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淮南雨旱

“皇上,微臣有罪!”宋獻策一進宮門就向我跪倒。

我見他這副模樣心中微驚,難道是我交代他的事情沒有辦好,給女真人把林丹汗給吞併了?!

“說吧,怎麼回事?稟報清楚了再說你的罪責不遲!”

“是,是,是!”宋獻策連聲應道:“微臣聽從皇上的吩咐,在後邊偷襲女真人的人馬,同時毀掉他們的食物,第一戰打得也很成功。但微臣沒有想到,林丹汗在之前就帶着部族撤退到了黃河西岸。微臣帶着朵顏部落不敢跟女真人正面交戰,只好等待時機。”

想不到林丹汗還跟歷史上那個一樣,居然還是跑路了,只怕他這一去會跟原先一樣,死在大草灘上。黃金家族是要失去大草原了,我點了點頭示意他繼續說下去。

宋獻策就把自己如何打探到歸化城內的消息,如何打敗蒙古人,又如何結盟的事情一一說了出來。最後匍匐在地上請罪!

聽了宋獻策的回報,我不得不佩服他揣摩我的心理十分到位,就連我想在北方草原做什麼他都覺察到了。如果換了其他一位官員,恐怕他有這等見識也沒有宋獻策的膽子。這次跟達來臺吉立誓結盟,雖然喀喇沁部未必就以後跟女真人一刀兩斷,但至少也能重新喚起蒙古人的鬥志。星星之火是可以燎原的!

在我的心裡,蒙古自然是我中華的領土。雖然現在沒有實現,但以後都會向這目標進發。明蒙存在着幾百年的敵視,要想消除,至少大明要做到幾點才行。首先要拉攏親近大明的部落,尋找合適的代理人,這點上可以說斡赤倫正是這個人選。第二,大明要以救世主的面目出現,現在蒙古被女真人蠶食得差不多了,若大明能夠使蒙古部落重新脫離女真實現自主,則兩民族的敵視會小很多。第三,則是要將蒙古人的共主-黃金家族全部幹掉,使得以後草原將不會出現有全蒙號召力的首領出現。第四,在大明跟蒙古人的同盟中,要諸部承認大明盟主的地位。

當然就算前邊的設想都實現了,要想將蒙古劃入大明的治下仍不是那麼容易的事情,即便現在是蒙古諸部幾百年來最衰弱的時候。或許大明以後可以輕易佔據漠南,但始終找不到合適的方法來統治這裡的部落。改土歸流是不可能的,這裡不比內地,漢蒙雜居只會使矛盾更加激化。所以我想到的是採用漢武時代的推恩令,若是蒙古的部落處在不斷分封中,大的部落就不會出現,蒙古人也不會有野心跟實力稱霸。在部落林立中,他們只要奉大明爲宗主國,以後有了矛盾,部落頭領的繼任都需要大明皇帝來調和跟承認。然後再加上駐軍,管理邊關事務。這樣,就可以一步一步將蒙古納入大明中華民族。

宋獻策處理達來臺吉這件事,就是朝我心中構想的目標前進了一步。若是簡單的殺掉達來臺吉,吞併掉喀喇沁部人馬,雖然可以直接壯大反抗女真人的力量,卻不利於我以後構建蒙古部落的均勢。蒙古要保持原有的六大部,甚至更多互不統屬的部落。

雖然他辦了件好事,而且是在我顧不到的情況下獨立完成的,但這個頭不能開。若是太肆意寵信一人,反而會讓他惹出事端來。我掂量了下語句道:

“這次你做的也算盡力了,喀喇沁部能脫離女真人最好,不然至少也可以讓他們生分起來。不過……”

宋獻策彷彿知道我要說什麼,連忙叩頭道:“微臣妄自與喀喇沁部結盟罪大莫及,還請皇上法外恕罪。臣也是一時憂心國事才膽大妄爲,請皇上念在此事微臣還有寸功的份上,饒過微臣這一遭。皇上若是實在要懲戒,就罰我再作個算命佬去討生活吧!”說到最後竟然有些嗚咽。

聽宋獻策說了一通,我不禁心裡暗笑,這宋獻策做官許久了,竟然還跟原先在襄陽求饒一樣。我忍住笑道:

“念在你是忠心爲國,這事又辦的不賴,朕就饒過你一回。只此一次,下不爲例!起來吧!”

“多謝皇上,微臣謝恩!”宋獻策歡天喜地的站了起來。

“那既然你敢獨自跟喀喇沁部結盟,那就說說大明在北國是何方略?”

宋獻策知道皇上說不定會考他,所以平日不僅下了功夫,來前也做了準備。他故作思慮道:“皇上,微臣以爲應該避免跟女真人正面交戰,不如迂迴到爭奪蒙古人的面上來。”

“那按你這麼說,如果女真人出兵蒙古,豈不是朕還要派兵到草原上去?無論怎麼說,大明只單單在財力上支持蒙古是不足以對抗女真人的。”

“皇上說得是,微臣糊塗了。”宋獻策連連請罪,一會後他又道:“既然不能出兵草原,我大明遼東也有大量將士駐紮,只要女真人稍有異動,大明便可揮師接應。女真人料來不敢深入蒙古,則蒙古諸部也就無憂了。”

“說得有理!”宋獻策見我首肯他的說法臉上微喜,還沒等他高興一下我又接着道:“不過,大明短期內都不會調動遼東軍出戰。你可知大明在廣寧一戰損失多少?”

宋獻策沒想到我會扯到這件事情上來,他小心翼翼的回答道:“微臣聽兵部說,有六萬多吧!”

“不是六萬,而是七萬一千三百零二人。皮島那邊被女真人伏擊損失了一萬餘人,這些朕都需要去撫卹,你可知要花多少銀子?”我說着不禁站起身來,“朕來說吧,加上撫卹,召募三萬新兵,朕在遼東至少要花七百萬兩白銀,除去舊額的四百萬,朕還得多給三百萬出來。這些是前方戰士的賣命錢,朕不能拖着不發。但國庫年年告竭,朕從何處籌銀子?今年又不同往年,江淮一帶已經初現災情,此時大明根本無力西顧。”

宋獻策原以爲可以從我這得到支持,繼而可以去說服其他的蒙古部落。沒想到我給他的答案卻是大明短期內在軍事上是不會有行動的,他無不憂慮的回道:

“皇上,那樣的話,就單憑蒙古人,恐怕抵禦不了女真人的進攻。這可如何是好?”

“那你說呢?”

宋獻策皺着眉頭道:“微臣……”

我見他猶豫,也知道他一時想不出什麼周全的計策,便道:“算了,還是江淮要緊,若是此地災情得不到救濟,大明不單是今年受到影響,在數年內都會賦稅大減。朕今年就不打算在遼東作什麼舉動了,蒙古那邊的事情,宋愛卿就多多協調,儘量避免跟女真人發生衝突。”

“皇上,若是女真人再次吞併喀喇沁部,只怕以後蒙古部族都不再相信大明。要再想跟他們結盟可就難了,微臣以爲,這樣放棄委實可惜!現在只能上天保佑女真人今年不來進犯蒙古。”

我心中一動有了個想法,便道:“既然如此,大明不妨演一齣戲給女真人看看,讓他們在今年內不敢輕舉妄動。”

“哦,皇上有何良策?”

我將心中的想法構思了一下道:“此事須得保密進行,朕可以發旨意給孫承宗,讓他操練人馬,準備恢復廣寧城。同時再通過細作,將大明大規模鑄造紅衣大炮的消息傳出去。咱們要給皇太極一個印象是大明在短期內有所舉動,使得他無法分兵進攻喀喇沁部。”

宋獻策擔心道:“皇上,那皇太極會上當嘛?”

“現在只能搏一下了。”

宋獻策聽了默然無語,我知他還在想辦法,便道:“你也不用太擔心,朕還有一支人馬可以調動,只希望能起到點作用吧!所謂謀事在人,成事在天。你就先按朕的意思去辦,若真到危機時刻,你可以發文給孫承宗,看看他肯不肯動用遼東鐵騎。若孫大人不肯,那朕也沒有辦法了。”

“微臣知道了!”

我如此處置也是不得已而爲之。現在來說,宋獻策構建的同盟是大明極有利的局面。只要能夠將這同盟維持下去,就可以對女真人實行三面合圍。而且女真人得不到蒙古人的幫助,兵力上又將大減,對手則多了數萬,皇太極知道了肯定是欲哭無淚。

可惜偏偏這個時候,大明的財力轉移到了江南一帶,我已經命令江淮一帶的官員發動百姓們積水抗旱。好在江淮一帶河流不少,可以引水進蓄水池。不過沒有想到,我的決策居然引來了地方的反對,而且把奏摺給我的是首輔韓?

“皇上,這幾日內閣已經積滿了各地發來的奏摺,都是說百姓們怨聲載道,反對修蓄水池。江南一帶水源豐富,即便是一兩個月不下雨,也不會引起乾旱。微臣斗膽請皇上收回成命!”

我知道江淮一帶有旱災,除了傅山的預測,就是我從明史中得知,儘管我的到來使得很多東西都發生了變化,但自然災害不應該有什麼改變纔對。但這個理由我又不能明着對大臣說,我搜颳了幾個理由後道:

“朕今年通過歷法推算,知道江淮一帶有乾旱。而且朕收到江南的回報,今年年初天氣反常。朕讓江淮地方官修建蓄水池,也是想有備無患。”

韓杳揮寫鴰埃值街H〕鏨耍骸盎噬希喬仗旒嗖還歉鑫饕娜耍蕕睦ㄔ蹌蘢髯肌;噬顯誚鮮盞降淖嗾郟峙率淺攣囊凰羌父鋈說淖嗾郯桑噬希⒊家暈嫣蠣鰨虯怠;噬蝦尾惶幌縷淥僭鋇囊餳兀俊?br /

聽了鄭三俊這話我不禁勃然變色:“朕怎麼偏聽則暗了?朕不過說在江南收到奏摺,怎麼你就知道是陳文一上的?”

內閣大臣們見我發怒都跪了下來,但鄭三俊那老頑固居然還繼續爭辯道:“臣有失言,請皇上降罪!但皇上若不是偏信,江淮六府爲何都未上報有災情初現?”

“那是他們失職了!”

“皇上慎言,豈有六府官員都失職,臣以爲此說法不妥,再者南京欽天監也未發現江淮一帶有旱災,反而是有大雨。皇上,微臣以爲當修築河堤,而非蓄水。”

“朕既然下旨,就是斷然知道有旱災。難道朕還會害我大明子民?”

“若方向有誤,好心也會辦成壞事!皇上若不信臣等,何不再發旨意給江淮各府,讓他們據實回奏?”

“……”

MM的,居然逼得我說不出話來,太不給面子了。其他大臣都跪在地上沒有出聲,連平日比較談得來的張惟賢也沉默不言,看來內閣大臣都不支持我的作法了!我心中更怒:

“朕意已絕,不用再議。你們聽朕的旨意就是!方正華,走,擺駕坤寧宮!”

我不等大臣們說話摔袖就走,方正華連忙在後邊跟着。

我原本就爲這件事情煩着,沒想到內閣居然不支持我,真是氣煞我也。不過我的怒氣只維持到了坤寧宮門前,因爲看着婉琴滿臉母性的笑容,我實在無法板着個臉。婉琴已經有孕六個多月了,肚子已經挺了起來。煒兒這小傢伙沒事就繞着婉琴轉,說是要看看弟弟,這個小傢伙也常惹得大家好笑。田妃跟秀兒也有五個月的身子了,她們兩個常怪我睡覺姿勢不老實,怕我壓到她們的肚子,所以現在已經沒有在她們那邊過夜了。婉琴這邊也少,老實說我還真怕自己不小心碰到她們了。所以大部分時間我都住在乾清宮裡,期間的種種感受也只有做過父親的人才有共鳴。

進了坤寧宮,沒想到只有婉琴一人在。我輕輕的摟着她道:“田妃跟慧妃呢?”

“兩個小妮子貪睡去了!”

“煒兒呢?”

“玩累了,臣妾讓奶孃帶回去睡了。”

“你怎麼不睡啊?”

“臣妾原打算給煒兒繡個肚兜的,誰知皇上來了!”

我輕輕一笑道:“那咱們就說會子話好了。”

婉琴點頭應着,她又看了眼自鳴鐘,疑惑的問道:“皇上,此刻不是要在乾清宮會見大臣嗎?”

我想起方纔的事情,不由哼道:“那幫大臣……哼!”

婉琴轉過身來道:“嗯,有哪個臣子惹了皇上生氣了?”

“還不是內閣那幫老頑固,居然說朕偏聽偏信!”

婉琴見我這麼說抿着嘴笑道:“老頑固?皇上,那些‘老頑固’可是皇上從朝廷中選拔出來的,說得還真貼切。”

我想到幾個大臣的模樣也不禁莞爾。

婉琴笑完後,突然正色道:“皇上,臣妾是一女流,國家大事不該過問。大臣們上書皇上,說皇上偏聽偏信。臣妾以爲,無論是何事,又或者是誰的對錯,既然內閣六個大臣都上書皇上,臣妾以爲皇上還是要慎重起見。唐太宗納諫如流,難道皇上還要臣妾學一回長孫皇后嗎?”

婉琴的說法讓我心裡有些動搖,難道真的是自己記錯了?崇禎五年根本江淮就沒有大旱?但是若沒有江淮大旱,怎麼會有崇禎五年到六年的饑荒呢?難道是張廷玉寫明史的時候寫錯了?霎時間,無數的疑問出現在我腦海裡。這件事恐怕要確認一下,否則若是沒有乾旱,我的旨意可就害了不少人。我一邊思慮,一邊道:

“既然婉琴這麼說了,那朕就多查一遍,讓那些大臣們沒話說!”

婉琴似乎看出我心不在焉,便道:“皇上,你還是去忙吧,臣妾再給煒兒繡肚兜!”

我此時確實想去查明情況,便歉意的道:“那好吧,婉琴你也別太勞累,朕晚點再來看你!”

婉琴笑着把我送了出門,我到了乾清宮,內閣大臣們已經走了。這事要查詢還真得費點時間,要江淮的地方官派人再送奏摺上來,還是讓捕風營的人送密報來?兩邊誰可信一點呢?這事可不是說單單據實稟報就行了。氣候的反常,有人可能說今年大旱,也有人可能說是水災。我陡然想起,我還沒有看到陳文一他們的奏摺,先看看陳文一李邦華他們怎麼說的!

誰知一看卻是讓我觸目驚心,陳文一里邊的奏摺道:“自皇上月前下旨修渠挖池,江淮六府即分發百姓,勒限責成,惶惶之極不恤民力。亦有府衙污吏,劣紳糧長沆瀣一氣,以此爲名搜刮鄉里。交納不齊者,被杻系枷鎖,不絕於道;復又被鞭笞拶打,叫徹堂皇。餘者尚未及荒年已賣子鬻妻,逃亡他鄉。”

“微臣在江南兩年有餘,雖今年雨水異常,然年初到四月已接連下雨,淮水見漲,臣恐乾旱未致,水患先行。是以微臣以爲皇上可先修堤,爾後再挖池修渠。微臣所言句句屬實,又恐實情不能上達九重,故冒死明言。臣陳文一頓首!”

看罷,我掩卷嘆息。

若是早點看到陳文一的摺子,我也不會一意孤行。可問題出在哪呢?傅山說得沒錯,他也不會騙我;明史記載也不該有錯纔對,難道是我記錯了不成?不管怎麼說,陳文一我還是信得過的,就先按他的意思辦。江南一夥的官員也太囂張了,看來得讓陳文一他們看嚴點。

我仔細看過南方來的奏摺後,心裡有了主意,便重新發旨下去——

正文已有五千字,特此加一段:

禎五年六月,大雨。八月,又雨,衝損慶陵。九月,順天二十七縣霪雨害稼。

壬申夏,五月霪雨,東西南三門水深四尺“大雨雹麥無粒收六月壬申,河決孟津口,橫浸數百里。

杭、嘉、湖三府自八月至十月七旬不雨。淮、揚諸府飢,流殍載道。

可以判斷,絕對是主角記對了事情,卻記錯了時間,當時大明是先澇後旱!

大家原諒他吧,阿門!

第196章 屠戮(上)第175章 皇子監國第213章 陰招第49章 王京大火第119章 事與願違第49章 買賣第8章 南糧北調(上)第253章 迴鑾第53章 不變之局第73章 結交好友第100章 另有打算第178章 藉口手機站第14章 修不完的內政第176章 一招妙棋第110章 訓練京營第303章 手段(下)第45章 計中之計第271章 指婚第310章 茶鄉武夷第126章 人盡其材第8章 南糧北調(上)第174章 傅山歸來第61章 提前的叛亂第108章 操炮之術第12章 意外驚變(上)第17章 皇權造勢(上)第94章 決不簡單第104章 發回重審第7章 突生橫變第170章 驚天計劃第50章 會兵城下第181章 風平浪靜第299章 應勢(下)第187章 不平等條約第52章 親征第71章 變數第40章 袁崇煥的選擇第173章 再起爭執第73章 無終而止第55章 回程第104章 發回重審第177章 峰迴路轉第144章 兩個侍衛第244章 誓約第285章 構建平衡第281章 問題(上)第144章 兩個侍衛第179章 提議第102章 處理結果第184章 明荷戰爭(上)第203章 算計(下)第231章 取與舍第154章 利益抉擇第209章 推算第6章 額哲歸國第7章 突生橫變第82章 殺懲第257章 團聚第136章 皮島開始第85章 南京兵部尚書第3章 宮外世界第249章 消息第239章 整頓第80章 喜事第92章 風花雪月夜(中)第165章 美女的誘惑第129章 對酒當歌第106章 峰迴路轉第77章 春風又綠江南岸第132章 一場虛驚第12章 意外驚變(上)第293章 發明第320章 説客第39章 皇太極的打算第310章 茶鄉武夷第220章 惡鬥第147章 私下協議第125章 天助我也第26章 算計第49章 王京大火第167章 今日免朝第204章 計劃有變第90章 收與不收?!第93章 風花雪月夜(下)第64章 煩事一堆第308章 猶豫第168章 鬥法第29章 憂天杞人(上)第15章 整頓後的三營第75章 逼迫第124章 身份懸殊第189章 何處尋君第22章 女真對策(中)第18章 雪上加霜第198章 屠戮(下)第228章 善後處理第111章 -兵部瀆職第318章 雙管第80章 喜事
第196章 屠戮(上)第175章 皇子監國第213章 陰招第49章 王京大火第119章 事與願違第49章 買賣第8章 南糧北調(上)第253章 迴鑾第53章 不變之局第73章 結交好友第100章 另有打算第178章 藉口手機站第14章 修不完的內政第176章 一招妙棋第110章 訓練京營第303章 手段(下)第45章 計中之計第271章 指婚第310章 茶鄉武夷第126章 人盡其材第8章 南糧北調(上)第174章 傅山歸來第61章 提前的叛亂第108章 操炮之術第12章 意外驚變(上)第17章 皇權造勢(上)第94章 決不簡單第104章 發回重審第7章 突生橫變第170章 驚天計劃第50章 會兵城下第181章 風平浪靜第299章 應勢(下)第187章 不平等條約第52章 親征第71章 變數第40章 袁崇煥的選擇第173章 再起爭執第73章 無終而止第55章 回程第104章 發回重審第177章 峰迴路轉第144章 兩個侍衛第244章 誓約第285章 構建平衡第281章 問題(上)第144章 兩個侍衛第179章 提議第102章 處理結果第184章 明荷戰爭(上)第203章 算計(下)第231章 取與舍第154章 利益抉擇第209章 推算第6章 額哲歸國第7章 突生橫變第82章 殺懲第257章 團聚第136章 皮島開始第85章 南京兵部尚書第3章 宮外世界第249章 消息第239章 整頓第80章 喜事第92章 風花雪月夜(中)第165章 美女的誘惑第129章 對酒當歌第106章 峰迴路轉第77章 春風又綠江南岸第132章 一場虛驚第12章 意外驚變(上)第293章 發明第320章 説客第39章 皇太極的打算第310章 茶鄉武夷第220章 惡鬥第147章 私下協議第125章 天助我也第26章 算計第49章 王京大火第167章 今日免朝第204章 計劃有變第90章 收與不收?!第93章 風花雪月夜(下)第64章 煩事一堆第308章 猶豫第168章 鬥法第29章 憂天杞人(上)第15章 整頓後的三營第75章 逼迫第124章 身份懸殊第189章 何處尋君第22章 女真對策(中)第18章 雪上加霜第198章 屠戮(下)第228章 善後處理第111章 -兵部瀆職第318章 雙管第80章 喜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