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 竭力應對

在靜穆的乾清宮,張惟賢行過禮後,規矩的站在階下。他自然知道皇上召見是爲了什麼,剛在來乾清宮的路上,他曾偷偷扯着領路的小太監,詢問皇上今夜還召見了什麼人。英國公是懿安皇后的堂伯父,小太監倒也識趣,將皇上召見曹文衡兩人的事說了出來。張惟賢略一深思便知皇上開始清理遼東兵敗的餘波。想不到今早皇上還垂頭喪氣的,到了晚間就恢復了鬥志,他心裡不由暗暗稱奇。

我打量了英國公一會,才站起身走下寶座,開口說道:“張愛卿,朕夜裡召你進宮事非得已,今早傳來的遼東敗報委實令人震驚,朕自南巡迴來,考慮的便是想在遼東一戰成功,以解決我大明三十餘年的女真邊患。朕原先沒有跟大臣們商議此事,只因事關重大,朕不願消息泄漏出去,讓女真人有了防備。袁崇煥曾上過七次摺子奏明攻沈的戰略,你也知他的才能,朕是信得過的。沒想到……看來還是朕太輕敵了!”

張惟賢見我自責忙躬身道:“皇上不必太過自責。女真是我大明數十年來之大敵,皇上登基後,一改數朝頹勢,遼東軍兵強馬壯,對女真用兵勢在必行。皇上集兵廣寧,雖未發兵,但也恰巧截住虜兵。否則以廣寧原先六萬兵馬,在十三萬女真人的包圍下,只怕是全軍覆沒。”

這算是歪打正着!聽了張惟賢的安慰之言,我心裡感覺好了不少。畢竟這是登基後首遭敗績,又是撇開大臣自己拿的主意,現在還要衆大臣幫手解決,我不由誠摯的說道:“今夜就你我君臣兩人,國公有什麼話可以對朕直說。朕這皇帝作得不容易,要你們這些大臣多些提攜。遼東戰事現在如何處理,還望國公教我!”

廣寧失守不單是一個城堡的失守,而是意味着一個嚴重後果:女真人擁有火炮之後,整個對遼作戰的戰術瞬間發生了改變。明朝自戚繼光抗倭以來演練的陣法,無不以密集爲首選。確實,在野外對抗騎兵,步兵憑藉密集的人牆車陣完全可以抵擋騎兵的衝擊。但面對着遠距離的紅夷大炮,密集的戰陣極容易羣死羣傷。大明在野外又將恢復到寧錦大捷前的情勢,無法抗衡女真八旗火炮加騎兵的攻擊!

張惟賢聽了我禮賢下士之言,似乎極爲感動,連忙跪倒口裡高呼:“皇上~”

我見狀,連忙溫言讓他請起。張惟賢起身後,抹了一下紅着的眼睛才道:“微臣何德何能,唯有盡心盡力輔佐皇上。皇上有問,臣不敢不答!遼東現在局勢惡劣,最緊要問題是如何遏制女真人南下。內閣諸大臣已經發文調馬世龍率三萬出關,集合錦州兵力足以對抗女真,但火炮是最緊要所在,先前在廣寧輸也是輸在火炮不夠女真人多。除了徐光啓大人在遵化需趕緊鑄炮,微臣以爲,可以讓其手下的孫元化去跟紅毛夷人購進紅夷大炮。這樣既快,又能保證性能比女真人的火炮優越。”

“不錯,朕明日便發旨給孫元化。大明其他地方支出儘量節省,以期購進儘量多的火炮。”

“再者就是皇上需派人前去探查女真人的紅夷大炮從何而來。微臣記得,先前朝鮮曾出現過紅毛人,五月的時候,前來朝見的紅毛番子曾以幫助女真人運兵爲要挾。據微臣所推測,女真人必與他們有所接觸。番人好利忘義,若敵酋用皮毛,人蔘爲餌,也可以招募些番人爲其鑄炮。今後對遼用兵,大戰之前必有一場火炮對陣。微臣以爲,大明以後不僅要購買遠距離紅夷大炮,同時也要改進大炮性能。炮戰說到底,最終還是要能夠命中才有效。微臣看過徐大人的奏摺,我大明的火炮命中率還較爲低下。微臣知悉廣東沿海的紅毛人擅長此道,皇上可施以恩威,讓其傳授瞄準之道。”

“好,朕會讓孫元化去買炮的同時,招募些番人。”我心中對張惟賢又是一讚,此人果然是宰相之才,頃刻間便提出了兩條至關重要的條陳。提高火炮的命中率,這件事倒不用佛朗機人來幫忙,我就可以搞定它。我召這些番人傳教士過來,更多的是爲了天工學院的事情。

“剩下一點,微臣便是擔心遼東督師袁崇煥的病情。微臣以爲,應該將他接回京城好生醫治。朝廷再另外委派一位大臣總理遼東事務。畢竟現在錦州有三大總兵官,加上馬世龍,總需要一個大臣前去坐鎮。”

這次倒讓我吃驚了,沒有想到張惟賢居然能夠將我心中想的三件事情都回奏了出來。這本是我今晚心中想定的應對之策,召張惟賢過來,是想看看他還有沒有更好的計策,特別是我疏忽的地方。沒有想到,他跟我計算到一塊去了。我緩緩問道:“那愛卿以爲何人去最好呢?”

“這…”此時遼東危機,張惟賢似乎怕說出來得罪人。

“但說無妨!”

張惟賢猶豫片刻道:“微臣提一個人選,供皇上參詳。微臣以爲只有內閣孫大人合適。”

“哦!”我讚許的點了點頭。

“孫大人督師過遼東,袁崇煥又曾是其部下,遼東將領自是信服。出關救援的馬世龍也是孫大人的老部下,微臣以爲憑孫大人的謀略,經營遼東應不成問題。只是孫大人年事已高,臣恐…有所不便。”

“孫承宗確實是不二的人選!此時,他必不會推辭。”

“孫大人高風亮節,爲國爲民憂勞一生,微臣心折!”

我不置可否的點了點頭,想起另外一件事,便道:“袁崇煥受傷,朕委實心痛。此次兵敗也不能怪他,不過朕總要給其他將領有所表態!”

張惟賢微愕道:“皇上要處分袁崇煥嗎?微臣以爲他在遼東多年,功勞還是有的,這樣…”

我微笑道:“你是怕朕處置了袁崇煥引起遼東將士們不滿,是嗎?”

“皇上明鑑!”

“這名義上的處置還是要的,不然以後其他地方的將領就有諸多的藉口。袁崇煥畢竟丟失了廣寧城,朕看,就革去他遼東督師的職銜,安心回京養傷。反正孫承宗也要去頂替他的,職務總要讓出來,這也沒什麼好非議的。”

張惟賢知道這是皇上的保全之策,袁崇煥雖然給革職,但是他還是太子太保,在遼東軍看來,袁崇煥去職,也不過是給孫承宗讓位,並非皇上懲治。想到這年輕的皇上心思如此細密,他的心情不由的複雜起來。

今晚張惟賢的表現讓我感到驚喜,大有些英雄所見略同的味道。大明此時能懂得用兵的大臣實在太少了,爲後世所稱道的也只有三人而已。熊廷弼已經死在了魏忠賢手裡;袁崇煥又傷在女真人的炮火下;只剩下一個孫承宗,可惜已是到古稀之年。這個張惟賢,才五十餘歲,年富力強的,見識俱不下於後兩者。若是放着委實可惜,孫承宗一走,內閣中便少了一人,把張惟賢調進來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應對之策決定好後,第二天幾份詔書用快馬發出,孫承宗接到旨意後也不推辭,即刻啓程前往寧遠。此時遼東事態緊急,錦州只有大將軍炮鎮守,寧遠就剩下一座巨型紅夷大炮,關外已經不能抵擋女真人的轟擊。若不是衆大臣反對,我都想把京師城牆上的紅夷大炮拆下來運往山海關。同時六部也開始迅速運作起來,我從內庫再撥了一百五十萬,其中一百萬用於撫卹陣亡將士,五十萬給孫元化到廣東買大炮。

今年我的內庫又是虧損,遼東貿易來的三百萬,原先想着撥出二百五十萬給戶部後,至少我還有五十萬的賺頭。沒想到遼東出了這麼大的事情,搞得我還要多墊了一百萬。不過現在由不得我心疼了,若是寧遠再丟失,那麼遼東防線就只能龜縮到山海關。寧遠城到山海關一帶的屯田將全部丟棄殆盡,這樣大明的損失更大。

大明的興衰再一次掌握在了別人的手中,遼東又將變成爲一個巨大的財政缺口。我反覆的計算各種情況的得失,心裡委實揪心得緊。

食不甘味的過了兩天,終於等到王承恩給我帶來了好消息。

女真人並未南下!

“你說的是真的?女真人沒有攻打錦州?消息確定嗎?”聽到這個喜出望外的好消息,我興奮得起身再次詢問。

“回皇上,奴才的人在錦州得到確切消息纔敢稟報皇上,千真萬確是沒有南下!”王承恩似乎給我的興奮所感染,聲音也不由高了些許。

“那你快說,錦州的情況怎樣?”

“那些韃子攻下廣寧城後,就在城內休息了幾日。現在開始運送城內的糧食回瀋陽,從韃子的活動跡象來看,並沒有作戰的準備,否則也不會將糧食運走。錦州的總兵官們都還在佈防,黃龍總兵送來不少船炮。將士都喊着要爲死去的兄弟報仇,士氣很是高昂。”

“士氣高昂?”我笑道:“他們幾個總兵官沒有起鬨吧?朕還擔心他們幾個老粗鬧不合!”

“回皇上,祖總兵他們分守四道城門,沒有什麼爭執!”

“那就好,孫承宗跟馬世龍現在到了哪裡?”

王承恩遲疑了一下才道:“馬總兵已經率部出發,此時還未出山海關。孫大人早出發兩日,應該可以趕得上馬將軍的隊伍。”

行動還是太慢,但馬世龍的部隊不是騎兵,又要帶上火炮,也只能是這樣,好在現在沒有那麼急迫了。皇太極居然沒有乘勝攻擊錦州,還真是覺得令人奇怪!是真的不攻,還是故作姿態呢?但時間明顯有利於女真人,皇太極完全在錦州打明軍一個措手不及。他不攻,這又爲的是什麼!我凝神想了半會也沒有弄明白,不過既然皇太極要做這個好人,我是求之不得。

“袁崇煥現在怎麼樣了?”

“回皇上,袁大人已經醒了,郎中說他性命沒有大礙。不過…”

“不過什麼?”我剛放鬆的心又提了起來。

“袁大人只是眼睛睜開,但全身都不能動彈,所有的郎中都沒有辦法。郎中說,恢復得好,可以與常人無異,恢復不好,可能就一輩子這樣了。”

癱瘓了?!我心底不由一涼,沒有想到他受傷如此之重。癱瘓在這個時代,能治癒的概率極小。這意味着我將損失一員將帥。袁崇煥也是命運多舛,在史上給陵遲處死,弄得屍骨無存,原想着他到了我手上也可以做一箇中興之臣,君臣共濟的度過這個難關,結果落了個全身癱瘓。真是造化弄人啊!我不能讓一個抗金英雄就這樣老死在牀上,我皺眉道:“朕已經讓人送他回京,朕要廣集天下名醫前來會診。他是爲大明才搞到如此,朕不能薄待了他!”

王承恩想了一下道:“皇上,奴才記得傅山,傅大人醫術高超。皇上何不派人去問問。他是醫林中人,也容易認識行中的高手,這樣也多幾分把握。”

“嗯,就照你說的辦吧!”我平復了下心情,想了會又問道:“遼東其他各處還有什麼狀況?”

“皇上,廣寧會戰期間,袁大人曾派皮島總兵何可綱出去騷擾,以吸引……”王承恩仔細的把何可綱一行詳細說了出來。

“最後何總兵撤退時在山路中遇伏,損失七千餘人,衆將士拼死才殺開一條路退回皮島!”

皮島這一路也敗了!這回我是給皇太極狠狠算計了一筆,他是料定我們會派人騷擾他後方,預先做了準備。還好何可綱沒有全軍覆沒,否則這個敵後據點就沒了效用。不過皇太極哪來得這麼多兵力,前後防禦的兵力來看,女真人現在的兵額至少在十二萬左右,再加上助戰的蒙古人,皇太極能指揮高達十五萬的人馬。難道皇太極重新組建漢軍了?!看來,大明現在對後金的情報掌握得相當有限。情報的缺失,致使在決策上就出現盲點。我望了眼王承恩道:“承恩啊,這段時間,你們對女真人的情報掌握得有些失控。連女真人有了紅夷大炮都不知道,這件事你要好好反省一下!”

王承恩給我一說,嚇得跪在地上道:“回皇上,奴才辦事不力,還請皇上恕罪!女真人自遵化敗退後,對漢人看管甚嚴,許多地方都不給漢人行走。外地口音的漢人常給抓去爲奴,或者給押到礦山開礦。奴才曾派了四十五人前往遼東,結果只有十三人還有音訊。田家的鋪子現在也不允許在瀋陽開了,女真人爲了防備探子,大多是集中採辦,船到岸後就在附近交易。奴才要刺探消息確實很難。這次打探到女真人出兵廣寧,都是仗着一個蒙古探子的回報。”

王承恩說的倒是實情,女真人與漢人習俗各異,在遼東根本就沒有可能混進女真人裡。要想在女真人的防範下,得到絕密的情報無疑是癡人說夢。我想了會道:“捕風營現在最首要的任務是打探女真人的消息。朕教你一個法子,皮島上有很多從遼東帶回來的百姓。裡邊應該有不少女真人,你可以讓你屬下學習滿語,做女真人打扮進入遼東。再者就是找尋願意爲我大明效力的女真人,這些人可遇不可求,你盡心去找。然後就是蒙古人,利用這些人刺探情報可以降低女真人的警惕性。”

“奴才記下了。奴才親自到皮島一趟,一定不讓皇上失望!”

“你好好去辦差吧!”

王承恩帶回來的消息有好有壞,但吊在半空的心總算可以回落了。只要局勢不太壞,大明就有緩衝的機會。皇太極真是一個難對付的敵手,自己將他逼到那個份上也能死魚翻身。其突破性的提高實力更是讓我刮目相看,這和我歷史書上所瞭解的情況有了很大的不同。隨着自己不斷的改變歷史,自己所能預見的事情將會越來越少。原先女真人還造不出性能優良的紅夷大炮,現在也造出來了。我得提醒自己,莫要給習慣思維欺騙了纔是。

後世人只知李自成領導的農民起義推翻了明朝,卻不知道大明實際上是給後金拖垮的。遼東每年幾百萬的支出,後金每一次入關的劫掠,衆多傑出將領橫死在女真人鐵蹄下,這一些把大明搞得千瘡百孔。我不能走回歷史的老路,我得想想在這樣的情勢下,如何能削弱女真人。西面的錦州比不上廣寧,已經對皇太極沒有了牽制,他不必在瀋陽集結兵力防範,這也導致東面的皮島也喪失了大規模騷擾的作用。面對一個兵力充裕的後金,還真是沒有什麼法子。

我苦思了一陣,根本就想不到一個好點的方案。我不禁搖了搖頭自嘲的笑了笑:現在皇太極不來打大明的主意,我就該偷笑了,居然還想着削弱後金,真是有些蛇心不足。

我走出乾清宮,在殿前伸了個懶腰。想起好久沒有去皇后那,我也該過去看看了。

啊~,好睏!

方正華看我走向坤寧宮,忙打着眼色讓小太監去通知了。

第10章 陝西流民第112章 孰是孰非第269章 情由第178章 藉口手機站第239章 整頓第147章 論誰對錯第292章 心裡話第201章 另類策略(下)第170章 人員調防第97章 二審定案第180章 圖窮匕現第217章 適得其反第188章 借用第15章 兩方責難第177章 朕不許你死第41章 會戰第317章 坐等第68章 京察(上)第172章 誰在得益第76章 知己難求(下)第140章 有點意外第89章 秋賦時節第95章 平沈戰前第99章 廣寧之失(三)第93章 風花雪月夜(下)第249章 消息第225章 圍困布點第218章 又見陷阱第213章 陰招第124章 身份懸殊第9章 改革開始第165章 美女的誘惑第108章 兩個陰謀第10章 官商不法第282章 問題(下)第8章 閹黨盡除第99章 難以兼顧第49章 王京大火第11章 年前第187章 不平等條約第42章 獨斷專行第172章 誰在得益第9章 新任御史第119章 事與願違第161章 遷移第104章 虛位讓賢第278章 決裂(上)第135章 都在打算第184章 明荷戰爭(上)第301章 意第158章 天工改組第141章 發配東南第150章 逼敵來攻第75章 逼迫第24章 高手第150章 註定的緣分第49章 買賣第46章 宗族第264章 兩位國公第7章 新皇登基第238章 條件第37章 二度失利第232章 扶持計劃第251章 會師第77章 春風又綠江南岸第123章 紅袖不添香(下)第287章 重心在南(上)第33章 要保的內閣第185章 釜底抽薪第209章 推算第12章 意外驚變(上)第148章 公平交易第277章 暗中佈局第172章 誰在得益第172章 聽案(中)第221章 升空第314章 提審第41章 遼西大雪第14章 修不完的內政第214章 有進無退第225章 圍困布點第104章 虛位讓賢第52章 進退兩難(下)第127章 不經意之間第43章 西回第114章 第二次演習第92章 結盟第267章 遠圖佈局第37章 學生,老師第59章 歸來辭去第180章 放假&演戲第126章 人盡其材第7章 新皇登基第37章 二度失利第147章 私下協議第16章 困難時期第181章 會盟之行第88章 公主第239章 整頓第105章 疑點難點
第10章 陝西流民第112章 孰是孰非第269章 情由第178章 藉口手機站第239章 整頓第147章 論誰對錯第292章 心裡話第201章 另類策略(下)第170章 人員調防第97章 二審定案第180章 圖窮匕現第217章 適得其反第188章 借用第15章 兩方責難第177章 朕不許你死第41章 會戰第317章 坐等第68章 京察(上)第172章 誰在得益第76章 知己難求(下)第140章 有點意外第89章 秋賦時節第95章 平沈戰前第99章 廣寧之失(三)第93章 風花雪月夜(下)第249章 消息第225章 圍困布點第218章 又見陷阱第213章 陰招第124章 身份懸殊第9章 改革開始第165章 美女的誘惑第108章 兩個陰謀第10章 官商不法第282章 問題(下)第8章 閹黨盡除第99章 難以兼顧第49章 王京大火第11章 年前第187章 不平等條約第42章 獨斷專行第172章 誰在得益第9章 新任御史第119章 事與願違第161章 遷移第104章 虛位讓賢第278章 決裂(上)第135章 都在打算第184章 明荷戰爭(上)第301章 意第158章 天工改組第141章 發配東南第150章 逼敵來攻第75章 逼迫第24章 高手第150章 註定的緣分第49章 買賣第46章 宗族第264章 兩位國公第7章 新皇登基第238章 條件第37章 二度失利第232章 扶持計劃第251章 會師第77章 春風又綠江南岸第123章 紅袖不添香(下)第287章 重心在南(上)第33章 要保的內閣第185章 釜底抽薪第209章 推算第12章 意外驚變(上)第148章 公平交易第277章 暗中佈局第172章 誰在得益第172章 聽案(中)第221章 升空第314章 提審第41章 遼西大雪第14章 修不完的內政第214章 有進無退第225章 圍困布點第104章 虛位讓賢第52章 進退兩難(下)第127章 不經意之間第43章 西回第114章 第二次演習第92章 結盟第267章 遠圖佈局第37章 學生,老師第59章 歸來辭去第180章 放假&演戲第126章 人盡其材第7章 新皇登基第37章 二度失利第147章 私下協議第16章 困難時期第181章 會盟之行第88章 公主第239章 整頓第105章 疑點難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