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 北國恩怨

儘管開國公等人的奏報說林丹汗已經暫時停止了攻擊,然而在大明的北面的烽煙還此起彼伏。蒙古人部落衆多,本來就難以管束。衆多汗王在一起,總鬧出些事來。有賭氣攻城的,也有利慾薰心想佔點便宜的,諸如此類不一而足!騷擾的後果雖然不嚴重,卻讓大同城內人心惶惶。林丹汗樂得有人不停的去騷擾明軍,也就放任不理。

大同在經過兩個多月的戰火後到處都是殘垣斷壁,城內的街道上四處擺着兵士的屍體。這些都是因爲來不及掩埋而放在街上的,經常是剛搬走,又有新的擡過來。大同城內的壯丁全給徵調到了城牆上,只留下一羣婦孺老少來做善後的活兒。

開國公常炎林帶着徐子文一干將領方巡視完城牆下來,見此情景卻也只是眉頭稍皺了一下。戰場上不是殺敵就是被殺,死人的事情早已經習慣,他們一行人沿着被屍體擺擠得不寬的街道走去。

“大哥可是心煩林丹汗派兵四處騷擾的事?”走在後邊的徐子文知道常炎林的心思。

常炎林道:“二弟,這戰事拖得越久,死傷的弟兄就越多。真不明白林丹汗那混人在做什麼,有本事正面硬碰硬的打一戰。他這樣不停騷擾想做什麼?”

徐子文思慮了一下道:“這事情倒也蹊蹺,對於林丹汗而言,拖得越久對他越不利。但是這半個多月來蒙古人的主力絲毫不見什麼行動,可就有些古怪了。讓人想不透!”

常炎林回頭瞪着眼睛道:“二弟向來料事如神,今兒怎麼也會不知道!”

徐子文卻是苦笑着搖搖頭,常炎林本欲再問,只見一個校尉跑了過來稟報道:

“報~,代王請兩位將軍過府說話!”

常炎林一聽臉色就冷了下來,哼聲道:“這個時候能有什麼破事?你回去告訴他,就說我們兄弟還在巡城,沒空去見他這個王爺!”

那個校尉哪敢應聲,期期艾艾的說不出話來,又不敢走!徐子文溫言道:“你下去吧,就回稟王爺,說我哥倆知道了,忙完公事就前去拜望王爺!”

常炎林不滿意徐子文這麼好說話,徑自向前走道:“二弟,以咱們的爵位還有必要巴結他這個藩王嘛?咱們不去,他代王爺又能如何?”

徐子文笑了笑,追上前去:“大哥,我知道你是怨代王不肯出糧捐餉,所以不肯搭理他!”

“那是,整一個守財奴,還是堂堂王爺!將士們在城牆上奮勇殺敵,他拿出點銀兩來犒軍那是應該的。”

“將士們的軍餉戶部很快就會送過來,大哥不必着急。皇上登基這幾年,邊鎮的軍餉糧食就沒有拖欠過……”

常炎林打斷道:“這我知道!我就是不忿他這個王爺!現在咱們雖然守的是大明的疆土,可也是他代王的封國。他除了摟着他的銀子在府裡瑟瑟發抖還會作什麼!”

“大哥禁言!”徐子文趕緊上前說道。

常炎林剛想出聲反駁,徐子文就接着說:“大哥,皇上雖然沒有給我們派什麼監軍,但是大同人馬混雜,城裡又還有個大同巡撫等一干官員,恐怕不只咱們兩個有密摺的權力。這代王不管怎麼說也是大明的宗室,若是讓人覺得咱們兩位總督對王爺不敬,恐怕是非就要來了,‘驕縱不法’可是在外將領的死穴!”

常炎林停下腳步,狠狠吐了口痰才道:“那好吧,就一起去看看他又有什麼話要說!”

到了代王王府,常炎林倒沒有了原先厭惡的表情,只是板着臉一聲不吭,徐子文笑嘻嘻的打量着坐在堂上喝茶的代王。代王四十上下年紀,穿着青質青緣,前後方龍補的親王服,倒也有幾分氣派。只是兩眼映着深色的眼圈,明顯中氣不足。

徐子文拉着常炎林上前一步行禮道:“見過代王爺千歲!”

代王擡頭望了一眼他二人道:“兩位都督不必多禮,來人啊,看座上茶!”

常炎林跟徐子文不禁對望了一眼,原先他們剛到大同的時候,第一次來拜望代王。這個代王可是冷面相待,話都不多說幾句,只是要他們確保大同無憂,其他的一概沒有理會,然後就讓管家送客了!今天客氣許多,不知打的是什麼算盤。

主賓三人分座次坐下後,代王指着桌上的茶道:“兩位嚐嚐這茶如何?這可是本王大老遠弄來的的杭州美人茶。真是喝上一口都覺得香豔璇旎。”

常炎林跟徐子文都稍有些意外的望着碗蓋裡上下沉浮的劍片狀龍井,想不到這居然是聞名遐爾的美人茶。兩人都屬世家,對於這些稀罕玩意多有耳聞。只是沒有見過實物,不想今天在代王府可以見到。

這美人茶是來自杭州趵突泉旁的幾棵百年龍井,其採摘,炒制要求極爲嚴格。採茶之人必須是貌美水靈的處子,採摘的時間一定要在清明後第一天,而且是要略微小雨的天氣。若那日無雨,則這一年就只能斷產。而採摘的也只專採一心一葉的嫩尖,摘尖後,要先含於少女的口舌之中,一日方能取出攤曬。後邊的殺青、揉捻又又講究。是以,美人茶每年產量極少,漸漸成了一種身份象徵,只有王公貴戚纔有這樣的財力。

不過兩人卻沒有什麼心思在這品茶,常炎林長身而起道:“王爺,本督君命在身,守衛大同不敢有絲毫懈怠,如今營中尚有許多事待本督打理,實在無心享樂。若王爺只是請本督跟定國公來用茶,那本督就此謝過了。”說完便是要走人的模樣。

常炎林如此不客氣拒絕,代王面色頓時難看起來:“開國公不用急着走,營中的事自然有人料理。本王找你們有要事相商,既然你開國公心急,本王也不兜***就直說了。”

“王爺請說!”

代王慢條斯理的喝了口茶方道:“孤的母妃楊太妃年事已高,本王擔心太妃留在大同城內遭受驚嚇,是以本王想把太妃送到太原!”

“哦,這是王爺的家事,只要王爺不離開大同,相信皇上是不會怪罪下來!不知這與我們有何貴幹?”

代王放下茶杯說道:“是這樣,太妃到太原路途遙遠,現在大同地面不是這麼安全,本王想跟兩位都督借用五千兵丁用以護送太妃南下!”

“五千?”

“正是,只要開國公給本王五千人馬,先前二位提出讓王府捐糧的事就毫無問題,本王捐……捐一千石,另外還可以給你們兩人一些好處,你們若幫本王做好這件事,本王不會虧待你們……”

徐子文微微嘆息:在這個關頭,代王沒有想怎樣保住大同,反而是想着怎樣保住他的萬貫身家。若是普通的護送,哪需要五千人馬,就用他王府的侍衛就夠了。他另外調兵,自然是讓人守護他堆積如山的家財。這樣的王爺,要來何用?!

代王還在兀自說着,常炎林彷佛看小丑般的盯着他,怒極反笑道:“哈哈~~”

“放肆,你笑什麼!”代王畢竟不是白癡,看得出常炎林眼裡都是輕蔑的神色。

“王爺府中屯有幾十萬石的糧食,王爺居然捐了一千石,真是好大方。”

代王哼聲道:“那國公可答允借調兵丁了?”

常炎林笑聲一收,面色冷俊道:“一千石米糧還不夠我大軍三天的用度,王爺就想調走我五千人馬。告訴你,本督鎮守大同關係到數十萬條性命,你一外藩王爺憑什麼要本督調兵給你,不要說五千,就是五人也沒有商量。王爺若是不服,可以上奏摺參劾我們兩個。告辭!”說完拉着徐子文就走,留下個暴跳如雷的代王。

出了王府,兩人沉默的騎着馬走了一陣。常炎林突然道:

“二弟,大哥的性子是不是急躁了些,代王要是參劾我們,少不了一身臊,倒是大哥連累了你!”

徐子文呵呵道:“大哥哪的話,要不是大哥先出聲,小弟還要好好數落他呢。這種酒囊飯袋的王爺,得罪了又如何?!”

常炎林聽了徐子文的寬慰之言頓生豪氣,哈哈笑道:“管他呢,等把蒙古韃子打跑了,再跟皇上請罪!”

徐子文微笑道:“大哥,這倒無需擔心。小弟相信代王必然不敢把這件事上奏給皇上,他若講了,只怕皇上第一個降罪的就是他!”

“哈哈,也是,也是!!就讓代王看看你我兄弟的手段,怎樣讓林丹汗灰溜溜退回草原!”

徐子文沒有接話,過了半會卻頓了一頓道:“大哥,以咱們的兵力來看,守住大同應該沒有什麼問題。可這裡邊卻有一個隱憂?”

“二弟是指……”

wWW● Tтkд n● ℃o

“大同原有的駐兵還剩下四萬,黃得功帶過來兩萬,盧象升領着一萬來人,大同城高牆厚,七萬的兵力對付沒有紅夷大炮的蒙古人應該沒有問題。只是,在這七萬人中,盧象升部雖然不錯,但他要在大同,宣府兩地之間馳援。大同內真正的主力是黃得功領着咱們御馬監的勇士。”

“二弟,你想說什麼?”

徐子文搖搖頭:“是小弟多心吧,這黃得功是皇上提拔上來,這些兵他在皇城司也帶了四年。小弟是怕一旦指揮不靈,讓蒙古人鑽了空子。”

常炎林大笑道:“二弟,這可真是多慮了。這個月來,黃得功不是很聽咱們的將令嘛!再者御馬監的勇士可是在咱們轄下多年,那些老兵哪個不認識我們。前幾天我去了一趟勇士營,那些傢伙見到我還跟以前一樣!哈哈!”

“大哥說得是!”徐子文想想那是自己多年帶出來的兵,心裡也安心了不少!黃得功的表現確實無可厚非,隨着蒙古兵的騷擾,他率着勇士營不但要駐守大同左衛城,還要驅逐從其他地方越過長城的散騎。每次應命而去都沒有絲毫的怨言,回來覆命也不訴苦。若不是因爲彼此對勇士營的關係微妙,說不定還會成爲莫逆之交。

過了兩日,北疆形勢又再發生了改變,原本平靜了大半月的大同城再次燃起戰火。蒙古主力分兵三路,一路走三坌、崞縣,一路攻渾源州,林丹汗自己提兵六萬來攻大同。常徐兩人商量下,只好分兵抵禦,讓張宗衡領着兩萬人馬去崞縣防守,盧象升部救援渾源州,剩餘的兩萬人馬跟黃得功的勇士營防守大同城。

也許是經過一番休整,蒙古人的進攻比以往犀利了很多。即使面對大同城這樣的高牆,蒙古騎兵也開始想方設法的攻城。衝到城下的騎兵甚至下馬架起了雲梯,開始攀牆而上;也有士兵推着裹了厚厚牛皮的衝撞車在撞擊城門;還有的在地底下挖起了地道。這些都是蒙古人慣用的攻城招數,當年成吉思汗就是靠着這樣滅了西域數十國。

但大同的守軍長期面對蒙古人的進攻,一早就準備了物事對付蒙古人!一鍋鍋熱油從城牆潑天而降,燙得推撞車的蒙古兵滿地打滾,繼而一陣火把丟下,城門前的蒙古兵全葬身在火海里。大同城內早準備好的工兵,一發現地底有人挖地道,就直接挖垮它,將裡邊的人困死。城牆上的守軍還不斷的發射將軍炮,轟炸遠處的蒙古騎兵。

一連攻了數日,蒙古人仍舊勇不懼死的來攻城!常炎林剛從城牆上下來,進了大帳把頭盔一脫就叫道:

“這一戰打得就是爽,我看那林丹汗吃了大虧,恐怕已經不敢來了!”

後面跟着的徐子文跟黃得功幾個將領也進了帳,按着次序在帳內坐下。徐子文笑道:“那可未必,吃了這麼大的虧,林丹汗怎麼咽得下這口氣!”

“那更好,林丹汗再來攻,咱們就讓他有來無回!得功,你說是不是?”

黃得功面無表情的應道:“蒙古人並不可怕,完全不及女真人!不過總督大人,現在大同城內開始缺糧了,今兒將士們只吃了一頓。”

黃得功的話一下把常炎林的興頭打了下去,前幾天一場雨雪把到大同的路給堵了,原來定下的糧草送不過來,只能重新繞路。但大同城內的糧食就算是一天吃一頓也只能支撐五天,而糧草運到還需八天,總不能讓將士在三天內不吃飯去跟蒙古人拼命吧!

常炎林皺着眉頭道:“那能不能讓袁繼鹹想想辦法送點糧食來?”

黃得功道:“大同往東南的路都給堵了,剩下的崎嶇小路恐怕更慢!”

“那陝西那邊呢?”

徐子文苦笑着道:“唉,那邊更加不要說了。聽說陝西出了亂子,巡撫楊鶴跟總兵周遇吉又鬧了矛盾,現在他們是自顧不暇。”

常炎林疑惑道:“出了亂子?”

徐子文點頭道:“我也是聽延綏那邊的人說的,是百姓鬧事,去年延安一帶遭了大災,沒有吃的就跟着些馬賊鬧了起來。”

常炎林沒有言語了,大同東南西三面都要不到糧食,總不可能去北面取吧!

大夥正在思慮怎麼解決糧食問題的時候,一個兵士慌慌張張的跑進大帳道:“大人,不好了!”

常炎林正在心煩,不禁大喝道:“慌張什麼?是不是蒙古人來了!”

那兵士給嚇得跪在地上抖道:“不……不是……是衛裡的兵士搶了王府的糧倉?”

“什麼!”所有的將領的站了起來,只有徐子文一人還在低着頭想着什麼。

“這些王八羔子翻了天!來人啊,給我把這些搶糧的人抓回來。”常炎林大聲喝道。

外邊的親兵馬上接令而去,不一會帳外就傳來熙熙攘攘的聲音,自然是搶糧的士兵給帶了回來。常炎林聽了稟報,虎着臉只說了一個字:“斬!”

傳令官轉身就要走,徐子文站起身來阻止道:“慢!”

“二弟這是作什麼?這些沒有軍紀的兵還是我手下的兵,若不嚴懲就跟土匪有何區別?”

“大哥,小弟不是說不要懲治他們,只是他們剛好幫我們解決了糧食的問題。反正大軍缺糧,既然士兵們已經搶了王府的糧食,何不湊夠數。待戶部送糧來,咱們再還給王府就成了!否則城內將士若支撐不到糧餉來,他這個王爺恐怕也沒有命享受了。”

“那些搶糧的兵士就不處置了?”

徐子文沒有直接回答,而是轉而說道:“大哥,小弟方纔由糧食思得一個法子對付林丹汗!”

聽到有法子破敵,常炎林忘了原先的問題,喜出望外的問道:“是何辦法?”

“若是咱們借得王府的糧食沒有後顧之憂後,可以散佈消息出去,就說朝廷的軍糧經保安縣送往大同。大哥你說,林丹汗要是知道了後,他會怎麼樣做呢?”

“林丹汗在大同耗了兩個多月,只怕也快沒有糧食儲備了。聽到消息後,還不來搶?常炎林突然停了下來:……啊,不對,蒙古人都是以牛羊爲食,應該不會來搶!”

徐子文道:“大哥再想想?”

常炎林恍然大悟的一拍膝蓋道:“對啊,儘管他們不吃米糧,林丹汗也會派兵來截我軍的糧草。二弟,你打算怎麼辦?”

徐子文胸有成竹的說道:“可以讓人裝作運糧的人馬,把林丹汗的騎兵吸引到保安縣的大峽谷,咱們只要堵住兩邊,用火炮轟擊就行了。這去運糧的人就可以用到今天搶糧的人,只要他們不死,那麼就免了他們的責罰就是!”

“二弟好計策!”

徐子文繼續緩緩說道:“不過此事還需勞煩黃總兵!大同原有的駐兵恐怕不能勝任圍獵蒙古騎兵,所以想勞煩黃總兵率勇士營擔任主攻。”

出乎帳內所有人的意外,黃得功站起身道:“恕末將不能遵從總督大人得將令!”

第227章 慢刀割肉第117章 未雨綢繆第33章 錦州城內第257章 團聚第206章 暗含殺招第149章 碰巧邂逅第221章 升空第107章 奇怪的旨意第314章 提審第261章 駐兵第66章 大明傅夫人第88章 等待歸來第166章 居然生病第176章 一招妙棋第225章 圍困布點第245章 詳情第277章 暗中佈局第265章 分工第263章 變革之年第118章 騎兵之戰第314章 提審第248章 怠慢第20章 戰前風雲第28章 正副失和(下)第54章 險勝第19章 大同會盟(上)第112章 演習開始(上)第222章 驚秫第225章 圍困布點第77章 皇后理事第95章 平沈戰前第214章 有進無退第184章 明荷戰爭(上)第7章 突生橫變第210章 攻與不攻!第58章 損兵折將(上)第206章 暗含殺招第158章 商討第93章 歃血第183章 君臣暗鬥第32章 沒事瞎轉第173章 聽案(下)第199章 另類策略(上)第131章 混水摸魚第22章 餘塵未了第57章 退兵(下)第166章 居然生病第70章 河道第7章 突生橫變第190章 兵臨城下(上)第296章 下一步第140章 有點意外第158章 商討第139章 呼嘯而來(下)第204章 計劃有變第96章 過河棋子第144章 兩個侍衛第80章 多事之秋(下)第250章 反覆第9章 新任御史第79章 朝議第68章 太原第237章 組建第277章 暗中佈局第89章 遣使第157章 絕不妥協第108章 兩個陰謀第31章 到收網的時候第160章 同盟之盟第60章 損兵折將(下)第37章 二度失利第98章 廣寧之失(二)第146章 合縱之策第86章 女真內政(下)第203章 算計(下)第147章 私下協議第141章 建城伊始第191章 兵臨城下(中)第156章 出發赤峰第169章 後宮聽政第69章 河南也是河難第95章 平沈戰前第195章 破城(下)第309章 請旨第102章 竭力應對第16章 另設太學第140章 初有成效第307章 接連不斷第146章 遼東換帥第264章 兩位國公第37章 學生,老師第295章 輿論分化(下)第8章 南糧北運(下)第93章 歃血第71章 兩位巡撫第164章 福晉的決定第186章 疑雲重重(上)第247章 反攻第82章 殺懲
第227章 慢刀割肉第117章 未雨綢繆第33章 錦州城內第257章 團聚第206章 暗含殺招第149章 碰巧邂逅第221章 升空第107章 奇怪的旨意第314章 提審第261章 駐兵第66章 大明傅夫人第88章 等待歸來第166章 居然生病第176章 一招妙棋第225章 圍困布點第245章 詳情第277章 暗中佈局第265章 分工第263章 變革之年第118章 騎兵之戰第314章 提審第248章 怠慢第20章 戰前風雲第28章 正副失和(下)第54章 險勝第19章 大同會盟(上)第112章 演習開始(上)第222章 驚秫第225章 圍困布點第77章 皇后理事第95章 平沈戰前第214章 有進無退第184章 明荷戰爭(上)第7章 突生橫變第210章 攻與不攻!第58章 損兵折將(上)第206章 暗含殺招第158章 商討第93章 歃血第183章 君臣暗鬥第32章 沒事瞎轉第173章 聽案(下)第199章 另類策略(上)第131章 混水摸魚第22章 餘塵未了第57章 退兵(下)第166章 居然生病第70章 河道第7章 突生橫變第190章 兵臨城下(上)第296章 下一步第140章 有點意外第158章 商討第139章 呼嘯而來(下)第204章 計劃有變第96章 過河棋子第144章 兩個侍衛第80章 多事之秋(下)第250章 反覆第9章 新任御史第79章 朝議第68章 太原第237章 組建第277章 暗中佈局第89章 遣使第157章 絕不妥協第108章 兩個陰謀第31章 到收網的時候第160章 同盟之盟第60章 損兵折將(下)第37章 二度失利第98章 廣寧之失(二)第146章 合縱之策第86章 女真內政(下)第203章 算計(下)第147章 私下協議第141章 建城伊始第191章 兵臨城下(中)第156章 出發赤峰第169章 後宮聽政第69章 河南也是河難第95章 平沈戰前第195章 破城(下)第309章 請旨第102章 竭力應對第16章 另設太學第140章 初有成效第307章 接連不斷第146章 遼東換帥第264章 兩位國公第37章 學生,老師第295章 輿論分化(下)第8章 南糧北運(下)第93章 歃血第71章 兩位巡撫第164章 福晉的決定第186章 疑雲重重(上)第247章 反攻第82章 殺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