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4章 兵分兩路

趙昺記的前世的南水北調工程中曾有報道,說在宋代曾開通襄邑至漢江的漕渠,被專家們成爲我國南水北調工程的最早嘗試,也爲當前的南水北調工程提供了極爲寶貴的經驗借鑑。且相關專家考察後最終確定南水北調中線工程,此段的走向正與宋代開鑿的漕渠走向基本一致,兩者相距不過百米而已。此時他想起了往事,以爲這條線也許可用,便發問道。

“屬下知曉此事,但襄漢漕渠不可用……”江宗傑上前道,並很快從一疊地圖中找出了張地圖,並指點着說明原委,讓陛下知道詳情。

原來早在趙匡胤定都汴京後,爲“廣軍儲,實京邑”,解決軍隊吃糧問題,首先疏浚了汴河、蔡河等河流,把漕運視爲經濟命脈。當時的汴河,是連接黃河、淮河和長江的主要內河航道,但只能解決長江下游的糧食和物資運輸,而長江中上游和漢江、湘江一帶的糧食物資,必須繞道江淮由運河轉運京都,十分不便。

十餘年後太宗繼位,漕運更加緊張。太平興國三年正月,西京轉運使程能上書,提出自南陽下向口築壩置堰,攔截白河引水北上,越過方城埡口,經石塘、沙河、蔡河、睢水,抵達京師汴京,與南方的湘潭漕渠連貫起來,解決南方糧物北運京師之急需。

趙光義採納程能建議,下詔徵發民工及官兵十萬人,施工月餘,浚渠百餘里,經博望、羅渠、少柘山,抵達方城縣城東西八里溝一帶。然而在方城埡口,由於地勢漸高而水不能至。適逢白河上游連降暴雨,山洪暴發,石堰沖毀,漕渠開挖就此停止,使工程半途而廢。

端拱元年,趙光義決定再次開鑿襄漢漕渠,引白河水北上,工程包括兩大部分,一部分是沿第一次開鑿的路線溝通漢水與汝水的水上通路,另一部分是開鑿自荊州入漢水的江漢漕河。漕河大體上自荊門西南至荊州城,經沙洋、潛江獅子口入漢江,但終因地勢懸絕而最終擱淺。

所以令人遺憾的是由於兩次開鑿均未成功通航,這段由白河至八里溝的百餘里襄漢漕渠便成爲一個“半拉子”工程,加之後來京杭大運河的全線貫通,襄漢運河不久便遭廢棄。也就是說當前這條路線根本不能用,讓水軍參戰只能繞行長江了。

“陛下,屬下以爲可以繞行白水,雖然距離稍遠一些,卻也比入江的航程縮短六成以上。”看小皇帝滿臉失望,江宗傑又稟告道。

“哦,朕知道汝與江置帥兄弟情深,但也不可因私廢公!”趙昺聽了沉吟片刻皺皺眉道。襄漢漕渠現下是指不上了,可他卻也上了心,若是能將其開鑿成功,絕對是讓後世稱讚的工程,不過當下也只能待來日收復中原再議了。

“陛下,屬下怎敢妄言。陛下請看我們可以先從徐州沿運河至淮河,然後溯流而上到達汝水,過汝陽後再進入沘水,到沁陽後轉入沁河,順流而下亦可至襄陽。”江宗傑在地圖上畫出一條航線道。

“江主事,據吾所知沁河下游多泥沙沉積,對航運亦有妨礙,水軍大船恐難以通行!”馬端臨言道。

“汝所知皆是書上所得,而吾不僅在御前辦任職,還兼任兵部職方司郎中,掌管天下輿圖,知天下江河地理。”江宗傑揶揄地笑笑道。

“漢江北岸少航運之力,南岸通航河流較多較長,大部分河流穿行於比較低緩的山地中,不過,除木馬河、月河灘險較少外,其它各河灘險仍然很多,通行船隻載重較小,航行十分不易,卻也可通航。中游通航支流較多,主要有唐白河、北河、南河、蠻河、利河、豐樂河、梓河、沁河等,其中,唐白河航線最長,北河、利河、豐樂河與梓河航線極短。”

“我大軍入淮之前早已遣人進入查明地理,繪製圖冊,調查江河水情。沁河在冬春之際確如所言由於泥沙淤積,難行大船。但是入夏之後,雨水增多,長江及漢江洪水會向各支流倒灌,常使下游水位提高,水面增寬,且歷時較長,因此夏季可以通行大船。”

“嗯,很好。如此我們就兵分兩路,陸路走西線前往,朕從陸路前往。”趙昺十分欣慰地道。

“陛下,走水路要安全些,也省些力氣,還是乘船前往吧!”倪亮聽了言道。

“不順路!”趙昺冷哼一聲道。

“都帥,陛下要前往應天府祭廟,要不咱們走水路如何!”江宗傑小聲道。

“哼,本帥要陪陛下祭廟的!”倪亮斜了其一眼也哼了聲道。

“今日準備,明日出發!”趙昺不理他們幾個擠眉弄眼,把時間事情定了下來。

上頭一句話,底下跑斷腿。趙昺無需再爲這些小事去操心,而下邊這些人卻不敢有絲毫怠慢。前往襄陽要行軍千里,他們不僅要考慮到途中的安全,還要想到吃喝用度,以及在何處宿營,何處可以補給物資。同時要安排沿途駐軍採取行動,清剿所經之地的盜匪,驅逐敵軍遊騎,在險地派出警戒等等。

王德也是將一羣小黃門指使的團團轉,他做的事情更多。此次前往應天府祭廟,就不能像平日那麼低調,要排開儀仗,彰顯皇威。而祭廟穿什麼衣服,用什麼祭品,奏什麼樂曲,他都要事先與禮部隨員進行溝通,並哄着陛下配合演練一番。而後還要千里躍進前往襄陽,王德需想到皇帝途中所需的物品,並事先在徐州備好……

次日,皇帝行駕離開徐州,王應麟作爲隨扈大臣跟隨陛下前往應天府,護衛的除了侍衛營和親衛團、輜重旅,還有御前護軍都統倪亮率領的護軍一旅和騎兵旅。御前水軍則在昨晚已經起航,沿運河南下前往山陽補充物資後直接前往襄陽。而莊公從被任命爲徐州知府,第二軍都統劉志學被任命爲淮北鎮撫使主持淮北軍事。御前護軍其餘三個旅則暫留宿州休整,補充新兵,協助地方組建州軍。

行駕隊伍足有兩萬人,蜿蜒數裡而行,前後鼓號聲相呼應,正可謂車轔轔、馬蕭蕭,旌旗如林,陣容甚是壯觀。趙昺的車駕行在隊伍中間,前有騎兵旅開路,左右有親衛旅警戒,核心區則是有侍衛營護衛,一旅護衛着輜重斷後,如衆星捧月般將他嚴密的保護在其中。

行軍的速度很快,這不僅因爲戰事結束不久,周邊還時有衝突發生,導致路上行旅稀少的緣故。還因爲得益於戰爭的勝利,繳獲了大批的戰馬,使得御前護軍實現了騾馬化。騎兵自不必言,一人雙騎已經是標配,步軍也得到了足夠的挽馬,可以乘車行軍,使得行軍速度得到了提高。

雖然各部都配備了馬匹,但侍衛營和親衛團配備的戰馬還是讓其它人眼熱,他們騎乘的可不是普通的蒙古馬,而是高大的‘洋馬’。當然這些戰馬並非趙昺的皇家遠洋商隊通過貿易交換而來的,而是同樣來自於繳獲,更確切的說是繳獲自蒙古大汗的親衛——怯薛軍。

蒙古西征從中亞和西亞地區獲得了不少優秀的騎乘馬,而作爲大汗們最重要的爪牙,怯薛軍騎乘的戰馬自然也鳥槍換炮。但是這些良馬同樣來之不易,身手好的平民子弟也能從自己的戰利品中支出,那些膏粱子弟們就需要自己的貴族老爹花錢購買,錢再不夠還可以由他們從所管轄的民戶中收取特別的稅賦。

初時由於這些馬匹來之不易,怯薛軍士兵也非常愛惜,肯下功夫自己調教。隨着蒙古大軍的戰利品越來越多,大汗們也越拉越大方。怯薛軍分到了大量的耕地和趨口,他們就把餵馬工作交給了別人。到忽必烈時代元朝仿照中原王朝的模式建立了龐大的牧監,放養從整個歐亞大陸蒐集來的優秀騎乘馬。

隨着腐敗的孳生,怯薛們的養馬才能也逐漸退化,雖然他們還頂着阿黑塔赤、阿部兀赤的頭銜,具體工作也交給了漢人等三等奴才。他們只從元朝政府手中領草料,養馬工作卻交給了牧監的牧民。而此次大宋北伐,設置在兩淮和淮北地區的馬場丟失,那些戰馬就落到了趙昺手裡,而他自然也選出一批先武裝自己的親衛軍。

“真是好馬啊!”作爲這個時代最高級的交通工具,趙昺自然也選了幾匹供自己騎乘,但是爲了他的安全是被變相禁止的,能乘車、乘船的情況下,絕對不允許他棄馬。而當下自己也只能乘車而行,所以他只能看着那些高大的駿馬眼饞。

“陛下,臣在清理新收之地的戶籍時,發現了一件趣事!”陪同皇帝的王應麟與陛下同車而行,當他看到小皇帝看着戰馬的眼直冒綠光時,就知道其的心思,連忙找個話題岔開以吸引其注意力。

“哦,有何好笑之事!”趙昺果然中計,扭臉興趣盈然地問道。

“陛下,那些女真人居然不肯改籍,堅稱纔是真正的漢人!”王應麟笑着說道……

第364章 艱難第1253章 匪盜來襲第120章 奈何第1433章 糊塗觀點第1468章 原來如此第1190章 財政爲王第389章 打動第719章 破綻第416章 拉出來第998章 ‘飯’難第845章 難以拒絕第976章 觀感各異第383章 火攻第544章 好人難做第706章 動手第575章 考察第806章 難題第669章 辯第1356章 自有算計第165章 這纔是真相第127章 方略第680章 好日子第337章 大家第788章 態度第1398章 梵音頓悟第201章 生產線第457章 爲君不早朝第449章 挑明第590章 中秋夜第1023章 馬說第1481章 先打下假第946章 ‘騙子’第141章 後院之憂第1163章 上元之夜第312章 危局第1330章 你們不配第566章 何以如此第874章 時代機密第703章 同心第195章 假鈔第014章 夢中局第435章 將計就計第1243章 平衡矛盾第688章 佈局第1470章 有點兒亂第1424章 以二換一第892章 朕心疼啊第554章 心照不宣第195章 假鈔第1071章 不如意第571章 辨人第697章 躊躇第1445章 非其真意第538章 假仁假義第881章 明爭暗鬥第886章 欠了多少第840章 國之戰略第423章 對賭第133章 預警第318章 防患未然第1458章 理由強大第891章 玩過了第657章 難熬的一天第758章 尋個住處第1284章 再上征途第905章 先治軍第975章 指桑罵槐第1336章 朕很不滿第904章 苗頭第922章 訓妻第905章 先治軍第1392章 應時而變第1303章 荒唐之極第269章 喜憂參半第162章 協作第453章 當然算了第1236章 徐州失陷第179章 科技先行第308章 大凱子第938章 計劃第1259章 掀開蓋子第452章 歸來第1288章 一支奇兵第677章 出手第341章 倆受氣包第963章 事無絕對第152章 惱怒第1217章 搖擺不定第166章 善加引導第325章 疑竇叢生第216章 韓振其人第1251章 兩廂對比第447章 改良第1473章 膽兒真肥第450章 擇機而動第212章 豈有此理第611章 勝券在握第1373章 帝王心術第414章 對決(六)第749章 着急
第364章 艱難第1253章 匪盜來襲第120章 奈何第1433章 糊塗觀點第1468章 原來如此第1190章 財政爲王第389章 打動第719章 破綻第416章 拉出來第998章 ‘飯’難第845章 難以拒絕第976章 觀感各異第383章 火攻第544章 好人難做第706章 動手第575章 考察第806章 難題第669章 辯第1356章 自有算計第165章 這纔是真相第127章 方略第680章 好日子第337章 大家第788章 態度第1398章 梵音頓悟第201章 生產線第457章 爲君不早朝第449章 挑明第590章 中秋夜第1023章 馬說第1481章 先打下假第946章 ‘騙子’第141章 後院之憂第1163章 上元之夜第312章 危局第1330章 你們不配第566章 何以如此第874章 時代機密第703章 同心第195章 假鈔第014章 夢中局第435章 將計就計第1243章 平衡矛盾第688章 佈局第1470章 有點兒亂第1424章 以二換一第892章 朕心疼啊第554章 心照不宣第195章 假鈔第1071章 不如意第571章 辨人第697章 躊躇第1445章 非其真意第538章 假仁假義第881章 明爭暗鬥第886章 欠了多少第840章 國之戰略第423章 對賭第133章 預警第318章 防患未然第1458章 理由強大第891章 玩過了第657章 難熬的一天第758章 尋個住處第1284章 再上征途第905章 先治軍第975章 指桑罵槐第1336章 朕很不滿第904章 苗頭第922章 訓妻第905章 先治軍第1392章 應時而變第1303章 荒唐之極第269章 喜憂參半第162章 協作第453章 當然算了第1236章 徐州失陷第179章 科技先行第308章 大凱子第938章 計劃第1259章 掀開蓋子第452章 歸來第1288章 一支奇兵第677章 出手第341章 倆受氣包第963章 事無絕對第152章 惱怒第1217章 搖擺不定第166章 善加引導第325章 疑竇叢生第216章 韓振其人第1251章 兩廂對比第447章 改良第1473章 膽兒真肥第450章 擇機而動第212章 豈有此理第611章 勝券在握第1373章 帝王心術第414章 對決(六)第749章 着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