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 要的是錢

單單靠着目前的財政是不能夠讓我有什麼舉動的,東南沿海的貿易多的是爲了大明儲備糧食,而且大明遠航能力有限,再大規模加入船隊,只會使南洋一帶的市場出現惡性競爭。我委託田家走私貿易的銀也全補貼給了遼東。登基五年,我還是一個窮皇帝。所謂窮則思變,我得想點辦法來搜刮錢財。

我要搜刮錢財,這是國家大事,人人有責。自然不能讓大臣們逍遙,不管三七二十一,馬上下旨讓朝中文武百官就如何改善大明財政上奏摺,嚴格規定他們至少每人要上三條建議。果然沒有幾天,奏摺就上來了幾百封。我讓曹化淳跟方正華整理好了,將各項建議分門別類的供我參考。

等他們收拾好後,我一看,徹底失望!稍微有些頭腦的,不外乎就是清查遺漏稅田,加推廣官紳一體納糧;稍微木訥點的就是一句話加稅;再有一類白癡型的居然叫我去從開礦稅,還要派太監去收。的,真是閒我沒事做了要給我找亂。若不是事前曾在旨意上說言者無罪,我就要把這些人直接送到川貴去充軍了。

這些小打小鬧,怎麼可能馬上改變大明財政呢?!我把這些奏章一扔,要曹化淳將這些建議送往內,讓韓鑛他們把這些細碎可行的拿去實施。我頭昏腦脹的出了乾清宮,然後往左拐去。方正華一看,就知道我是要去孝明公主那,便努了下嘴讓內侍去稟報。

近養成了一個午休習慣,一旦有什麼煩心的事情,我就喜歡去昭仁殿聽聽琴。聽了公主的彈奏,然後再睡一會,精神總是好很多。我之所以沒有去找婉琴她們,主要是她們現在都大着肚,我總不能有什麼唉聲嘆氣的事還找她們訴苦吧。心情對於孕婦跟胎兒都是很重要d,這點常識我還是有!

我一進昭仁殿,孝明已經做好了迎駕的準備,也按照往常的習慣,點燃了香爐。每每我到了這,公主並不會問我心煩什麼,而是讓我不去想心煩的事情。待休息夠了了,我也就有精力繼續再想。

公主溫溫柔柔的坐在琴前,她輕聲問道:“皇上今日想聽什麼曲?”

我隨口而出道:“有沒有什麼招財進寶之類的曲目啊?”

公主愕然的望着我道:“招財進寶?”

我意識自己說錯話了,便改口道:“朕方是說笑了,你就彈比較幽靜點的,朕要休息一會。”

“是!”

悠揚琴聲響起,可我躺在睡椅上就是無法入眠,我腦海裡想遍了古今中外賺錢的法門,現代人暴富就是中彩票,騙貸,搶銀行,玩股票,在這個時代都是用不上。不過彩票倒是一個可以長遠考慮的方案,自己要是開了第一家,錢是穩賺,但還是太慢了。這東西只有擴大規模有可觀效益,我沒時間等上一兩年,稍後再說吧。銀行的話,這個時代只有錢莊,沒有銀行。我要是按照現代的制度建一所銀行,那存錢的人自然會多,可是我沒有投資的地方。要是用到大明財政上,要時可是還要償還的,那利息就夠我虧的了。這也不是長久之計,那錢在哪呢?

“你說這天下的錢都在哪呢?”我不自覺問出了聲。

孝明聽到我問,大大的眼睛撲閃撲閃的,她帶着疑問道:“皇上問得好生奇怪,這錢自然在富人手中了。”

“在富人手中?”

孝明乾脆停下手中的琴,認真的回答我的問題:“有錢的就是富人,那天下的錢財不就在富人手中嘛!天下富的自然是皇上,皇上富有四海。然後呢,就是商人,他們倒賣貨物擡高物價,也是有錢之人。再其次就是官員,官員若是不奉公守法,也可以聚斂很多錢財,就像大明的劉瑾跟魏忠賢兩個太監。”

我還富呢?!我現在都在爲錢急着撓頭,真是個小姑娘。這幾日想了這麼多,正規的途徑增加收入是沒有辦法了,看來要走走偏門行。歷史上有多少撈錢的好手呢?得向他們借鑑一下。

鄧通、樑冀、呂不韋、石崇、劉瑾、王振,魏忠賢他們個個都是有錢的主,不過他們都好像是靠貪贓枉法得來的,還要搭上名聲,他們的方法對於我而言還是沒用。我想想還有誰是摟錢的行家!

陡然間我想起一個人——和珅!不是有句俗語,和珅跌倒,嘉慶吃飽嘛!這傢伙夠富的了,家產夠國家幾年財政收入。我想想他是怎麼聚斂錢財的?和珅不單是爲自己刮錢,還爲皇帝摟錢。受賄?我是用不上。賣官?這是不行,容易動搖國家根本。對了,議罪銀!我怎麼就沒有想到這個,你說這天下犯法的人說多不多,說少絕對不會少到哪裡去!要是除了罪大惡極的犯人,其他犯錯的可以用錢來贖罪,那我不就了。不錯,真是個好辦法。用罰錢來代替判刑,既起到了懲戒的作用,也可以增加我的收入,哈哈,我實在太聰明瞭!

我越想越覺得可行,激動得不禁跳起身來。我一把握着公主的手道:“哈哈,多謝你了,朕想到辦法解決了。你猜是什麼,議罪銀。朕明日就召內大臣們商議,他們肯定會對朕的想法佩服得五體投地。哈哈。”

孝明突然被我抓到小手,瞬時雪白的臉盤漲得通紅,滿臉的羞澀增添少女的韻味。

我還兀自興奮的講着:“嗯,有錢了朕該先做什麼呢?遼東還要增加人馬,可以給一點補助。葡萄牙人的炮廠那邊也可以給點定銀,還有修黃河,適當的減免一些地方的賦稅恢復生產……”

“皇上……”孝明細不可聞的叫了我一聲。

感覺到她的手在我掌心略微的後縮,低頭看去現自己的冒失。我訕訕一笑,不好意思的放開她,有些尷尬道:

“對不起,我不是有意的。”

孝明公主搖搖頭,臉還是那樣紅。我也不知道她生氣沒有,面對這個情景,唯一的辦法自然是逃離現場。

“嗯,朕還有事,今天就聽琴到這吧。朕改日再來!”說着我就開溜了。

我走出昭仁殿,方正華在外頭侯着,沒有想到我這麼就出來了。忙跑過來道:

“皇上怎麼就出來了?”

我支吾道:“朕休息好了,你現在就去把內大臣們找來,在乾清宮,朕要見他們。”

“是,奴這就去!”

方正華走後,我想到剛的握手,感覺手指間仍有一陣滑膩,忍不住又望了眼昭仁殿。

乾清宮,

此時宮內一片寂靜,我坐在寶座上看着下邊的內大臣。我剛把我的斂財計劃告訴他們,不過沒有收到我想象中的支持,而是他們集體沉默陷入思考中。

“怎麼樣?你們是不是覺得朕的計劃不錯?”

衆人一時都沒有答話。

“韓愛卿,你覺得呢?”

輔韓鑛期期艾艾迴道:“回皇上,這個,這個……”

“到底怎樣?”

韓鑛爲難道:“皇上,微臣覺得將刑罰修改,換作罰錢,這,這實在有違大明祖訓。大明律法也將肆意遭到破壞,朝廷重利,官員成貪婪之人。聖人之教都是重德輕利。皇上,微臣覺得還是要慎重點。”

我聽了韓鑛的話不由心裡一堵,剛的興奮就馬上給兜頭而來的冷水潑沒了。我不甘心好容易想到的方法這麼就給擱淺,便打起精神道:

“韓愛卿過慮了,朕不是說不懲罰有罪之人。那些犯人都是按照大明的律法來判罪,只不過可以用銀來抵罪罷了。對於大奸大惡之人,朕自然不會赦免,朕要開恩的是那些犯了小錯的犯人。朝廷重利,那是不可避免的,朕沒有加稅已經是不錯的了,不然你們告訴朕,這錢從何處來。再者聖人也不是說有教無類,佛門也說回頭是岸。朕是給機會讓犯人們悔改,若是將他們配,坐牢,受刑,雖然他們身心受到懲罰,這對朝廷卻毫無裨益。西漢時代緹縈救父,不就說過‘夫死者不可復生,刑者不可復屬,雖欲改過自,其道莫由,終不可得。’的話嘛,漢文帝正是因爲如此廢除了肉刑。朕現在簡化處置犯人手段,犯人也受到教訓,兩下方便有何不可!”

我七拼八湊的說完一堆話,韓鑛就沒有出聲了。我又看了下其他人道:“你們覺得怎樣?”

“皇上,微臣以爲不可!”

說話的是鄭三俊,他是主管刑部的,沒有想到他會出來反對,這可有點難辦了。

“有什麼不可?”

“微臣以爲,如果將刑罰換作罰銀,勢必造成官員貪污,使得刑事難決斷,也可使奸詐之徒有空可鑽。我大明州縣數百,遠者離京師五千里路遠。若縣官與奸人勾結,即使不法,以銀避罪,朝廷也奈其不何!銀沒入縣府,其數量不由朝廷掌控,極易孳生貪贓賄賂之人。臣以爲,若施此罰,無異於當年萬曆朝開礦稅一般。”

沒這麼誇張吧,我記得乾隆朝用了議罪銀製也沒有出什麼大問題啊!到了我的手上就會變成我來個大禍端?不可能!

“鄭愛卿所說不無道理,但朕已經想過了。這犯罪之人的贖金自然不能在下邊交付,大明所有刑事檔案都會到刑部備底,原本朕想把這件事統一到刑部來做。但考慮路途遙遠,所以朕想把事情統一到各省城三司來做。由刑部另派人到各省接收,所抵各類罪責銀數額由朝廷明旨下去。這樣就不會出現有官員在其中撈錢了。”

“即便可以減少其中弊端,但對於刑罰而言,犯人身無痛癢,根本不存畏懼之心。如那搶劫人犯,只要交納錢財便可再次出獄搶劫。臣以爲,這實在無益於犯人教化。”

“你說的是其中的漏洞罷了,大家可以羣策羣力的去找出這些不足的地方,修改後不就一樣可以執行。朕找你們來就是想要你們幫朕想想不足的地方。”

我剛說完,鄭三俊還要說話,我擺手打斷,用不容置疑的語氣道:“朕已經下定決心要實施,你們左一個道德,右一個正氣。但朕要考慮的是什麼,錢!你們有法拿出錢來嘛?你們唯一的法門還不是從老百姓那裡加稅。加稅的後果比朕的議罪銀嚴重得多,即便本法中有什麼漏洞,也就是極少人作惡,但要是加稅,那就是在逼一羣人去作反。好了,朕找你們就是爲了商量這件事,你們都下去想想,盡補充不足的地方上來。朕想點實施,退下去!”

大臣們見我態度堅決,自然不敢多說什麼了,各個都怏怏退了下去!

長期以來都是受聖人之教的孔家門徒哪裡一時能夠接受這個,事情開沒有正式文,京師內外就鬧開了。茶前飯後,人們議論多的就是議罪銀,有贊成有反對的,甚至還有些犯人的家屬已經到刑部去撞木鐘了。

王承恩裡裡外外都跟我說了一遍外邊的形勢,乘着這個空擋,我帶着一干侍衛出來看看實情到底怎樣。

結果民間的議論讓我失望了。

街頭小巷裡在議論議罪銀的百姓說得多的就是:“看到沒有,只要有錢就可以犯法,這都是幫有錢人啊,咱們窮人還不是要受罪!”

京中的一幫公的經典言論是:“咱們犯法又怎樣?聽說沒有,朝廷就要出臺議罪銀了,知道議罪銀不,那就是少爺我犯法也不用抵罪。”

還有一些吃飽沒事做的閒漢的議論是:“收到的錢還不是進當官的手裡,讓他們花天酒地。孃的,怎麼老沒投個好胎去做官啊!”

學們的統一意見:“有辱斯文!”

聽得我是一點心情都沒有了,好在咱們心理素質好,有着‘衆人皆醉,惟我獨醒’的覺悟!那些街邊議論就隨它去。反正一旦我印下玉璽,天下百姓就得遵從。有的時候是需要集思廣益,但有的時候是需要果斷!

既然出來了,那就順便去下天工學院,看下徐光啓他們的炮彈研製得怎麼樣了!既然這邊停止鑄造大規模的紅夷大炮了,我就讓他們研究下殺傷力大的開花彈。

沒想到我剛一進門,就遇到徐家

“是你,你來找我爺爺嘛?”小丫頭認出我很是高興。

“徐大人在嘛?”

“他啊,還在造他的彈藥!連我找他都說沒空,我要回去向奶奶告他的狀。”說着小丫頭一臉的不滿。

我被她這一逗,不禁樂了。想起上次跟她相遇,便問道:

“上回我給你的自鳴鐘拆出來沒有啊?”

小丫頭聽我問自鳴鐘,一下滿臉的自信道:“拆下來了,我還裝好了,你要不要?我現在就可以還給你了。”

“你做得第二部出來嘛?”

小丫頭微一猶豫後道:“當然可以,不過要把這部放着借鑑一下!”

“好啊,你要是能夠做出來,我讓你爺爺好好獎賞你!你要的工匠我可以讓你爺爺配給你,你就負責教他們怎麼做。做出來的自鳴鐘我全要了。我這就去跟他說!”

說着我就去找徐光啓了,要是這個小丫頭真能做出自鳴鐘來在大明銷售,有錢人都買上一個,我也了,現在我是隻要能賺錢就想撈上一筆。

徐光啓沒想到我會微服來找他,而且找他居然不是問炮彈的事。我第一句話說的就是:“你家孫女不錯啊!”

當場徐老頭差點背過氣去,還以爲我看上她家小丫頭了,一個勁的跟我說:“微臣家孫女年紀尚幼,自小又頑劣,不知禮儀。不敢當皇上的讚譽!上回微臣這劣孫去買自鳴鐘,給皇上添麻煩了,微臣這就代她向皇上賠罪。”說着就要給我下跪。

我攔着他道:“不用跟朕客套,那小丫頭居然可以拆得開自鳴鐘,又可以裝回去,朕看她就不錯。對了,你派幾個天工學院裡的工匠給她,朕方在門口遇到她,已經說好了,讓她自己開始複製自鳴鐘,做得好了,就大規模製造。朕會讓人接手拿去賣!”

徐光啓這時明白皇上說什麼,孫女買回自鳴鐘這件事他是知道的,他也猜出誰送的。所以孫女後來找他研究自鳴鐘的時候,他也下了不少功夫。否則就以孫女的能力,也不能如此迅的完成。不過他研究自鳴鐘是爲了興趣,而皇上是爲了賺取銀兩。知道皇上不是有什麼其他的想法,他心裡一鬆,便高興道:

“皇上既然看重微臣孫女,微臣代爲叩謝,臣一定鼎立協助。”

我指着他書桌上的設計圖紙道:“這不過小事,就讓你孫女去弄好了。你不是還有開花彈要研究嘛,現在做得怎樣了?”

“回皇上,微臣正在設計如何使彈藥在彈殼內均勻,使彈藥爆炸的時間恰當,現在剛有個頭緒,等試驗有了效果,微臣再稟報皇上。”

我讚賞道:“好,有愛卿如此努力籌劃,朕就放心了。嗯,你就好好設計,我到了晚些時候再來看。朕還要到別處看看。”

“是,微臣恭送皇上。”說完徐光啓跪了下來。

我正要出門,卻被一個小手指着說道:“你是皇上?!”

第198章 屠戮(下)第49章 王京大火第50章 迂迴策略第88章 等待歸來第31章 到收網的時候第154章 樂極生悲第50章 會兵城下第57章 心事第16章 困難時期第118章 熱鬧詩會(中)第302章 手段(上)第184章 再見福晉第98章 廣寧之失(二)第47章 通州之行第1章 夜看明書第95章 事發突然第192章 下任首輔第147章 論誰對錯第116章 最後人選第59章 損兵折將(中)第77章 春風又綠江南岸第99章 難以兼顧第190章 兵臨城下(上)第51章 各施其道第135章 都在打算第34章 兵圍大淩河第101章 當頭一棒第115章 模擬實戰第82章 殺懲第171章 聽案(上)第23章 眼淚的威力第281章 問題(上)第137章 兩向夾攻第152章 再據優勢第191章 兵臨城下(中)第206章 暗含殺招第312章 將計就計第8章 南糧北調(上)第211章 戰意第90章 收與不收?!第238章 條件第148章 都是聰明人第295章 輿論分化(下)第113章 演習開始(下)第77章 皇后理事第204章 計劃有變第122章 紅袖不添香(上)第115章 吃虧買賣第39章 東巡第109章 年內計劃第158章 天工改組第174章 傅山歸來第310章 茶鄉武夷第255章 探視第197章 屠戮(中)第246章 遠征第33章 要保的內閣第18章 皇權造勢(下)第8章 南糧北調(中)第163章 陰謀論者第52章 進退兩難(下)第103章 再建二軍第170章 驚天計劃第253章 迴鑾第50章 會兵城下第232章 扶持計劃第6章 額哲歸國第228章 善後處理第319章 待命第315章 鐵案第100章 危機四伏第52章 親征第19章 到宮外走走第1章 謀而後動第46章 勢如破竹第278章 決裂(上)第149章 碰巧邂逅第206章 暗含殺招第194章 破城(中)第40章 北伐第82章 殺懲第68章 太原第93章 歃血第10章 陝西流民第176章 揭破第142章 誰有着數第38章 堅守待援第195章 破城(下)第40章 袁崇煥的選擇第80章 多事之秋(下)第108章 操炮之術第310章 茶鄉武夷第47章 通州之行第250章 反覆第22章 女真對策(中)第31章 到收網的時候第66章 出發第217章 適得其反第51章 各施其道第107章 奇怪的旨意
第198章 屠戮(下)第49章 王京大火第50章 迂迴策略第88章 等待歸來第31章 到收網的時候第154章 樂極生悲第50章 會兵城下第57章 心事第16章 困難時期第118章 熱鬧詩會(中)第302章 手段(上)第184章 再見福晉第98章 廣寧之失(二)第47章 通州之行第1章 夜看明書第95章 事發突然第192章 下任首輔第147章 論誰對錯第116章 最後人選第59章 損兵折將(中)第77章 春風又綠江南岸第99章 難以兼顧第190章 兵臨城下(上)第51章 各施其道第135章 都在打算第34章 兵圍大淩河第101章 當頭一棒第115章 模擬實戰第82章 殺懲第171章 聽案(上)第23章 眼淚的威力第281章 問題(上)第137章 兩向夾攻第152章 再據優勢第191章 兵臨城下(中)第206章 暗含殺招第312章 將計就計第8章 南糧北調(上)第211章 戰意第90章 收與不收?!第238章 條件第148章 都是聰明人第295章 輿論分化(下)第113章 演習開始(下)第77章 皇后理事第204章 計劃有變第122章 紅袖不添香(上)第115章 吃虧買賣第39章 東巡第109章 年內計劃第158章 天工改組第174章 傅山歸來第310章 茶鄉武夷第255章 探視第197章 屠戮(中)第246章 遠征第33章 要保的內閣第18章 皇權造勢(下)第8章 南糧北調(中)第163章 陰謀論者第52章 進退兩難(下)第103章 再建二軍第170章 驚天計劃第253章 迴鑾第50章 會兵城下第232章 扶持計劃第6章 額哲歸國第228章 善後處理第319章 待命第315章 鐵案第100章 危機四伏第52章 親征第19章 到宮外走走第1章 謀而後動第46章 勢如破竹第278章 決裂(上)第149章 碰巧邂逅第206章 暗含殺招第194章 破城(中)第40章 北伐第82章 殺懲第68章 太原第93章 歃血第10章 陝西流民第176章 揭破第142章 誰有着數第38章 堅守待援第195章 破城(下)第40章 袁崇煥的選擇第80章 多事之秋(下)第108章 操炮之術第310章 茶鄉武夷第47章 通州之行第250章 反覆第22章 女真對策(中)第31章 到收網的時候第66章 出發第217章 適得其反第51章 各施其道第107章 奇怪的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