第45章 戈登第79章 夫人第35章 再度交手第188章 四面開花第315章 憲法第96章 會面第86章 夫妻情調第92章 機槍車間第280章 升級第270章 緩兵之計第16章 出征第25章 江上縱論第70章 三路進兵第120章 對峙第89章 阿斯本艦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