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2章 河患

人的眼光總是有限的,即便是前知五百年,後知五百年的先賢,都不一定能夠預判到自己何日死亡。

种師道的眼光確實比童貫之流要深遠很多,甚至於通過對彼時大軍的推測預演,就能夠看到蘇牧這個穿越客才能看到的天下大勢。

但他終究是這個時空的土著,他有他的出身,有他的經歷,有他的生存環境,所有的這些,造就了他的目光,也限制了他的目光。

他能夠看到女真人的威脅,能夠看到党項人的威脅,能夠看到郭藥師的反覆,即便現在戰局告一段落,他仍舊能夠看到戰爭遠遠沒有結束。

但他看不到隱宗即將掀起的風暴,他也無法看到蘇牧已經開始緊鑼密鼓地籌備如何去應對。

他只能隱約感覺到暴風雨即將來臨,而此時的停戰,大焱和遼人的和談,女真的休養生息,党項人的謹慎,都只不過是暴風雨前夕的寧靜罷了。

他沒有前往大定府,而是一直守在幽州,把向前線轉運糧秣的任務都交給了手下去做,他則枯坐在自己的房間之中,看着掛滿了房間的軍牌。

沒有人知道這位老軍神都在想些什麼,彷彿他的腦袋裡裝着整個大焱的未來。

直到童貫班師回朝的隊伍,回到幽州,他才走出了自己的房間。

曹顧已經全權接手北地的大局,他和童貫一樣,都需要回朝覆命,對於一名老將而言,這是一種榮耀,也是一種恩賜。

但种師道卻實在不想回去,因爲他的老弟兄們,可都守在幽州呢。

他從來不認爲自己是個長情之人,因爲長情之人根本就不可能成就軍神之名。

或許是自己老了,疲倦了,纔會冒出這些無聊的想法來。

他見了童貫,兩人本來就是老對頭,沒什麼共同語言,只是這一次,童貫的眼神之中,卻多了一份惋惜。

在他看來,种師道終究是要爲郭藥師的事情,揹負起責任來,官家是如何都不會放過种師道的。

這件事童貫也有些愧疚,因爲他和种師道一樣,都肩負着掌控全軍的責任,雖然他當時在大定府,但郭藥師的事情,他也要分擔責任。

可從聖旨上的意思來看,官家都童貫並沒有太多的苛責,反而透露出對种師道的不滿。

所以很多人都認爲,种師道此次班師,很難再回到北伐軍,甚至很難再回到軍隊的核心。

而童貫算是功德圓滿,即便官家有心讓他再度掌控大局北上,這個大宦官或許都有力無心了。

這就涉及到一個極其關鍵的問題,這一次班師之後,今後的北伐軍,該交到誰的手裡?

是王稟楊可世劉延慶辛興宗等軍中老將,還是新晉崛起的岳飛韓世忠等青壯派,亦或是聖旨上隻字未提的蘇牧?

君心難測,一切都要看官家的意思,沒人能揣測,也沒人敢正大光明的揣測,即便有人洞察,也不會傻到與人談論。

种師道並不需要童貫的惋惜和同情,兩人沉默了一陣,也就草草結束了見面,种師道也開始整裝,一同班師。

而也就是這個時候,蘇牧來到了种師道的營房,兩人在營房裡頭待了一個下午。

許多人會認爲這些一場關乎天下大勢或者朝堂格局的密謀,事實上蘇牧只是陪着這個老人喝了點小酒,聽老人說起守幽州的一些事情。

蘇牧也守過上京城,兩人也算是有共同語言,只不過老人說着說着,便老眼渾濁,或許是年紀大了,受不了酒太辣,僅此而已。

很難想象,一向不喜歡蘇牧的种師道,在針對郭藥師的政策上與蘇牧格格不入,在接收涿州之時給蘇牧造成巨大阻礙的种師道,竟然與蘇牧長聊了一番。

無關朝堂,無關權勢,就僅僅只是聊一些戰場上的事情,你說你的,我說我的,你不評論我的,我也不評論你的,就像兩個相互發泄抱怨的任性孩童。

只是外人根本就無法得知,這一場酒後的談話,會影響到大焱今後軍事上最大的變故,不過這一切都是後話了。

在幽州耽擱了兩天,种師道安排好防務,又讓人送信到雁門關和雲州,約定了一些事務,這才放心跟着童貫蘇牧班師了。

許是歸心似箭,又或許是大捷而歸,時間過得很快,路途也變得很順暢,沿途的地方官員都會出來迎接王師,熱熱鬧鬧,大焱的軍人,也終於感受到了百姓的擁戴。

直到他們回到河間府,才明白官家爲何不准他們繼續北上,才明白官家爲何急於議和。

因爲黃河又氾濫成災了!

河間府附近的黃河北流,以及真定府,乃至於更南方的大名府,整個河北東西兩路,早在夏天雨季就多處決堤,一直拖到了秋天都沒能夠治理,因爲舉國財力,都用在了北伐之上!

爲了北伐,趙劼竟然封鎖消息,沒有讓黃河決堤的消息往更北的地方傳播,更沒有通報北伐軍內部!

北伐軍或許在軍事上一路高歌猛進,但國內的百姓遭遇河患洪災的清洗,早已流離失所,餓殍遍地!

這一切是讓人極其心痛的,特別是親眼見到餓得走不動的大片大片流民。

當鮮衣怒馬耀武揚威的得勝王師,行走在官道之上,而官道兩旁全是奄奄一息,骨瘦如柴的流民難民,強大的對比,巨大的視覺衝擊,讓人的心頭不由震撼。

北伐軍的弟兄們在戰場上拋頭顱灑熱血,這些老百姓何嘗不是默默地等死,只是因爲國家一直在支撐着北伐,支撐着漢人收復失地的百年大計!

這份千古奇功,有着北伐軍的功勞,有着皇城司和繡衣指使軍的功勞,有着种師道的功勞,有着岳飛韓世忠等人的功勞,有着蘇牧的功勞。

但最大的功勞,應該是這些餓死的難民,應該是那個眼睜睜看着無數子民餓死,卻不得不毅然決然承受着痛苦的趙劼!

蘇牧並不是第一次見到難民,他也曾經在難民堆裡爬出來,他在杭州在江寧都見過難民潮。

但這是他第一次,感到如此的震撼和心痛。

他不得不去考慮這次北伐的真正得失,考慮北伐背後的意義。

他們在戰場上確實勝利了,但在老百姓這裡,卻慘敗得一塌糊塗!

收復失地的最終目的真的只是爲了給趙劼這個帝王增添武功,讓他死後得個好的歷史評價,成爲截然不同的明君嗎?

還是爲了復興漢室江山,爲了讓漢人們過上更好的日子?

如果是這樣,爲了收復失地,卻又讓無數漢人餓死在路邊,這樣做的意義又在哪裡?

因爲要給你們過好日子,所以北伐軍要去打仗,所以要餓死你們,讓北伐軍去打仗?

這是什麼邏輯?

一路上每到一個地方,就會昂首挺胸接受百姓夾道歡迎的王師,深深埋下了頭,那些騎在高頭大馬上的,默默下了馬,只敢牽着快步走,恨不得馬上離開這個地方。

也有人開始將身上和馬背上的軍糧,故意落在路上,而沒有去撿拾。

蘇牧隨意掃了一眼,發現無論是种師道,還是童貫,都目色如常,面無表情,他們是早就知道內情的!

是的,趙劼即便不會讓北伐軍知曉,但作爲軍中主帥,童貫和种師道掌控着整個北伐軍的戰爭進程,他們必須要知道這個情況,才能夠在適當的時候,停止這場戰爭,讓國內的老百姓少死一點。

“他們是知道的!”

蘇牧突然感到渾身發寒,這一切讓他太過震驚,直到此刻,他才發現自己並沒有比童貫和种師道強大多少。

北地戰局膠着僵持之時,國內每一天都有老百姓因爲饑荒而餓死,可他們在軍事上仍舊能夠按部就班,不緩不急,這是需要多麼堅硬如鐵的心腸,這需要多大的魄力!

蘇牧突然覺得有些厭惡了。

他還是在杭州儲糧,以備饑荒來臨的那個蘇牧,他還是堅持着認爲,民爲重,社稷次之,君爲輕,所有的一切,都應該爲老百姓服務,這是他從後世帶來的理念,不會受到這個時代的影響。

他也曾經暗自爲自己的作爲而沾沾自喜,雖然沒有明說,也沒有表現出來,但曾經他也會爲自己的力挽狂瀾,爲自己的翻雲覆雨而洋洋得意。

可現在,他覺得自己的手上沾滿了鮮血,沾着這些災民的鮮血! шшш ★тt kǎn ★C ○

在戰場上廝殺,無論是殺死遼人,還是女真人,他都不會眨眼睛,不會皺眉頭,更不會有罪惡感。

但沿途看到越來越多的災民,看到被水和沙浸泡着的萬頃良田,看着那些上草標,站在路邊,用一碗米甚至幾個饅頭就能換走的瘦弱孩子,他便趕緊自己的雙手,沾滿了這些人的鮮血。

所有的勝利,原來都需要付出代價,有時候這個代價不一定由你來付出,但你的心裡同樣會有罪惡感。

因爲我不殺伯仁,伯仁卻因我而死。

他本以爲童貫堅持北伐,是這場北伐的功臣,他曾以爲趙劼是這場北伐的幕後功臣,他曾以爲种師道是功臣,他也曾以爲自己是功臣。

但現在,蘇牧突然覺得,他們都是罪人。

這是個無法說清楚的問題,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但在蘇牧看來,如果要餓死這麼多老百姓才能獲取這樣的勝利,那他寧願不曾參加北伐,寧願北伐不曾發動過,寧願不要燕雲十六州,寧願不要大定府。

然而這一切都晚了,他所能夠做的,不是補償,而是主動去做些事情,爲這些災民,爲這些還沒有餓死,但即將餓死的災民,做些事情,儘量少餓死一些人。

這是他的救贖。

他相信以大焱的國力,即便支撐北伐軍,也不可能會餓死這麼多人,這其中肯定還有其他原因!

“加快速度!”

班師回朝的途中,种師道和童貫都保持着不錯的行進速度,難怪所有人都覺得時間快了,旅途短了,沒想到竟然是因爲這個原因!

蘇牧遙望着南方,或許他一直不願陷入的一些爭鬥,說什麼也要去爭一爭了,否則他又怎麼對得起這些餓死的人?

第487章 斷掌浪子第700章 天亮了第224章 死局第395章 後路第371章 三人三船,萬夫不當第429章 本家的憂患第694章 出關!第49章 瑣事三兩樁第539章 屋漏偏逢連夜雨第471章 涿州之戰(3)第712章 合格的使者第194章 別人的女兒,別人的丈夫第302章 小魔女發威第528章 低調的傲慢(5)第634章 一老一少,扛起一座城第465章 蒙古部族的反抗第147章 陰謀臨近第300章 行走於人間的惡魔第606章 老鳥第296章 一家團聚第693章 雙線爆發第67章 忽如一夜春風來第668章 替天下蒼生敬一碗酒第343章 江州亂第627章 意外的發現第468章 謀士與備戰第468章 謀士與備戰第722章 大雨第199章 忿怒金剛第600章 刺殺第700章 天亮了第237章 一聲師孃,一世屠蘇第163章 匠人第228章 風平浪靜第536章 老軍神的奇兵第174章 血洗第726章 守護第570章 蕭幹之死(下)第154章 亂世紅蓮,癡情守候第662章 乘輦入宮第658章 生變第178章 神來的刀柄第245章 童宣帥的召見第453章 用蠱第75章 深夜碼頭,有船離港第216章 一諾千金第520章 命運如刀,我來領教(3)第716章 遠征軍第737章 三萬滅三萬第353章 飛鳥,魚,相聚第185章 大秦甲士第437章 旱雷第330章 蘇先生你好第231章 推敲第515章 遣使議和第551章 東方發白,露出血色第621章 少女,詩經,雙刀第646章 書生的死志第675章 遇刺(中)第426章 盛宴(6)第630章 窮途末路第731章 民間的反擊第368章 小王爺第581章 上京防禦戰(6)第23章 巧兮回畫舫第664章 同門不同命第214章 兔死狗烹第319章 吳王之子第244章 都司拿人第218章 大元帥的溫情款款第426章 盛宴(6)第279章 看臉第339章 繡衣指使軍第235章 解籤第219章 百密一疏第522章 命運如刀,我來領教(5)第37章 一闕意難忘第603章 御書房裡的老僧第658章 生變第386章 遇刺第498章 點絳脣第302章 小魔女發威第642章 突如其來的決戰第476章 用吾之戰功,換一軍之全第75章 深夜碼頭,有船離港第255章 談笑成空(3)第164章 鬥智第169章 師哥第415章 驛館風波(下)第230章 知易行難的憤怒第177章 冰冰冰!第95章 風雪,鐵甲,棋局(3)第486章 我叫燕小乙第89章 能飲一杯屠蘇無第487章 斷掌浪子第606章 老鳥第448章 童貫的表態第84章 錦鯉化龍待有時第249章 暗渡陳倉第696章 半城煙沙
第487章 斷掌浪子第700章 天亮了第224章 死局第395章 後路第371章 三人三船,萬夫不當第429章 本家的憂患第694章 出關!第49章 瑣事三兩樁第539章 屋漏偏逢連夜雨第471章 涿州之戰(3)第712章 合格的使者第194章 別人的女兒,別人的丈夫第302章 小魔女發威第528章 低調的傲慢(5)第634章 一老一少,扛起一座城第465章 蒙古部族的反抗第147章 陰謀臨近第300章 行走於人間的惡魔第606章 老鳥第296章 一家團聚第693章 雙線爆發第67章 忽如一夜春風來第668章 替天下蒼生敬一碗酒第343章 江州亂第627章 意外的發現第468章 謀士與備戰第468章 謀士與備戰第722章 大雨第199章 忿怒金剛第600章 刺殺第700章 天亮了第237章 一聲師孃,一世屠蘇第163章 匠人第228章 風平浪靜第536章 老軍神的奇兵第174章 血洗第726章 守護第570章 蕭幹之死(下)第154章 亂世紅蓮,癡情守候第662章 乘輦入宮第658章 生變第178章 神來的刀柄第245章 童宣帥的召見第453章 用蠱第75章 深夜碼頭,有船離港第216章 一諾千金第520章 命運如刀,我來領教(3)第716章 遠征軍第737章 三萬滅三萬第353章 飛鳥,魚,相聚第185章 大秦甲士第437章 旱雷第330章 蘇先生你好第231章 推敲第515章 遣使議和第551章 東方發白,露出血色第621章 少女,詩經,雙刀第646章 書生的死志第675章 遇刺(中)第426章 盛宴(6)第630章 窮途末路第731章 民間的反擊第368章 小王爺第581章 上京防禦戰(6)第23章 巧兮回畫舫第664章 同門不同命第214章 兔死狗烹第319章 吳王之子第244章 都司拿人第218章 大元帥的溫情款款第426章 盛宴(6)第279章 看臉第339章 繡衣指使軍第235章 解籤第219章 百密一疏第522章 命運如刀,我來領教(5)第37章 一闕意難忘第603章 御書房裡的老僧第658章 生變第386章 遇刺第498章 點絳脣第302章 小魔女發威第642章 突如其來的決戰第476章 用吾之戰功,換一軍之全第75章 深夜碼頭,有船離港第255章 談笑成空(3)第164章 鬥智第169章 師哥第415章 驛館風波(下)第230章 知易行難的憤怒第177章 冰冰冰!第95章 風雪,鐵甲,棋局(3)第486章 我叫燕小乙第89章 能飲一杯屠蘇無第487章 斷掌浪子第606章 老鳥第448章 童貫的表態第84章 錦鯉化龍待有時第249章 暗渡陳倉第696章 半城煙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