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章 燕策一(1)

蘇秦將爲從

[原文]

蘇秦將爲從,北說燕文侯曰:“燕東有朝鮮、遼東,北有林胡、樓煩,西有云中、九原,南有呼沱、易水。地方二千餘里,帶甲數十萬,車七百乘,騎六千匹,粟支十年。南有碣石、雁門之饒,北有棗粟之利,民雖不由田作,棗粟之實,足食於民矣。此所謂天府也。夫安樂無事,不見覆軍殺將之憂,無過燕矣。大王知其所以然乎?”

“夫燕之所以不犯寇被兵者,以趙之爲蔽於南也。秦、趙五戰。秦再勝而趙三勝。秦、趙相弊,而王以全燕制其後,此燕之所以不犯難也。且夫秦之攻燕也,逾雲中、九原,過代、上谷,彌地踵道數千裡,雖得燕城,秦計固不能守也。秦之不能害燕亦明矣。今趙之攻燕也,發興號令,不至十日,而數十萬之衆軍於東垣矣。度呼沱,涉易水,不至四五日,距國都矣。故曰,秦之攻燕也,戰於千里之外;趙之攻燕也,戰於百里之內。夫不憂百里之患,而重千里之外,計無過於此者。是故願大王與趙從親,天下爲一,則國必無患矣。”

燕王曰:“寡人國小,西迫強秦,南近齊、趙。齊、趙,強國也,今主君幸教詔之,合從以安燕,敬以國從。”於是齎①蘇秦車馬金帛以至趙。

[註釋]

①齎:(把東西)送給(人)。

[譯文]

蘇秦準備推行合縱策略,到北方去遊說燕文侯說:“燕國東邊有朝鮮和遼東,北邊有林胡和樓煩,西邊有云中和九原,南邊有呼沱河和易水。疆域方圓兩千多裡,士兵有幾十萬,戰車有七百輛,戰馬有六千匹,糧食能食用十年。南邊有碣石、雁門的豐饒物產,北邊有大棗、板栗等豐饒的物產,老百姓即使不從事田間耕作,只靠大棗、板栗也夠吃了。這就是所說的天府之國。百姓安居樂業,國家無戰事,沒有軍隊戰敗,將軍被殺的憂傷,這種情況沒有哪個國家比燕國更好的。大王知道爲什麼嗎?

“燕國之所以未遭受敵兵的侵擾,是因爲趙國做了燕國南邊的屏障。秦國和趙國發生了五次戰爭,秦國兩勝而趙三勝。秦、趙兩國互相削弱了,而大王卻保全了燕國,控制住了這個大後方,這不就是燕國不受侵犯的原因。況且秦國攻打燕國,必須越過雲中和九原,經過代郡和上谷,長途跋涉幾千裡,即使能夠攻下燕國的城池,也知道根本沒有辦法佔領它。秦國不能侵犯燕國的原因也是顯而易見的。假如趙國攻打燕國,情況就大不一樣了,只要一聲令下,不出十天,數十萬兵馬就能進駐到東垣一帶,再渡過呼沱河和易水,不到四五天就可以到達燕國的都城了。所以說秦國攻打燕國,必須得在千里之外開戰;而趙國攻打燕國,只需在百里之內開戰。不擔心百里之內的禍患而重視千里以外的戰事,這是策略上的失誤,沒有比這更嚴重的了。所以希望大王您和趙國合縱,天下諸侯聯爲一體,那麼燕國就一定高枕無憂了。”

燕文侯說:“我的國家弱小,西面迫近趙國,南面靠近齊國。齊、趙兩國都是強國,現在承蒙您的教誨,號召我國合縱,以確保我國的安寧,我願意把國家交出來聽從您的指揮。”於是供給蘇秦車馬和金銀布帛,讓他到趙國去。

奉陽君李兌甚不取於蘇泰

[原文]

奉陽君李兌甚不取於蘇秦。蘇秦在燕,因爲蘇秦謂奉陽君曰:“齊、燕離則趙重,齊、燕合則趙輕,今君之齊,非趙之利也,臣竊爲君不取也。”奉陽君曰:“何吾合燕於齊?”曰:“夫制於燕者蘇子也,而燕弱國也,東不如齊,西不如趙,豈能東無齊、西無趙哉?而君甚不善蘇秦,蘇秦能抱弱燕而孤於天下哉?是驅燕而使合於齊也。且燕亡國之餘也①,其以權立,以重外,以事貴②。故爲君計,善蘇秦則取,不善亦取之,以疑燕、齊。燕、齊疑,則趙重矣。齊王疑蘇秦,則君多資。”奉陽君曰:“善。”乃使使與蘇秦結交。

[註釋]

①燕亡國:指公元前314年齊國攻下整個燕國,殺燕王噲之事。②以權立:猶言依靠權力做國君。以重外:猶言憑藉寶物尋求外國支持。以事貴:猶言利用國事追求顯貴。

[譯文]

奉陽君李兌察覺蘇秦替燕國實行反間計,於是心裡十分厭恨蘇秦。蘇秦返回到燕國時,有人爲蘇秦對奉陽君說:”如果齊、燕兩國斷交,那麼趙國就會得到諸侯的重視,如果齊、燕兩國關係密切,那麼趙國就會受到輕視。現在您要到齊國去,這可是對趙國一點利處也沒有。我私下覺得您的行動是不可取的。”奉陽君說:”你怎麼說我要讓齊、燕交好呢?”這個人回答說:“現在治理燕國的人是蘇秦。然而燕國是弱國,它在東邊比不上齊國強大,在西邊也不如趙國強大,難道在東邊失去齊國,在西邊又失去趙國的邦交嗎?再說您對蘇秦也不是很友善,蘇秦怎麼能守着一個弱小的燕國得罪天下諸侯呢?這是您逼着燕國讓它和齊國聯合。再說,燕國還擔負着城毀人亡的遺恨,那些內奸曾經以權謀私,拿寶物媚外,以國事尋求自身的顯貴。所以要我爲您出謀劃策,如果打算結交蘇秦,就與他親近,如果不想結交蘇秦也應靠近他,以使齊國對燕國產生懷疑。只要燕、齊之間產生懷疑,那麼趙國就會受到人們的重視。如果齊王再懷疑蘇秦要使燕、趙聯合。那麼您就能得到一筆資財。”奉陽君說:“好吧。”於是就派使者前去和蘇秦結交。

權之難

[原文]

權之難①,燕再戰不勝,趙弗救。噲子謂文公②曰:“不如以地請合於齊,趙必救我。若不吾救,不得不事。”文公曰:“善。”令郭任③以地請講於齊。趙聞之,遂出兵救燕。

[註釋]

①權之難:此章當在赧王十九年,燕昭王時與齊人戰於權地。②文公:應作昭王。③郭任:燕人。

[譯文]

權地的戰役,燕軍在兩次戰鬥中都失敗了,趙國又肯不來救援。子噲對昭王說:“不如割讓土地請求與齊國講和,趙國必來救援我們。現在他們不來救助我們,將來也得向我們示好。”昭王說:“好吧。”於是就打算派郭任把土地割讓給齊國,請求結盟。趙王聽到此事之後,就派出軍隊前來救助燕國。

燕文公時

[原文]

燕文公時,秦惠王以其女爲燕太子婦。文公卒,易王立。齊宣王因燕喪攻之,取十城。武安君蘇秦爲燕說齊王,再拜而賀,因仰而吊。按齊王戈而卻①曰:“此一何慶弔相隨之速也?”對曰:“人之飢所以不食烏喙②者,以爲雖偷③充腹而與死同患也。今燕雖弱小,強秦之少婿也。王利其十城而深與強秦爲仇。今使弱燕爲雁行④,而強秦制其後,以招天下之精兵,此食烏喙之類也。”

齊王曰:“然則奈何?”對曰:“聖人之制事也,轉禍而爲福,因敗而爲功。故桓公負婦人而名益尊,韓獻開罪⑤而交愈固,此皆轉禍而爲福、因敗而爲功者也。王能聽臣,莫如歸燕之十城,卑辭以謝秦。秦知王以己之故歸燕城也,秦必德王;燕無故而得十城,燕亦德王。是棄強仇而立厚交也。且夫燕、秦之僅事齊,則大王號令天下皆從。是王以虛辭附秦,而以十城取天下也。此霸王之業矣。所謂轉禍爲福,因敗成功者也。”

齊王大說,乃歸燕城,以金千斤謝其後,頓首塗⑥中,願爲兄弟而請罪於秦。

[註釋]

①卻:使退卻。②烏喙:一種有毒的東西。③偷:暫且。④雁行:向大雁飛行一樣,按順序前進。在此指充當先鋒。⑤開罪:得罪。⑥塗:通“途”。

[譯文]

燕文公在位的時候,秦惠王把他的女兒嫁給了燕國太子爲妻。燕文公死後,太子易王繼承了王位,齊宣王趁着燕國遭遇國喪的時候攻打燕國,連着攻下了十座城池。武安君蘇秦爲了燕國去遊說齊王,他兩次行跪拜禮表示慶賀,接着又仰面弔唁。齊王按住手邊的兵器喝令責備他,讓他退卻,說:“爲什麼在慶賀之後這麼快就弔唁?”蘇秦答:“人在飢餓的時候,之所以不去吃有毒的食物的原因,是覺得吃下去雖然能暫時充飢,但毒死和餓死一樣都非常痛苦。現在燕國雖然弱小,但燕王確是強大秦國的女婿。大王貪圖十個城池卻和強秦結下了仇恨,如果讓弱小的燕國做前鋒,而強大的秦國在後方支援,招攬天下的精兵來攻打齊國,這就好比您吃下了有毒的食物一樣。”

齊王問道:“這可該怎麼辦呢?”蘇秦答道:“聖人處理事情,可以把災禍轉變爲吉利,讓失敗轉變爲成功。所以雖然齊桓公好女色,但聲名依然顯赫;韓獻子得罪了趙盾,卻讓兩個人的交情更加深厚,這就是將災禍變成吉利、把失敗轉爲成功的典範。大王如果願意採納我的計策,不如把燕國的十座城池還回去,用懇切的言辭向秦國道歉。秦王得知大王您是顧忌秦國才歸還這十座城池,一定會感激你;而燕王沒費氣力就收回了自己的城池,必然會對大王感恩戴德。這就是把強敵轉化爲友好的邦交策略。而且現在燕、秦兩國都跟齊國建立了友好邦交,其他諸侯國也都會聽從大王的號令。這樣一來,雖然大王對秦國說了些謙恭的好話,但卻用十座城池換來了各諸侯國的尊重,這是建立霸業的功績。這就是所謂的變壞爲好,變失敗爲成功的意思。”

齊王聽了以後很滿意,於是把吞佔燕國的十座城池還了回去,還拿出黃金千金表示歉意,一路上表現得非常謙卑,向秦國請罪並表示願意結爲兄弟之邦。

人有惡蘇秦於燕王者

[原文]

人有惡蘇秦於燕王者曰:“武安君①,天下不信人也。王以萬乘下之,尊之於廷,示天下與小人羣也。”

武安君從齊來,而燕王不館也。謂燕王曰:“臣東周之鄙人也,見足下身無咫尺之功,而足下迎臣於郊,顯臣於廷。今臣爲足下使,利得十城,功存危燕,足下不聽臣者,人必有言臣不信,傷臣於王者。臣之不信,是足下之福也。使臣信如尾生,廉如伯夷,孝如曾參,三者天下之高行,而以事足下可乎?”燕王曰:“可。”曰:“有此,臣亦不事足下矣。”

蘇秦曰:“且夫孝如曾參,義不離親一夕宿於外,足下安得使之之齊?廉如伯夷,不取素餐②,污武王之義而不臣焉,辭孤竹君,餓而死於首陽之山。廉如此者,何肯步行千里而事弱燕之危主乎?信如尾生,期而不來,抱樑柱而死。信至如此,何肯揚燕、秦之威於齊而取大功乎哉?且夫信行者,所以自爲也,非所以爲人也。皆自覆③之術,非進取之道也。且夫三王代興,五霸迭盛,皆不自覆也。君以自覆爲可乎?則齊不益於營丘,足下不逾楚境,不窺於邊城之外。且臣有老母於周,離老母而事足下,去自覆之術而謀進取之道,臣之趣④固不與足下合者。足下者自覆之君也,僕者進取之臣也,所謂以忠信得罪於君者也。”

[註釋]

①武安君:蘇秦在燕國的封號。②不取素餐:不白吃飯。③自覆:猶言自我滿足。④趣:志趣。

[譯文]

有人在燕昭王面前讒毀蘇秦說:“武安君蘇秦是天下最不講信用的人。大王以萬乘之尊的身份,屈尊禮待他,在朝廷上推崇他,這是向天下表示與小人爲伍啊。”

武安君從齊國歸來,燕王不再任用他。他對燕王說:“我本是東周的郊野平庸之輩,前來見你,當初身無半點功勞,您親身到郊外迎接我,讓我在朝廷上佔居顯要地位。現在我爲您出使齊國,得到了十個城池的利益,挽救了危亡之中的燕國,您卻不相信我,一定有人說我不講信用,在大王面前誹謗我。假如我像別人說的那樣不守信用,是您的福分。如果我像尾生那樣守信,像伯夷那樣廉潔,像曾參那樣盡孝,有這三種天下最可貴的德行,來爲你辦事,可以嗎?”燕王說:“可以。”蘇秦說:“如果真是這樣,我就不會來事奉你了。”

蘇秦接着又說:“如果我要像曾參那樣的孝子,他的行爲準則是不會離開父母在外住宿一個晚上,你怎麼能讓他到齊國去呢?如果我像伯夷那樣廉潔,不受無功之祿,認爲武王的行爲不合正義,不肯做他的臣子,又拒絕接受孤竹君位,餓死在首陽山。廉潔到如此的程度,怎麼肯步行千里來到微弱的燕國,事奉處境艱危的國君呢?如果我像尾生那樣守信,約會的時間到了而情人沒有來,河水暴漲,寧肯抱着橋柱死去,也不願離開。守信到了如此程度,怎麼會到齊國去宣揚燕、秦的威望而成就大事業呢?再說,守信的行爲,是爲自己而不是爲別人,是安於現狀的辦法,而不是謀求進去的途徑。況且,三王輪流興起,五霸相繼興盛,他們都不滿足現狀。您現在安於現狀嗎?如果真是這樣,那麼齊國就不會進軍營丘,楚國的勢力也不能越過沮、漳二水,不能在邊城以外去尋求發展。況且我在東周還有老母,拋開保守的做法,而謀求進取的策略,我的趨向本來就和你不一致。您是安於現狀的君主,我是積極進取的臣子,這就是所謂因忠信而得罪君主的原因啊。”

[原文]

燕王曰:“夫忠信,又何罪之有也?”對曰:“足下不知也。臣鄰家有遠爲吏者,其妻私人。其夫且歸,其私之者憂之。其妻曰:‘公勿憂也,吾已爲藥酒①以待之矣。’後二日,夫至。妻使妾奉酒進之。妾知其藥酒也,進之則殺主父,言之則逐主母,乃陽僵棄酒②。主父大怒而笞③之。故妾一僵而棄酒,上以活主父,下以存主母也。忠至如此,然不免於笞,此以忠信得罪者也。

“臣之事,適④不幸而有類妾之棄酒也。且臣之事足下,亢⑤義益國,今乃得罪,臣恐天下後事足下者,莫敢自必也。且臣之說齊,曾不欺之也。使之說齊者,莫如臣之言也,雖堯、舜之智,不敢取也。”

[註釋]

①藥酒:毒酒。②陽僵棄酒:佯裝跌倒打翻了酒。陽,通“佯”,佯裝。③笞:鞭笞。④適:恰巧。⑤亢:提高。

[譯文]

燕易王說:“忠信怎麼會得罪我呢?”蘇秦回答說:“大王可能不明白其中道理。我有一個鄰居到遠方做官,留在家的妻子卻和別人通姦,當得知丈夫要回家時,姦夫很擔心,這時姦婦對姦夫說:‘你不必擔心,我已經準備好毒藥等他回來。’過了兩天丈夫回來了,妻子叫侍妾端毒酒給他喝,侍妾得知這是一杯毒酒,男主人喝了就會被毒死,可是把這件事告訴男主人,女主人就會被趕走,因此侍妾就故意跌倒把毒酒灑了,不料男主人竟然大怒而鞭打侍妾。侍妾故意把毒酒弄灑,救了男主人一命,保全了女主人在家中的地位。侍妾忠貞到如此程度,然而竟逃不過男主人的鞭打,這就叫做‘以忠信而獲罪’。

“我今天的所作所爲,不幸恰好有些如同這侍妾的故意把酒弄灑的情況。況且我事奉大王,是爲了提高燕國的地位,希望對燕國能有所幫助,不料我竟因此獲罪,我擔心以後來事奉大王的天下士子,都不敢相信能夠做到這樣。再說,我前往齊國遊說的,並不是用欺騙手段。不過其他國家使者遊說齊國的,沒有誰像我說得這樣讓人信服。即使他們好比堯、舜一般明智,齊國也不肯相信他們的話。”

張儀爲秦破從連橫

[原文]

張儀爲秦破從連橫,謂燕王曰:“大王之所親,莫如趙,昔趙王以其姊爲代王妻,欲並代,約與代王逼於句注之塞。乃令工人作爲金斗,長其尾,令之可以擊人。與代王飲,而陰①告廚人曰:‘即酒酣樂,進熱歠,即因反斗擊之。’於是酒酣樂進取熱歠。廚人進斟羹,因反斗而擊之,代王腦塗地。其姊聞之,摩笄②以自刺也。故至今有摩笄之山,天下莫不聞。

“夫趙王之狼戾③無親,大王之所明見知也。且以趙王爲可親邪?趙興兵而攻燕,再圍燕都而劫大王,大王割十城乃卻以謝。今趙王已入朝澠池,效河間以事秦。大王不事秦,秦下甲雲中、九原,驅趙而攻燕,則易水、長城非王之有也。且今時趙之於秦。猶郡縣也,不敢妄興師以征伐。今大王事秦,秦王必喜,而趙不敢妄動矣。是西有強秦之援,而南無齊、趙之患,是故願大王之熟計之也。”燕王曰:“寡人蠻夷闢處,雖大男子,裁④如嬰兒,言不足以求正,謀不足以決事。今大客幸而教之,請奉社稷西面而事秦,獻常山之尾五城。”

[註釋]

①陰:暗中。②笄:古代男女盤頭髮用的簪子。③狼戾:兇殘暴戾。④裁:決斷,主事。

[譯文]

第67章 魏策二(2)第29章 齊策四(2)第40章 楚策二(1)第8章 秦策(3)第41章 楚策二(2)第55章 趙策三(1)第52章 趙策二(2)第20章 秦策四(2)第90章 燕策二(3)第72章 魏策四(1)第2章 東周策(2)第28章 齊策四(1)第2章 東周策(2)第71章 魏策三(3)第84章 燕策一(1)第10章 秦策(5)第74章 魏策四(3)第62章 趙策三(8)第69章 魏策三(1)第54章 趙策二(4)第81章 韓策三(1)第63章 魏策一(1)第8章 秦策(3)第85章 燕策一(2)第44章 楚策四(1)第87章 燕策一(4)第96章 中山策(1)第78章 韓策二(1)第39章 楚策一(4)第8章 秦策(3)第87章 燕策一(4)第87章 燕策一(4)第12章 秦策二(1)第34章 齊策六(2)第29章 齊策四(2)第72章 魏策四(1)第15章 秦策二(4)第51章 趙策二(1)第92章 燕策三(2)第82章 韓策三(2)第86章 燕策一(3)第25章 齊策二第87章 燕策一(4)第88章 燕策二(1)第45章 楚策四(2)第60章 趙策三(6)第39章 楚策一(4)第36章 楚策一(1)第27章 齊策三(2)第67章 魏策二(2)第25章 齊策二第20章 秦策四(2)第67章 魏策二(2)第33章 齊策六(1)第19章 秦策四(1)第82章 韓策三(2)第1章 東周策(1)第25章 齊策二第72章 魏策四(1)第70章 魏策三(2)第14章 秦策二(3)第52章 趙策二(2)第79章 韓策二(2)第37章 楚策一(2)第7章 秦策(2)第24章 齊策一(3)第24章 齊策一(3)第20章 秦策四(2)第80章 韓策二(3)第20章 秦策四(2)第37章 楚策一(2)第83章 韓策三(3)第20章 秦策四(2)第14章 秦策二(3)第59章 趙策三(5)第75章 韓策一(1)第72章 魏策四(1)第89章 燕策二(2)第62章 趙策三(8)第25章 齊策二第58章 趙策三(4)第80章 韓策二(3)第74章 魏策四(3)第35章 齊策六(3)第32章 齊策五(2)第15章 秦策二(4)第37章 楚策一(2)第74章 魏策四(3)第8章 秦策(3)第91章 燕策三(1)第93章 燕策三(3)第5章 西周策(2)第21章 秦策四(3)第96章 中山策(1)第23章 齊策一(2)第38章 楚策一(3)第56章 趙策三(2)第69章 魏策三(1)第80章 韓策二(3)第8章 秦策(3)
第67章 魏策二(2)第29章 齊策四(2)第40章 楚策二(1)第8章 秦策(3)第41章 楚策二(2)第55章 趙策三(1)第52章 趙策二(2)第20章 秦策四(2)第90章 燕策二(3)第72章 魏策四(1)第2章 東周策(2)第28章 齊策四(1)第2章 東周策(2)第71章 魏策三(3)第84章 燕策一(1)第10章 秦策(5)第74章 魏策四(3)第62章 趙策三(8)第69章 魏策三(1)第54章 趙策二(4)第81章 韓策三(1)第63章 魏策一(1)第8章 秦策(3)第85章 燕策一(2)第44章 楚策四(1)第87章 燕策一(4)第96章 中山策(1)第78章 韓策二(1)第39章 楚策一(4)第8章 秦策(3)第87章 燕策一(4)第87章 燕策一(4)第12章 秦策二(1)第34章 齊策六(2)第29章 齊策四(2)第72章 魏策四(1)第15章 秦策二(4)第51章 趙策二(1)第92章 燕策三(2)第82章 韓策三(2)第86章 燕策一(3)第25章 齊策二第87章 燕策一(4)第88章 燕策二(1)第45章 楚策四(2)第60章 趙策三(6)第39章 楚策一(4)第36章 楚策一(1)第27章 齊策三(2)第67章 魏策二(2)第25章 齊策二第20章 秦策四(2)第67章 魏策二(2)第33章 齊策六(1)第19章 秦策四(1)第82章 韓策三(2)第1章 東周策(1)第25章 齊策二第72章 魏策四(1)第70章 魏策三(2)第14章 秦策二(3)第52章 趙策二(2)第79章 韓策二(2)第37章 楚策一(2)第7章 秦策(2)第24章 齊策一(3)第24章 齊策一(3)第20章 秦策四(2)第80章 韓策二(3)第20章 秦策四(2)第37章 楚策一(2)第83章 韓策三(3)第20章 秦策四(2)第14章 秦策二(3)第59章 趙策三(5)第75章 韓策一(1)第72章 魏策四(1)第89章 燕策二(2)第62章 趙策三(8)第25章 齊策二第58章 趙策三(4)第80章 韓策二(3)第74章 魏策四(3)第35章 齊策六(3)第32章 齊策五(2)第15章 秦策二(4)第37章 楚策一(2)第74章 魏策四(3)第8章 秦策(3)第91章 燕策三(1)第93章 燕策三(3)第5章 西周策(2)第21章 秦策四(3)第96章 中山策(1)第23章 齊策一(2)第38章 楚策一(3)第56章 趙策三(2)第69章 魏策三(1)第80章 韓策二(3)第8章 秦策(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