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戰烏龍嶺兄弟傷亡~勇複錢塘縣英雄智勇〗
詩曰:
春月今夜照桐江,風露皆非坐船頭。
殘蠶斷雁風蕭索,凝雲欺雪令人癡。
紅杏初開清明雨,淚灑江湖斷魂人。
生死茫茫功名處,鮮衣怒馬無計留。
話表宋江提大軍前來,見鄧元覺、文柏已死,李逵等人奪下城門,便指揮大軍衝進城裡,宋江下令降者免死,守城反軍全部歸降。宋江大軍在城中安頓已畢,又出榜安撫百姓,重賞秋海棠、魯智深、武松、李逵、樊瑞、蔡福、蔡慶幾人。再遣魯智深、武松、解珍、解寶、王英、扈三娘打破桐廬縣。宋江要進軍征討烏龍嶺,遣秋海棠將父母迎回壽昌縣,秋儀仍出任壽昌知縣,保境安民。
次日,宋江令水軍先行,由富春江取烏龍嶺關隘,打過烏龍嶺就可進取睦州,這富春江流經建德、桐廬、富陽三縣,河長百三十餘里,江面寬闊,兩岸相望二里許。
再說阮小二、阮小五、童威、童猛四人帶着一千水軍,分到一百隻船上,直到烏龍嶺邊。那烏龍嶺是南軍水寨,寨裡有五百船隻、五千水軍,有四個水軍總管看守,名號“浙江四龍。”哪四龍:“玉爪龍”成貴,任都總管之職;“錦鱗龍”翟源,任副總管之職;“衝波龍”喬正,任左副管之職;“戲珠龍”謝福,任右副管之職。副將有“賽馬超”白欽、“病秦瓊”景德、“金蟾蜍”吳升、“鐵泥鰍”蔣印、“鴨嘴鮎”衛亨、“食人魚”弭德同守烏龍嶺。
這四個總管原是錢塘江裡艄公,投奔方臘受三品職事。當天阮小二幾人駕着船隻從急流下水,方軍四龍總管已經得知,準備下大鬆杉木穿成的五十連火排,排上堆滿柴草,裡面藏着硫磺、焰硝引火之物,攏在上游灘頭。阮小二四人只顧帶人向上搖船,四龍總管看見各架一隻快船,順水而來,阮小二見了,急令水手放箭,那四隻船卻退了回去。阮小二趁勢趕將上去,南軍四隻快船來到淺灘,四個總管跳到岸上,船上的水手也都上岸而走。阮小二見水寨船多不敢上去,正在遲疑,烏龍嶺上把旗一擺,鼓聲大震,將火排點着,順流而下直衝宋軍百船,火排後面都是方軍大船,喊聲不斷,盡使長槍、撓鉤,隨着火排而來。
童威、童猛兄弟見了,驚慌失措,把船搖到岸邊,棄船爬山,尋路回去了。阮小二與阮小五尚在船上迎敵,火排撞來,卻燒着了阮小二那隻船,阮小二急躍入水中,哪知方軍大船趕到,用撓鉤搭住了阮小二,阮小二心慌,拔出鋼刀砍斷撓鉤,想要脫身,卻被方軍亂投長矛,搠死在水中。阮小五欲下水來救,火排上火炮齊發,一炮打中阮小五頭盔,透頂打成肉泥,可憐阮氏三雄,只剩阮小七一人。
智取生辰七星聚,水泊征戰馳烈名。
劉唐負勇先喪身,再戰烏龍亡兩雄。
李俊和阮小七都在後船,看到前船失利,南軍順江殺來,急忙船尾做船頭,順水放下桐廬縣來,浙江四龍追殺一陣,收軍回烏龍嶺去了。宋江把軍馬駐紮在桐廬縣,聽說阮小二、阮小五攻**龍嶺失利敗死,在帳中慟哭,寢食俱廢。
吳用與衆將苦勸無果,阮小七掛孝已了,來勸宋江說道:“死生有命,富貴在天,我哥哥爲國家大事而死,也強過死在梁山泊,埋沒了姓名,先鋒不用煩惱,要以國家大事爲重。”宋江聞聽此言,心中稍慰。次日重整軍馬欲要進兵。
吳用說道:“兄長不可性急,再思良策,過嶺不晚。”解珍、解寶在一旁說道:“我們兄弟兩個本就是獵戶出身,爬山越嶺慣了,我們兩個攀上嶺去,放起一把大火,賊人看到,定然驚慌無措,棄了烏龍嶺而走。”
吳用說道:“計策雖好,可是山石嶙峋,如果有失,性命難保。”
解珍說道:“我們兄弟自從登州越獄上了梁山,託哥哥洪福,做了多年好漢,又受了國家誥命,穿了錦襖,今日爲了朝廷,報答仁兄,即便粉身碎骨,也不爲多。”
宋江說道:“兄弟如何出此兇言!只願早早立下功勞回京,朝廷一定不負我等,你兄弟只顧盡心竭力爲國家出力,將來加官進爵,光宗耀祖。”解珍、解寶聽了宋江這般說,更是欣慰。解珍穿了虎皮套襖,解寶穿了豹皮套襖,兄弟倆各自在後腰上插一把快刀,提一杆鋼叉。
解氏兄弟辭別宋江等人,抄了小路直奔烏龍嶺而去,方是一更天氣,雖然三月,可也格外淒寒,待來到嶺下時已是二更。二人聽到嶺上更鼓分明,兩人不敢從大路走,將鋼叉拴在身後,徒手攀巖蹬嶺,月光明朗,照如白晝。這嶺是懸崖峭壁,高有百丈,十分陡險,兄弟兩人將至山頂,見嶺上燈光閃爍,二人聽時,更鼓已打四更。
解珍對解寶說道:“眼見就要天明,須快些上去,休得耽誤了時辰。”二人攀爬,身後鋼叉颳得懸崖上的竹藤亂響,嶺上人早都瞧見了。上面喧譁聲起,拋下撓鉤,一撓鉤勾住解珍的老虎頭,解珍忙拔快刀,嶺上人已將他提起,離了峭壁。解珍心慌,在身後綽起鋼叉向上拋去,哪知錦鱗龍翟源正在向下觀瞧,不防鋼叉飛起刺透胸膛,翻身掉下嶺去了,嶺上衆人大驚,往上來提解珍,解珍怕被擒受辱,用快刀砍斷撓鉤繩索,從半空裡跌落深谷,下面都是狼牙亂石,可憐解珍摔的粉身碎骨。
解寶叫一聲:“哥哥!”也將鋼叉向上拋去,上面衝波龍喬正見翟源落崖,驚的兩腿發軟,愣在那裡,卻被解寶鋼叉搠中,也落得墜嶺而死。解寶見鋼叉射落一人,正想退下峭壁,上邊早投下竹籤、石塊、弩箭、標槍,可憐解寶亦做南柯一夢。
阮氏戰亡血未乾,蒼天又收兩英魂。
梁山個個稱豪傑,南國凋零隕星辰。
天明,嶺上命人下來將翟源、喬正屍身取回安葬,把解珍、解寶屍首吊在嶺上風乾。探子得知備細,報與宋江知道。
宋江聽聞又死了解珍、解寶,心中大怒,令關勝、花榮點兵取烏龍嶺關隘,與四個兄弟報仇雪恨,搶回解珍、解寶屍首。吳用苦勸,宋江只是不聽,親自帶領兩萬大軍,關勝、花榮、呂方、郭盛四將跟隨,連夜進兵,行到烏龍嶺已經二更。軍士來報說:“前面風化兩個人,應是解氏兄弟屍首。”
宋江催馬親自來看,兩棵樹上用竹竿挑起兩個屍首,樹上颳去一片皮,寫着兩行大字,烏雲遮月,看不清楚,宋江讓點火把來看,只見上面寫着:“宋江死於此處!”宋江大怒,讓人去搶屍首,突然四下火光沖天,金鼓亂鳴,層層軍馬圍住,嶺上將亂箭射來,江裡的南國水軍也都上岸,宋江見到,口中叫苦,急令退軍。左右兩路人馬殺來截住宋江,左面成貴,右面謝福,關勝馬快刀急,直去殺成貴,二人鬥了數合,喊殺聲又起,卻是南軍四個水軍副將吳升、蔣印、衛亨、弭德一齊領兵登岸。白欽、景德也自嶺上殺下來。
花榮使條銀槍抵住白欽、景德交戰,白欽使槍,景德使鐗來迎,十合之後,花榮佯敗回馬就走,二人來追,花榮急射連珠箭,白欽、景德落馬,呂方、郭盛趕到,雙戟並舉,搠死白、景二人。
宋江正在忙忙無路時,南軍後隊亂起,四處亂竄,原來是李逵和項充、李袞領軍三千從成貴馬軍後面殺來,謝福想要來救,魯智深、武松引兩千步軍趕來,手持禪杖、戒刀橫衝直撞,殺的血肉橫飛,後面卻是秦明、李應、朱仝、王英、扈三娘、樊瑞等人各帶馬軍、步軍殺來,捨死忘生殺散南軍,救出宋江,收兵回了桐廬縣。成貴亦收兵回了烏龍嶺。
再說宋江回到營中,謝過衆將,吳用說道:“兄長此去,吳用不敢苟同,恐怕有所損失,就使衆將領兵相救,蒙神靈相佑,全身而回。”宋江再次相謝。清點人馬時蔡福被軍馬衝倒,重傷不治而死。
宋江大哭道:“當初若沒有蔡家兄弟留得盧員外性命,哪有今日梁山人馬爲國效力!”蔡慶爲兄掛孝,哭聲不止。宋江在桐廬縣厲兵秣馬欲再取烏龍嶺不表。
且說另一路兵馬由宣撫司都統劉延慶率領,以大將王淵爲先鋒攻打杭州各縣,劉延慶又遣次子劉光世自領一軍征討婺州。因王稟、宋江攻取杭州後,杭州諸縣並未蕩平,所以另有官軍平討。
王淵字幾道,本是熙州人,後徙居環州,善於弓馬騎射,劉延慶徵西夏國時,王淵屢次出戰有功,慣使一口“九耳八環刀。”騎一匹青鬃馬。有勇有謀。
此次王淵隨劉延慶征討方臘,領兵兩萬攻克杭州富陽、餘杭兩縣,兵鋒直指錢塘縣。錢塘縣有方臘六將把守,名號“蘇杭六虎。”哪六虎:“上山虎”國淼、“下山虎”雲飛、“劍齒虎”厙繁、“斑斕虎”劉牧、“出洞虎”闞密、“龍鬚虎”冉開。
王淵帶兵來到錢塘縣外,紮下軍營,在帳中與衆將商議如何取城。王淵說道:“賊將據守錢塘,極爲猖狂,何得奪縣?列位將軍各抒己見,不必拘禮。”話語剛落,帳下一人起身,向前一步,抱拳說道:“‘食君之祿,分君之憂。’末將願生擒賊匪獻於帳下。”
王淵舉目,見那人身長九尺,風骨偉岸,目瞬如電。原來是帳下偏將,姓韓,雙名世忠,字良臣。三十二歲,延州延安人,力能扛鼎,鷙勇絕人,能騎生馬駒。早年家裡一貧如洗,且嗜酒如命,頗有痞氣,無賴子弟都不敢招惹,因在家排行第五,人都叫做“潑韓五。”日者言當作三公,世忠怒其侮己,毆之。年十八,以敢勇應募鄉州,隸赤籍,挽強馳射,勇冠三軍。屢破西夏有功,轉進勇副尉。
此次方臘造反,韓世忠隨王淵來討,王淵無策問衆將,是以韓世忠起身說話。王淵見是韓世忠,問道:“汝有何良策破敵?”
韓世忠說道:“我願引兩千五百兵埋伏北關堰,將軍可領大隊人馬誘敵出城,賊來北關堰,我便擊之,定能大勝。”
王淵說道:“賊人因我遠來,必然輕視,明日你與敵戰佯敗,至北關堰設伏,我以強弩百步以外射之,敵軍必退,你自北關堰攔腰截擊,錢塘可得。”王淵又令成閔、解元、王勝、王權、劉寶、嶽超六人隨韓世忠同往。
次日,韓世忠引着成閔六將並兩千五百士卒至錢塘罵戰。“上山虎”國淼、“下山虎”雲飛、“劍齒虎”厙繁、“斑斕虎”劉牧、“出洞虎”闞密、“龍鬚虎”冉開各自披掛領兵出城,城邊雁翅排開,各通姓名。
韓世忠騎匹黑馬,素鐵甲,紅戰袍,手裡提着一杆長鎩,約有丈長,出到陣前罵道:“爾等腌臢賊人,見到天兵,還不速降?”
國淼說道:“你這廝閉了鳥嘴。”說着,揮刀跑馬來戰。成閔要出,被韓世忠阻住,乃自出戰,二人交手,兩馬盤桓,戰十餘回合,韓世忠佯敗而走。
國淼大叫一聲:“哪裡跑!”持刀追來。成閔、王權、劉寶先後迎戰,都佯敗回來,韓世忠領兵而退。
國淼叫道:“這廝們都是酒囊飯袋,何堪一擊,隨我衝殺過去!”國淼五人引兵來追,闞密守城。追出幾裡,卻過了北關堰,不見了宋軍,正在狐疑。只聽兩聲炮響,四下弓弩手齊出,亂箭射來,南軍人仰馬翻,國淼五人撥打鵰翎箭,急退軍時,韓世忠出其不意,截住大殺一陣,南兵互相蹂亂,傷亡百人,國淼領人死命逃出。
王淵帶兵趕來,見韓世忠如此勇猛,讚道:“世忠,真乃萬人敵也!”又問:“成閔幾人何在?”
韓世忠回道:“我獨自帶兵兩千在此埋伏,讓他六個領兵五百前去奪城,城中空虛,想必此時錢塘已破。”
王淵大喜道:“韓五勇略非常,爲將不過如此。”不一時,成閔派人來報,只說王勝、王權兄弟活捉闞密,奪下了錢塘縣,圍住了國淼五人,來請將軍進城。王淵喜出望外,遂與韓世忠等將提軍來到錢塘縣,乃在縣中出榜安民。
韓世忠來見闞密,親解綁縛道:“將軍素有好名,不過未識明主,而今棄暗投明不晚,將來爲國建功,卻強過被人罵做反賊,方臘覆滅只在朝夕,闞將軍不可自誤身家性命,吾好言到此,可要深思。”
闞密沉思須臾,納頭便拜道:“韓將軍一片赤誠,闞某怎敢不依。”
韓世忠扶起闞密道:“將軍請起,不知國淼五人可願歸服?”
闞密說道:“韓將軍若信我時,某願說服那五個,那五個與我是結義弟兄,必然來歸。”
韓世忠道:“將軍有信義,韓某在此專候。”
闞密一抱拳道:“將軍稍候。”便隨同軍健引領,去說服那五人,闞密見到那五人將經過備細說了,又言韓世忠怎樣宅心仁厚,以禮相待。那五人聽了闞密這樣說,都來傾心歸降,韓世忠招成閔六人來見,又設宴款待,自不必說。
王淵收復錢塘,朝廷有詔傳來,能得方臘首者,可授兩鎮節鉞。韓世忠乃向王淵請令,願乘勝進軍,去取睦州淳安縣,王淵應允。當下韓世忠仍舊點軍兩千開拔淳安,以國淼、雲飛、厙繁、劉牧、闞密、冉開六人爲軍鋒先行,自己併成閔、解元、王勝、王權、劉寶、嶽超引軍隨後而來。
正是:錢塘失復得,六虎誠服歸。欲擒方臘族,須是兩僧威。
畢竟韓世忠怎地奪取淳安,擒獲方臘?且看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