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西回

接到逃亡回來的兵丁報告,袁崇煥心裡鬆了口氣,畢竟皇上交代他的事情已經解決了!是時候回去了,他低聲的安慰了幾句毛有德與毛可喜。

“督師,你可要爲我們都督報仇啊!”

毛有德與毛可喜是毛文龍的義孫,他倆身受毛文龍大恩,是以聽到毛文龍身死的消息,在那嚎啕大哭。如果說兵丁的報告只是一個傳言,那很快皇太極就送來了實據——毛文龍的首級,並且讓一個沒殺的小兵帶了一封信給袁崇煥。

致袁督師帳下:

汗王斬文龍之首級以謝將軍之無將旗之德,奈何將軍吝惜,本汗欲一戰而不可得,甚憾!

袁崇煥看了信,心裡暗笑,他可以想象得出皇太極吃了啞巴虧的情形。不過皇太極說得也對,大明的軍隊還是不能實打實的跟滿洲人相拼。這回雖殺敵近萬人,但自己三萬人馬也損失了七千有餘,毛文龍更是丟了一萬五的兵力。在用了這麼多計策還打成這樣,明軍跟滿洲人戰鬥力上相比還是有段距離。他想好了,此番回去,一定要把關寧鐵騎給訓練出來。袁崇煥想到若干年後,便可以火器加騎兵與滿洲人爭持,不由豪氣頓生,大喝道:

“傳我將令,起程,回軍!”

圍剿了毛文龍的皇太極心裡還是很憤怒,不僅是鑲藍旗損失慘重,而是自己給袁崇煥耍了一回,讓人家牽着鼻子走。這樣的感覺大大的侵犯了他的尊嚴。但袁崇煥已經從海上溜走了,他送去毛文龍的首級和書信,也不過就是向袁崇煥示威。最後他把這股怒火發泄到了二貝勒身上。皇太極嚴懲了阿敏,將他旗主之位革去,讓自己的親信濟爾哈朗做了鑲藍旗的旗主。同時把這裡改成鑲白旗多爾袞的防區。在鎮江城重新部屬了5牛錄的滿洲兵,10牛錄的蒙古兵(1牛錄有三百兵力)。佈置完這一切,他才起駕回盛京。

袁崇煥他們順利的回到皮島,將士們都興高采烈,不過此番歸來,也說得上是損失慘重,畢竟毛文龍這隊人馬都全軍覆沒了,加起來的傷亡有兩萬有餘。唯一讓人覺得慶幸的是,奪回了七八萬的百姓。不過如何整編皮島的士卒又成了袁崇煥要考慮的一個問題。皮島原先的將領沒有剩下多少個,人馬也只有萬人的樣子。若不重整建制,只要袁崇煥一走,這裡說不定就分崩離析。解決的辦法只有留一個信得過的將領下來主持大局。袁崇煥想到了何可綱!

這日他單獨把何可綱留在帳內,詢問他的意願。

“可綱啊,本督師知你極有武略,是以想把你留在皮島,這裡以後可就是滿洲人的心腹大患。只要你駐守在這,滿洲人就不能全力攻打西線。不知你意下如何?”

何可綱倒沒有什麼別的想法,雖然皮島懸系海外,但也非孤立無援,而且在這也可以一顯自己的身手。

“督師有令,末將怎敢不從?”

袁崇煥很滿意的點點頭,他有點感概道:

“其實本督師也不願留你在這,你也知道本督師能用之人也是不多,但是旅順的總兵黃龍領的是水軍,在野戰不是長項。不然我還真不放你在這。”

“多謝督師錯愛,末將定不辜負督師的厚望。”

“好,待我回到寧遠,即上表請聖上封你爲皮島總兵。這裡就恢復原先的兩萬建制,本督許你18萬的軍餉,你可要給本督練出和寧遠一樣強的兵士來。”

何可綱激動得漲紅了臉,慨然應聲道:

“末將必以督師連軍之法訓練士卒,一年內定有所成,否則甘當督師責罰!”

“恩,本督要得就是你這樣的精神。好好努力牽制住滿洲的後方,過幾日本督就要回寧遠了!”

“是!不過屬下有一言,不知當講不當講?”

袁崇煥望了何可綱一眼,微笑道:

“你講來便是!”

“末將是擔心,此番我軍東巡雖然能夠安全歸來,可也損失兩萬有餘,末將恐有人在朝堂上對督師不利!況且此次是我軍首先進攻滿洲,若惹起大戰,一旦死傷慘重,耗費大量軍資,必有人彈劾督師。”

袁崇煥點了點頭,其實這幾天他也想過這件事情,不過他回想起皇上任命時所給的承諾,心裡又安定了不少。何況此次的軍事行動也是皇上授意的,沒有理由皇上不幫着他迴護。

“皇上斷不會因爲這樣而怪罪邊疆將士,可綱多慮了!”

“恕末將多嘴,雖然現在皇上倚重督師,但是也怕以後有人翻舊賬來打擊督師,末將認爲,督師自當要詳細稟明此番會戰的一切,以免爲小人所乘。”

“嗯,還是你小心,看來留你在這,本督沒有選錯人!”

“多謝大人謬讚。末將只是不希望大明少一棟樑,兵士少一脊樑!”

“好,就照你說的做,走,咱們出去巡視下兵營。”

“是!”

第二天,袁崇煥主持了毛文龍的奠禮,因爲毛文龍只有一個頭顱回來,於是讓工匠用檀木雕了身軀,一起安葬在皮島之上。毛有德與毛可喜作爲毛文龍餘存的後人,自在皮島守靈。袁崇煥按照皇上交代的意思,風光大葬了毛文龍,然後將帶回的百姓分割出四萬帶回寧遠。

袁崇煥在回軍寧遠的時候,他的軍情奏摺就發了過來。

我接到奏章,心裡自然十分高興。不僅我除去了毛文龍,而且也杜絕了以後孔有德他們叛亂的可能。再則又在皇太極的後方插了顆讓他寢食難安的釘子,雖然兩萬將士的撫卹讓我心疼了下!

第二天我就按袁崇煥的意思,何可綱任皮島總兵,並且下旨褒獎有功將士,追封毛文龍爲鎮西伯。爲了把遼東的戰事擴大影響,我想到了借用《明刊》的影響。

《明刊》在傅山,陳文一等人的操辦下,倒是弄得影響頗大,成爲了朝廷的喉舌。由於借用朝廷的馬驛傳遞,在大明的州縣都可以在城牆看到貼的《明刊》。《明刊》既宣揚道義,講解學問,也就朝廷的新政作出闡述,連着也刊些各地的風土人情。大明的百姓第一次如此瞭解朝廷的政策,地方的州官有心貪污,也無法弄假,畢竟所徵的稅收寫得明明白白。

這回我讓《明刊》連續三個月都以遼軍凱旋爲主題,大肆宣揚遼東將士東巡的功勞。傅山他們果然是才子手筆,根據後續來的各種遼東請功奏摺,先是以遼軍的忠君愛國洋洋灑灑的寫了一大篇,然後再把遼軍血戰滿洲,轉戰後方,力克數城的戰績彪炳一番。最後是根據功勞,把毛文龍,祖大壽,吳三桂爲典型,將個人的戰場表現寫得是淋漓盡致,仿如寫者親見,三個勇將躍然紙上。一時間街頭巷尾,茶肆酒樓無不在議論這三人。

其實我看到傅山他們的原稿時,對吳三桂也在其中很是納悶。我知道他是一個大漢奸,也知道歷史上他一生都在背叛。可是現在在這個時候,叫我怎麼下手,我總不能把一個在義州伏擊戰中立功的人就這樣處置吧。算了,只希望他不要歷史重演,現在有袁崇煥我還不是那麼擔心。不過我聽侍衛們說,現在宮內外都在議論遼東的三勇士,特別是吳三桂,畢竟三個人裡面,毛文龍已經戰死,祖大壽原本就是遼東的勇將,而且年紀不惑,而吳三桂卻是二十許,又未有妻室,京中不少官宦人家在打他的主意。

我心裡也不知道什麼滋味,沒想到這個歷史上的大漢奸,還被我捧了起來,做了政治明星。希望不要以後的陳圓圓就是因爲這個而跟了吳三桂。大約後世知道陳圓圓的人,都不太希望陳圓圓跟了吳三桂。而我也是這麼想!

皮島之事一了,我心裡也輕鬆起來,除了下午練練字,就去皇后那陪着她。太醫說皇后的產期就在這十幾日,我能不着緊嗎?

可能皇后快要生產了,皇后孃家中人,現在還不能進宮伺候,所以吳秀兒倒比以前來的勤了。經常我還摟着婉琴皇后說話,那小妮子就在寢宮外候着了。不過女人和女人總有說不完的話,我也好脫身去忙自己的事情。

秀兒得空的時候,倒也來看看我的字練得怎樣了!也許因爲我和吳秀兒相遇的時候,不是以超然的身份結識,是以我還是很平和的跟她接觸,老實說,面對這樣一個溫柔婉約,又如此至孝的美麗女孩,我不動心是假的。但是皇后生產在即,我若想着這些,那就太對不起婉琴了。何況我不喜歡勉強一個女孩,許多東西都是講究緣分的。若我有半點意思表露,恐怕她就要迫着壓力進宮了,那樣強娶一個女孩有什麼味道。而且我會覺得那是皇位的力量,而不是個人的魅力,作爲後世的人,總希望自身能得到認可。

現在的普通政事我都是讓內閣和六部處理,我只是負責總領下,畫個硃批什麼的。畢竟陳文一說得對,如果皇上太能幹,臣下就會平庸起來。我若一路的越俎代庖下去,最終累掛的還是我!我又何必跟臣下搶權力。

現在我就專心謀劃些重要的事情,比如取個什麼名字什麼的?!

第185章 釜底抽薪第276章 爭奪(下)第113章 暢所欲言第137章 突圍而出第98章 愈演愈烈第169章 過招第83章 南北對峙(上)第68章 太原第116章 意外耽擱第297章 報紙第88章 公主第140章 有點意外第65章 唯一合格第63章 各自息兵第33章 要保的內閣第19章 大同會盟(上)第78章 假紅毛番子第199章 另類策略(上)第161章 自找麻煩第294章 輿論分化(上)第227章 慢刀割肉第64章 煩事一堆第256章 封賞第140章 有點意外第118章 騎兵之戰第139章 呼嘯而來(下)第119章 熱鬧詩會(下)第30章 論才,論財第26章 正副失和(上)第52章 進退兩難(下)第65章 預謀南巡第211章 戰意第111章 攻佔雙方第97章 二審定案第152章 暢談局勢第136章 皮島開始第171章 疑心重重第174章 傅山歸來第282章 問題(下)第127章 物盡其用第269章 情由第108章 兩個陰謀第216章 強行攔截第79章 多事之秋(上)第164章 爭權第35章 皇上也使奸計第155章 紈絝子弟第8章 南糧北運(下)第169章 後宮聽政第88章 公主第280章 出發遠行第40章 北伐第196章 屠戮(上)第21章 女真對策(上)第60章 損兵折將(下)第29章 安南之行第189章 通州之亂第120章 紅顏似知己第229章 該給的纔給第19章 到宮外走走第120章 另起爐竈第213章 陰招第239章 整頓第129章 對酒當歌第109章 啓蒙老師第176章 揭破第59章 歸來辭去第97章 二審定案第41章 會戰第191章 快刀亂麻第263章 變革之年第50章 迂迴策略第280章 出發遠行第114章 預設奇兵第234章 替罪之羊第232章 扶持計劃第85章 女真內政(上)第52章 進退兩難(下)第41章 遼西大雪第192章 兵臨城下(下)第237章 組建第13章 意外驚變(下)第80章 喜事第268章 不化之人第299章 應勢(下)第59章 損兵折將(中)第142章 誰有着數第150章 註定的緣分第307章 接連不斷第68章 太原第162章 法不責衆第105章 疑點難點第279章 決裂(下)第137章 兩向夾攻第11章 年前第140章 初有成效第164章 爭權第77章 春風又綠江南岸第84章 南北對峙(下)
第185章 釜底抽薪第276章 爭奪(下)第113章 暢所欲言第137章 突圍而出第98章 愈演愈烈第169章 過招第83章 南北對峙(上)第68章 太原第116章 意外耽擱第297章 報紙第88章 公主第140章 有點意外第65章 唯一合格第63章 各自息兵第33章 要保的內閣第19章 大同會盟(上)第78章 假紅毛番子第199章 另類策略(上)第161章 自找麻煩第294章 輿論分化(上)第227章 慢刀割肉第64章 煩事一堆第256章 封賞第140章 有點意外第118章 騎兵之戰第139章 呼嘯而來(下)第119章 熱鬧詩會(下)第30章 論才,論財第26章 正副失和(上)第52章 進退兩難(下)第65章 預謀南巡第211章 戰意第111章 攻佔雙方第97章 二審定案第152章 暢談局勢第136章 皮島開始第171章 疑心重重第174章 傅山歸來第282章 問題(下)第127章 物盡其用第269章 情由第108章 兩個陰謀第216章 強行攔截第79章 多事之秋(上)第164章 爭權第35章 皇上也使奸計第155章 紈絝子弟第8章 南糧北運(下)第169章 後宮聽政第88章 公主第280章 出發遠行第40章 北伐第196章 屠戮(上)第21章 女真對策(上)第60章 損兵折將(下)第29章 安南之行第189章 通州之亂第120章 紅顏似知己第229章 該給的纔給第19章 到宮外走走第120章 另起爐竈第213章 陰招第239章 整頓第129章 對酒當歌第109章 啓蒙老師第176章 揭破第59章 歸來辭去第97章 二審定案第41章 會戰第191章 快刀亂麻第263章 變革之年第50章 迂迴策略第280章 出發遠行第114章 預設奇兵第234章 替罪之羊第232章 扶持計劃第85章 女真內政(上)第52章 進退兩難(下)第41章 遼西大雪第192章 兵臨城下(下)第237章 組建第13章 意外驚變(下)第80章 喜事第268章 不化之人第299章 應勢(下)第59章 損兵折將(中)第142章 誰有着數第150章 註定的緣分第307章 接連不斷第68章 太原第162章 法不責衆第105章 疑點難點第279章 決裂(下)第137章 兩向夾攻第11章 年前第140章 初有成效第164章 爭權第77章 春風又綠江南岸第84章 南北對峙(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