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章 另有打算

按着最初的想法,吳三桂是怎麼都不想離開遼東軍的。他的父親戰死在這裡,他要復仇就得在抗金的最前線。從私處想,自己所在的兵鎮裡姨夫是總兵,自己的舅舅也全部在遼東任職,吳家的軍中關係也全部在遼東軍,有家人罩着,無論怎樣都好過去三營。即使京師三大營看起來很威風,但沒戰打能幹什麼,沒戰打就意味着無法升遷,即使有升遷也不能跟在寧遠鎮相比!所以吳三桂接到袁崇煥的調動公文後,第一反應就是去找袁崇煥撞撞木鐘,但袁崇煥卻是笑笑不言讓他自己再想想。

吳三桂後來回頭仔細想想,也發現了不少的奧妙。遼東軍雖然地處關外,但消息也不算閉塞,每幾天就要往來信使稟報軍情,同樣京師裡的大致情況也能夠通過信使傳到遼東。皇上從今年初就開始着意訓練三營,而且另撥銀子施行實彈訓練。雖然皇上什麼心思還暫不明白,但皇上重視三營卻是真的。現在三營還沒有大規模建制的騎兵,而自己的夢想就是統率鐵騎,如今關寧鐵騎都在滿桂跟舅舅的手下,他吳三桂是很難指染到了。但要是去了京師三大營,或許還可以圓滿自己的夢想。再者袁督師向來也重視自己,如果只是一般的駐兵屯守,袁督師也斷然不會讓自己去那裡浪費熱血。這裡頭必然還有些東西沒有透露給他知道!

前因後果的想通後,吳三桂拿着公文到五軍都督府報到,登記過冊後他才帶着五十名手下到三營。一路上可以說是馬不停蹄,吳三桂也弄不懂爲什麼公文上限制了他幾日內要報到,報到完後都督府的人又催促他到三營去。不過等他到了神行營見了提督楊大人後,他終於知道了緣由。

皇上的聖駕就在三大營內,他吳三桂是皇上從遼東要來的,是否滿意總要見見聖駕才行。聽到這個消息,吳三桂心中既是興奮又有些忐忑。如果能夠得到皇上青眼有加,那自己以後的升遷之路自然會扶搖直上,如果不合皇上的心意,只怕以後就道路崎嶇了。

楊提督帶着他到了皇帳外圍就回去了,侍衛讓他在外頭等着皇上的傳見。秋風瑟瑟的在外頭一等就是大半個時辰,他也不敢來回走動,只好四處張望。御營駐紮在一個較高的山丘上,周圍的鹿角,樁木圍成一個圓形的防禦圈,大內的侍衛門三步一崗的侍立着,他們手裡把着刀柄隨時警戒,外圍的侍衛不斷觀察周圍的情勢。從柵門往裡望去,只見帳篷重重不知聖駕何處。門禁嚴森,吳三桂不敢多看,暗自打起腹稿,待皇上召見的時候不至於出醜。

突然,一個青衣侍衛面無表情的出來道:“遼東來的人何在?”

吳三桂不知道這侍衛官居幾品,但他們是天子近臣,便打着恭道:“末將在此!”

“嗯!”那侍衛點點頭道:“皇上召見你,快隨我來!”

“是!”

吳三桂跟着那名侍衛進了柵門,那侍衛也不多說,只是叫他低着頭不要東張西望。也不知繞過幾棟帳篷,那名侍衛停下不再前行,吳三桂以爲到了御營便要行禮,誰知另外一個藍衣着服的侍衛走出來道:

“老三,這就是皇上召見的人!”

“是啊!”

那藍衣侍衛微打量了下吳三桂後,道:“那好,你跟我走吧!”

吳三桂才知道剛剛是進了外門而已,那藍衣侍衛也不跟他多說,帶着他一直出了侍衛的帳篷區,一個玄衣的侍衛出來接應。

那位玄衣侍衛倒相當的和氣,一路上跟他交待了下宮廷禮節,吳三桂連連應承着。轉眼間便到了一座明黃大帳前,數十名御營侍衛列隊帳警衛着,這就是御營了!

那名侍衛先行進去稟報,然後纔出來招呼他進去。吳三桂走進御營三步後,連忙跪倒道:

“統領寧遠鎮裴國珍總兵麾下備禦營遊擊將軍吳三桂叩見我皇,我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是吳三桂?!”

皇上難道認識他嘛?!吳三桂不敢多想連忙回答道:“回陛下,正是末將!”

我看着下邊跪着的小將,心裡有些怪異,他就是吳三桂。歷史上的吳三桂可算是遺臭萬年了,正是因爲他引清軍入關,導致漢人遭受滿人奴役了兩百多年。但從他的才能來講,也是不可多得的將才,否則滿清也不會封他爲平西王。現在他年紀還小,在我手裡自然不會讓他走回那條老路。

“朕想不到袁崇煥把你調了過來,不過你之前所在的寧遠鎮並非騎兵營,你可有信心替朕訓練好三營的騎兵?!”

吳三桂對此早已經想好了對答,道:“回稟皇上,寧遠鎮雖然不是騎兵營,但也有自己的斥候騎兵,這些騎兵一直歸末將管轄。在末將的訓練下,這些騎兵雖然是斥候,但同樣敢跟女真騎兵作戰。之前大陵河之圍,末將曾率五百騎出戰,斬首百十級而返。”

能夠率騎兵跟女真人作戰,這吳三桂的膽量跟武藝是合格的。袁崇煥調他過來,自然不敢隨便找個人來敷衍我。不過,我還是要考考他的見識。

“嗯,既然你自言精通騎兵之道,你就給朕說說如何運用騎兵!”

“是,陛下!”吳三桂**了**嘴脣,道:“在諸軍之中,騎兵的衝刺、殺傷、行軍、偷襲能力都是翹楚。貫看各代歷史,末將以爲北方蠻族歷來都是用騎兵的高手。漢時的匈奴、唐時的突厥、元代的蒙古,以及本朝的女真,他們聚集萬餘騎兵便可呼嘯如風,隨時從萬里疆線上突入進中原,既無需補給,也無需輜重,機動性極強,能打則打,打不過則逃。中原漢人向來缺乏馬匹,無法練成騎兵與之抗衡。天幸蠻族民力不足,否則有二十萬鐵騎便可平天下”

吳三桂說到這,突然想起自己說了犯禁的言語,慌忙道:“末將末將的意思是二十萬鐵騎很難應付,末將是從軍隊戰力上來說的。”

我擺擺手道:“朕知道你說的是騎兵的作戰能力,不過能否得天下可非兵力所決定的。得民心方能得天下,知道嘛?!”

“末將明白,皇上教導得是!”

“你繼續說說騎兵的運用吧!”

吳三桂鬆了口氣,道:“陛下,末將以爲要對付蠻族就要以其人之道制之,北方荒涼,民力凋敝,即使漢人所建騎兵單兵比不上蠻族人,但他們卻不夠漢人消耗。損失十萬騎兵,任何蠻族都無可戰之力。雖漢人損耗也極大,但至少無需城城部署兵力處處設防,減少冗兵冗將的情況。正是基於這個原因,袁督師才提倡建立關寧鐵騎。末將認爲真要出戰,單騎兵是不夠的,特別是面臨攻堅戰的時候,靠騎兵的突破能力應對整裝的步兵團,即使勝利也將遭到慘重傷亡。若是在騎兵衝擊前能夠使用火炮轟擊,使步兵團不成建制或者城牆坍塌後,騎兵再行衝擊。”

前邊說的是對騎兵的一般認識,後邊的倒是他自己的看法。我點點頭道:“朕知道你說的這個便是女真人所用火炮加騎兵的戰術,相當之有效!”

吳三桂又趕緊道:“除此之外,末將以爲還可以給騎兵配置震天雷於陣前拋擊,盡以火炮之威配合騎兵之利,則可補我軍弱勢。”

“這也算是個好辦法!”我頓了頓又道:“你以後在三營就好好幹吧,巡哨的三千營就由你統領。”

“末將一定不負皇上厚望!”

“你下去楊文嶽那吧,他會安排的!”

“末將遵旨!”

吳三桂想不到這麼快就結束了召見,但也輪不到他多想,忙躬身退了出去。

我看着吳三桂退了出去後,心中也有些怪異。現在李自成跟吳三桂都在冥冥中調了進神行營,不知道這對宿命的對手會不會鬧出什麼事情來。不過有我看着,他們這對雙刃劍最好是爲大明發光發熱,否則我便會辣手無情。

雖然吳三桂現在來了,但幾天內也看不出巡哨三千騎兵的訓練結果。何況這次我來京師三營的主要目的是考察京營的情況,現在已經有了初步想法便打算回京師了,接下來的事情需要到京師才能夠辦理。一千侍衛稍微收拾了一下就可以啓程了,我派人通知了三位提督,勉勵他們繼續訓練士卒,然後衆馬驅馳的趕回皇宮。

第156章 出發赤峰第43章 西回第97章 二審定案第124章 身份懸殊第112章 孰是孰非第76章 知己難求(下)第134章 方案圖紙(下)第116章 意外耽擱第11章 應對計策第92章 風花雪月夜(中)第30章 論才,論財第257章 團聚第179章 馬有失蹄(下)第259章 獨角戲第45章 計中之計第168章 宮門之爭第130章 盤山選址第161章 遷移第34章 秀兒進宮第269章 情由第126章 人盡其材第43章 西回第119章 熱鬧詩會(下)第287章 重心在南(上)第102章 竭力應對第205章 全局分析第258章 冊封第15章 兩方責難第26章 算計第292章 心裡話第115章 吃虧買賣第132章 一場虛驚第208章 緊急軍情第275章 爭奪(上)第186章 明荷戰爭(下)第20章 戰前風雲第53章 血戰遵化第218章 又見陷阱第233章 敵酋之死第167章 圍城第101章 萬世之法第23章 眼淚的威力第71章 兩位巡撫第140章 有點意外第168章 鬥法第146章 合縱之策第292章 心裡話第61章 援兵第90章 收與不收?!第98章 廣寧之失(二)第99章 廣寧之失(三)第30章 論才,論財第14章 修不完的內政第79章 多事之秋(上)第53章 不變之局第5章 親自挑選第153章 五點要求第286章 回京任職第120章 另起爐竈第231章 取與舍第115章 模擬實戰第118章 騎兵之戰第9章 改革開始第196章 屠戮(上)第40章 北伐第90章 說服第65章 唯一合格第183章 君臣暗鬥第230章 皇太極第220章 惡鬥第98章 愈演愈烈第88章 公主第138章 呼嘯而來(上)第211章 戰意第22章 女真對策(中)第171章 聽案(上)第114章 第二次演習第37章 二度失利第59章 歸來辭去第27章 出航第268章 不化之人第148章 公平交易第16章 另設太學第322章 展望第58章 爲難第48章 率兵攔截第60章 收穫第96章 過河棋子第196章 屠戮(上)第216章 強行攔截第68章 京察(上)第105章 疑點難點第183章 君臣暗鬥第43章 西回第107章 作壁上觀第59章 損兵折將(中)第293章 發明第55章 回程第199章 另類策略(上)第91章 南國方略
第156章 出發赤峰第43章 西回第97章 二審定案第124章 身份懸殊第112章 孰是孰非第76章 知己難求(下)第134章 方案圖紙(下)第116章 意外耽擱第11章 應對計策第92章 風花雪月夜(中)第30章 論才,論財第257章 團聚第179章 馬有失蹄(下)第259章 獨角戲第45章 計中之計第168章 宮門之爭第130章 盤山選址第161章 遷移第34章 秀兒進宮第269章 情由第126章 人盡其材第43章 西回第119章 熱鬧詩會(下)第287章 重心在南(上)第102章 竭力應對第205章 全局分析第258章 冊封第15章 兩方責難第26章 算計第292章 心裡話第115章 吃虧買賣第132章 一場虛驚第208章 緊急軍情第275章 爭奪(上)第186章 明荷戰爭(下)第20章 戰前風雲第53章 血戰遵化第218章 又見陷阱第233章 敵酋之死第167章 圍城第101章 萬世之法第23章 眼淚的威力第71章 兩位巡撫第140章 有點意外第168章 鬥法第146章 合縱之策第292章 心裡話第61章 援兵第90章 收與不收?!第98章 廣寧之失(二)第99章 廣寧之失(三)第30章 論才,論財第14章 修不完的內政第79章 多事之秋(上)第53章 不變之局第5章 親自挑選第153章 五點要求第286章 回京任職第120章 另起爐竈第231章 取與舍第115章 模擬實戰第118章 騎兵之戰第9章 改革開始第196章 屠戮(上)第40章 北伐第90章 說服第65章 唯一合格第183章 君臣暗鬥第230章 皇太極第220章 惡鬥第98章 愈演愈烈第88章 公主第138章 呼嘯而來(上)第211章 戰意第22章 女真對策(中)第171章 聽案(上)第114章 第二次演習第37章 二度失利第59章 歸來辭去第27章 出航第268章 不化之人第148章 公平交易第16章 另設太學第322章 展望第58章 爲難第48章 率兵攔截第60章 收穫第96章 過河棋子第196章 屠戮(上)第216章 強行攔截第68章 京察(上)第105章 疑點難點第183章 君臣暗鬥第43章 西回第107章 作壁上觀第59章 損兵折將(中)第293章 發明第55章 回程第199章 另類策略(上)第91章 南國方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