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8章 替天下蒼生敬一碗酒

童貫和种師道的出現,將朝堂的氣氛又推向了另一個,許多人當即就忘了蘇牧受封上柱國英國公和總督北軍。

在文教最爲鼎盛的大焱,文人們最注重的是什麼?

是官職?是財富?是權勢?是榮譽?

不,是名聲!

甚至於相比生前的種種,文人們更看重死後的諡號!

這就是將文事推到頂峰之後出現的必然結果,很多時候文官們明知道一些變革對百姓對國家是有利的,但就應該改革破壞了祖宗的法度,爲了維護禮法,文官們就不惜動用一切手段來反對。

其中最讓人印象深刻的,莫過於神宗朝之時,王安石的變法,以及當時文人的典型代表司馬光的反對!

歷朝歷代對王安石的變法譭譽參半,司馬光作爲當時文人的道德典範,卻對新法百般阻撓和破壞,帶領一衆保守派,與新法派不斷鬥爭。

他們爲的是什麼?

是維護文人賴以生存的先賢聖法,那是幾千年流傳下來的爲人準則,上至帝王公卿,下至黎民百姓,都需要遵照這樣的行爲準則來生活,這樣才能夠使得社會安定。

而他們作爲衛道士,也就能夠留名千古,這是他們的道義所在。

如果按照這樣的邏輯,童貫早已功成身退,种師道落寞收場,他們都已經沒有再出頭的必要。

因爲先前的北伐已經是百世之功,童貫以宦官之身,得一時無人能及的功勳,而种師道雖然只以使相的頭銜退隱,但百年過後,史書上必定會爲他的功績正名。

北方局勢動盪,諸方蠢蠢欲動,想要一舉滅掉後遼,下一個必定輪到大焱,就目前的形勢來看,此戰也是凶多吉少。

若是慘敗收場,必定會淪爲千古罪人,即便慘勝,早已水深火熱的國內,也支撐不了北方戰場,那早已空虛的帝國,必定會被榨乾最後一絲骨血,到時民不聊生,內亂也沒完沒了,更不可能留下好名聲。

於個人而言,無論如何都不是好事,童貫和种師道在個人方面已經達到了無所求的地步,他們能夠主動請戰,只能說明一個問題,他們是真心想要爲帝國燃燒最後一滴熱血!

趙劼本就不希望蘇牧獨掌大權,童貫對他忠心耿耿,种師道一心爲國,皆是可信之人,有這兩人來分蘇牧之權,可不正中趙劼下懷麼!

雖然心裡早已竊喜不已,想着果是沒有白疼童貫一場,關鍵時刻還是這位大太監最瞭解自己,但趙劼還是先嘉勉了一番,只說兩位年事已高,心意已經收到了,領兵的事情還是再議云云。

大家都知道這是表面功夫,蔡京等人早已深諳趙劼心意,便領着文武百官紛紛聲援,趙劼也就順水推舟給答應了下來。

對於這種小伎倆,蘇牧自然不會看不出來,他心裡雖然有些反感,但對於童貫和种師道實在是發自肺腑的佩服,再加上三人已經有過合作的先例,他也不擔心這兩位會給自己使絆子,自然也不需要擔心什麼。

下了朝會之後,中書和六部三司以及東西兩府這樣的國家機器便開始飛快運轉,一道道命令不斷下發,便是种師道的弟弟种師中也收到了命令,即日率領秦風臨汾的西軍,北上幽州。

各地軍鎮駐軍也發動起來,數十萬禁軍以及不可計數的民夫都被徵召入伍,可謂集合整個帝國的兵力!

而事情也沒有太多的意外,升任河北道轉運使的蘇瑜,以及留守大名府的李綱,成爲了這一次大戰的總後備,由他們全權負責大軍的補給問題。

許是擔心蘇瑜和李綱無法服衆,又或許是擔心蘇瑜與蘇牧的權柄太重,趙劼又認命樑師成爲蘇瑜的頂頭上司,協同三司使,負責全國物資的徵集和調配。

爲了今次大戰,整個朝廷都腳不點地的忙碌起來。

而蘇牧則“載譽而歸”,頂着上柱國和國公爺的頭銜,回到了自己的府邸。

英國公這爵位也就罷了,縱觀大焱的歷史,上柱國這樣的榮譽頭銜,已經很久沒有頒發過,因爲這需要實打實的無上軍功才能換回來,而大焱承平百年,蘇牧得此榮耀,才真叫人羨慕眼熱。

這個上柱國的含金量,可比那些個什麼高俅之流都能夠隨便得到的太尉,要高太多太多了。

蘇牧對這些如果說無動於衷,實在有些自欺欺人,他畢竟也是個人,虛榮心自然還是有的。

但更讓他欣喜的,其實是總督北軍的權力,擁有了總督北軍的權柄,他才能夠在這一戰之中自由發揮,不受掣肘。

不再像以前那樣,需要經過童貫和种師道曹顧的節制,如此才能夠集中力量,米分碎始可汗的陰謀!

全國各地都在調集大軍,趕往幽州集結,而周侗也將麾下的高手集結完畢,準備提前一步進入戰場!

人人皆知,兩軍對壘,先死斥候,但周侗的敢死刺殺隊伍,應該比斥候還要先死,他們的工作不爲人知,沒有頭銜,沒有榮耀,只有生與死的考驗!

他們在走着蘇牧曾經走過的路,在蘇牧還是繡衣暗察之時,無論他付出再多,犧牲再多,也不能擺上檯面來接受應得的獎賞,他甚至沒有正經的名分。

周侗的隊伍也是這樣,雖然編入了繡衣指使軍,但他們的個人檔案只抓在蘇牧的手裡,連趙劼都不一定知曉他們的存在,或許只有顯宗,能夠記住他們的功勳。

但爲了國家,爲了百姓,這些熱血的江湖漢子們,卻紛紛響應周侗的號召,短短時間之內,就集結了三百多人!

這三百多人無一不是江湖武林之中成名已久的好手老手,他們的刺殺經驗老道十足,許多人更是闖蕩天下,對北地的環境和局勢一點都不陌生。

這樣的一支力量,簡直比隱宗的老君館還要強大!

許多人都羨慕武林人士的豪情萬丈,但在老百姓的眼中,這些武林人與草莽賊寇沒什麼兩樣,他們行事乖張,亦正亦邪,一言不合動輒殺人。

經過文人們的大肆渲染之後,這些草莽武夫在老百姓的心裡,其實並沒有太多的好名聲。

大焱的武林高手,可不像後世那些武林高手這麼風流不羈,他們更像宋江手底下的梁山好漢,更像方臘麾下的聖公軍,欺男霸女,剪徑殺人,無惡不作,甚至連扯旗造反都敢試一試。

但周侗卻在用他的方式,在尋常百姓乃至於官員都看不到的世界裡,號召着這些被視爲邪惡的武林人,默默地爲那些曲解和謾罵他們的老百姓,做着最後的犧牲!

這是極其壯烈的,也是極其無奈的,但周侗等人卻甘之如飴,這是他們心中的俠義所在。

曾幾何時,遊俠兒並不是一個褒義詞,武林人士更是得不到正確的認知。

他們不在乎這些嗎?

他們在乎!

也正是因爲在乎,他們需要爲自己正名,即便全天下的人都以爲他們只是作亂人間,他們也要用自己的熱血,去澆灌最後的榮耀,屬於武人的榮耀!

蘇牧與孫金臺再度來到御拳館,毫無疑問,周侗雖然大傷未愈,但最爲行動發起者,他還是選擇親自帶領這支人馬。

因爲他是大宗師,這些人很大一部分都是受到他的啓發,才擁有了這樣的覺悟。

他傳授他們武藝,更開啓了他們身爲武者的精神覺悟,讓他們感受到自己的責任感和使命感,讓他們知道武者並不是一羣毫無作用,只會擾亂人間的惡人。

人都說俠以武犯禁,但他們卻要用自己的武道,爲這場大戰建立一個全新的秩序!

而讓蘇牧感到吃驚的是,他竟然在人羣之中,看到了石寶和王寅!

這兩個人從來就不服他蘇牧,無論被蘇牧擊敗多少次,都不會對蘇牧納頭便拜,即便到了後來,終於還是認可了蘇牧,但也絕不會想喬道清那樣,心甘情願爲蘇牧提供幫助。

事實上若不是喬道清遇到了女兒陸青花,他也不會與蘇牧有太多的交集,更不會爲蘇牧出謀劃策。

想要收服一個人,談何容易,更別說對方還是擁有着武者傲氣和豪氣的武林高手。

無論如何,見得石寶和王寅,也讓蘇牧察覺到一個問題,那就是大光明教的入局!

既然石寶和王寅能夠出現在周侗的隊伍裡頭,那麼大光明教的其他人,或許也正在用自己的方式,默默地爲這場大戰出力!

即便已經離開的喬道清和羅澄,蘇牧也相信他們絕對不會袖手旁觀。

相對於朝堂上那些只會誇誇其談,此時仍舊想着功名利祿的袞袞諸公,這些武林之中摸爬滾打的漢子,才真正地讓人佩服!

蘇牧在武林之中的名頭並不弱,再加上最近打敗了羅澄,踏入大宗師的境界,所有的這一切都不得不讓人佩服。

便是周侗與羅澄也不過是兩敗俱傷,而蘇牧卻擊敗了羅澄,並得到了羅澄的傳授,無論過程如何,單憑着周侗親口證實的這一點,就足以讓蘇牧獲得這些人的敬意。

不要小看了這一股看不見摸不着的敬意,女爲悅己者容,士爲知己者死,蘇牧得到了這些人的尊敬,這些人的賣命才更有價值。

因爲他們的性命,從踏入御拳館的這一刻起,就交給了周侗和蘇牧!

蘇牧和孫金臺走在御拳館的校場上,身後是揹着刀盒的不聞和不問,蘇牧也見到不少熟悉的面孔,不僅僅有大光明教的高手,甚至還有曾經在方臘麾下賣命的人物!

這三百多人一旦投放到北方戰場上,對敵人能夠產生多大的殺傷,目前還沒辦法估算。

但不可否認的是,這一壯舉本身就是一場勝利!

蘇牧終究還是走到了石寶和王寅的面前,面對這兩位方臘麾下曾經的第一高手,蘇牧也是露出了笑意。

他本想打趣一句,你們哥倆最終還是要爲我蘇牧賣命啊,但他知道,這兩位跟周侗和其他人一樣,並不是爲了某個人而賣命,而是爲了整個帝國和百姓,爲了武者的榮耀和俠義!

蘇牧並沒有跟他們說什麼,很快就走了過去,而後來到周侗的前面,端起早已準備好的酒,與大家歃血爲盟,而後舉起酒碗,朝這三百壯士抱拳行禮。

“蘇某替天下蒼生,敬諸位一碗酒!”

第637章 堅壁清野與正面決戰第481章 臨潢府第389章 宣戰第16章 大儒來磋商第528章 低調的傲慢(5)第569章 蕭幹之死(上)第462章 狼旗與人頭第188章 北玄武第256章 談笑成空(4)第474章 林牙的恥辱第323章 大勾當的謀算第200章 親王殿下的騎槍第376章 老死士第40章 井然緩備戰第88章 書生的意氣第33章 白衣赴燕堂第527章 低調的傲慢(4)第728章 急轉直下第547章 大宗主第189章 超級大壞蛋第725章 老朽枯骨,踏腳之石第222章 銅錢第115章 夜襲敵營,非生即死第224章 死局第376章 老死士第277章 塵埃落定第534章 軍魂(中)第45章 石寶又倉惶第14章 忠僕之決斷第617章 帝國總管第538章 漢第152章 老成謀國不如老謀深算第248章 喝酒,吃飯,燈第221章 殺了他第495章 勝出第397章 官場新貴的崛起之路第207章 逆轉第653章 老不老又有什麼關係第648章 刀劍折斷,我還有爪牙第446章 繡衣指使軍的老幹部們第60章 風花夜,繡女畫紅妝第299章 聖藥與凌遲第257章 談笑成空(5)第142章 柳暗花明又一村第31章 演戲爲療傷第436章 北上的任務第605章 改制與封王第709章 國主第658章 生變第321章 檢閱三軍第28章 總捕來搜贓第392章 蘇清綏的好運第541章 軍神第333章 出乎意料的結果第622章 敢熾軍第413章 驛館風波(上)第193章 埋伏第583章 上京防禦戰(8)第240章 李代桃僵第481章 蕭幹,林牙,浴血的重生第493章 直接簡單粗暴第392章 蘇清綏的好運第732章 黑蓮護法軍第267章 天底下最好的女人第206章 神機軍師第598章 一身白衣第642章 突如其來的決戰第114章 置之死地而後生第231章 推敲第554章 最後的衝鋒第302章 小魔女發威第274章 歸去來兮(1)第379章 姐妹第141章 山重水複疑無路第322章 軍中二三事第187章 情結第357章 獸潮第701章 神荼和鬱壘第194章 別人的女兒,別人的丈夫第185章 大秦甲士第437章 旱雷第444章 老種相公第153章 雲龍九現第514章 東北逆局第599章 回眸,沒有笑第323章 大勾當的謀算第486章 我叫燕小乙第315章 抓賊請趕早第425章 盛宴(5)第396章 蘇常宗被捕第492章 上臺第647章 最後的選擇第209章 呂布再生第289章 新的一天從壞事開始第712章 神射第536章 老軍神的奇兵第475章 不世之功,我走第一步第40章 井然緩備戰第521章 命運如刀,我來領教(4)第309章 舊人
第637章 堅壁清野與正面決戰第481章 臨潢府第389章 宣戰第16章 大儒來磋商第528章 低調的傲慢(5)第569章 蕭幹之死(上)第462章 狼旗與人頭第188章 北玄武第256章 談笑成空(4)第474章 林牙的恥辱第323章 大勾當的謀算第200章 親王殿下的騎槍第376章 老死士第40章 井然緩備戰第88章 書生的意氣第33章 白衣赴燕堂第527章 低調的傲慢(4)第728章 急轉直下第547章 大宗主第189章 超級大壞蛋第725章 老朽枯骨,踏腳之石第222章 銅錢第115章 夜襲敵營,非生即死第224章 死局第376章 老死士第277章 塵埃落定第534章 軍魂(中)第45章 石寶又倉惶第14章 忠僕之決斷第617章 帝國總管第538章 漢第152章 老成謀國不如老謀深算第248章 喝酒,吃飯,燈第221章 殺了他第495章 勝出第397章 官場新貴的崛起之路第207章 逆轉第653章 老不老又有什麼關係第648章 刀劍折斷,我還有爪牙第446章 繡衣指使軍的老幹部們第60章 風花夜,繡女畫紅妝第299章 聖藥與凌遲第257章 談笑成空(5)第142章 柳暗花明又一村第31章 演戲爲療傷第436章 北上的任務第605章 改制與封王第709章 國主第658章 生變第321章 檢閱三軍第28章 總捕來搜贓第392章 蘇清綏的好運第541章 軍神第333章 出乎意料的結果第622章 敢熾軍第413章 驛館風波(上)第193章 埋伏第583章 上京防禦戰(8)第240章 李代桃僵第481章 蕭幹,林牙,浴血的重生第493章 直接簡單粗暴第392章 蘇清綏的好運第732章 黑蓮護法軍第267章 天底下最好的女人第206章 神機軍師第598章 一身白衣第642章 突如其來的決戰第114章 置之死地而後生第231章 推敲第554章 最後的衝鋒第302章 小魔女發威第274章 歸去來兮(1)第379章 姐妹第141章 山重水複疑無路第322章 軍中二三事第187章 情結第357章 獸潮第701章 神荼和鬱壘第194章 別人的女兒,別人的丈夫第185章 大秦甲士第437章 旱雷第444章 老種相公第153章 雲龍九現第514章 東北逆局第599章 回眸,沒有笑第323章 大勾當的謀算第486章 我叫燕小乙第315章 抓賊請趕早第425章 盛宴(5)第396章 蘇常宗被捕第492章 上臺第647章 最後的選擇第209章 呂布再生第289章 新的一天從壞事開始第712章 神射第536章 老軍神的奇兵第475章 不世之功,我走第一步第40章 井然緩備戰第521章 命運如刀,我來領教(4)第309章 舊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