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 殺懲

“本官奉命前來查衛所田地,不想這揚州衛所的田地居然都給換了。你們是揚州府的大戶人家,都有好幾百頃的地,本官找你們來問個明白。若是有地契,憑證什麼的,本官就驗上一驗,看你們有沒有多佔田地。若沒什麼事,就請你們吃竹筍炒肉絲!”陳文一說的輕描淡寫,彷佛不過是例行公事。但他這話語帶雙關,譚才卻是沒聽出來。

譚才見這官這麼客氣,知道大概是在他姐夫底下混飯吃的,這次出來恐怕也是裝裝樣子。他絲毫不在意的說道:

“我們可是公平買賣,怎麼會多佔官家田地!”他順着從懷裡拿出房契,遞給了旁邊的公差。“這是衛所賣給我八百頃的地契,大人看看便知,上頭可有指揮使大印跟知府老爺的官印!”

其他老財也紛紛拿出自己的地契教了上來,都說自己沒有多佔衛所田地。陳文一拿着這些地契一算,居然有一千兩百頃。他對劉尺道:

“怎麼這地契上有知府大人的官印?”

劉尺也不知是禍是福,忙辯道:“這地契經我揚州府開出,向來要蓋府衙大印作保。”

“恩,本官手中就是你們侵佔衛所屯田的證據。來人,全部給我拿下!”陳文一突然發難,侯世英見欽差發話,一揮手衛所的人便上來拿人。那幾個老財不想這大人說翻臉就翻臉,嚇得動彈不得。坐在椅上的譚纔不想這方纔說得好好的大人竟要拿他,還沒明白過來,就給兵丁押住。他正要叫嚷,只聽見公堂上赫然吼了一聲。

“慢!”全部人都靜了下來!

劉尺知道今天他要是不強出頭,這些人就都栽在這了,裡邊還有吳大人的小舅子。現在南京兵部尚書出缺,南京兵部就是吳大人在坐堂。若維護不周,他日算起來可就糟了,況且自己身上就不乾淨,給欽差查下去也是死路一條。他把心一橫,滿臉陰騭道:“大人,他們都是守法鄉紳,大人要拿人也要講個明白!”

陳文一把驚木堂一拍:“本欽差不單要拿他們還要拿你!來啊,給我把揚州知府拿下!”

劉尺沒想到會是這樣,對着要上前的兵丁伸手一攔,咬牙道:“等等!下官所犯何罪?!本官是朝廷正四品的知府,欽差大人是奉旨巡查衛所,就算有何差錯也是南京吏部所管,大人,你無權拿我!”

陳文一大笑道:“好大的官威!倒賣屯田已是犯了國法,你是四品知府卻知法犯法。本欽差雖然是管着衛所屯田改制,但你卻夥同他人侵佔衛所田地。這關係到了衛所,如何不幹本官的事。”

劉尺沒想到火竟然引到自己身上來,他當然不能認。此時急着脫身,顧不得許多:“大人,這衛所賣地跟本府無關,上頭的官印是按例行事。一個要賣,一個要買。我做知府的也顧不了這麼多事,下官也是事後才知;再說了,這賣地的是指揮使大人,官銜比我高了幾級,下官也是無能爲力。大人若是這樣都要治下官的罪,恐怕揚州府衙跟揚州衛所的大小官員都有罪了。”

陳文一沒有想到這劉尺居然可以說得出這些歪理來,如果那樣牽連可就大了。現在就那個新任的南京兵部右侍郎就讓他很頭疼,再扯出那麼多人,恐怕便是又一樁大案,陳文一隻得退一步!

“至於吳新敏那就不用你操心,既然劉大人說這衛所買賣屯田的事你不知情本官自會查個清楚,那現在本官便要收回屯田,你還有意見嗎?”

劉尺深吸了口氣,擦了下額頭上的細汗道:“沒…沒意見,這事欽差大人作主。”

“既然本官作主,那好,這侵佔之地立即歸還衛所,參與屯田私賣的打五十大板以儆效尤!”

劉尺臉上陰晴不定,心中暗叫糟糕,他此刻出來講話也不是,不講也不是。想到後果,他只得硬着頭皮道:

“回稟欽差大人,這案子正主未到,是不是押後再審?”

陳文一有興趣的看着略現慌張的知府,道:“哦,本官已經說了,先處置了他們再說。他們明知這是朝廷的屯田,還敢私自買賣。按我大明律例,打這五十大板已經是算輕的。揚州知府,本欽差正在理衛所事務,你再勿多言!來人,把他們這幾個拖下去,打!”

劉尺給陳文一堵了回來,只好怏怏退在一邊。

那譚才聽說要打板子,更是殺豬一樣的叫起來。四個兵士才費力的把他制住,譚才斜眼看到一旁的劉尺,便急呼:

“劉尺,救我啊,賣田的事你也有份,你不能見死不救啊!我姐夫都這麼照顧你,還說要升你的官,你不能不管我,我自小還沒捱過打啊……”

剛跟這案扯清關係的劉尺聽到譚纔在那亂嚷,居然把他給暴了出來,恨不得一腳踢死他。他正要怒喝譚才,讓他閉嘴,卻看到陳文一在那是笑非笑的看着他。他心裡直冒冷汗,強自鎮定下來道:

“大人,這譚才誣陷下官,還望大人明察!”

“是嗎?譚才,你說的可是事實?”

譚才叫道:“你不打我板子我便說。”

“好,不打你板子便是!”

“他劉尺也跟我姐夫買了衛所四百頃地,他們幾個也知道。這位大人,我都說了,你說不打我板子的。那是不是放我回家了!”

陳文一心中沒有想到得來全不費功夫,他笑呵呵的對譚才道:

“你先在一旁看着!劉大人,你看這位譚老爺說得真還是假!”

劉尺見事情隱瞞不過,還是扯了出來,他狠狠瞪了眼譚才傲然道:“不用了,那四百頃地是在本官這。但這是南京兵部右侍郎吳大人任揚州指揮使時賣給我們的,大人若是覺得不對,可以跟吳大人說去。下官只是聽命行事!”

陳文一見他承認,獰笑道:“你以爲你拿那個什麼吳大人來作擋箭牌,本欽差就怕了你?!不給你點顏色,不知本官厲害。來啊,給我把劉尺拿了,知法犯法,隱瞞不報,數罪併罰先打一百大板,然後再押在牢裡等結案。”

侯世英見拿了知府還要打人,事情越鬧越大,不禁有些猶豫!陳文一看侯世英沒有動,便道:“怎麼侯大人連打人都不敢嗎?處置這樣的貪官,有事本欽差頂着。”

侯世英見欽差大人這麼說了,忙揮手讓士兵去拿人。很快,劉尺給拖了下去,嘴裡不停的喊:

“我要上奏皇上彈劾你,你不能打我!”

“哎呀,我的媽啊。吳大人救命啊!”

“哎呀!我的屁股啊!”

…………

公堂外響起打板子的聲音,衛所兵士們平日受了不少知府衙門的氣,今日難得可以解恨,更是出力的打。沒半會,劉尺已經給打得嘶聲力竭了。幾個老財嚇得是渾身打顫,最肥的譚才癱在地上一動不動,哪還敢有半句言語。

打到一半,衛所兵士上來回報:

“啓稟欽差大人,犯人熬不過刑,已經氣絕!”

陳文一正品着茶,聽了不由一驚:“死了?”

侯世英聞言,快步走出去驗證,一探之下果然鼻息全無。不想這劉尺居然如此挨不得打,這事可就鬧大了。

“欽差大人,人犯確實已死!怎麼處置還請大人示下!”

陳文一不由心裡直打鼓了,原本他只是想懲治下這個橫行的墨吏,不想竟然死了。雖說他是欽差大臣,但直接棒殺地方官員恐怕也是難逃罪責。何況還有一個吳新敏不會放過他,現在只有馬上把這劉尺的罪證查實,然後快馬上奏給皇上。他故作鎮定道:

“死了就算了,省得麻煩。但這罪證還是要辦的,你們下去,跟百姓說說,看下這揚州知府除了侵佔屯田還有別的什麼!這罪名齊了本官便發公文到刑部!”

“是!”

這一日揚州城可就熱鬧了,衙門外貼出公告,說欽差大人坐鎮審案,讓百姓有冤申冤,揚州知府劉尺已經伏法,要大夥揭露罪證。如此轟動性的事件讓整個揚州城都沸騰了,大街小巷都在議論不已。

喝了一杯茶的陳文一定下神來,想到事已至此,不如一不做二不休,說不定仍有轉機。他重新打起精神,望着下邊幾個財主道:

“這劉尺的下場你們看到了吧?”

幾個人雞啄米似的點頭,陳文一沒有管他們繼續說道:“你們也佔了屯田,是不是應該也去挨下這棍子的滋味?”

“求大人超生啊,大人要怎樣就怎樣!我這把老骨頭挨不得幾下啊!”幾個老財說得是眼淚鼻涕齊流,在堂上哀嚎着。

“你們也不用慌張,皇上已經發下新的賦稅改制補錄,你們這些有田產的,可以拿來抵罪。你們意下如何?”

幾人想着要奪去田產,揪心一般的痛,但現在不答應就是屁股捱打的疼了,只得點頭答應。

“好,那就簽字畫押。另外你們再把衛所田地怎麼倒賣出來的情況全部講個清楚,本官叫人給你們記錄,若是說得不清不楚可就別怪本官無情。”

幾個老財連哄帶嚇的給拉下去錄口供了,侯世英則帶着人馬前去丈量田地,把那些衛所的田地全去要收回來。陳文一坐在公堂上不由深思起來,這皇上最見不得的便是動亂,揚州府是賦稅重地,要是把這弄亂了,恐怕皇上也饒不了他。爲今之計,只有保住揚州不變才行。

當天他連夜寫好奏摺,把白天收到的罪證,侵佔屯田的事實都寫得詳細,然後由驛站快馬發到京師。同時又寫了封公文給南京戶部尚書兼吏部事鄭三俊,詳言揚州情況——

備註:

南京官署,南京在明初作爲京師,在明成祖朱棣登基後,永樂十九年(1421)正式遷都北京。但是保留了原先南京的官制,南京六部均加“南京“字,即“南京吏部”、“南京戶部”等。亦設尚書、侍郎等官職,其所屬機構要遠小於北京六部,尤其是戶、刑二部,則不設十三司。另外,南京御史彈劾北京朝官之事頗多。總的看來,南京六部多屬清閒衙門。大約只是管到現在的安徽,江蘇兩省。

南京戶部尚書兼吏部事,這是比較特殊的,可能南京六部多屬清閒衙門,所以才這麼委任鄭三俊管着兩部吧。

第285章 構建平衡第88章 公主第131章 家事國事第150章 註定的緣分第23章 女真對策(下)第89章 遣使第122章 紅袖不添香(上)第308章 猶豫第87章 鼎立局勢第313章 觀望第78章 河南之變第24章 朝鮮局勢第135章 再議條件第309章 請旨第200章 另類策略(中)第40章 北伐第11章 年前第70章 河道第174章 判決第90章 說服第167章 今日免朝第8章 閹黨盡除第153章 載人熱氣球第78章 河南之變第285章 構建平衡第67章 不進則退第73章 結交好友第180章 圖窮匕現第17章 皇權造勢(上)第36章 角逐第44章 進犯朝鮮第269章 情由第32章 沒事瞎轉第166章 苦等第273章 反應第32章 初聞戰報第12章 文華殿的雷厲風行第125章 地理畫策第152章 暢談局勢第184章 再見福晉第150章 逼敵來攻第186章 疑雲重重(上)第47章 驚惶失措第287章 重心在南(上)第233章 敵酋之死第152章 再據優勢第281章 問題(上)第171章 聽案(上)第8章 南糧北調(中)第59章 損兵折將(中)第8章 南糧北調(中)第269章 情由第134章 方案圖紙(下)第182章 兩頭敲打第262章 軍數第183章 結果一樣第144章 兩個侍衛第95章 平沈戰前第23章 眼淚的威力第46章 勢如破竹第27章 正副失和(中)第62章 醞釀第23章 眼淚的威力第138章 悉心運作第158章 商討第158章 天工改組第4章 出宮第175章 遇見第135章 都在打算第111章 攻佔雙方第105章 疑點難點第291章 見識第83章 南北對峙(上)第4章 出宮第263章 變革之年第20章 大同會盟(下)第130章 醉有應得第88章 等待歸來第295章 輿論分化(下)第24章 朝鮮局勢第125章 天助我也第183章 君臣暗鬥第15章 兩方責難第66章 大明傅夫人第77章 皇后理事第57章 退兵(下)第177章 峰迴路轉第268章 不化之人第3章 巡視三營(中)第175章 遇見第130章 醉有應得第116章 意外耽擱第309章 請旨第171章 聽案(上)第140章 有點意外第120章 紅顏似知己第92章 結盟第104章 虛位讓賢第220章 惡鬥第151章 將軍
第285章 構建平衡第88章 公主第131章 家事國事第150章 註定的緣分第23章 女真對策(下)第89章 遣使第122章 紅袖不添香(上)第308章 猶豫第87章 鼎立局勢第313章 觀望第78章 河南之變第24章 朝鮮局勢第135章 再議條件第309章 請旨第200章 另類策略(中)第40章 北伐第11章 年前第70章 河道第174章 判決第90章 說服第167章 今日免朝第8章 閹黨盡除第153章 載人熱氣球第78章 河南之變第285章 構建平衡第67章 不進則退第73章 結交好友第180章 圖窮匕現第17章 皇權造勢(上)第36章 角逐第44章 進犯朝鮮第269章 情由第32章 沒事瞎轉第166章 苦等第273章 反應第32章 初聞戰報第12章 文華殿的雷厲風行第125章 地理畫策第152章 暢談局勢第184章 再見福晉第150章 逼敵來攻第186章 疑雲重重(上)第47章 驚惶失措第287章 重心在南(上)第233章 敵酋之死第152章 再據優勢第281章 問題(上)第171章 聽案(上)第8章 南糧北調(中)第59章 損兵折將(中)第8章 南糧北調(中)第269章 情由第134章 方案圖紙(下)第182章 兩頭敲打第262章 軍數第183章 結果一樣第144章 兩個侍衛第95章 平沈戰前第23章 眼淚的威力第46章 勢如破竹第27章 正副失和(中)第62章 醞釀第23章 眼淚的威力第138章 悉心運作第158章 商討第158章 天工改組第4章 出宮第175章 遇見第135章 都在打算第111章 攻佔雙方第105章 疑點難點第291章 見識第83章 南北對峙(上)第4章 出宮第263章 變革之年第20章 大同會盟(下)第130章 醉有應得第88章 等待歸來第295章 輿論分化(下)第24章 朝鮮局勢第125章 天助我也第183章 君臣暗鬥第15章 兩方責難第66章 大明傅夫人第77章 皇后理事第57章 退兵(下)第177章 峰迴路轉第268章 不化之人第3章 巡視三營(中)第175章 遇見第130章 醉有應得第116章 意外耽擱第309章 請旨第171章 聽案(上)第140章 有點意外第120章 紅顏似知己第92章 結盟第104章 虛位讓賢第220章 惡鬥第151章 將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