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3章 協議

多爾袞翻來覆去想了一夜,第二天強打精神起身。剛剛用過早餐,袁崇煥就登門而來了。多爾袞雖然對明朝瞭解不多,但袁崇煥怎麼都是手握數十萬人馬的督師,居然要作迎接自己的禮官,這讓多爾袞多少有些慨然。是明朝皇帝想用古人例子來使自己感動投降嘛?!多爾袞搖了搖頭,這些年他一直掩飾得很好,自己在明人眼裡估計就是一個旗主貝勒而已,爲何明人皇帝要對自己如此禮遇?!

多爾袞想不明白!

但不管怎麼樣,他都打定主意不會爲了個人榮辱而放棄整個部族的利益。盛京被攻破後,大金國算是完了,他們女真只能算得上是一個部族。

不過多爾袞想不到的是,袁崇煥被調出來作禮官是因爲人手短缺。遼東巡撫邱嘉禾雖然來瀋陽見駕了,可他帶的人完全不夠,而遼東地廣人稀,又被女真統治了幾十年,大明要在這裡重新建立郡縣也非一朝一夕能夠辦成的,他的人包括邱嘉禾他自己全部下去地方實地考察去了。剩下的文官中只有孫閣老,傅宗龍,袁崇煥三位重臣,其他人要麼是武將,要麼不夠格,最後袁崇煥自告奮勇作了禮官。

寒暄後,袁崇煥帶着多爾袞去了內宮,明人的皇帝是在崇政殿,多爾袞正想着如何措辭,袁崇煥卻帶着他拐進了崇政殿前面的飛龍閣,一個穿着錦雞補子緋袍的官員已在那等着了。

看出多爾袞的疑惑,袁崇煥笑着介紹道:“這一位是兵部尚書傅宗龍大人,傅大人將主持這次和談事宜。”

多爾袞一愣之下忙道:“多爾袞見過傅大人!”

傅宗龍站起身拱手回禮道:“貝勒不必客氣,坐!”

以大明兵部尚書的規格來跟多爾袞會談已經是豪華過頭了,多爾袞他們是戰敗之將,按理應該是受降纔是,而且派一個兵部侍郎就足夠了。多爾袞是大金國汗王之子,又是正白旗貝勒,對於兵部尚書來和談倒沒有什麼感覺,很自然的坐在了下首。傅宗龍則受皇上的影響,但求務實做事,再者皇上親自指派,他也要完成爲君分憂,對於官威面子倒沒那麼計較。

和約經過皇上口述,他們幾個臣子潤色填補後完稿。一式兩份,傅宗龍將其中一份遞給了多爾袞道:“貝勒先看看盟約,皇上有意於兩族和解,貝勒此來自是爲和談着想,不妨看看,如有什麼意見咱們再斟酌。”

多爾袞表面鎮定心下卻翻騰,從袁崇煥帶路,到這個兵部尚書的溫和言談,無不顯示着明人會談的誠心。只是讓多爾袞沒搞明白的是,明人爲何要花如此功夫來和談呢?他們女真剩餘的萬來人對明人有什麼特別的作用嗎?答案就在這份紙上,他伸手接過,緩緩打開後逐條看了下去。

一、女真爲大明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皇上語),女真需承認爲大明一員,女真族人將作爲大明百姓一視同仁。

二、合議達成後,女真族人悉數遷往前屯衛所,獨立設郡縣自治,皇太極遺孀布木布泰爲第一任建州指揮使,統領族內事務,此後繼任指揮使需朝廷認可。

三、保留正白旗五千人建制,多爾袞爲第一任貝勒旗主,正白旗聽命於大明兵部調遣,士兵待遇與明軍一致。

四、鑑於女真人丁不足,五年內朝廷補給糧食。

後邊還有些細節,多爾袞一一看了過去。可以說,這些條款除了第一條讓多爾袞心裡有些難受,其它都還算中肯,至少沒有什麼過分的條款來壓榨女真。只是一個月前他們還是明人的死對頭,大金國尊崇的貝勒,轉眼他們就成了大明的臣民,這讓多爾袞內心

一時沒有轉變過來。他強壓着心中的鬱悶,指着第三條道:“傅大人,這裡雖然說保留了我正白旗,可這正白旗以後便是明朝廷的人馬了,你們兵部要是一個命令下來,讓我率人去把朵顏部幹掉,那我又如何是好?”

“呵呵,貝勒過慮了。如今在我大明軍隊裡頭,不單會有你們女真人,還同樣有其他族的士兵,比如蒙古人、烏斯藏人、廣西狼兵,兵部斷不會下無根據的調令。”

多爾袞不以爲然道:“傅大人是明白事理的,但難保下頭的人也如此。這關係到我幾千女真勇士的性命,自然要問個明白。”

“那貝勒的意思是?”

“只做輔兵協助!”

“哦!”傅宗龍沉吟了下,跟旁邊的袁崇煥交換了個眼神才道:“此事本官可以代爲向皇上稟奏,需由皇上決定!”

多爾袞點點頭又道:“五年的糧食補給太少了,如今城中的女真族人都是孤兒寡母的,什麼時候能夠種糧填飽肚子都難說,我看最起碼要十年之期纔是!”

傅宗龍道:“這點我倒可以答覆你,皇上已經說了,這五年之數只是預期而已,到了五年後若女真仍舊無法自給,朝廷自然會撥糧食。這點皇上已經跟新任的建州指揮使說明了。”

建州指揮使是明朝冊封建州女真頭領的官職,合約中將這職務給了大玉兒,等於將頭領的位置也給了她。不過多爾袞此時卻對這個官職沒有太大的興趣,顯然擔任此職的話,肯定要跟着一羣女真老幼回前屯衛所,重新建立聚居地。相對於繁忙瑣細的內務,多爾袞更滿意明廷保留的旗主位置。至於頭領的位置,他們纔是愛新覺羅的子孫,最終還是會回到他們手中的。

多爾袞對這份合約也挑不出其它的問題,他自然不會傻到去說第一條的不是,能夠放到第一位自然是明廷的底線,所以他接下來說了個最重要的問題。

“傅大人,這份合約裡頭最重要的是,我憑什麼相信你們是真的和談,而不是想要誘殺我正白旗呢?讓我赫圖阿拉的人走出來進你們的包圍圈,總比你們去大肆搜索我們要強得多。”

這個切中要點問題讓傅宗龍一愣,事實上,傅宗龍曾經揣測皇上的心思,之前他也以爲皇上是要誘降多爾袞,但後來發現不是這麼一回事。傅宗龍笑着道:

“貝勒能這麼想也不出奇,但大明是不會拿朝廷的信用來開玩笑的。再者,皇上給你的那份公文已然說明白,皇上金口玉言,貝勒還有何不相信?!”

“皇上會與我盟誓?”

“嗯,我們商議完,皇上就會召見你的!這些合約中的條款瑣事自然要先談妥,你有其它意見的可以到面聖時再提。”

多爾袞聽到這番話心裡頓時明白,感情這些大臣都不大想跟自己和談。只是他看得出,不管是這兵部尚書還是袁蠻子,都是看在皇命的份上纔跟自己接觸。對於他們而言,直接揮兵滅了女真纔是完功,偏偏皇帝要和談。

多爾袞估摸着從他們嘴裡也掏不出什麼東西,不如先把合約的細則看完纔是。他又將合約後面關於民生訴訟賦稅徵兵等一干事宜全部看了一遍,倒也頗爲公正。多爾袞瞧了兩遍找不出什麼問題,也就算是認可了。

接下來等召見的日子過得很輕鬆,明人也不大看管他,除了內宮外,活動基本自由出入。多爾袞本想去拜祭皇太極的,雖然他跟八哥不對路,但怎麼說也是女真前任大汗,如今身死國滅,以往的恩怨只能化作塵煙,但皇太極的棺槨還在清寧宮停柩,他一時間進不去,只能是去了郊外的陵墓。皇太極的陵

墓是明人徵用了原先老汗努爾哈赤的舊址,天聰三年女真入關京師失敗後,皇太極恐遼東軍一路襲擊盛京,故意先將努爾哈赤的陵墓遷回赫圖阿拉,以盛京作爲決戰點。只是想不到,皇太極的戰略意圖達到了,卻給明人的京軍插了一腳以致功敗垂成。皇太極的墓碑已經刻好了,上頭已經不是大金國的汗王,而是明朝昔年封的舊稱建州指揮使。多爾袞呆了半響,感嘆一聲才離去。

第30章 論才,論財第200章 另類策略(中)第27章 出航第142章 水師參軍第7章 突生橫變第70章 河道第56章 退兵(上)第45章 募捐第144章 水淹盤山第125章 天助我也第163章 陰謀論者第72章 冷處理第177章 峰迴路轉第73章 結交好友第33章 錦州城內第194章 破城(中)第293章 發明第3章 巡視三營(中)第64章 暫時的寧靜第39章 東巡第九十六章第40章 北伐第170章 驚天計劃第67章 臣子的無奈第137章 兩向夾攻第8章 南糧北運(下)第290章 難處第93章 風花雪月夜(下)第172章 誰在得益第198章 屠戮(下)第273章 反應第280章 出發遠行第233章 敵酋之死第72章 冷處理第275章 爭奪(上)第45章 計中之計第105章 非我族類第80章 喜事第128章 意外相遇第180章 放假&演戲第39章 東巡第248章 怠慢第114章 第二次演習第27章 出航第33章 錦州城內第173章 再起爭執第123章 要的是錢第266章 時機第238章 條件第49章 買賣第89章 遣使第119章 事與願違第156章 出發赤峰第130章 醉有應得第222章 驚秫第173章 聽案(下)第66章 大明傅夫人第143章 新建船廠第109章 年內計劃第142章 水師參軍第150章 逼敵來攻第132章 兼職說客第33章 要保的內閣第264章 兩位國公第68章 太原第175章 遇見第235章 成效第71章 變數第76章 知己難求(下)第46章 勢如破竹第171章 聽案(上)第44章 皇子第163章 困擾第101章 當頭一棒第321章 應允第226章 調動第31章 到收網的時候第223章 鬱悶女真(上)第56章 退兵(上)第91章 南國方略第208章 緊急軍情第202章 算計(上)第278章 決裂(上)第189章 何處尋君第156章 君臣相爭第171章 聽案(上)第31章 憂天杞人(下)第120章 紅顏似知己第113章 暢所欲言第39章 東巡第168章 宮門之爭第76章 風雨欲來第174章 判決第154章 樂極生悲第293章 發明第207章 接應第4章 出宮第195章 破城(下)第119章 熱鬧詩會(下)第281章 問題(上)
第30章 論才,論財第200章 另類策略(中)第27章 出航第142章 水師參軍第7章 突生橫變第70章 河道第56章 退兵(上)第45章 募捐第144章 水淹盤山第125章 天助我也第163章 陰謀論者第72章 冷處理第177章 峰迴路轉第73章 結交好友第33章 錦州城內第194章 破城(中)第293章 發明第3章 巡視三營(中)第64章 暫時的寧靜第39章 東巡第九十六章第40章 北伐第170章 驚天計劃第67章 臣子的無奈第137章 兩向夾攻第8章 南糧北運(下)第290章 難處第93章 風花雪月夜(下)第172章 誰在得益第198章 屠戮(下)第273章 反應第280章 出發遠行第233章 敵酋之死第72章 冷處理第275章 爭奪(上)第45章 計中之計第105章 非我族類第80章 喜事第128章 意外相遇第180章 放假&演戲第39章 東巡第248章 怠慢第114章 第二次演習第27章 出航第33章 錦州城內第173章 再起爭執第123章 要的是錢第266章 時機第238章 條件第49章 買賣第89章 遣使第119章 事與願違第156章 出發赤峰第130章 醉有應得第222章 驚秫第173章 聽案(下)第66章 大明傅夫人第143章 新建船廠第109章 年內計劃第142章 水師參軍第150章 逼敵來攻第132章 兼職說客第33章 要保的內閣第264章 兩位國公第68章 太原第175章 遇見第235章 成效第71章 變數第76章 知己難求(下)第46章 勢如破竹第171章 聽案(上)第44章 皇子第163章 困擾第101章 當頭一棒第321章 應允第226章 調動第31章 到收網的時候第223章 鬱悶女真(上)第56章 退兵(上)第91章 南國方略第208章 緊急軍情第202章 算計(上)第278章 決裂(上)第189章 何處尋君第156章 君臣相爭第171章 聽案(上)第31章 憂天杞人(下)第120章 紅顏似知己第113章 暢所欲言第39章 東巡第168章 宮門之爭第76章 風雨欲來第174章 判決第154章 樂極生悲第293章 發明第207章 接應第4章 出宮第195章 破城(下)第119章 熱鬧詩會(下)第281章 問題(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