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5章 改行建廟

隨着禮部公文的發出,朝中大臣也開始發覺朵顏部的異常起來。五天之後,從朵顏部傳來消息,斡赤倫因爲身體不適,兩兒子分家帶走了大批部族爲由,婉拒了使者出兵的要求。而就在這個時候,駐守在大同的常炎林發來急奏,說是在烏蘭察布的地方發現了朵顏部的蹤影,他們四處挑釁當地部落,隱隱有西向的趨勢,所以他們特地請示朝廷該怎麼辦!

果然是高招!藉口分家,反正現在鬧事的是他的兒子,他完全可以用不受約束作爲推脫責任的理由。而且朵顏部也看準了大明不敢現在翻臉,所以才大膽發展自己的勢力。

朝中大臣知道後,舉朝譁然!很快就有大臣上言,要求朝廷出兵嚴懲朵顏部。也有些臣子在那裡不斷說教,認爲蒙古人不可信,之前他就反對云云。內閣大臣們倒沒有說話,顯然他們也意識到大明這個時候無法跟朵顏部翻臉。如果大明沒有建盤山城之前,就可以用關寧鐵騎壓制住朵顏部,但現在只能是放任朵顏部自由去了。

時機選的相當合適,我不由重視朵顏部裡邊的那個蒙古人了,看來我原先的謀劃需要宋獻策全力施爲纔不至於出錯。就在我謀劃的時候,烏斯藏來的大活佛終於代替**答應了我的五點要求。原本羅桑卻告堅贊還想討價還價,但是在我的強勢壓迫下,他們最終屈服了。

對於**他們的冊封還是很正規的,原本按照大明的慣例我應該封他們爲什麼法王教主的,但是沿襲我後世的觀念,索性用俺答汗封的**作爲封號,這樣對於我在蒙古地區推行藏傳佛教效果會好很多。禮部尚書溫體仁對於我的提議當然不會有什麼反對意見,很快禮部就將金印冊封的詔書準備好,並在大朝會的時候舉行了冊封典禮。

“奉天承運皇帝制曰:朕公平待衆,以慈悲撫治天下。對恪守戒律、遵守清規、精勤修道之人,向以褒嘉,並賜官封號。阿旺羅桑嘉措及羅桑卻告堅贊二活佛自前生以來,恪遵戒律,善意行進,弘揚正法,今又依照禮儀,虔誠進貢,以表耿耿忠心,故朕特賜印冊,封阿旺羅桑嘉措爲‘西天大善自在佛所領天下釋教普通瓦赤喇怛喇**喇嘛’,主持哲蚌寺和色拉寺,駐錫於拉薩管理前藏事務;封羅桑卻告堅贊爲班禪額爾德尼,主持扎什倫布寺及其所屬寺院、寺屬溪卡,駐錫日喀則管理後藏事物,他人不得侵佔爭奪,使其永久安居。爾等亦須堅持梵行,弘揚正法,教育僧衆及弟子,做到取捨無誤,精勤修行。欽此!”

“皇帝陛下萬歲萬歲,萬萬歲!”

格魯派的宗教領袖地位得到大明的冊封,但並不是他們接下旨意就可以了。因爲他們接下來要把五點書寫成鐵券,一式兩份,一份將收藏在大明皇宮裡,另外一份將在**以後的駐錫之地懸掛。相信有了這樣的規定,烏斯藏的人無法在抵賴了。

冊封完畢後,四世班禪羅桑卻告堅讚道:“陛下,我們已經接受了朝廷的冊封,請問陛下何時派兵入藏?”

“這個嘛”我頓了頓道:“朕答應過的事情自然算數,但是目前還有一件更重要的事情交給你們去做!”

聽我這麼一說,羅桑卻告堅贊聞言一黯,但是現在他們在大明的屋檐下不得不低頭。

“陛下有何吩咐?”

“朕不是說過要幫助格魯派在蒙古草原傳播嗎?現在朕已經決定了在赤峰的地方建一座黃教寺廟,這樣可以使得蒙古牧民們有參拜的地方。爲了招募信徒,朕打算讓你們去赤峰傳教。”

“去蒙古草原傳教?”羅桑卻告堅贊沒有想到我是提這麼一個要求,他跟**對望了一眼,又迅速的沉默了下來。至於**這次會見表現得相當配合,一切應答都是讓羅桑卻告堅贊出面。

“怎麼你們不願意?”

羅桑卻告堅贊忙擺手道:“當然不是,小僧等願意去赤峰傳教。”

“班禪願意去就好,那是蒙古牧民的福音!至於**,朕還有些佛學上的疑問向**請教,所以赤峰之行就勞煩班禪去了,朕會派遣大量人員相隨,確保班禪能夠儘快在草原傳教。”

“就羅桑卻告堅贊一人去?”

“就小僧一人去?”

**跟班禪兩個人異口同聲的問道。

我呵呵笑道:“當然,理由朕方纔已經說了!”

**聞言頓時沒了神采,班禪沉默了一下後最終嘆了口氣。原本他們聽說要去草原傳教,就想着能夠去草原那邊,畢竟在草原總比呆在京師要好得多。一旦蒙古王公們是格魯派的信衆,說不定能夠依靠他們逃出大明的掌控。他們之前逃出烏斯藏,首選投靠的目標就是蒙古人。想不到這個年輕的皇帝早就防範着他們,留下**便是作爲要挾班禪的人質。班禪知道自己的打算爲人看破,所以沉默以應算是接受這個安排。

我見他們沉默算是答應邊揮手道:“既然如此那你們就下去準備吧,朕會先行派人前去建廟,等時機成熟了,朕再人送你去。”

不由他們多說,侍衛們引着他們下去了。朝會散了之後,內閣大臣隨我去了乾清宮,雖然我已經開口說要建廟,但是具體的事務還沒有確定下來。而朝中臣子對於大明跑去草原建廟有些不理解,特別是戶部尚書對此多有微詞。進了乾清宮後,錢龍錫首先發話了:

“皇上,微臣愚鈍,不知爲何要現在去草原建寺廟?!如今大明國庫收入只是剛收支平衡,加上現在盤山建城後,軍費開支激增,臣實在不好調度!”

“錢的問題朕已經想過了,朕將從內庫支付一百萬出來。”

賀逢聖大吃一驚,忍不住問道:“皇上,爲何要如此重視他們這個格魯派?”

“呵呵,朕自然有自己的打算!這件事自從接到盧象升的彙報,朕心裡就有這個打算了。現在正好朵顏部有了不臣之心,朕便用佛教來收服他們。一百萬不算多啊,朕要的是整個蒙古草原。”

李標有些感慨道:“想不到彪悍的蒙古人如此崇信佛教!”

曹珖接話道:“這叫做一物降一物!”

“好吧,錢的事情已經解決了。那接下來咱們說下建寺廟的事,朕打算用京軍去!孫愛卿,你覺得哪支軍去會好些?”

被我遽然提及,孫承宗也有些吃驚:“皇上要動用京軍?”

“當然!”

孫承宗想了下後醒悟過來道:“也是,若不動用京軍,也難保他們在赤峰的安全。微臣以爲派遣神行軍會較爲妥當,他們都是老兵了。”

“嗯,跟朕考慮的一樣,讓就讓楊文嶽率領神行軍前去赤峰,他們此去重在防禦,至於那個什麼寺廟,暫時有個雛形就可以了,無需太過奢華。”

孫承宗沉吟了會後道:“皇上,若是皇上謀劃在赤峰建立據點,微臣以爲只神行一軍恐怕實力太過單薄。而且朵顏部對大明已經有了異心,難保他們會動手腳。”

孫承宗果然是個戰略人才,對於我之前考慮的東西,他一下子就想到了。我笑道:“朕已經說過了,是在赤峰幫助格魯派建立寺廟,這個消息朕也會光明正大的通知朵顏部。這兩萬人去起寺廟,朵顏部也不會太過忌憚。再說,大明不願跟朵顏部翻臉,想必他們也是如此!”

“皇上明鑑!”

賀逢聖問道:“那皇上最終的目的是”

這個我一直沒有說,看着我倚靠的內閣大臣們,正色道:“這裡也沒有外人,朕就明說了,朕打算在赤峰與蒙古諸部再次會盟!”

“會盟?!”衆內閣若有所思。

“對,會盟!”

“皇上最終還是想對付朵顏部?”

我呵呵一笑道:“這個還未定,但是將格魯派的教義散播在草原,對大明將是有利的事情,現在我們或許看不到,百年之後必有見效。這個辦法對付蒙古有效,當然還可以應用到別的地方!好了,這個事情就先議到這裡吧,現在朕想跟你們談下一下秋糧運送的問題,朕希望江南能夠多運一百萬石的糧食到京師,這個問題錢愛卿你要多跟緊一下。”

“是!”

“還有京軍的冬裝問題,孫愛卿要看着點!”

“是!”

整個商議過程,首輔成基命都沒有提出反對意見。雖然其他大臣對於皇上如此花費鉅額財力去推廣格魯派並不是時候,但因爲有成基命的默默支持,此事得以順利通過。經過這麼多事情後,我越來越跟成基命有了默契。

第188章 借用第64章 暫時的寧靜第76章 知己難求(下)第8章 閹黨盡除第175章 皇子監國第23章 女真對策(下)第280章 出發遠行第65章 唯一合格第77章 皇后理事第179章 馬有失蹄(下)第23章 女真對策(下)第168章 宮門之爭第111章 攻佔雙方第129章 對酒當歌第67章 臣子的無奈第173章 再起爭執第82章 殺懲第229章 該給的纔給第258章 冊封第298章 應勢(上)第5章 皇帝病了第160章 強硬政策第177章 峰迴路轉第46章 勢如破竹第74章 青樓才女第31章 憂天杞人(下)第18章 皇權造勢(下)第139章 戰果輝煌第252章 佈置第143章 女真蹤跡第230章 皇太極第174章 傅山歸來第218章 又見陷阱第132章 一場虛驚第82章 殺懲第78章 假紅毛番子第296章 下一步第123章 紅袖不添香(下)第142章 誰有着數第284章 較勁第207章 接應第2章 巡視三營(上)第166章 苦等第32章 沒事瞎轉第196章 屠戮(上)第33章 要保的內閣第53章 不變之局第122章 暗波涌動第59章 歸來辭去第183章 結果一樣第28章 海戰第20章 大同會盟(下)第158章 商討第68章 太原第177章 峰迴路轉第111章 攻佔雙方第181章 會盟之行第47章 通州之行第34章 秀兒進宮第173章 聽案(下)第193章 破城(上)第20章 戰前風雲第165章 演戲第120章 另起爐竈第107章 作壁上觀第219章 填土作戰第126章 研究院的作用第234章 替罪之羊第89章 遣使第205章 全局分析第34章 秀兒進宮第150章 逼敵來攻第171章 疑心重重第58章 損兵折將(上)第3章 宮外世界第116章 最後人選第94章 調動第34章 兵圍大淩河第296章 下一步第8章 南糧北運(下)第141章 發配東南第11章 年前第141章 發配東南第172章 誰在得益第69章 河南也是河難第52章 進退兩難(下)第215章 整軍再戰第173章 聽案(下)第130章 盤山選址第82章 夏季攻勢(下)第151章 重建察哈爾第244章 誓約第134章 中央銀行第182章 兩頭敲打第252章 佈置第90章 收與不收?!第19章 大同會盟(上)第169章 後宮聽政第66章 出發第80章 多事之秋(下)
第188章 借用第64章 暫時的寧靜第76章 知己難求(下)第8章 閹黨盡除第175章 皇子監國第23章 女真對策(下)第280章 出發遠行第65章 唯一合格第77章 皇后理事第179章 馬有失蹄(下)第23章 女真對策(下)第168章 宮門之爭第111章 攻佔雙方第129章 對酒當歌第67章 臣子的無奈第173章 再起爭執第82章 殺懲第229章 該給的纔給第258章 冊封第298章 應勢(上)第5章 皇帝病了第160章 強硬政策第177章 峰迴路轉第46章 勢如破竹第74章 青樓才女第31章 憂天杞人(下)第18章 皇權造勢(下)第139章 戰果輝煌第252章 佈置第143章 女真蹤跡第230章 皇太極第174章 傅山歸來第218章 又見陷阱第132章 一場虛驚第82章 殺懲第78章 假紅毛番子第296章 下一步第123章 紅袖不添香(下)第142章 誰有着數第284章 較勁第207章 接應第2章 巡視三營(上)第166章 苦等第32章 沒事瞎轉第196章 屠戮(上)第33章 要保的內閣第53章 不變之局第122章 暗波涌動第59章 歸來辭去第183章 結果一樣第28章 海戰第20章 大同會盟(下)第158章 商討第68章 太原第177章 峰迴路轉第111章 攻佔雙方第181章 會盟之行第47章 通州之行第34章 秀兒進宮第173章 聽案(下)第193章 破城(上)第20章 戰前風雲第165章 演戲第120章 另起爐竈第107章 作壁上觀第219章 填土作戰第126章 研究院的作用第234章 替罪之羊第89章 遣使第205章 全局分析第34章 秀兒進宮第150章 逼敵來攻第171章 疑心重重第58章 損兵折將(上)第3章 宮外世界第116章 最後人選第94章 調動第34章 兵圍大淩河第296章 下一步第8章 南糧北運(下)第141章 發配東南第11章 年前第141章 發配東南第172章 誰在得益第69章 河南也是河難第52章 進退兩難(下)第215章 整軍再戰第173章 聽案(下)第130章 盤山選址第82章 夏季攻勢(下)第151章 重建察哈爾第244章 誓約第134章 中央銀行第182章 兩頭敲打第252章 佈置第90章 收與不收?!第19章 大同會盟(上)第169章 後宮聽政第66章 出發第80章 多事之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