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回賊臣貶竄死異地 金軍攻陷太原城

〖賊臣貶竄死異地~金軍攻陷太原城〗

詩曰:

人生雖有百年期,夭壽窮通莫預知。

昨日街頭猶走馬,今朝棺內己眠屍。

龍無尺木難昇天,金殿狻猊糞中蛆。

文臣武將千萬死,兵連禍結四海傷。

話說种師道得知兄弟种師中戰死榆次,悲痛欲絕,思朝廷不能用人,上書以病請歸家養老,天子乃召師道還。

此時開府儀同三司高俅已死,依前例,天子當掛服舉哀,太學博士李若冰字清卿,上章言道:“高俅以倖臣躐躋顯位,敗壞軍政,金人長驅直入,其罪當與童貫等同。得全首領以沒,尚當追削官秩,示與衆棄;而有司循常習故,欲加縟禮,非所以靖公議也。”二次上章,天子乃追削高俅官職。

天子欲遣使至金國,議以賦入贖三鎮,下詔推薦可去者,李若冰在選中。天子賜名若水,乃遷著作佐郎,令爲使者,往見粘罕於雲中。

天子使李若水往金國後,又加封河東經略安撫使張孝純爲檢校少保、武當軍節度使。詔令天下舉薦研習武藝、精通兵法之人。時太原危急,羣臣欲割三鎮地與金人,李綱沮之,天子乃以李綱代种師道爲宣撫使援救太原。

且說蔡京隨太上皇還京,未遂天下人心,以法誅戮,侍御史孫覿等人極力疏其奸惡連貶崇信、慶遠軍節度副使,安置衡州,天子又令徙往韶、儋二州。蔡京雖然被貶,依舊作威作福,攜有家財萬貫。

這日,蔡京行至潭州鬧市,飢渴疲弊,尋處酒樓,欲要吃喝休息,哪知隨從直吆喝是當朝太師駕到,使閒人退避,意獨佔酒樓。此事不脛而走,百性怨憤,圍至樓下,聲罵蔡京,似要引火焚樓,蔡京尚未吃食,急從後門逃出,苦行半日,無人賣與吃喝。

蔡京見百姓恨自己深入骨髓,作詞一首道:“八十一年往事,三千里外無家,孤身骨肉各天涯,遙望神州淚下。金殿五曾拜相,玉堂十度宣麻,追思往日謾繁華,到此翻成夢話。”又感慨嘆道:“京失人心,何至於此!”乃於七月下旬與其子蔡脩餓死於潭州崇教寺,時年八十歲。

蔡京字元長,興化仙遊人。熙寧三年進士出身,一生四次爲相,歷時十七年,深受道君皇帝倚重,然天資兇譎,舞智御人,在人主前,顓狙伺爲固位計,始終一說,謂當越拘攣之俗,竭四海九州之力以自奉。道君天子亦知其奸詐,屢罷屢起,擇與蔡京不和者執政,用以牽制。蔡京每聞將被退免,輒入宮見帝祈哀,蒲伏扣頭,毫無廉恥。敗壞綱紀,毀壞國法,雖遣死道路,天下猶以不正典刑爲恨。

故而百姓皆道:“但知有蔡京,不知有朝廷。”又市井爲之歌曰:“打破桶、潑了菜,便是人間好世界。”那桶便指童貫,菜即是蔡京。世人並稱蔡京、童貫爲“公媼二相”。

蔡京共有子孫二十三人,內有八子,蔡倏早卒,蔡攸貶至廣東萬安賜死,蔡袺連罪被誅,蔡絛流放白州而死,蔡鈃因娶公主免竄,餘子及諸孫皆分徙遠惡州郡。

再說童貫字道夫,與其他宦官大不相同,頦下長有鬍鬚數十,身材魁梧,皮骨勁如鐵,不類閹人。頗有度量,仗義疏財。曾募長大少年幾萬人,號爲“勝捷軍”,作爲親軍,環列自家,同上皇南巡擁之自隨。上皇過浮橋,衛士攀望號慟,童貫唯恐不能快行,使親軍用箭亂射,中矢者百餘人,道路流涕,於是諫官、御史與國人議者蜂起,皆言童貫罪惡。新天子大怒,因而將童貫貶爲左衛上將軍,又謫爲昭化軍節度副使,竄之英州、吉陽軍。

童貫尚未至吉陽軍,新天子下詔數其十大罪狀,命監察御史張澄隨其行程,蒞斬童貫於南雄,童貫時年七十二歲。張澄使木匣裝其首級,送回汴京,懸首於鬧市,使百姓知之,以正視聽,無不拍手稱快。更有甚者,將童貫首級遞相傳踢,以作蹴鞠。

童貫手握兵權二十年,權傾一時,皆稱之爲“媼相”,發號施令過於皇命。曾有論其過者,道君皇帝令方劭往察,方劭一舉一動,童貫皆使人偵之,乃先誣陷方劭,方劭反而得罪而死。雖有擊夏擒臘之功,世人仍恨之入骨,將其醢成肉泥,亦不能抵其罪惡。

有詞說童貫之奸惡道:

少出李憲,性巧擅媚。

自給宮掖,善策微指。

徽宗即位,奉官蘇杭。

始結蔡京,貫力相舉。

蔡京既相,貫統西兵。

師復四州,恩威隆寵。

累封節度,屢破西羌。

政和初始,進官太尉。

宦官上介,嗤之以鼻。

使遼還闕,加職宣撫。

不滿三秋,而升國公。

時稱媼相,天下爲恥。

統兵秦晉,深入河隴。

名將劉法,亟諫不可。

貫逼使行,法敗身死。

貫隱其敗,以捷聞朝。

百官入賀,莫不切齒。

法度淪亡,軍政盡壞。

使遼還京,歸薦馬植。

方臘殘暴,南面稱尊。

所聚兵帥,諸將討平。

王師凱旋,四百餘日。

方臘雖平,北伐遂起。

遼國狼虎,兩戰無功。

金人協力,方復燕山。

詔解節鉞,爲真三公。

一落一起,宦官封王。

粘罕南侵,貫在太原。

畏敵如虎,謀遁歸京。

貫奔入都,欽宗受禪。

下詔親征,用貫留守。

不受皇命,與君南巡。

勝捷親軍,橫暴無度。

權傾一時,超脫制敕。

諫官國人,議者蜂起。

屢貶吉陽,詔數十罪。

張澄奉旨,跡其所至。

及於南雄,蒞臨斬之。

既誅童貫,函首赴闕。

梟於都市,乃彰國法。

時姚古兵敗,退保隆德府,坐擁兵逗留,使种師中戰死,御史中丞陳過庭奏姚古罪不可恕,天子遂貶姚古爲節度副使、安置廣州,詔以解潛代之。

姚古屯威勝軍時,帳下統制官焦安節妄傳粘罕將至,以動軍情,既而又勸姚古遁去,使軍馬潰敗,李綱召焦安節,數其罪狀,斬焦安節於瓊林苑。

御史胡舜陟又論趙良嗣結成邊患,敗契丹百年之好,使金寇侵陵,禍及中國,乞戮之於市。

時趙良嗣已竄郴州,詔令廣西轉運副使李升之即所至,梟其首,並竄其子孫於海南。又有兩處敗報相繼傳至東京,乃是解潛、劉韐與金人交兵敗績。

八月,天子趙桓覆命种師道以宣撫使巡邊,召回李綱。時金狼主吳乞買令蕭仲恭使宋,蕭仲恭本遼國人,金攻遼,仲恭與遼主俱被擒獲,吳乞買以蕭仲恭忠於其主,特加禮待。宋少帝趙桓以爲蕭仲恭、耶律餘睹皆有亡國之恨,而餘睹爲監軍,掌握兵權,可誘而用之,乃以臘丸書令蕭仲恭密緻耶律餘睹,使爲內應,不想此是引火燒身之計。

蕭仲恭素懷忠信,無反覆志,若不答應,恐不允歸國,遂陽許宋少帝。還見斡離不,以臘丸書獻之,斡離不察蕭仲恭無他,並不怪罪,乃上言金主吳乞買,吳乞買正欲二次伐宋,苦無藉口,遂以此爲由,再令粘沒喝、斡離不統兵南牧。

粘罕出西京,宋河東察訪使張灝率兵十萬出汾州,被拔離速所擊敗。劉臻以兵出壽陽,被完顏婁室擊破。張灝又結營於文水縣近郊,又被金將突合速、拔離速合兵擊破,張灝大敗。

八月中旬,都統制張思正引兵號十七萬夜襲金軍文水,圍金將骨赧、突合速、拔離速,突合速麾軍士下馬力戰,潰圍而出。宋軍大勝。

次日,張思正復與金軍戰,宋軍大敗,死傷數萬人,張思正退守汾州。都統制折可求亦兵敗子夏山。威勝、隆德、汾、晉、澤、絳等地百姓,皆渡黃河南逃,州縣皆空,無人禦敵,金軍乘勝攻打太原。

太原已被粘罕圍困八月有餘,自初春至秋末,金軍先後九次攻城,皆被太原知府張孝純、兵馬總管王稟與子王荀、通判劉士英、方笈等大小將士、軍民擊退,城中軍民十死七八。直至如今,裡無糧草,外無救兵,城中依舊誓死堅守。

這日,城內乏食,王稟見將士飢餒,乃將自己數匹愛馬令將士殺之食肉。將士感激涕零道:“總管每日靠馬驅馳,援應太原各門,若無戰馬,如何迎敵?”

王稟仰天嘆道:“太原若是失守,吾縱有萬貫家私,又復何用!”遂令軍士殺馬食肉。未過幾日,城內牛馬驢騾、豬狗雞羊、牛筋弓弦、馬鞍皮革皆被食盡,迫不得已,掘洞尋鼠而食。

又一日,劉士英在城牆抵禦金軍,遙望金軍陣後,一路人馬衝殺而來,劉士英不知何故,少刻金兵退去,一員大將單人獨馬,白袍素甲,手持白奏道陀槍衝至城下,高聲叫道:“莫要投石放箭,我是福州觀察使、朔寧知府孫益,奉命來解太原之圍,速開城門。”劉士英使人急報張孝純,張孝純急來城頭觀看,卻不見人,忙問劉士英道:“來人在何處?”

劉士英一指遠處金軍圍裹之中,說道:“那人見金軍迫近,我又不能擅自開城,翻身殺入敵中。”

張孝純舉目望去,只見煙塵滾滾,金軍四年圍堵一員猛將,說道:“如何使其復來城下?”

劉士英命舉“張”字旗揮動,孫益與金兵交戰,忽見太原城頭搖旗相招,乃奮力殺開血路,復躍馬冒圍至城下,高聲大喊:“急開城門,敵兵來也。”

張孝純問道:“爾來怎無軍馬?”

孫益答道:“方帶人馬,全部陷於陣中。”

張孝純見追兵已迫城下,乃說道:“金兵已至城下,不能啓門,恐敵軍攻入,將軍當破圍而出,使朝廷統大軍來救,纔是道理。”

孫益見張孝純不肯開門,大叫道:“儒子不可共事!”又回馬殺入金軍之中,凡三進三出,力竭戰死。孫益天資忠勇,每傾貲以賞戰士,能得人死力,身雖戰死,有子一人。

卻說至九月中旬,幷州被圍二百五十餘日,王稟自在南城牆督戰,忽報北門城壞,被金軍攻入。王稟大驚之下,引百名勇士急赴北郭退敵,行至半路,又有人報知府張孝純、通判方笈被金兵擒獲,王稟、劉士英急率百人趕奔府衙,正逢金兵蜂擁殺來,王稟、劉士英率衆與金軍巷戰,死傷頗多,左右勸王稟逃離太原,王稟厲聲叫道:“太原軍民無畏死者,吾爲幷州總管,安能棄父老獨活!”言畢,揮刀拼死殺敵,直殺到城南開遠門,身中刀槍數十,猶自苦戰。

此時粘罕已火攻燒壞開遠門,銀術可遠遠見了王稟,對粘罕指道:“那紅袍金甲的便是王稟,若降了此人,太原可定。”粘罕而令軍馬將王稟團團圍困,使通事勸降王稟,王稟厲聲大罵,棄刀拔劍,手殺數人,見幷州無望,仰天長嘯道:“生非我意,死非我願。爲國爲民,何負蒼天!”乃與子王荀赴火而死,王稟時年五十九歲,王荀時年三十五歲。王稟後被追封爲安化郡王,諡號忠壯。王荀追贈右武大夫、恩州刺史。

劉士英見王稟已死,也無生意,持雙鏜接戰,手殺數人亦死。後方笈在金,因講和使附書言二人死節,刻石於溫、衢二州,至今古蹟尚存。

粘罕攻下太原,使猛安完顏鶻沙虎連破平遙、靈石、孝義、介休各縣。此時東路軍斡離不亦是屢戰屢勝,先是斡離不兵發保州,用大將耶律鐸大破宋兵三萬於雄州,殺萬餘人。大將那野等人擊敗宋兵七千於中山,又取新城縣。高六、董才破宋兵三千於廣信。大將突拈攻拔新樂縣。

太原陷於金軍,此事傳至朝廷,羣臣悚懼,天子不安。天子貶吳敏爲崇信軍節度副使、安置涪州,將奸臣朱勔賜死,罷李綱爲揚州知州。

九月末,因尚書右丞、中書侍郎何慄請建四道總管,詔令大名知府趙野爲北道都總管,河南知府王襄爲西道都總管,鄧州知府張叔夜爲南道都總管,應天知府胡直孺爲東道都總管。天子又遣給事中黃鍔由海道使金國議和,此月,夏人攻陷西安州。

十月,貶李綱爲保靜軍節度副使、安置建昌軍。斡離不與种師道從弟種師閔四萬軍相遇井陘口,兩軍大戰,師閔兵敗而死,斡離不乘勢取天威軍,攻廣信軍與保州不克,越中山攻真定。

時李邈爲青州觀察使代知真定府,與吉州防禦使、真定府路都鈐轄劉竧同守真定。李邈知城中兵不滿二千,錢不滿二百萬,自知無以拒敵,乃諭民出財,共爲死守。百姓皆知李邈固守,不數日,集錢十三萬貫、粟十一萬石,募民爲勇敢亦數千人。

斡離不圍真定,初攻北城月餘,劉竧拒之,率衆晝夜搏戰城上。斡離不卻佯攻東城,李邈令劉竧馳援,斡離不又潛移大軍還攻北城,金軍攀堞而上,真定遂陷。

斡離不前後攻打四十餘日,真定城破,李邈巷戰失利,欲要投井,被左右死命攔住,因而被金軍所擒。

劉竧猶集兵馬巷戰,兵士有逃者,劉竧回顧其弟道:“我大將也,怎能被賊所殺!”挺身提刀潰圍欲出,各門已被金軍所守,乃至孫氏山亭中,解絛自縊而死。

再說斡離不入真定,脅迫李邈拜己,李邈昂首不拜,斡離不怒,用火燎其鬚眉及兩髀,李邈忍痛不顧。

斡離不見其不屈,問道:“爾集民兵擊我,罵我爲賊,何也?”

李邈厲聲叱道:“汝等負盟,所至掠吾金帛子女,何諱吾言?”斡離不無言,知不能屈。

後二帝被擄,欲以李邈知滄州,李邈笑而不答。說道:“天下強弱之勢安有常,特吾中國適逢其隙耳。汝不以此時歸二帝及兩河地,歲取重幣如契丹,以爲長利,強尚可恃乎?”

金人忌諱其言,命李邈披髮左衽,李邈大怒,詆譭甚力,金人撾其口,猶吮血罵之。又自去發爲浮屠,金人不能忍,遂殺李邈。

李邈將死,顏色不變,南向再拜,端坐就戮,燕人爲之流涕。高宗趙構得知,贈昭化軍節度副使,諡曰“忠壯”。此爲後話。

正是:家貧知良犬,國破現忠臣。

若知後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第三十五回靈狐坐殿警公卿 金國毀盟侵宋土第五一回曲端絕命恭州獄 吳玠一敗金兀朮第三十一回周同功德圓滿 岳飛從軍真定第六三回吳玠病故仙人關 兀朮操練鐵浮屠第十二回韓世忠力擒渠帥 林教頭奮斬敵將第三十一回周同功德圓滿 岳飛從軍真定第十七回望海尖方七佛脫厄 頭陀鎮武二郎破敵第二十九回張叔夜計窘宋江 梁山軍招安受賞第三十八回汴京城辱國立盟 殺熊嶺老將捐軀第二十四回羣星感應赴仙山 李逵大鬧伏魔殿第五回宋江引軍救秀州 方臘趁夜出郡城第十七回望海尖方七佛脫厄 頭陀鎮武二郎破敵第六六回楊再興戰歿小商橋 贏官人威震潁昌府第四五回討叛逆曲端鞭將 諫昏君宗澤上疏第六一回良馬對節使拜太尉 淮軍叛都督辭相位第三十八回汴京城辱國立盟 殺熊嶺老將捐軀第五二回岳家軍受命討賊 韓世忠官升太尉第五九回伐洞庭岳飛建功 戰官軍楊幺身死第六五回王夜叉克復宿州城 嶽太尉上書乞進兵第四八回王善逞威大破官軍 苗傅設伏誅殺佞臣第六四回攻河南兀朮渝盟 守順昌劉錡抗旨第三十八回汴京城辱國立盟 殺熊嶺老將捐軀第四四回牽羊禮金主辱宋帝 治寇亂諸將討羣盜第十三回童貫奪取處州城 項德戰死黃姑嶺第十四回火牛陣黑夜破官軍 連環馬白晝取孤城第四七回史斌敗死鳴犢鎮 曲端勇取長安城第十九回美女將役用骷髏兵 宣撫使入京獻僞帝第十五回童宣撫奏凱還朝 裘道人敗死新昌第三十回童太師二次伐遼 劉延慶折損軍旅第四回陳遘上疏平逆寇 趙約詈賊死杭州第四六回宗澤彌留呼渡河 關勝盡忠死濟南第五七回李伯紀縱論天下 楊義勇陳兵洞庭第十八回方七佛自刎永寧江 呂師囊兵敗芙蓉鎮第十九回美女將役用骷髏兵 宣撫使入京獻僞帝第四回陳遘上疏平逆寇 趙約詈賊死杭州第六四回攻河南兀朮渝盟 守順昌劉錡抗旨第五四回韓五兵打劉光世 吳玠三敗金兀朮第二十三回太師鈞旨屠村民 先鋒請令擊賊寇第十七回望海尖方七佛脫厄 頭陀鎮武二郎破敵第六六回楊再興戰歿小商橋 贏官人威震潁昌府第六七回朱仙鎮金牌促班師 燕京府片語除政敵第四七回史斌敗死鳴犢鎮 曲端勇取長安城第三十五回靈狐坐殿警公卿 金國毀盟侵宋土第六二回廢劉豫岳飛用間 罷趙鼎秦檜專國第四三回樑興聚義太行 張所募兵河北第十三回童貫奪取處州城 項德戰死黃姑嶺第五三回吳玠二敗金兀朮 楊幺稱王洞庭湖第四回陳遘上疏平逆寇 趙約詈賊死杭州第五十回韓潑五怒戰長江 秦長腳歸國任事第二十七回楊惟忠還闕直事 韓世忠喜結良緣第五六回仇泰然死守抗敵 秦會之東山再起第八回仗妖術借屍還魂 借小道暗渡陳倉第三十八回汴京城辱國立盟 殺熊嶺老將捐軀第二十八回童宣撫分道伐遼 種都統退保雄州第六十回梁紅玉陷陣身亡 楊沂中破敵晉爵第六五回王夜叉克復宿州城 嶽太尉上書乞進兵第三十三回蕭幹敗亡箭笴山 張覺走死燕京地第二回佛天王再挫官兵 花仙子捍城抗敵第八回仗妖術借屍還魂 借小道暗渡陳倉第四回陳遘上疏平逆寇 趙約詈賊死杭州第五十回韓潑五怒戰長江 秦長腳歸國任事第二十六回平南國論功行賞 憤不公復叛朝廷第五十回韓潑五怒戰長江 秦長腳歸國任事第二十二回俞道安兵敗身死 呂師囊計窮被擒第二十三回太師鈞旨屠村民 先鋒請令擊賊寇第三十七回魯智深雍丘誅佞 姚平仲入蜀得道第三十七回魯智深雍丘誅佞 姚平仲入蜀得道第十一回劉光世攻破婺州城 宋公明搶佔嚴家溪第五七回李伯紀縱論天下 楊義勇陳兵洞庭第二十九回張叔夜計窘宋江 梁山軍招安受賞第一回方聖公僣號清溪縣 呂信陵首戰威坪鎮第十四回火牛陣黑夜破官軍 連環馬白晝取孤城第二十三回太師鈞旨屠村民 先鋒請令擊賊寇第二十一回方聖公伏誅汴京 霍成富剽掠縉雲第二十四回羣星感應赴仙山 李逵大鬧伏魔殿第五回宋江引軍救秀州 方臘趁夜出郡城第五十回韓潑五怒戰長江 秦長腳歸國任事第二十九回張叔夜計窘宋江 梁山軍招安受賞第五五回嶽鵬舉請命初北伐 韓良臣兵勝大儀鎮第二十八回童宣撫分道伐遼 種都統退保雄州第十八回方七佛自刎永寧江 呂師囊兵敗芙蓉鎮第二十回吳玠弋陽斬史珪 譚稹信州奏大捷第十一回劉光世攻破婺州城 宋公明搶佔嚴家溪第四八回王善逞威大破官軍 苗傅設伏誅殺佞臣第五一回曲端絕命恭州獄 吳玠一敗金兀朮第四四回牽羊禮金主辱宋帝 治寇亂諸將討羣盜第三十回童太師二次伐遼 劉延慶折損軍旅第二十七回楊惟忠還闕直事 韓世忠喜結良緣第四八回王善逞威大破官軍 苗傅設伏誅殺佞臣第二十四回羣星感應赴仙山 李逵大鬧伏魔殿第三回樊壯士雪夜刺賊 曾知州離任城陷第五五回嶽鵬舉請命初北伐 韓良臣兵勝大儀鎮第四三回樑興聚義太行 張所募兵河北第三十一回周同功德圓滿 岳飛從軍真定第二十八回童宣撫分道伐遼 種都統退保雄州第十回二僧人幻境奇遇 兩魔王衢州鬥法第六回取杭州城衆星歸天 破南國軍兩敗俱傷第五十回韓潑五怒戰長江 秦長腳歸國任事
第三十五回靈狐坐殿警公卿 金國毀盟侵宋土第五一回曲端絕命恭州獄 吳玠一敗金兀朮第三十一回周同功德圓滿 岳飛從軍真定第六三回吳玠病故仙人關 兀朮操練鐵浮屠第十二回韓世忠力擒渠帥 林教頭奮斬敵將第三十一回周同功德圓滿 岳飛從軍真定第十七回望海尖方七佛脫厄 頭陀鎮武二郎破敵第二十九回張叔夜計窘宋江 梁山軍招安受賞第三十八回汴京城辱國立盟 殺熊嶺老將捐軀第二十四回羣星感應赴仙山 李逵大鬧伏魔殿第五回宋江引軍救秀州 方臘趁夜出郡城第十七回望海尖方七佛脫厄 頭陀鎮武二郎破敵第六六回楊再興戰歿小商橋 贏官人威震潁昌府第四五回討叛逆曲端鞭將 諫昏君宗澤上疏第六一回良馬對節使拜太尉 淮軍叛都督辭相位第三十八回汴京城辱國立盟 殺熊嶺老將捐軀第五二回岳家軍受命討賊 韓世忠官升太尉第五九回伐洞庭岳飛建功 戰官軍楊幺身死第六五回王夜叉克復宿州城 嶽太尉上書乞進兵第四八回王善逞威大破官軍 苗傅設伏誅殺佞臣第六四回攻河南兀朮渝盟 守順昌劉錡抗旨第三十八回汴京城辱國立盟 殺熊嶺老將捐軀第四四回牽羊禮金主辱宋帝 治寇亂諸將討羣盜第十三回童貫奪取處州城 項德戰死黃姑嶺第十四回火牛陣黑夜破官軍 連環馬白晝取孤城第四七回史斌敗死鳴犢鎮 曲端勇取長安城第十九回美女將役用骷髏兵 宣撫使入京獻僞帝第十五回童宣撫奏凱還朝 裘道人敗死新昌第三十回童太師二次伐遼 劉延慶折損軍旅第四回陳遘上疏平逆寇 趙約詈賊死杭州第四六回宗澤彌留呼渡河 關勝盡忠死濟南第五七回李伯紀縱論天下 楊義勇陳兵洞庭第十八回方七佛自刎永寧江 呂師囊兵敗芙蓉鎮第十九回美女將役用骷髏兵 宣撫使入京獻僞帝第四回陳遘上疏平逆寇 趙約詈賊死杭州第六四回攻河南兀朮渝盟 守順昌劉錡抗旨第五四回韓五兵打劉光世 吳玠三敗金兀朮第二十三回太師鈞旨屠村民 先鋒請令擊賊寇第十七回望海尖方七佛脫厄 頭陀鎮武二郎破敵第六六回楊再興戰歿小商橋 贏官人威震潁昌府第六七回朱仙鎮金牌促班師 燕京府片語除政敵第四七回史斌敗死鳴犢鎮 曲端勇取長安城第三十五回靈狐坐殿警公卿 金國毀盟侵宋土第六二回廢劉豫岳飛用間 罷趙鼎秦檜專國第四三回樑興聚義太行 張所募兵河北第十三回童貫奪取處州城 項德戰死黃姑嶺第五三回吳玠二敗金兀朮 楊幺稱王洞庭湖第四回陳遘上疏平逆寇 趙約詈賊死杭州第五十回韓潑五怒戰長江 秦長腳歸國任事第二十七回楊惟忠還闕直事 韓世忠喜結良緣第五六回仇泰然死守抗敵 秦會之東山再起第八回仗妖術借屍還魂 借小道暗渡陳倉第三十八回汴京城辱國立盟 殺熊嶺老將捐軀第二十八回童宣撫分道伐遼 種都統退保雄州第六十回梁紅玉陷陣身亡 楊沂中破敵晉爵第六五回王夜叉克復宿州城 嶽太尉上書乞進兵第三十三回蕭幹敗亡箭笴山 張覺走死燕京地第二回佛天王再挫官兵 花仙子捍城抗敵第八回仗妖術借屍還魂 借小道暗渡陳倉第四回陳遘上疏平逆寇 趙約詈賊死杭州第五十回韓潑五怒戰長江 秦長腳歸國任事第二十六回平南國論功行賞 憤不公復叛朝廷第五十回韓潑五怒戰長江 秦長腳歸國任事第二十二回俞道安兵敗身死 呂師囊計窮被擒第二十三回太師鈞旨屠村民 先鋒請令擊賊寇第三十七回魯智深雍丘誅佞 姚平仲入蜀得道第三十七回魯智深雍丘誅佞 姚平仲入蜀得道第十一回劉光世攻破婺州城 宋公明搶佔嚴家溪第五七回李伯紀縱論天下 楊義勇陳兵洞庭第二十九回張叔夜計窘宋江 梁山軍招安受賞第一回方聖公僣號清溪縣 呂信陵首戰威坪鎮第十四回火牛陣黑夜破官軍 連環馬白晝取孤城第二十三回太師鈞旨屠村民 先鋒請令擊賊寇第二十一回方聖公伏誅汴京 霍成富剽掠縉雲第二十四回羣星感應赴仙山 李逵大鬧伏魔殿第五回宋江引軍救秀州 方臘趁夜出郡城第五十回韓潑五怒戰長江 秦長腳歸國任事第二十九回張叔夜計窘宋江 梁山軍招安受賞第五五回嶽鵬舉請命初北伐 韓良臣兵勝大儀鎮第二十八回童宣撫分道伐遼 種都統退保雄州第十八回方七佛自刎永寧江 呂師囊兵敗芙蓉鎮第二十回吳玠弋陽斬史珪 譚稹信州奏大捷第十一回劉光世攻破婺州城 宋公明搶佔嚴家溪第四八回王善逞威大破官軍 苗傅設伏誅殺佞臣第五一回曲端絕命恭州獄 吳玠一敗金兀朮第四四回牽羊禮金主辱宋帝 治寇亂諸將討羣盜第三十回童太師二次伐遼 劉延慶折損軍旅第二十七回楊惟忠還闕直事 韓世忠喜結良緣第四八回王善逞威大破官軍 苗傅設伏誅殺佞臣第二十四回羣星感應赴仙山 李逵大鬧伏魔殿第三回樊壯士雪夜刺賊 曾知州離任城陷第五五回嶽鵬舉請命初北伐 韓良臣兵勝大儀鎮第四三回樑興聚義太行 張所募兵河北第三十一回周同功德圓滿 岳飛從軍真定第二十八回童宣撫分道伐遼 種都統退保雄州第十回二僧人幻境奇遇 兩魔王衢州鬥法第六回取杭州城衆星歸天 破南國軍兩敗俱傷第五十回韓潑五怒戰長江 秦長腳歸國任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