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大同會盟(下)

在察哈爾部落四大臣的主持下,額哲汗舉行了坐金帳大典。現在的四大臣就是蘇泰福晉第一次會盟的時候設立的,額哲汗沒有歸國前,部落中的事情就由他四人打理。察哈爾部原本有八大鄂拓克,現在只剩下兩千餘戶,牛羊也無多,但在大明的支持,察哈爾部很快安定下來,而且還收攏了不少走散的部衆。另一個方面,新興起的朵顏部儼然成了漠南草原第一大部落,斡赤倫對察哈爾禮敬有嘉,時不時送些牛羊過來,這一次他更是帶了上萬人來慶祝。大明對額哲汗歸國的賞賜也很豐厚,光各種禮物就裝了十幾車,差不多將京師裡的國賓館拆下來運走。是以額哲汗的繼位大典辦得異常盛大,場面甚至超過他老爹林丹汗當年坐金帳的盛況。

在帳外朝着大青山的方向,察哈爾族人將燒好的牛羊擡出來,部落內的薩滿祭師圍着篝火跳着祭祀之舞,口中念着古老的祭文,向長青天稟報今日大汗坐帳的消息,同時祈求天神保佑察哈爾興旺。薩滿祭師祭祀完長青天后,鬚眉皆白的胡土克圖活佛也舉行了莊嚴的坐帳儀式,他神情肅穆的唸了一大段經文,最後纔給額哲汗戴上了哈達跟佛珠,這預示着額哲汗的汗位也得到了滿天神佛的認可。

蒙古人以前一直都是薩滿教徒,或者是稍微帶有一些舊派喇嘛教的色彩。直到十六世紀,鄂爾多斯人從西藏遠征中帶回了許多喇嘛後,蒙古人開始崇信喇嘛教。特別是土默特部強大首領阿勒坦(俺答汗)的皈依,使得喇嘛教在漠南蒙古得到了廣泛的宣揚。過了幾十年,蒙古各部落,不僅是漠南,包括西蒙古跟外喀爾喀蒙古在內的各部落都虔誠的信奉喇嘛教,儘管各部落間有紅黃的教派之分。

漠南的大汗們都是信黃教的,後來林丹汗突然改奉紅教,引來諸部落的不滿。更讓其他汗王難以接受的是,林丹汗要其他臣屬部落也改奉紅教,這導致察哈爾部落跟其他部落諸多不和,更使察哈爾直系下屬烏珠穆沁、浩其特等部逃奔漠北去了。在蘇泰福晉跟四大臣商議,甚至是大明皇帝過問後,決定察哈爾以後恢復黃教信仰,儀式上也就加入了活佛這一段。

胡土克圖活佛是黃教喇嘛,在蒙古草原傳教三十餘年,很受蒙古族人的擁戴。此番大老遠將他請來主持坐帳儀式,就是爲了協和察哈爾跟其他部落間的關係。沒了信仰方面的差異,彼此間矛盾也就降到最低,察哈爾這個名義上的大汗才能坐得下來。

年輕的額哲汗對這些並不感興趣,相對枯燥的儀式而言,他更喜歡跟那個喚作鄭經的漢人在一起。是鄭經教會了他許多以前從來沒有想過的好玩東西,比在大草原上騎馬打獵更有意思的事情。看着周圍的人都神情嚴肅,他大感無聊之餘,不由想起了昨夜那兩個妖嬈的漢女。在他的印象中,他接觸到的都是漢人的女子,而且年紀較他爲長,所以他認爲女人大抵就是如此。後來他回到察哈爾後,終於可以弄到自己族內的女人。在他某天晚上寵幸了侍侯他的小侍女,他才發現蒙古女子竟然無味得緊,於是一心跟着鄭經他們廝混。

按着虛歲來算,額哲已經有十六歲了,這在草原上來說已經是一個漢子了。林丹汗壯年‘昇天’後,阿布奈又出天花死了,黃金家族的直系子嗣只剩下額哲一人。爲了能儘快繁衍出更多的成吉思汗的子孫,自然要早婚早育。蘇泰福晉已經知道兒子懂得了男女之事,但並沒有阻止。相反,她正準備在額哲汗登基繼位後,爲他的兒子尋找正宮王妃。

繼位典禮上,活佛的儀式終於完成,接着下來是名義上的臣屬朵顏、喀喇沁、鄂爾多斯三部獻上了牛羊。待幾個汗王行完禮、賜座後,慶賀大汗繼位的宴會就正式開始了。打扮一新的蒙古女兒們隨着冬不拉的調兒開始翩翩起舞,幾萬人大碗的喝酒吃肉一起慶祝這大好的日子。

宴會上,左邊坐的是蒙古的汗王們,右邊則是來自大明的將官。宋獻策跟徐子文坐在前頭,後邊連鄭經那小子也有個席位。在這場景,宋獻策自然少不了要跟同是大明臣子的定國公敬酒。他的官品比起徐子文來不知差了多少級,按着大明的規矩,那是要跪着見禮。上次他給皇上訓斥了一頓後,再也不敢肆意妄爲,規規矩矩的要給徐子文跪下敬酒。

“下官敬定國公一杯!”

徐子文一把攔住他道:“宋大人就不必多禮了,此番送額哲汗歸國,你是皇上欽命的大臣,咱們又在外番,就以平禮相見好了!”

“下官恭敬不如從命!”宋獻策打量着這個有着儒將之稱的定國公,年紀已到不惑,但收拾得極爲爽利,若不是穿着一身盔甲,那活脫脫就是一讀書人。跟宋獻策見過的武將相較而言,徐子文身上更顯出一份從容。宋獻策隱約覺得他跟自己是同一種人,但像又近乎不像!對於大同兩位國公跟皇上的淵源宋獻策自然知道的很清楚。他也知道皇上對他二人極爲的寵信,不然怎麼會把大同數萬軍馬交給他二人,而且還將皇城司的提督改由他們家族世襲。跟他們搞好關係對自己百利而無一害,宋獻策討好道:

“此番會盟有將軍在,下官總算放心了,與蒙古人的會盟還要全仗將軍主持!”

徐子文瞟了宋獻策一眼,對於他們這些侯門世家而言,宋獻策這樣的遽然提拔的新貴自然不會放在眼內。但徐子文知道這宋獻策能得皇上重用就有幾分本事,而且世家最忌與天子寵臣結怨,是以徐子文對往來的官吏都算客氣。

“不敢當,這會盟不知約在何時舉行?”

“下官跟蘇泰福晉商議好了,就在後日!”

“哦!”徐子文應了一聲後道:“本督乃三邊總督,負責的是長城一線的安全。這次來察哈爾也是依照皇上的旨意,前來確保額哲汗順利繼位。至於會盟的事情,乃是皇上所下的差使,豈可隨意更換!本督只是作個旁觀,其他的事情還有勞宋大人了!”

“是,國公說得是!”宋獻策的原意是徐子文官階高作爲大明的代表,下邊會盟的事情自然由他來操辦,這裡邊有討好徐子文的意思。現在徐子文既然這樣說,宋獻策自然不好勉強。

額哲汗的繼位大典慶祝了一天一夜後算是完成了,接下來,此番大明使臣出塞的重頭戲--會盟纔剛剛開始。額哲汗繼位後,馬上就進行了他的第一次升帳議事。帳內除了額仁沁濟農、達來臺吉、斡赤倫、宋獻策、徐子文、察哈爾的四大臣,還有蘇泰福晉作爲王太妃暫時攝政,而作爲察哈爾的主人,年輕的額哲汗明顯還昏昏欲睡。額仁沁濟農三位汗王對於會盟的事也知道得不是很清楚,大概以爲是重申上一次會盟的約定。

宋獻策見人都到齊便給蘇泰福晉使了個眼色,蘇泰福晉咳了一聲,環視衆人一週後道:“我察哈爾部蒙大明皇帝的支持,可以重新在草原建立部落,就是長生天的眷顧。我的兒子額哲汗雖然年幼,但也是成吉思汗的直系子孫;我的察哈爾部族雖少,但也是草原上的狼,容不得那些家犬來欺壓。現在額哲繼承了汗位,察哈爾的部屬喀爾喀、科爾沁不但沒有前來獻禮,還投靠了建州人。這些忘記了祖先的叛徒,我們決不能放過。這次會盟得到了大明天子的支持,所以我決定由各部落一起出兵前去討伐他們。”

額仁沁濟農跟達來臺吉聽完都吃驚得對望了一眼,沒有想到會盟竟然是要去跟喀爾喀人開戰,或者說是要去跟女真人打。他們現在都遷到了漠南蒙古的左翼,跟女真人並無切膚之痛,抽兵作戰自然是不願意。蘇泰福晉說完話,他們都默不作聲。

宋獻策打破冷場道:“我大明是很支持察哈爾討伐叛逆的,對於出兵作戰的部落,大明將會給予相應的優待。這幾年來,各部落跟大明一直友好相處,大家彼此互惠互利,相信各位大汗不會袖手旁觀的。”

蒙古人雖然豪爽,但利害關係還是考慮得清楚的。察哈爾不過兩千來戶萬多人,就想去討伐喀爾喀,自然是有大明在後邊撐腰。不管討伐的事情能不能成,但要是得罪了明朝,光斷絕貿易這一項就讓他們頭疼不已。現在兩大部的茶葉全靠跟大明邊貿所得,要是沒了茶葉,以後生活都成問題。

徐子文聽了宋獻策的話,雖然面上沒有變色,心中卻是一驚。額哲汗登基,喀爾喀人不來那是意料中的事情。蘇泰福晉接着舉行會盟討伐他們,說到底就是大明的主意。討伐喀爾喀,那就等同於削去女真人的護翼。大明跟女真人才平靜了兩年,皇上要想跟他們開戰了嘛?!

徐子文正思慮間,斡赤倫哈哈一笑出聲道:“宋老弟說得對,察哈爾是我們蒙古人的共主,喀爾喀人竟然不來那就是對額哲汗的不敬,我朵顏部出四千騎兵交由額哲汗統率前去討伐!”

蘇泰福晉見有朵顏部出兵支持,面上方露出微笑道:“順寧王果然是忠貞之士,我兒登位尚淺,討伐的事情自然還要順寧王多多出力!”

“那是,戰場廝殺的事情就交給我好了!”斡赤倫得到蘇泰福晉的誇獎滿面放光。

既然朵顏部都表了態,達來臺吉坐不住了。他能在歸化入住,全靠上回朵顏部放他一馬,於是他有些尷尬的站起身道:“這是我們草原的一件大事,我喀喇沁部自然不會不管。宋先生、斡赤倫臺吉、蘇泰福晉你們也知道,我剛剛在歸化落下腳,不知有多少散勇盜馬賊在打我族人的主意,這次出征,我喀喇沁出五百精騎!額仁沁兄弟,你呢?”

全場就剩下他,額仁沁濟農自然不好不意思下,他瞪了眼達來臺吉後,道:“爲了避開女真人,我鄂爾多斯部現在都遷到了大河上邊的草灘。那裡已經靠近漠北喀爾喀人的領地,我的部衆人雖多點,但防禦的地方也多,不過討伐喀爾喀人是件要緊的事,我鄂爾多斯也出五百精騎。”

宋獻策知道西邊的兩個部落不願意出力,不過他們肯抽一千騎兵也就算了。他一拍手道:“好,那就這麼說定了!各位汗王齊心協力,討伐之師必然會凱旋而歸。大明是三家同盟的盟主,自然也不會袖手旁觀。駐守在錦州的關寧鐵騎也將調出五千騎兵,由滿桂總兵官率領,共同討伐喀爾喀部。我家皇上說了,這是作爲察哈爾部出動的兵力!”

宋獻策的話讓衆人又吃了一驚,連蘇泰福晉也沒有想到皇帝會爲她們母子出頭。她想起了去年冬天自己引誘皇上的情景,臉上不由得一紅。

宋獻策見衆人沒有說話,又接着道:“現在有一萬騎兵,分由斡赤倫跟滿桂將軍率領前去討伐,所獲得的戰利品按出兵多少劃分,不知各位有沒意見?”

“既然各位都沒有意見,咱們就殺馬盟誓,約定好匯合的時間、地點!”

這些話自然是皇上一早就想定好了,是以宋獻策可以絲毫不作考慮的決定下來。宋獻策說完,繼而轉身向還有點在發楞的蘇泰福晉道:“現在就請太妃寫好一封詔書,遣使通知女真人,我們將去討伐喀爾喀人,要他們不要生事!”

斡赤倫不解道:“宋老弟,你上回你不是跟我說打戰就要什麼‘攻其不備’,現在我們去打喀爾喀人,你怎麼還去通知人家?!”

宋獻策笑道:“斡赤倫兄弟,通知是肯定要通知的,咱們現在是因爲喀爾喀人對額哲汗陛下不尊敬,所以纔去討伐他們。這是我們蒙古兄弟的家事,他女真人插手的話,那就是挑起戰端,到時我大明也會下書警告他們!況且,我們這封書信,那是要我們開始打喀爾喀了才送過去,就算女真人要來救,也來不及了!”

“哈哈,宋先生果然好計策!”

主要的事情決定下來後,衆人商議兵馬將九月底在朵顏部的青龍城集結。集結完畢後,滿桂率領的五千鐵騎將作爲察哈爾的人馬跟斡赤倫分兩路進剿。崇禎皇帝將鐵騎調出來,一方面是想能以優勢兵力對付喀爾喀部,另一方面則是因爲上次廣寧會戰關寧鐵騎損失嚴重,新組建出來的騎兵具體怎樣都是需要經過戰火的考驗,所以這一次也是有實戰訓練的目的。

額仁沁濟農跟達來臺吉雖然小氣倒很守信用,一千騎兵在約定的時間前趕到了朵顏部,他們混編入了斡赤倫的人馬中。滿桂的人更是一早就到了朵顏,他原本就是漢化的蒙古人,對於這次出征他是全力支持的。在戰前,五千鐵騎做了動員指示,他們這次深入草原境內,爲了避免泄漏消息,統一實施‘三光政策’,帶不走的一律燒光、殺光!戰爭沒有仁慈可言!他們這些邊軍身有體會!爲了這個,所以纔派滿桂爲將領,不作婦人之仁。

隨着討伐兵馬的出發,察哈爾的信使也慢悠悠的前往瀋陽!

第43章 寧靜遼東第277章 暗中佈局第115章 模擬實戰第8章 閹黨盡除第136章 皮島開始第44章 進犯朝鮮第219章 填土作戰第76章 風雨欲來第92章 風花雪月夜(中)第262章 軍數第123章 要的是錢第40章 北伐第44章 進犯朝鮮第173章 再起爭執第105章 疑點難點第33章 要保的內閣第236章 轉機第208章 緊急軍情第226章 調動第110章 北國恩怨第259章 獨角戲第九十六章第150章 註定的緣分第86章 援手第7章 新皇登基第280章 出發遠行第119章 熱鬧詩會(下)第28章 海戰第173章 再起爭執第57章 心事第54章 險勝第191章 快刀亂麻第25章 驛館閒談第81章 夏季攻勢(上)第69章 京察(中)第147章 私下協議第24章 朝鮮局勢第165章 演戲第190章 最後的對話第120章 另起爐竈第305章 御史大人第76章 風雨欲來第50章 會兵城下第44章 皇子第76章 知己難求(下)第54章 被逼出城第257章 團聚第168章 鬥法第298章 應勢(上)第8章 南糧北調(上)第154章 利益抉擇第36章 角逐第24章 朝鮮局勢第228章 善後處理第198章 屠戮(下)第272章 熱鬧第243章 協議第233章 敵酋之死第43章 西回第85章 南京兵部尚書第92章 風花雪月夜(中)第156章 君臣相爭第65章 唯一合格第88章 等待歸來第190章 兵臨城下(上)第195章 破城(下)第76章 知己難求(下)第71章 兩位巡撫第232章 扶持計劃第242章 勸說(下)第174章 傅山歸來第170章 人員調防第97章 二審定案第180章 圖窮匕現第77章 春風又綠江南岸第7章 突生橫變第64章 煩事一堆第174章 傅山歸來第22章 餘塵未了第178章 馬有失蹄(上)第210章 攻與不攻!第115章 吃虧買賣第88章 公主第5章 皇帝病了第165章 演戲第285章 構建平衡第165章 演戲第145章 圍困第279章 決裂(下)第291章 見識第155章 改行建廟第76章 知己難求(下)第174章 傅山歸來第86章 女真內政(下)第312章 將計就計第26章 算計第34章 秀兒進宮第19章 大同會盟(上)第189章 何處尋君第93章 歃血
第43章 寧靜遼東第277章 暗中佈局第115章 模擬實戰第8章 閹黨盡除第136章 皮島開始第44章 進犯朝鮮第219章 填土作戰第76章 風雨欲來第92章 風花雪月夜(中)第262章 軍數第123章 要的是錢第40章 北伐第44章 進犯朝鮮第173章 再起爭執第105章 疑點難點第33章 要保的內閣第236章 轉機第208章 緊急軍情第226章 調動第110章 北國恩怨第259章 獨角戲第九十六章第150章 註定的緣分第86章 援手第7章 新皇登基第280章 出發遠行第119章 熱鬧詩會(下)第28章 海戰第173章 再起爭執第57章 心事第54章 險勝第191章 快刀亂麻第25章 驛館閒談第81章 夏季攻勢(上)第69章 京察(中)第147章 私下協議第24章 朝鮮局勢第165章 演戲第190章 最後的對話第120章 另起爐竈第305章 御史大人第76章 風雨欲來第50章 會兵城下第44章 皇子第76章 知己難求(下)第54章 被逼出城第257章 團聚第168章 鬥法第298章 應勢(上)第8章 南糧北調(上)第154章 利益抉擇第36章 角逐第24章 朝鮮局勢第228章 善後處理第198章 屠戮(下)第272章 熱鬧第243章 協議第233章 敵酋之死第43章 西回第85章 南京兵部尚書第92章 風花雪月夜(中)第156章 君臣相爭第65章 唯一合格第88章 等待歸來第190章 兵臨城下(上)第195章 破城(下)第76章 知己難求(下)第71章 兩位巡撫第232章 扶持計劃第242章 勸說(下)第174章 傅山歸來第170章 人員調防第97章 二審定案第180章 圖窮匕現第77章 春風又綠江南岸第7章 突生橫變第64章 煩事一堆第174章 傅山歸來第22章 餘塵未了第178章 馬有失蹄(上)第210章 攻與不攻!第115章 吃虧買賣第88章 公主第5章 皇帝病了第165章 演戲第285章 構建平衡第165章 演戲第145章 圍困第279章 決裂(下)第291章 見識第155章 改行建廟第76章 知己難求(下)第174章 傅山歸來第86章 女真內政(下)第312章 將計就計第26章 算計第34章 秀兒進宮第19章 大同會盟(上)第189章 何處尋君第93章 歃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