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六章 一事變遷,混亂全局

當孔奚臨步入三皇子府的銀杏苑,遠遠就聽見一陣悠揚的琴音,分花拂柳而來,纏綿烏柯之間,似乎傾訴衷腸,可當他循着琴聲來到一處紅亭之外,卻忽聞那哀婉的樂音一轉,仿若刀劍之鏗鏘,鐵馬之疾沓,微一舉眸,便見三皇子一身烏衣,袍袖飛揚,烏眉斜挑,雖隔得尚還有些距離,已經感受到他眼中凌厲的眸光。

不自覺間,便駐足亭外,孔奚臨將摺扇一合,輕擊掌心。

激昂的樂音漸次往後,湍急若轟鳴落瀑,傾瀉於銳石山澗,彙集成一股疾流。

但見十指略停,琴音嫋嫋而散。

但不等純粹音消韻停,指尖再又輕落,一勾一挑一抹,似乎千軍萬馬漸遠,染血疆場上,有北風愴然奔馳,捲起黃沙如霧。

“殿下今日興致倒佳。”直到琴音完全消散,歸於平靜,無論哀切,或者凌厲,甚至愴惘,盡都遠去,恢復了這風和日麗,碧植紅亭的靜好情境,孔奚臨方纔擊掌而入,並不施禮,只往亭中石凳上一坐,微咪細長的眼角,曖昧的目光,打量着三皇子似乎陰沉又帶興奮的複雜神情。

“這首曲子卻是聞所未聞,難道是殿下親手所作?”孔奚臨又問,但話音剛落,就見琴案一側,放着一頁琴譜,字跡分外清秀,似乎女了所書,孔奚臨不由得微微挑眉。

三皇子從琴前起身,落坐孔奚臨身側,先捧茶淺啜一口,似乎平息了一下情緒,方纔說道:“你知道我這次竟是中了誰了算計?”

“查出來了?”孔奚臨將摺扇散開,重重搖了幾下,蹙眉思量:“你既然這麼問,就是與四皇子無關了。”

史四得了三皇子的提醒,當即安排了下去,邀出董三順小飲,讓朱大郎的小廝兒藏於一角窺視,結果,那小廝將董三順認了出來,說正是偶然在雞場結識之人,當日千嬈閣的事兒,也正是他通風報信。

“是蘇氏五娘。”三皇子似乎咬牙切齒,才吐出這五個字來。

孔奚臨手中摺扇一窒,似乎一時沒有醒過神來,這蘇氏五娘是誰?

“衛國公的嫡次女,蘇氏大娘的胞妹。”三皇子重重再擠出這一句話來,只那神情,卻讓人辨不出是沮喪還是惱怒,或者是興奮?

孔奚臨卻大笑起來,前俯後仰,當見三皇子的目光有如箭簇,追着他不斷擊射,方纔將笑聲變爲幾聲咳嗽,握拳抵脣,戲謔般地迎向三皇子的目光:“殿下這次,是栽在了美人的手裡?”

三皇子冷哼一聲,忽然幾步上前,將琴案上的琴譜緊緊拽在掌心,卻終究是……拍在了石桌上。

孔奚臨的目光在那琴譜上轉上一圈兒,又在三皇子臉上轉了一圈兒,方纔一彎脣角:“殿下,我早說了,您這張傾倒衆生的面孔,必會引來禍患。”

“什麼意思?”

“嘖嘖,殿下可真是當局者迷呀,那蘇氏五娘必是對您動了心,纔不願被長姐搶了姻緣,鬧出這麼一場風波來。”

“你是說,蘇氏五娘是因爲這個原因?”

眼見三皇子烏眉一挑,眸中涌起喜樂不明的情緒,孔奚臨的笑容便不再那般歡暢了,手中摺扇輕搖,反而一問:“殿下當真這般以爲?”

三皇子疑惑地看着這位莫逆之交,一時竟然沒繞過彎來。

“敢問殿下,蘇氏五娘芳齡幾何?如今可是適嫁之齡?”

“敢問殿下,就算她壞了長姐的姻緣,難道還能阻止別的女子嫁與殿下爲妃?”

“敢問殿下,大長公主不願讓蘇氏大娘爲三皇子妃,難道就願意讓五娘爲殿下之妃?”

三問一出,三皇子便明白過來。

蘇氏五娘這般行爲,並非是對他暗藏情意這般簡單。

天知道自從他肯定了這事之後,一直心潮起伏,清晨入宮,險些在皇后面前露出破綻,回府之後,也不曾將這事仔細思量。

“殿下,蘇氏五娘不過是個閨閣女子,如何竟知殿下行蹤?如何能買通紅衣身邊的侍婢,給殿下落藥?如何能將那侍婢收藏得妥妥切切,蹤跡全無?還有她要毀了殿下姻緣,只消挑撥那朱家的肥豬去千嬈閣生事就好,爲何要盜得殿下的玉印?”孔奚臨接着這幾問,更讓三皇子滿腹疑惑。

“你的意思是……”

“此事或與衛國公府有關,但未必就是蘇氏五孃的手筆。”

三皇子一凜:“你是懷疑衛國公,或者大長公主?”

“不過我也覺得甚是疑惑,如若大長公主不願讓孫女爲三皇子妃,大可直言拒絕,並不用這般興師動衆,若說是想毀壞殿下的名譽……”殿下你本身的名聲可也不算太好,再說去個勾欄尋歡,委實也算不得什麼“悚人聽聞”之事。

於是兩人這麼一交流,卻都如墜五雲霧裡,只覺得疑問非但未解,反而讓真相更是撲朔迷離。

孔奚臨問:“這些暫且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殿下要如何挽回?難道就此放棄了衛國公府?”

衛國公手握禁軍,對於皇儲之爭起着至關重要的作用,三皇子又怎麼會就此放棄?

“我的皇子妃,只能是蘇氏女,不過看來要徐徐圖之了。”等了一刻,孔奚臨才見三皇子眉目舒展,說了這麼一句。

徐徐圖之?賜婚就在當下,如何徐徐圖之?孔奚臨烏眉高懸,疑惑不已。

三皇子卻又拿起那張琴譜,淺淺一笑後,甩了甩鴉青的衣袖,但見其上一枝朱梅,似乎迎風而起:“小五,我今日沒空,不招呼你了,還請自便。”竟揚場而去。

孔奚臨怔怔半響,將三皇子那話回味無窮,方纔瞭然幾分。

必娶蘇氏女呀,殿下之前不是都說必娶蘇氏大娘麼?看來……

烏眉一蹙,孔奚臨看着龍行虎步而去的那個身影,眸中流淌過複雜的情緒,立於紅亭之中,獨自許久。

金獸半蹲屏角,麒首昂揚,銅脣微翕間,有煙香蘊繞而出,雕着海棠吐蕊的檀香美人榻上,垂下一角鴉青長衣,朱絲繡成的一枝紅梅,尚自在軒窗外捲入的清風裡飛揚,榻上男子斜靠,一臂撐着下頷,一臂微舉,有若脂玉雕成的五指間,把玩着精雕細琢的蘭花簪,脣角捲起一抹妖豔,眸底映着窗外的金陽,仿若琉璃的色澤,流淌着複雜不明的情緒。

當日收藏這枚蘭花簪,原本是想待得聖上賜婚,與蘇氏大娘姻緣落定之後,再物歸原主,以博佳人芳心,不想事情卻到了這般地步。

三皇子微微轉動着蘭花簪,飛揚的眼角咪起,眸中的情緒頓時更加複雜。

他從一開始,就沒想過用這閨閣私物,逼得佳人屈就。

大長公主是什麼人?若她老人家一意排斥這門親事,僅靠一枚蘭花簪,難道就能逼迫着大長公主妥協?三皇子壓根沒有這般僥倖,他幾乎能夠肯定,只要拿着這蘭花簪到大長公主面前要脅,事情就真的到了全無轉寰的地步。

不過此時……蘭花簪卻未必沒有作用。

三皇子一邊盤算着接下來的計劃,眼前恍惚之間,卻突然出現了豆蔻少女那張清新秀麗有若玉蘭花的面容,她烏眸顧盼,眸光有若清澗,只消微微一觸,便能直入心頭。

忽然起身,三皇子將冰冷的玉簪緊緊握在掌心,一個決定,讓他眉目舒展。

與此同時,遠瑛堂後/庭轉廊裡,正一邊品着清茗,一邊關注着茶水廳中情形的旖景忽然覺得鼻子裡一陣微癢,忍不住連打了幾個噴嚏,緊跟着,就感覺到背心攀升起一股莫名地寒意,不由讓她納悶地舉目,望了幾眼雖說炙烈略緩,卻依然燦爛的金陽,喃咕了一句:“雖說將近中秋,可也感覺不到秋意,怎麼就突然打起冷顫來。”

再過幾日,就是遠慶三年的中秋。

年年此日,聖上都要宴請百官,卻是在八月十五的正午,雖晚上也有宮宴,可僅限於聖上與後宮嬪妃,稀少邀請旁人。

但數日之前,太后就有懿旨,今年中秋晚宴,邀請了幾家貴胄,自然有衛國公府,還包括了建寧候府,甄府,孔府,以及兩相,尚書府。

自然還是爲了皇子擇妃一事。

作爲衛國公府嫡女,旖辰、旖景與六娘旖風都在受邀之列,故而三位娘子今日來遠瑛堂,是試穿爲了出席中秋宴,才做好的綵衣禮服。

不過這時,大長公主卻與旖辰摒了衆人,在茶水廳裡私話,旖景與六娘便在後/庭等候,六娘一直專注地翻閱着數月之前的一堆邸抄,連旖景那幾個噴嚏,都沒有讓她醒神。

旖景卻注意着祖母與旖辰的神情。

旖辰坐在祖母身側,一直是垂眸端莊,看上去甚是嬌羞。

旖景便猜測着祖母當是在與她商議親事。

因隔得遠,旖景自然聽不清兩人的言談,可看祖母的神情,卻甚是慈和,而長姐……扭捏了半日,才總算微微頷首,旖景便見祖母十分寬慰地微笑了。

如此看來,已經是達成了一致意見,旖景又是興奮又是忐忑,不知祖母中意的皇子是誰。

卻忽聞“啪”地一聲,便見六娘拍案而起,手中尚且捏着一份邸抄,兩道清秀的眉頭蹙成個死結,語氣十分沉肅,又透着一分恍然大悟:“原來如此。”

“六妹妹總算找到了答案?”旖景的心思被這一掌震了回來,開口問道。

原來早前兩人在綠卿苑裡,尚在討論最近發生的一事——便是那南浙知州鄭乃寧遇害一案,大理寺與刑部的論斷,委實讓她們兩個閨閣女子都咂摸出幾分不尋常來,只道是大理寺與刑部斷案太過草率,故而今日在大長公主面前議論起來。

鄭乃寧爲朝廷命官,到任不久,便死於非命,以致聖上震怒,着令嚴查,不想竟“查明”是死於髮妻之手,並且兇手業已觸壁而亡,無憑無據,大理寺與刑部便已結案。

死無對證,這多少讓旖景想起了前世時自己的下場。

大長公主聽了兩個孫女兒的話,卻不置可否,而是讓玲瓏將半年之前的邸抄翻找出來,讓旖景與六娘在後/庭翻閱,旖景頗有些心不在焉,六娘卻是全神貫注。

“五姐你瞧,原來南浙一事,之前就引起了一場風波,有御史曾彈劾南浙官員以權謀私、魚肉百姓,卻反被南浙諸官員羣起攻之,最終落得操家獲斬,事後,聖上才任命了鄭州知,不想又出了這一樁讓人匪夷所思之事。”六娘將幾本邸抄攤開,給旖景過目,情緒甚是激動:“聖上如此關注鄭知州遇害一事,必有隱情,可見南浙官場,委實是蹊蹺得很。”

旖景將那幾本邸抄囫圇看了一遍,甚是贊成六孃的見解,又深思了一陣:“獲罪的御史原爲世家子弟,與秦相交情頗密。”

六娘也頻頻頷首:“而大理寺與刑部長官,卻爲金相故吏、姻親。”

兩個少女交換了一個眼神,心情都有些沉重,兩相之爭,竟然到了如此地步。

旖景不由想到,眼下皇妃擇選大事,除了自家長姐,建寧候府表姐,秦相與金相府的娘子也都被摻合其中。

前世時,金氏之女選爲四皇子妃,秦氏之女爲太子側妃,卓氏二孃婚配二皇子,而建寧候府表姐黃五娘,最終嫁給了陽泉郡王。

但這一世,眼看長姐三皇子妃的命運已經得到了更改,只不知其餘人的命運,又會發生什麼樣的改變。

旖景依稀記得,前世時秦三娘因宮宴失儀,方纔痛失皇子妃之位,成爲太子妾室,爲此,秦相似乎極爲沮喪,又有貴族朝臣們議論,看來聖上還是偏向於勳貴之首金相,以致於那些觀望之人,紛紛擇定了金相,讓金相權勢大振。

金六娘自打成了四皇子妃,便爲皇后所不喜,可她長袖善舞、八面玲瓏,硬是沒讓皇后挑出半分錯漏,又因着金氏一族的支持,四皇子權勢日重,後,太子遇刺,朝臣中呼籲立四皇子爲儲君者竟十之七八。

而秦三娘本自視清高,不甘爲妾,卻不能違抗聖命,只能委屈求全,自入東宮,不僅與太子妃關係十分緊張,還有那兩個出身勳貴的側妃,也與秦三娘屢有衝突。

後來,秦三娘竟然選擇了三尺白綾投環。

當然,在那深宮之中,究竟是秦三娘不堪屈辱自絕,還是被人迫害至死,委實是一個謎。

而這一世,不知中秋那場宮宴,又會發生什麼,而這些貴女們的命運,是否還會一如既往。

旖景一時也有些怔怔,看向茶水廳裡的祖母與長姐,忽然便有些忐忑起來……她憑着知道後事,一意孤行,將這命運擾亂,可這注定之事,是否果如其料的會按照她預想那般更改呢?而因爲她的插手,後事會如何發展,她全然沒有把握。

可到了這個地步,似乎也沒有了其他的選擇,朝政大事、國家興衰,並非她一個閨閣女子能夠掌握,她之所願,不過是身邊親人,能夠喜樂無憂罷了。

旖景無奈一嘆。

第三百五十六章 改制在即,誰將作亂第六百八十五章 隱瞞後着,暫且袖手第九十八章 三女繪畫,兩副被毀第兩百七十三章 對薄公堂,收網之時第一百一十一章 太后疾愈,皇子姻定第四百六十五章 興師問罪,虎狼之心第七百七十七章 本來順利,忽再危逼第一百八十五章 金韓聯姻,已成定局第五百二十九章 兩國貴女,禮教之爭第五百七十三章 蛇蠍相比,也有不及楔子第五百章 恩封確實,將有險關第五百二十三章 平樂姻定,衛冉入京第兩百三十七章 儲君無能,實爲隱患第五百一十八章 閨閣趣話,暗藏心機第七章 娘子撐腰,丫鬟樹威第九十五章 你既跳湖,我也落水第五百六十一章 期盼入宮,衛昭之願第五百一十四章 風波未起,責罰難免第七百六十章 中秋月圓,血禍又至第七百六十五章 莞爾之間,有若朝晞第六百七十章 尷尬王爺,拋之腦後第三百一十七章 驚悉真相,天子“惡意”第四十三章 故作懵懂,擢升櫻桃第六百零七章 朝局變動,市坊傳言第一百三十八章 虞洲來訪,對坐閒談第兩百零四章 置於漩渦,豈可獨善第兩百四十六章 疑似“呷醋”,劫後重逢第四百八十六章 飛花渡頭,人約子夜第兩百三十七章 儲君無能,實爲隱患第五百六十章 君臣交心,爭取後路第一百六十章 雖未攜手,早已並肩第四十三章 故作懵懂,擢升櫻桃第五百零八章 暴死真相,惡母狠子第五十七章 無法疏遠,難捨關切第七百四十九章 生死相隨,永不分離第五百零六章 安排得當,洗脫污名第四百四十八章 小別重逢,情意綿綿第四十八章 忠勇婢女,引發傳言第五百三十八章 數樁喜事,又有恩封第兩百九十五章 真兇現形,西樑紛爭第五百三十五章 正欲滅口,天降救兵第三百九十八章 深不可測,無奈折腰第一百三十八章 虞洲來訪,對坐閒談第四百一十三章 又遇重創,柳暗花明第五百八十一章 掀發殺戮,舅母問責第兩百四十六章 疑似“呷醋”,劫後重逢第三百四十九章 意外收穫,知情之人第二十三章 握手言和,設宴謝師第兩百六十一章 相隔十里,恨不能見第五百七十四章 勸逼指證,虞棟獲死第四百六十九章 犧牲小我,顧全大家第四百三十五章 一個忠婢,一段前塵第五十五章 將軍護女,痛責莽子第四百零八章 正當得意,貴客駕臨第一百九十六章 分析案情,忽遇問名第四百七十章 終是難免,成人笑談第十一章 當年學堂,驚見舊跡第三百五十三章 果斷絕後,扼制謠言第七百三十七章 妄度人心,敗勢如山第一百八十章 痘疹之疾,抑或陰謀第六百三十一章 旁觀者清,精明國相第兩百一十一章 多方攜手,關健一子第七百七十五章 領兵出城,直面生死第三百三十七章 反感漸重,浴室意外第五百八十九章 一石二鳥,黃氏顯妒第十九章 猝然重逢,果然隔世第七百五十三章 清算開始,好戲始唱第五百七十三章 蛇蠍相比,也有不及第四百一十六章 “新婚”次日,“婆婆”逞威第五百五十一章 再恕一回,轉頭了結第三百八十三章 順利落毒,自行揭發第十一章 當年學堂,驚見舊跡第一百一十八章 羅紋之意,灰渡之忠第七百六十八章 窮途末路,拼死一搏第七百四十二章 關鍵在於,誰將上位第一百三十五章 衆叛親離,千人唾棄第六百一十二章 實情相告,夏柯恍悟第五百六十二章 姐妹管家,刁奴犯橫第三十章 何故禍心,漸露端倪第八十二章 逼迫之辭,徹底否定第六百八十八章 預算反目,迫在眉睫第兩百二十章 不知不覺,已有行動第六百五十九章 偷襲得手,反被威脅第四百六十三章 “風波”連連,“風光”回門第五百四十九章 太妃出馬,二嬸遭殃第三百八十九章 癡心狼心,生不如死第四百八十三章 太后意動,大不尋常第五百零八章 暴死真相,惡母狠子第七百四十一章 “反旗”高舉,開誠佈公第一百三十九章 口蜜腹劍,坦率阿薇第三百一十一章 離間之計,黃雀之謀第四百七十章 終是難免,成人笑談第六百五十章 再潛西樑,關鍵一步第四百一十章 勸言留生,何爲夙願第三百零一章 解劍待縛,聽之任之第五百五十二章 算作絕別,九月之喜第六百零七章 朝局變動,市坊傳言第六百七十章 尷尬王爺,拋之腦後第四百六十五章 興師問罪,虎狼之心
第三百五十六章 改制在即,誰將作亂第六百八十五章 隱瞞後着,暫且袖手第九十八章 三女繪畫,兩副被毀第兩百七十三章 對薄公堂,收網之時第一百一十一章 太后疾愈,皇子姻定第四百六十五章 興師問罪,虎狼之心第七百七十七章 本來順利,忽再危逼第一百八十五章 金韓聯姻,已成定局第五百二十九章 兩國貴女,禮教之爭第五百七十三章 蛇蠍相比,也有不及楔子第五百章 恩封確實,將有險關第五百二十三章 平樂姻定,衛冉入京第兩百三十七章 儲君無能,實爲隱患第五百一十八章 閨閣趣話,暗藏心機第七章 娘子撐腰,丫鬟樹威第九十五章 你既跳湖,我也落水第五百六十一章 期盼入宮,衛昭之願第五百一十四章 風波未起,責罰難免第七百六十章 中秋月圓,血禍又至第七百六十五章 莞爾之間,有若朝晞第六百七十章 尷尬王爺,拋之腦後第三百一十七章 驚悉真相,天子“惡意”第四十三章 故作懵懂,擢升櫻桃第六百零七章 朝局變動,市坊傳言第一百三十八章 虞洲來訪,對坐閒談第兩百零四章 置於漩渦,豈可獨善第兩百四十六章 疑似“呷醋”,劫後重逢第四百八十六章 飛花渡頭,人約子夜第兩百三十七章 儲君無能,實爲隱患第五百六十章 君臣交心,爭取後路第一百六十章 雖未攜手,早已並肩第四十三章 故作懵懂,擢升櫻桃第五百零八章 暴死真相,惡母狠子第五十七章 無法疏遠,難捨關切第七百四十九章 生死相隨,永不分離第五百零六章 安排得當,洗脫污名第四百四十八章 小別重逢,情意綿綿第四十八章 忠勇婢女,引發傳言第五百三十八章 數樁喜事,又有恩封第兩百九十五章 真兇現形,西樑紛爭第五百三十五章 正欲滅口,天降救兵第三百九十八章 深不可測,無奈折腰第一百三十八章 虞洲來訪,對坐閒談第四百一十三章 又遇重創,柳暗花明第五百八十一章 掀發殺戮,舅母問責第兩百四十六章 疑似“呷醋”,劫後重逢第三百四十九章 意外收穫,知情之人第二十三章 握手言和,設宴謝師第兩百六十一章 相隔十里,恨不能見第五百七十四章 勸逼指證,虞棟獲死第四百六十九章 犧牲小我,顧全大家第四百三十五章 一個忠婢,一段前塵第五十五章 將軍護女,痛責莽子第四百零八章 正當得意,貴客駕臨第一百九十六章 分析案情,忽遇問名第四百七十章 終是難免,成人笑談第十一章 當年學堂,驚見舊跡第三百五十三章 果斷絕後,扼制謠言第七百三十七章 妄度人心,敗勢如山第一百八十章 痘疹之疾,抑或陰謀第六百三十一章 旁觀者清,精明國相第兩百一十一章 多方攜手,關健一子第七百七十五章 領兵出城,直面生死第三百三十七章 反感漸重,浴室意外第五百八十九章 一石二鳥,黃氏顯妒第十九章 猝然重逢,果然隔世第七百五十三章 清算開始,好戲始唱第五百七十三章 蛇蠍相比,也有不及第四百一十六章 “新婚”次日,“婆婆”逞威第五百五十一章 再恕一回,轉頭了結第三百八十三章 順利落毒,自行揭發第十一章 當年學堂,驚見舊跡第一百一十八章 羅紋之意,灰渡之忠第七百六十八章 窮途末路,拼死一搏第七百四十二章 關鍵在於,誰將上位第一百三十五章 衆叛親離,千人唾棄第六百一十二章 實情相告,夏柯恍悟第五百六十二章 姐妹管家,刁奴犯橫第三十章 何故禍心,漸露端倪第八十二章 逼迫之辭,徹底否定第六百八十八章 預算反目,迫在眉睫第兩百二十章 不知不覺,已有行動第六百五十九章 偷襲得手,反被威脅第四百六十三章 “風波”連連,“風光”回門第五百四十九章 太妃出馬,二嬸遭殃第三百八十九章 癡心狼心,生不如死第四百八十三章 太后意動,大不尋常第五百零八章 暴死真相,惡母狠子第七百四十一章 “反旗”高舉,開誠佈公第一百三十九章 口蜜腹劍,坦率阿薇第三百一十一章 離間之計,黃雀之謀第四百七十章 終是難免,成人笑談第六百五十章 再潛西樑,關鍵一步第四百一十章 勸言留生,何爲夙願第三百零一章 解劍待縛,聽之任之第五百五十二章 算作絕別,九月之喜第六百零七章 朝局變動,市坊傳言第六百七十章 尷尬王爺,拋之腦後第四百六十五章 興師問罪,虎狼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