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2章 吃個悶虧

隨後楊太后又抱怨起太學生們上疏之事,言語中不無責備和厭煩之意,尤其是在蒙軍渡江侵入江東的時候,他們居然上疏懇請太后與蒙元和議,以保江東免遭戰火荼毒。而戰役激烈之時,又上疏請太后出京避難。但當陛下盡殲江東蒙元大軍,盡起舉國之兵北伐,連連收復失地的功夫,卻上書請太后下旨回軍,以免觸怒蒙元,令其再伐江南的舊事重演。

關鍵時刻太學生的表現讓楊太后對他們十分失望,且對他們動不動就要伏闕上書,攔截陸相座駕的做法更是不滿。但是礙於形勢緊張,皆是加以安撫,沒想到愈加變本加厲,還要攔截還朝的聖駕,而今又要到宮前跪伏上疏,楊太后以爲就是不知好歹了,叮囑皇帝不要再慣着他們。

有了楊太后的話,趙昺自然又少些顧忌,他將自己的計劃大概說了說。楊太后嘴裡說賭氣不管了,可轉眼就叮囑要注意安全,小心重演當初殿上行刺的往事。他當然是滿口應承,稱自己早已做好安排,他們要是敢妄動,定然將他們當場格殺。

稍時,竇興指揮着小黃門重新佈置了早膳,孃兒倆吃的是其樂融融,極爲融洽。趙昺高興的是太后依然表示了對自己無條件的支持,讓他得以少了後顧之憂。而太后高興的是小皇帝依然對自己如從前一般的尊重,沒有因爲掌控了朝政而怠慢自己,在大事上還會徵求她的意見。

早膳後,按照計劃,趙昺更衣前往文淵殿參加廷議,而這次會議多了樞密院僉事韓振及副使江鉦,可以說大宋的最高決策層人員基本到齊。御前辦早已經將在歸朝途中所議的恢復三省的內容整理成文,謄寫後分發給衆人。

然後由陳識時和馬端臨二人分別對外朝三省一院和內廷各司的構架和權力及權限,進行了詳盡的解說。其實衆人已經通過公文和私信,對此有了初步的瞭解,個別人與王應麟也有私信往來,獲知了陛下的構想。而他們之間也私下進行過交流,當下通過再次講解,得以更爲詳盡的瞭解內容的細節。

當然這個文本還只能算作議案,是個大的框架,不能算是方案,還需要衆執宰進行討論、修改,甚至決定能否實施。在得到大多數人同意後,方能進在堂議上進行再次討論,編制詳細的方案,進入籌備階段。而後確定人員和預算等等一系列繁雜的工作,最後才能夠得以成立。所以趙昺想要在明年初完成改制,時間還是相當緊迫的。

因爲改制並不是件小事,儘管有前例可循,但也件涉及國本的大事。所以大家還都是相當謹慎的。不過趙昺倒是不擔心他們不同意,自己爲此已經做出了不少讓步,也達到了士大夫們期望的分權而治的目的。當然分歧肯定也會有,但只要不涉及原則性問題,還是可以商量的,而他這時要做的就是沉住氣,不能夠慌,也不能着急,不要想一次會議就能夠解決所有問題。

果然剛剛進入討論,陸秀夫和鄧光薦對成立內侍省提出了不同意見,他們以爲內廷的規模和權力過大,應該加以限制,尤其是御前護軍脫離樞密院,轉而劃歸內廷管轄持反對態度;而劉黻則以爲將作監和軍器監的部分應該劃歸工部和兵部,而不能成爲皇室的私產;江璆則稱現下國窮皇帝福,應該減少對皇室的貢奉。

趙昺對於他們的意見是在意料之中,因爲內廷確實存在他們所言的弊端。且他們考慮的不是十年之計,而是百年之計,坐視皇室日益膨脹,加之天生擁有無上權力,就會成爲一個難以動搖的龐然大物,使得與士大夫共治成爲一句空話。

現下趙昺自己能夠有所剋制,尚能夠與外朝達成平衡。而自己的後世子孫誰敢保證不會出現徽宗那般的繼承人,在擁有近乎沒有制約和大量財富下會幹出什麼過分的事情。那時候朝廷就成了皇室的附庸,士大夫們則成了助紂爲虐的奴僕,所以他們從長遠考慮,提出這等意見他也能夠理解。

趙昺其實也做好了妥協和讓步的思想準備。但是他知道有些事情的推動,尤其是自己從前世帶來的理念和先進技術必須在絕對權威的情況下,才能夠得以推動和促進,而資金和武力則是不可或缺的保障。因此他爲保證實現自己的目標,也不會大踏步的後退,起碼現在不會,而是有限的撤退或迂迴。

當下雙方對於恢復三省和成立內務省並無原則性分歧的情況下,對於諸位的反對意見,趙昺並沒有斷然拒絕和駁斥。而當了這麼多年的皇帝,他清楚議事在某些時候與做買賣有諸多的相似之處,自己開價,他們坐地還錢。待商量到一個都可以接受的範圍內,事情也就算辦成了。

“陛下,臣以爲將御前護軍盡皆歸入內廷有違祖制,也會令護軍和禁軍間出現隔閡,維持現有狀態爲佳!”見皇帝看向自己,韓振想了想言道。

“江副使以爲呢?”趙昺點點頭又問江鉦道。

“臣以爲韓僉事所言有理。”江鉦言道,“御前護軍是我朝最爲精銳之師,擔任護衛陛下、戍守京畿、隨御駕親征的重任。若是脫離樞密院管轄,歸於內廷,來日待遇和裝備必然與禁軍有別,從而令它軍不滿。且護軍乃是集各部精英所在,若是獨立於外,則失去了與各部交互輪換的機會,長期以往必然導致衰落。”

“不過,臣以爲將御前護軍歸於樞密院管轄,並無礙於陛下徵調,且各部調動皆需陛下賜予兵符,他人也無法調動。當然皇城也需守護,陛下需要護衛,因而臣以爲可以將現有的親衛旅擴編,但兵額要加以限制,作爲陛下親軍,由內廷管轄。”

“嗯,衆卿以爲呢?”趙昺問道。

“臣以爲江副使提議甚好!”陸秀夫點頭道。

“臣等附議!”

“也好,朕如今也覺內廷負擔十萬之衆的薪俸頗爲吃力,以後內廷僅保留一支小規模親軍,也能讓朕喘口氣,改善下膳食!”趙昺笑道。

其實他也清楚御前護軍以親衛營不斷擴遍而來,其目的就是保護皇城和護衛皇室,屬於警衛部隊。但隨着征戰的需要,同時也是爲了遏制其它各部纔不斷的得到加強,而其功能也逐步趨於野戰化,成了一支攻城掠地的勁旅,真正承擔起護衛之責的還是親衛旅和侍衛營。

在管理上,御前護軍與禁軍同歸樞密院管轄,但是大家都知道那只是名義上的,除了皇帝誰也無法調動護軍。加之朝廷財政上的困難,護軍的薪俸也一直由內庫支出。而趙昺自張世傑因病致仕,辭去樞密使一職後,爲了避免文武相爭,衆臣便建議由皇帝直接兼管,至今樞密院沒有正使,而他也佔着坑賴着不走。

所以說御前護軍是依舊由樞密院管轄,還是內廷管轄,對於趙昺來說都是一樣的,而今衆臣反對只不過是維持現狀,他還能讓朝廷真正擔負起養兵之責。而他這一番話,讓衆臣都有了被算計的感覺,他們爭了半天只搶了個‘包袱’,越想越吃虧,可也不能再收回。

畢竟從長遠上看,衆人以爲還是有利於國家的。且‘迫使’皇帝在商議之初就讓步,也算是一個小小的勝利。不過吃了一個悶虧之後,在討論將作監和軍器監的去留上,他們都謹慎起來。因爲這兩個部門也是填不滿的窟窿,都是賠錢貨。

早在瓊州之時,朝廷和內廷曾就軍械的生產和管理達成協議。火器的研發和生產皆歸內廷,然後由朝廷採購,按照議定的價格向內廷撥款。可實際上,朝廷僅付了一小部分,餘款一直賴賬,經過北伐之役後,這筆錢估計已經有千萬貫之多了。

而軍器監已經不是當初那個只有數千人的工坊了,而是擁有槍械坊、火炮坊、火藥坊、車輛坊及兩個大型造船場和十數個附屬配套作坊,擁有官員和工匠近十萬人的龐然大物,也是一個吞金巨獸。現在不管小皇帝怎麼輾轉騰挪,尚能夠維持生產,保證軍需供應。而他們擔心一旦朝廷接手後,能否有錢讓它還能正常運轉。

至於殿中監則負責經營內廷的酒庫、內酒坊、外物料庫、牛羊司、奶酪院、酒醋庫、車馬院,管理皇莊、皇苑、行宮、採辦等事務,大家更是不感興趣,這同樣是賠錢貨,只能往裡填,而沒有任何進項的部門;而內務監則是管理大內事務的部門,皆是由內侍和宮女充任,他們更是不好干涉,只是要求限制員額,減少開支。不過他們也知道,不用他們說,以小皇帝的摳門勁兒,也不會養閒人的。

所以大家將重點放在了秘書省,畢竟此是小皇帝處理政務的幕僚機構,參與軍機國事的謀劃和規制,能夠左右皇帝決策的部門,是能夠影響外朝的小集團,必須要對他們的權力加以限制……

第479章 逼瘋了第601章 假道伐虢第905章 先治軍第605章 欲蓋彌彰第411章 對決(三)第136章 救災第270章 熱粘糕第728章 伏擊第220章 心結第520章 嚇唬他們第806章 難題第1098章 推演第683章 恩科第663章 見識第1354章 三選一個第599章 驅逐第1340章 經營有道第788章 態度第867章 不爭之爭第830章 另有乾坤第437章 危機第108章 ‘神技’第815章 全靠忽悠第693章 動盪始現第920章 不適應第913章 順其自然第1207章 拼死一搏第578章 安置第834章 情況不明第778章 探究第009章 初會第402章 淚滿襟第670章 人非人第970章 究其根源第1384章 江上遇刺第109章 不得已第807章 出招第1181章 難以調和第175章 變通第971章 繞不過第047章 分歧第111章 師徒鬥(一)第470章 感同身受第903章 演射第068章 預想之地第1427章 針鋒相對第336章 棄子第064章 管鮑分馬第069章 吹風會第1460章 我說了算第1344章 不太樂觀第846章 究其根本第1065章 戰略調整第761章 心有疑慮第706章 動手第200章 塵埃落定第663章 見識第458章 朝參第1459章 事很麻煩第1440章 隨即而至第780章 破騎第018章 發財第014章 夢中局第464章 該殺第160章 效率第858章 好事上門第158章 過關第312章 危局第104章 肅奸第378章 皇命在身第806章 難題第762章 真難第1123章 難以效仿第029章 飲福第389章 打動第970章 究其根源第1066章 瓜州鎮第1044章 政治角度第1349章 炮震三關(三)第577章 變化第105章 陳氏兄弟第062章 破題第252章 再部署第141章 後院之憂第185章 忠心不變第1264章 兵分兩路第1077章 公平難得第1287章 追憶往昔第1283章 明確告知第1264章 兵分兩路第135章 籌劃第580章 物盡其用第082章 以守爲攻第1038章 局面第265章 陷陣第1176章 百炮轟城第784章 向前第1087章 兵敗如山第1244章 犯了錯誤第725章 兵分兩路
第479章 逼瘋了第601章 假道伐虢第905章 先治軍第605章 欲蓋彌彰第411章 對決(三)第136章 救災第270章 熱粘糕第728章 伏擊第220章 心結第520章 嚇唬他們第806章 難題第1098章 推演第683章 恩科第663章 見識第1354章 三選一個第599章 驅逐第1340章 經營有道第788章 態度第867章 不爭之爭第830章 另有乾坤第437章 危機第108章 ‘神技’第815章 全靠忽悠第693章 動盪始現第920章 不適應第913章 順其自然第1207章 拼死一搏第578章 安置第834章 情況不明第778章 探究第009章 初會第402章 淚滿襟第670章 人非人第970章 究其根源第1384章 江上遇刺第109章 不得已第807章 出招第1181章 難以調和第175章 變通第971章 繞不過第047章 分歧第111章 師徒鬥(一)第470章 感同身受第903章 演射第068章 預想之地第1427章 針鋒相對第336章 棄子第064章 管鮑分馬第069章 吹風會第1460章 我說了算第1344章 不太樂觀第846章 究其根本第1065章 戰略調整第761章 心有疑慮第706章 動手第200章 塵埃落定第663章 見識第458章 朝參第1459章 事很麻煩第1440章 隨即而至第780章 破騎第018章 發財第014章 夢中局第464章 該殺第160章 效率第858章 好事上門第158章 過關第312章 危局第104章 肅奸第378章 皇命在身第806章 難題第762章 真難第1123章 難以效仿第029章 飲福第389章 打動第970章 究其根源第1066章 瓜州鎮第1044章 政治角度第1349章 炮震三關(三)第577章 變化第105章 陳氏兄弟第062章 破題第252章 再部署第141章 後院之憂第185章 忠心不變第1264章 兵分兩路第1077章 公平難得第1287章 追憶往昔第1283章 明確告知第1264章 兵分兩路第135章 籌劃第580章 物盡其用第082章 以守爲攻第1038章 局面第265章 陷陣第1176章 百炮轟城第784章 向前第1087章 兵敗如山第1244章 犯了錯誤第725章 兵分兩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