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夫人從客院走出來,緊了緊身上的灰鼠皮斗篷。坐到了廊下鋪着錦墊的長椅上,任由着牡丹幫她穿上木屐,抿着嘴看着外面飄飄揚揚的雪花。牡丹知道,今天夫人的心情很好。
穿好木屐後,芍藥撐起了畫着嬌豔的牡丹花兒的粉色的油布傘,牡丹扶着容夫人慢慢地向主院走去。
容家的祖籍和周家一樣都是凌縣,只不過不是一個村子的。容家住在槐樹屯,如今徐州的容家,也就是容璟的祖父是容家的三房。容家的二房有兩個女兒,隨着容家二房的老爺子和老夫人過世後,二房的兩個女兒和三房之間除了年節來往,平時很少走動。
容家大房的老爺子走的早,是容璟的祖父幫着長嫂拉扯着兩個侄子長大。兩個侄子都是讀書的料,都考中了進士。如今大老爺容之祥在吏部任主事官,而二老爺容之瑞在工部任主事官。兩個人受三房的庇護長大,所以跟三房非常親厚。
三房裡只有容之錦這麼一個兒子,他從小就不喜歡讀書。容三老爺子屢次管教失敗後,只好由着他學做生意。沒想到容之錦讀書不行,做生意卻真是塊料。漸漸地,三老爺子就撒手不管了。容之錦的生意越做越大,直做到了徐州城內。再加上有京城裡的大老爺和二老爺的照護,容家的生意一直都是順風順水的。這也是同樣是商賈人家,爲什麼容家比別的人家的地位高出一籌的原因。
容夫人陸氏出自湖州陸家,與容之錦也算是門當戶對。陸家的老爺子本是鏢局的總鏢頭,後來因爲有重傷在身,無法繼續保鏢,便金盆洗手,退出了江湖。陸家老爺子退出江湖後,便利用走鏢時積攢的人脈,做起了生意。陸老爺子過世後,他的長子陸在元繼承了家業。陸在元爲人豪爽,重情重義,孝順厚道,對弟弟妹妹更是照顧有加。
玉家出事後,眼光獨到的陸在元除了唏噓之外,更是把握機會,帶領了陸家迅速崛起。僅僅幾年的時間,陸家的生意在湖州可謂是獨佔鰲頭。弟弟陸在光卻偏愛武學,揹着家裡人偷偷跑到了京城,在京兆府裡做了捕頭。
陸在元雖然生氣弟弟的任意妄爲,但是又擔心弟弟一個人在京城生活有所不適,便舉家遷到了京城。當然,也把陸家一半的生意轉到了京城。而陸家湖州的產業就交由二叔家兩個堂兄的陸在業和陸在昌打理。
容夫人陸氏是陸在元唯一的妹妹。父母去世後,陸在元及陸夫人對陸氏更是呵護備至。一次機緣巧合下,陸氏和去湖州進貨的容之錦相識,並且一見鍾情。陸在元對陸氏十分疼愛,自然不會輕易地把妹妹許人。在多番試探考驗之後,確認了容之錦的人品,及容家的家風后,才點頭答應了容家的提親。陸夫人擔心陸氏在容家吃苦,就陪送了很多的嫁妝。現在提起陸氏的嫁妝,人們還是津津樂道的。當時的十里紅妝,可是羨煞了很多人。
有了陸氏這條紐帶,陸家和容家自然很親近。尤其是陸在元把生意轉到京城後,僅僅幾年的時間,就在京城這個繁花似錦的城市裡爭得一席之位。這讓容家對陸家更是高看一眼。
容之祥雖是在朝爲官,但和陸在元特別談得來,兩個人經常把酒言歡。容之祥甚至把自己的小女兒容珺許配給了陸在元唯一的兒子陸震東。
陸家和容家聯姻後,雖說在京城裡做不到橫着走,但兩家結合的實力也不容小覷。只是天有不測風雲,一年前,陸在元、陸在光兄弟二人帶着家眷回鄉祭祖,在回京的路上突遭匪患。除了在出發時鬧彆扭非要坐船的陸震東之外,陸家的主僕隨從無一倖免。
陸震東一身麻衣,悔恨交加地在靈堂裡跪了三天三夜。由於心力交瘁,終於在葬禮結束後暈倒了。醒來後,覺得下肢無力。經過大夫診脈後,寒氣侵入膝蓋骨,導致無法站立。要想恢復如初,必須慢慢地調養。
陸氏還沒有從哥哥、弟弟離世的悲傷中緩過來,就聽說了侄子身體上出了問題。當即決定把陸震東接到徐州,親自替他調養。而陸家在京城的生意就暫且交給了陸在業打理。
陸氏走進屋子裡,芍藥收起了傘,牡丹替她解下斗篷。吳媽媽聽到聲音從裡間走了出來,屈膝行禮,邊替陸氏換下腳上的木屐,邊說道:“這麼大的雪,夫人怎麼沒有吩咐她們備轎呢?”
“從客院到主院也就是幾步的路而已,再說了,我也想體驗一下在雪中漫步的樂趣。”陸氏笑盈盈地說道,接過小丫鬟遞過來的熱帕子,坐到梳妝檯前,仔細地擦拭着細嫩的手指。
吳媽媽在陸氏身邊服侍多年,對陸氏可算是十分了解的。看着陸氏的表情,就知道陸氏現在的心情很好,心情好了,自然就好說話了。吳媽媽心裡暗歎:周大姑娘真是好運氣。
芍藥手腳麻利地替陸氏除下頭上的朱釵,吳媽媽在旁邊微笑着回稟着去周家送衣服的事情。想起“錦繡坊”裡可口的茶點,自然地就把周家那亂哄哄的景象省略了,只誇着周大姑娘穿上衣服時如何的漂亮,讓自己多謝謝夫人。待陸氏卸妝完畢,坐到了桌邊後,吳媽媽把茶盞遞到了她的手裡。
陸氏小口地抿了幾口茶後,纔看了一眼桌子上的點心。吳媽媽會意,笑着說道:“大姑娘在‘食味齋’定了夫人最喜歡的紅豆酥。”
“呵呵,這個孩子有心了。”陸氏掂起一塊點心笑呵呵地說道,看着吳媽媽笑眯眯的樣子,停下了把點心放到嘴裡的動作,臉上的笑容也收斂了,翻來覆去地打量着手裡的點心,淡淡地說道:“還有什麼事,一塊兒說了吧。”
“呵呵,真是什麼都瞞不過夫人的眼睛。”吳媽媽笑着奉承道,像是沒有看到陸氏的臉色一般,繼續說道:“周家的二姑娘和三姑娘想着明天過府給您請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