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斂財大計

大雨過後,這幾日京城天空總算晴朗起來。大街上的人多了許多,即使不買東西,也到處逛逛。大概都是因爲在家裡漚得太久,跑出來散散身上的黴氣。我帶着侍衛們乾脆去了田家,一是想跟他們說下自鳴鐘的事情,二來呢,看下他們那有沒有什麼來錢的活兒。

走在路上,我想起方的事忍不住覺得好笑。當徐家指着我的時候,徐光啓臉色變得煞白。好在他沒有什麼心臟病,高血壓之類的問題,在愣了一秒後,徐光啓不停的給我請罪。沒想到,小丫頭卻說了句差點讓他暈倒的話:

“你一點都不像昏君啊,爲什麼爺爺這麼怕你?”

呃,還真不知道怎麼回答!我只好無奈的笑了笑走了。

徐光啓這麼老實規矩,按理來說,徐家的家教應該不錯對。不想給徐光啓養出一個這麼具有叛逆性的孫女,真是夠他消受的了。不,應該是到時他家孫女婿有得受了!

走到田家門口,我左右打量了一下,果然建得奢華,高牆院落的圍了大半條街,隔牆望去,只見裡面廳殿樓崢嶸軒峻,花草樹木鬱鬱蔥蔥。門口蹲着的兩座石頭獅威武非凡,守着三間獸頭大門。正門緊閉,上面懸掛着田府兩個燙金大字,兩邊角門各有四五個小廝應門。

方正華躬身道:“主,要不要奴去通報一下?”

我點頭應了,免得又多生事端。方正華走到角門,跟田府的小廝說了幾句,就跟着往裡邊去了。過不多時,田府正門大開,田弘遇率領本家衆侄迎了出來。

因爲是微服來訪,方正華早作交代,田弘遇他們將我迎進府內三呼萬歲。我一把扶起田弘遇道:

“朕今日來,非爲國事,只是隨便走走!”

“是,是!”田弘遇見皇上態度溫和,提起的心又回到肚裡去了。

我來這自然有我的目的,當下跟他們也不客套,我問道:“田愛卿,近遼東那邊的生意如何?”

“回皇上,生意屬於穩中有升,臣派出的船隊跟女真韃交換皮毛,人蔘,藥材後,再拿回大明出售,跟朝鮮那邊也是如此。皇上明令不讓做的,微臣一點都沒沾。今年的利潤,微臣遲些時候便送到內庫。”

我點了點頭道:“嗯,那女真人那邊現在怎樣?”

田弘遇支吾了一下道:“回皇上,遼東船隊的事現由微臣的大兒打理,他知道得比微臣詳細些,臣這就讓他進來回話。”

“好吧!”

進來的田懷彝長得也算一表人,只不過沒有了讀書人的文氣,眼中倒有商人的精明之色。他行了禮,便回道:

“回皇上,如今女真人已不讓我等進入內地設商埠,而是在蓋州統一交付。臣雖沒有到瀋陽一帶見過,但聽蓋州的百姓,兵丁所言,如今女真人制下的遼東也是窮苦不堪。雖虜兵從我大明擄走不少米糧,但女真人傷亡過多,又抽調漢民,使得耕田百姓銳減。敵酋曾派人過來傳話,讓臣運糧食過遼東交換,臣拒絕了。”

“可有女真人出兵的消息?”

“臣不曾聽聞!”

可以說沒有什麼壞消息吧,既然遼東那邊的貿易沒有什麼問題我就放心下來搞我的斂財計劃了。現在田家可以說是江北一帶大的商鋪連鎖店了,雖然冒出來三年,但皇商的身份已經不是尋常的老字號可以比擬的。整個大明,也只有江南跟鄭家聯繫密切的商行可以與之相提並論。我要做的事情得要靠他們行。

“你們做得不錯,朕這幾日心血來潮,想在你們的店鋪裡賣點東西。”

“皇上請說!”田家兩父都疑惑的對視了一下,難道皇上要把宮裡的東西拿出來賣?

我想了好一會,用通俗易懂的話跟他們解釋清楚怎樣行彩票!田弘遇是沒那份覺悟,講了半天他都是在勸諫我說,“五文錢換五百兩白銀,那不是要虧損?皇上慎重啊!”

我看旁邊的田懷彝沒有出聲,看來我的大舅有商人的頭腦。我便道:

“懷彝,你有什麼看法?”

田懷彝若有所思道:“皇上所言,真是前人所未,臣覺得這彩票可以賣,不過就是這彩票抽中的數字要讓買的人信服,不如將賣後再抽獎放在賣前抽了,然後放入寶盒密封。等到了開獎那日再行開啓。

這寶盒也不能放在臣這……“

說着他頓了一頓又道:“可以在繁華的東街大柵欄空曠處,建座三十六尺牌坊,將寶盒吊在下邊,上面成庭狀也遮風擋雨。然後委託京中的威武鏢局作保看守,待到開獎之日,由臣店鋪之人當場取下開出。則百姓也無二話可講!”

我差點就石化了,沒有想到在明朝行彩票要這麼麻煩。我還沒開口,田懷彝又說了:

“皇上,這彩票中還有一件難辦之事,若按皇上的意思,不需登記姓名,這樣雖方便買賣,但也容易讓人僞造彩票。若是能在紙張,印記上讓人無法模仿就好了。”

這田懷彝的話,讓我感覺到一點什麼思路,但我一時抓不住那模糊的感覺。看到田懷彝這麼上手彩票的事情,便知我是沒有找錯人。

“懷彝,這個防人僞造你倒不必多想,只要店鋪裡存有底根,對獎的時候只要按照票號,一一覈對不就可以了。”

“皇上所言極是!”田懷彝一想通這點,霍然整順了彩票放的整個流程。“臣這就按照皇上的旨意去籌辦,在一個月後,應當就可以行。何時獲利,現在不敢妄下決斷,但臣保證可以賺錢。”

聽到田懷彝這麼說,我心裡不禁得意起來。彩票這東西,概率這麼低,只要田家賣個好的開頭,然後再推廣到大明其他各地,用明刊留一塊小地方來昭示中獎號碼。那買的人就多到海去了,這五文錢雖少,人多了可也是一筆橫財。

於是我又將彩票開始行如何運作,如何廣而告之等事項又跟田懷彝說了一陣。我只是稍微用了點現代炒作手段,田懷彝已是目瞪口呆了。

“記住,第一次開獎不要想着賺錢,你自己知道號碼,怎麼也要變出幾個中大獎的人!沒有的話,不用朕教你也該知道怎麼辦了!中獎後,百姓的熱情高漲,下次就有得賺了。”

“微臣記住了!”

我見田懷彝已經明白,時候也不早便要回去了。出了門我想起自鳴鐘的事,回身道:“朕已經讓人開始製作自鳴鐘,這玩意雖算不得什麼,但現在賣價千兩。到時做出來了,就會讓人拿到你這來。這跟彩票的事情一起做帳,不要跟其他的帳目記混了,到時慧妃可是要查賬的。”

“微臣記下了,微臣不敢!”田懷彝連聲應着。

待皇上一走,整個田府的熱鬧了。皇上降臨這是何等尊榮,就連皇后孃家都還沒有過。田弘遇是笑得見牙不見眼,今日大兒也算露了一把,沒有讓田家在皇上面前丟醜。而且皇上走前,看上去心情不錯。他田家的聖眷自然會延續不衰了。

此時田家的生意都已經教由田懷彝打理,田弘遇只是掛個名頭。雖然親朋好友知道後都來田府道賀,但田懷彝不敢大意,第二天便馬上召集人手,打樁建坊,四處貼告示,刻印彩票等等都忙活起來。田家畢竟在京城中引人注意,一時間滿京城的人都知道田國舅家要搞一個什麼彩票——用五文錢可以博取五百兩白銀!現在每日不少人都在打聽彩票的內幕,街頭巷尾也把議罪銀的事情丟在一邊了,都在說這個彩票。

聽了王承恩的回報,我不由又誇獎一下自己太聰明瞭。居然放了一個煙霧彈,然後再悄無人息的把議罪銀製度推出去。

根據我的意見,幾個內大臣拿了我的議罪銀製度的初稿回去商議,終於拿出了一個章程回來。他們將交納議罪銀的地方設在各省會的按察使府衙,由刑部派人辦理,銀則隨賦稅一起解押進京。然後根據各項不同的罪責分爲十級不等,按級別交錢。重犯則嚴懲加倍,屢犯則按大明律法處置。同時又列了幾鍾罪名是不許交銀贖罪的。

我看了一下還算挺全面的,鄭三俊雖然反對,但第二次召見的時候也沒有再出聲了。於是我就拿着這份修改好的議罪銀折,準備早朝象徵性的商議後,就正式實施。

不過我好像太低估了明朝文人的固執跟呆氣。

第二天早朝的時候,我剛將議罪銀的折下去給大臣們沒多久,就有一批官員跪下,爲的赫然是鄭以偉跟錢象坤兩個!當初我說官員們知道我的議罪銀製度會佩服得五體投地,這話看來說對了一半,他們是五體投地了,不過是跪下來反對的。

“皇上,大明立國,太祖制《皇明祖訓》,《御製大誥》以德安天下,以刑爲輔,方傳下大明萬世基業。祖宗立律法數百年未曾有變,凡犯法者唯有嚴懲方能遏制。自古大凶大惡之奸頑,都付以嚴刑峻法。昔大秦因刑罰嚴厲,方能進退如一,將士用命而一統六國。大平之世,以此爲警戒,方能使宇內廓清歹人。今皇上欲行此法,良善貧窮之人便受其害,不法之人交納錢財又可爲惡。今臣與朝臣三十八人聯名上折,請皇上慎之!”

說着就遞出了袖中的奏摺,方正華見狀,連忙把他手中的奏摺遞了上來。我攤開一看,裡邊講了不少議罪銀的弊端,說來說去,他們都認爲朝廷言利,有礙聖人教化,有辱斯文!奏摺後邊有他們一干人員的簽名,裡邊居然有衍聖公孔廕植,亞聖孟聞玉,宗聖曾泰東,復聖顏紹緒等一批文壇精神領袖。

“你們還是先看看朕的《議罪銀折》再說,朕已經在裡邊解決了你們提出了種種弊端。”

我方說完,錢象坤就接着道:“皇上,議罪銀此法實在駭人,先朝各代來都未曾聽過!若能同樣有教化之道,前代先賢們爲何不用?臣不敢苟同此斂財之法。”

面對老頑固,我的耐性磨得還剩下一點:“你們是大明朝臣,應該瞭解大明財政收入。歷來朝廷缺錢,你們解決的方案不過是加稅。加稅的後果還用朕來說嘛?朕今日要用議罪銀斂財,又非爲皇室揮霍。你們各個反對,那你們拿出法來給大明增添收入。”

鄭以偉有過原先勸諫的經驗,勇不畏死的來逆我龍鱗:“皇上,這議罪銀雖能解一時之困,但流毒深遠,無異於飲鴆解渴。所謂餓死是小,失節是大。大明不能以缺錢而放棄德治教化,臣雖無力增加歲收,但也不能讓皇上走入歧途!”

我給他氣得不行,喝道:“歧途?你知道什麼是歧途?難道其他大臣的學識會低於你嘛?!”

鄭以偉越來勁了,他又道:“皇上這麼說,臣今日還要彈劾內大臣,一劾他們無力增加歲收,出此庸法引皇上入歧途。二劾內大臣毫無主見,阿附皇上惟命是從,未盡勸諫職責!”

鄭以偉說得慷慨激昂,把大殿內的百官都嚇了一跳。我知道鄭以偉是因爲上次會盟林丹汗的事讓他出了彩,現在越瞪鼻上臉了。好在六部大臣都沒有加入,這讓我心定了不少。今日之事,不能靠皇權強壓下去。否則以後皇上跟文官就要離心離德了。我得冷靜下來想想怎麼解決,實在不行,今日就退一步,等私下把其他人搞定了再說。

我打定主意正待出聲,這時只見溫體仁走出班列。

“回皇上,微臣今日聽了鄭大人的高見,不外乎是議罪銀無先例,不利教化罷了!”

鄭以偉哼道:“那溫大人又有什麼高見?”

溫體仁並不接他的口繼續道:“食君之祿,爲君分憂。大明財政不足,已有幾十年之久,衆位不思如何解決,卻要反對皇上的措施,這可是臣做的事情?皇上,對於議罪銀,微臣以爲是可行的!”

難得現在有人出來幫手,我讚賞道:“那溫愛卿就告訴他們,如何可行!”

“老臣遵旨!”溫體仁擡高聲音道:“議罪銀其實質就是以財來抵罪,換取犯人以身受刑。歷代難道就沒有過嘛?從漢到今,各朝都有輸慄代罪,難道糧食就不是錢財嘛?這是有前例的!大明富戶少而貧者多,京師做幫工一日,也不過五十文制錢,百姓誰不心疼錢財!是否用銀由犯人家決定,但都有懲戒之用。對於富家弟,再犯則重罰,屢犯則不需贖罪!這都體現皇上並非一味姑息有錢人家,何況大惡之人不在此列。”

大殿內的官員一邊聽,一邊思考他的話語。溫體仁換了口氣又道:“各位同仁,皇上要增加歲收,所用何處呢?皇上登基五年,每年從內庫撥出銀補貼邊關。難道內庫銀會無窮盡呼?想想,邊關戰事浴血爲國,用身家性命保大明平安,難道他們用命換來的糧餉,我們不該給他們嘛?不可否認,議罪銀或有些許瑕疵,但兩權相害,取其輕罷了!皇上在折中也說,此法不過暫行,待財政好轉便行廢除。若無好良法,實不知爾等評何反對!回皇上,微臣講完了!”

“好!”我不待衆官員講話,順着溫體仁給他們帶來的震撼,我乘熱打鐵道:“溫愛卿所言甚是明理,這議罪銀的事情就這樣商定吧,暫時由刑部派人下去實施,所有事情都按此法例來做。好與不好,都實施一陣再說!”

我說完,溫體仁就順勢跪下去應旨,內大臣們猶豫了一下也跪了下去。很大殿內是三呼萬歲!

反對的一夥人中,不少也開始動搖。爲的鄭以偉跟錢象坤兩人甚是強硬,仍莫不作聲!百官起來後,各歸各位。鄭以偉此時道:

“皇上既然不聽微臣勸諫,微臣無用,無面目再立於朝上。微臣懇請皇上致休歸裡!”

“微臣跟鄭大人一般想法,請皇上準臣解職歸裡!”錢象坤也在後頭附和。

這可以說是那些自詡清廉正直有骨氣大臣的不二法門。一旦有什麼受阻,就要解職回鄉。回到家中,在仕林中他們是盡享名聲,把個丑角就讓我當了!我當然不能讓他們如願以嘗。

“你們一個在詹事府,一個在國監,都是教化育人的地方,但朕看來你們是枉讀聖賢書了。什麼是‘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治天下’?今日你們可以在朝爲官,跟朕共治天下,卻動不動就要告老。難道你們不覺得羞愧嘛?如果大臣一個不滿意就要走人,這大明如何維持?你們都是讀過史書的,商末紂王無道,微等人跑了,雖然不食周黍餓死,但你們該看到比干。朝中越是無人,大臣不應捨身惜命,獨善其身!難道我大明現在就到了那個地步嘛?難道朕就是那昏庸之主,你們要離朕而去嘛?退一步說,即便朕的治國方略有什麼問題,你們看出來了,就應該想辦法說服朕。今日朕就給你們一句話,也是給所有的大臣一句話,那就是本朝大臣于謙留下名句:”粉身碎骨渾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朕不要你們粉身碎骨,朕要你們好好做官!至於鄭錢兩位愛卿,你們就好好下去想想,若是還要歸鄉,那朕也不留心中無君無父無大明之人!“

我的一番話果然有效果,面對我的犀利反問,他們哪還敢回嘴!自然我的議罪銀在無人反對的情況下,順利通過!鄭以偉跟錢象坤兩人也沒有繼續上奏摺告老。此後,大明的臣都不再敢以上折致休來相威脅。因爲我已經金口玉言的說了,政見不合要致休的官員屬於無君無父無大明之人!就憑這點,那些愛惜名聲之人就不敢亂來。

第130章 醉有應得第36章 一度失利第70章 河道第51章 各施其道第121章 淮南雨旱第54章 被逼出城第158章 商討第174章 判決第171章 疑心重重第277章 暗中佈局第78章 假紅毛番子第10章 陝西流民第131章 混水摸魚第17章 皇權造勢(上)第18章 雪上加霜第140章 初有成效第74章 青樓才女第261章 駐兵第114章 預設奇兵第10章 官商不法第10章 官商不法第186章 明荷戰爭(下)第310章 茶鄉武夷第208章 緊急軍情第59章 損兵折將(中)第309章 請旨第122章 暗波涌動第161章 遷移第180章 圖窮匕現第104章 發回重審第19章 到宮外走走第181章 會盟之行第188章 借用第256章 封賞第275章 爭奪(上)第86章 女真內政(下)第315章 鐵案第168章 宮門之爭第155章 紈絝子弟第35章 皇上也使奸計第67章 臣子的無奈第70章 京察(下)第288章 重點在南(下)第189章 何處尋君第319章 待命第26章 算計第117章 未雨綢繆第46章 勢如破竹第144章 水淹盤山第190章 兵臨城下(上)第9章 新任御史第318章 雙管第114章 預設奇兵第282章 問題(下)第16章 另設太學第126章 研究院的作用第178章 馬有失蹄(上)第209章 推算第71章 變數第70章 河道第38章 堅守待援第82章 夏季攻勢(下)第64章 煩事一堆第45章 計中之計第65章 唯一合格第142章 誰有着數第52章 進退兩難(下)第8章 南糧北調(上)第140章 初有成效第8章 閹黨盡除第21章 女真對策(上)第108章 操炮之術第15章 兩方責難第315章 鐵案第8章 南糧北調(中)第133章 繁忙九月第278章 決裂(上)第78章 河南之變第180章 放假&演戲第168章 宮門之爭第164章 福晉的決定第185章 明荷戰爭(中)第313章 觀望第62章 偷襲?!第53章 血戰遵化第290章 難處第104章 虛位讓賢第16章 困難時期第162章 法不責衆第62章 偷襲?!第313章 觀望第46章 勢如破竹第179章 提議第39章 皇太極的打算第23章 眼淚的威力第143章 新建船廠第36章 角逐第10章 官商不法第160章 同盟之盟第56章 退兵(上)
第130章 醉有應得第36章 一度失利第70章 河道第51章 各施其道第121章 淮南雨旱第54章 被逼出城第158章 商討第174章 判決第171章 疑心重重第277章 暗中佈局第78章 假紅毛番子第10章 陝西流民第131章 混水摸魚第17章 皇權造勢(上)第18章 雪上加霜第140章 初有成效第74章 青樓才女第261章 駐兵第114章 預設奇兵第10章 官商不法第10章 官商不法第186章 明荷戰爭(下)第310章 茶鄉武夷第208章 緊急軍情第59章 損兵折將(中)第309章 請旨第122章 暗波涌動第161章 遷移第180章 圖窮匕現第104章 發回重審第19章 到宮外走走第181章 會盟之行第188章 借用第256章 封賞第275章 爭奪(上)第86章 女真內政(下)第315章 鐵案第168章 宮門之爭第155章 紈絝子弟第35章 皇上也使奸計第67章 臣子的無奈第70章 京察(下)第288章 重點在南(下)第189章 何處尋君第319章 待命第26章 算計第117章 未雨綢繆第46章 勢如破竹第144章 水淹盤山第190章 兵臨城下(上)第9章 新任御史第318章 雙管第114章 預設奇兵第282章 問題(下)第16章 另設太學第126章 研究院的作用第178章 馬有失蹄(上)第209章 推算第71章 變數第70章 河道第38章 堅守待援第82章 夏季攻勢(下)第64章 煩事一堆第45章 計中之計第65章 唯一合格第142章 誰有着數第52章 進退兩難(下)第8章 南糧北調(上)第140章 初有成效第8章 閹黨盡除第21章 女真對策(上)第108章 操炮之術第15章 兩方責難第315章 鐵案第8章 南糧北調(中)第133章 繁忙九月第278章 決裂(上)第78章 河南之變第180章 放假&演戲第168章 宮門之爭第164章 福晉的決定第185章 明荷戰爭(中)第313章 觀望第62章 偷襲?!第53章 血戰遵化第290章 難處第104章 虛位讓賢第16章 困難時期第162章 法不責衆第62章 偷襲?!第313章 觀望第46章 勢如破竹第179章 提議第39章 皇太極的打算第23章 眼淚的威力第143章 新建船廠第36章 角逐第10章 官商不法第160章 同盟之盟第56章 退兵(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