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九章 甄氏阿茉,董氏阿音

“稟太夫人,孔夫人與甄夫人已經進了二門,正由國公夫人陪同往遠瑛堂。”

玲瓏入內,喜氣洋洋地一聲稟報,方纔讓旖景略微收回了思維,並將在謝三娘身上停留了好一陣的,帶着濃濃批判意味的目光收了回來。

無論基於距離還是親疏,巳正時分,做爲近鄰與親戚的楚王府衆人率先來與祖母賀壽實合情理,可當他們坐了不到一盞茶時,與衛國公府並無密切來往的鎮國公府女眷就成了第二撥登門的賓客,甚至比外祖建寧候府還早到了小半個時辰,怎麼都讓旖景覺得蹊蹺。

當看到跟在謝夫人身後的三娘時,旖景更是敏感地嗅到了一股陰謀的味道。

一般對於這般隆重正式的宴會,身爲庶女都沒有出席的資格,當然,仿若安慧幾位皇室宗親貴女又是兩說,但謝三娘顯然不在這個例外之內。

可她不僅來了,並且自從她進了正廳,老王妃對她的讚揚就沒有絕口。

而更讓旖景感到憤怒的是,謝三娘自打落坐,在老王妃的盛讚之下,帶着怨恨的目光就頻頻往對面垂眸靜坐的虞渢身上不斷投射,毫不掩示。

除了老王妃,與懵懵懂懂的八娘以外,廳中衆人都感覺到了謝三娘幽怨不甘的情緒。

楚王與世子目不斜視,仿若無睹。

鎮國將軍與虞洲兄弟也假作不察。

將軍夫人頻頻與謝夫人交換眼色。

大長公主的神情有些不耐。

衛國公府諸位小娘子分成兩撥,在大長公主身後的繡墩上帶笑靜坐,二孃與三娘漸漸忍不住了,開始竊竊私語,不斷窺視着楚王世子與謝三孃的情形,就連六娘也咬着旖景的耳朵發表了一句看法——我不喜歡謝三娘。

旖景重重頷首——看這樣的情況,定是小謝氏又耍了什麼手段,逼得鎮國公府沒有放棄這門婚事,可謝三娘該怨的人是小謝氏與自家父母,眼睛只往虞渢身上怒視委實讓人覺得憋屈。

故而,旖景看向謝三孃的目光便也帶着些怒意。

別人尚且不察,唯有虞洲自從進來,一門心思都在旖景身上,感覺到她周身散發的不隨和——針對之人卻是謝三娘,忽然想到了什麼,眉目間也籠罩了一層陰冷,一忽兒打量旖景,一忽兒又極爲不悅地盯着虞渢。

旖景也察覺到虞洲的目光,乾脆衝他狠狠一瞪。

虞洲又是一怔,下意識地避開目光,心裡便如同堵塞上了一層白疊。

當然,旖景也關注着虞渢——

他的氣色,倒是恢復得還好,上次見面時眉心的晦暗已經消散,又恢復了以往的霽月光風,依然一如既往地溫文爾雅,無論老王妃如何對謝三娘讚不絕口,也無論謝三娘如何怒目而視,他只一脣淺笑,垂眸靜坐,彷彿壓根就在另一個空間與時光,不在這些紛擾之中。

只有一次,似乎感覺到了旖景的目光,安靜地一個眼神與她隔空相遇,一觸,即離。

可就是那樣一個眼神的偶遇,卻忽然讓旖景怔忡,陷入了莫名的哀涼裡。

直到老王妃的一句話:“上元,你瞧瞧我這把團扇,就是三孃的手藝,如此繁複的雙面繡,也難爲她有一雙巧手,才繡得這般鮮亮,你看看如何?”

大長公主是瞭解“隱情”的,故而不過敷衍一句:“倒是比我身邊的丫鬟繡得好些。”

旖景險些沒忍住笑出聲來,祖母可真狠,謝三娘好歹也是鎮國公府的庶女,竟然拿她與丫鬟比較起來,這就是在委婉地提醒老王妃,此女爲世子妃大不合適。

不想老王妃緊跟着就是一句:“我委實看這孩子不錯,性子嫺靜溫婉,實在討人喜歡,就想做個月老……你看看她與你家荇兒……”

此話一出,不僅旖景,廳內衆人都震驚了!

二孃與三娘不約而同地瞪大了眼睛——老王妃怎麼回事?原以爲她對謝三娘讚不絕口,又見謝三娘看向楚王世子的眼神,還以爲是未來的世子妃人選,怎麼這三兩句話後,口風急轉,又拉扯上了自家兄長?

就算有這層意思,可如此場合,還當着這麼多人的面,怎麼老王妃竟然毫不顧忌地提了出來。

一個庶女,哪裡有資格做他們衛國公府未來的主母!

那謝三娘卻是驚喜交集,滿帶期盼地看向大長公主,她怎麼也沒想到事情竟有如此轉機。

小謝氏險些沒急得從椅子上跳將起來,兩個眼睛瞪得溜圓,看向自家婆母——這是怎麼回事?難道被這老太太洞悉了她們的盤算?

其實,大家委實誤解了老王妃。

原來,自從小謝氏暗中將那些謠言散佈,本來已經下定決心拒絕這門親事的鎮國公世子,在父親鎮國公,與妻子的雙重勸說下,心裡也有了動搖——事已至此,旁人都以爲三娘與楚王世子親事已定,若是拒絕,無疑是掃了楚王府的顏面,將人得罪了個徹底,就算三娘,也白白地擔了個悔婚的惡名兒,她本就是個庶出,將來只怕再難得到什麼好姻緣;更兼着聖上與太后對楚王世子又是那般看重,這無疑又是一重壓力,自從當今聖上登基,對鎮國公府本就不比從前那般倚重,難道就因爲一個庶女,置滿族富貴榮華不顧?

一思及此,鎮國公世子便有了妥協的意思。

老王妃自然欣喜,連忙讓兒子上門提親,卻不想楚王推脫到了太后身上——

“太后不允,說無論才貌,還是身份,謝三娘並非良配。”

老王妃頓時焦急起來,她原本因爲幼年坎坷,與生母在外流落多年,好不容易纔回到了謝家,以嫡長女的身份,做了王妃,卻因自幼在市井生活,受了許多磨難,也沒有知書識禮的機會,更不通這高門望族的勾心鬥角,交際規則,只簡單地認爲:上元大長公主與太后歷來親密,而她是無論如何都看不上謝三娘這個庶女的,自己一旦提出要撮合謝三娘與蘇荇,上元必定會找藉口婉拒,並且心生戒備,當自己再嘆息一聲,將話引到渢兒身上,上元聰慧,必知自己心意,說不定就能順水推舟,入宮說服太后許了這樁婚事。

全不曾想到,還有這麼多小輩在場,本不該明面上提起婚事,更不該無緣無故地牽連蘇荇。

大長公主心念一轉,也明白過來她這位二嫂又犯了糊塗,很有些哭笑不得,忍不住挑了挑眉:“你一貫知我性情,中意疏朗些跳脫些的孩子。”

竟是絲毫不留顏面,直接否定了這亂牽紅線的“月老”二嫂。

老王妃原本準備的話就噎在了嗓子裡,只好尷尬一笑:“我一時沒想周全,上元就當玩笑罷。”

“二嫂自然是玩笑話。”大長公主看也不看謝三娘一眼。

謝三娘一腔希望落了空,臊得面紅耳赤,險些落下淚來,瞪向虞渢溼漉漉的目光裡,怨恨又添了幾分。

旖景看着只覺得心裡怒火直涌,有噴發之勢,好在——外祖母一行及時到了,楚王方纔理所當然地帶着世子等男賓告辭,去了前院。

老王妃卻固留尷尬不已的鎮國公府女眷在坐,依然陪着大長公主見客,順便不斷地當着衆人的面,誇獎着謝三娘,想要造成與鎮國公府三度聯姻的勢頭。

旖景明顯察覺到後頭幾撥賓客那微妙的神情,看來,都像是知道了什麼。

她的心情就越發沉重起來。

直到聽見當今皇后之母孔夫人與太子妃之母甄夫人攜手而來,滿腹心思才轉了方向——虞渢定有打算,應當不會由得小謝氏奸計得逞,而今日,甄氏四娘纔是她要悉心對付之人。

遠瑛堂的正廳雖大,卻也容不下接踵而至的賓客,因此一撥人來,一撥人便由利氏帶往別處,故而,當聽說孔、甄兩位夫人將至,在坐諸人皆起身告辭,隨利氏往外,大長公主實在不耐煩老王妃的喋喋不休,對她說道:“二嫂,今日賓客如雲,我難免會怠慢了你,改日有空再與你細談,這裡聒噪,你還是先去院子裡清靜一會兒吧,你原本就是不喜這些應酬的,難爲今日陪了我這麼些時候。”

老王妃這纔在無奈之下,帶着尷尬不已,暗自惱怒的小謝氏與謝夫人一行離開。

“那哭喪着臉的嫺靜溫婉終於走了。”二孃小聲說道,滿帶不屑:“瞧她那滿面不樂意的模樣,就她那身份和氣度,哪裡配得上楚王世子,真是不知好歹。”

三娘卻甚有些惋惜:“誰讓楚王世子身患惡疾呢?”

大長公主顯然聽到了兩個孫女兒的閒話,略微轉頭掃了她們一眼:“莫論閒話。”

二孃與三娘立即正襟危坐。

丫鬟們纔將殘茶撤下,換上新茶,便見黃氏陪着兩名貴婦走了進來,小娘子們立即起身恭迎見禮,旖景迫不及待的目光,在第一眼便鎖定了隔世重見的甄四娘。

儘管孔夫人與甄夫人身後跟着一羣鶯鶯燕燕,可身材高挑,容顏俏麗,帶着與生俱來的幾分英朗灑脫氣質的甄四娘,還是那般引人注目,舉止也是落落大方,委實讓旖景心生疑惑——一如前世熟悉的那個人,怎麼也想不到是杜宇娘口中那位心狠手辣、水性楊花的女子。

似乎感覺到了旖景的打量,甄四娘落坐之後,擡眸看向旖景,給了她一個眉飛色舞的笑臉。

甄夫人依然也還是那般高傲,只與大長公主寒喧了幾句,眼光就習慣性的順着鼻樑往下,打量大長公主身後的諸位小娘子,旖景注意到,她的目光,在長姐身上停留的時間頗長。

孔夫人更是留意旖辰,並且毫不掩飾地讚譽。

繼謝三娘離席,旖辰突然成爲了貴婦們觀注的焦點,很有些不習慣,一張端端正正的面容,就染上了一層淺嫣。

大長公主也是若有所思,卻並不怎麼接話,只禮尚往來地將孔家幾位小娘子讚了一番。

“我這幾個孫女兒還小,驕矜得很,不及大長公主您教導有方。”孔夫人倒也謙虛。

旖景打起精神,默默注意着廳堂裡貴婦們別懷深意的婉轉言辭,巧妙地說着那些八面玲瓏的場面話,悄無痕跡的暗度陳倉。

比如甄夫人,聽了一會兒孔夫人與大長公主之間的相互吹捧,不動聲色地把話題引到了甄四孃的身上:“我家阿茉,往常在家時一提起阿景就是滔滔不絕,就盼着今兒個登門拜訪,與阿景交流一番,也不知大長公主怎麼調教的孫女兒,竟然如此出色,阿景才十二吧,就在芳林宴上兩度奪魁,尤其今春,那一曲《春曉吟》,聽得多少人讚不絕口,阿茉也喜音律,歷來又有些自負,卻也自稱望塵莫及。”

旖景心頭暗贊,甄夫人雖說性情有些高傲,卻極通交際應酬之道,表面上讚揚了自己一番,討好了祖母,言辭裡也將自家女兒隱隱讚揚——擅音律,與長兄喜好相投,卻又謙遜,自認技不如人。

卻連忙起身,對甄夫人一福:“夫人盛讚,小女愧不敢當,原本是因爲年齡小,太后娘娘才照顧一二,佔了便宜罷了。”

甄氏四娘阿茉立即笑道:“阿景可別謙虛,越發讓人慚愧了,我雖虛長几歲,卻是真心欽佩你的才華。”

“阿茉所言甚是,自從大隆建國,顯德太后時開始舉行芳林宴,有誰能一連兩年奪魁?更何況阿景年紀這麼小,僅參加了兩次,兩次都奪魁首,這些小娘子中,也就只有黃氏月娘才能與阿景娉美。”沈夫人也來湊趣,看向旖景的目光別有深意。

貴族女兒,年滿十歲纔會獲邀芳林宴,而黃江月與旖景的確是兩度奪魁,並讓那些年長她們的貴女輸得心服口服。

沈夫人暗忖,眼看幾位皇子今年都當婚配,而女兒也早有提醒,聖上與太后都有意蘇氏大娘,可惜太子已然大婚,依衛國公府的權位,自然不會贊同讓嫡女爲側室。女兒一再叮囑,貴妃似乎欲爲四皇子爭取這門親事,絕不能讓那對母子得逞。

衛國公位高權重不說,身後還有大長公主……

雖說當今聖上頗重嫡庶,早立東宮,太子之位眼看甚爲牢固,然而四皇子、五皇子、六皇子、七皇子之生母皆居妃位,身後自有一脈勢力,未必就不是威脅。

五皇子往下年歲還小,今年還不會議親。

四皇子便成了最大的威脅,絕對不能讓他再得衛國公這麼一座靠山。

也只有三皇子合適了……他雖不是女兒親生,又有西樑王室血統,可自幼不羈,不圖正業,唯喜吟風誦月,又與太子手足情深,最不成威脅。

太子妃卻仍然覺得不踏實,這才起意撮合讓甄氏阿茉與衛國公世子聯姻,女兒也覺得此計甚妥。

不過今日一見這蘇氏五娘,非但才華驚人,言辭大方,樣貌更是出衆,倒比蘇氏大娘更爲出色,只她的年齡,卻與五、六、七幾位皇子相宜,若是將來……

還得提醒着女兒要多加堤防,萬不能讓這蘇氏五娘再嫁給皇子爲妃。

沈夫人一番計較,便也讚了甄氏阿茉幾句:“其實要說,阿茉的琴、畫也是出衆的,難怪與阿景這般相投。”

大長公主依稀洞悉了這兩位國戚今日的目的,也細細打量着甄四娘,見她雖說年齡比長孫長上兩歲,卻端莊大方,氣質出衆,身子也很是康健,直率又不失穩重,心裡也有些意動,便多問了甄四娘幾句,這自然讓沈夫人與甄夫人心花怒放。

不過如此場合,心意與言辭僅僅點到爲止,是不適合說開的。

卻又有玲瓏忽然稟報,說董老夫人到了。

“阿阮?她怎麼來了?”大長公主甚是驚喜。

旖景在記憶裡搜索了一陣,方纔恍然大悟。

董老夫人阮氏,本是飛鳳部的一員女將,其父在高祖時被封靖遠候,與大長公主十分要好。

阮氏不過四十就守了寡,膝下唯有一子,早年卻外放至湖廣任佈政史,阮氏自然隨子赴任,多年不曾回京。

故而大長公主一聽她登門,才這般驚喜。

原來是聖上有意調任董大人回京師,故而,一家老小都跟着歸了京城,不過是三日前纔到,阮氏又想給大長公主一個驚喜,纔沒有提前知會。

跟着阮氏前來的還有她的孫女兒,董大人的嫡長女董音。

大長公主眼看着當年丫丫學語的小女孩兒,已經婷婷玉立,將至及笄,一時歡喜,只拉着董音的手不放,與阮氏敘不完的別情,不覺將沈、甄兩位夫人冷落一旁。

起初,尚還無人介意。

可當大長公主忽然問起:“記得音娘也快及笄了吧?”

“是,年底就要準備她的及笄禮了。”

“可曾說了親事?”竟然脫口而問。

“還不曾。”

大長公主便細細打量董音,又問她讀了什麼書,擅長什麼才藝,關切之意,一目瞭然。

沈夫人與甄夫人這才覺得事情有些不妙,微蹙了眉頭。

而旖景靜靜旁觀,一些回憶又再清晰。

前世時她並沒留意祖母對董音的偏愛——才一見面,就問起她的婚事,用意顯然。

這時卻漸漸記起,自從阮氏回京,倒是常來與祖母請安,董音也成爲了常客,似乎與長姐甚是相投,而長兄對這位溫婉恬靜,善解人意的少女似乎也有幾分好感。

若非那次意外,以致董音遭遇不幸,長兄的婚事也許早有變折……

想到這裡,旖景不由得看向甄茉,果然見她幽深的眸子直盯着坐在祖母身旁的董音,雖說面上笑容不減,可眼波陰晦處,卻有森冷一掠。

那種神情,旖景並不陌生,在遠慶十年元宵夜,燭影搖紅中,虞洲與冬雨眼中都有與之別無二致的森冷。

那是殺意。

只覺一種森涼,從脊樑盤旋而上,經脈俱冷。

人心,果然是深不可測,旖景掌心微緊,卻調轉了頭,對董音莞爾一笑。

第三百零七章 悚然而驚,卻成交心第一百四十二章 願得一心,白首莫離第六百一十章 真失憶了,怎生是好第四百九十四章 還有後着,滋生嫌隙第一百七十七章 人生短暫,盡力一次第四百五十七章 廖大破產,朗星挨踢第四百零四章 天子圓場,各人計量第五百八十九章 一石二鳥,黃氏顯妒第四百六十六章 “攻守”調換,挑撥露餡第二十五章 宋氏之計,釜底抽薪第七百三十一章 一人唱罷,一批登場第三百二十五章 再提謝三,哭笑不得第一百零三章 皇子妖嬈,世子護美第二十五章 宋氏之計,釜底抽薪第三百六十八章 登門赴邀,有意爭執第四章 夢時夢醒,愧疚如山第一百九十一章 香河田莊,世外桃源第三百四十四章 簪纓望族,清高太甚第一百三十四章 看似退路,委實陷井第一百三十七章 前塵新世,一般哀涼第五百二十六章 衆芳比才,昭顯風範第一百九十九章 歸來錦陽,婚前教育第七百七十一章 李氏報訊,黃氏發狠第兩百五十一章 再訪喬縣,攻心爲上第六百四十二章 黃恪歸國,史載之宴第三百八十三章 順利落毒,自行揭發第七百零九章 仲春風暴,暗器脅人第一百三十九章 口蜜腹劍,坦率阿薇第七百二十八章 舊怨在心,扭曲人生第三百六十二章 面見殷氏,得證實情第五百九十八章 隱隱不安,即傳噩耗第兩百七十五章 孟高平冤,殿下“倒戈”第兩百九十四章 尚未實施,便有變故第兩百五十三章 病也及時,死也及時第六百九十四章 無奈妥協,損兵折將第七章 娘子撐腰,丫鬟樹威第三百七十七章 劇毒*,偷樑換柱第一百六十二章 不覺之間,環環陷井第一百四十三章 一個許諾,兩世糾纏第兩百六十章 陰霾驟生,有客遠來第九章 暴戾宋氏,苦命丫鬟第六百八十七章 不在情深,只望互利第一百六十一章 倉促之間,吐露情意第六百八十二章 順哥護母,旖辰決斷第三百一十六章 三心二意,實爲一心第四百九十七章 脫離掌控,怎生收場第兩百九十章 村落遇險,“一箭中的”第六百七十七章 家人團聚,王妃歸故第九十五章 你既跳湖,我也落水第四百八十五章 姑嫂情誼,無端挑釁第五百九十九章 人逢悲痛,脫胎換骨第四百七十八章 蠻橫甄母,總算報應第三百六十九章 猖狂姑姪,“可憐”婢女第五百四十九章 太妃出馬,二嬸遭殃第三百一十七章 驚悉真相,天子“惡意”第五百六十二章 姐妹管家,刁奴犯橫第四百九十一章 小嫚如願,謝琦謀財第七十章 拈花識香,實有內情第五百三十五章 正欲滅口,天降救兵第六百一十一章 無情殺戮,冷厲逼問第六十九章 閨秀風範,但爲良人第一百九十七章 一個誤會,或生事故第七百一十七章 暖春響雷,猝然當頭第六十五章 各懷心思,只待風起第七百六十三章 秦楊二女,誰更“諸葛”第五百八十六章 唯一對手,勸人納妾第五百四十六章 陳謀濫計,並不稀見第一百五十九章 嫌隙難消,心生倦意第五百五十八章 時日無多,大變在即第六十四章 紊亂開場,勝負難說第兩百七十二章 冤鼓敲響,是爲何人第三百四十章 探望小姑,長嫂發威第三百三十六章 虎狼大舅,三個妖精第五百九十一章 “青雀”之用,忠義難全第三百八十四章 強辭奪辯,委實傲奴第四百七十三章 候府闔牆,縱容之禍第三百二十二章 時日太慢,婚期太遠第四百七十章 終是難免,成人笑談第三百九十二章 一波剛平,煩惱又至第六百零五章 慘死秋月,救下夏柯第六百六十五章 歸來故國,杜宇斷舊第七百一十二章 王妃返家,王爺“耍賴”第四百三十四章 如意算盤,實在精明第兩百九十三章 恩冊郡主,各人心情第六百零九章 虛心求教,怎得芳心第三百二十八章 溫弱兒媳,險惡婆母第六十一章 拋磚引玉,奇恥大辱第五百九十六章 暗中舊情,福王審案第一百一十四章 海棠佳詞,連環命案第三百七十二章 蛇蠍毒計,宋氏決斷第三百零四章 沉寂當中,風聲暗起第五百一十四章 風波未起,責罰難免第三百四十六章 各有離間,高低顯然第三百四十一章 據理力爭,領命施罰第七百零一章 陳二太太,爲女爭貴第兩百四十三章 突然生變,生死危機第兩百三十章 愚昧之計,哭笑不得第六百二十八章 被逼無奈,自找恥辱第一百四十六章 一時憤怒,便埋禍根第四百七十章 終是難免,成人笑談
第三百零七章 悚然而驚,卻成交心第一百四十二章 願得一心,白首莫離第六百一十章 真失憶了,怎生是好第四百九十四章 還有後着,滋生嫌隙第一百七十七章 人生短暫,盡力一次第四百五十七章 廖大破產,朗星挨踢第四百零四章 天子圓場,各人計量第五百八十九章 一石二鳥,黃氏顯妒第四百六十六章 “攻守”調換,挑撥露餡第二十五章 宋氏之計,釜底抽薪第七百三十一章 一人唱罷,一批登場第三百二十五章 再提謝三,哭笑不得第一百零三章 皇子妖嬈,世子護美第二十五章 宋氏之計,釜底抽薪第三百六十八章 登門赴邀,有意爭執第四章 夢時夢醒,愧疚如山第一百九十一章 香河田莊,世外桃源第三百四十四章 簪纓望族,清高太甚第一百三十四章 看似退路,委實陷井第一百三十七章 前塵新世,一般哀涼第五百二十六章 衆芳比才,昭顯風範第一百九十九章 歸來錦陽,婚前教育第七百七十一章 李氏報訊,黃氏發狠第兩百五十一章 再訪喬縣,攻心爲上第六百四十二章 黃恪歸國,史載之宴第三百八十三章 順利落毒,自行揭發第七百零九章 仲春風暴,暗器脅人第一百三十九章 口蜜腹劍,坦率阿薇第七百二十八章 舊怨在心,扭曲人生第三百六十二章 面見殷氏,得證實情第五百九十八章 隱隱不安,即傳噩耗第兩百七十五章 孟高平冤,殿下“倒戈”第兩百九十四章 尚未實施,便有變故第兩百五十三章 病也及時,死也及時第六百九十四章 無奈妥協,損兵折將第七章 娘子撐腰,丫鬟樹威第三百七十七章 劇毒*,偷樑換柱第一百六十二章 不覺之間,環環陷井第一百四十三章 一個許諾,兩世糾纏第兩百六十章 陰霾驟生,有客遠來第九章 暴戾宋氏,苦命丫鬟第六百八十七章 不在情深,只望互利第一百六十一章 倉促之間,吐露情意第六百八十二章 順哥護母,旖辰決斷第三百一十六章 三心二意,實爲一心第四百九十七章 脫離掌控,怎生收場第兩百九十章 村落遇險,“一箭中的”第六百七十七章 家人團聚,王妃歸故第九十五章 你既跳湖,我也落水第四百八十五章 姑嫂情誼,無端挑釁第五百九十九章 人逢悲痛,脫胎換骨第四百七十八章 蠻橫甄母,總算報應第三百六十九章 猖狂姑姪,“可憐”婢女第五百四十九章 太妃出馬,二嬸遭殃第三百一十七章 驚悉真相,天子“惡意”第五百六十二章 姐妹管家,刁奴犯橫第四百九十一章 小嫚如願,謝琦謀財第七十章 拈花識香,實有內情第五百三十五章 正欲滅口,天降救兵第六百一十一章 無情殺戮,冷厲逼問第六十九章 閨秀風範,但爲良人第一百九十七章 一個誤會,或生事故第七百一十七章 暖春響雷,猝然當頭第六十五章 各懷心思,只待風起第七百六十三章 秦楊二女,誰更“諸葛”第五百八十六章 唯一對手,勸人納妾第五百四十六章 陳謀濫計,並不稀見第一百五十九章 嫌隙難消,心生倦意第五百五十八章 時日無多,大變在即第六十四章 紊亂開場,勝負難說第兩百七十二章 冤鼓敲響,是爲何人第三百四十章 探望小姑,長嫂發威第三百三十六章 虎狼大舅,三個妖精第五百九十一章 “青雀”之用,忠義難全第三百八十四章 強辭奪辯,委實傲奴第四百七十三章 候府闔牆,縱容之禍第三百二十二章 時日太慢,婚期太遠第四百七十章 終是難免,成人笑談第三百九十二章 一波剛平,煩惱又至第六百零五章 慘死秋月,救下夏柯第六百六十五章 歸來故國,杜宇斷舊第七百一十二章 王妃返家,王爺“耍賴”第四百三十四章 如意算盤,實在精明第兩百九十三章 恩冊郡主,各人心情第六百零九章 虛心求教,怎得芳心第三百二十八章 溫弱兒媳,險惡婆母第六十一章 拋磚引玉,奇恥大辱第五百九十六章 暗中舊情,福王審案第一百一十四章 海棠佳詞,連環命案第三百七十二章 蛇蠍毒計,宋氏決斷第三百零四章 沉寂當中,風聲暗起第五百一十四章 風波未起,責罰難免第三百四十六章 各有離間,高低顯然第三百四十一章 據理力爭,領命施罰第七百零一章 陳二太太,爲女爭貴第兩百四十三章 突然生變,生死危機第兩百三十章 愚昧之計,哭笑不得第六百二十八章 被逼無奈,自找恥辱第一百四十六章 一時憤怒,便埋禍根第四百七十章 終是難免,成人笑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