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1章 ,返回奉天

張孝準抵達奉天是九月二十五日下午,他顧不上在城裡休息一夜,立刻乘車前往甦家屯面見吳紹霆。此時當他重新走進甦家屯軍營裡,總髮覺周圍的人看自己的目光多有變化,尤其是在走進元首行營樓房,那些高級幕僚和軍官們臉上的猜疑躍然紙上。

他暗暗嘆了一口氣,總不會事情越來越大了吧?

當然,他並不清楚到底發生了什麼事,心中也沒有在這件事上太過擔憂,自己堅信只要能把事情解釋清楚,一切遲早會水落石出。

吳紹霆本來不打算在這個時候接見張孝準,一方面是時候已晚,另外一方面則是故意要給張孝準一個壞臉色。不過最終考慮到市場花園行動已經進入倒計時,而張孝準這此次行動中擔任的重要角色,總不能誤了這頭等大事。

經過一番通報,張孝準走進了吳紹霆的辦公室,在看到正站在窗戶前抽菸斗的吳紹霆時,他一時間又不知道該如何開口。

“元首,第一空中騎兵旅的編練工作差不多……”思索了一陣,他只好先以公事開口。

“我打電話讓你回來,你以爲我是讓你彙報軍務工作嗎?”吳紹霆沒有回過身,在長長的吐了一個菸圈之後,他低沉着聲音說道。

張孝準怔了怔,他當然知道元首遷怒自己的原因,只是頗有感到冤枉。

“元首,您是說北京大本營發生的事情,這件事一定有所誤會。我也是前不久返回北京時才聽說了此事,至於秘書處爲什麼沒有及時上報,是因爲之前已經處理妥當,而且沒必要因爲這件小事來勞煩元首。”他用誠懇的語氣說道。

“小事?新兵造反,學生暴動,這是小事?就算你是回到北京才知道的消息,我把北京大本營交給你來打理,你卻打理出這樣的管理效率,怎麼,你還覺得冤枉了?”吳紹霆轉過身嚴肅的訓道,把菸斗狠狠的在茶几上的大理石菸灰缸上敲了一下。

“是,是,這是在下失職。但有些話在下不得不說,並非是在下推脫責任,但這其中確實有許多內幕,還望元首明察秋毫。”張孝準硬着頭皮說道。

“什麼內幕?”吳紹霆冷冷的問道。

“北京大本營的暴動事件本來發生在八月初,肇事者是國防部駐京營軍官處總長的兒子,本來按照軍事法的程序已經將肇事者定罪,參與暴動的新兵、學生業已得到安撫和解釋,嚴格的說這件事已經結束。或許正因爲這一點,所以秘書處認爲沒有必要再往上彙報。”張孝準把整個事情的經過一五一十做了詳細介紹,在說完這些前面的話後,他又把張漢舉的兒子在北京師範大學的惡行做了述說,還說自己正因爲這件事才得知暴動的前科。

吳紹霆當然是第一次聽說事情的經過原來是這樣,沒想到一個官僚子弟竟然猖獗到如此地步,判了十年徒刑結果卻只服刑十天,這簡直就是法制的嚴重敗壞。

“張漢舉?一個駐北京大本營的軍官長竟有這樣的本事,他難道不知道北京大本營是什麼地方嗎?”他憤怒的說道。

“不得不說,這一切終歸是在下的失職,未能將北京大本營上下治理妥善。經過在下的調查,爲張漢舉兒子開脫的人當中還有不少是京營的官僚,實在是讓人痛心疾首,這也是在下無德無能,不能威信服衆的結果。”張孝準哎聲嘆息的自責道。

吳紹霆深知北京是一個魚龍混雜的地方,經過前清政府、北洋政府兩屆的班子,眼下在京任職的官僚大部分都是底子夠硬的人物,不管有沒有實權在手,最起碼也有聲望威信擺在那裡。他原以爲張孝準與蔡鍔是同一類人,不僅有能力,更是精明靈活,因此讓其在處理北京這個複雜的圈子。

不過現在看來,他或許高估了張孝準的處事能力,又或許是低谷了北京的環境。

總得來說,他不應該把責任都怪怨在張孝準身上,可北京大本營是自己的直轄行營,在這裡出了這麼大的事情,無論如何都要從嚴處理。這不僅是爲了打擊那些胡作非爲的官僚集團,更是爲了顧全自己身爲元首的威嚴。

“你這不僅僅是失職,更是辜負了我對你的信任,你明白了嗎?”吳紹霆嚴肅的說道。

“是,在下明白。”張孝準嘆了一口氣說道。

“你現在告訴我,你是如何處理這件事的!”吳紹霆旋兒又問道。在他看來,繼續判處那個紈絝子弟十年有期徒刑已經不足以做一個交代,在監獄裡還能被放出來,可以想象張漢舉絕不會讓兒子繼續受苦。

如果罪犯不受苦,那就是掉自己的面子!這種事豈能容許發生?

“違反軍事重地管理條例,無故製造事端,故意傷人,依照刑事律法規定,罪加一等,判處二十年有期徒刑,不接受任何減刑訴求。”張孝準回答說道。

“立刻給我改判死刑,罪名是煽動新兵暴亂。張漢舉革職查辦,所以爲肇事者打掩護的人,全部嚴辦。”吳紹霆幾乎沒有任何遲疑,直接下達了命令。對於那些自以爲有特權的人,他是絕不會手下留情,在整個中國真正有特權的只有一個人,那就是自己。

如果僅僅是北大門事件就算了,老老實實在監獄裡服刑十年,這件事即便被隱瞞下去也無所謂。可問題就是這小子居然坐了十天牢房就放出來,不僅不思悔改,還跑到師範大學鬧事,這讓當初參與暴動的學生們如何作想?老百姓們又如何作想?

今日有此一例,他日必然會愈發囂張,官僚階級只怕再也不會把法制放在眼裡。

張孝準聽到這裡,臉色瞬間就變了起來,即便他希望元首能嚴辦此事,但也不至於嚴辦到這種程度,居然直接判處死刑?

“元首,”他趕緊說道,“您……您可要三思呀,死刑的的確確太過刑重。而且,也許您還不知道,張漢舉是倪總長的妹夫。”

“倪總長?倪映典?”吳紹霆質問道,他的眼神中閃過一絲寒光。

“正是。雖然我不知道這件事是否與倪總長有關,但請元首允許我說一些常情話,好歹倪總長追隨元首多年,如今外甥惹了麻煩,做舅舅的於情於理都應該從中翰旋幫忙纔是。這是人之常情之事,換做任何人都會如此。更何況此次事件已經結束,後果影響都在控制之中,元首何必還要小題大做呢?”張孝準連忙的說道。

他現在最擔心的事情就是得罪倪映典,自己已經頂着很大的壓力處理了張大少,倪映典無論如何都是元老級人物,一旦元首在這個時候對倪映典下手,倪映典勢必會認爲是自己在背後打小報告。

不管元首會怎麼處置倪映典,只要事情傳出去,他張孝準的名聲必然徹底完蛋。倪映典的朋友、部將、屬員以及其他元老,肯定會諸多閒言和介懷,到時候自己還能如何辯解?

吳紹霆仔細盯着張孝準,他從對方的臉色上看出了迫切,深知對方是發自真心的爲倪映典開脫,於是很容易就猜出了對方的心思。隨後,他冷聲冷氣的說道:“張韻農,你現在還有閒情爲別人打算?我告訴你,這件事我已經下定決心要嚴肅對待,爲什麼要小題大做,就是要給所有人一個警告,今天的中華民國不是清朝,不是北洋政府,誰敢揹着我搞小動作,我就讓見識一下大動作!”

張孝準喉頭鼓動了一下,看來這次不僅倪映典要倒黴,自己更是招惹上無妄之災了。不過仔細想想,他到底也是活該,自己經營北京大本營這麼多時日,倒頭來手下沒有幾個能放心的人,若不是這次下面的人沒有及時彙報,自己會落得今天這種下場?

沉重的嘆了一口氣,他無奈的說道:“元首吩咐,在下自當照辦。至於元首處罰在下失職之處,在下也絕無怨言。誠如元首之前所言,這並非是單單的失職之責,更是辜負了元首對在下的信任。”

吳紹霆冷冷的哼道:“你明白就好。等市場花園行動結束之後,我再算你的賬。你明天就給我回北京,把我交代的事情處理好再來見我。”

張孝準當然不敢不從,唯唯諾諾的應了一聲,隨後留下了第一空中騎兵旅報告書,然後垂頭喪氣的離開了辦公室。

幾分鐘後,吳紹霆讓侍從官發一封電報到南京,通知鄧鏗立刻北上前往北京,親自督促北京大本營進行全面整頓。

他在這份電報裡面特別做了交代,由鄧鏗接管駐北京大本營憲兵部隊和駐南苑衛戍部隊,在整頓完畢大本營內部事務後,繼而展開北京、天津地區的官僚作風問題,將張漢舉之事做爲典型,向全國上下發出嚴厲警告。

交代了這封電報之後,吳紹霆原本打算立刻派人去通知倪映典來見自己,可是忽然又改變了主意。不得不說,即便他今時今日已經有不同的身份地位,可倪映典畢竟是從廣州舊軍開始就已經結識的交情,自己這一路征戰倪映典幾乎都有參與。

正如張孝準所說的,舅舅幫外甥是人之常情的事,就算倪映典不是國防部後勤總部長,他照樣都會去幫這個忙。

因此,他決定給倪映典一個機會,等待倪映典主動前來找自己做解釋,到時候或許可以網開一面。倘若倪映典在這個時候仍然不識時務的話,那可就沒有任何人情可照顧了。。.。

第1180章 ,黃浦大飯店第427章 ,整編全軍第972章 ,經濟戰略第774章 ,大隈重信之憂第1049章 ,提前安排第960章 ,戰況第118章 ,排擠洋奴第259章 ,臨陣換將第7章 ,上任哨官第739章 ,日本的誘說第1104章 ,春川大捷第476章 ,德國人的大生意第1157章 ,亞洲局勢第340章 ,大膽之舉第987章 ,德國再次來訪第217章 ,談不攏第1041章 ,激戰惠山第870章 ,新一輪輿論第522章 ,打下一半第513章 ,參謀會議第403章 ,陳炯明在檀香山第417章 ,北伐新聞會第304章 ,蛇嶺對峙第831章 ,神尾光臣之死第289章 ,黃埔聚會第505章 ,在柳州第1090章 ,扭轉第220章 ,岑春渲第159章 ,起義前夕第1102章 ,投彈第1171章 ,投機主義第823章 ,被迫投降第164章 ,廣州之戰第2章 ,郵輪奇遇第615章 ,敵後動作第388章 ,雷烈風行第1129章 ,內幕第57章 ,張小雅言第995章 ,見義勇爲白崇禧第237章 ,刺殺宋教仁第1038章 ,愚公行動第669章 ,陰謀陽謀第473章 ,發展工業第1136章 ,大局已失第736章 ,馮國璋活動第1017章 ,江界會戰第803章 ,大夜襲第731章 ,“獵雕”作戰室第1120章 ,亞洲擴張第563章 ,晚宴上一幕第253章 ,戰賀州第423章 ,另外一場談判第189章 ,鐵血進攻政策第40章 ,擒李福林第753章 ,南京總統府第855章 ,支走第290章 ,慷慨激昂第454章 ,抓住嫌疑犯第1035章 ,斬首行動第742章 ,最後的北洋第610章 ,瀘州第一戰第588章 ,議定第848章 ,局勢迫切第455章 ,爆發前的沉默第373章 ,外國勢力的野心第300章 ,佈局第1181章 ,目標在美國第949章 ,東三省體制第774章 ,大隈重信之憂第470章 ,宋教仁的反應第180章 ,巧遇德國領事第530章 ,急流第1078章 ,聯合參謀部第50章 ,入同盟會第805章 ,煎熬第293章 ,不敗爲上第854章 ,四天的佈置第1056章 ,南疆門戶第379章 ,豪賭第969章 ,強攻第718章 ,兩頭局勢第645章 ,遷徙第815章 ,西線破竹第1032章 ,最後的準備第396章 ,恢復和整頓第1050章 ,行前事務第1125章 ,貿易中心制度第748章 ,遷都之前第231章 ,在瀛臺第774章 ,大隈重信之憂第70章 ,有機可第953章 ,毒氣彈第1075章 ,東京事變第428章 ,軍屯運動第556章 ,北京行動第1005章 ,特工行動第40章 ,擒李福林第338章 ,前線督師第1203章 ,一戰預測第84章 ,張謇青睞
第1180章 ,黃浦大飯店第427章 ,整編全軍第972章 ,經濟戰略第774章 ,大隈重信之憂第1049章 ,提前安排第960章 ,戰況第118章 ,排擠洋奴第259章 ,臨陣換將第7章 ,上任哨官第739章 ,日本的誘說第1104章 ,春川大捷第476章 ,德國人的大生意第1157章 ,亞洲局勢第340章 ,大膽之舉第987章 ,德國再次來訪第217章 ,談不攏第1041章 ,激戰惠山第870章 ,新一輪輿論第522章 ,打下一半第513章 ,參謀會議第403章 ,陳炯明在檀香山第417章 ,北伐新聞會第304章 ,蛇嶺對峙第831章 ,神尾光臣之死第289章 ,黃埔聚會第505章 ,在柳州第1090章 ,扭轉第220章 ,岑春渲第159章 ,起義前夕第1102章 ,投彈第1171章 ,投機主義第823章 ,被迫投降第164章 ,廣州之戰第2章 ,郵輪奇遇第615章 ,敵後動作第388章 ,雷烈風行第1129章 ,內幕第57章 ,張小雅言第995章 ,見義勇爲白崇禧第237章 ,刺殺宋教仁第1038章 ,愚公行動第669章 ,陰謀陽謀第473章 ,發展工業第1136章 ,大局已失第736章 ,馮國璋活動第1017章 ,江界會戰第803章 ,大夜襲第731章 ,“獵雕”作戰室第1120章 ,亞洲擴張第563章 ,晚宴上一幕第253章 ,戰賀州第423章 ,另外一場談判第189章 ,鐵血進攻政策第40章 ,擒李福林第753章 ,南京總統府第855章 ,支走第290章 ,慷慨激昂第454章 ,抓住嫌疑犯第1035章 ,斬首行動第742章 ,最後的北洋第610章 ,瀘州第一戰第588章 ,議定第848章 ,局勢迫切第455章 ,爆發前的沉默第373章 ,外國勢力的野心第300章 ,佈局第1181章 ,目標在美國第949章 ,東三省體制第774章 ,大隈重信之憂第470章 ,宋教仁的反應第180章 ,巧遇德國領事第530章 ,急流第1078章 ,聯合參謀部第50章 ,入同盟會第805章 ,煎熬第293章 ,不敗爲上第854章 ,四天的佈置第1056章 ,南疆門戶第379章 ,豪賭第969章 ,強攻第718章 ,兩頭局勢第645章 ,遷徙第815章 ,西線破竹第1032章 ,最後的準備第396章 ,恢復和整頓第1050章 ,行前事務第1125章 ,貿易中心制度第748章 ,遷都之前第231章 ,在瀛臺第774章 ,大隈重信之憂第70章 ,有機可第953章 ,毒氣彈第1075章 ,東京事變第428章 ,軍屯運動第556章 ,北京行動第1005章 ,特工行動第40章 ,擒李福林第338章 ,前線督師第1203章 ,一戰預測第84章 ,張謇青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