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6章 時機

南居益見錢龍錫神色激動,便似絲毫不在意的笑道:“我在通州見到你的公文後,心中倒暗驚你老弟的大手筆。這徹查田畝本來是一善政,之前咱們談到戶部賦稅的時候,我也沒有少說這個。那些隱藏掉的田地自然要查出來繳稅,可問題是這次兄弟似乎提出來的時間太過巧合了!”

錢龍錫聞言一下子不說話了!

南居益嘆了口氣道:“只要不是太鈍的人都在看着,又有誰人不明白呢!這次徹查土地是以今年爲限,吏部已經發文,丈量土地的成效將成爲他們地方官員的考評,而明年卻是外察之年,那些地方官員如果想保住位置,只怕少不得要盡心盡力的去做。而到了明年這個時候,如果皇上下旨官紳一體納稅,地方官員又如何呢?”

錢龍錫還是沒有說話,南居益接着道:“當年文正公也算是一代人傑,但是後果又如何呢?!文正公也不過是丈量土地而已,但官紳納稅可是千古未有之事。唉,如果事情在老弟手裡辦成,只怕天下官紳對老弟就。。。”

南居益後邊的話沒有說下去,但意思是顯而易見的。如果錢龍錫這麼順着皇上的意思做了,那麼他將遭天下清流唾棄。從萬曆年間起,閣臣似乎都養成了一種風氣,就是要站在大臣一邊以示自己是錚臣,如果迎合皇上就會給御史們指責爲溜鬚拍馬。這種習氣到了崇禎朝纔有些改變。但官紳納糧是得罪天下官紳的事情,誰知道以後會怎樣,可能即使是死了也會讓後人跟着受罪。

ωwш¤TTkan¤C〇

錢龍錫卻是嘆了口氣道:“你說的我也知道,可是丈量土地的事情就不能拖延下去了,否則國庫仍舊是不足。這個還是其次,如果以皇上的性子行事,只怕這納稅跟丈量會同時進行。如今皇上越來越有主見了,就是皇上任命我做首輔的那次朝會,皇上乾綱獨斷你是沒見識過,即使原來鬧得最厲害的都察院一樣沒吭聲!”

南居益不知還有這般內情不由一愣!確實,這個時候有誰敢去逆了皇上的意思。以前的臣子不管誰說得口燦蓮花,但說到平遼的真本事也沒人敢說去平定的。皇上只帶了十萬兵馬親征,將鬧了幾十年的女真人徹底降服了,其威望蓋過了之前的幾位先帝。

南居益呆了一會才道:“那如果明年皇上下旨徵稅,老弟又作何打算?”

錢龍錫沉吟了下道:“這個小弟倒是想過,雖然官紳納稅有違古制,但皇上如果決心下詔的話,只怕也不是大臣們能夠阻攔的。何況這天下官員也不是一條心,不知有多少奸猾小人正等着借這個機會媚上呢!”

南居益知道錢龍錫說的是溫體仁一夥人,溫體仁想入閣幾乎是人盡皆知的事情。如果內閣大臣們一味逆皇上的意思,只怕就遂了溫體仁一夥人的心願,可以說聯合大臣們共同抵制官紳納稅是不可能的。

錢龍錫又接着道:“不是我捨不得首輔的位置,今日思來我纔想起劉鴻訓、韓爌、成基命三位大人的難處。皇上激進改制,有大臣把持住總比那些小人實施起來要好點。有時候政策是好的,但下頭的官員急於迎合總辦出些壞事了,不僅壞了朝政連着皇上的名聲也失了。”

錢龍錫邊說着邊喝了口茶,稍微靠近南居益道:“在你老哥面前我也不說虛話,雖然我也不是很贊成官紳納糧,但是從實際上來說,這確實是一個釐清田賦弊端的法子。你也是在外頭做過巡撫的,一些刁民靠着投獻土地躲避賦稅,也有些官員知法犯法昧着良心私吞朝廷的錢糧。還有皇族、舉人、監生等等,這裡頭的情況你也是瞭解的。唉,除了一體納稅還真不知道有什麼法子可以避免,不瞞你說,我想了好一段時間都沒有想出什麼法子!單單靠廉潔的官員也只能是理清一時,隨後又是舊態復萌。”

錢龍錫說完後,兩人都沒有接口,場面一下靜了下來,彷彿是在思量這官紳納糧究竟是對是錯。過了好一會南居益纔開口,但沒有繼續方纔的話題道:“呵呵,看來稚文老弟比之以前可是變了,不在其位不謀其政啊!”

錢龍錫自嘲的笑道:“我也是走一步算一步!”

南居益卻是笑笑不語。

錢龍錫不想這個話題上再跟老友談下去,因爲他不知道南居益是什麼心思,萬一談崩了,彼此親傢俬誼也受損。而南居益在這事上處在中立的位置,出任福建巡撫掌管糧倉多年,其中的積弊他是知道的,他原本是想說服老友不要去撞這塊鐵板,但此時不同往日,以前錢龍錫是次輔的時候,大可遊說一下,但現在錢龍錫是首輔,他的舉動未必就是單單代表他自己。何況從錢龍錫的話語中,表明他已經逐漸被皇上影響。確實,皇上平遼的巨大成功讓不少人認同了皇上的改制。作了首輔後,自己的這位老友只怕心思也活絡了起來。

突然錢龍錫咳了一聲,打破了沉靜道:“思受兄,現在海運怎麼樣?你那的糧食都是從海上來的吧?”

南居益從自己的思緒中回過神來,道:“我此番進京也是爲了這件事!”

“哦?”

“現在海運雖然大大方便了漕運,但是同時損耗頗大。現在已經有些人想着向皇上提議,徹底廢除漕運,我是來提反對意見的。”

錢龍錫皺眉道:“之前沈廷揚帶領海船運糧不是試行很好嘛?還有什麼問題?”

“海運風險較大,而且一旦遇到風浪就有漂溺之患。後來沿海各地都建燈塔,情況雖有好轉,但是海路仍舊有不少隱患。由江南到京師海域數千裡,海道不是船工可一一知悉的。舊年海運漂沒糧食兩萬石,溺亡官兵十五人,就是遇到了暗礁。清理入港航道,如何確保海路這些都還需要時間完善。遽然將漕運廢掉,只會埋下更多禍患。我就怕端倖進者迎合皇上誕肆胡來,同時也怕皇上誤信人言。”

錢龍錫一一聽了才點頭道:“思受兄說得是,這個我會親自跟皇上說的。對於冒進改制,皇上也是反對的。只是這海運有諸多便利,皇上是肯定要推行。漕運也非悉數取消,不少運河沿省都是可以漕運進京的。現在五軍督府改制,試行駐兵制,這漕兵就有十二萬之多,除了轉一部到海運司,其他只怕也是要清退的!”

南居益道:“那楊一鵬這個漕運總督只怕是沒得做了!”

之前楊一鵬跟他們或多或少都是有聯繫的,一個漕運總督,一個糧倉總督,一個主管戶部,自從設立海運司後,楊一鵬這個漕運總督最是鬱悶。不僅剝脫了江南四府的巡撫職責,連着徵糧、運糧的權力都沒有了!等漕丁被裁完之後,他這個漕運總督也到頭來了。

錢龍錫笑了笑道:“大明尚有這麼多巡撫,總有一個會給他的!皇上可不會刻薄對待下頭的臣子,這些年楊一鵬做的怎樣,想必皇上也清楚。”

南居益也不便再往下問,便道:“說起巡撫,我倒有件事想問你!”

“何事?你我之間直說無妨!”

“我這兩天住在一個學生家,嗯,他在吏部當差,閒聊之際曾對我說皇上正在讓大臣們舉薦巡撫,聽說頭一份的就是四川巡撫!”

錢龍錫也不隱瞞道:“確有此事!四川巡撫今年屆滿,皇上便下旨讓各部大臣舉薦。”

“老弟是想着舉薦鼎相?”

錢龍錫沒有覺得有什麼不妥,之前他跟李長庚、何如寵商量了一下,認爲孫鼎相是萬曆年間的進士,又歷任僉都御使,資格人望都夠了,而且都御史遷任到地方大員是一向的慣例。錢龍錫知道南居益跟孫家兄弟之間極有交情,所以這纔會問下。

“難道你認爲有什麼不妥?”

錢龍錫這句話算是默認了,他是打算將孫鼎相推薦做四川巡撫,這個任命並沒有什麼問題,他跟孫家兄弟也有交情,但鼎相是大家一起推舉上來的,他並沒有徇私心。不過見自己這位老友這麼關心,心裡不由生出絲疑竇。

第122章 暗波涌動第208章 緊急軍情第36章 一度失利第127章 物盡其用第177章 朕不許你死第320章 説客第32章 初聞戰報第218章 又見陷阱第153章 五點要求第244章 誓約第20章 大同會盟(下)第68章 京察(上)第100章 危機四伏第206章 暗含殺招第196章 屠戮(上)第116章 最後人選第317章 坐等第98章 廣寧之失(二)第138章 呼嘯而來(上)第229章 該給的纔給第216章 強行攔截第56章 退兵(上)第155章 紈絝子弟第33章 要保的內閣第125章 天助我也第72章 南轅北轍第215章 整軍再戰第161章 遷移第163章 困擾第320章 説客第97章 廣寧之失(一)第36章 角逐第6章 再回宮中第268章 不化之人第82章 夏季攻勢(下)第66章 出發第93章 風花雪月夜(下)第82章 殺懲第130章 醉有應得第74章 青樓才女第121章 淮南雨旱第46章 宗族第37章 二度失利第210章 攻與不攻!第247章 反攻第5章 親自挑選第120章 紅顏似知己第289章 官商第216章 強行攔截第93章 歃血第292章 心裡話第61章 援兵第274章 歸來第234章 替罪之羊第235章 成效第250章 反覆第183章 君臣暗鬥第164章 福晉的決定第20章 戰前風雲第271章 指婚第197章 屠戮(中)第89章 秋賦時節第3章 巡視三營(中)第135章 都在打算第56章 煩人的兵制改革第134章 中央銀行第314章 提審第107章 作壁上觀第5章 親自挑選第57章 退兵(下)第94章 決不簡單第23章 女真對策(下)第218章 又見陷阱第9章 新任御史第126章 研究院的作用第179章 馬有失蹄(下)第180章 放假&演戲第167章 今日免朝第75章 逼迫第294章 輿論分化(上)第3章 巡視三營(中)第33章 要保的內閣第28章 海戰第309章 請旨第144章 水淹盤山第8章 南糧北調(中)第103章 再建二軍第113章 演習開始(下)第55章 壓力第47章 驚惶失措第316章 試探第154章 樂極生悲第170章 驚天計劃第301章 意第136章 網開一面第20章 大同會盟(下)第229章 該給的纔給第145章 簡單任務第7章 新皇登基
第122章 暗波涌動第208章 緊急軍情第36章 一度失利第127章 物盡其用第177章 朕不許你死第320章 説客第32章 初聞戰報第218章 又見陷阱第153章 五點要求第244章 誓約第20章 大同會盟(下)第68章 京察(上)第100章 危機四伏第206章 暗含殺招第196章 屠戮(上)第116章 最後人選第317章 坐等第98章 廣寧之失(二)第138章 呼嘯而來(上)第229章 該給的纔給第216章 強行攔截第56章 退兵(上)第155章 紈絝子弟第33章 要保的內閣第125章 天助我也第72章 南轅北轍第215章 整軍再戰第161章 遷移第163章 困擾第320章 説客第97章 廣寧之失(一)第36章 角逐第6章 再回宮中第268章 不化之人第82章 夏季攻勢(下)第66章 出發第93章 風花雪月夜(下)第82章 殺懲第130章 醉有應得第74章 青樓才女第121章 淮南雨旱第46章 宗族第37章 二度失利第210章 攻與不攻!第247章 反攻第5章 親自挑選第120章 紅顏似知己第289章 官商第216章 強行攔截第93章 歃血第292章 心裡話第61章 援兵第274章 歸來第234章 替罪之羊第235章 成效第250章 反覆第183章 君臣暗鬥第164章 福晉的決定第20章 戰前風雲第271章 指婚第197章 屠戮(中)第89章 秋賦時節第3章 巡視三營(中)第135章 都在打算第56章 煩人的兵制改革第134章 中央銀行第314章 提審第107章 作壁上觀第5章 親自挑選第57章 退兵(下)第94章 決不簡單第23章 女真對策(下)第218章 又見陷阱第9章 新任御史第126章 研究院的作用第179章 馬有失蹄(下)第180章 放假&演戲第167章 今日免朝第75章 逼迫第294章 輿論分化(上)第3章 巡視三營(中)第33章 要保的內閣第28章 海戰第309章 請旨第144章 水淹盤山第8章 南糧北調(中)第103章 再建二軍第113章 演習開始(下)第55章 壓力第47章 驚惶失措第316章 試探第154章 樂極生悲第170章 驚天計劃第301章 意第136章 網開一面第20章 大同會盟(下)第229章 該給的纔給第145章 簡單任務第7章 新皇登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