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9章 秘密

卻說出來的恰是承恩公府的長史,門房見是他,唬得忙退在一旁自辯道:“小人也不是有意的哩,這婆子自稱是光祿大夫家的,他們夫人要見咱們夫人,也沒遞個拜帖,小人叫他們先遞了帖子,小人好去回事處回話,這婆子糾纏個不休,還要行賄!小人急了,這才推了她吧,並不是小人敢違背公爺的話。”

辛婆子聽了門房這番辯解,知道來了個能做主的,掙扎着要起身,又哭道:“長史老爺容稟,咱們夫人爲着前頭的吳王妃,哭得眼都快瞎了,實在沒了旁的法子,纔來打擾夫人,並不是故意爲難啊。”她一動腿上就疼得厲害,又抱着腿嚷疼。

這辛婆子到底是五六十歲的人了,這悽慘模樣叫人看着格外可憐。長史先與身後的小廝道:“還不將這婆婆扶到一邊,再請個接骨大夫來瞧瞧。”就有小廝上來小心翼翼地將辛婆子扶起,那門房也知道了厲害,從裡頭搬了長凳出來,叫辛婆子坐了。

長史這才舉步來在譚氏馬車前,先行了禮,道是:“下官承恩公府長史鄭某,敢問車內是吳夫人嗎?”譚氏聽着這句,鼻尖一酸,眼淚又撲簌簌地落下來,在丫鬟的扶持下露出半張臉來:“正是。方纔辛氏所言是實,還請長史通融一二,代爲傳稟。”長史點頭嘆道:“夫人稍候。”說了轉身回去。

承恩公府所在,四周都是勳貴大家,承恩公府門前這樣吵鬧,早有人在自家側門前觀望,雖不至於向前,卻也少不了指指點點,是以長史路過門房身旁時,尤對他瞪了眼,將那門房嚇得將脖子一縮,再也不敢出聲。

又說長史進得府去先見謝逢春,將事細細回了謝逢春知道,又勸說道:“那婆子沒傷着也就罷了。如今傷成這樣,若是公爺與夫人置之不理,叫人看着未免說我們家涼薄,與殿下賢名無益。”謝逢春聽說也覺有理,遂點頭答應。

又因馬氏爲人多少有些糊塗,謝逢春只怕她稀裡糊塗就許了甚事,就叫馮氏與梁氏兩個過去作陪。

馬氏也知譚氏必是有求於己,因着知道景和母子不大安分的事兒,看着景和落得這個下場免不了有些得意,正與兩個媳婦道:“爲人還是本分些好,他陳氏母子嫉妒你們殿下,屢屢生事,正該有此報應!”

馮氏與梁氏聽馬氏說得不像,兩個對瞧一眼,先由馮氏道:“若論姻親,那位譚夫人與咱們殿下是一個輩兒的;若論身份,母親是超品的公夫人。於公於私的,都很不用母親親自招呼她,我們做媳婦的替母親辛苦一回也就是了。”梁氏跟着也笑道:“嫂子這話甚是。再者,母親是個慈悲人,瞧着吳夫人的模樣多半兒要陪着傷心,豈不是傷身?倒不如嫂子與我替母親一回。”

馮氏與梁氏兩個胡說一通,果然將馬氏哄得深以爲然,竟也深覺自家生了個軟心腸,便與兩個媳婦道:“你們所說也成理。只是你們兩個年紀還小,沒經過什麼事,見識上少些。那譚氏必是有所求來的,憑她求着甚,你們不許答應她,先回來與我商議了再說。”

如今馮氏也知道對馬氏哄着便是,餘下的事容後再說,是以答應得爽快,轉身與梁氏兩個出來,在偏廳見了譚氏。

譚氏見着馮氏與梁氏兩個,先是一怔,轉念倒也明白了:想是承恩公夫人不願意見她哩。原也難怪!她是皇后生母,是個超品哩,如何肯屈尊。當下收斂了神色,先小心翼翼地與馮氏見了禮,又與梁氏問好,這纔在客位坐了。

譚氏先瞧了眼馮氏,見她三十來歲年紀,論起面貌也只好說箇中人,卻是眉眼舒展,眼角眉梢都帶着些雍容。再看梁氏,正是與自家女兒彷彿的年紀,看她面容秀美,豔如桃花一般,再想着自家女兒如今還不知怎麼個模樣,一時間悲從中來,把帕子捂着臉,瑟瑟落下淚來。

馮氏與梁氏兩個哪裡知道譚氏是觸景傷情,只以爲她是故作姿態,好哄得她們憐憫她,便不肯先出聲。譚氏哭得一會,因無人勸她,倒也慢慢收住了悲聲,擡起頭啞着嗓子道:“世子夫人,我也知來得冒昧,可實在也是沒旁的路子了。我女兒捎了信回來,求我們救她一救。”譚氏說着,眼中又撲簌簌地落下淚,一面拭淚一面將吳芳蕤信中訴的苦情又與馮氏梁氏兩個講了回。

馮氏自家也有個女兒,聽着譚氏一番呈情,動容嘆息道:“吳氏如今雖已不是吳王妃,到底還是皇子妃,也不能太受苛待。如今受侷促,想是二皇子殿下的事還未定論的緣故。”譚氏聽說大爲情急,竟是直起身來,嚷道:“二殿下已如此了,還要什麼定論呢?”莫不是要阿蕤做寡婦,纔好放她出來!只是這話,便是再給譚氏一個膽子,譚氏也不敢說出口來。

梁氏在一旁坐着,看着譚氏急切的模樣,皺眉道:“吳夫人如何這樣性急?你來我們府中,若是有甚請託,不妨直言,我們雖不敢說能給吳夫人分憂,勸解一二倒還做得了。若是因二皇子事遷怒我家,還是請回家去的好。”

譚氏叫梁氏這幾句說得又坐了下去,想想又含淚道:“我也不敢欺瞞二位。因我素知殿下最是心善慈悲,不然也不能將五殿下視如己出,是以想求見殿下,請殿下開個金口,哪怕是叫阿蕤她做姑子去呢,也好過如今這樣。只是司馬門的內侍不肯接我的帖子。我只好來求夫人,只求世子夫人進宮時,帶上我,叫我見一見殿下。便是殿下不能答應,我也算是對得起阿蕤了。”

梁氏聽說輕輕笑了笑,道是:“夫人想是不知道呢,殿下身上一直不大好,聖上疼她,不許她煩心,是以莫說是外命婦了,便是宮中諸位貴人,聖上也不許她們煩擾殿下,只叫她們在椒房殿外磕頭呢。就是母親,也許久未接着召見的恩旨了。”

梁氏口中的母親自然指的是承恩公夫人馬氏,譚氏聽着這些如何不心涼,不想馮氏還在一旁道:“殿下言道,即不見外命婦,合該一視同仁,。殿下即有旨,我們家莫說進宮,就是帖子也沒遞上去過,怕是幫不着吳夫人了。”說了,便將手邊的茶盞端了起來。

譚氏見馮氏竟是端茶送客,急得手一撐從椅上站了起來,在馮氏面前一跪,咬牙道:“若是夫人能助妾身見着殿下,妾身情願把一樁秘密告訴殿下知道。”

馮氏與梁氏兩個對瞧了眼,馮氏這纔將手中茶盞擱下,輕聲與譚氏道:“我怎麼知道,你的秘密,值得殿下見你一見呢?”譚氏擡頭道:“殿下見着妾,若是覺着妾所言值不得什麼,妾甘願領罪。”梁氏嗤地一笑,與譚氏道:“吳夫人是願領欺君之罪麼?”譚氏叫梁氏說得臉上青紅交錯,轉了轉眼,竟是點了頭。

到了這時,馮氏與梁氏兩個一是怕誤了玉孃的事兒,二則也是叫譚氏這番愛女之情打動,倒是答應了,卻又道:“我們只替你分說,殿下願不願見你,尚在兩可之間。”譚氏得着馮氏這番話,因這幾日也受過些冷眼,是以先謝過馮氏與梁氏,又道是:“妾哪裡是那種不知好歹的人呢?夫人與奶奶肯援手,妾身已感激不盡。”恭恭敬敬地與兩人深深一福,這才告辭。

又說因景和都已叫乾元帝廢爲庶人,陳婕妤哪裡又能得着好,一樣叫乾元帝廢爲庶人,即日遷入永巷,只留了個瓔珞服侍在她身邊服侍。

要說陳庶人從前是個能沉得住氣的人,不然也不能在高貴妃手下討了條活路來。後來是看着玉娘擅寵,乾元帝眼中除了她再沒旁人。便是高貴妃得寵時,乾元帝也不曾爲了高貴妃將李庶人的臉皮往地上扔。可自從玉娘得寵,乾元帝幾回爲了她當面斥責李庶人,甚而險些動手,又有景和屢次親近玉娘,陳庶人只怕半生謀劃都付諸流水,是以行動有些冒撞。偏玉娘是個精於算計的,陳庶人在她手上屢屢吃虧,越吃虧越慌張,至有今日。

可一旦叫乾元帝將她廢了,情形不可能再糟,陳庶人倒是恢復了從前的鎮定。她深知晉王妃小產這事,景和雖是脫不了干係,卻也不能如此愚蠢,把宮中的繚綾拿去予人,必是叫人算計了,可算計她的人又能是哪個?自然不能是謝氏,一來,謝氏懷相不好,已靜養了多日,比起她腹中的孩子來,他們母子又算得了什麼?是以她便是要動手,也不會選在這些時候;其次,那塊繚綾是在謝氏進宮前乾元帝賞下的,因顏色不襯她,她只穿了兩回便束之高閣,謝氏從未見過,又怎麼能知道?是以,會害她的,除着貴妃高氏,還能有哪個?

陳庶人即肯定了是高貴妃害她,又怎麼肯忍氣吞聲,總要尋回這個仇來。固然她這一世都不能從永巷出去了,若是能叫高氏進來陪她,也是件好事。只是陳庶人深知乾元帝有些牛心左性,一旦厭了這個人,憑這人說甚,一字一句也不會聽,是以,唯有皇后謝氏那裡還好一搏。若是叫皇后知道,貴妃高氏深有謀劃,她還能不能留着高氏呢?

陳庶人計較即定,當時便以要寫請罪摺子爲由,問永巷的內侍討了筆墨來,匆匆將一道請罪折寫就,前頭倒是規規矩矩,唯有在摺子最後,卻是濃墨重彩地將高貴妃誇讚了回,自愧不曾向高氏學習云云。以謝氏的聰明,又知道她與高氏有怨,看着她誇高氏,哪能不起疑呢?

陳庶人的請罪摺子送在椒房殿時,承恩公世子夫人馮氏的名帖也送到了玉娘案頭。

(下接作者有話說)

作者有話要說:  先來個廢后李庶人傳吧。

明帝李庶人,京兆人士,父護國公源,母唐氏。李氏少而端麗,長而文雅,恆帝稱許之,明帝登儲,冊爲太子妃,乾元三年立爲皇后。

及乾元七年,時明帝恭敬端定後以賢孝入宮,賢而慧,端且麗,帝甚憐愛之,兩年數遷,及至宸妃。

其時庶人李氏、庶人王氏、庶人陳氏漸次愛疏、潛懷恨, 俄爾譖毀,帝弗納其言,而宸妃恩寵日隆,李庶人終日惴惴,不能自安。

李庶人母唐氏,宛西候昳小女也。因庶人失帝意,深恚恨帝與宸妃,故與護國公源子敦武、媳唐氏密謀,共挾魘鎮,蠱及明帝,以謀太后尊位。

然事泄,帝以大理寺卿羅士信、刑部尚書柳葆春與大理寺卿徐傑考案之。護國公源與妻唐氏、子敦武、媳唐氏供詞相連,祝詛魘鎮,大逆無道,奪爵毀劵,闔族盡誅,雖歲餘嬰兒亦不能免。李氏廢爲庶人,遷居永巷。因畏罪,以爲鬼神震怒,惶惶不可終日,終自戕,以一品禮葬之。

第248章 聽勸第412章 安慰冰水第243章 毒辣第94章 暈厥第168章 僥倖第102章 疑問第101章 不孝第163章 漁利第278章 陰暗第322章 懿旨第400章 威脅第275章 刑罰第319章 薄情第154章 撒嬌第59章 阿花第133章 端倪第93章 辯駁第276章 藥師第60章 無情第205章 狠手第54章 高氏第144章 趙氏第112章 宴會第403章第120章 議定第187章 回宮第263章 放棄第185章 傳信第258章 可憐第71章 亂局第319章 薄情第102章 疑問第254章 朝雲第392章 既定第232章 求婚第401章 悲喜第106章 解禁第88章 破局第296章 殷勤第83章 喜訊陛見第147章 宣揚第123章 產育第225章 知道第64章 往事第223章 追問第156章 斷結對賬第242章 敏捷第86章 圖謀病了第233章 進見第278章 陰暗第147章 宣揚第306章 不如第359章 道破出首第279章 虛禮第387章 強忍第374章 山澗不諧第262章 生心第105章 混沌第162章 挑釁對賬驚嚇第391章 獻計第231章 討情第367章 分明第327章 反算心思第244章 答允第316章 委屈第221章 異味第337章 心冷第310章 偏心第51章 驚愕第383章 糾結第154章 撒嬌第409章 掌摑第172章 索命第352章 送酒第317章 冤屈第289章 秘密第114章 發落第309章 悲喜第92章 風動第322章 懿旨第221章 異味第382章 驚魂第410章 帝心第295章 毆打第279章 虛禮第298章 洛神第326章 索賄出頭第138章 偶然第415章 母子 ...第70章 周蘅
第248章 聽勸第412章 安慰冰水第243章 毒辣第94章 暈厥第168章 僥倖第102章 疑問第101章 不孝第163章 漁利第278章 陰暗第322章 懿旨第400章 威脅第275章 刑罰第319章 薄情第154章 撒嬌第59章 阿花第133章 端倪第93章 辯駁第276章 藥師第60章 無情第205章 狠手第54章 高氏第144章 趙氏第112章 宴會第403章第120章 議定第187章 回宮第263章 放棄第185章 傳信第258章 可憐第71章 亂局第319章 薄情第102章 疑問第254章 朝雲第392章 既定第232章 求婚第401章 悲喜第106章 解禁第88章 破局第296章 殷勤第83章 喜訊陛見第147章 宣揚第123章 產育第225章 知道第64章 往事第223章 追問第156章 斷結對賬第242章 敏捷第86章 圖謀病了第233章 進見第278章 陰暗第147章 宣揚第306章 不如第359章 道破出首第279章 虛禮第387章 強忍第374章 山澗不諧第262章 生心第105章 混沌第162章 挑釁對賬驚嚇第391章 獻計第231章 討情第367章 分明第327章 反算心思第244章 答允第316章 委屈第221章 異味第337章 心冷第310章 偏心第51章 驚愕第383章 糾結第154章 撒嬌第409章 掌摑第172章 索命第352章 送酒第317章 冤屈第289章 秘密第114章 發落第309章 悲喜第92章 風動第322章 懿旨第221章 異味第382章 驚魂第410章 帝心第295章 毆打第279章 虛禮第298章 洛神第326章 索賄出頭第138章 偶然第415章 母子 ...第70章 周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