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7章 絕不妥協

待我冷靜下來後,回思登基後執行的種種政策措施。發現原來今日殿上的矛盾衝突並不是偶然發生的,而是大臣們認爲我在突破他們的底線。雖然我自認爲這幾年實行了不少新政,但實際上來說,真正讓他們無法忍受的還沒有!

約束宦官這本就是大臣們所希望的,他們自然不會反對;削減皇家宗室的支出,這也不是我崇禎朝提出來的,早在嘉靖年間就有過;官紳一體收稅,開放海禁,甚至是讓田弘遇走私,弄彩票店,開銀行,他們都能忍受!這個默許是在朝廷財政困難的重大壓力下通過的,因爲他們沒辦法解決,所以也就沒有反對的理由。當然還有一點,所有的措施都沒有過分衝擊到他們士大夫的階級利益,他們仍舊是大明朝廷裡的主流。現在不同的是,我允許官員裡最下層的胥吏可以爲官,技術人員可以爲官,這是他們所不能接受的,他們不允許在科舉外再設一條入仕之路。

而我對科舉制度一向都很有意見,看過《儒林外史》,就知道現行科舉培養出來的人才實在是有問題。即便朝廷錄取的是其中翹楚,但也要看到那些廣大的童生。最終讀書一輩子,若是考不中,就成了一無是用的書呆子。這對朝廷跟社會都是負擔,同時也是一種人員浪費。

況且現行的官制也有不完善的地方,很多技術部門比如欽天監,火器司等等,都是從進士,舉人裡邊調取有興趣的人員加入。這無疑對科研限定了一個很高的門檻,很多天才發明家說不定就是這樣默默無聞的淘汰掉了。再者就是胥吏問題,大明建立地方政府的時候,爲了減輕朝廷負擔,往往設立些低薪甚至是無薪的職位,而這些人員的薪酬由自己解決。比如催稅的,打官司的,往往儘量敲詐百姓牟取錢財。他們在處理地方政務上都是一把好手,但是由於沒有提升的機會,所以他們都把心思放在了收斂錢財上,這對朝廷還是百姓都是一大禍害!

爲士大夫所追捧科舉是學而優則仕,但十年寒窗教出來的書呆子,就是當了官也要相當長一段時間來學習如何處理政務。何況甚至有些人除了書本什麼都不會,讓他們主理地方,只會搞得一團糟,難怪那些胥吏們不服氣。作爲選取官吏的主流——科考制度,進行改革是必然的。改革的方向肯定是參照後世的現代模式,提倡全面教育。

而解決科研的問題,是要建立天工學院這樣專門傳授自然科學的學校,然後在提拔能力突出者進入研究院。賦予研究員官職,可以保障他們的物質生活,也給他們相應的榮耀。這樣才能讓有志學技術的人看到希望,漸漸形成風氣。胥吏的弊端更應該從根本上解決這個問題,而不是單靠嚴刑峻法。他們這些人久任地方,論能力足以當任一方父母。所以不應該從出身上來壓制住他們,而是將他們納入官職體系中,給予升遷的機會,從而使得這些下層胥吏能夠得到良性發展。最終要使大明的官員隊伍不僅僅從科舉中來,而是以科考爲主,天工學院,胥吏升遷爲補充。在官員中加入各方各面的人才,這樣纔有利於大明的施政。

雖然這些事情我早就有了想法,但我也知道時候還未到。有一點需要承認,如果不是這些大臣死硬的頑抗,我也不會當場提出要改革科舉。我也知道既然是從上到下的改良,就只能慢慢來。但事已至此,明日還要商議天工學院的事情,如果就這個問題再跟大臣們弄僵是沒有意義的。如何讓大臣認同我的作法,實在是件頭疼的事。我不禁長嘆:難道只有鐵血的強硬政策才能改革嗎?!

這一天晚上,不單是我一個人失眠,夜色中還有許多人都還在忙碌着。我站在窗前,看着外邊冷清的月光,放棄了去坤寧宮的想法,直接回了乾清宮。

第二天,內閣首輔韓鑛眯着佈滿血絲的眼睛從轎子上下來。今兒還要商議天工學院的事,他是首輔不得不有所準備。但他剛一落轎,成基命就匆忙圍了上來,只見他神色慌張的說道:

“首輔大人,事情不好了!昨日皇上同我等商議的事情不知怎的泄漏了出去,弄得滿朝文武都知道。今兒一大早,上百名官員上奏摺,要求皇上撤銷天工學院,恢復科考。”

“什麼?”韓鑛一個趔趄幾乎沒有站穩,慌的成基命連忙架住他。

韓鑛掙扎着起來道:“不要管我,奏摺呢?那些奏摺還在通政使司吧?快點把它截回來!”

成基命苦笑道:“奏摺早就讓通政使呂圖南送到了內宮,即便沒有送走,下官沒有聖旨也截不下奏摺。”

韓鑛才知道自己一時情急說錯了,通政使管理奏摺,做臣子是無權攔截的。現在奏摺遞到了皇上那裡,事情可就麻煩了。皇上會以爲這是羣臣爲了阻止皇上而故意泄漏出去,讓百官來施加壓力。此事都還在商議中,皇上昨日雖然態度堅決,但畢竟還允許再商議。現在一下子傳了出去,皇上豈能不惱火。在盛怒之下,皇上那是什麼道理都聽不進去了。不僅科考的事情談不了,就連那些上折的大臣也會遭到皇上的嚴懲。

韓鑛跌足嘆息道:“這可如何是好?”

正當兩人愁眉不展的時候,錢龍錫也帶着六部官員過來。從彼此面上憂慮的神色知道,這件事情已經傳開了!錢龍錫拱手向韓鑛道:

“首輔大人,昨日沒有注意,應該囑咐大家不要將事情泄漏出去了。現在午門外等候早朝的官員,準備今日便諫言天工學院的事。事情恐怕要鬧大!”

鄭三俊可不管這麼多,他吭聲道:“反正事情已經到了這個地步,咱們再商議也是無能爲力,該來的總會來。事情鬧大也未嘗不是一件好事,至少可以讓皇上知道百官們的態度。”

鄭三俊的話雖說有些莽撞,但也是大實話,立時就有官員附和。韓鑛知道鄭三俊一向都跟他不合,這個不合的根源在於首輔的位置。鄭三俊在南京很有官聲,歷來在地方也做得有聲有色,施政經驗豐富。而韓鑛從中進士後就進了翰林院,從未放過外差,鄭三俊自然對韓鑛任首輔不服。在論及政事的時候,有意無意的要搶風頭。

韓鑛還未答話,錢龍錫就無不憂慮道:“鄭大人,此事豈可兒戲!皇上要是龍顏大怒,上奏章的官員可就糟了。就是我等也脫不了干係,是誰泄漏出去的,皇上也會要追查!”

鄭三俊不以爲然道:“自古武死戰,文死諫!我等盡一個臣子的責任罷了,在下坦蕩蕩面對就是!”

韓鑛現在沒有心思跟鄭三俊扯,他沉聲道:“事情到底如何,現在不是爭吵的時候!各位內閣大臣隨我去求見皇上,爭取將今日早朝延遲,先跟皇上商量出一個結果。”

既然首輔這麼說,其他人都不好再講什麼了,便隨着韓鑛齊齊來到午門,準備讓小太監入宮稟告。正在此時,只見午門突然開出一條小縫,一個太監閃了出來。韓鑛一看,正是方正華。

“方公公,我等內閣大臣求見皇上,有勞公公通報一聲。”韓鑛見到來人正好,馬上招呼道。

方正華行禮道:“各位大人,皇上差小人過來就是給大人們宣旨!”

“哦!”大臣們連忙跪下!方正華站正了身子才道:“奉皇上口諭,宣內閣大臣及六部尚書,侍郎往乾清宮覲見!”

“臣等遵旨!”

韓鑛聽到是這個旨意後,稍微心安了一點,衆人在百官的議論中進了午門。

“皇上萬歲,萬歲萬萬歲!”

我望着下邊跪着的臣子,嘴裡充滿着苦澀。這些人都是我登基以後選出來的,也是我自認爲可以輔助我一把的臣子,沒有想到今日他們卻聯合起來跟我對抗,而且還發動了滿朝文武。可笑我昨日還想着怎麼緩解君臣之間的矛盾,看來是樹欲靜而風不止。改革總是有人要死的,我沒有必要手軟。

待我定下決心後,神情反而平靜下來:“起來吧!”

“謝皇上!”幾人在我的注視下顯得有些心虛,他們大概也知道惹怒我後果是很嚴重的。

“知道朕在早朝前召你們過來是爲了什麼嘛?朕今日一早就接到幾十份奏摺,說的就是昨天的事情。你們怎麼看?!”

殿內一片寂靜,下邊沒有人說話,就連那喜歡駁我的鄭三俊也只是站在那裡。最後仍舊是韓鑛站出來道:“皇上,這可能是有人無意漏了口風。”

我冷笑道:“是嗎?!無意!你們都是二品的重臣,難道不明白昨日朕跟你們說的是什麼嗎?難道你們就不知道泄漏出去是什麼樣的情形?現在都有官員上奏摺要朕連天工學院都廢了。”我將案臺上的奏摺一扔:

“這個是不是你們想要的效果啊?!”

“皇上恕罪!”所有人都跪了下來!

“哈哈,要朕恕罪,恐怕你們是要朕向你們請罪吧!聯合這麼多大臣,逼朕來了!是不是朕不答應就要滿朝文武都罷工啊?”

“臣等不敢!”

“不敢?你們要是不敢就不會這麼做了!”

賀逢聖出來叩頭道:“回稟皇上,此事諸位大臣實在不知,昨日出宮後,微臣還會同各位大臣約定不可妄言妄動,等今日商議結果。微臣也是今日早朝來時聽聞的,皇上若是不相信,可以詢問上奏摺的官員,便可知道是誰無意透露了出去。”

我凝視了賀逢聖一陣,仔細分析他的話,內心覺得此人不可能騙我。罷了,再給他們一個機會,看看事情如何發展。

“既然如此,朕也不問是誰透露出去的先。現在這個情況,你們說說吧,如何處置?”

韓鑛猶豫了好一陣才道:“皇上,老臣以爲還是順從官員的諫言,這樣可以迅速平息朝野的議論,也可以讓學子們安心。如今消息只還是百官知道,不出幾日,所有讀書人便會知曉,以訛傳訛,老臣覺得應該先行平定這些潛在的動亂。”

“順從諫言?!”韓鑛的回答讓我一時又火起:“是啊,真是想得周到,居然想連讀書人都煽動起來,是不是朕不答應,所有的學子就要出來造反啊?!朕改革天工學院跟他們有什麼關係,他們要是能夠爲朝廷發明有用的東西,朕一樣給他們官職。朕就不明白你們反對什麼,他們沒有貢獻嗎?火槍,火炮是怎麼製造出來的?沒有他們,前線能守得穩?!你們只曉得……”

“皇上……”正當我還要怒斥羣臣的時候,居然給人打斷了。我就要把這人罵得狗血淋頭,但擡頭看到方正華小跑着進來。我冷着臉道:

“什麼事慌慌張張的?!”

方正華可能被我的陰戾的神色給嚇到,小心的回奏道:“回皇上,在午門外突然聚集了一批學子,說是有要事稟奏皇上。他們都跪在外邊,而且越來越多人。曹公公見不是一回事,就讓奴才來回稟皇上!這是他們遞上的萬言書!”

萬言書?!我拿過一看,滿滿寫了一大章紙。頭頭尾尾的看了一下,不能不讓我心驚,同時也讓我哭笑不得。這萬言書是一個叫沈迅的書生主筆,滿篇寫的是科舉的由來,用處什麼的,最後要求我不能廢除了科考這項祖制,否則就有禮教不興等等一堆後果。文章最後是密密麻麻的簽名。

大略的看完,我感覺自己胸口就憋了一把火。我將萬言書一揚,厲聲對下邊的大臣道:“你們看看,這就是你們說的無意泄漏?朕看你們是完全有居心的!方正華,拿下去給諸位大臣們看看外邊的學子再說什麼!”

方正華小心翼翼的把萬言書遞給下邊的大臣,韓鑛他們見皇上發怒,連忙拿過來看。各個看後,都面色慘白。

“皇上,此事微臣跟諸大臣真的不知道!”

我根本就不相信,冷笑着道:“才過一日,就算有流言也未傳出京師,以訛傳訛也不是傳成這樣的。朕難道說過要取消科考嗎?方纔還說着讀書人要鬧事,他們現在就跪在午門外了!”

“皇上,這並非微臣們的意思!出現這樣的局面,微臣難辭其咎,請皇上降罪!”韓鑛知道此時再多說什麼都沒用,他也不知道爲什麼會出現學子在午門鬧事。但他是首輔,出了問題他總要出來承擔責任。

面對大臣們的冥頑不靈,此時我心裡已經有了一絲殺意:“你們就懂得一昧的推卸責任,朕就不明白怎麼有學子說朕要取消科考,而且一下子來了這麼多人。難道這不是有人故意安排的?你們就想憑藉這樣來讓朕屈服,想都不用想!朕是不會妥協的!”

“請皇上三思!”

“哼!方正華,去叫谷剛進來!”我已經站起身,準備讓谷剛去調禁軍。

“皇上,請聽微臣一言!”溫體仁膝行出來跪奏道。

“你又有什麼話要說!”

“皇上,微臣敢以闔家性命擔保,此事絕非事先預謀!外邊傳出科考的流言,只怕是某些聽牆根的閒人斷章取義得來的。殿內的臣子都是皇上一手提拔,微臣等身受知遇之恩,即便有不同政見,也不會妄自發動羣臣上奏摺勸諫,更不會亂說廢除科考之事!”

我冷聲道:“朕憑什麼信你所說?”

溫體仁又叩了一個響頭道:“微臣本就贊成改組天工學院,只是昨兒皇上盛怒之下,微臣不敢言語!這是微臣回府後寫的奏章!”說罷,他從袖中拿出一封奏章,恭敬的垂首呈上。

方正華看到我示意,走下去拿了上來。我打開一看,這溫體仁倒沒有說謊,裡邊居然都是頌揚改革天工學院的言辭。

溫體仁見我看了奏摺,又一邊道:“皇上,古語常言:‘有容乃大’。天工學院的研究員雖未經科考,然他們所負責的研究亦是頭等大事,昔年袁崇煥便是靠着紅夷大炮才能擊斃敵酋。陝西賑災,他們又出力極多。所以微臣贊成設立研究院。”

“啓奏皇上,溫大人所言極是!遠的不說,就是欽天監可以授予官職,那研究院也可以授予官職!微臣也覺得天工學院選拔學子進研究院任官無可厚非!”這次出來說話的是禮部右侍郎王應熊。

“微臣雖在兵部,但也支持天工學院改革!微臣知道,前方將士兵器之利,少不了研究員們的努力改進。將士殺敵尚且封賞,研究員們也應該授予相應的官職予以獎勵!”兵部右侍郎樑廷棟也出來如是說。

我還沒看完溫體仁的摺子就有些愣了,這幾個大臣裡邊還是有幾個反對派嘛!難怪我昨天還在納悶他們這麼多大臣怎麼會這麼團結?原來溫體仁三人跟他們不是一條心,那麼眼前這些事就非大臣們集體對抗了。大臣裡邊還有不少支持我的人馬,這下事情就更好辦了,我仍舊可以強硬的推行我的改革!

第51章 各施其道第112章 孰是孰非第27章 正副失和(中)第263章 變革之年第42章 獨斷專行第6章 再回宮中第13章 意外驚變(下)第172章 聽案(中)第183章 結果一樣第78章 假紅毛番子第20章 戰前風雲第8章 南糧北調(上)第89章 遣使第184章 再見福晉第156章 君臣相爭第49章 王京大火第278章 決裂(上)第123章 要的是錢第139章 呼嘯而來(下)第16章 另設太學第25章 廷訓第54章 被逼出城第九十六章第189章 通州之亂第59章 損兵折將(中)第224章 鬱悶女真(下)第186章 疑雲重重(上)第128章 遠方客人(上)第238章 條件第69章 河南也是河難第130章 盤山選址第120章 另起爐竈第150章 逼敵來攻第31章 憂天杞人(下)第92章 風花雪月夜(中)第5章 親自挑選第105章 非我族類第256章 封賞第36章 角逐第231章 取與舍第245章 詳情第89章 秋賦時節第178章 藉口手機站第233章 敵酋之死第144章 水淹盤山第11章 年前第322章 展望第195章 破城(下)第109章 年內計劃第218章 又見陷阱第79章 朝議第79章 朝議第13章 意外驚變(下)第95章 事發突然第137章 突圍而出第68章 太原第188章 借用第52章 親征第1章 謀而後動第117章 熱鬧詩會(上)第313章 觀望第122章 紅袖不添香(上)第110章 北國恩怨第184章 明荷戰爭(上)第134章 方案圖紙(下)第218章 又見陷阱第157章 絕不妥協第320章 説客第60章 損兵折將(下)第137章 兩向夾攻第18章 皇權造勢(下)第159章 再接再勵第20章 戰前風雲第300章 轉變第34章 秀兒進宮第49章 買賣第九十六章第190章 最後的對話第186章 明荷戰爭(下)第10章 官商不法第230章 皇太極第149章 三敗林丹汗第71章 變數第171章 聽案(上)第80章 多事之秋(下)第92章 風花雪月夜(中)第80章 喜事第106章 京師調兵第305章 御史大人第133章 繁忙九月第270章 傷兵第55章 回程第179章 提議第165章 美女的誘惑第84章 釘子第232章 扶持計劃第76章 風雨欲來第101章 萬世之法第71章 兩位巡撫第45章 計中之計
第51章 各施其道第112章 孰是孰非第27章 正副失和(中)第263章 變革之年第42章 獨斷專行第6章 再回宮中第13章 意外驚變(下)第172章 聽案(中)第183章 結果一樣第78章 假紅毛番子第20章 戰前風雲第8章 南糧北調(上)第89章 遣使第184章 再見福晉第156章 君臣相爭第49章 王京大火第278章 決裂(上)第123章 要的是錢第139章 呼嘯而來(下)第16章 另設太學第25章 廷訓第54章 被逼出城第九十六章第189章 通州之亂第59章 損兵折將(中)第224章 鬱悶女真(下)第186章 疑雲重重(上)第128章 遠方客人(上)第238章 條件第69章 河南也是河難第130章 盤山選址第120章 另起爐竈第150章 逼敵來攻第31章 憂天杞人(下)第92章 風花雪月夜(中)第5章 親自挑選第105章 非我族類第256章 封賞第36章 角逐第231章 取與舍第245章 詳情第89章 秋賦時節第178章 藉口手機站第233章 敵酋之死第144章 水淹盤山第11章 年前第322章 展望第195章 破城(下)第109章 年內計劃第218章 又見陷阱第79章 朝議第79章 朝議第13章 意外驚變(下)第95章 事發突然第137章 突圍而出第68章 太原第188章 借用第52章 親征第1章 謀而後動第117章 熱鬧詩會(上)第313章 觀望第122章 紅袖不添香(上)第110章 北國恩怨第184章 明荷戰爭(上)第134章 方案圖紙(下)第218章 又見陷阱第157章 絕不妥協第320章 説客第60章 損兵折將(下)第137章 兩向夾攻第18章 皇權造勢(下)第159章 再接再勵第20章 戰前風雲第300章 轉變第34章 秀兒進宮第49章 買賣第九十六章第190章 最後的對話第186章 明荷戰爭(下)第10章 官商不法第230章 皇太極第149章 三敗林丹汗第71章 變數第171章 聽案(上)第80章 多事之秋(下)第92章 風花雪月夜(中)第80章 喜事第106章 京師調兵第305章 御史大人第133章 繁忙九月第270章 傷兵第55章 回程第179章 提議第165章 美女的誘惑第84章 釘子第232章 扶持計劃第76章 風雨欲來第101章 萬世之法第71章 兩位巡撫第45章 計中之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