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回望海尖方七佛脫厄 頭陀鎮武二郎破敵

〖望海尖方七佛脫厄~頭陀鎮武二郎破敵〗

詩曰:

沙場行路叩迷津,人人有志立功勳。

刀頭嗜脂常如此,喋血疆土斷腸死。

寶山柳綠圍翠玉,高雲路杳雀行空。

夢中卻聞新鮮事,談笑風生戮強敵。

人活天地之間,少則數載,多則百年,難逃枯骨一堆,墳丘三尺。姓字不顯之人,恐怕年代更迭,荒冢都沒,只有那名標青史忠臣良將,纔不會被後人遺忘,歲歲有人掃墓祭奠,萬代傳頌。

話說花榮見秦明被方七佛搠下馬去,死在羊望雲手裡,心中大怒,與方七佛廝殺。方七佛武藝槍法,卻在花榮之上,因此花榮頗感吃力。

羊望雲一箭射死秦明,又來助方七佛廝殺花榮,卻不想宋軍張清趕來,一顆石子正打在羊望雲鼻骨上,羊望雲吃痛跑回陣去。張清又彈出一顆飛凰石打在了方七佛嘴角,頓時腫了一片。

方七佛被暗算疼痛難忍,只好舍了花榮和衆將回城。花榮去趕,被方軍弓箭手亂箭射回,花榮只好收了秦明屍體,以待宋江。片刻王稟、宋江都到,花榮訴說秦明戰死經過,宋江聽後,悲傷不已。王稟勸慰幾句,自去紮營。

宋江來看秦明屍首,花榮遞過一支箭來,說道:“是羊望雲那廝射的箭。”

宋江接過箭來一折兩半,怒道:“羊望雲這賊,詐降出逃,又射死我秦明兄弟,千刀萬剮難消胸中怒氣!”

吳用說道:“秦明自從跟隨哥哥上了梁山,三打祝家莊、大戰曾頭市,與官軍對抗,無不身先士卒,屢立戰功未嘗落後,今日被賊人暗算,實乃屈死,不如先將屍首棺櫬盛斂,讓樊瑞作法超度亡靈,與先前陣亡兄弟一般,就地安葬,再攻仙居。”宋江依允,當日在仙居西城外十里處安營,至夜讓樊瑞作法給秦明招魂,宋江親自掛孝和衆將大哭一場,次日將秦明安葬立碑,酒水澆奠一番,燒化了冥紙,隨後攻打仙居縣。

且說城裡方七佛等人聽說宋江親自來到,本想出城交鋒,卻突然收到急報,宋將姚平仲打破天台縣,方五相公失利,正往仙居退來。方七佛只好閉門不出,掛起免戰牌。

宋江見罵城半日,城裡堅守不出,和吳用說道:“方七佛龜縮城裡不出,莫非另有陰謀?”

吳用說道:“兄長不如暫且收兵,以觀其變。”宋江聽吳用之言,收兵回寨,讓戴宗打探消息。

至暮,戴宗進帳來報:“公明哥哥,方七佛閉門不戰,乃是因爲姚平仲攻克天台縣,從仙居北面殺來,我軍與姚平仲成兩面夾擊之勢,因此方七佛不出。”

宋江說道:“兄弟辛苦,且先回營休息。”戴宗剛走,吳用進帳。

宋江起身道:“想必賢弟已知方七佛爲何閉門不戰。”

吳用說道:“我正爲此事而來。”宋江讓吳用坐下,沏了一壺雨前龍井,並與吳用滿了一盞。

吳用托起茶盞,吹開茶沫,呡了一口說道:“我派時遷打聽到一事,統制趙明、黃迪掃平明州叛黨,從寧海縣來,明日就可到此。”

宋江說道:“極好,明日全力攻城,仙居必破。”宋江、吳用閒話一回,各自就寢。

次日四更造飯,五更拔營,王稟、宋江都到仙居城下,命軍士鼓譟登城,方七佛親自在城上防禦,打退宋軍數次。北門軍兵急報:“方五相公離縣北五里處被姚平仲追上殺敗,使人來請大王去救。”方七佛一聽,急忙讓史武恭,龐萬夏、羊望雲、昝永和守城,親自領兵出北門去救方五相公。方七佛出城片刻,宋軍已經撞開城門,昝永和下城阻擋。

這昝永和身高一丈,人稱“開路神”,腰大十圍,力大無窮,手持“宣花雙刃斧”,城門一站,大殺大砍,宋兵難入。宋軍裡“險道神”鬱保四看見,把認軍旗插住,提着“開山車輪斧”來戰昝永和。

鬱保四亦是身高一丈,膀大腰圓,力大無比,兩個巨人在城門下廝殺,十餘個回合,昝永和擋不住鬱保四大斧,被鬱保四一斧從右肩砍到左胯,劈成兩半。

昝永和一死宋軍將要攻入,哪知城上史武恭讓軍士落下閘板,要將城門封堵,再也難開,情急之下,鬱保四奮不顧身,戳住大斧,兩手托住千斤閘高高舉起,口裡叫道:“只要攻下仙居,鬱保四死而無怨,殺進城去!”宋軍將士以一當十,向城中涌去,直到宋軍都進了城裡,鬱保四才泄了最後一口氣,被千斤閘鍘死。

城上史武恭、羊望雲、龐萬夏見了不好,下城抵擋宋軍,卻擋不住,直往城裡退去,花榮要替妹夫秦明報仇,不顧性命衝到城裡,正見到羊望雲左砍右殺,花榮拽出弓箭射去,正中羊望雲面門,花榮馬跑近前,一槍從羊望雲前胸刺透後背,挑落馬下,被宋兵亂刀剁成肉泥。

盧俊義等人身先士卒殺進城裡,史武恭、龐萬夏只好退走北門逃出城外,正逢方七佛救回方五公,史武恭把失城經過與方七佛講了一番。

方七佛叱道:“你這無能之輩,連丟數座城池,有何面目見我!”突然後軍小校來報:“宋軍統制趙明、黃迪從南路殺來。”衆人大驚失色。

方五相公說道:“只有退守招賢洞,方能安然無恙。”

方七佛說道:“也只好如此,全軍退守招賢洞。”一聲令下,方七佛率領一萬三四千人馬,退進了仙居城外的招賢山洞,這招賢有四十多個洞口,都是天然岩石形成,深達裡許,如同迷宮,只當地人不會迷失,姚平仲、趙明、黃迪三路人馬到來束手無策。少刻王稟、宋江和衆將追來,與姚平仲幾人相見。

趙明說道:“方七佛這廝憑藉地勢,退進招賢洞,冒然進攻,必中埋伏,如何是好?”

黃迪獻策道:“如用火攻,不知怎地?”

王稟道:“就用火攻。”

姚平仲說道:“如此煙熏火燎,焉能不出?”隨後幾人撥出些人馬,尋得幾車枯枝敗草,堆在招賢洞口,點起火來,一霎時,烈焰飛騰,煙氣順着微風颳進洞裡。方七佛等人以爲進洞就可平安,哪知宋軍用了火攻計,洞裡之人被困,生不如死,被煙嗆得透不過氣,掩口遮鼻,四處亂走。方七佛只好把人馬分爲兩部向洞口突圍,方五相公並龐萬夏從正面突圍宋軍,自與史武恭從側面石洞突圍,如破宋軍,便南去黃岩縣。

此時宋軍數萬將士把洞口鐵桶圍住,兩路方軍從洞口猛然衝出與宋軍廝殺一處,宋軍雖是早有準備,還是難擋,被這一衝一殺,首尾難顧,方七佛與方五公趁亂潰圍而去,姚平仲、趙明、黃迪領軍去追方七佛,王稟、宋江去追方五公。

先說王稟、宋江追殺方五相公渡過永安溪至步路鄉,方五公兵散將寡,被王稟所圍,魯智深、武松、李逵、燕青領着步兵直衝方軍,方軍大亂,互相踐踏,死者千餘,方五相公被擒,龐萬夏要走,被“白玉龍”史斌攔住,馬上平端一條青龍大棍,龐萬夏殊死一搏,沒過十五回合,龐萬夏被史斌一棍打在太陽穴上,頭盔打癟,龐萬夏**崩裂,死屍墜馬,史斌雖沒殺死龐萬春,但卻殺了龐萬春親弟龐萬夏,也算爲堂弟史進雪了恨。

王稟得勝,回軍去追方七佛,卻遇到趙明部伍丟盔棄甲,王稟問了情況。趙明說道:“那方七佛真有霸王之猛,在大戰鄉與我軍交鋒一仗,輸贏未分繼續南走,我與黃迪、姚平仲直趕到朱溪鎮又將方七佛圍困,這廝一條鐵槊,一匹驪馬,殺出了重圍,還刺傷黃迪,姚平仲欲再追趕,方七佛喑嗚叱吒,大軍居然後退百步,方七佛見我軍已亂,回頭殺來,我三人收攏不住敗兵,全被打散,以至於此。”

王稟說道:“方七佛已經去往黃岩了?”

趙明說道:“想必如此。”正在此時,一人一馬從遠處跑來,衆人正看之時,那人來到面前稟道:“小人是台州司戶參軍滕膺派來,我家參軍已經將方七佛擋在括蒼山望海尖,還請幾位將軍前去助力,擒拿方七佛。”隨後在懷裡掏出書信交給王稟。

王稟看了來信說道:“你即刻回覆滕參軍,我等就來。”那人打馬絕塵而去。

宋江說道:“事不宜遲,我等早去,方七佛如此英勇,今日逃脫必爲他日之禍。”王稟、趙明、宋江三人領兵,馬不停蹄去了望海尖,半路遇到姚平仲、黃迪收攏敗卒而來,四路統制合兵一處,共有四萬五六千人馬。

且說滕膺率衆擋住方七佛,並不與之交鋒,乃是深溝高壘,在望海尖山下紮營,方軍強攻便以箭矢亂射。

方七佛無奈,問計史武恭道:“方今勢危,進不能進,退不能退,如之奈何?”

史武恭說道:“天下可無我,不可無君,敵若來時,末將捨命保大王殺出重圍。”

方七佛說道:“如能潰圍到達黃岩,我必和你結爲兄弟,同甘共苦,同富同貴。”史武恭稱謝不已。

卻說方七佛失守仙居,此事早已傳到黃岩,楊八桶急忙與衆將商議,調兵來救,先鋒劉贇、張威、鄔福、甄誠、昌盛、苟正六將引兵先行,主將關弼、督軍杜微親統大軍壓隊而來,副將賀從龍、范文虎跟隨,楊八桶自守黃岩。

卻說參軍滕膺只顧抵擋方七佛,不防背後,被劉贇、張威六將衝破堡壘,滕膺負傷,被驅散而走,方七佛得知黃岩來救,方要過去望海尖,背後王稟衆人殺到。

情急之下,史武恭說道:“大王自去,我來擋住追兵。”

方七佛頗有不捨之意,說道:“將軍雖然有失城之罪,我不怪將軍,我等先去,將軍不要戀戰,可速來。”說罷,方七佛領衆作別而去。史武恭自領千人堵在望海尖,不到一刻,宋軍追來。史武恭大呼列陣,盾手在先,長矛在後,列成方陣,史武恭在陣中步下橫戟指揮。

王稟看了,指揮弓箭亂射,都被盾牌擋住,無濟於事,遂問衆人道:“誰願和我當先破陣?”

趙明說道:“我與王統制先攻,如打開陣腳,你等隨後可撲。”王稟、趙明領軍兩萬衝殺過去,軍馬方到陣前,卻被盾里長矛刺傷、刺死,難以攻破。

宋江說道:“我等不可耽擱此處,員外、軍師可有妙策破敵?”

盧俊義說道:“盧某乃一武人,有何妙策!還看軍師之謀。”

吳用說道:“員外過謙,破此方陣可使步軍爲先,離陣近時可投火罐,陣裡火起必亂,步軍撞陣可勝。”宋江急令魯智深、武松,依吳用之法破陣。魯智深、武松步軍每人攜火油罐數個,急衝史武恭方陣,離着約有十數步,魯智深、武松大喊一聲,將數百火罐擲入陣裡,陣裡頓時煙火瀰漫,南軍被燒烤的焦頭爛額,軍心渙散。

李逵、樊瑞、項充、鄒潤等人隨後帶軍而衝,陣體支離破碎,兵員四處潰散,史武恭翻身上馬,猶自頑抗。王稟、趙明、黃迪、姚平仲同力驅殺。

李逵看見史武恭,血貫瞳仁,兩目赤紅,掄着板斧大步跑來便要砍。史武恭戟快,早刺在李逵肩頭,李逵如同山崩倒地,魯智深、武松等人捨命救回李逵。樊瑞見了,仗劍作法,平地捲起一陣黑風,罩住史武恭,史武恭眼不見物,樊瑞飛跑上前,只一流星錘,正打在史武恭臉上,史武恭面碎盔落,亡身馬下,手下軍人也被殺盡。

樊瑞得勝,衆兄弟都道:“樊魔王如此本事,何不早將出來?省卻許多麻煩!”

樊瑞嘆道:“每用道法傷人性命,可折損陽壽三年,因而不得輕用。”衆將聽了嗟噓。

王稟幾人得勝,宋軍將士把方軍人頭割下報功,共斬方軍一千五百首級,自損八百餘人。軍兵把人頭、屍首堆放一處,如同小山,王稟下令引火焚之,再去追殺方七佛。

此時方七佛已會合關弼衆將,過了括蒼山望海尖,已達黃岩縣嶼頭鄉整軍吃飯,在嶼頭鄉留下杜微等人做防,自和關弼去了黃岩。王稟衆人正行,突然軍士飛馬來報:“婺州新調通判姚舜明與王霆剿滅金華、義烏、浦江殘賊,讓張思正前來助力攻打黃岩。”王稟想待張思正到時一同進軍。

姚平仲說道:“仙居到黃岩不過一百五十里,我等已行一半,永康至仙居二百八十里,再到此處約有三百五六十里,不可久等,錯過良機,養成賊勢,江南何時平定?”宋江、趙明、黃迪也提議從速進軍,王稟便率大軍來到嶼頭鄉。

杜微與先鋒六將已在嶼頭鄉列陣等待宋軍,見宋軍到來,劉贇、張威來殺,宋軍裡朱仝、楊志飛馬抵住,劉贇和楊志戰到二十回合,劉贇一刀劈下,楊志在馬鞍旁抽出寶刀相迎,二將刀口相撞,劉贇大刀被楊志短刀削成兩半,劉贇見兵器已損,只得回馬,楊志槍長馬快,劉贇避之不及,早被挑落馬下。朱仝和張威鬥到三十合,朱仝用刀斜掠,張威橫槍抵擋,連槍帶人被朱仝斬成兩半而死。

杜微在營裡聽說,親自帶着鄔福、甄誠、昌盛、苟正出敵。楊志、朱仝還要顯威,直衝過來。這杜微身藏六口飛刀,冷不防飛出兩刀,正砍中楊志、朱仝左肩、右臂,二將落馬,鄔福、甄誠、昌盛、苟正要殺二人,宋軍衆人來救,朱仝、楊志才得以脫險,歸陣包紮傷口。

那李應見杜微會使飛刀,與自己同樣本事,前來較量,兩人各自扔出兩口飛刀,互相躲過。杜微再飛出兩口刀,李應卻把剩餘三口刀擲出,四把飛刀相撞落地,李應餘下那把飛刀卻正中杜微咽喉,杜微噴血而死。那邊鄔福被張清飛石打進右眼,眼珠蹦出而死;董平槍挑了甄誠;楊林刺死昌盛;杜興斬殺苟正,方軍餘衆千人全部歸降。

王稟和衆人挺進黃岩縣,佔領潮濟村後,分兵兩路:一路由姚平仲、趙明南取北洋鎮;一路由王稟、黃迪、宋江東下頭陀鎮,約時兩路會軍直抵黃岩城下。

且說宋江作爲王稟先鋒,星夜來到頭陀鎮,正值黎明。這頭陀鎮是黃岩最後一處險隘,宋江心知難取,就讓時遷打聽消息,時遷早出晚歸,回報宋江說道:“頭陀鎮四周佈滿陷阱,固若金湯,方七佛從此處去往黃岩留下賀從龍、范文虎把守,這兩人都是悍勇之將,另有五千軍馬可以調用,而且臨近永寧江,永寧江與黃岩縣相連,更有水軍三千援助,若無十分把握,強攻不知死傷多少!”宋江和吳用、朱武聽後,讓時遷下去休息。

宋江問道:“頭陀鎮如何攻打,二位兄弟可有見識?”

朱武說道:“小弟愚鈍,未有良策,只看吳軍師智慧。”宋江又目顧吳用。

吳用略思片刻說道:“永寧江有一分流在頭陀鎮東,今夜可派李俊等人率領水軍一千,繞道潛伏江中,明日我等在鎮西佯攻,李俊可帶水軍趁亂奪取頭陀鎮水軍船隻,大事可濟。”宋江、朱武拍手稱妙,三人商議之後,傳令李俊等人不在話下。宋江送走吳用、朱武已是二更,伏案看書,自覺睏倦,入榻休息,只覺渾渾噩噩當中,似睡非睡,似醒非醒,有人相喚。宋江隨口應着,起身出得帳來,尋着呼聲走出轅門,不覺離了營地,來到一處空曠地帶,本是深夜卻如白晝。

宋江自言道:“怪哉,方纔還是夜晚,走了幾步,卻亮了天!”

宋江只聽有人叫道:“宋三郎,認得我否?”宋江尋着聲音看去,只在前方不遠立着一人,宋江湊近去看,嚇得魂不附體,心裡只顧害怕,說不出話,原來那人和宋江相貌身高絲毫不差,因此宋江驚懼。

那人飄忽來到宋江面前,說道:“汝不必驚慌,你我本是一人,今日我來,只爲助你成就功業。”

宋江聽了,問道:“怎地成就功業?”

那人說道:“如今你是過不得頭陀鎮去,如過頭陀鎮,須應在天傷星身上。”

宋江又問:“尊駕可留姓名?”那人並不回答,忽然變作一星,飛入北斗,天色忽然暗沉,宋江正不知何往,直感到地裂山崩,從斷崖掉落,宋江閉了雙眼,以爲必死,卻感覺身體搖晃,猛然睜眼,見衆兄弟圍在牀頭呼喚搖晃,原來只是一夢。

宋江問道:“宋江沒死?”

李逵說道:“有我等在,死也輪不到哥哥,哥哥如何這般說?”宋江在牀上被衆人扶起。

吳用說道:“哥哥在夢裡大呼救命,定是夢魘。”

宋江說道:“我無事了,兄弟們各回本寨,莫讓敵人有隙可乘。”衆兄弟見宋江無事,各自出帳而去。吳用要走,宋江扯住吳用衣袂,以目顧之。

吳用知意,留下問道:“兄長可有話說?”

宋江問道:“現在幾時了?”

吳用說道:“四更天了,方纔哥哥在夢裡數次呼喚武松,不知夢到什麼?”宋江把夜裡夢到如實說了。

吳用聽後說道:“此地爲讖名,武松卻是頭陀,攻打此處正需步軍。”宋江會意,命全軍造飯吃過,步軍在前,馬軍在後,攻打頭陀鎮。

再說魯智深、武松、李逵、**、燕青、樊瑞、鄒潤帶領步軍攻打頭陀鎮,鎮裡拋出石頭、飛籤,武松左躲右閃,一個失足,從亂草叢裡掉進土窟之中。

武松順着土窟滑到鎮裡,猛然鑽出,揮刀亂殺亂砍,直打到鎮門,殺了守門軍卒,打開大門,引宋軍裡應外合,向裡衝殺。李俊、阮小七、童威、童猛等人也奪取了方軍船隻,頭陀鎮旱寨、水寨一片狼藉。魯智深、武松併力向前,正遇賀從龍、范文虎,魯智深一禪杖打死了賀從龍,武松也已斬下范文虎頭顱。

正是:阻礙蕩掃一如空,黃岩縣城指日平。

畢竟後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第六八回捨命柘皋龍爭虎鬥 謀計西湖論功行賞第十六回永康城王霆破賊 仙居縣秦明殞命第三十三回蕭幹敗亡箭笴山 張覺走死燕京地第二十七回楊惟忠還闕直事 韓世忠喜結良緣第十三回童貫奪取處州城 項德戰死黃姑嶺第六二回廢劉豫岳飛用間 罷趙鼎秦檜專國第五八回徵新楚張德遠督軍 破益陽牛伯遠捨命第二十二回俞道安兵敗身死 呂師囊計窮被擒第八回仗妖術借屍還魂 借小道暗渡陳倉第二十二回俞道安兵敗身死 呂師囊計窮被擒第五回宋江引軍救秀州 方臘趁夜出郡城第三十一回周同功德圓滿 岳飛從軍真定第五五回嶽鵬舉請命初北伐 韓良臣兵勝大儀鎮第三十七回魯智深雍丘誅佞 姚平仲入蜀得道第三十九回賊臣貶竄死異地 金軍攻陷太原城第二回佛天王再挫官兵 花仙子捍城抗敵第十二回韓世忠力擒渠帥 林教頭奮斬敵將第五五回嶽鵬舉請命初北伐 韓良臣兵勝大儀鎮第十七回望海尖方七佛脫厄 頭陀鎮武二郎破敵第二十一回方聖公伏誅汴京 霍成富剽掠縉雲第二十九回張叔夜計窘宋江 梁山軍招安受賞第四八回王善逞威大破官軍 苗傅設伏誅殺佞臣第六一回良馬對節使拜太尉 淮軍叛都督辭相位第六八回捨命柘皋龍爭虎鬥 謀計西湖論功行賞第五六回仇泰然死守抗敵 秦會之東山再起第五八回徵新楚張德遠督軍 破益陽牛伯遠捨命第二十九回張叔夜計窘宋江 梁山軍招安受賞第五五回嶽鵬舉請命初北伐 韓良臣兵勝大儀鎮第四一回破六甲金人陷汴京 擄二帝北宋大終結第二十八回童宣撫分道伐遼 種都統退保雄州第六七回朱仙鎮金牌促班師 燕京府片語除政敵第二十三回太師鈞旨屠村民 先鋒請令擊賊寇第十一回劉光世攻破婺州城 宋公明搶佔嚴家溪第四三回樑興聚義太行 張所募兵河北第五九回伐洞庭岳飛建功 戰官軍楊幺身死第四七回史斌敗死鳴犢鎮 曲端勇取長安城第四一回破六甲金人陷汴京 擄二帝北宋大終結第八回仗妖術借屍還魂 借小道暗渡陳倉第五三回吳玠二敗金兀朮 楊幺稱王洞庭湖第二十一回方聖公伏誅汴京 霍成富剽掠縉雲第六三回吳玠病故仙人關 兀朮操練鐵浮屠第二十一回方聖公伏誅汴京 霍成富剽掠縉雲第一回方聖公僣號清溪縣 呂信陵首戰威坪鎮第四二回康王即位應天府 趙雲夜宿忠義村第二十六回平南國論功行賞 憤不公復叛朝廷第十二回韓世忠力擒渠帥 林教頭奮斬敵將第二十三回太師鈞旨屠村民 先鋒請令擊賊寇第四三回樑興聚義太行 張所募兵河北第五一回曲端絕命恭州獄 吳玠一敗金兀朮第二十六回平南國論功行賞 憤不公復叛朝廷第十五回童宣撫奏凱還朝 裘道人敗死新昌第五九回伐洞庭岳飛建功 戰官軍楊幺身死第二十七回楊惟忠還闕直事 韓世忠喜結良緣第五八回徵新楚張德遠督軍 破益陽牛伯遠捨命第二十九回張叔夜計窘宋江 梁山軍招安受賞第二十一回方聖公伏誅汴京 霍成富剽掠縉雲第十一回劉光世攻破婺州城 宋公明搶佔嚴家溪第十一回劉光世攻破婺州城 宋公明搶佔嚴家溪第六五回王夜叉克復宿州城 嶽太尉上書乞進兵第五五回嶽鵬舉請命初北伐 韓良臣兵勝大儀鎮第二十八回童宣撫分道伐遼 種都統退保雄州第五五回嶽鵬舉請命初北伐 韓良臣兵勝大儀鎮第五六回仇泰然死守抗敵 秦會之東山再起第四回陳遘上疏平逆寇 趙約詈賊死杭州第三回樊壯士雪夜刺賊 曾知州離任城陷第六回取杭州城衆星歸天 破南國軍兩敗俱傷第三十四回過龍崗牛皋出世 收鄆州張俊斃寇第五七回李伯紀縱論天下 楊義勇陳兵洞庭第十四回火牛陣黑夜破官軍 連環馬白晝取孤城第四十回感忠義岳母刺字 恨無力老種歸天第十五回童宣撫奏凱還朝 裘道人敗死新昌第六二回廢劉豫岳飛用間 罷趙鼎秦檜專國第六九回置樞密盡收兵權 遊古寺兄弟相逢第八回仗妖術借屍還魂 借小道暗渡陳倉第五七回李伯紀縱論天下 楊義勇陳兵洞庭第十七回望海尖方七佛脫厄 頭陀鎮武二郎破敵第五十回韓潑五怒戰長江 秦長腳歸國任事第十回二僧人幻境奇遇 兩魔王衢州鬥法第十二回韓世忠力擒渠帥 林教頭奮斬敵將第七回戰烏龍嶺兄弟傷亡 複錢塘縣英雄智勇第八回仗妖術借屍還魂 借小道暗渡陳倉第十六回永康城王霆破賊 仙居縣秦明殞命第三十一回周同功德圓滿 岳飛從軍真定第二回佛天王再挫官兵 花仙子捍城抗敵第十二回韓世忠力擒渠帥 林教頭奮斬敵將第五回宋江引軍救秀州 方臘趁夜出郡城第十一回劉光世攻破婺州城 宋公明搶佔嚴家溪第五四回韓五兵打劉光世 吳玠三敗金兀朮第六八回捨命柘皋龍爭虎鬥 謀計西湖論功行賞第六二回廢劉豫岳飛用間 罷趙鼎秦檜專國第十六回永康城王霆破賊 仙居縣秦明殞命第十五回童宣撫奏凱還朝 裘道人敗死新昌第十三回童貫奪取處州城 項德戰死黃姑嶺第三十三回蕭幹敗亡箭笴山 張覺走死燕京地第七回戰烏龍嶺兄弟傷亡 複錢塘縣英雄智勇第二十三回太師鈞旨屠村民 先鋒請令擊賊寇第五九回伐洞庭岳飛建功 戰官軍楊幺身死第五六回仇泰然死守抗敵 秦會之東山再起
第六八回捨命柘皋龍爭虎鬥 謀計西湖論功行賞第十六回永康城王霆破賊 仙居縣秦明殞命第三十三回蕭幹敗亡箭笴山 張覺走死燕京地第二十七回楊惟忠還闕直事 韓世忠喜結良緣第十三回童貫奪取處州城 項德戰死黃姑嶺第六二回廢劉豫岳飛用間 罷趙鼎秦檜專國第五八回徵新楚張德遠督軍 破益陽牛伯遠捨命第二十二回俞道安兵敗身死 呂師囊計窮被擒第八回仗妖術借屍還魂 借小道暗渡陳倉第二十二回俞道安兵敗身死 呂師囊計窮被擒第五回宋江引軍救秀州 方臘趁夜出郡城第三十一回周同功德圓滿 岳飛從軍真定第五五回嶽鵬舉請命初北伐 韓良臣兵勝大儀鎮第三十七回魯智深雍丘誅佞 姚平仲入蜀得道第三十九回賊臣貶竄死異地 金軍攻陷太原城第二回佛天王再挫官兵 花仙子捍城抗敵第十二回韓世忠力擒渠帥 林教頭奮斬敵將第五五回嶽鵬舉請命初北伐 韓良臣兵勝大儀鎮第十七回望海尖方七佛脫厄 頭陀鎮武二郎破敵第二十一回方聖公伏誅汴京 霍成富剽掠縉雲第二十九回張叔夜計窘宋江 梁山軍招安受賞第四八回王善逞威大破官軍 苗傅設伏誅殺佞臣第六一回良馬對節使拜太尉 淮軍叛都督辭相位第六八回捨命柘皋龍爭虎鬥 謀計西湖論功行賞第五六回仇泰然死守抗敵 秦會之東山再起第五八回徵新楚張德遠督軍 破益陽牛伯遠捨命第二十九回張叔夜計窘宋江 梁山軍招安受賞第五五回嶽鵬舉請命初北伐 韓良臣兵勝大儀鎮第四一回破六甲金人陷汴京 擄二帝北宋大終結第二十八回童宣撫分道伐遼 種都統退保雄州第六七回朱仙鎮金牌促班師 燕京府片語除政敵第二十三回太師鈞旨屠村民 先鋒請令擊賊寇第十一回劉光世攻破婺州城 宋公明搶佔嚴家溪第四三回樑興聚義太行 張所募兵河北第五九回伐洞庭岳飛建功 戰官軍楊幺身死第四七回史斌敗死鳴犢鎮 曲端勇取長安城第四一回破六甲金人陷汴京 擄二帝北宋大終結第八回仗妖術借屍還魂 借小道暗渡陳倉第五三回吳玠二敗金兀朮 楊幺稱王洞庭湖第二十一回方聖公伏誅汴京 霍成富剽掠縉雲第六三回吳玠病故仙人關 兀朮操練鐵浮屠第二十一回方聖公伏誅汴京 霍成富剽掠縉雲第一回方聖公僣號清溪縣 呂信陵首戰威坪鎮第四二回康王即位應天府 趙雲夜宿忠義村第二十六回平南國論功行賞 憤不公復叛朝廷第十二回韓世忠力擒渠帥 林教頭奮斬敵將第二十三回太師鈞旨屠村民 先鋒請令擊賊寇第四三回樑興聚義太行 張所募兵河北第五一回曲端絕命恭州獄 吳玠一敗金兀朮第二十六回平南國論功行賞 憤不公復叛朝廷第十五回童宣撫奏凱還朝 裘道人敗死新昌第五九回伐洞庭岳飛建功 戰官軍楊幺身死第二十七回楊惟忠還闕直事 韓世忠喜結良緣第五八回徵新楚張德遠督軍 破益陽牛伯遠捨命第二十九回張叔夜計窘宋江 梁山軍招安受賞第二十一回方聖公伏誅汴京 霍成富剽掠縉雲第十一回劉光世攻破婺州城 宋公明搶佔嚴家溪第十一回劉光世攻破婺州城 宋公明搶佔嚴家溪第六五回王夜叉克復宿州城 嶽太尉上書乞進兵第五五回嶽鵬舉請命初北伐 韓良臣兵勝大儀鎮第二十八回童宣撫分道伐遼 種都統退保雄州第五五回嶽鵬舉請命初北伐 韓良臣兵勝大儀鎮第五六回仇泰然死守抗敵 秦會之東山再起第四回陳遘上疏平逆寇 趙約詈賊死杭州第三回樊壯士雪夜刺賊 曾知州離任城陷第六回取杭州城衆星歸天 破南國軍兩敗俱傷第三十四回過龍崗牛皋出世 收鄆州張俊斃寇第五七回李伯紀縱論天下 楊義勇陳兵洞庭第十四回火牛陣黑夜破官軍 連環馬白晝取孤城第四十回感忠義岳母刺字 恨無力老種歸天第十五回童宣撫奏凱還朝 裘道人敗死新昌第六二回廢劉豫岳飛用間 罷趙鼎秦檜專國第六九回置樞密盡收兵權 遊古寺兄弟相逢第八回仗妖術借屍還魂 借小道暗渡陳倉第五七回李伯紀縱論天下 楊義勇陳兵洞庭第十七回望海尖方七佛脫厄 頭陀鎮武二郎破敵第五十回韓潑五怒戰長江 秦長腳歸國任事第十回二僧人幻境奇遇 兩魔王衢州鬥法第十二回韓世忠力擒渠帥 林教頭奮斬敵將第七回戰烏龍嶺兄弟傷亡 複錢塘縣英雄智勇第八回仗妖術借屍還魂 借小道暗渡陳倉第十六回永康城王霆破賊 仙居縣秦明殞命第三十一回周同功德圓滿 岳飛從軍真定第二回佛天王再挫官兵 花仙子捍城抗敵第十二回韓世忠力擒渠帥 林教頭奮斬敵將第五回宋江引軍救秀州 方臘趁夜出郡城第十一回劉光世攻破婺州城 宋公明搶佔嚴家溪第五四回韓五兵打劉光世 吳玠三敗金兀朮第六八回捨命柘皋龍爭虎鬥 謀計西湖論功行賞第六二回廢劉豫岳飛用間 罷趙鼎秦檜專國第十六回永康城王霆破賊 仙居縣秦明殞命第十五回童宣撫奏凱還朝 裘道人敗死新昌第十三回童貫奪取處州城 項德戰死黃姑嶺第三十三回蕭幹敗亡箭笴山 張覺走死燕京地第七回戰烏龍嶺兄弟傷亡 複錢塘縣英雄智勇第二十三回太師鈞旨屠村民 先鋒請令擊賊寇第五九回伐洞庭岳飛建功 戰官軍楊幺身死第五六回仇泰然死守抗敵 秦會之東山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