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東周策(1)

秦興師臨周而求九鼎

[原文]

秦興師臨周而求九鼎,周君患之,以告顏率①。顏率曰:“大王勿憂,臣請東借救於齊。”顏率至齊,謂齊王曰:“夫秦之爲無道也,欲興兵臨周而求九鼎,周之君臣,內自畫計,與秦,不若歸之大國②。夫存危國③,美名也;得九鼎,厚實也,願大王圖之。”齊王大悅,發師五萬人,使陳臣思④將以救周,而秦兵罷。

齊將求九鼎,周君又患之。顏率曰:“大王勿憂,臣請東解之。”顏率至齊,謂齊王曰:“周賴大國之義,得君臣父子相保也,願獻九鼎,不識大國何途之從而致之齊?”齊王曰:“寡人將寄徑於樑。”顏率曰:“不可。夫樑之君臣欲得九鼎,謀之暉臺之下⑤,少海之上⑥,其日久矣。鼎入樑,必不出。”齊王曰:“寡人將寄徑於楚。”對曰:“不可。楚之君臣欲得九鼎,謀之於葉庭之中,其日久矣。若入楚,鼎必不出。”王曰:“寡人終何途之從而致之齊?”

顏率曰:“弊邑固竊爲大王患之。夫鼎者,非效醯壺醬⑦耳,可懷挾提挈以至齊者;非效鳥集烏飛,兔興馬逝,灕然⑧止於齊者。昔周之伐殷,得九鼎,凡一鼎而九萬人挽之,九九八十一萬人,士卒師徒,器械被具,所以備者稱此。今大王縱有其人,何塗之從而出?臣竊爲大王私憂之。”

齊王曰:“子之數來者,猶無與耳。”顏率曰:“不敢欺大國,疾定所從出,弊邑遷鼎以待命。”齊王乃止。

[註釋]

①顏率:周臣。②大國:指齊。③危國:指周。④陳臣思:齊威王的名將田忌。⑤暉臺:魏國臺名。⑥少海:故址在今開封附近。⑦醯:醋。:小口的罈子。⑧灕然:水急流的樣子。

[譯文]

秦國發兵逼近周國的邊境,欲索取周國的傳國之寶九鼎。周君內心感到擔憂,就把這件事告訴顏率,顏率回答:“大王不要過於擔心,我願到東邊的齊國去,借兵來救援。”顏率到了齊國,對齊王說:“秦國現在不講道義,發兵想奪取周國的九鼎。周國的君臣合計,與其給秦,還不如給貴國。拯救瀕危的國家,是美名;得到九鼎之寶,是很實在的利益,希望大王能仔細考慮一下。”齊王聽罷非常高興,於是發兵五萬,命大將陳臣思率領去拯救周國,秦兵於是撤回。

齊王於是向周國索要九鼎,周君再一次寢食難安。顏率這次又是自告奮勇:“大王勿憂,請讓臣東到齊國去了結此事吧。”顏率到了齊國,對齊王說:“周國幸得貴國仗義相助,社稷才安然無恙,我們願意獻上九鼎以表答謝意,就是不知貴國打算從哪條路把它運到齊國?”齊王說:“我打算借道於魏國。”顏率說:“這恐怕不妥。魏國君臣爲得到九鼎,在暉臺之下、少海之上謀劃,已經不是一天兩天的事情啦。九鼎既然入魏,豈有再出的道理?”齊王說:“那麼取道於楚國,先生看怎麼樣?”顏率還是搖頭:“不行,楚國的君臣也想得到九鼎,在葉庭之中密謀,也很久了。九鼎一旦送入楚國,哪能復見?”齊王於是問道:“那麼依先生之意,我究竟該經哪條道方能運九鼎到齊國呢?”

顏率回道:“我們東周君臣也在私下爲大王謀劃這件事。因爲之所以稱爲‘九鼎’之寶,並非像醋瓶子或醬油罐子一類的俗物,提着掖着就可以輕而易舉地弄到齊國;也不像雀鳥落、烏鴉飛、兔子跳、馬兒跑那樣可以一路順風地到達齊國。當初周武王伐殷紂王獲得這九鼎之後,爲了搬運其中一鼎就動用人力九萬人,何況九鼎,那麼九九就是八十一萬人,此外搬運工具和被服糧餉等物資也要一應俱全。現在大王即使有這樣的人力和物力,但不知道從哪條路把九鼎運至齊國,這也是一個大問題。所以臣私下一直在爲大王擔憂此事。”

齊王說:“賢卿多次來我齊國,巧舌如簧無非就是不想把九鼎給我罷了!”顏率趕緊爲自己開脫說:“我怎敢以這樣的心思欺騙貴國呢,只要大王能即刻決定好從哪條路搬運,我周國君臣隨時待命,準備遷移九鼎。”於是齊王打消了獲取九鼎的念頭。

秦攻宜陽

[原文]

秦攻宜陽①,周君謂趙累曰:“子以爲何如?”對曰:“宜陽必拔②也。”君曰:“宜陽城方八里,材士③十萬,粟支數年,公仲④之軍二十萬,景翠⑤以楚之衆臨山而救之,秦必無功。”對曰:“甘茂⑥,羈旅也,攻宜陽而有功,則周公旦也;無功,則削跡於秦。秦王不聽羣臣父兄之義,而攻宜陽,宜陽不拔,秦王恥之。臣故曰‘拔’。”

君曰:“子爲寡人謀,且奈何?”對曰:“君謂景翠曰:‘公爵爲執圭⑦,官爲柱國⑧,戰而勝,則無加焉矣;不勝,則死。不如背秦。援宜陽,公進兵,秦恐公之乘其弊⑨也,必以寶事公。公仲慕公之爲己乘秦也,亦必盡其寶。’”秦拔宜陽,景翠果進兵。秦懼,遽效煮棗,韓氏果亦效重寶。景翠得城於秦,受寶於韓,而德於東周。

[註釋]

①秦攻宜陽:指周赧王七年,秦武王派甘茂出兵宜陽。②拔:攻陷,攻破。③材士:材,同“才”,指英勇善戰、訓練有素的兵士。④公仲:指韓相國。⑤景翠:楚國之將。⑥甘茂:秦國的左丞相,楚國下蔡人。⑦執圭:指執玉圭上朝朝見君主,是一種高級爵位的象徵。⑧柱國:指最高的武官。⑨弊:疲弊。

[譯文]

秦派軍攻打韓國的宜陽城,周赧王對下臣趙累說:“你認爲這次戰事如何?”趙累回答說:“宜陽城被秦軍攻破,指日可待。”赧王說:“宜陽城雖然八里見方,可城內英勇善戰的士兵有十萬,糧食足以支用好幾年;另外韓相國公仲的軍隊屯守在這裡,足有二十萬,更何況楚國景翠率領的兵士,依山紮寨,佔據優勢位置,一旦伺機發兵救援,秦國的敗局已定。”趙累回答說:“甘茂此時只是寄居在秦國的客將,如果攻打宜陽城有功,自然就成了秦國的周公旦;如果失敗,勢必將在秦國被罷免官職。秦武王既然不聽從羣臣父兄們的意見,執意要攻打宜陽城,一旦攻城失利,秦王會以此爲恥。所以我說宜陽一定能被攻下來。”

赧王說:“那麼你替我謀劃一下,這該如何是好啊?”趙累說:“請大王對景翠說:‘你的爵位已經達到執圭,你的官職也已經是上柱國,這次你即使打了勝仗,官爵也不可能再升了;如果打了敗仗,那就必定是死罪了。不如見機行事,背離秦國去救援宜陽。一旦你出兵,秦國就會忌憚你三分,他們唯恐你乘秦軍疲弊之時,去攻打它,那一定會拿出寶物來賄賂你。公仲也會敬慕你乘虛攻打秦國而使宜陽解了圍,也一定會把他的寶物拿來孝敬你。’”

秦軍一攻破宜陽,景翠果然發兵。秦國畏懼了,趕緊把煮棗割讓給了景翠,韓國也果然獻出貴重的寶物給景翠。景翠不但獲得了秦國的城池,而且還獲得了韓國的寶物,更重要的是讓東周感激他的恩德。

東周與西周戰

[原文]

東周與西周戰,韓救西周。爲東周謂韓王曰①;“西周者,故天子之國也,多名器重寶。案兵而勿出②,可以德東周③,西周之寶可盡矣。”

[註釋]

①爲:猶替。②案:通“按”。③德東周:使東周感恩戴德。德,感激。

[譯文]

東周與西周之間開戰,韓國欲出兵救助西周。有人作爲東周的說客,前去對韓襄王說:“西周之前是天子的國都,那裡器皿和寶物琳琅滿目。如果貴國按兵不動,東周勢必感激貴國的恩德,東周一旦得手,那西周的寶物也儘可以歸貴國所有了。”

東周與西周爭

[原文]

東周與西周爭,西周欲和①於楚、韓。齊明謂東周君曰:“臣恐西周之與楚、韓寶,令之爲己求地於東周也。不若謂楚、韓曰,西周之慾入寶,持二端②。今東周之兵不急西周,西周之寶不入楚、韓。楚、韓欲得寶,即且趣我攻西周③。西周寶出,是我爲楚④、韓取寶以德之也,西周弱矣。”

[註釋]

①和,聯合。②持二端:言東兵急則人,不急則已。③趣:通“促”,促使。④是:則。

[譯文]

東周與西周發生衝突,西周想與楚國、韓國聯手對付東周。齊明對東周國君說:“我擔心西周會用寶物賄賂楚、韓,讓楚、韓兩國向東周發難,替自己索取土地。您不如先發制人,派人去對楚、韓兩國說,西周也有送給你們寶物的打算,但現在還在兩可之間。現在東周的軍隊如果不緊逼西周,西周就不會甘願把寶物拱手送到楚、韓兩國的手裡。楚、韓想要得到寶物,就必定輔助我們東周去攻打西周。西周的寶物送出來,那是我們東周爲楚、韓爭得的寶物,是我們施予的恩德,這樣西周就會軟弱下來。”

東周欲爲稻

[原文]

東周欲爲稻,西周不下水,東周患之。蘇子①謂東周君曰:“臣請使西周下水,可乎?”乃往見西周之君曰:“君之謀過矣!今不下水,所以富東周也。今其民皆種麥,無他種矣。君若欲害之,不若一爲下水,以病②其所種。下水,東周必複種稻;種稻而復奪之。若是,則東周之民可令一仰西周而受命於君矣。”西周君曰:“善。”遂下水。蘇子亦得兩國之金也。

[註釋]

①蘇子:即蘇秦,戰國時期縱橫家的著名代表人物之一。開始的時候主張連橫,遊說泰王但不被採納,後主張合縱,被採納。②病:害,損害。

[譯文]

東周到了該種水稻的季節,但西周就是不放水,東周爲此事很是憂慮,蘇子就對東周君說:“請允許臣前去說服西周放水,好嗎?”於是蘇子到了西周,前去拜見西周國君,說:“您這次打錯了算盤!現在您不放水,反而幫助東周富裕起來。現在東周的百姓都種植麥子,因爲沒有其他的可以種植了。您如果想要加害於東周,還不如爲東周放一次水,這樣一來就沖毀他們所種植的麥子。一旦放了水,東周必定再次種植水稻;種植了水稻,那麼你就再次停止放水,讓他們顆粒無收。如果這樣做了,那麼東周的百姓勢必仰仗西周,因此就聽命於您了。”西周君說:“你說的很對啊。”於是給西周放水。蘇子因此也得到兩個國家的賞金。

昭獻在陽翟

昭獻①在陽翟,周君將令相國往,相國將不欲。蘇厲②爲之③謂周君曰:“楚王與魏王遇也,主君④令陳封之楚,令向公之魏。楚韓之遇也,主君令葉公之楚,令向公之韓。今昭獻非人主也,而主君令相國往;若其王在陽翟,主君將令誰往?”周君曰:“善。”乃止其行。

[註釋]

①昭獻:楚相國。②蘇厲:蘇秦之弟。③之:代指周柑國。④主君:指周君。

[譯文]

楚相國昭獻到了陽翟,東周國君想派相國前去接見,未曾想相國卻不願意去。蘇厲就替他前去對周君回覆,說:“從前楚王與魏王之間會面,主君派遣陳封到楚國去,派遣向公到魏國去。楚國與韓國之間相會,主君派遣葉公到楚國去,派遣向公到韓國去。現在昭獻並不是君主,您卻派遣周國的相國去;假使他們的大王到了陽翟,您打算派遣誰去呢?”國君說:“對。”於是停止了相國前去的這次行動。

秦假道於周以伐韓

[原文]

秦假道於周以伐韓,周恐假之而惡於韓,不假而惡於秦。史黶謂周君曰①:“君何不令人謂韓公叔曰②:‘秦敢絕塞而伐韓者③,信東周也。公何不與周地,發重使使之楚④,秦必疑,不信周,是韓不伐也。’又謂秦王⑤曰:‘韓強⑥與周地,將以疑周於秦,寡人不敢弗受。’秦必無辭而令周弗受,是得地於韓而聽於秦也。”

[註釋]

①史黶(yǎn眼):韓國史官。②韓公叔:韓氏公族,魯國大臣。③絕塞:橫越邊境的險塞。④重使:以重臣或公子做使者。⑤秦王:此指秦武王。⑥強(qiǎng搶):竭力。

[譯文]

秦國借道東周用來討伐韓國,東周擔心借道給秦國會使韓國不滿,如果拒不借道也會得罪秦國。史黶對東周國君說:“主君爲何不派人前去對韓公叔說:‘秦國之所以敢於橫越東周借道以攻打韓國,是因爲信任東周無覬覦之意。您爲何不拱手出讓東周土地,另派有身份地位的重要的使者前去楚國?這樣一來,秦國勢必會懷疑楚國,對東周也心存芥蒂,韓國因此就不會再受到秦國的征伐了。’您再派人對秦王說:‘韓國執意要把土地出讓給我們東周,藉此使秦國懷疑我們東周,我們國君也實屬無奈,不敢不接受韓國的贈地。’秦王必定沒有理由不讓東周接受韓國的土地。這樣一來,東周既可以得到韓國的土地,又未開罪秦國。”

楚攻雍氏

[原文]

楚攻雍氏①,周②秦、韓。楚王怒③周,周之君患④之。爲周謂楚王曰:“以王之強而怒周,周恐⑤,必以國合於所與粟之國⑥,則是勁王之敵也。故王不如速解周恐,彼前得罪而後得解⑦,必厚事王矣。”

[註釋]

①雍氏:韓國的封地。②:糧米,此處活用爲動詞,供給糧米。③怒:怨恨。④患:擔心,憂慮。⑤恐:擔心、害怕。⑥所與粟之國:代指秦國和韓國。⑦解:諒解。

[譯文]

楚國發兵圍攻了韓國的封地雍氏。楚王也怨恨東周,就因爲東周之前曾經拿糧食賄賂過秦韓兩國,爲此東周國君也異常憂慮。有人便對楚王說:“以大王您的國力之強大竟然對小小的東周動怒,東周必定爲此事戰戰兢兢,他一定會傾盡舉國之力與之前他供給糧食的秦、韓兩國聯手,以求自保,這樣一來,恰恰增強了敵人的力量,所以我奉勸大王不如趕緊消除周君的恐慌。東周之前得罪了大王您,之後卻得到您的原諒,勢必將畢恭畢敬地事奉於您。”

周最謂石禮

[原文]

周最①謂石禮②曰:“子何不以秦攻齊?臣請令齊相子,子以齊事秦,必無處矣③。子因令周最居魏以共之④,是天下制於子也。子東重於齊,西貴於秦,秦、齊合,則子常重矣。”

[註釋]

①周最:周君之子。②石禮:當爲呂禮,齊國人。當時魏冉相秦,意欲殺呂禮,呂禮逃亡魏國時途經東周。③處:病痛,後患,憂慮。④共之:猶言以齊、魏共同事秦。

[譯文]

周最對呂禮說:“您何不利用秦國去攻打齊國呢?請允許我說服齊王,任命您做齊國的相國,您可以藉着齊國的名號,去服從秦國,一定不會有什麼後患的。您還可以派我周最到魏國去做官,以便使齊、魏兩國共同事奉秦國,這樣,天下各諸侯都會受制於您。在東方您會受到齊國的尊重,在西方也會受到秦國的禮遇,秦、齊兩國一聯手,那麼您將長久地受到敬重了。”

周相呂倉見客於周君

[原文]

周相呂倉①見②客於周君。前相工師藉恐客之傷己也③,因令人謂周君曰:“客者,辯士也,然而所以不可者④,好毀人。”

[註釋]

①呂倉:東周相國,②見(xiàn現):舉薦,引見。③工師藉:在呂倉之前任東周相國。④不可:猶言不可聽信。

[譯文]

東周相國呂倉向周君舉薦一位客人。但前任相國工師藉唯恐那個客人在周君前進讒言損傷自己的利益,便打發人前去對周君說:“這個客人雖然是一個能言善辯之士,可是,他之所以不可信賴,是由於他善於毀謗別人。”

周文君免士工師藉

[原文]

周文君免士工師藉,相呂倉,國人不說①也。君有閔閔之心②。

謂周文君曰:“國必有誹譽③,忠臣令誹在已,譽在上。宋君奪民時以爲臺,而民非之,無忠臣以掩蓋之也。子罕釋相爲司空④,民非子罕而善其君。齊桓公⑤宮中七市,女閭⑥七百,國人非之。管仲⑦故爲三歸⑧之家,以掩桓公,非自傷於民也!《春秋》記臣弒君者以數百,皆大臣見譽者也。故大臣得譽,非國家之美也。故衆庶成疆⑨,增積成山。”周君遂不免。

[註釋]

①不說:不高興。②閔閔:憂慮的樣子。③誹譽:猶言褒貶。④司空:管理工役的官。⑤齊桓公:春秋時齊僖公之庶子,名小白。⑥女閭:本義在宮中爲門爲市,使婦女聚居,以便行商,後專指妓院。⑦管仲:字夷吾,被薦之於齊桓公,任相國,輔佐齊桓公爲霸。⑧三歸:一說爲管仲自築之臺名;一說爲齊桓公賜給管仲的封地名;一說爲娶三姓女。⑨疆:同“強”。

[譯文]

周文君罷免了工師藉的職務,卻改用呂倉爲相國,周國的民衆對呂倉有諸多不滿。周文君爲此感到很擔憂。

第82章 韓策三(2)第26章 齊策三(1)第46章 楚策四(3)第7章 秦策(2)第58章 趙策三(4)第32章 齊策五(2)第54章 趙策二(4)第39章 楚策一(4)第33章 齊策六(1)第95章 宋、衛策(2)第2章 東周策(2)第74章 魏策四(3)第65章 魏策一(3)第3章 東周策(3)第90章 燕策二(3)第11章 秦策(6)第85章 燕策一(2)第6章 秦策(1)第74章 魏策四(3)第39章 楚策一(4)第54章 趙策二(4)第9章 秦策(4)第35章 齊策六(3)第71章 魏策三(3)第24章 齊策一(3)第15章 秦策二(4)第71章 魏策三(3)第17章 秦策三(1)第92章 燕策三(2)第21章 秦策四(3)第43章 楚策三(2)第21章 秦策四(3)第27章 齊策三(2)第49章 趙策一(3)第33章 齊策六(1)第70章 魏策三(2)第38章 楚策一(3)第19章 秦策四(1)第79章 韓策二(2)第11章 秦策(6)第48章 趙策一(2)第59章 趙策三(5)第6章 秦策(1)第20章 秦策四(2)第81章 韓策三(1)第69章 魏策三(1)第29章 齊策四(2)第31章 齊策五(1)第83章 韓策三(3)第37章 楚策一(2)第18章 秦策三(2)第94章 宋、衛策(1)第6章 秦策(1)第21章 秦策四(3)第7章 秦策(2)第23章 齊策一(2)第93章 燕策三(3)第56章 趙策三(2)第14章 秦策二(3)第69章 魏策三(1)第94章 宋、衛策(1)第27章 齊策三(2)第26章 齊策三(1)第42章 楚策三(1)第15章 秦策二(4)第78章 韓策二(1)第7章 秦策(2)第72章 魏策四(1)第53章 趙策二(3)第16章 秦策二(5)第83章 韓策三(3)第43章 楚策三(2)第16章 秦策二(5)第75章 韓策一(1)第74章 魏策四(3)第93章 燕策三(3)第28章 齊策四(1)第36章 楚策一(1)第20章 秦策四(2)第47章 趙策一(1)第22章 齊策一(1)第65章 魏策一(3)第44章 楚策四(1)第26章 齊策三(1)第53章 趙策二(3)第48章 趙策一(2)第40章 楚策二(1)第2章 東周策(2)第77章 韓策一(3)第39章 楚策一(4)第65章 魏策一(3)第79章 韓策二(2)第84章 燕策一(1)第63章 魏策一(1)第69章 魏策三(1)第6章 秦策(1)第15章 秦策二(4)第14章 秦策二(3)第12章 秦策二(1)
第82章 韓策三(2)第26章 齊策三(1)第46章 楚策四(3)第7章 秦策(2)第58章 趙策三(4)第32章 齊策五(2)第54章 趙策二(4)第39章 楚策一(4)第33章 齊策六(1)第95章 宋、衛策(2)第2章 東周策(2)第74章 魏策四(3)第65章 魏策一(3)第3章 東周策(3)第90章 燕策二(3)第11章 秦策(6)第85章 燕策一(2)第6章 秦策(1)第74章 魏策四(3)第39章 楚策一(4)第54章 趙策二(4)第9章 秦策(4)第35章 齊策六(3)第71章 魏策三(3)第24章 齊策一(3)第15章 秦策二(4)第71章 魏策三(3)第17章 秦策三(1)第92章 燕策三(2)第21章 秦策四(3)第43章 楚策三(2)第21章 秦策四(3)第27章 齊策三(2)第49章 趙策一(3)第33章 齊策六(1)第70章 魏策三(2)第38章 楚策一(3)第19章 秦策四(1)第79章 韓策二(2)第11章 秦策(6)第48章 趙策一(2)第59章 趙策三(5)第6章 秦策(1)第20章 秦策四(2)第81章 韓策三(1)第69章 魏策三(1)第29章 齊策四(2)第31章 齊策五(1)第83章 韓策三(3)第37章 楚策一(2)第18章 秦策三(2)第94章 宋、衛策(1)第6章 秦策(1)第21章 秦策四(3)第7章 秦策(2)第23章 齊策一(2)第93章 燕策三(3)第56章 趙策三(2)第14章 秦策二(3)第69章 魏策三(1)第94章 宋、衛策(1)第27章 齊策三(2)第26章 齊策三(1)第42章 楚策三(1)第15章 秦策二(4)第78章 韓策二(1)第7章 秦策(2)第72章 魏策四(1)第53章 趙策二(3)第16章 秦策二(5)第83章 韓策三(3)第43章 楚策三(2)第16章 秦策二(5)第75章 韓策一(1)第74章 魏策四(3)第93章 燕策三(3)第28章 齊策四(1)第36章 楚策一(1)第20章 秦策四(2)第47章 趙策一(1)第22章 齊策一(1)第65章 魏策一(3)第44章 楚策四(1)第26章 齊策三(1)第53章 趙策二(3)第48章 趙策一(2)第40章 楚策二(1)第2章 東周策(2)第77章 韓策一(3)第39章 楚策一(4)第65章 魏策一(3)第79章 韓策二(2)第84章 燕策一(1)第63章 魏策一(1)第69章 魏策三(1)第6章 秦策(1)第15章 秦策二(4)第14章 秦策二(3)第12章 秦策二(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