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2章 手段(上)

沈填的話唐世濟沒有明白,他不知道爲什麼沈大人突然不願意自己出頭了

反而讓下頭的人自行折騰。這樣做起來比沈填振臂一呼的效果要差之很多。只是看

沈填的表情似乎沒有繼續說下去的打算,唐世濟只好把這個疑問悶在了心裡。之後

兩人又說了幾句閒話,唐世濟告退。唐世濟走了後,沈填還是一副穩坐釣魚臺的

神情,他對唐世濟是放心的,因爲唐世濟有一個長處,那就是即使他不明白他也會

照着指示做。他現在可以慢慢瞧着江南的亂局,看着形勢再來走下一步棋。

就在沈填還在悠然喝茶的時候,阮大錢在家中連續見了兩撥人,見過後他就

鬱悶了。之前大夥還雄心壯志的想要對抗朝廷的‘亂政,,誰知道這還沒有多久

人家就說不幹了,還奉勸阮大錢也老實點,不要去弄什麼刊報了。面對合夥人的釜

底抽薪,該計阮大錢有被一棍打蒙了的感覺。他們是些什麼人,他們是一羣被朝

廷拋棄了的人,順從能有什麼好果吃,終還不是削籍的草民一個!

就在他蒙的時候,突然又有些人來拜訪。這些人卻是各地方守舊派的官

員,他們在沈填的大門那吃了閉門羹只好來找阮大錢。阮大錢正猶疑不決時來了這

麼一幫人,讓他的心思又活絡了起來。

哼,既然沈填你不挑起頭,難道我自己就不能來?!

想當年爲了他自己的官路,阮大錢也不知送了多少禮,找遍了朝中的關係

跟他同年的周延儒終跟他捎來了一個意外而憤怒的消息,那就是皇上不知怎的認

爲他們是**臣,不可能再啓用!如果說是閹黨,他還勉強可以接受,但‘**

臣,這個詞讓阮大錢憤怒了,之前的他甚至想到了率先支持皇上政,以求得能夠

重東山再起,誰知道,位高九重的聖上居然連面都沒有見過就認爲他們是**

臣,以後寫入史書情何以堪!皇上爲什麼會認爲他們是**臣呢?這裡頭大有玄

虛。阮大錢一直在找是誰人如此教唆皇上的,但懷疑來懷疑去都找不到正主,後

就是懷着這種不滿、憤慈的情緒被貶到江南。果然以後的選拔官員再也沒有他的

份,隨着同年進士的步步高昇,許多都做到了朝廷六部重臣,阮大錢心裡越來越不

平衡。如果不是皇上對他的偏見,憑着他的學還會落後於人嗎?!一個仇恨的種

在他心裡生根芽,而且隨着時間的推移積蓄得越來越深。

這個時候讓他順從怎麼可能呢?!

特別是有了一批官員實質性的表態後,阮大錢迅恢復了信心。一夥人在阮

家大罵了朝中官員一頓,約定如何如何對抗之後前一腳後一腳的離開。這些人雖

然官位不高,甚至在江南都說不上什麼話,但是該計阮大錢看到他並不是一個人在

戰鬥。送走了這班人後,他自己一個人躲在書房深思起來,門縫伯隙時不時透出點

**笑聲,讓阮府的下人有點不寒而慄,一個個尋思老爺今兒是怎的了,今兒一頭

到晚臉色比唱戲的時候變得還,現在又一個人躲在房裡冷笑,讓上上下下心驚

不已,醒目的早早躲開了,唯恐自己一個不小心得罪了老爺。

話分兩頭,且不說阮大錢在家中謀思舉動,鄭三俊也開始燒他到任後的三把

火,不過這第一把火燒下來就把江南的官員燒的雞飛狗跳。緊趕慢走一個月,江南

四省一府的四品官員全部召集到了南京。原本地方官員都想着找個由頭躲起來不聽

鄭三俊的傳喚,可惜老鄭早做了預備,去各省各府通知的人都是他從江蘇行省帶來

的人,他們個個口稱欽差奉詔傳喚他們到南京,這樣讓他們躲無可躲。欽差奉詔傳

喚等若聖上下旨,他們再大膽也不敢違了聖意。

這一路行來有故意拖慢行程的,有路上搞聯串的,鬧哄哄一個月齊集到南

京,除了個別實在是有病在身的,江南四省一府的四品官老爺們都到了。南京城一

下涌進這麼多地方官,就算南京城內的館葬夠大也容納不下這麼多人。加上官員

的隨從,城內大大小小的客棧都住滿了人。城內的百姓倒是開了眼界,竟比那春鬧

大比還要熱鬧。

楊延麟是給鄭三俊臨時委派過來招呼地方官員的,他自從京師牙羅了地方就

一直跟着鄭三俊在江蘇、安徽兩行省。鄭三俊知道他是皇上較爲任的人,否則也

不會登基伊始就讓他擔任順天府尹,所以在江南的時候,鄭三俊也對他頗爲照顧

到此時他己纖做了江蘇參政的位置,比他當年貶出京師之前還升了一級。當然楊

延麟對他的也有相當大的助力,只要鄭三俊盼咐下來,楊延麟都辦得妥妥當當。正

是因爲這樣,所以這次鄭三俊來南京也把他帶在了身邊。

楊延麟這幾天忙裡忙外,又是清點人數又是安排人員食宿,那些地方官員的

一點小九九全部給他看在了眼裡。楊延麟既然是鄭三俊那一派的人,自然將事情都

跟鄭三俊察報了。

“大人,要不迅將他們召集,以免他們串聯鬧起事來!”楊延麟順帶的提了

一個建議。

一直在聽的鄭三俊沉吟了麗不緩緩道:“他們要串聯就串聯好了,要鬧就鬧

好(電?腦閱 讀??? ntbsp;? “啊一”楊延麟沒想到鄭三俊會採取放任自流的態度,不過鄭三俊作爲三朝老

臣,楊延麟自然知道他肯定有自己的打算,不過楊延麟還是儘自己的本分分析道:

“大人,只是這麼一來江南容易生亂,只怕這不是聖上所希望看到的吧!”

“呵呵,無妨!”鄭三俊自然明白楊延麟的意思,但他還是道:“有些事情

刀斬亂麻效果會加好,如果有人要做那亂麻,老夫也樂得做那刀!”

“這”楊延麟沒有繼續說下去,因爲鄭三俊已經是朝中重臣,在宦海沉

浮這麼多年可不是年輕氣盛的進進士,他這麼說難道是有一些不爲自己所知的事

情,亦或者鄭大人早就跟聖上達成了共識,有可能是聖卜直接指使鄭大人這麼做

的。楊延麟越分析越覺得後種可能越大,因爲他在京師這麼多年,早已經見識過皇

上不拘一格的做法。既然如此,他還能說什麼呢!

“大人有了定見,那屬下就不多言了!”

那些地方官員們開始串聯的時候還有些遮遮掩掩,但看到鄭三俊的人根本就

不聞不問,是大陽起來,甚至組織大批官員先行聚會。這些天沈填的門第不斷有

人來訪,但沈填都嚴令家人不得放入,後甚至稱病在家連衙門都不去了。其他的

南京六部大臣都大同小異,各找各的藉口躲開這場是非。一時間南京官場上面無人

管,下面肆無忌憚的鬧。這種私密的官場爭鬥甚至蔓延到了**,成爲街頭巷尾

茶館酒樓的談資,江南還真有一點風雨欲來的態勢。

但是這個態勢也就維持了幾天,隨着鄭三俊一聲召集的命令,不管願不願

意,各地方的官員都到了南京戶部大堂。江南四省一府,四品以上的官員足有上百

位,後大堂上坐不下,係數到了院上。楊延麟一早做了安排,在哪裡搭好了棚

。衆官員齊齊落落的坐在斷仔裡,也不按着地域,三兩相熟的就坐在了一起。趁

着鄭三俊還沒有來,他們正低聲做後的溝通,準備待會跟鄭大學士硬抗。

“代天巡守奉旨欽差武英殿大學士鄭大人到!”

門官的高聲唱喝讓原本鬧哄哄的院裡一下安靜了下來,不管服與不服

他們這些官員都不能在上司面前失儀,否則還沒鬧僵起來就給人家找了個藉口。衆

官員都一一起立,分列在兩旁。一會後,鄭三俊身着從一品的朝服從戶部正門進

來,上百官員紛紛行禮。

鄭三俊此時擺足了欽差大人的架,對於上百官員只是掃了一眼,然後就邁

着官步走到了戶部大堂門口,那裡楊延麟早早準備好了桌椅。隨行的侍從護!也是

眼高於頂的過去,讓一干地方官員無不氣悶。鄭三俊剛剛坐下,幾個早已經暗暗打

了眼色的人立刻活動起來。

一個身穿四品知府官府的人趁着大夥剛落電。率先出來難:

“如今徵集秋糧在即,百姓又準備過冬,此時鄭大人召集我等官員是否有

重要的( bsp;? 衆人聞言無不把目光都聚在了那個官員身上,看坐落的位置來看,只不過是

江西行省的一個偏遠地方的知府,但是他居然敢對着鄭三俊出言不遜。衆人都是官

場中人,這個知府說的話透着的意思自然是清楚,不用說這就是地方官員想給鄭三

俊難堪,來了一個下馬威!

鄭三俊沒有直接回答那個知府的話,甚至是無視的先掃了眼在場官員的反

應,然後慢悠悠的哼了一聲道:“老夫傳你們來自然是爲了國之大事,秋糧徵收

也無需你們親自督促,下頭還有的是辦事的人!”

“大人”那個知府還想說。

鄭三俊立刻一揮手,面色板了起來道:“你就是這樣在長官面前失禮的,老

夫尚未說話豈容你說三道四,來人拖出去!”

鄭三俊一說完,兩個護!立刻將那知府綁成個糉一樣的拖了出去。那知府

頓時面如死色,鄭三俊如此毫不留情下手,讓在場的官員都嘴若寒蟬。

第96章 過河棋子第115章 吃虧買賣第28章 海戰第153章 五點要求第269章 情由第155章 改行建廟第38章 堅守待援第181章 風平浪靜第154章 利益抉擇第195章 破城(下)第262章 軍數第77章 皇后理事第135章 再議條件第30章 憂天杞人(中)第159章 朵喀一戰第170章 驚天計劃第140章 初有成效第107章 作壁上觀第168章 鬥法第287章 重心在南(上)第28章 海戰第126章 研究院的作用第128章 遠方客人(上)第321章 應允第168章 宮門之爭第22章 餘塵未了第156章 出發赤峰第18章 雪上加霜第271章 指婚第49章 王京大火第167章 圍城第14章 修不完的內政第64章 暫時的寧靜第171章 疑心重重第295章 輿論分化(下)第149章 三敗林丹汗第113章 演習開始(下)第162章 法不責衆第91章 南國方略第58章 爲難第59章 損兵折將(中)第207章 接應第302章 手段(上)第134章 方案圖紙(下)第49章 買賣第205章 全局分析第125章 天助我也第143章 新建船廠第45章 募捐第143章 新建船廠第215章 整軍再戰第180章 放假&演戲第171章 聽案(上)第83章 揚州風波第34章 秀兒進宮第18章 皇權造勢(下)第36章 一度失利第179章 提議第156章 出發赤峰第183章 結果一樣第107章 作壁上觀第125章 地理畫策第55章 壓力第294章 輿論分化(上)第56章 煩人的兵制改革第146章 合縱之策第289章 官商第86章 援手第180章 放假&演戲第217章 適得其反第175章 皇子監國第11章 應對計策第230章 皇太極第279章 決裂(下)第260章 召回第130章 醉有應得第110章 北國恩怨第180章 放假&演戲第79章 多事之秋(上)第154章 利益抉擇第232章 扶持計劃第8章 南糧北調(中)第70章 河道第142章 誰有着數第170章 驚天計劃第26章 正副失和(上)第94章 決不簡單第178章 馬有失蹄(上)第198章 屠戮(下)第237章 組建第215章 整軍再戰第70章 河道第288章 重點在南(下)第34章 秀兒進宮第55章 壓力第112章 演習開始(上)第11章 應對計策第30章 憂天杞人(中)第262章 軍數
第96章 過河棋子第115章 吃虧買賣第28章 海戰第153章 五點要求第269章 情由第155章 改行建廟第38章 堅守待援第181章 風平浪靜第154章 利益抉擇第195章 破城(下)第262章 軍數第77章 皇后理事第135章 再議條件第30章 憂天杞人(中)第159章 朵喀一戰第170章 驚天計劃第140章 初有成效第107章 作壁上觀第168章 鬥法第287章 重心在南(上)第28章 海戰第126章 研究院的作用第128章 遠方客人(上)第321章 應允第168章 宮門之爭第22章 餘塵未了第156章 出發赤峰第18章 雪上加霜第271章 指婚第49章 王京大火第167章 圍城第14章 修不完的內政第64章 暫時的寧靜第171章 疑心重重第295章 輿論分化(下)第149章 三敗林丹汗第113章 演習開始(下)第162章 法不責衆第91章 南國方略第58章 爲難第59章 損兵折將(中)第207章 接應第302章 手段(上)第134章 方案圖紙(下)第49章 買賣第205章 全局分析第125章 天助我也第143章 新建船廠第45章 募捐第143章 新建船廠第215章 整軍再戰第180章 放假&演戲第171章 聽案(上)第83章 揚州風波第34章 秀兒進宮第18章 皇權造勢(下)第36章 一度失利第179章 提議第156章 出發赤峰第183章 結果一樣第107章 作壁上觀第125章 地理畫策第55章 壓力第294章 輿論分化(上)第56章 煩人的兵制改革第146章 合縱之策第289章 官商第86章 援手第180章 放假&演戲第217章 適得其反第175章 皇子監國第11章 應對計策第230章 皇太極第279章 決裂(下)第260章 召回第130章 醉有應得第110章 北國恩怨第180章 放假&演戲第79章 多事之秋(上)第154章 利益抉擇第232章 扶持計劃第8章 南糧北調(中)第70章 河道第142章 誰有着數第170章 驚天計劃第26章 正副失和(上)第94章 決不簡單第178章 馬有失蹄(上)第198章 屠戮(下)第237章 組建第215章 整軍再戰第70章 河道第288章 重點在南(下)第34章 秀兒進宮第55章 壓力第112章 演習開始(上)第11章 應對計策第30章 憂天杞人(中)第262章 軍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