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4章 ,共和國成立

孫中山於四月二十七日抵達南京,當晚召開了同盟會高層幹部會議。會議一致推舉孫中山爲中華民國臨時政府的臨時大總統。然而當晚就國家政體的討論卻產生了極大的分歧,孫中山認爲以中國目前現狀當仿效美國施行總統制,而宋教仁卻堅持執行內閣制。孫中山與宋教仁發生嚴重爭執,不過最終還是妥協執行內閣制,一番周折之後,推選黃興爲內閣總理。

次日,孫中山率領同盟會高層在兩江總督府召開全國代表選舉大會,十七省代表共計五十一人蔘與此次大會。然後代表大會一致否認內閣制,最終又復改爲總統制。第一輪選舉各省代表各一票,結果以孫中山十四票、黃興三票(歷史上孫十六票、黃興一票),毫無懸念的決定了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的人選。

當天正午,南京發出全國通電:“本日在寧開臨時大總統選舉會,到會者十七省。孫中山先生當選爲臨時大總統,特此通告。”孫中山也在選舉會議之後,向各省都督發出專電:“廣州舉義,四海雲從,列國輿論,歌誦民軍,無微不至,而尤欽佩公之艱苦卓絕。文於中國革命,雖奔走有年,而此次實行,並無寸力,謬蒙各省代表舉爲總統,且感且愧,惟有勉爲其難,以副諸公之盛意。武漢爲全國之樞紐,公之責任維艱,伏維珍重。”同時還以同盟會總理名義,特發了一份加急電報到上海,向吳紹霆專程致意。

吳紹霆於當晚在前往南京的船上覆電致孫中山:“頃接各省代表會蒸電稱:臨時大總統之任,先生當選,曷勝欣賀!先生識高千古,慮周全球,挽末世之頹風,復唐虞之盛治,使海內重睹漢官威儀,不獨四萬萬同胞之福,即東西各國亦莫不景仰高風,爲中華民國慶!專此電賀。中華民國萬歲!中華民國大總統萬歲!”

這番話原本是黎元洪覆電給孫中山的內容,只可惜廣州首義奪取了武昌首義的光輝,而黎元洪本人還在武昌苦苦與北洋軍鏖戰。

在二十九日與三十日這兩天,南京兩江總督府中華民國臨時參議院再度發生爭執性意見,就選舉中華民國臨時副總統的人選,衆人各執一詞,兩天下來都未曾談攏。歷史上辛亥革命之後選舉的臨時副總統人選,應當是黎元洪,只可惜現在黎元洪已經讓大家淡忘了。

同盟會在候選人提名中首先列出了黃興、李烈鈞,後來又有人提出吳紹霆。可是後者很快就引起了共同的懷疑,吳紹霆年方二十四歲,年紀輕輕、資歷尚淺,縱然有革命首義之功也當不得副總統的大任。宋教仁在會場上還爲吳紹霆說了幾句支持的話,但最終票選時黃興二十一票、李烈絕二十票、吳紹霆僅只有六票。

因爲黃、李二人票數相近,反對派提出不信任選舉法案,要求重選。

孫中山爲這件事頭疼不已,黃興、李烈鈞是率先帶兵北伐的功臣,在五省聯軍中也有頗高的威信,幾乎難以選擇。更重要的是,他還認爲吳紹霆這個人物不好安置,廣州首義功臣的是重要人物,同時吳紹霆還是粵系同盟會的代表,如果處理不當,只怕會影響粵系與南京政府的關係。

最後,孫中山宣佈暫緩選舉副總統,因爲候選人黃興、李烈鈞兩人都在場,而吳紹霆則在趕往南京的途中,爲了以示對革命首義功臣的尊重,應等到吳紹霆抵寧之後再行選舉。臨時參議院正處於膠着狀態,既然一時半會無法擬定,索性就遵從臨時大總統的意思。

五月一日,孫中山改兩江總督府爲南京總統府,於上午十點在西暖閣宣誓就職。

吳紹霆是午後一點抵達南江,孫中山派遣朱卓文隨同宋教仁以及廣東代表王寵惠前來迎接,衆人熱情洋溢的寒暄了一番,然後上了馬車趕往總統府。

在路上宋教仁將前幾天代表大會的情況向吳紹霆講解一下,順帶還告知今後半個月的大會議程。吳紹霆聽說自己被提名爲副總統,立刻表現出一副誠惶誠恐之態,連連推辭。

“震之,你是首義元勳,副總統原本就該有你的提名。不過眼下選舉不太順利,各省代表並非認爲你不合適,只是覺得你年紀尚輕,副總統只怕有欠成熟。”朱卓文委婉的說道。

“朱先生所言,也正是我所憂慮。紹霆一介武夫,革命首義只是大家的愛擡,縱然沒有紹霆率部起義,也會有其他人來完成此次大舉,正所謂革命之勢勢在必行。”吳紹霆點着頭說道。

“震之有這樣的覺悟,吾等欣慰呀。”宋教仁有些無奈的說道。

來到總統府大門,吳紹霆透過車窗口看到大門上懸掛着十八星旗,可是卻未曾看到代表革命政府的青天白日旗。他向宋教仁問起了這番緣故,宋教仁說:“這段時間太倉促,國旗還未能決定下來,所以暫時只懸掛陸軍旗。”

吳紹霆點了點頭,沒有多說什麼了。

進了總統府,馬車穿過前兩個院子,在東區馬廄停了下來。

朱卓文帶着吳紹霆先到東區後花園的會客室休息,各省代表聞訊,陸續趕到這裡來與吳紹霆見面問好。宋教仁一直留在一旁幫吳紹霆做介紹,吳紹霆熱情洋溢的與衆人寒暄。朱卓文去向孫中山彙報吳紹霆抵達的消息,回來之後告知孫中山實在是百忙無暇,因爲下午三點會有一場提名大會,不過傍晚孫中山會抽空前來相見。

吳紹霆表示遺憾,也表示理解。

宋教仁說:“下午的提名大會是總統擬選內閣名單,到時候震之你跟着王先生以廣東省代表的名額入場。廣東代表的政治意見王先生等下會告訴你,開會時震之你也有發言權,有什麼話可以當場提出來。”

吳紹霆點了點頭,轉向一旁的王寵惠客氣的說道:“廣東議會竟然選定王先生爲代表長,自然是相信王先生能夠代表我們廣東省的利益,屆時請王先生按照您的意思來辦,紹霆只是旁聽罷了。”

王寵惠是學者型官僚的代表,曾獲得了全中國第一張文憑,他能夠成爲廣東省代表,也算是胡漢民一項明智的決定。

“總裁客氣了,我一定不負所望。”王寵惠鄭重的說道。

“哦,對了,克強兄現在何處,四個多月不曾見了,不知道他近況如何呢。”吳紹霆轉向宋教仁問了道。

“雖然共和政府業已成立,不過克強最近反倒深入簡出了。他這幾天就沒怎麼來過總統府,一直住在丁家花園。”宋教仁嘆了一口氣說道。

“是嗎?克強兄這是怎麼了?”吳紹霆奇怪了起來。

“哎,有些話一言難盡。”宋教仁語氣顯得很鬱悶。

吳紹霆看了看客廳的大座鐘,現在已經快到三點了,想了想之後他說道:“等下午大會結束後,我們去一趟丁家花園吧。”

宋教仁說道:“開完大會,孫先生要見你呢。我看要麼還是等明天吧。”

吳紹霆突然忘記了這一點,只好先這麼辦。

下午大會討論不算激烈,幾乎所有事宜都是投票來決定,縱然出現票數相近的情況也只是稍微發生口角,不會像菜市場那樣的謾罵。吳紹霆一下午都沒有說話,只是默默的看着大會的進行,就像是一個觀光客一樣。

散會之後,各省代表休息了一會兒,接着前往餐廳用餐。

總統府有三處餐廳,衆人按照各自居處選擇了其中一地。吳紹霆與廣東代表一起在東園餐廳吃飯,他本以爲各省代表之間挺和睦的,吃飯時也會在一起閒聊,不過真正來到餐廳落座之後才發現,幾乎大家各自爲政,根本不會相互攀談,最多隻是禮節性的打個照面。這似乎是意味着此次南京政府貌合神離的定局了。

晚飯過後,吳紹霆與廣東省代表在招待所客廳裡一起喝了一杯茶,討論了一下後幾日議程的情況。王寵惠是廣東代表長,同時也是這次代表大會的副議長,所以對情況瞭解的十分詳細,毫無保留的都告訴了吳紹霆。

一杯茶剛喝完,總統秘書室派人來請吳紹霆到西園去會見臨時大總統。

第919章 ,真相第54章 ,拯救行動第933章 ,收復漢口租界第743章 ,雙方心思第899章 ,到福州第328章 ,王士珍的焦慮第1030章 ,收網第957章 ,一點五代戰機第395章 ,陳其美的陰謀第92章 ,大校場上第275章 ,陸榮廷的覺悟第802章 ,第二師援軍第350章 ,張小雅犒軍第855章 ,支走第816章 ,沒有俘虜第1163章 ,軟硬兼施第358章 ,對話蕭耀南第683章 ,西巡計劃第712章 ,黃埔事故第1050章 ,行前事務第1061章 ,大勢已去第487章 ,國民共進會成立第684章 ,瀘州黔軍行營第109章 ,趙聲暗害第186章 ,榮譽勳章第566章 ,拋磚引玉第7章 ,上任哨官第710章 ,西線有戰事第627章 ,恆榮貿易公司第211章 ,裂痕第1060章 ,兩元老之言第887章 ,中央凝聚第444章 ,推廣新武器第407章 ,會袁世凱第419章 ,遇刺第65章 ,自討苦吃第132章 ,一鳴驚人第925章 ,緊鑼密鼓第681章 ,圍攻桂林第42章 ,初次立功第971章 ,另一種戰場第387章 ,韶關風波第274章 ,失而復得第964章 ,怒火攻心第800章 ,新的佈防第218章 ,全省一統第493章 ,袁世凱野望第1110章 ,擺架子第276章 ,壯士斷腕第260章 ,陸裕光的野望第157章 ,討要軍費第545章 ,東南沿海巡閱使第142章 ,總參謀長第347章 ,得手第148章 ,合作菸廠第526章 ,飛機作戰計劃第46章 ,志同道合第1035章 ,斬首行動第918章 ,復活第541章 ,袁世凱之悟第965章 ,進程第40章 ,擒李福林第1023章 ,援軍出現第638章 ,分割第35章 ,相互推卸第1195章 ,生意問題第23章 ,虎頭蛇尾第1046章 ,弗倫奇軍團第686章 ,貴州會談第400章 ,買賣還是交換?第860章 ,新的軍備方向第1212章 ,南京街頭第411章 ,陸軍部會議第704章 ,激流之下的局勢第1159章 ,沙俄首都淪陷第3章 ,碼頭別見第911章 ,蔡鍔的想法第962章 ,李太王的抉擇第1102章 ,投彈第695章 ,鬆坡將軍一談第1209章 ,北洋震動第1037章 ,戰略重心第737章 ,段祺瑞突襲第420章 ,風波暗起第862章 ,世界大戰的決心第642章 ,劉厚臉之變第1090章 ,扭轉第743章 ,雙方心思第804章 ,艱難作戰第1082章 ,平壤軍事基地第363章 ,隆重招待第188章 ,敲詐和勒索第80章 ,一介武夫第544章 ,誠懇挽留第521章 ,打破困局第216章 ,一夜之間第1090章 ,扭轉第432章 ,德國人的又一談第1025章 ,在成都第1105章 ,戰爭後事
第919章 ,真相第54章 ,拯救行動第933章 ,收復漢口租界第743章 ,雙方心思第899章 ,到福州第328章 ,王士珍的焦慮第1030章 ,收網第957章 ,一點五代戰機第395章 ,陳其美的陰謀第92章 ,大校場上第275章 ,陸榮廷的覺悟第802章 ,第二師援軍第350章 ,張小雅犒軍第855章 ,支走第816章 ,沒有俘虜第1163章 ,軟硬兼施第358章 ,對話蕭耀南第683章 ,西巡計劃第712章 ,黃埔事故第1050章 ,行前事務第1061章 ,大勢已去第487章 ,國民共進會成立第684章 ,瀘州黔軍行營第109章 ,趙聲暗害第186章 ,榮譽勳章第566章 ,拋磚引玉第7章 ,上任哨官第710章 ,西線有戰事第627章 ,恆榮貿易公司第211章 ,裂痕第1060章 ,兩元老之言第887章 ,中央凝聚第444章 ,推廣新武器第407章 ,會袁世凱第419章 ,遇刺第65章 ,自討苦吃第132章 ,一鳴驚人第925章 ,緊鑼密鼓第681章 ,圍攻桂林第42章 ,初次立功第971章 ,另一種戰場第387章 ,韶關風波第274章 ,失而復得第964章 ,怒火攻心第800章 ,新的佈防第218章 ,全省一統第493章 ,袁世凱野望第1110章 ,擺架子第276章 ,壯士斷腕第260章 ,陸裕光的野望第157章 ,討要軍費第545章 ,東南沿海巡閱使第142章 ,總參謀長第347章 ,得手第148章 ,合作菸廠第526章 ,飛機作戰計劃第46章 ,志同道合第1035章 ,斬首行動第918章 ,復活第541章 ,袁世凱之悟第965章 ,進程第40章 ,擒李福林第1023章 ,援軍出現第638章 ,分割第35章 ,相互推卸第1195章 ,生意問題第23章 ,虎頭蛇尾第1046章 ,弗倫奇軍團第686章 ,貴州會談第400章 ,買賣還是交換?第860章 ,新的軍備方向第1212章 ,南京街頭第411章 ,陸軍部會議第704章 ,激流之下的局勢第1159章 ,沙俄首都淪陷第3章 ,碼頭別見第911章 ,蔡鍔的想法第962章 ,李太王的抉擇第1102章 ,投彈第695章 ,鬆坡將軍一談第1209章 ,北洋震動第1037章 ,戰略重心第737章 ,段祺瑞突襲第420章 ,風波暗起第862章 ,世界大戰的決心第642章 ,劉厚臉之變第1090章 ,扭轉第743章 ,雙方心思第804章 ,艱難作戰第1082章 ,平壤軍事基地第363章 ,隆重招待第188章 ,敲詐和勒索第80章 ,一介武夫第544章 ,誠懇挽留第521章 ,打破困局第216章 ,一夜之間第1090章 ,扭轉第432章 ,德國人的又一談第1025章 ,在成都第1105章 ,戰爭後事