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回方聖公伏誅汴京 霍成富剽掠縉雲

〖方聖公伏誅汴京~霍成富剽掠縉雲〗

詩曰:

蜩螗千里變焦土,卻使民埋百萬骨。

揮兵反宋除暴日,血洗山河滾滾流。

人生七十古來稀,風華幾許做白駒。

三分氣在千般用,一旦無常萬事休。

《中庸》有言:“國家將興,必有禎祥;國家將亡,必有妖孽。”此話極爲在理,那方臘破江南、壞國法,當然映襯出大宋危機的江山,與朝廷昏君奸臣的腐朽,以至後來被金國吞併半壁,險些淪喪,也是情理之中。人生酸甜苦辣鹹,五味雜陳,如能看透世態炎涼,自是非常之人。生雖重要,死亦定數,秦皇漢武,歷代君臣,哪一個不思長生不老,不過數十百年,終究逃不得化作塵土。

話說時值盛夏,諸路蝗災,百姓顆粒無收,哀鴻遍野,民不聊生。宋軍統制姚平仲、張思正率軍兩萬,連破幾個縣鎮,提兵自館頭鎮至郡城溫州十里處,俞道安早已得報,留淳于淵一萬兵士駐守溫州南門,以防郭仲荀,自將剩餘兵馬撤出溫州迎戰宋軍。城裡郭仲荀不知所以,以爲俞道安詭計,遂更加提防,並不出城。

再說俞道安知姚平仲、張思正來解溫州之圍,自領大軍前來迎戰,行不上五里,塵頭起處,宋軍來到,軍中旌旗迎風烈烈。兩軍相距約五百步,各自列陣,將兵馬橫向鋪開,皆盾手在前,弓手在後,左爲步軍,右爲騎兵,甚是威武。

宋軍姚平仲在陣前當先問道:“可是俞道安兵馬?”

俞道安至軍前高聲回道:“某就是俞道安,汝是姚平仲、張思正哪一個?”

姚平仲回道:“吾乃宋軍統制姚平仲也。”

俞道安罵道:“你這廝連破我防地,殺我愛將,卻敢自來尋死。”這一言激怒了張思正,張思正揮刀縱馬來殺俞道安,俞道安身後一將挺槍而出,來拼張思正,看時正是偏將荊利。荊利與張思正大戰三十回合,荊利力怯,張思正奮力一刀將荊利長槍撥飛,荊利見兵器已失,兩人正在交馬之際,荊利急中生智,空出雙手揪住張思正頭盔一扯,哪知頭盔有兩股寬繩系在下頜,被荊利一擼,盔雖歪了,並沒有掉,荊利卻把盔纓給薅了下來,兜馬跑回了本陣。

只這一番下來,把張思正氣炸肺腑,自己伸手摘下頭盔,甩手扔了,高聲罵道:“無良鼠輩,卻要老爺盔纓。”

對軍中曹峰見荊利敗歸,自舞鋼叉催馬前來交戰,張思正與其殺在一處,三十回合,曹峰難擋張思正大刀,方軍陣上莘莊見了,使一條長杆虯龍棒來助曹峰。張思正又與莘、曹二人戰有十五合。

那邊姚平仲將長槍一招,喊道:“方軍攻打溫州月餘,已成強弩之末,一戰可勝。”引軍卷殺過去,俞道安也領兵衝殺,一場混戰,直至未時,人未進食,馬多渴死。宋、方兩軍各自鳴金收兵,各退數裡安營。宋軍人馬損失數千,方軍本是百姓從軍,戰力頗弱,不比姚平仲西北軍人,又因攻打溫州月餘不克,鬥志全無,以至折損過萬。

再說俞道安扎下大營之後,和莘莊、曹峰、荊利商議如何對敵姚平仲,荊利向來多謀擅斷,乃說道:“姚平仲、張思正一路徵城奪寨到此,已成疲弊之師,今日一戰也有傷亡,幾日之內不會尋戰,我軍連攻溫州一月,元氣大傷,只可堅守不出,休養生息方妙。”莘、曹二將都合荊利所言,俞道安也只好如此,原地駐軍,高掛免戰。那俞道安不過堅持數日,卻因宋軍奪了樂清縣和溫州周邊的村鎮,斷了糧草,軍中乏食,士卒皆怨,不得不與淳于淵合兵一處,由荊溪退走處州,姚平仲、張思正聞聽,急引軍追來。俞道安進入處州境內,正逢譚稹領軍回師,方軍被兩路堵截之下,只好退進永寧山中。暫且不提。

話分兩頭。且說自宋軍押赴方臘回京,童貫也因功封爲太師,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無以復加。譚稹也進封節度使。方臘黨衆自入京之日起,先是遊街三日,然後交由大理寺依宋法刑律定罪,八月丙辰要在市曹行刑處死。到得這天,翰林院已經擬好聖旨,正當午時,烈日高照,便大張旗鼓,鳴鑼開道,將方臘逆黨百人押赴刑場,斷頭臺上依次綁定,後頸上都插着催斬牌。邊上行刑劊子手個個站立,身如熊羆,凶神惡煞,皆半披紅緞子錦襖,坦露右臂,立捧着斬鬼招魂刀。京中萬人空巷,百姓皆來圍觀。太師童貫爲監斬官。

午時三刻一到,樞密使鄭居中在法場上將聖旨打開,朗聲宣讀道:“奉聖上諭旨:‘青溪縣妖賊方臘,禍國害民,荼毒生靈,以妖言惑民而作反亂,結殘暴之黨而傾社稷,幸得天兵討伐,皇天后土庇佑,解黎庶於苦難之時,脫百姓於水火之中,降賊匪於嚴州,擒妖王於青溪。方臘羣寇,藐視朝廷法度,無以言表;罪惡滔天,難以復加。十惡不赦,雖萬死而不足以平民憤,而今當按律行刑:方臘忤逆謀反按例當剮,殺害朝廷命官當剖,僭妄稱帝當磔,謠言惑衆當斬,四刑並處,以儆效尤。方臘從黨一律棄市,欽此’。”圍觀百姓交頭接耳,一片譁然。鄭居中宣讀聖旨已畢,童貫下令行刑,南國造反君臣,百餘人盡皆伏誅,方臘終年四十七歲,時大宋宣和三年八月二十四日也。方臘百人被殺,不必細說,自是暴屍三天,以懼民衆,明其反者皆此爲例。

話說童貫監斬之後,上了八擡大轎,自回了太師府,方入堂坐定,忽有家臣來報:“相爺王黼使人送來書信,必要當面付與太師。”

童貫聽後,思道:“王黼素來與我有怨,何事卻送來書信,定有緣由。”乃呼王黼使者入堂,使者入見童貫,拜道:“小人領王相爺鈞旨,見太師達書一封。”遂遞上王黼書信。

童貫接過書信,拆開來看,略寫道:

黼深服太師統兵之力,南征反賊不過半載,便擒方臘而歸,東京戮首,威震華夷,太師若北行伐遼,我願盡死力。前時某在聖上面前失言,非爲有意冒犯太師,還望寬罪。今得知太師欲起蔡京,吾思不可,蔡京數度爲相,驕橫跋扈,天子不喜,滿朝厭之,百姓恨之。蔡京若因太師再入朝堂,太師必樹敵於滿朝,得罪於天下,吾深爲太師患之,望太師三思而行雲雲。

童貫看罷,面有喜色,對使者說道:“王相之意我已知曉,吾當記之,你且回吧。”乃大賞來使,使者自回相府來見王黼,將事講過,王黼大喜,命家臣退下,自用午膳不提。

再說盧俊義協助姚平仲攻下樂清,回軍與宋江夾攻虹橋鎮,李世媛早知,派副將紫陌守城,抵擋盧俊義,自提兵馬出鎮,來戰宋江。

正當風和日麗,萬里無雲,兩軍就平坦處列開人馬,李世媛全身披掛銀甲,騎馬提錘當先叫陣,宋江未等說話,旁邊一將當先出馬,說道:“自從哥哥收留,少有建功,今日我打頭陣。”話音未停,人馬已跑出陣去,衆人看時,卻是史斌。

宋江喊道:“此女了得,兄弟多加小心。”那史斌全把話當做耳邊風,手揮青龍棍直取李世媛,李世媛打馬來迎,兩馬相交二十合,史斌敗陣而回。

女將顧大嫂一見,心中怒火高舉,叫道:“莫欺我軍無女人,看刀。”催馬舞大刀而出,與李世媛鬥到一起,顧大嫂本是胖人,十個回合,鬥李世媛不過,回馬而走,被丈夫孫新接應回陣。李世媛殺來,宋軍韓滔、彭玘雙出,左右來戰,棗木槊、三尖刀並舉,李世媛力敵二將,三匹馬並排廝殺一刻,李世媛左手一錘橫掃,韓滔用槊杆豎擋,哪知錘到將槊杆打斷,正擊在臉上,韓滔倒撞馬下而死。彭玘見韓滔落馬,卻想給韓滔報仇,奈何武藝不敵李世媛,只得敗走,李世媛用弓箭來射彭玘後心,呼延灼及時趕到,以鋼鞭打落箭矢,救了彭玘,彭玘只好歸陣。

李世媛見了呼延灼便來交戰,一個使雙錘、一個使雙鞭,大戰二十餘回合,難分高下,宋江急令鳴金,呼延灼擋開雙錘,撥馬而回,李世媛見宋軍人多勢衆,自己也戰的疲乏,遂將兵馬退回虹橋鎮。呼延灼回陣問道:“我正要擒那婆娘,哥哥爲何收兵?”

宋江說道:“我觀此女武藝高強,一時難服,待凌振運炮而來,縱有百個虹橋鎮,片刻也會奪回,只可惜韓滔兄弟死於此處。”衆人收回韓滔屍體,就地安葬,衆將盡皆傷感。

且說宋江、李世媛各自罷兵。宋江使人給盧俊義齎書一封,讓其暫緩攻城,等待凌振運炮而來,再行夾攻。三日後凌振運炮五門自台州而來,宋江大喜,使人讓盧俊義聽炮聲爲約,併力攻鎮。

越日,宋江領軍馬再至虹橋鎮,命凌振將五門大炮一字擺開,並讓花榮射入城上一枝箭信,守城軍士拿着箭信送到鎮裡,見到李世媛,將箭信呈上,李世媛在箭桿上取下書信,打開來看,書略雲:“宋軍統制王稟麾下先鋒宋江,拜會虹橋鎮女將李世媛足下:汝爲俞道安部將,守鎮乃職責所在,情有可原,然則俞道安大勢已去,溫州只此孤鎮,登時可破,欲要頑抗,必爲齏粉,不如棄械來降,免遭戮首之災云云。”

李世媛沒等看完,一把將信扯個粉碎,披甲上城來看,只見宋軍列陣城外,五門炮口對準城門,又見宋江金甲紅袍、白馬令旗立在陣前,頓時大怒,隨手在旁邊奪過一把弓箭,覷的親切,一箭射去,正中宋江左肩鎖骨以下,宋江大叫一聲,翻身落馬,衆將急忙下馬扶起,救入後軍治傷,柴進便讓凌振放炮攻城,五門火炮齊發,頓時將城門炸破,宋軍趁勢攻入。

原來在宋以前乃用拋石砲,至宋時雖有火炮,但威力不濟,比石砲稍強罷了,可凌振是大宋第一炮手,將火炮又加以改良,所以威力大增,只是挪動不便,因此往往炮沒運至,敵城已拔。有言說凌振道:

炮落山川裂,聲震八方服。

轟天驚雲雷,好漢誇凌振。

李世媛見宋軍攻入,提雙錘下城領軍迎戰,抵擋不住,向鎮裡退走,鎮後盧俊義也率軍攻入,紫陌揮雙劍迎敵,身中兩槍,敗退鎮裡,與李世媛相會。宋軍兩下夾擊,把反軍盡數圍堵在鎮中,反軍多數降宋。

紫陌對李世媛說道:“事已危急,我拼死爲將軍開道,將軍緊隨身後。”紫陌在前揮雙劍殺敵,李世媛殿後,兩人帶兵要步戰殺出虹橋鎮,直殺的血流成渠、骨肉滿地,方纔來到鎮外,二人回頭看時,跟隨軍卒已剩十幾人。

李世媛、紫陌方將脫險,身後喊聲又起,卻是宋軍李逵、**、燕青、樊瑞、鄒潤、穆春帶兵尾隨而至,紫陌和餘下十餘人回身殺入宋軍人羣,只見血霧瀰漫,慘叫不斷,那十餘人頃刻死傷殆盡,紫陌被宋兵亂槍戳倒,李世媛掄錘來救,方到身邊,紫陌已死。

李世媛怒起,猛殺一陣,雙錘又打死五七十人,依舊被宋軍團團圍住,自知力盡,不得脫身,恐怕被擒受辱,便將雙錘棄在地上,在腰裡拔出短劍自刎而死。

香消玉殞誰人憐,玉體橫陳無人知。

今日雖死不餘恨,名隨鸑鷟揚四海。

少時,宋江包紮過傷口與衆人來到,卻見李逵、**、鄒潤、穆春各自帶傷,宋江問了情況,都說被李世媛、紫陌所傷,宋江命軍醫給四人治傷,然後說道:“李世媛雖爲敵將,但智勇可比錦傘夫人,妥善將其安葬,毋使暴露骸骨。”又命人將虹橋鎮裡外收拾一番,貼出告示,安撫百姓,就在鎮裡整軍歇馬,讓樊瑞作法爲死者招魂,派戴宗告知王稟虹橋收復。

越日,戴宗回來與宋江說道:“王稟得知哥哥攻破虹橋鎮,令哥哥帶領人馬去台州共同圍剿呂師囊。”宋江得令,就在鎮裡找到一位德高望重的老者,讓其全領鎮事,自與盧俊義等人提兵去了台州,會合王稟。

宋江行至仙溪鎮,突然軍士來報:“前軍有人攔路,花榮將軍與其大戰數合,難分高低。”

盧俊義問道:“人馬多少?”那人回道:“只有一人一騎。”宋江聽了納悶,急引軍來看,只見陣前兩人如紡車一般廝殺。

宋江與衆人說道:“我軍來時不曾聽聞此處有賊匪出沒,誰人知道?”衆人皆搖頭。

楊志說道:“這後生卻是眼熟。”乃催馬而出,來到陣前叫道:“你二人且住了手,那後生還認得我否?”花榮聽了急忙把馬帶住。

那後生看見一青臉大漢喊話,說道:“可是叔父?”

楊志說道:“侄兒爲何在此?”那後生急忙下馬棄了鐵槍,納頭便拜,楊志下馬將其攙起,問了緣由。

那後生說道:“聽聞叔父南征方臘,侄兒尋來,相助一臂之力。”楊志引那後生去見宋江。

宋江問道:“這後生是誰?”

楊志說道:“此乃家侄楊再興,深通我楊家槍精髓,得知我隨哥哥南征,前來相助。”宋江再看楊再興,眉濃眼大,面似銀盤,身長七尺,十六七歲年紀,心裡甚是喜愛,便讓其隨同楊志留在軍中。軍馬進入仙溪,宋江命埋鍋造飯,鍘草餵馬,人馬飽餐後,便回軍台州來見王稟,將虹橋之戰講過。

王稟說道:“汝兄弟雖多折損,待我回朝之日上奏天子,必得重用。”宋江稱是。宋江又問了與呂師囊交戰經過。

王稟說道:“呂師囊乃南國老帥,智勇無雙,折可存、何灌以兵多之勢,將其逼到黃岩縣斷頭山,呂師囊在山上拒險固守,下石肆擊,我軍死傷頗多,至今僵持不下,我令你來也爲此事。”

宋江說道:“明日搦戰,再思破敵之計。”明日宋江見過何灌、折可存,便與呂師囊對壘,依舊無計可施,只好兩下罷兵,各自防禦不提。正在臺州方、宋兩軍難解難分之時,卻禍起處州縉雲縣。

原來處州方七佛兵敗散將之後,霍成富在麗水與官軍對抗數日,後被迫出逃,爲擺脫官軍追擊,便和餘下敗兵,喬裝難民,蟄伏縉雲周邊村中,伺機而動。近日霍成富聽說譚稹調軍攻打信州史珪,損兵折將,回師途中又馬不停蹄與俞道安交戰,縉雲空虛,就集合人馬數百,趁火打劫前來奪縣。

霍成富來到縉雲城下,早有人報知縣尉,這縉雲縣尉名叫詹良臣,字元公,年已七十二歲,本是嚴州分水人氏,舉進士不第,以恩得官。詹縣尉欲出戰霍成富,左右諫道:“霍成富乃悍匪,有力敵萬夫之勇。方臘初起時,曾破本縣,燒殺無數,宜當固守,不可輕戰,免至百姓罹難。”

詹良臣怒道:“捕盜,縣尉職責所在也,縱然不勝,怎懼一死?”遂不聽左右勸告,率領弓兵數十人出城對敵霍成富。霍成富卻要攻城,卻見縣門大開,跑出幾十弓箭手,城邊一字擺開,爲首一老者,騎匹白馬,儒服冠戴,面似古月,皺紋堆壘,一副銀髯飄灑於胸前,四面精神,八面威風。

霍成富開口問道:“你這老者,卻是何人?”

詹良臣呵道:“逆賊,不配問我大名。”有識者對霍成富說道:“此老者名叫詹良臣,是新調縉雲縣尉,人人敬佩,他若能降,縣裡便會盡聽號令。”

霍成富對詹良臣笑道:“常言道:‘人老不講筋骨爲能。’吾念你年老,如能降我,卻可善終,不然,必死在今日。”詹良臣大怒,綽起弓箭來射霍成富,霍成富用槍一撥,將箭簇打落,揮兵殺來,詹良臣命弓手亂射,雖射殺賊匪數十,終因寡不敵衆,弓手皆死,只詹良臣一人被擒,縉雲遂破。霍成富帶兵來到縣中大街,有人將詹良臣綁縛推來。

霍成富說道:“詹公,你已被我所擒,不如降我,便可共謀大事,同富同貴。”

詹良臣聞聽此言,大聲叱道:“汝輩不知求生,顧欲降我邪!昔年李順反於蜀,王倫反於淮南,王則反於貝州,身首橫分,妻子與同惡,無少長皆誅死,旦暮官軍至,汝肉飼狗鼠矣。”霍成富被罵的狗血淋頭,心中大怒,命人臠其肉,鮮血淋漓塞其口中,圍觀民衆無不驚心。詹公將肉吐出,至死罵不絕口,見者無不掩面流涕。後道君皇帝聽聞甚是悲傷,贈通直郎,官其子孫二人。

霍成富餘怒未平,命手下軍士,在縣中隨意搶掠、燒殺、姦淫,百姓生不如死。

明日,有兩人領兵兩千前來依附霍成富,一個喚做胡靈,一個叫做祝盼,這二人曾在婺州蘭溪縣靈山洞與劉光世廝殺,被劉光世斬殺一千六百餘人。胡、祝二將拼命殺出重圍,隱匿多時,卻聽霍成富佔據縉雲,便來相從,霍成富又添猛將兵馬,更是不懼宋軍。

且說霍成富剽掠縉雲很快傳至譚稹耳中,譚稹正討俞道安,不能分兵,只好派人傳令王稟,命其蕩平縉雲,擒殺霍成富。王稟得令之後,便調宋江同往,兩日後來到縉雲城外,擺開兵馬,宋軍中“雙槍將”董平率先罵敵搦戰。

正是:人間妖魔亂橫行,只因神兵未臨凡。

若知後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第十一回劉光世攻破婺州城 宋公明搶佔嚴家溪第二十三回太師鈞旨屠村民 先鋒請令擊賊寇第三十五回靈狐坐殿警公卿 金國毀盟侵宋土第五四回韓五兵打劉光世 吳玠三敗金兀朮第六十回梁紅玉陷陣身亡 楊沂中破敵晉爵第二十七回楊惟忠還闕直事 韓世忠喜結良緣第三十八回汴京城辱國立盟 殺熊嶺老將捐軀第三十三回蕭幹敗亡箭笴山 張覺走死燕京地第六四回攻河南兀朮渝盟 守順昌劉錡抗旨第六二回廢劉豫岳飛用間 罷趙鼎秦檜專國第四一回破六甲金人陷汴京 擄二帝北宋大終結第二十二回俞道安兵敗身死 呂師囊計窮被擒第四五回討叛逆曲端鞭將 諫昏君宗澤上疏第四十回感忠義岳母刺字 恨無力老種歸天第五二回岳家軍受命討賊 韓世忠官升太尉第六三回吳玠病故仙人關 兀朮操練鐵浮屠第十回二僧人幻境奇遇 兩魔王衢州鬥法第十三回童貫奪取處州城 項德戰死黃姑嶺第六三回吳玠病故仙人關 兀朮操練鐵浮屠第二十一回方聖公伏誅汴京 霍成富剽掠縉雲第二十九回張叔夜計窘宋江 梁山軍招安受賞第九回拜神像陳碩貞顯靈 入仙廟趙公明現身第六二回廢劉豫岳飛用間 罷趙鼎秦檜專國第五八回徵新楚張德遠督軍 破益陽牛伯遠捨命第四六回宗澤彌留呼渡河 關勝盡忠死濟南第二十七回楊惟忠還闕直事 韓世忠喜結良緣第四五回討叛逆曲端鞭將 諫昏君宗澤上疏第五九回伐洞庭岳飛建功 戰官軍楊幺身死第三回樊壯士雪夜刺賊 曾知州離任城陷第二十二回俞道安兵敗身死 呂師囊計窮被擒第五一回曲端絕命恭州獄 吳玠一敗金兀朮第四六回宗澤彌留呼渡河 關勝盡忠死濟南第三十九回賊臣貶竄死異地 金軍攻陷太原城第二十八回童宣撫分道伐遼 種都統退保雄州第十五回童宣撫奏凱還朝 裘道人敗死新昌第十五回童宣撫奏凱還朝 裘道人敗死新昌第四一回破六甲金人陷汴京 擄二帝北宋大終結第六回取杭州城衆星歸天 破南國軍兩敗俱傷第一回方聖公僣號清溪縣 呂信陵首戰威坪鎮第五回宋江引軍救秀州 方臘趁夜出郡城第六四回攻河南兀朮渝盟 守順昌劉錡抗旨第十九回美女將役用骷髏兵 宣撫使入京獻僞帝第六一回良馬對節使拜太尉 淮軍叛都督辭相位第二十八回童宣撫分道伐遼 種都統退保雄州第十七回望海尖方七佛脫厄 頭陀鎮武二郎破敵第六一回良馬對節使拜太尉 淮軍叛都督辭相位第十三回童貫奪取處州城 項德戰死黃姑嶺第三十二回嶽鵬舉初戰告捷 郭藥師大勝番將第二十回吳玠弋陽斬史珪 譚稹信州奏大捷第六十回梁紅玉陷陣身亡 楊沂中破敵晉爵第四一回破六甲金人陷汴京 擄二帝北宋大終結第四八回王善逞威大破官軍 苗傅設伏誅殺佞臣第五回宋江引軍救秀州 方臘趁夜出郡城第二十九回張叔夜計窘宋江 梁山軍招安受賞第十回二僧人幻境奇遇 兩魔王衢州鬥法第四五回討叛逆曲端鞭將 諫昏君宗澤上疏第二十八回童宣撫分道伐遼 種都統退保雄州第十九回美女將役用骷髏兵 宣撫使入京獻僞帝第二十七回楊惟忠還闕直事 韓世忠喜結良緣第四二回康王即位應天府 趙雲夜宿忠義村第四六回宗澤彌留呼渡河 關勝盡忠死濟南第二十六回平南國論功行賞 憤不公復叛朝廷第二十四回羣星感應赴仙山 李逵大鬧伏魔殿第三十四回過龍崗牛皋出世 收鄆州張俊斃寇第六四回攻河南兀朮渝盟 守順昌劉錡抗旨第三十四回過龍崗牛皋出世 收鄆州張俊斃寇第五八回徵新楚張德遠督軍 破益陽牛伯遠捨命第二回佛天王再挫官兵 花仙子捍城抗敵第五六回仇泰然死守抗敵 秦會之東山再起第七回戰烏龍嶺兄弟傷亡 複錢塘縣英雄智勇第四一回破六甲金人陷汴京 擄二帝北宋大終結第五三回吳玠二敗金兀朮 楊幺稱王洞庭湖第三十四回過龍崗牛皋出世 收鄆州張俊斃寇第六八回捨命柘皋龍爭虎鬥 謀計西湖論功行賞第一回方聖公僣號清溪縣 呂信陵首戰威坪鎮第十三回童貫奪取處州城 項德戰死黃姑嶺第六七回朱仙鎮金牌促班師 燕京府片語除政敵第二回佛天王再挫官兵 花仙子捍城抗敵第五二回岳家軍受命討賊 韓世忠官升太尉第五回宋江引軍救秀州 方臘趁夜出郡城第四十回感忠義岳母刺字 恨無力老種歸天第三十七回魯智深雍丘誅佞 姚平仲入蜀得道第十二回韓世忠力擒渠帥 林教頭奮斬敵將第六二回廢劉豫岳飛用間 罷趙鼎秦檜專國第十四回火牛陣黑夜破官軍 連環馬白晝取孤城第四回陳遘上疏平逆寇 趙約詈賊死杭州第十五回童宣撫奏凱還朝 裘道人敗死新昌第二十四回羣星感應赴仙山 李逵大鬧伏魔殿第三十四回過龍崗牛皋出世 收鄆州張俊斃寇第六九回置樞密盡收兵權 遊古寺兄弟相逢第六回取杭州城衆星歸天 破南國軍兩敗俱傷第三十回童太師二次伐遼 劉延慶折損軍旅第五七回李伯紀縱論天下 楊義勇陳兵洞庭第六五回王夜叉克復宿州城 嶽太尉上書乞進兵第四三回樑興聚義太行 張所募兵河北第三十七回魯智深雍丘誅佞 姚平仲入蜀得道第六二回廢劉豫岳飛用間 罷趙鼎秦檜專國第十八回方七佛自刎永寧江 呂師囊兵敗芙蓉鎮第二十五回龍虎山一道言讖 杭州寺二僧歸隱第十六回永康城王霆破賊 仙居縣秦明殞命
第十一回劉光世攻破婺州城 宋公明搶佔嚴家溪第二十三回太師鈞旨屠村民 先鋒請令擊賊寇第三十五回靈狐坐殿警公卿 金國毀盟侵宋土第五四回韓五兵打劉光世 吳玠三敗金兀朮第六十回梁紅玉陷陣身亡 楊沂中破敵晉爵第二十七回楊惟忠還闕直事 韓世忠喜結良緣第三十八回汴京城辱國立盟 殺熊嶺老將捐軀第三十三回蕭幹敗亡箭笴山 張覺走死燕京地第六四回攻河南兀朮渝盟 守順昌劉錡抗旨第六二回廢劉豫岳飛用間 罷趙鼎秦檜專國第四一回破六甲金人陷汴京 擄二帝北宋大終結第二十二回俞道安兵敗身死 呂師囊計窮被擒第四五回討叛逆曲端鞭將 諫昏君宗澤上疏第四十回感忠義岳母刺字 恨無力老種歸天第五二回岳家軍受命討賊 韓世忠官升太尉第六三回吳玠病故仙人關 兀朮操練鐵浮屠第十回二僧人幻境奇遇 兩魔王衢州鬥法第十三回童貫奪取處州城 項德戰死黃姑嶺第六三回吳玠病故仙人關 兀朮操練鐵浮屠第二十一回方聖公伏誅汴京 霍成富剽掠縉雲第二十九回張叔夜計窘宋江 梁山軍招安受賞第九回拜神像陳碩貞顯靈 入仙廟趙公明現身第六二回廢劉豫岳飛用間 罷趙鼎秦檜專國第五八回徵新楚張德遠督軍 破益陽牛伯遠捨命第四六回宗澤彌留呼渡河 關勝盡忠死濟南第二十七回楊惟忠還闕直事 韓世忠喜結良緣第四五回討叛逆曲端鞭將 諫昏君宗澤上疏第五九回伐洞庭岳飛建功 戰官軍楊幺身死第三回樊壯士雪夜刺賊 曾知州離任城陷第二十二回俞道安兵敗身死 呂師囊計窮被擒第五一回曲端絕命恭州獄 吳玠一敗金兀朮第四六回宗澤彌留呼渡河 關勝盡忠死濟南第三十九回賊臣貶竄死異地 金軍攻陷太原城第二十八回童宣撫分道伐遼 種都統退保雄州第十五回童宣撫奏凱還朝 裘道人敗死新昌第十五回童宣撫奏凱還朝 裘道人敗死新昌第四一回破六甲金人陷汴京 擄二帝北宋大終結第六回取杭州城衆星歸天 破南國軍兩敗俱傷第一回方聖公僣號清溪縣 呂信陵首戰威坪鎮第五回宋江引軍救秀州 方臘趁夜出郡城第六四回攻河南兀朮渝盟 守順昌劉錡抗旨第十九回美女將役用骷髏兵 宣撫使入京獻僞帝第六一回良馬對節使拜太尉 淮軍叛都督辭相位第二十八回童宣撫分道伐遼 種都統退保雄州第十七回望海尖方七佛脫厄 頭陀鎮武二郎破敵第六一回良馬對節使拜太尉 淮軍叛都督辭相位第十三回童貫奪取處州城 項德戰死黃姑嶺第三十二回嶽鵬舉初戰告捷 郭藥師大勝番將第二十回吳玠弋陽斬史珪 譚稹信州奏大捷第六十回梁紅玉陷陣身亡 楊沂中破敵晉爵第四一回破六甲金人陷汴京 擄二帝北宋大終結第四八回王善逞威大破官軍 苗傅設伏誅殺佞臣第五回宋江引軍救秀州 方臘趁夜出郡城第二十九回張叔夜計窘宋江 梁山軍招安受賞第十回二僧人幻境奇遇 兩魔王衢州鬥法第四五回討叛逆曲端鞭將 諫昏君宗澤上疏第二十八回童宣撫分道伐遼 種都統退保雄州第十九回美女將役用骷髏兵 宣撫使入京獻僞帝第二十七回楊惟忠還闕直事 韓世忠喜結良緣第四二回康王即位應天府 趙雲夜宿忠義村第四六回宗澤彌留呼渡河 關勝盡忠死濟南第二十六回平南國論功行賞 憤不公復叛朝廷第二十四回羣星感應赴仙山 李逵大鬧伏魔殿第三十四回過龍崗牛皋出世 收鄆州張俊斃寇第六四回攻河南兀朮渝盟 守順昌劉錡抗旨第三十四回過龍崗牛皋出世 收鄆州張俊斃寇第五八回徵新楚張德遠督軍 破益陽牛伯遠捨命第二回佛天王再挫官兵 花仙子捍城抗敵第五六回仇泰然死守抗敵 秦會之東山再起第七回戰烏龍嶺兄弟傷亡 複錢塘縣英雄智勇第四一回破六甲金人陷汴京 擄二帝北宋大終結第五三回吳玠二敗金兀朮 楊幺稱王洞庭湖第三十四回過龍崗牛皋出世 收鄆州張俊斃寇第六八回捨命柘皋龍爭虎鬥 謀計西湖論功行賞第一回方聖公僣號清溪縣 呂信陵首戰威坪鎮第十三回童貫奪取處州城 項德戰死黃姑嶺第六七回朱仙鎮金牌促班師 燕京府片語除政敵第二回佛天王再挫官兵 花仙子捍城抗敵第五二回岳家軍受命討賊 韓世忠官升太尉第五回宋江引軍救秀州 方臘趁夜出郡城第四十回感忠義岳母刺字 恨無力老種歸天第三十七回魯智深雍丘誅佞 姚平仲入蜀得道第十二回韓世忠力擒渠帥 林教頭奮斬敵將第六二回廢劉豫岳飛用間 罷趙鼎秦檜專國第十四回火牛陣黑夜破官軍 連環馬白晝取孤城第四回陳遘上疏平逆寇 趙約詈賊死杭州第十五回童宣撫奏凱還朝 裘道人敗死新昌第二十四回羣星感應赴仙山 李逵大鬧伏魔殿第三十四回過龍崗牛皋出世 收鄆州張俊斃寇第六九回置樞密盡收兵權 遊古寺兄弟相逢第六回取杭州城衆星歸天 破南國軍兩敗俱傷第三十回童太師二次伐遼 劉延慶折損軍旅第五七回李伯紀縱論天下 楊義勇陳兵洞庭第六五回王夜叉克復宿州城 嶽太尉上書乞進兵第四三回樑興聚義太行 張所募兵河北第三十七回魯智深雍丘誅佞 姚平仲入蜀得道第六二回廢劉豫岳飛用間 罷趙鼎秦檜專國第十八回方七佛自刎永寧江 呂師囊兵敗芙蓉鎮第二十五回龍虎山一道言讖 杭州寺二僧歸隱第十六回永康城王霆破賊 仙居縣秦明殞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