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 魏策一(3)

張儀想禍害陳軫,就慫恿魏王召他來做相國,準備在陳軫來到之後,就囚禁他。陳軫正打算啓程的時候,他的兒子陳應阻止自己的父親,說:“這件事有陰謀啊,不可以不詳察。鄭強離開秦國說的話,我是知道的。魏國想斷絕楚、齊兩國的聯盟,一定會隆重地迎接您。郢都中與您素來有仇的人,他們很想讓您離開,一定會勸說楚王多給您出使的車輛。您到了宋國,途中稱病就不走了,派人對齊王說:‘魏國邀請我,是爲了斷絕齊、楚兩國的聯盟。’”齊王說:“先生果然沒有去魏國而來看望我,請讓我封賞您。”於是用魯侯之車迎接陳軫。

張儀走之魏

[原文]

張儀走之魏①,魏將迎之。張醜諫於王,欲勿內,不得於王②。張醜退,復諫於王曰:“王亦聞老妾事其主婦者乎?子長色衰,重家③而已。今臣之事王,若老妾之事其主婦者。”魏王因不納張儀。

[註釋]

①走之魏:從秦國逃亡到魏國。②不得於王:不得采納於王。意謂魏王不聽從。③重家:再嫁。

[譯文]

張儀逃到了魏國,魏國準備迎接他。張醜向魏王獻計,他不想讓魏王接納他,魏王沒答應。張醜從魏王那出來不久,再一次向魏王進諫說:“大王也聽過老妾侍候她主婦的事吧?孩子大了,自己的容貌也也衰減了,只有改嫁算了。現在我事奉大王的事,也像老妾侍候她的主婦一樣。”魏王這才拒絕了張儀。

張儀欲以魏合於秦、韓

[原文]

張儀欲以魏合於秦、韓而攻齊、楚。惠施欲以魏合於齊、楚以案兵①。人多爲張子於王所②。惠子謂王曰:“小事也,謂可者謂不可者正半,況大事乎?以魏合於秦、韓而攻齊、楚,大事也,而王之羣臣皆以爲可。不知是其可也,如是其明耶?亡羣臣之知術也③,如是其同耶?是其可也,未如是其明也;而羣臣之知術也,又非皆同也,是有其半塞也。所謂劫主者,失其半者也。”

[註釋]

①惠施:宋國人,任魏惠王的相國。案兵:按兵不動。②人多爲張子於王所:人們大多都到魏王那裡替張儀說話。③亡:同“無”,即得無,莫非。

[譯文]

張儀打算聯合魏、秦、韓國,一起去攻打齊、楚兩國。惠施也想把魏國同齊國、楚國聯合起來,可是他卻按兵不動。人們大多都到魏王那裡替張儀說話。惠施對魏王說:“小的事情,支持與不支持的都各佔一半,何況這是大事呢?讓魏國與秦、韓兩國聯合起來,一齊去攻打齊、楚兩國,是件大事,而大王的羣臣都同意這件事。不知這件事是否可行,這件事難道很清楚了嗎?莫非羣臣都懂得的治國之術,如此相同嗎?這件事是否可行,沒達到如此清楚的程度;而羣臣懂得的治國之術,又並非完全相同,這其中有一半人是稀裡糊塗的。所說的能夠威脅大王的,就是大王將失策於這一半糊塗人的說教上。”

張儀以秦相魏

[原文]

張子儀①以秦相魏,齊楚怒而欲攻魏。雍沮②謂張子曰:“魏之所以相公者,以公相則國家安,而百姓無患。今公相而魏受兵,是魏計過也。齊楚攻魏,公必危矣。”張子曰:“然則奈何?”雍沮曰:“請令齊楚解攻③。”雍沮謂齊楚之君④曰:“王亦聞張儀之約秦王⑤乎?曰:‘王若相儀於魏,齊楚恨儀,必攻魏。魏戰而勝,是齊楚之兵折,而儀固得魏矣;若不勝魏⑥,魏必事秦,以持其國,必割地以賂王。若欲復攻,其敝⑦不足以應秦。’此儀之所以與秦王陰相結也。今儀相魏而攻之,是使儀之計當於秦也,非所以窮儀之道也。”齊楚之王曰:“善。”乃遽解攻於魏。

[註釋]

①張子儀:子字衍入。②雍沮:魏人。③請令齊、楚解攻:請讓我去解除齊楚的進攻。④齊、楚之君:指齊閔王、楚懷王。⑤秦王:秦惠王。⑥若不勝魏:衍魏字。⑦其敝:齊楚疲敝。

[譯文]

張儀憑藉秦國的勢力到魏國做了相國,齊、楚發怒了打算攻打魏國。雍沮對張儀說:“魏國之所以讓您做相國,是他們覺得您做相國,國家就可以安寧了,百姓也不會有憂患。現在您做了相國,魏國卻反而遭了秧,這反倒成了魏國的計謀不對。倘若齊楚攻打魏國,您的處境必然危險了。”張儀說:“既然這樣,那怎麼辦呢?”雍沮說:“請允許我去讓齊、楚解除圍攻。雍沮去對齊、楚的君主說:“大王也聽說張儀和秦惠王訂立盟約了嗎?張儀曾說:‘大王如果讓我做魏的相國,因爲齊、楚恨我,就必定攻打魏國。如果魏國勝了,這樣齊、楚的兵力就會受到重創,我當然就掌握魏國了;如果魏國敗了,魏國必然前來事奉秦國,以維持它國家的政權,必然要割讓土地賄賂大王。如果齊楚打算再來攻打魏國,他們以破敗的國家局勢本不配與秦國周旋。’這就是張儀和秦王私下裡密謀的所在。現在張儀在魏做相國,您們就攻打魏國,這就是促使張儀的計謀成功,不是讓張儀受挫的辦法。”齊楚的大王都說:“對。”於是立即解除圍攻魏國的命令。

張儀欲並相秦、魏

[原文]

張儀欲並相秦、魏,故謂魏王曰:“儀請以秦攻三川①,王以其間約南陽②,韓氏亡。”史厭謂趙獻曰③:“公何不以楚佐儀求相之於魏,韓恐亡,必南走楚。儀兼相秦、魏,則公亦並相楚、韓也。”

[註釋]

①三川:見《西周策·犀武敗於伊闕》注。②約南陽:約定要南陽。③史厭:即“史”。

[譯文]

張儀打算兼做秦、魏兩國的相國,所以對魏王說;“我請求用秦兵攻打三川郡,大王趁這個時候就向韓國索要南陽,韓國肯定就亡國了。”史厭對趙獻說:“您何不借助楚國來幫助張儀從魏國取得相位,韓國懼怕滅亡,一定向南投奔到楚國。張儀兼做秦、魏兩國的相國,那麼您也會兼做楚、韓兩國的相國了。”

魏王將相張儀

[原文]

魏王將相張儀①,犀首弗利②,故令人謂韓公叔曰③:“張儀以合秦魏矣④。其言曰:‘魏攻南陽,秦攻三川,韓氏必亡。’且魏王所以貴張子者,欲得地,則韓之南陽舉矣。子盍少委焉,以爲衍功則秦魏之交可廢矣⑤。如此則魏必圖秦而棄儀,收韓而相衍。”公叔以爲信⑥,因而委之,犀首以爲功,果相魏。

[註釋]

①魏王:惠王。此章之事繫於周顯王四十七年。②犀首:即公孫衍。③韓公叔:疑即公叔伯嬰。④以:通“已”。⑤以爲衍功:以此作爲犀首之功。⑥信:應作“便”字。

[譯文]

魏惠王打算讓張儀做國相,犀首覺得張儀做了相國肯定對自己不利,因此派人對韓公侯說:“張儀已經促使秦、魏兩國聯合起來了。他揚言說:‘魏國攻打南陽,秦國攻打三川,韓國必定滅亡。’而且魏王推重張儀的目的,就是想得到韓國的土地,那韓國的南陽肯定就保不住了。您爲什麼不少給魏國一點土地,把它當作犀首的功勞,那麼秦、魏的交往就可以中斷了。如果真能實現,魏國就會算計秦國拋棄張儀,聯合韓國,而且讓犀首做國相。”韓公叔認爲這樣有利,於是把土地割讓出去,魏王認爲這是犀首的功勞,果然讓他做魏國的相國。

楚許魏六城

[原文]

楚許魏六城,與之伐齊而存燕。張儀欲敗之,謂魏王曰:“齊畏三國之合也①,必反燕地以下楚,楚必聽之,而不與魏六城。是王失謀於楚,而樹怨於齊、秦也。齊遂伐趙,取乘丘②,收侵地,虛、頓丘③危。楚破南陽九夷④,內沛⑤,許、鄢陵危。王之所得者,新觀也⑥。而道塗宋、衛爲制⑦,事敗爲趙驅⑧,事成功懸宋、衛⑨。”魏王弗聽。

[註釋]

①三國:指楚國、魏國、趙國。②乘丘:疑即斥丘,地名,在今河北丘縣北;一說,在今山東兗州市西北。③頓丘:地名,在今河南浚縣西。④南陽:齊國地名,相當於今山東泰山以南,汶河以北一帶。九夷:地名,在淮河和泗水之間。⑤沛:齊國地名,在今江蘇沛縣。⑥新觀:地名,在今河南清豐縣南。⑦道塗宋、衛爲制:道路上要受到宋國、衛國的挾制。塗,通“途”。⑧事敗爲趙驅:伐齊的事失敗了。就要被趙國所驅遣。此言伐齊的事失敗了,齊國就會攻打趙國,魏國也將面臨滅亡的危險。所以要奔走援趙,被趙國所驅使。⑨懸:掛,繫於。

[譯文]

楚國允諾給魏國六座城邑,與魏國一起攻打齊國,去拯救燕國。張儀要破壞這件事,對魏王說:“齊國懼怕三國的聯合,一定會退還燕國土地,來表示對楚國屈服,楚國一定會聽從齊國,所以不會給魏國六座城邑。這是大王對楚國的失策之處,而又同齊、秦兩國結仇。齊國會進攻趙國,攻陷乘丘,收復被侵佔的土地,虛、頓丘兩地就危險了。楚國攻取南陽九夷,進入沛地,許、鄢陵就陷入絕境了。大王所能獲得的,只有新觀了。如果進攻新觀,那麼去往新觀的道路上,肯定要受到宋、衛兩國的挾制,伐齊的事情失敗了,就要被趙國所操控,伐齊的事成功了,能否得到新觀還有賴於宋、衛兩國。”魏王沒有采納他的建議。

張儀告公仲

[原文]

張儀告公仲①,令以飢故,賞韓王以移河外②。魏王懼,問張子。張子曰:“秦欲救齊,韓欲攻南陽③,秦、韓合而欲攻南陽,無異也。且以遇卜王④,王不遇秦,韓之卜也決矣。”魏王遂尚遇秦⑤,信韓、廣魏、救趙,斥楚人遽於萆下⑥。伐齊之事遂敗。

[註釋]

①公仲:即韓國相國公仲倗(péng彭),又稱公仲朋。②移河外:即移粟於河外,運糧到河外。③南陽:地名,在今河南修武一帶。④卜:估計,判斷。⑤尚:猶言很想……,特別想……。⑥遽:驛車。萆下:地名,今地不詳;一說,在今山東南部。

[譯文]

張儀告訴公仲朋,讓他憑藉韓國鬧饑荒的由頭,勸說韓王把糧食到河外。魏王很害怕,去向張儀諮詢這件事。張儀說:“秦國打算拯救齊國,韓國要攻取南陽,秦、韓兩國合起來要攻取南陽,這其中沒有什麼差別。況且韓國要用魏國是否與秦國交好來判斷大王的態度,大王不與秦國交好,韓國的判斷就會明瞭了。”於是魏王很想與秦國交好,以便取信於韓國、擴大魏國、挽救趙國,在萆下斥責了乘驛車趕來告訴許地消息的楚國人。攻打齊國的事也沒有下文了。

徐州之役

[原文]

徐州之役,犀首謂樑王曰①:“何不陽與齊而陰結於楚②?二國恃王,齊、楚必戰。齊戰勝楚,而與乘之,必取方城之外;楚戰勝齊③,而與乘之,是太子之仇報矣④。”

[註釋]

①樑王:指魏惠王。②與:猶言幫助。③楚戰勝齊:姚本“齊”字下有“敗”字,一本無“敗”字,從後者,刪掉“敗”字。④太子之仇:指公元前341年,齊、魏戰於馬陵,魏太子申被殺的事。

[譯文]

徐州之戰就要交手了,公孫衍對魏王說:“爲什麼不表面上幫助齊國而私下裡與楚國結盟呢?兩個國家都要依靠大王,齊、楚兩國一定會爲此鬧上戰場。齊國能打敗楚國,魏國一定會前來分一杯羹,一定會取得方城以外的土地;楚國戰勝了齊國,魏國也一定前來分一杯羹,這就會報了太子被殺的仇恨。”

秦敗東周

[原文]

秦敗東周,與魏戰於伊闕,殺犀武,乘勝而留於境,魏令公孫衍請卑辭割地①,以講於秦。爲竇屢謂魏王曰②:“臣不知衍之所以聽於秦之多少,然臣能半衍之割,而令秦講於王。”王曰:“奈何?”對曰:“王不若與竇屢關內侯③,而令之趙。王重其行而厚奉之。因揚言:聞周、魏令竇屢以割魏於奉陽君④,而聽秦矣。’夫周君、竇屢、奉陽君之與穰侯,貿首之仇也⑤。今行和者竇屢也;制割者,奉陽君也。太后恐其不因穰侯也⑥,而欲敗之,必以少割請合於王,而和於東周與魏也。”

[註釋]

①乘勝而留於境,魏令公孫衍請卑辭割地:金正煒本:“‘乘勝而留於境’六字當在‘殺犀武’向下”,從金說。②竇屢:魏國人。③關內侯:在關內做侯,鮑本:“侯於關內耳。”④奉陽君:即趙國司寇李兌。⑤貿首之仇:指以死相爭的仇敵。⑥太后:穰侯的姐姐,即秦昭王的母親宣太后。鮑本:“後,穰侯之姊。”

[譯文]

秦國打敗了東周,在伊闕這個地方同魏國大的不可開交,殺死了魏將犀武,乘勝駐紮在魏國境內,魏國派公孫衍用卑下的言辭請求割讓土地,與秦國講和。有人替竇屢對魏王說:“我不清楚公孫衍所說的話,秦國能採納多少,然而我能夠藉助公孫衍獲得一半的土地,讓秦國同大王講和。”秦王說:“怎麼辦呢?”回答說:“大王不妨讓他做關內侯,命他出使到趙國,大王重視他的這次出行,而且給他豐厚的俸祿。並揚言說:‘聽說東周、魏國已叫竇屢割讓魏國土地給奉陽君,任憑秦國處置了。”東周君主、竇屢、奉陽君同穰侯,是不共戴天的仇人。如今進行講和的,是竇屢;制止向秦國割地的,是奉陽君。秦國太后害怕他們不肯依附穰侯,就會千方百計前來破壞這件事,一定會讓魏國割讓少一點的土地同大王講和,因而秦國就會同東周和魏國講和了。”

齊王將見燕趙楚之相於衛

[原文]

齊王將見燕、趙、楚之相於衛,約外魏①。魏王懼,恐其謀伐魏也,告公孫衍。公孫衍曰:“王與臣百金,臣請敗之。”王爲約車,載百金。犀首期齊王至之曰②,先以車五十乘至衛間齊,行以百金③,以請先見齊王,乃得見。因久坐,安從容談④,三國之相怨。謂齊王曰:“王與三國約外魏,魏使公孫衍來,今久與之談,是王謀三國也已。”齊王曰:“魏王聞寡人來,使公孫子勞寡人,寡人無與之語也。”三國之相不信齊王之遇,遇事遂敗。

[註釋]

①齊王:指齊閔王。②齊王至之日:指齊王到達衛國的那天。③間齊:私下會見齊國使者。④從容:不慌不忙的樣子。

[譯文]

齊王打算在衛國會見燕、趙、楚三國的相國,準備聯合起來排斥魏國。魏王很害怕,擔心他們謀劃攻打魏國,把這件事告訴了公孫衍。公孫衍說:“大王給我百金,我請求破壞他們的合約。”魏王給他準備車輛,裝載百金。公孫衍約定好齊王到達衛國的時間,先率五十輛車到達衛國私下會見齊國人,給齊國的使者百金,來請求先拜見齊王,於是見到了齊王。由於坐了很長時間,不緊不慢地閒談,那三個國家的相國就產生了怨恨。對齊王說:“大王同我們三國相約共同排擠魏國,魏國派公孫衍來出使,今天您長時間同他交談,這是大王謀劃我們三國呀。”齊王說:“魏王聽說我來到衛目,派公孫先生慰勞我,我沒有同他密談。”三個國家的相國不相信齊王的聯合,聯合的事就被破壞了。

魏令公孫衍請和於秦

[原文]

魏令公孫衍請和於秦,綦母恢教之語曰①:“無多割。曰,和成。固有秦重②,以與王遇;和不成,則後必莫能以魏合於秦者矣。”

[註釋]

①綦(qí齊)母恢:東周大臣。

[譯文]

魏國派公孫衍向秦國求和,綦母恢囑咐他講和的事情,說:“千萬不要多割讓土地。到了那裡就這樣跟他說,講和如果成功,魏國必然會受到秦國的重視,因此我代表魏國前來見大王;講和不成,那麼以後一定沒有誰能夠讓魏國歸順於秦國了。”

公孫衍爲魏將

[原文]

公孫衍爲魏將,與其相田繻①不善。季子爲衍謂樑王曰:“王獨不見夫服牛驂驥②乎?不可以行百步。今王以衍爲可使將,故用之也;而聽相之計,是服牛驂驥也。牛馬俱死,而不能成其功,王之國必傷矣!願王察之。”

[註釋]

①田繻:應作田需,魏相國。②服牛驂驥:古時一車

[譯文]

公孫衍做魏國大將時,和魏相國田繻關係不好。季子替公孫衍對魏王說:“大王難道不知道用牛駕轅、用千里馬拉套連一百步也不可能走到的事嗎?現在大王覺得公孫衍是可以領兵的將領,所以任用他;然而您又聽信相國的建議,這明顯是用牛駕轅、用千里馬拉套的做法。即使牛馬都累死,也不能把國事做好,國家的利益勢必要受到傷害!希望大王明察。”

第90章 燕策二(3)第5章 西周策(2)第18章 秦策三(2)第22章 齊策一(1)第15章 秦策二(4)第27章 齊策三(2)第90章 燕策二(3)第77章 韓策一(3)第52章 趙策二(2)第38章 楚策一(3)第33章 齊策六(1)第74章 魏策四(3)第71章 魏策三(3)第89章 燕策二(2)第93章 燕策三(3)第35章 齊策六(3)第34章 齊策六(2)第1章 東周策(1)第54章 趙策二(4)第29章 齊策四(2)第91章 燕策三(1)第85章 燕策一(2)第3章 東周策(3)第89章 燕策二(2)第71章 魏策三(3)第44章 楚策四(1)第4章 西周策(1)第22章 齊策一(1)第82章 韓策三(2)第10章 秦策(5)第26章 齊策三(1)第51章 趙策二(1)第93章 燕策三(3)第13章 秦策二(2)第14章 秦策二(3)第18章 秦策三(2)第50章 趙策一(4)第67章 魏策二(2)第5章 西周策(2)第61章 趙策三(7)第68章 魏策二(3)第32章 齊策五(2)第19章 秦策四(1)第38章 楚策一(3)第75章 韓策一(1)第88章 燕策二(1)第51章 趙策二(1)第30章 齊策四(3)第16章 秦策二(5)第88章 燕策二(1)第16章 秦策二(5)第9章 秦策(4)第92章 燕策三(2)第42章 楚策三(1)第51章 趙策二(1)第28章 齊策四(1)第44章 楚策四(1)第9章 秦策(4)第21章 秦策四(3)第69章 魏策三(1)第75章 韓策一(1)第56章 趙策三(2)第4章 西周策(1)第6章 秦策(1)第2章 東周策(2)第30章 齊策四(3)第78章 韓策二(1)第14章 秦策二(3)第73章 魏策四(2)第89章 燕策二(2)第79章 韓策二(2)第64章 魏策一(2)第57章 趙策三(3)第41章 楚策二(2)第4章 西周策(1)第20章 秦策四(2)第30章 齊策四(3)第82章 韓策三(2)第57章 趙策三(3)第8章 秦策(3)第78章 韓策二(1)第5章 西周策(2)第85章 燕策一(2)第59章 趙策三(5)第42章 楚策三(1)第32章 齊策五(2)第43章 楚策三(2)第94章 宋、衛策(1)第65章 魏策一(3)第88章 燕策二(1)第14章 秦策二(3)第53章 趙策二(3)第89章 燕策二(2)第71章 魏策三(3)第3章 東周策(3)第93章 燕策三(3)第53章 趙策二(3)第79章 韓策二(2)第70章 魏策三(2)第66章 魏策二(1)
第90章 燕策二(3)第5章 西周策(2)第18章 秦策三(2)第22章 齊策一(1)第15章 秦策二(4)第27章 齊策三(2)第90章 燕策二(3)第77章 韓策一(3)第52章 趙策二(2)第38章 楚策一(3)第33章 齊策六(1)第74章 魏策四(3)第71章 魏策三(3)第89章 燕策二(2)第93章 燕策三(3)第35章 齊策六(3)第34章 齊策六(2)第1章 東周策(1)第54章 趙策二(4)第29章 齊策四(2)第91章 燕策三(1)第85章 燕策一(2)第3章 東周策(3)第89章 燕策二(2)第71章 魏策三(3)第44章 楚策四(1)第4章 西周策(1)第22章 齊策一(1)第82章 韓策三(2)第10章 秦策(5)第26章 齊策三(1)第51章 趙策二(1)第93章 燕策三(3)第13章 秦策二(2)第14章 秦策二(3)第18章 秦策三(2)第50章 趙策一(4)第67章 魏策二(2)第5章 西周策(2)第61章 趙策三(7)第68章 魏策二(3)第32章 齊策五(2)第19章 秦策四(1)第38章 楚策一(3)第75章 韓策一(1)第88章 燕策二(1)第51章 趙策二(1)第30章 齊策四(3)第16章 秦策二(5)第88章 燕策二(1)第16章 秦策二(5)第9章 秦策(4)第92章 燕策三(2)第42章 楚策三(1)第51章 趙策二(1)第28章 齊策四(1)第44章 楚策四(1)第9章 秦策(4)第21章 秦策四(3)第69章 魏策三(1)第75章 韓策一(1)第56章 趙策三(2)第4章 西周策(1)第6章 秦策(1)第2章 東周策(2)第30章 齊策四(3)第78章 韓策二(1)第14章 秦策二(3)第73章 魏策四(2)第89章 燕策二(2)第79章 韓策二(2)第64章 魏策一(2)第57章 趙策三(3)第41章 楚策二(2)第4章 西周策(1)第20章 秦策四(2)第30章 齊策四(3)第82章 韓策三(2)第57章 趙策三(3)第8章 秦策(3)第78章 韓策二(1)第5章 西周策(2)第85章 燕策一(2)第59章 趙策三(5)第42章 楚策三(1)第32章 齊策五(2)第43章 楚策三(2)第94章 宋、衛策(1)第65章 魏策一(3)第88章 燕策二(1)第14章 秦策二(3)第53章 趙策二(3)第89章 燕策二(2)第71章 魏策三(3)第3章 東周策(3)第93章 燕策三(3)第53章 趙策二(3)第79章 韓策二(2)第70章 魏策三(2)第66章 魏策二(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