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章 家事國事

老實說,我心裡有點忐忑的去往坤寧宮。

雖然天子是萬萬人之上,天子就可以三宮六院,但我的思想還沒有達到那個境界。如果所有的人包括自己的愛人,都臣服在你的腳下,戰戰兢兢的把你作爲一個生殺予奪的君主,那麼寂寞將如影相隨,感情的世界一片荒蕪。我更願意將皇后,田妃,秀兒放在平等的位置上,讓她們有自己的想法跟感情,而不是一味的附庸。

所以我還是很在意後宮三人的想法,畢竟自己理虧。要是自己犯錯在先,偷吃被捉還能理直氣壯,那套用時下的一句話:“人不能無恥到這個地步!’。但這件事自己已經做出來了,怎麼都要有個交代。

我打算先去跟婉琴皇后講清楚,得到她的諒解後,再跟其她二妃解釋。但這個解釋的詞語卻是我想了半天,都沒有想到什麼好點的藉口。我總不能說‘男人都是這樣地’,這個理由也太爛了!坤寧宮離乾清宮雖然有幾百米遠,但也有到的時候,我儘量鎮定的走進宮裡。

剛跨入門檻,事情卻出乎我的意料,三個MM一個不落的都挺着大肚子在坤寧宮裡。我還原想着婉琴好說話,不想一下子都撞到了槍口。聽見腳步聲,三個人都一齊轉身盯着我。婉琴還好,臉上沒有見什麼異常,田妃跟秀兒可就似笑非笑的看着我。我忙打了個哈哈,一臉的笑容進去。

她們三人要起身行禮,我忙笑嘻嘻道:

“都身懷六甲,就不要行禮了!今兒怎麼這麼人齊啊?是不是都來皇后這學習女紅?嗯,不錯不錯,朕的后妃都是心靈手巧啊,朕挑妃子的眼光是不錯的!”

聽見我這麼沒有營養的開場白,她們三個都咯咯的笑成一團!秀兒指着我的臉羞羞道:“皇上說的心靈手巧好像不是單指我們姐妹三人哦!”

田妃也皺了皺可愛的鼻子,繞有意味的說道:“那是,某人的琴藝可比臣妾高明十倍,說她心靈手巧決不過份。秀兒妹妹,你說皇上今早神采奕奕,偏偏昨兒晚上卻沒有睡在乾清宮,你說奇不奇怪?”

秀兒煞有介事的問道:“哦,那就真真奇怪了!昨晚皇上睡在哪呢?萬歲可沒有到我的景仁宮來。”

田妃嘆了一聲,接着似乎很幽怨的說道:“唉,這就難說了。我宮裡的小貓還懂得……”

“好了!”婉琴終於出聲,發話打斷了田妃,她們兩人馬上靜了下來。

呃,我暈!兩人一唱一和弄的我是苦笑不得,雖然我知道她們只是在裝模作樣,但我也是無力反駁。還好婉琴畢竟是後宮之主,兩個小妮子在皇后面前還是不敢放肆!我感激的望向婉琴,婉琴則端起了皇后的架子:

“兩位妹妹先回宮吧,姐姐有事跟皇上說!”

“臣妾告退!”田妃跟秀兒乖乖的起身,田妃最是大膽,從身邊走的時候,還在我手臂捏了一把才走。

見她二人退下後,我坐到婉琴的身邊,想解釋道:“昨晚朕喝醉了,就糊里糊塗的給人扶進了……”

婉琴皇后攔住了我道:“皇上不必解釋,這事臣妾跟兩位妹妹都知道的。雖然她們先前還在打趣,但心中也是明白。”

她頓了頓又道:“作爲皇上的女人就不能嫉妒,爲皇上廣佈子嗣是臣妾的責任。皇上也是自古以來少有的明君,不說前朝天子都是佳麗三千,就是在朝中作個小官的家裡都有幾房小妾。皇上登基來,加上故去的袁妃,也才四位后妃。禮部的大臣們都曾上折說要爲皇上選美充實後宮,皇上都擋了回去。現在臣妾三人都有孕在身,皇上到此時才寵幸其她女子,皇上對臣妾們的心意,臣妾心裡都明白!”

聽皇后洋洋灑灑的說了好大一篇,我只能感動的握着她的手感慨理解萬歲!

“你們能這麼想,朕就放心了!朕保證以後決不會對其她女子再亂來,只會對你們幾個亂來!”

婉琴聽着我這麼露骨的話,面色微紅道:“皇上又沒正經了,若是讓下人聽去,還不知要嚼什麼舌根!”

我笑呵呵道:“這有什麼好說的,咱們是夫妻,說說情話絕對正常!”

婉琴白了我一眼,不知想起什麼,沉吟了一會後正色跟我說道:“皇上怎麼打算安排那位朝鮮公主?”

“朕既然已經在她宮裡過夜,那名份總是要給的。朕想着也是封妃吧!”我說出了心中的打算。

婉琴點了點頭,爾後又道:“皇上,原本寵幸誰都是皇上作主,但有些事還得跟皇上商量一下。”

“什麼事?”

“皇上,那朝鮮公主畢竟是藩國的公主,並非漢女!”婉琴緩緩說道。

“???”我一時沒有轉過彎了,完全不明白什麼意思!

婉琴繼而又解釋道:“臣妾是怕亂了大明朱氏的血統!”

“怎麼會?”我不禁失聲道。

婉琴起身想向我跪下,我連忙把她扶住:“皇后有什麼就直接說,咱們是從潛邸一起過來的,有什麼皇后都可以跟朕說。”

婉琴這才道:“舊年臣妾生辰的時候,主管禮部的大學士韓大人曾跟臣妾說起了幾件事情。”

“韓鑛?他說什麼了?”我疑惑道,這老傢伙不會挑撥我們夫妻間的感情吧?

“韓大人曾對臣妾說,那朝鮮公主進宮,皇上寵幸是遲早的事情。一旦身懷龍胎,若是生下皇子,又將惹出一場風波。”婉琴說到這,停下來看我的臉色。

“繼續說下去!”

“韓大人跟臣妾講了大明前幾朝的‘大禮儀’之爭,‘國本’之爭,又講了皇考的帝位來之不易。這每一次爭鬥都引起了朝廷的動亂,也使百姓跟着受苦!韓大人說,皇上之所以不願意這麼早立太子,是想以後從衆皇子中選取賢能者。而先前說的風波,就是指大臣們怕皇上將來選了公主的兒子爲太子。亂了大明血統,百官們都會有意見!”

“這個韓鑛還管得真寬!”

婉琴見我語氣不善,便連忙道:“皇上不要責怪韓大人,要怪就怪臣妾吧!這些都是國家大事,臣妾本不該講,但這也是後宮的家事。煒兒還小,臣妾也不想他那麼快就做了太子。皇上的心思,韓大人跟臣妾講的明白。臣妾就是想,若是以後皇上選太子,煒兒要是不成才,就選其他皇兒,不要選公主的兒子。不然前朝的事情就再重演,皇上與百官的對立,最終受害的還是大明的百姓。”

我沒有想到就這樣的一件事,大臣們都已經再爲我想幾十年後的計劃了。不過婉琴也說得對,大明的百官還容不下只有一半漢人血統的皇帝。不過現在公主生不生兒子還很難說,但我以後立太子的事情只怕就要過百官那一關。煒兒怎麼說既是嫡子又是長子,不立他,只怕也是有後患!我嘆了口氣,這都是十幾年後的事情,現在又怎麼能有什麼決定呢!

我摟住婉琴道:“皇后說的在理,只不過呢,這些事情還很遙遠,你看朕才二十來歲,煒兒也還小。那公主纔給朕寵幸過一次,現在就提皇兒的事情未時太早。”

“皇上!”

我又道:“你看,現在你肚裡又有了朕的皇兒,他們幾兄弟難道一個都不成器嘛?朕之所以不想那麼快立太子,就是不想讓煒兒過早的存了高人一等的心思。再者,大明的皇位繼承人須得好中選好,否則就像朕的皇兄一般,朕又怎麼放心百年之後!大明的江山是不進則退,即便守成就要受人欺凌!不過皇后也不必擔憂,朕會好好育煒兒的。他若是成才,朕就將大明江山給他。其它的事情朕心裡有數!”

“皇上心裡有了定見,臣妾就不多說了!”婉琴見我給了她一個保證也就不再說這個話題了。

不過既然講開這個問題,我就索性將話題引到煒兒身上來。

“婉琴,煒兒是朕的第一個孩子,也是以後的大皇兒。老實說,朕是很希望煒兒能夠成才,以後接替朕的皇位。這樣大明可以少去很多事情!”

“臣妾會盡力管教他!”

“今日朕就想順便跟你說說這個問題。皇兒長於太監宮女之手,這也是我大明幾百年來的積弊。朕想着孩子五歲前就跟着母妃,五歲後就宮裡劃出個地方來讓他們讀書,朕從詹事府找來德才兼備的夫子給他們教學。”

“皇上一心爲皇兒,臣妾沒有異議!”婉琴溫順的點點頭。

我知道皇后做了很大的讓步,因爲史上可以說很少正宮皇后生下的是嫡子又是長子,按照歷朝的祖宗家法,煒兒是當仁不讓的儲君。現在皇后沒有跟我提,便是明白我的苦心。

我不禁摟緊了婉琴,兩人就靜靜的坐在一起感受那份溫柔!

爲了安撫兩邊,我原本想今晚在皇后那過夜的,但是給皇后推回了昭仁殿。公主方經人事,少不得溫言安慰一番。

第二日起早,我纔想起李巖的事情居然給丟在了一邊。好在我記得他還在京師裡的蓬萊客棧,就算他給天工學院錄取了,我也要把他搶回來。象李巖這樣的將才不去領兵實在是可惜了,既然給我知道了,就不能在我手裡浪費掉。

“方正華!”

“奴才在!”方正華應聲而入。

“前兒咱們出去喝酒的時候,那個叫李巖的舉子你還記得吧?”

“奴才記得,那舉子說他住在蓬萊客棧!”

“嗯,他就住在那裡!你馬上給朕去宣旨給他,讓他到一心學院隨堂上課,畢業後派往京師三營。”

方正華想了一下問道:“皇上,如今學院的學員已經快要畢業,這李巖去到沒有多久就畢業,似乎太快了點!”

我點了點頭,現在一心學院的規模還不夠大,在校的學員只有五百人左右。他們主要分兩類,一種呢,是從各地招考進來的學生,另一種呢,就是從各地駐軍衛所裡抽調來的中下層將領。招考生要三年才能畢業,實習一年;抽調生就只需要學習一年。

第二批招考生只有一百來人,是在崇禎三年招進來的。其他的學員都是從各地駐軍衛所抽調上來一年一期的在職將士,對於這些在軍隊裡來的學員一般都是回原軍任職。當前線人馬出現重大損失的時候,纔會從學院裡挑人去補充。這一次是因爲洪承疇帶了一批人去剿匪,所以我才答應袁崇煥,讓這百來人畢業後到三營。現在離畢業還有半年的時間,李巖能不能適應呢?如果等下期,可又是三年了。不過我還是相信李巖的能力,就算學得不怎麼樣,我也可以讓袁崇煥手把手的培養下。

“還是按朕的旨意傳吧!”

“奴才這就去!”

東大街蓬萊客棧

“掌櫃的,你們這可有個李巖的舉子?”方正華帶着兩個侍衛攔住了蓬萊客棧的店門口,張口就往裡問道。

蓬萊客棧在京師已經開了幾十年的老字號了,掌櫃的看這個架勢哪能不明白。連忙迎上去點頭哈腰道:“有,有,有!就住在人字一號房。”

“那去叫他下來!”

掌櫃忙道:“我的爺,這位李舉人今早就出去了!”

“去哪了?什麼時候回來?”

掌櫃苦着臉:“他出去時也不曾交代,小的委實不知!”

方正華進了店,就在一張桌前拉着條凳子坐下。他對着其中一個侍衛道:“這事不能拖太久,主子還等着回話呢!你去找順天府楊大人,跟他借幾個人手。這個李巖二十來歲,身穿舉子圓領長袍,外地口音。找到了就立刻帶過來”

“是!”

那掌櫃的一聽便知這李舉**事來了,他在京長大,自然看得出這個領頭的是一位公公。大明的公公是位高權重,就連大臣們都不敢得罪。他一個小小舉人居然得罪宮裡的人!掌櫃的心裡已經在念菩薩保佑了,他只希望這件事不要牽扯到他的客棧,天啓年間的株連他是看多了!

李巖此刻還絲毫不知情,他剛在城北送李自成回豐臺。

因爲進不了天工學院,李巖正想着給自己找個落腳的地方。好在出門的時候帶夠了銀子,在京師遊學兩三年應該不成問題。天工學院在京師西郊,所以他想着在附近找一件民房。既靠近天工學院,又環境優雅便於讀書。但早有人跟他同樣抱着這樣想法,天工學院附近的房子都給租了個乾淨。李巖白忙活一場,直到中午纔回到城內。

李巖走了半天,見已經晌午就想着回客棧用飯。還沒到東大街,只見兩個士兵就攔住了他的去路。

“你可是叫李巖?”

“在下正是!兩位軍爺不知有何請教!”

“奉上頭軍令,請你走一趟!”

李巖一頭霧水,自己來京師纔不過幾日,也就認識了三兩個人,怎麼會惹到官兵呢?他疑惑道:“兩位軍爺是否弄錯了,在下雖叫李巖,但是河南杞縣人,來京師不過幾日。”

兩位兵士相對呵呵大笑:“找的就是你!”

李巖還想解釋,但兩人一人抓着一隻手臂,夾持着他就往蓬萊客棧走去。李巖驟逢事變,不禁有些驚惶。此時在京師舉目無親,就算有什麼事情也沒有人打點。但事到臨頭,只能是走一步算一步了。

不過他靜下心來一想,事情也許還不算太糟糕。至少這兩個士兵對他還算客氣,沒有對他動手腳,而且也沒有向他索要銀兩。京師畢竟是天子腳下,人言當今崇禎帝是有道明君,李巖不相信他們敢草菅人命。轉過幾個念頭後,李巖漸漸鎮定下來。

進了客棧,兩個兵士把他交割給了一位帶刀侍衛。那侍衛還算客氣,指着樓上做了個請的姿勢。李巖兀自納悶,旁邊的掌櫃則是一臉的驚恐。不過光天化日的,蓬萊客棧又在鬧市,他不信這些人敢亂來。所以李巖整了整衣裳,才邁步上樓。

儘管在回來的路上李巖想了很多種可能的情況,但事情還是在他意料之外。他一進房間門,裡頭就有人在等他了。李巖看得一陣眼熟,還沒有時間細想,就聽到那人一聲大喝:

“李巖跪下聽旨!”

啊,聖旨!李巖一陣哆嗦,連忙跪下。

“奉天承運,皇帝制曰:河南杞縣舉人李巖學識出衆,特命其入一心學院隨堂學習,肆業後補入京師三營。望其能學有所成,勿失朕望!欽此!”

方正華唸完後收起聖旨,見李巖還沒有反應,便道:“李巖還不接旨謝恩!”

這時李巖才從巨大的震撼中覺醒過來,連忙叩首道:“微臣接旨,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啊,你是黃兄的……”李巖認出了前來宣旨的人竟然是前晚喝酒時,那位黃公子所言的家中小廝。

方正華笑嘻嘻的拉起李巖,遞過聖旨道:“皇上看人極準,又是皇上的心意,李公子好好在一心學院修習。雜家等了你大半天,還等着回去復旨。”

李巖畢竟不是愚笨之人,聽方正華這麼一說,證實了自己的想法:那晚遇到的居然是當今聖上。他頓時有些迷迷糊糊,看着聖旨又喜又驚,連方正華離去都未發覺。

接了聖旨,李巖不敢怠慢。過了一天,李巖就收拾行李去通州報到了。

第149章 三敗林丹汗第282章 問題(下)第122章 暗波涌動第27章 出航第161章 遷移第44章 進犯朝鮮第237章 組建第134章 方案圖紙(下)第125章 地理畫策第201章 另類策略(下)第125章 天助我也第288章 重點在南(下)第172章 誰在得益第114章 預設奇兵第59章 歸來辭去第287章 重心在南(上)第9章 改革開始第62章 醞釀第21章 勇者爲勝第119章 事與願違第115章 吃虧買賣第46章 宗族第35章 皇上也使奸計第174章 判決第33章 錦州城內第293章 發明第20章 戰前風雲第5章 皇帝病了第6章 額哲歸國第125章 地理畫策第154章 利益抉擇第76章 風雨欲來第67章 不進則退第16章 另設太學第117章 熱鬧詩會(上)第132章 兼職說客第123章 紅袖不添香(下)第119章 事與願違第20章 戰前風雲第41章 遼西大雪第173章 再起爭執第165章 演戲第112章 孰是孰非第72章 冷處理第40章 北伐第12章 意外驚變(上)第182章 兩頭敲打第210章 攻與不攻!第103章 再建二軍第191章 兵臨城下(中)第117章 熱鬧詩會(上)第48章 糖衣炮彈第119章 事與願違第86章 援手第90章 說服第8章 南糧北調(中)第110章 北國恩怨第39章 東巡第42章 南退第113章 暢所欲言第45章 募捐第53章 不變之局第54章 險勝第63章 殺伐第14章 修不完的內政第82章 殺懲第33章 錦州城內第177章 峰迴路轉第78章 河南之變第19章 到宮外走走第147章 私下協議第36章 角逐第202章 算計(上)第77章 皇后理事第90章 說服第315章 鐵案第26章 算計第81章 夏季攻勢(上)第288章 重點在南(下)第149章 三敗林丹汗第48章 糖衣炮彈第27章 正副失和(中)第75章 逼迫第232章 扶持計劃第171章 疑心重重第12章 意外驚變(上)第84章 釘子第211章 戰意第263章 變革之年第92章 風花雪月夜(中)第100章 危機四伏第80章 喜事第8章 南糧北調(中)第62章 醞釀第314章 提審第37章 學生,老師第210章 攻與不攻!第91章 風花雪月夜(上)第23章 眼淚的威力第17章 皇權造勢(上)
第149章 三敗林丹汗第282章 問題(下)第122章 暗波涌動第27章 出航第161章 遷移第44章 進犯朝鮮第237章 組建第134章 方案圖紙(下)第125章 地理畫策第201章 另類策略(下)第125章 天助我也第288章 重點在南(下)第172章 誰在得益第114章 預設奇兵第59章 歸來辭去第287章 重心在南(上)第9章 改革開始第62章 醞釀第21章 勇者爲勝第119章 事與願違第115章 吃虧買賣第46章 宗族第35章 皇上也使奸計第174章 判決第33章 錦州城內第293章 發明第20章 戰前風雲第5章 皇帝病了第6章 額哲歸國第125章 地理畫策第154章 利益抉擇第76章 風雨欲來第67章 不進則退第16章 另設太學第117章 熱鬧詩會(上)第132章 兼職說客第123章 紅袖不添香(下)第119章 事與願違第20章 戰前風雲第41章 遼西大雪第173章 再起爭執第165章 演戲第112章 孰是孰非第72章 冷處理第40章 北伐第12章 意外驚變(上)第182章 兩頭敲打第210章 攻與不攻!第103章 再建二軍第191章 兵臨城下(中)第117章 熱鬧詩會(上)第48章 糖衣炮彈第119章 事與願違第86章 援手第90章 說服第8章 南糧北調(中)第110章 北國恩怨第39章 東巡第42章 南退第113章 暢所欲言第45章 募捐第53章 不變之局第54章 險勝第63章 殺伐第14章 修不完的內政第82章 殺懲第33章 錦州城內第177章 峰迴路轉第78章 河南之變第19章 到宮外走走第147章 私下協議第36章 角逐第202章 算計(上)第77章 皇后理事第90章 說服第315章 鐵案第26章 算計第81章 夏季攻勢(上)第288章 重點在南(下)第149章 三敗林丹汗第48章 糖衣炮彈第27章 正副失和(中)第75章 逼迫第232章 扶持計劃第171章 疑心重重第12章 意外驚變(上)第84章 釘子第211章 戰意第263章 變革之年第92章 風花雪月夜(中)第100章 危機四伏第80章 喜事第8章 南糧北調(中)第62章 醞釀第314章 提審第37章 學生,老師第210章 攻與不攻!第91章 風花雪月夜(上)第23章 眼淚的威力第17章 皇權造勢(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