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4章 疑心

景和聽着陳淑妃的話,微微笑道:“依我大殷朝律法,皇子可有一正二側三妃。”陳淑妃亦是明白人,只一聽這話也就知道景和只肯將側妃位給那位吳姑娘。

叫吳姑娘奉承了這些日子,她又有個有用的父親,陳淑妃自然不討厭她,也僅止於不討厭罷了。且陳淑妃也明白若要景和日後內宅和諧,側妃的出身就不能高過正妃,若是將正妃位給了吳大用的女兒,又往哪裡去尋側妃,難道真要從民間採選不成?民女哪兒來年的助力!只這樣的事,便是他們與吳家都肯了,乾元帝那裡未必肯答應。

陳淑妃遲疑地道:“你父皇哪裡許不能答應。”景和聽着陳淑妃這話,哈哈一笑,傾向陳淑妃,輕聲道:“我們說不肯,她呢?”乾元帝待她可說是有求必應,只消她肯開口,乾元帝還能駁回嗎。陳淑妃聽言,想了想才道:“她不肯應承呢?”昭賢妃的性子何等狡詐狠毒,哪是當真能受脅迫的,正所謂打蛇不死必遭其反噬,只怕這裡答應得好,一旦脫困立時就要反目。

景和垂目看着自家手掌,輕聲道:“母妃先將她請了來再說。”陳淑妃將自家兒子上下仔細打量了回,遲疑地道:“好孩子,不是我不信你,只是那人也太狡猾了。”景和聽着這話竟是一笑,眉眼瀲灩:“誰說不是呢?”陳淑妃正喝茶,聽着景和這句,再看景和麪上神色,不由得手上一抖,大半盞都潑在了手上,將手背燙得通紅。

又說乾元帝這裡令趙騰與高鴻兩個密查護國公,高鴻接着旨意,一時竟有些感嘆。

自打景淳得罪,高貴妃失寵,高鴻已許久不曾領過要緊差事了,哪裡曉得忽然就叫乾元帝啓用,還是密查皇后之父。莫非聖上這是要對皇后下手?收羅得護國公的罪證,先將護國公定罪。罪臣之女何以忝居後位?便能以此廢了皇后。而後再將昭賢妃扶上去?不然如何不用謝氏兄弟,倒要用他,他是高貴妃之兄。高貴妃與昭賢妃有奪寵之怨,有他在,便是查出李源有不法事,也不能有人說謝家爲着後位羅織罪名。

再有,高貴妃也召見過徐氏,屏退了左右哭訴李皇后與陳淑妃之行事,倒是昭賢妃,雖有奪寵之怨,倒是沒旁的過犯。若是由她坐上那個位置,一來報了景淳之仇,二則,新後爲着她母儀天下的風範,也要寬待從前的妃嬪與諸庶子,貴妃母子的日子比之如今還要好過些。

ωwш•тTk án•C〇

高鴻自以爲猜透了乾元帝用心,出得未央宮回到家中,立時使人將弟弟高鵬喊來,兄弟兩個將幕僚都叫齊了,關起門來商量了好一會,便定準了主意,護國公傳承百年,李源承襲護國公也有二三十年,不能一星半點過錯也沒有。便是真清白,聖上即要定罪,可還有個“行未顯,意先有之”的罪名。

只他們兄弟雖拿定了主意,卻愁到底正使是趙騰,凡事還要他定準。趙騰爲人素來不苟言笑,未必肯做這樣的事。不想那位壽山石聽着,掂着稀疏的長髯一笑道:“兩位東翁差矣。趙將軍是哪位?手握神武營,聖上素來倚重信賴的心腹,若是聖上並無此意,何苦叫他?牛刀弒雞矣。”這話一講,倒是叫在座諸人都點了頭。

高氏兄弟還有個想頭,他們爲昭賢妃立下這等功勞,昭賢妃那樣聰明一個人,自然知道以德報德。且陳淑妃即是心計詭詐,皇后初立,總要心腹,除着貴妃,新後還能信着哪個?高鴻與高鵬兄弟兩個到了這時候都拿定了主意,不肯叫護國公走脫。

不說高鴻兄弟這裡打定了主意要將李源入罪,且說李源在宮中確有些人脈,只是近不得乾元帝的身罷了,探聽些消息倒還行得。這時的護國公府已知道李媛失腳上了人的惡當,又將乾元帝惹怒,這回連着養病的藉口也不找了,徑直將皇后禁足。

唐氏聽着這個消息,當時就暈了過去,待得醒來,只曉得扯着李源痛哭,一疊聲地要李源想法子,又滿口嚷着要昭賢妃去死。

李源較唐氏想得更明白些,知道這回算計的只怕是他,要栽個窺測帝蹤的罪名與他。一旦真勾起了乾元帝疑心,莫說他如今已失了帝心,便是從前乾元帝還肯信他之時也不能容忍這個罪名。窺測帝蹤是個什麼罪名?大不敬,十惡不赦之罪。

真要落了這個罪名,莫說護國公的爵位了,性命也未必保得住。先將他除了,下頭廢后自是名正言順,皇后位一旦脫空,依着乾元帝如今的心情,哪個能做皇后還用問嗎?自然是合歡殿的昭賢妃。

李源回頭再看,這世上哪有岳母愚蠢跋扈到管到女婿小妾的肚子上去的?何況是昭賢妃的母親。以昭賢妃那賤人的心機手段,再看謝家那兩個兒子的爲人,他們的母親怎麼可能胡鬧成這樣?只怕馬氏往她女婿那裡鬧,也是他們謝家商量好的一齣戲。

由馬氏出頭鬧一鬧,放個話柄在那裡,再唆使御史一參,便將私事化爲國事。如今後宮都掌握在昭賢妃手上,要遞給消息到椒房殿,可說是不費吹灰之力。若皇后不說什麼,與她也沒什麼壞處。只消皇后一動,就是入了她的轂。皇后是如何得知宮外的事?以當今的疑心量窄,哪有不多想的?

李源在書房坐了半日,又與幕僚商議了好一回,終於寫了一本送了上去。這本自不是爲他剖白,更不是替李皇后喊冤,卻是直指玉娘出身有詐,直言道是:唐氏歸家曾言及昭賢妃酷似沈如蘭之女沈昭華,而唐氏又見過昭賢妃母親,母女兩個全無相像之處,雖有孔子陽虎之例,可這等例子又有多少?萬一此即是彼,那昭賢妃進宮是爲什麼?老臣左思右想,心不能安,故此奏明聖上,已備萬全。

乾元帝看着這本奏章時,玉娘正在慣例地在一邊磨硃砂,乾元帝立時將奏章合起來,靠向椅背將玉娘仔細觀看。玉娘心上掛着事,叫乾元帝這般赤果裸地盯着,磨硃砂的手不由一頓,又擡頭對了乾元帝一笑道:“聖上這麼瞧着妾,倒是叫妾心慌。”乾元帝探出手去抓着玉孃的玉手將她往懷裡一扯,托起了她的臉細看了會,微笑道:“你慌什麼?莫不是怕我?”

阿嫮去時是一十五歲,容顏尚稚,身量未足,彷彿是纔打苞的花骨朵,而玉娘進宮,雖履歷上一般是十五歲,其容顏已初露豔色,身量高挑,這幾年也未再長身量。再者乾元帝也是見過謝氏諸人的,玉孃的容貌確與謝逢春、馬氏全不相同,便是謝顯榮與謝懷德弟兄,與玉娘也無相似之處,當時乾元帝還笑說這是民間說的歹竹出好筍。

可那是在沒起疑心之時,一旦起了疑問,這些似是而非的都成了疑竇。

乾元帝仔細看着玉娘,若玉娘真是阿嫮,在他身邊這幾年,她當年可是說過:“他就不怕睡着了我給他一刀嗎?”她要動手,自家早死過多少回,爲什麼她不動?或是,或是她瞧上的是後位?是要叫沈如蘭的外孫子做他大殷朝的皇帝?

可玉娘與阿嫮酷似,李氏頭一回見着玉娘時便該知道,爲何早不說晚不說,偏在此時?莫不是李源這老兒知道了他已下旨查他,爲着混淆視聽,故意說這些話來擾亂,好渾水摸魚,脫出身去?

依着乾元帝的本心不願意疑玉娘,只怕錯怪了玉娘,傷了玉孃的心。可,可玉娘若是阿嫮呢?那景明之死,與她有沒有干係?這回的“窺測帝蹤”是不是她的手筆?從前舉凡種種,都是她的作態?

乾元帝從前喜歡阿嫮,就是喜歡阿嫮驕傲剛烈,輕易不肯低頭。可這樣的性子,如今是委曲求全,哪一日她做得皇后乃至太后,照着前些日子她的舉動,怕就是呂雉第二,劉氏子孫恐無遺類。乾元帝思慮再三,竟是不知該怎麼辦,手上依舊託着玉孃的下頜,逼得玉娘不能轉過臉去。

玉娘叫乾元帝這樣看着,心上跳得厲害,臉上依舊做出個茫然地神色,笑道:“聖上莫不是不認得妾了?”乾元帝這才微微笑道:“朕瞧着你彷彿有些眼熟。”

自玉娘得寵,乾元帝已很久不在玉娘面前自稱朕了,這時忽然將這個字說出口,玉娘全無防備,心上彷彿叫人重重一擊,頓時將眼睛睜大了,強笑道:“妾也覺着聖上親切。”乾元帝道:“就只親切嗎?朕以爲你對着朕有別樣心思,所以哄着朕。”

這是乾元帝查着這回不關護國公父女的事,疑心在她身上了?還是,還是哪裡出了問題。玉孃的目光不由自主地投向了乾元帝合上的奏章。

他是看完這本奏章才變了顏色,上面寫的是什麼?又是哪個遞上來的?

乾元帝見玉娘將眼光一動向奏章,知道玉娘必是有事瞞着他,不然不能是這副模樣,心口彷彿空了一般,將玉孃的臉放開,在她臉上輕輕一摸,嘆息道:“你回去罷,這幾日朕就不過來了,不用等朕。”

玉娘眼中慢慢地凝了淚,又瞧了那奏章一眼,從乾元帝懷中站了起來,轉頭走了開去,臨到殿門前,又回頭瞧了眼乾元帝,睫毛微微一顫珠淚滾滾而下,瞧得乾元帝心上不忍,只的將臉轉了開去。

從前玉娘只一落淚,乾元帝便要屈從,今日竟是轉過臉去,玉娘便肯定出了事,當時也不做停留,邁步出去。纔出得溫室殿,酷烈得西風捲來,吹得玉娘幾乎站不住。如意過來將玉娘扶住,輕聲道:“娘娘仔細些。”玉娘按着如意的胳膊,輕聲道:“你師傅呢?”如意道:“師傅有差使哩。”

玉娘點了點頭,放開如意的手,就要邁步,秀雲上來道:“娘娘,肩輿備着呢。”玉娘瞧了眼肩輿,卻是不坐上去。

第266章 稱心第177章 下絆記名第312章 安置第310章 偏心壽宴第211章 比照第275章 刑罰不甘第91章 探視第186章 疑惑第297章 靈慧傻子第250章 拜見第262章 生心第372章 試探第270章 私刑第172章 索命第322章 懿旨第228章 血書第240章 驚怒第83章 喜訊第265章 其妙第198章 趕回第142章 有變第178章 杯羹第374章 山澗第121章 弄巧第196章 辛苦第288章 鐵證第211章 比照第278章 陰暗第266章 稱心第390章 威逼第282章 肯定第124章 寶康第182章 心胸第289章 秘密第186章 疑惑第370章 封晨第241章 前例第274章 疑問第269章 欺瞞夜遇第266章 稱心進宮第395章 超度第152章 澆油第181章 底細第239章 惡意第292章 差錯第303章 和離第249章 無情第72章 新人第180章 抽薪摧花第273章 起意第109章 以爲第379章 相認第241章 前例第49章 淑妃第293章 召見第190章 慈父第386章 冤魂第163章 漁利借刀第197章 意料第397章 各自第369章 放妾第360章 有罪第124章 寶康第280章驚馬爲難誤傷第353章 猜忌第71章 亂局第193章 雙管第378章 引誘第116章 溫室第171章 斷案第413章 定奪第84章 婕妤第258章 可憐第369章 放妾第311章 預備第171章 斷案第212章 張氏第261章 形色第82章 刺激第158章 突變第168章 僥倖第341章 擬名第183章 行獵心思第377章 天性第248章 聽勸第317章 冤屈第91章 探視第303章 和離第166章 幼年
第266章 稱心第177章 下絆記名第312章 安置第310章 偏心壽宴第211章 比照第275章 刑罰不甘第91章 探視第186章 疑惑第297章 靈慧傻子第250章 拜見第262章 生心第372章 試探第270章 私刑第172章 索命第322章 懿旨第228章 血書第240章 驚怒第83章 喜訊第265章 其妙第198章 趕回第142章 有變第178章 杯羹第374章 山澗第121章 弄巧第196章 辛苦第288章 鐵證第211章 比照第278章 陰暗第266章 稱心第390章 威逼第282章 肯定第124章 寶康第182章 心胸第289章 秘密第186章 疑惑第370章 封晨第241章 前例第274章 疑問第269章 欺瞞夜遇第266章 稱心進宮第395章 超度第152章 澆油第181章 底細第239章 惡意第292章 差錯第303章 和離第249章 無情第72章 新人第180章 抽薪摧花第273章 起意第109章 以爲第379章 相認第241章 前例第49章 淑妃第293章 召見第190章 慈父第386章 冤魂第163章 漁利借刀第197章 意料第397章 各自第369章 放妾第360章 有罪第124章 寶康第280章驚馬爲難誤傷第353章 猜忌第71章 亂局第193章 雙管第378章 引誘第116章 溫室第171章 斷案第413章 定奪第84章 婕妤第258章 可憐第369章 放妾第311章 預備第171章 斷案第212章 張氏第261章 形色第82章 刺激第158章 突變第168章 僥倖第341章 擬名第183章 行獵心思第377章 天性第248章 聽勸第317章 冤屈第91章 探視第303章 和離第166章 幼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