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8章 天工改組

事情既然有轉變,我就放棄了用武力的辦法,示意方正華不必去通知谷剛!我重新在寶座上坐了下來,打量着下邊不同立場的兩撥大臣。也許現在的局勢比原先有了好轉,但同時也透露出一個危險的信號。今日不管我是否通過改革的決議,六部大臣們分成兩派的事情已經不可避免,這會不會是我崇禎朝黨爭的導火索呢?不過現在管不了這麼多了,怎麼都比我出兵強行鎮壓要好的多。

“啓奏皇上!”一聲怒喝震得殿內嗡嗡響,也打斷了我的思緒。只見刑部右侍郎範景文氣沖沖的瞪着溫體仁他們上奏道:

“此三人辱沒斯文,阿奉聖上,微臣要參劾他們!”

“微臣也附議!皇上昨日跟大臣商議天工學院的事情,但他三人未有出聲。到了今日只因爲皇上要降罪大臣,他三人便轉而迎合皇上,此等德行根本就不足以立於朝堂!臣請皇上嚴懲這三人!”工部左侍郎張慎言也跪出來說話了。

可能溫體仁他們的臨陣反水讓羣臣惱怒異常,兩人剛一說完,吏部,刑部,工部的尚書侍郎全部跪了出來,要求嚴懲他三人!禮部尚書李標猶豫了一下,最後也跪在後邊。內閣大臣中,只有鄭三俊一人出列表明態度。

聽了臣子們的話,我開始是一愣,繼而忍不住覺得好笑。這些大臣們真是迂腐得可愛!暫且不去說溫體仁他們是什麼動機,但就現在這個時候,我再怎樣也不會自斷羽翼。他們居然還要參劾他三人!實在是太搞笑了!溫體仁他們當然明白此時的狀況,所以都沒有說話爲自己辯解。待衆人都說完,我乾咳了一聲道:

“溫體仁他們昨日便已同意朕的改革方案,只是朕在盛怒之下沒有給他們機會發言。今日要商議的是天工學院的事情,其他的以後再說!你們還有什麼意見?”

鄭三俊鐵了心似的叩首道:“微臣以爲皇上此舉違了祖制,微臣等若是同意,死後也無法見太祖,成祖於地下!臣等不敢奉詔!”

“臣等不敢奉詔!”隨鄭三俊出列的大臣都齊聲附和道。

這些大臣也真了得,一旦有什麼事情就知道拿祖宗家法來擋駕。偏偏大明的開國太祖皇帝立下甚多家法,什麼事情都可以找到根據。這些引據論典的事情當然非我所長,不過,好在我還有一招!

“祖制?你們就知道拿祖制來堵朕的口,溫體仁,你不是支持朕的改革方案嘛!對於鄭大人所說的,你有什麼好的見解啊?”

溫體仁見我這麼一問,他怎會不明白!他斜了鄭三俊他們一眼,轉而叩首道:

“微臣以爲鄭大人所言欠妥,研究院的作用顯而易見。微臣還記得崇禎三年,皇上召集當世大儒與天工學院學子討論諸般技巧的事情。其中當月《明刊》有一份言論微臣還記得很清楚,其言曰:“君等以三流九教爲之下人,其巧奪天工之物視爲奇技淫巧;諸生詬鄙甚多,卻仍欣欣然享而用之。蔡倫,閹人也,延有造紙之術,畢昇,亦不過一匠人。今諸位手捧先賢大作,慨而讀之;又手持狼毫,斥造紙印書爲鄙;豈是聖人所教。本人雖鈍,尚知三皇五帝之事,昔黃帝造車,縲祖養蠶織衣,倉頡造字,神農百草。此等可否也爲奇技淫巧?諸生學經論典,求濟世之道,以何治百姓乎?在野爲民,只知獨善其身,此爲之’仁‘乎?夫,即爲聖人門徒,以天下爲己任,民爲天下之根本,利民之事諸生斥之爲奇技淫巧,此等可爲乎?天地間,能富我大明之民,強我大明之兵,便是兼治天下之策。諸生思之,天下思之!’微臣讀此篇文章深以爲然,上古之時,以皇帝至尊尚且造車利於百姓,今日皇上設官以待能人巧士又有何不可!”

溫體仁侃侃而言,身爲尚書的李標心中大是憤恨。兩個阿諛的小人都出在自己部門,這讓他臉面往哪擱,所以溫體仁一說完他就反駁道:“上古與今日不同,工匠並非無用,他們能造紙,能造炮,但他們懂得做官嘛?懂得管理民政嘛?”

旁邊的王應熊冷冷的插了一句:“李大人初初中進士之際,可知道如何做官,如何管理民政嘛?!”

“你……!”李標是給氣得臉都紅了。

鄭三俊打斷了兩人即將升級的爭吵,他仍舊說道:“皇上,大明乃太祖,成祖皇帝艱苦創業而成,開國制訂的《皇明本紀》,《皇明寶訓》,《大明律例》也是爲了讓後世子孫遵守,太祖已明令胥吏不可爲官。皇上此舉不合祖制,工匠們再有用處,臣等還是不敢苟同!”

溫體仁聞言高聲道:“皇上,鄭大人所言差矣!科考自隋唐而來,之前有聖人之說而無科考之事。科考既是後人所創,自然也可以根據實際需求修改。鄭大人跟諸位大臣一昧言及祖宗家法,但據微臣所知,就在洪武年間,太祖曾廢科舉。太祖下詔曰:“賢才國之寶也。古聖王勞於求賢,若高宗之於傅說,文王之於呂尚。彼二君者,豈其智不足哉?顧皇皇於版築鼓刀之徒者。蓋賢才不備,不足以爲治。’可見,太祖之時也明白有賢才隱於胥吏,工匠之中。洪武七年罷科舉,中外大小臣工皆得推舉,下至倉、庫、司、局諸雜流,亦令舉文學才幹之士。此亦是祖制,不知各位熟讀史書的大人遵還是不遵?”

此話一出,跪出來的大臣都彼此對眼交換了一下神色。無疑,溫體仁的話給了他們致命一擊,若要依據祖制,好啊!太祖皇帝還曾廢過科舉,今日就是我要有樣學樣,大臣們也奈我不何!當年嘉靖皇帝爲了大禮儀之爭,跟羣臣開戰,一開始也是處於弱勢,大臣們都團結一致弄得皇帝沒有辦法。後來一個叫張璁的進士提出了一套應尊崇興獻王爲“皇”的理由與歷史根據,皇帝有了底氣,把大臣們打了屁股後照樣強制執行。今日的模樣何其相似,這溫體仁就是我崇禎朝的‘張璁’。

現在朝堂上內閣還有五人沒有表態,韓鑛是首輔,錢龍錫是次輔,他們與我關係緊密,一時只能處在中立的境地。要是他們冒失的跑出來表態,那就代表局面不可收拾,我會毫不猶豫用武力鎮壓。張惟賢是世襲公侯,科舉的事情跟他沒關係,所以今日他只是一個旁觀者,他沒有表態很正常。賀逢聖沒有說話,也是在意料中,畢竟他還念着我提拔的恩典,沒有站到我的對立面去。兵部,戶部跟此事關係不大,所以兩位尚書也沒有發話,他們更可能在看內閣的意見。這樣的局勢我還是有能力駕馭的!

“啓稟皇上,太祖雖曾廢除科舉,但在洪武十七年下詔恢復。洪武七年,其時大明方草創,國家制典未成,纔有這例外之事。如今,大明建國兩百餘年,一切皆有典章制度,皇上豈可輕言廢除科考?!”鄭三俊此時做了一個小小的反擊,雖然他自己也說得有些心虛了。

一直久沒有出聲的樑廷棟啓奏道:“鄭大人的話倒說得奇怪,皇上何時曾說過要廢除科考?!”

王應熊也乘機道:“皇上,此時午門外有學子聚重鬧事,肆意誣衊,其言行與朝中某些大臣相似。皇上至昨日跟大臣商議天工學院改革,都不曾說要廢除科考,今日門外的學子如此叫囂,很明顯是受人蠱惑。其目的便是要用天下學子來對抗皇上。此中陰謀讓人齒寒,請皇上明察背後主謀之人,還真相予天下學子!”

鄭三俊他們完全沒有想到自己陷入了別人的言語圈套,現在給王應熊一潑污水,這些出來表態的臣子跟午門外鬧事的學子就有扯不清的嫌疑。鄭三俊重重磕了個頭道:

“皇上,微臣以事論事,午門外何來學子聚集,微臣實在不知,請皇上明察!”

李標道:“昨日下朝,微臣等一起在內閣商議後離去,並未有人提議要透露此事出去,韓首輔可以作證!”

王應熊馬上反擊道:“但是離開內閣之後呢,又有誰人知道?!”

劉宗周怒視王應熊道:“是何人泄漏出去,一查便知,請皇上下旨到刑部,不用多久便有分曉。”

……

……

跪出去的臣子都紛紛表態,學子聚集與他們無關!

溫體仁最後說道:“微臣雖不相信此事有預謀存在,但也贊成將鬧事的學子拘來審問,不過不能讓刑部的人插手,微臣願意會合大理寺,一同審理此案,微臣會給一個滿意的答案給皇上!”

“老臣願意跟溫大人一起審理!”韓鑛沒有想到事情會演變到這個地步,此時他不得不出來爲這些表態的大臣說話。

“請皇上明察!”

所有跪在外邊的臣子都齊聲高呼,現在可不是天工改革之爭,也不是改革科舉之爭,而是在講午門外學子聚集的事情。一旦查實,這些臣子可就不是什麼文諫的忠貞之士,而是爲天下人唾棄的謀逆之人。以後史書也要留下一筆,那還談什麼流芳百世的忠臣。他們都經歷過萬曆,天啓兩朝,也見識過魏忠賢當年的手段,只要扯上嫌疑,在大明的牢獄裡要炮製出罪證何其容易。現在,他們不得不把其它的事情拋在一邊,爲自己自辯!

我微笑的看着他們,現在我已經處在絕對優勢上,如何處置他們只在我一念之間。對於我實行新政,他們這些跪出來的大臣無疑是個阻礙,我是否該乘這個機會將他們貶一批出去?猶豫間,我看到了溫體仁筆直的跪在下邊。我又不由的想到,今日溫體仁出盡風頭,應該是早有準備,那麼午門外的學子是不是他跟王應熊他們搞的鬼呢?

“皇上,微臣有事啓奏!”

我收住神思,只見發話的是內閣大學士成基命,他現在還要說什麼呢?!

“成卿家有何話說?”

成基命規矩的跪着,身子卻是挺着筆直,他的臉有些微紅,也不知是緊張還是激動。但聲音卻是異常的沉穩:

“啓奏皇上,今日皇上召見六部大臣便是爲了商議天工學院的事情,現在午門外除了聚集的大批學子外,還有滿朝文武。微臣以爲,皇上沒有意向廢除科考,而是改革天工學院,此事應儘快讓羣臣知曉。否則謠言越傳越遠,反而惹出許多不必要的麻煩來。因此,微臣以爲此時不是去追查誰人泄漏消息,而是儘快有個結果詔告天下。”

“哦,那你以爲如何?”

“微臣以爲,業有所專,研究院的人員有其過人之處,其作用也顯而易見。欽天諸監需專門人員掌管,而天工學院也是如此。微臣以爲將研究院設與欽天監同等並無不可!”

成基命的話等於同意我的改革方案,這讓下邊的大臣都一陣低呼,盯在成基命身上的眼神也變了味道。成基命似乎全然不顧,繼續道:

“微臣請問皇上,術業有專攻!授予研究員官職後,皇上是否會將他們調離,就任地方,六部的重要職位?”

我想都不想就回答:“當然不會,朕給予他們官職,是彰顯他們的貢獻,並非說要他們從此途徑做官!就算放到地方,也是從事技術性的官職。”

成基命面上一喜,便接着啓奏:“皇上這麼說,相信各位同僚應該不會以無德無才作爲理由反對皇上的改革,研究院的官員並不當任實職,授予有貢獻的研究員以名譽的作法,微臣以爲完全可行。至於胥吏的問題,百年來胥吏爲害根治不清,微臣以爲如皇上所言,胥吏沒有升遷機會,致使其貪婪成性,上下其手。微臣懇請皇上給胥吏另行考覈,擇其優異者授予官職。”

我滿意的點點頭,成基命的建議不錯。這樣也不致於過份的影響科考,又可以解決胥吏的問題。我又問道:

“那成愛卿以爲如何考覈胥吏方好呢?”

成基命看來已經有了準備,他稍一思慮便道:“微臣以爲胥吏久經地方,需得有一定的年限方能參加考覈。微臣以爲設十年爲期,以地方百姓口碑爲鑑,朝廷派員在省府考察,合格者便上報朝廷,此地方任期滿後不選派官員,而讓胥吏任職轉爲我大明官員。”

鄭三俊忍不住嘲諷道:“成大人說得輕巧,學子十年寒窗都唯有一官半職,胥吏做夠十年便可爲官,如何叫人心服?”

成基命並不生氣,而是繼續說明道:“這胥吏考覈與科考一樣,選拔的人數可以由朝廷控制。做夠十年胥吏也非肯定能坐上官位,這還要此人十年人兢兢業業爲朝廷效力。百姓的口碑作爲一個參考,則胥吏爲了升遷就不敢放肆。”

我仔細想了一下,成基命的法子確實不錯,跟我改制的理念不謀而合。我馬上同意道:

“好!成愛卿所言甚合朕的心意!韓愛卿以爲如何啊?”

“微臣以爲成大人言之有理,臣請皇上暫行以觀效果!”韓鑛思前想後,最終同意了成基命的提議。

事情想不到意外的有了轉機,真是一波三折。我看到其他人還沒有吭聲,便問道:

“那其他人的意見呢?”

“臣等附議!”首輔一表態,一下子連着內閣大部分人,兵部,戶部都出了聲。至於原先那些跪出來的就不知道他們有多少人同意,不過看起來好像是所有的人都同意了。

“既然大臣們都同意,但朕的天工改革方案正式通過。天工學院調出優秀人員成立研究院,朕屬意孫應元當然院使,宋應星任天工學院院使。研究院研究一切對大明有利的東西,兵部不再設火器司研究處,火槍的研究交予研究院。火器司負責制,造歸兵部管轄。天工學院的學員不再招收參加科考的舉子,專門培養技術人員;炮兵學院從天工學院分離,劃歸一心學院;印鈔事務交予戶部印鈔局。胥吏考覈的事情就依成愛卿的奏議!”

我說完後,隨堂太監已經潤筆紀錄下來。不久就寫成了詔書遞在我案臺上,我看過一遍後,覺得還不錯,天工學院以後就是培養科學技術人才的搖籃了。

看着殿裡仍舊跪着的大臣,我心滿意足。不是我忘記了讓他們起身,而是我要讓他們明白皇帝的權威。現在當然還有一件事情要解決。

“成愛卿,你既然提了這麼多,那麼現在外邊的文武百官跟學子又如何解決?”

“皇上,現在已有天工改革詔,臣請內閣大臣會及六部官員一起到午門宣旨,學子們知道科考如舊便會散去。至於其他的影響,微臣以爲可以在這個月的《明刊》上進行宣揚。這樣謠言不攻自破。”

“那泄漏謠言之事呢?”

成基命趕緊道:“誠如溫大人最初所言,只怕是某些聽牆根的閒人斷章取義得來。在殿內大臣都是憂國爲民的賢大夫,斷不會做此無君無父之事。”

我點點頭,放棄了原先的想法。

“各位大臣都平身吧!”

“謝皇上!”衆人都跪得久了,歪歪扭扭的起身站着。

我掃視了羣臣一遍才威嚴的說道:“朕之今日改革,是對是錯,大家共見分曉!今日所以改制,韓首輔也是說暫行以觀後效。好,朕便同爾等一起來看這效果。如果以後有危害大於利益之處,朕即刻廢除!但若有人乘機鬧事,朕決不輕饒。大明不僅是朕的大明,是你們大臣的大明,也是我億萬百姓的大明!只要有益於大明的事情,朕都會去做!韓愛卿,你帶着大臣們前去午門宣旨,讓學子們退了,否則嚴懲不怠。今日停朝一日,讓不當值大臣回家自省!”

“臣等遵旨!”

第8章 南糧北調(上)第71章 兩位巡撫第168章 宮門之爭第282章 問題(下)第220章 惡鬥第202章 算計(上)第221章 升空第230章 皇太極第116章 意外耽擱第57章 退兵(下)第159章 再接再勵第151章 將軍第277章 暗中佈局第220章 惡鬥第56章 退兵(上)第65章 唯一合格第82章 夏季攻勢(下)第50章 迂迴策略第153章 五點要求第129章 遠方客人(下)第194章 破城(中)第95章 事發突然第282章 問題(下)第78章 河南之變第289章 官商第36章 一度失利第114章 預設奇兵第167章 圍城第186章 明荷戰爭(下)第8章 閹黨盡除第139章 戰果輝煌第96章 過河棋子第11章 年前第30章 憂天杞人(中)第278章 決裂(上)第166章 居然生病第301章 意第174章 傅山歸來第70章 京察(下)第114章 第二次演習第175章 皇子監國第87章 鼎立局勢第133章 方案圖紙(上)第66章 大明傅夫人第190章 最後的對話第38章 堅守待援第127章 物盡其用第65章 預謀南巡第318章 雙管第15章 兩方責難第82章 殺懲第59章 損兵折將(中)第269章 情由第126章 人盡其材第130章 盤山選址第248章 怠慢第九十六章第52章 親征第91章 南國方略第127章 不經意之間第32章 沒事瞎轉第129章 遠方客人(下)第56章 煩人的兵制改革第11章 年前第134章 方案圖紙(下)第175章 皇子監國第1章 夜看明書第52章 進退兩難(下)第26章 算計第57章 退兵(下)第25章 驛館閒談第3章 巡視三營(中)第183章 君臣暗鬥第256章 封賞第257章 團聚第41章 會戰第19章 到宮外走走第92章 風花雪月夜(中)第303章 手段(下)第281章 問題(上)第64章 暫時的寧靜第289章 官商第134章 方案圖紙(下)第229章 該給的纔給第39章 皇太極的打算第278章 決裂(上)第285章 構建平衡第120章 紅顏似知己第307章 接連不斷第210章 攻與不攻!第64章 暫時的寧靜第292章 心裡話第210章 攻與不攻!第267章 遠圖佈局第100章 另有打算第103章 再建二軍第128章 意外相遇第32章 初聞戰報第3章 巡視三營(中)第148章 公平交易
第8章 南糧北調(上)第71章 兩位巡撫第168章 宮門之爭第282章 問題(下)第220章 惡鬥第202章 算計(上)第221章 升空第230章 皇太極第116章 意外耽擱第57章 退兵(下)第159章 再接再勵第151章 將軍第277章 暗中佈局第220章 惡鬥第56章 退兵(上)第65章 唯一合格第82章 夏季攻勢(下)第50章 迂迴策略第153章 五點要求第129章 遠方客人(下)第194章 破城(中)第95章 事發突然第282章 問題(下)第78章 河南之變第289章 官商第36章 一度失利第114章 預設奇兵第167章 圍城第186章 明荷戰爭(下)第8章 閹黨盡除第139章 戰果輝煌第96章 過河棋子第11章 年前第30章 憂天杞人(中)第278章 決裂(上)第166章 居然生病第301章 意第174章 傅山歸來第70章 京察(下)第114章 第二次演習第175章 皇子監國第87章 鼎立局勢第133章 方案圖紙(上)第66章 大明傅夫人第190章 最後的對話第38章 堅守待援第127章 物盡其用第65章 預謀南巡第318章 雙管第15章 兩方責難第82章 殺懲第59章 損兵折將(中)第269章 情由第126章 人盡其材第130章 盤山選址第248章 怠慢第九十六章第52章 親征第91章 南國方略第127章 不經意之間第32章 沒事瞎轉第129章 遠方客人(下)第56章 煩人的兵制改革第11章 年前第134章 方案圖紙(下)第175章 皇子監國第1章 夜看明書第52章 進退兩難(下)第26章 算計第57章 退兵(下)第25章 驛館閒談第3章 巡視三營(中)第183章 君臣暗鬥第256章 封賞第257章 團聚第41章 會戰第19章 到宮外走走第92章 風花雪月夜(中)第303章 手段(下)第281章 問題(上)第64章 暫時的寧靜第289章 官商第134章 方案圖紙(下)第229章 該給的纔給第39章 皇太極的打算第278章 決裂(上)第285章 構建平衡第120章 紅顏似知己第307章 接連不斷第210章 攻與不攻!第64章 暫時的寧靜第292章 心裡話第210章 攻與不攻!第267章 遠圖佈局第100章 另有打算第103章 再建二軍第128章 意外相遇第32章 初聞戰報第3章 巡視三營(中)第148章 公平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