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9章 被開明

北京,紫禁城,乾清宮。

諾大的宮殿,一片死寂,遍地跪伏的大臣們,個個低頭不語,凳上那一位王爺臉色鐵青,而榻上端坐的那兩位太后,更是面色焦慮,憂心忡忡。

過了許久,把弄着佛珠的慈安小聲道:“六爺,現下僧王敗了,左宗棠也敗了,東南半壁丟得也差不多了,髮匪和捻軍又在中原起了聲勢,哀家的意思,咱們還是早做準備道:“太后所說的早做準備,微臣不知是指什麼?”

慈安猶豫了一下,道:“那自然是做好準備,撤回咱們關外的滿洲老家。”

此言一出,衆人無不變色。奕神色驚愕,道:“大清萬里江山,乃是祖宗們用鮮血打下來的,怎能說棄就棄,我等將來又有何面目見列祖列宗!”

慈安嘆道:“反正這中原本就是漢人的地盤,咱們的老家在東北,只要東北在咱們手中,總算還對得起祖宗

“姐姐,你這話就錯了,咱們的老家是在東北不錯,但這中原的大好河山可是祖宗真刀真槍打下來的,它本來就該屬於咱們滿人。姐姐真還以爲把這江山讓給漢人,他們就能放過咱們嗎?依然哀家看,把這江山賣給洋人,還能換些人,他們照樣還要生吞活剝了咱們不可。”

沉默已久的慈禧終於站出來說話,她頓了頓,又道:“所以說,這江山是寧與友邦,也不能與家奴,姐姐的想法,根本就是帶着咱們大清往絕路上走。”

慈安一向沒什麼主意,這回稍有點想法。卻被衆人反駁,一時間大感慚愧,便道:“可是不把江山讓給漢人又能怎樣呢,照目前的形勢,咱們這大清的半邊江山又能支撐多久呢。”

慈禧把目光投向了奕,道:“六爺是衆臣之首,是咱們大清的頂樑柱,這大清的江山該怎麼撐下去,姐姐應該問六爺纔對。”

到了這個時候,慈禧反倒把重擔與責任全推給了奕。全無當初一心要削去他權位的那副嘴臉。

慈安便道:“六爺。事到如今。你倒是拿個主意

衆臣地目光同樣齊齊地投入了奕。他沉出了一口氣。緩緩地站了起來。緊鎖地眉頭鬆了開。高聲道:“我大清到了這般地步。若想戡叛亂。興國勢。那就唯有洋興務、造槍炮、練新軍。首要之義便是強軍。唯有訓練一支可與洋人媲美地新式軍隊。才能與南方地叛軍一爭高下。否則地話。不如干脆如母后皇贊成地。到了這們危急時刻。推行洋務地阻力反而小了很多。

慈禧一拍桌案。說道:“咱們地軍隊一定要改換洋槍洋炮。要比叛軍地多。還要練新軍。練出一支比叛軍數量還多地軍隊。這樣才能剿滅叛軍。哀家琢磨着成立一個洋務部。就由六爺主持。全面地推動大清各項洋務事宜。不知姐姐與各位大臣們是否同意。”

事到如今。誰都把興洋務視爲挽救大清地最後一根救命稻草。幾十號大臣竟再聽不到反對地聲音。衆人出奇一致地附議。

奕當堂提出。要國家每年拿出財政地五分之一收入來辦軍火工廠。以大造槍炮。而醇親王卻提出了反對意見。他道:“目下形勢緊張。造廠造槍炮固然是好。但在短時間內卻難以武器我們地軍隊。所以我以爲造不如買。何不將巨資用於向洋人購買槍炮。我相信不出半年時間。建成一支五萬人地新式軍隊當不成問題。”

慈禧也道:“造不出買。醇親王說得好。既然用銀子就能買來地東西。何必費力氣自己造呢。就依醇親王地辦妥。便又道:“現在是國家危難之時。南方賦稅之地盡爲賊然銳減。這樣吧。哀家先拿出五萬兩地脂粉錢以資軍用。另外每年從哀家地用度中提出十萬兩買槍買炮。諸位都是國家衆臣。到了這個時候。是不是也該出點力呢?”

皇太后都掏錢了,下邊的這些大臣們自然不敢摳門,這個叫着要捐一萬,那個爭着要出八千,嚷嚷了半天也不過湊了四五十萬兩,卻把個慈禧一下子給惹火了,她猛一拍案,怒道:“你們這些吝嗇的奴才們,你們家裡邊有多少底子,別當哀家不知道。現在國家到了這個關頭,你們也好意思就拔這幾根毛!哀家告訴你們,要是這大清朝垮了,你們全得跟着完蛋,家裡藏再多的錢,就等着去孝盡閻王爺去訴慚愧,紛紛又增加籌碼,但最多也不敢超過皇太后的五萬兩之數,最後免免強強的湊到了一百萬兩。慈禧這才稍稍滿意,但看下面跪着的那些臣子們,表情卻是心疼得緊,彷彿掏着區區幾萬兩銀子,就好比從他們身上割了肉一般。

慈禧得意道:“有賴衆臣們忠心爲國,湊了這一百萬兩銀子,我說六爺,這麼多錢夠買不少洋槍洋炮了吧。”

奕並沒有慈禧那麼樂觀,他道:“洋槍洋炮造價不低,不光是買槍地價錢,其所耗子彈也是砸銀子的物兩隻是杯水車薪而已,朝廷還需以財政撥款來支持。不過現下稅收銳減,入不賻出,單是這買槍炮一樣就耗資無數,更何況還有幾十萬軍隊地餉銀,這……這實在是不易

慈禧哼了一聲,道:“這有什麼難的,大清朝保着那些個百姓們不受叛賊所禍,他們自該有所貢獻,你們下去商議一下,看着增加稅額不就行朝祖訓永不加賦,但這些年來國家兵災不斷,各種名目的稅賦已經頗重,若再增加這一項巨稅,只怕民生將更加艱難

慈禧眼皮子翻了一下,不屑道:“這年頭,誰又容易呀,連哀家這做皇太后的,不也得節衣縮食,爲這多災多難的國家操心嘛。行,就這麼定了吧,姐姐,你沒意見然已是默認。奕思前想後,也沒什麼別的路可走,也只好聽從懿旨。

曾紀澤地東軍先後奪下了整個浙江,以及福建沿海地帶,隨後他在鞏固海防的同時,又命吳宗敏師在沒有任何預兆地情況下攻入廣東,直取廣州。

這令曾國荃大爲着急,於是令福建的西軍西進,搶佔廣東地地盤,同時調兵入湖南,分兵進攻廣西、雲南兩省。雖有爭功之嫌,但將士們作戰勢頭很猛,一路高奏凱歌,連戰連捷,掃平江南,只是時間的問題。

曾紀澤旋即推薦張凱泰爲浙江巡撫,推薦吳長慶爲福建巡撫,主掌兩省政務。朝廷準了張凱泰的推薦,但對福建巡撫之職是猶豫不定。原因很簡單,湘王曾國荃也提名了他的人選,由於東西兩軍各佔有福建一半的土地,這就使得曾皇在做選擇時,頗爲爲難。

經過了一番思量,曾皇將福建一分爲而,南部大陸地區以及臺澎島依然屬福建省,並任吳長慶爲福建巡撫,北部地區則劃歸江西省所有。將一個省硬生生的拆分爲兩半,曾皇之無奈由此可見。

兩廣、雲貴之敵兵力微弱,守軍或降或敗,已不再具有任何威脅,況且這些省並不與吳王轄地相接,曾紀澤自然也就不好派兵去搶地盤。

浙江戰事結束後不久,曾紀澤便趕回了上海,抓緊時間繼續他的革新大業。1865年1月,曾紀澤決定成爲上海電報公司,由盛懷宣任總辦,逐步在江蘇,由官府全權出資,在江蘇以及大明境內推行建設電報網絡。

1843年,美國人塞繆爾.莫爾斯用國會贊助的3萬美元建起了從華盛頓到巴爾的摩之間長達64公里的電報線路,翌年5月,他在華盛頓國會大廈高法院會議廳裡,用他從183年便發明出來並不斷完善的電報機,向巴爾的摩發送了世界上的第一封電報,電文內容易《聖經》中的一句話:上帝啊,你創造了何等的奇蹟!

在這個偉大的事件之後,電報這種“閃電式的傳播線路”在歐美得到迅速發展,形成了巨大的通訊網絡。

這種不可思議的通訊傳播速度,其在軍事上的應用價值,在正在進行的美國內戰中盡顯無遺。毫無疑問,比對手先一步做出判定,在多數情況下,都極有可能左右一場戰事,甚至是一場戰爭的勝負。

曾紀澤很清楚,當他將這種“令人無法理解”的通訊工具引入大明後,就如同爲他已然很強大的軍隊再添一把利刃,在面對還在以騎兵機動力自傲的滿清之時,這利刃,將給予敵人最致命的殺傷力。

然而,電報線路的鋪設,很快就出現了曾紀澤意料中的難題,那就是根深蒂固於中國人心中的風水觀。

第178章 決斷第253章 龍顏大怒第88章 家庭晚餐第279章 大動脈第65章 海襲第314章 犧牲第275章 開源第163章 新的變數第251章 謠言第73章 劉銘傳第261章 改革大幕第244章 反目第249章 寶刀不老第3章 初顯不凡第95章 招降納叛第187章 輪迴第118章 兵臨城下第265章 試驗品第254章 先手第231章 作戰的動力第24章 彭玉麟第70章 三路進兵第250章 暗戰第88章 家庭晚餐第6章 舢板與火輪第68章 同濟第170章 衝突第231章 作戰的動力第78章 瘟疫第186章 解放第168章 望洋興嘆第178章 決斷第49章 除夕,雪夜第149章 英國的態度第244章 反目第206章 特色弟妹第15章 創建炮連第213章 立場第226章 三個女人一臺戲第49章 除夕,雪夜第158章 幼天王第293章 示威第209章 校長姐姐第230章 困境第94章 親信第115章 聯姻第244章 反目第39章 不明朗的權力之爭第171章 修好第69章 整風第58章 北極熊第234章 父子同心第109章 鼎之輕重第133章 山雨欲來第148章 各懷鬼胎第227章 本性第225章 實驗室第112章 野心 鐵血 柔情第120章 對峙第133章 山雨欲來第34章 悲壯的熱血第133章 山雨欲來第263章 烽火再起第2章 新的身份第302章 積弊第296章 屈服第117章 天兆第212章 廢物第230章 困境第43章 美國領事第18章 武器優勢第95章 招降納叛第179章 “女人之罪”第29章 李鴻章第121章 來陰的第47章 容閎第279章 大動脈第125章 黎明前的黑暗第226章 三個女人一臺戲第303章 司法公正第155章 驕軍必敗第21章 談判第173章 絕境中的變革第166章 政治投資第3章 初顯不凡第8章 胡林翼第300章 憶往昔第47章 容閎第83章 復旦第267章 傀儡第28章 手術第190章 總統的恩人第305章 放權第100章 耕者有其田第72章 烽火漫金陵第169章 被開明第294章 致命武力第137章 國號第289章 國土
第178章 決斷第253章 龍顏大怒第88章 家庭晚餐第279章 大動脈第65章 海襲第314章 犧牲第275章 開源第163章 新的變數第251章 謠言第73章 劉銘傳第261章 改革大幕第244章 反目第249章 寶刀不老第3章 初顯不凡第95章 招降納叛第187章 輪迴第118章 兵臨城下第265章 試驗品第254章 先手第231章 作戰的動力第24章 彭玉麟第70章 三路進兵第250章 暗戰第88章 家庭晚餐第6章 舢板與火輪第68章 同濟第170章 衝突第231章 作戰的動力第78章 瘟疫第186章 解放第168章 望洋興嘆第178章 決斷第49章 除夕,雪夜第149章 英國的態度第244章 反目第206章 特色弟妹第15章 創建炮連第213章 立場第226章 三個女人一臺戲第49章 除夕,雪夜第158章 幼天王第293章 示威第209章 校長姐姐第230章 困境第94章 親信第115章 聯姻第244章 反目第39章 不明朗的權力之爭第171章 修好第69章 整風第58章 北極熊第234章 父子同心第109章 鼎之輕重第133章 山雨欲來第148章 各懷鬼胎第227章 本性第225章 實驗室第112章 野心 鐵血 柔情第120章 對峙第133章 山雨欲來第34章 悲壯的熱血第133章 山雨欲來第263章 烽火再起第2章 新的身份第302章 積弊第296章 屈服第117章 天兆第212章 廢物第230章 困境第43章 美國領事第18章 武器優勢第95章 招降納叛第179章 “女人之罪”第29章 李鴻章第121章 來陰的第47章 容閎第279章 大動脈第125章 黎明前的黑暗第226章 三個女人一臺戲第303章 司法公正第155章 驕軍必敗第21章 談判第173章 絕境中的變革第166章 政治投資第3章 初顯不凡第8章 胡林翼第300章 憶往昔第47章 容閎第83章 復旦第267章 傀儡第28章 手術第190章 總統的恩人第305章 放權第100章 耕者有其田第72章 烽火漫金陵第169章 被開明第294章 致命武力第137章 國號第289章 國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