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七十七章 本來順利,忽再危逼

當黃氏挾持着五郎來到遠瑛堂,必須通過內宅這一道門禁,雖說垂花門前站滿一列革甲兵士做爲抵禦萬一入侵的最後屏障,但眼見五郎被利匕逼喉,一衆未免投鼠忌器,誰也不敢輕舉妄動,眼睜睜地看着黃氏一行唯有四人進入門禁,而不少健僕即便集中在二門內,當然也不敢阻攔,卻有機智人偷偷跑入遠瑛堂,先一步通稟變故。

因此當黃氏邁入整座府邸中軸線上最後一重院落時,以許氏爲首的女眷已經迎出,雙方爭執對峙鬥智鬥勇的地點是在露天,而不是正廳。

不過被重點保護的幾個孩子,除了董音長子與纔剛出生的幼子,還有林氏已經兩歲的四房嫡子,仍在遠瑛堂後的廂房,被各自乳母與丫鬟圍護。

而這時,利氏忽然被黃氏說服,將董音強擄在手,更使情勢緊張膠着。

黃氏帶着這兩壯漢顯然有些身手,正對院中僕婦虎視眈眈,並沒有插手扼制人質,顯然,黃氏分配的任務是以防有人偷襲,實因黃氏極有信心,她雖是內宅婦人,制服一個雙手被縛的少年還不成問題,自認憑她的機警口才,遠勝許氏這個嬌生慣養的世家女,至於利氏的蠢笨愚蠻,越發不屑一顧。

相比許氏,黃氏雖也出身望族,卻是在狠毒嫡母的壓制下步步艱難過來,靠着隱忍與察顏觀色才能生存,併成功謀奪嫁入豪門的姻緣,對這一點她甚是自得,無論心計與手段,自問非許氏這等一帆風順的婦人比得。

唯一缺陷就是武力值實不佔優,但這時有人質在手,黃氏斷定許氏不敢令僕婦、親兵輕舉妄動。

這時眼見利氏已經被她蠱惑,黃氏微一挑眉,冷冷看了一眼董音,見她仍在強自鎮定,脣角的冷意更帶一抹嘲諷。

她從沒把董音這個長媳看在眼裡,甚至無數次慶幸大長公主當年的偏心,倘若真讓蘇荇娶了甄茉,憑那丫頭的城府與狠辣,今日也不會讓利氏輕易得手,以五郎爲質說不定根本沒有作用。

這念頭剛一閃過,黃氏就聽見董音仍然柔緩的嗓音:“二嬸,既然你已擄我在手,該讓夫人放開五弟。”

直到這時還想爭取利氏?黃氏不無諷刺的想。

但利氏的一雙血目卻看了過來,企盼太多,竟坦露出瘋狂的意味,就像一隻被激怒的野獸,這讓黃氏心頭一個激零,不免更加警慎。

如果不放五郎,說不定會真會激怒利氏,蠢貨的腦子歷來不比正常,萬一要是又被對方拉攏,放開董音找她拼命,她就算一刀割斷五郎的喉嚨也不頂用,反而讓自己陷入死局。

“我會放開五郎,不過必須要琦哥兒來換。”黃氏冷笑。

琦哥兒是蘇荇的長子,衛國公府的小世孫,地位自然重要,至於董音的小兒子尚不足月,這時連名字都沒取,黃氏並沒放在心上,認爲有董音與琦哥兒在手已經足以作爲要脅。

“二嬸,琦哥兒還小……”董音臉色也是一變。

“五郎難道就成年了?他可是我獨子!”利氏重重喘着氣,手裡的金簪顫抖着,越發加重了逼刺,董音的臉上總算浮現一層懼怕。

“許氏,快讓人帶琦哥兒出來。”利氏喝道。

“三嬸,千萬不能……”董音話沒說話,只覺喉嚨一痛,就再說不出一個字來。

許氏的臉色也分外難看。

“若不立即帶琦哥兒出來,我豁出去,也要讓大郎媳婦爲我母子兩個陪葬。”利氏顯然已經心智大亂,兩眼盡是殺氣。

黃氏也緊張地盯着許氏,說到底,五郎並沒有多少作用,只有擄得董音母子在手,纔有利於大局。

她總算看到許氏後退一步遞了個眼色給一邊的心腹。

“慢!”黃氏卻又喊道:“只讓蔣氏帶琦哥兒出來,旁人不得靠近。”

己方人手不足,兩個壯漢必須專心於防人偷襲,一旦放開五郎,利氏不可能再幫助自己,董氏可以由她挾制,好在還有蔣氏挾制琦哥兒。

黃氏並沒有注意到董音聽這話後卻暗籲口氣。

這一幕不過是爲了迷惑黃氏放開五郎,利氏自然是假意投誠,若輕易騙過黃氏最好,但董音估計自己這個婆母沒這麼好哄,應當會逼迫用琦哥兒交換,原本打算也是讓蔣嬤嬤從中配合,只要五郎一得自由,利氏與蔣嬤嬤再不會聽命黃氏,己方人多勢衆,黃氏身邊的健僕不是對手,到時衆人都可無虞。

眼下黃氏主動提出讓蔣嬤嬤帶出琦哥兒,說明已經中計。

琦哥兒眼下也纔是稚子,被蔣嬤嬤拉着手出來,眼看母親被制,急得就要衝上前來,卻被蔣嬤嬤一把扭住了手臂。

蔣嬤嬤眼看着雖然兇狠,但實際上,卻悄悄地遠離黃氏,準備着一旦五郎被放開,就將琦哥兒重重推向國公府僕婦那邊,遠離險境。

而就在這時,想不到又有變故發生!

卻是幾個僕婦驚慌失措地衝進遠瑛堂,尖着聲音喊道:“三夫人,大事不好,從松濤園的那頭有賊人攻入……”

話沒說話,便聽箭簇破空而來,穩穩紮中僕婦後背,中箭者撲地立絕。

兩名朱衣鐵甲京衛拔劍在手,凶神惡煞般襲向迎前阻擋的家丁,殷紅噴濺,讓一衆女眷花容失色。

這一變故自然也吸引了黃氏,她下意識地轉身,當見京衛後緊隨而來鐵甲染血的青年,正是黃悝,實在大喜過望,喊出那一聲“二郎”甚至帶着哭音。

原來蘇荇雖有安排在先,不但留了數百親兵在家防守,外頭還有心腹京衛隱伏,奈何蘇荏的確不善軍事佈署,當聞外頭殺聲四起,只讓府裡親兵拉弓嚴防有人架梯躍牆,錯過了最佳時機與伏兵裡外夾攻,國公府佔地寬廣,防線實在太長,消極防範難免會有疏漏,而黃悝又很有幾分本事,眼見伏兵在外,料定衛國公府早有防範,硬攻不易。

他穩下心思略一分析,推測董氏母子必然不可能被單獨留在松濤園,黃悝到底曾是建寧候府子侄,對衛國公府的地形並不陌生,深知松濤園側門穿過一個甬道便能進入內宅角門,眼下衛國公府重點盯防的是幾處門禁,莫不如帶領幾人從松濤園翻牆而入,用火銃轟開角門便能進入內宅。

居然被他得手。

眼看黃悝衝入遠瑛堂,黃氏頓覺安心,手裡的匕首便下意識一鬆。

而這時,許氏等自然大驚失色驚惶不已,唯有利氏注意力一直在五郎身上,眼見黃氏挪開匕首,眼睛裡頓時迸出兩道兇光,把董音往旁邊一推,眼明手快一把將兒子扯了過來。

黃氏被這變故驚得一怔,下意識就要將人奪回。

若論腦子,十個利氏也不是黃氏對手,可要比武力……

黃太夫人從前再怎麼苛待黃氏,也只限於精神折磨抑或缺衣少食,還沒到讓黃氏做力氣活的層面,說到底,黃氏也是手無縛雞之力,哪比得過利氏早年田耕勞作練就的一身蠻力。

剛纔在董音脖子上裝模作樣的簪子,眼下真正毫不留情地抵緊了黃氏咽喉,想到黃氏剛纔在兒子項上留下的血痕,利氏真恨不得乾脆一簪子把黃氏扎死,但她一眼瞧見剛剛還意氣風發的黃悝一聲怒吼,卻停住腳步,並立即喝令京衛住手,難得的聰明機智一回,拉着黃氏連連退後,站定在幾個家丁身後。

這下子又成對峙的場面。

而董音雖被利氏重重一推摔了一跤,早被幾個眼明手快的婆子扶起,並無大礙,蔣嬤嬤早從最初的震驚回過神來,一把抱起琦哥兒更是退入了正廳。

說來話長,一切卻如發生在電光火石。

“放開我姑母!”黃悝一步當前,滴血利劍直指向利氏,可惜,利氏把自己牢牢地藏在黃氏身後,再者身前還擋着幾個雖無利器在手,只操着木杖鐵棍卻視死如歸的忠僕,黃悝想殺利氏不難,可他一動手,黃氏的咽喉就會先出一個血窟窿。

黃陶三個兒子,打小受教,並不曾往歪門斜道上發展,黃恪就不說了,黃蒙雖說有紈絝習氣貪圖享樂,卻還重義,也並不是爲非作歹之輩,黃悝自幼習武,更是被黃陶寄予重望。

黃悝不是書呆,在他心目中,老爹就是榜樣,指哪打哪毫無二話,這回天子要行逼宮,老爹是天子陣營,黃悝自然要拼死效命。

但黃陶教會了兒子武藝謀略,卻並沒着意灌輸不擇手段等陰狠狡詐,反而教育兒子要重情重義。

自然,黃悝重義,只針對己方,比如廖家,比如黃氏這個姑母。

黃陶屢屢叮囑兒子,倘若沒有姑母,就沒有他們一家今時今日,姑母自幼被趙氏欺凌,嫁後又被大長公主與衛國公小看,掏空嫁妝補貼自家,教育黃悝謹記孝義,無論何時何境,都不能棄姑母不顧。

黃陶也確是對黃氏這個妹子十分疼愛,卻沒想到有朝一日,黃氏會成爲要脅兒子的籌碼。

黃悝這時進退兩難。

而黃氏也很快回過神來,明白自己居然中了對手的圈套,眼下竟被她分外鄙夷的利氏控制在手,做爲要脅侄子的把柄。

懊惱與怨恨就像兩排毒牙咬在黃氏心口,可她明白不能耽擱時間,黃悝雖攻了進來,卻只有這些人手,顯然是偷襲,衛國公府仍舊佔據主動,若待前院的親兵聞訊來援,黃悝自保都難。

必須立即控制董音母子,才能反敗爲勝。

“別管我,二郎,快擄董氏母子在手,以爲要脅!”黃氏尖聲一句。

“姑母,我不能!”黃悝睚眥俱裂,緊握劍柄的手顫抖不已。

許氏也在飛快盤算,黃悝雖沒率大部攻入,己方看上去人多,但到底不比得這些宮衛的身手,他們倘若真下狠心,家丁僕婦難以抵禦。

一定要拖延時機,才能等到援兵。

“夫人難道不顧三弟?”卻不待許氏出聲,董音已經心有靈犀般開口:“眼前局勢,夫人心知肚明天子已經事敗,纔會使出這般拙劣之計,莫說世子稟奏忠義,切不會私情而不顧大局,便是我一介女流……決不會容許自己身陷敵手而讓世子兩難,夫人若是相逼,我與琦哥兒也會自絕在前。”

活口才能作爲要脅,死人只會讓蘇荇心灰意冷再無後顧。

“夫人助紂爲虐,就不怕牽連三弟?”董音冷冷追問。

眼下是要儘量拖延時間,只要黃悝遲疑不決,便可能等到援兵。

“莫聽這話,董氏即使有膽量自絕,憑她的心志,決不可能加害琦哥兒,只要擄得琦哥兒在手……”黃氏尖聲喊道,毫不在意利氏手裡的簪子已經刺進了她的血肉。

但董音卻打斷了她的話:“我即使下不得手,三嬸也會下手!我母子二人寧願喪命,也絕不被人利用,我母子二人是爲君國爲家族而死,九泉之下,當見列祖也是昂首挺胸,可是夫人!你想想三弟,今後他怎麼面對親長家人,怎麼面對人言指責,三弟好學上進爲有志之士,難道你真要因爲一己貪念讓他無顏面世從此自暴自棄?”

“不需跟黃氏廢話,賤人早就喪心病狂!”似乎是感覺到黃氏的掙扎,利氏怨憤衝頂:“黃悝,你聽好,你若不棄劍投降,我立即把你姑母扎個對穿,你要立功,就踏着你姑母的屍體上來!”

利氏的話顯然激怒了黃悝,但也有效震懾對手不敢妄動。

哪知黃氏卻懷必死之心,只要爲蘇芎爭取富貴,爭取這一線機會,決不能讓夫家再有翻身之境。

她就不信,懦弱無能的大兒媳婦真做得到這般心狠手辣,殺子自絕!

如果黃悝束手就擒,天子更無勝算,兄長也只有死路一條,而衛國公府卻能繼續榮華,蘇荇將來仍能繼承爵位,楚王必會受重,蘇旖景堂堂正正的楚王妃更是一生顯貴。

黃婉的子女決不能有此善果。

決不能讓九泉之下趙氏那老虔婆笑話他們兄妹。

她已經沒有後路,只有孤注一擲,就算是死,也要拉着黃婉的子女陪葬。

“二郎,悝兒,你是奉天子聖令,爲國除奸,要以大局爲重!董氏決不會自盡,在場之人也決不敢對世孫下手,他們只是在拖延時機,莫要猶豫,想想你爹孃,想想你兄弟,你若遲疑,他們性命難保!悝兒動手,否則姑母死難瞑目!”

只有天子最後獲勝,兄長才能揚眉吐氣,有兄長在,三郎便能繼承爵位,除三郎外,衛國公府皆爲逆賊,成王敗寇,世人怎會非議三郎?

黃氏深吸口氣:“悝兒,你若再是遲疑,姑母便咬舌自盡!”

話說得這般堅決,黃悝也是熱血男子,當然不會再有遲疑,雖兩眼漲紅,卻決然下令:“動手!”

許氏立即一把扯住董音:“家勇還能抵擋一陣兒,我們從後院退走,不到最後一刻,千萬不能輕生。”又喊利氏:“二嫂,快撤離。”

利氏咬牙,本想拉着黃氏一塊撤走,目光一睨,見兒子雖已被僕婦解開繩索,但脖子的傷口卻血流不止,心中一陣劇痛,黃氏又用力掙扎起來,寧死不肯妥協,利氏一口惡氣直衝咽喉,揪着黃氏的領口,手腕高高擡起,簪尖衝向黃氏頸骨重重一刺——

慘烈的痛呼尖厲響起。

利氏把黃氏一搡,推給一員家丁:“拿她擋劍也好!”

衆人往後院角門奔出,而黃悝也緊隨其後,多虧有那些忠勇的家丁捨命阻擋,好在黃悝爲了攻入角門火銃已經耗盡,眼下沒有火器襲擊,但卻有京衛身負弓箭,不敢針對董音母子,一箭卻正中許氏肩頭。

“三嬸!”見許氏中箭,董音大急,立即摻扶住踉蹌前撲的許氏。

“別管我,你與琦哥兒快走!”許氏咬牙說道。

嬌弱婦人肩負箭傷,實不能行走,許氏把董音一推,朝向利氏喊道:“快帶荇哥媳婦走,萬萬不能讓她母子落於敵手,二嫂,眼下只能靠你……”

“不,三嬸,我不能置你不顧。”董音卻也推了一把利氏:“二嬸,琦哥兒拜託給您,這些人是要我活口,不敢加害,我會與他們周旋,快帶琦哥兒走。”

利氏也是遲疑,可看黃悝又再斬殺了一員家丁,往過沖來,情急之下,也只好含淚奔逃。

利氏重傷黃氏,眼下生死不知,黃悝心中自然悲憤,兩眼已是血紅,一腔怒火盡都傾瀉於許氏身上,見她負傷,高舉冷劍,卻被董音擋在劍刃之下。

“別以爲我不敢殺你!”黃悝恨聲。

“要殺就殺。”董音毫不退讓。

可這一劍到底還是遲疑……

也就是這麼稍微遲疑,忽有一人襲向黃悝,是抱着他的腰跌撲下去!

第五百四十九章 太妃出馬,二嬸遭殃第三百三十七章 反感漸重,浴室意外第九十一章 勝負委實,定於最初第三百五十五章 抽絲剝繭,夏夜繾綣第兩百八十八章 書信叩別,半途勒馬第一百三十六章 誰之劫數,終究難參第九十九章 別出心裁,掌管茶樓第三百三十章 我必親迎,再無遺憾第兩百八十七章 疑似遣散,同生共死第五百一十三章 各有謀劃,歪打正着第四百八十八章 良宵切切,兩情無猜第六百八十四章 忽生變故,傳言四起第五百九十六章 暗中舊情,福王審案第三章 細論諸女,蹊蹺宋氏第一百六十二章 不覺之間,環環陷井第六百五十二章 絕決相逼,生死你定第四百零六章 西郊“巧遇”,夫妻“密謀”第七百七十六章 黃恪被擄,董音受逼第六百一十四章 暫時“和諧”,苦無良策第三百九十九章 籌謀收買,一石二鳥第兩百九十三章 恩冊郡主,各人心情第一百七十二章 但願此生,緣斷不續第一百七十七章 人生短暫,盡力一次第七百六十九章 辛未事變,久醞即發第十三章 細紵有跡,花簪無蹤第四百章 將來弟婦,眼下判者第一百八十二章 驚聞真相!同道中人第一百二十八章 世子疾愈,引人半疑第七百五十五章 盤錯之間,關要漸顯第三百五十章 爲君之故,怨痛滿懷第一百六十九章 真相大白,盛怒難捺第兩百二十二章 福王慰妻,兩妃爭強第兩百九十五章 真兇現形,西樑紛爭第七百零七章 子若心急,黃氏被斥第七百五十八章 楊秦互掐,遼王不愚第一百四十八章 姨娘眉氏,一反常態第兩百六十三章 門外爭執,室裡纏綿第兩百六十九章 當面過招,請猜勝負第七百一十章 顯王示意,子若跪地第三百三十六章 虎狼大舅,三個妖精第七百五十四章 不僅泄憤,關係大局第兩百六十一章 相隔十里,恨不能見第三百八十三章 順利落毒,自行揭發第兩百九十七章 咄咄逼人,實爲試探第五百一十二章 恭順示好,化險爲夷第兩百零三章 各憑手段,誰主沉浮第一百零三章 皇子妖嬈,世子護美第七百二十二章 陳妃得寵,秦家獲恩第八十一章 史四恍悟、三順現形第一百七十一章 多年怨恨,一朝暴發第七百六十四章 再行試探,將要團圓第四百二十五章 夫妻之間,小打小鬧第五百二十八章 王府春宴,三娘意動第六百三十九章 三人交心,寧海衛家第九十三章 戲裡戲外,誰主浮沉第一百六十七章 化險爲夷,漸入死地第五百七十二章 恩怨勾消,清算開始第三百四十章 探望小姑,長嫂發威第兩百一十八章 亦假亦真,打情罵俏第五百零三章 魏郎無情,紀姑有心第七百四十五章 不幸病重,太后歹意第八十一章 史四恍悟、三順現形第一百七十一章 多年怨恨,一朝暴發第五百六十九章 奸細入宮,“雲雀”現形第六百四十五章 匿名書信,請見王妃第四百一十八章 “毛遂自薦”,大言不慚第兩百四十九章 隱情不淺,世子出場第七百七十章 大變在即,許氏施令第兩百八十七章 疑似遣散,同生共死第一百五十一章 揣摩人心,肯定陰謀第七百三十九章 撥亂反正,太后施令第兩百零八章 各人城府,深淺不一第七百一十六章 針鋒相對,固執不讓第六百三十七章 自作聰明,子若入陷第兩百九十六章 奪秒赴險,爭分勸諫第二十章 忽得啓發,設計識人第兩百零五章 又是宮宴,暗涌潮生第六百四十八章 聞言察據,剷除禍根第二十二章 暗下決心,脫胎換骨第七百七十一章 李氏報訊,黃氏發狠第五百零八章 暴死真相,惡母狠子第兩百一十五章 宋輻和離,母子生隙第四百三十七章 循循說理,背後拆臺第一百一十四章 海棠佳詞,連環命案第一百五十一章 揣摩人心,肯定陰謀第兩百三十五章 金蟬脫殼,反擊螳螂第五百二十三章 平樂姻定,衛冉入京第四百四十四章 納妾之爭,姑姑說教第六百三十七章 自作聰明,子若入陷第七百七十七章 本來順利,忽再危逼第四十六章 洞悉人心,竭力爭取第五百零四章 年氏逞兇,反被氣死第六百零九章 虛心求教,怎得芳心第七十章 拈花識香,實有內情第四百八十三章 太后意動,大不尋常第一百二十九章 傳花擊鞠,舊怨新仇第四百五十四章 初見端倪,終究難測第六百七十四章 京都局勢,三姓混戰第兩百零四章 置於漩渦,豈可獨善第五百七十六章 早知真相,隱瞞不察
第五百四十九章 太妃出馬,二嬸遭殃第三百三十七章 反感漸重,浴室意外第九十一章 勝負委實,定於最初第三百五十五章 抽絲剝繭,夏夜繾綣第兩百八十八章 書信叩別,半途勒馬第一百三十六章 誰之劫數,終究難參第九十九章 別出心裁,掌管茶樓第三百三十章 我必親迎,再無遺憾第兩百八十七章 疑似遣散,同生共死第五百一十三章 各有謀劃,歪打正着第四百八十八章 良宵切切,兩情無猜第六百八十四章 忽生變故,傳言四起第五百九十六章 暗中舊情,福王審案第三章 細論諸女,蹊蹺宋氏第一百六十二章 不覺之間,環環陷井第六百五十二章 絕決相逼,生死你定第四百零六章 西郊“巧遇”,夫妻“密謀”第七百七十六章 黃恪被擄,董音受逼第六百一十四章 暫時“和諧”,苦無良策第三百九十九章 籌謀收買,一石二鳥第兩百九十三章 恩冊郡主,各人心情第一百七十二章 但願此生,緣斷不續第一百七十七章 人生短暫,盡力一次第七百六十九章 辛未事變,久醞即發第十三章 細紵有跡,花簪無蹤第四百章 將來弟婦,眼下判者第一百八十二章 驚聞真相!同道中人第一百二十八章 世子疾愈,引人半疑第七百五十五章 盤錯之間,關要漸顯第三百五十章 爲君之故,怨痛滿懷第一百六十九章 真相大白,盛怒難捺第兩百二十二章 福王慰妻,兩妃爭強第兩百九十五章 真兇現形,西樑紛爭第七百零七章 子若心急,黃氏被斥第七百五十八章 楊秦互掐,遼王不愚第一百四十八章 姨娘眉氏,一反常態第兩百六十三章 門外爭執,室裡纏綿第兩百六十九章 當面過招,請猜勝負第七百一十章 顯王示意,子若跪地第三百三十六章 虎狼大舅,三個妖精第七百五十四章 不僅泄憤,關係大局第兩百六十一章 相隔十里,恨不能見第三百八十三章 順利落毒,自行揭發第兩百九十七章 咄咄逼人,實爲試探第五百一十二章 恭順示好,化險爲夷第兩百零三章 各憑手段,誰主沉浮第一百零三章 皇子妖嬈,世子護美第七百二十二章 陳妃得寵,秦家獲恩第八十一章 史四恍悟、三順現形第一百七十一章 多年怨恨,一朝暴發第七百六十四章 再行試探,將要團圓第四百二十五章 夫妻之間,小打小鬧第五百二十八章 王府春宴,三娘意動第六百三十九章 三人交心,寧海衛家第九十三章 戲裡戲外,誰主浮沉第一百六十七章 化險爲夷,漸入死地第五百七十二章 恩怨勾消,清算開始第三百四十章 探望小姑,長嫂發威第兩百一十八章 亦假亦真,打情罵俏第五百零三章 魏郎無情,紀姑有心第七百四十五章 不幸病重,太后歹意第八十一章 史四恍悟、三順現形第一百七十一章 多年怨恨,一朝暴發第五百六十九章 奸細入宮,“雲雀”現形第六百四十五章 匿名書信,請見王妃第四百一十八章 “毛遂自薦”,大言不慚第兩百四十九章 隱情不淺,世子出場第七百七十章 大變在即,許氏施令第兩百八十七章 疑似遣散,同生共死第一百五十一章 揣摩人心,肯定陰謀第七百三十九章 撥亂反正,太后施令第兩百零八章 各人城府,深淺不一第七百一十六章 針鋒相對,固執不讓第六百三十七章 自作聰明,子若入陷第兩百九十六章 奪秒赴險,爭分勸諫第二十章 忽得啓發,設計識人第兩百零五章 又是宮宴,暗涌潮生第六百四十八章 聞言察據,剷除禍根第二十二章 暗下決心,脫胎換骨第七百七十一章 李氏報訊,黃氏發狠第五百零八章 暴死真相,惡母狠子第兩百一十五章 宋輻和離,母子生隙第四百三十七章 循循說理,背後拆臺第一百一十四章 海棠佳詞,連環命案第一百五十一章 揣摩人心,肯定陰謀第兩百三十五章 金蟬脫殼,反擊螳螂第五百二十三章 平樂姻定,衛冉入京第四百四十四章 納妾之爭,姑姑說教第六百三十七章 自作聰明,子若入陷第七百七十七章 本來順利,忽再危逼第四十六章 洞悉人心,竭力爭取第五百零四章 年氏逞兇,反被氣死第六百零九章 虛心求教,怎得芳心第七十章 拈花識香,實有內情第四百八十三章 太后意動,大不尋常第一百二十九章 傳花擊鞠,舊怨新仇第四百五十四章 初見端倪,終究難測第六百七十四章 京都局勢,三姓混戰第兩百零四章 置於漩渦,豈可獨善第五百七十六章 早知真相,隱瞞不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